观影后,最好奇的是攻的人生,究竟是因为脸上的印记而被抛弃?还是因为被抛弃才有了屈辱的印记?
一、分两遍去体会攻的行为。 第一遍:KAI是犯罪后,回来继续欺负老师的变态。无所不用其极的折磨对方,毁掉他的人生,肉体、精神、工作、家庭……把受变成地狱世界的人。让老师低级地用说唱发泄情绪,学习格斗让身材变得有欲望。 第二遍:KAI是救赎的光。让自己成为沙袋被老师打,从而让老师获得一点点可以和阴影做斗争的机会。被打后,从假装变态的还手到只是欣慰的笑和走开。 (我的感受:前期KAI出现的很频繁是为了救赎,后来KAI故意少出现是想逐渐让老师的阴影消失) 知道真相后,回看KAI,其实他没有做过分的事,而每次出现都在救赎,都是为了让老师听话做他安排的任务。且KAI每次看到老师其实都会很灿烂的笑。
二、KAI的世界 KAI对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是自己曾在崩溃中鼓励自己走出来说的话;做的每件事,都是这么多年拼命寻找自我救赎方式,终于走对的路。
“为什么被侵犯后的人都会去做j?”KAI便是这样堕落,无法走出的人之一。 老师失去一切后,能活下来,是因为这里,这一小片天地,支撑起了工作、生活、社交等需求,是KAI赖以生存,唯一有归属感的天堂,是受“保护”的地方。但更是牢笼,是KAI不敢毁掉,困在这里,等待被宫建随时召唤的牢笼。是“保护”,也是“桎梏”。
三、三层对比
第一层:人之间的尊重与贬低。老师很尊重他人,连拒绝小朋友的示爱都小心翼翼,把孩子们看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从未居高临下。KAI是用粗暴的语言去抬高自己的地位,好让自己显得找到一点点尊严或者“社会地位”,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对,这很讽刺,但这就是遭受过创伤而不得不的聚集在这里的底层人。看起来不屑于尊重任何人,尤其是看不起正派的人。而老师在因为实习时候轻微的说自己不是同性恋就自责不已,KAI肯定从未放进心里,因为在KAI的世界只会有比这些话更难听的辱骂声。
第二层:谁更良善?外部世界还是这里?文太的死,这里的人用笑和歌,送文太。送文太离开这个可怕的充满糟糕的世界。而后面的哭,是他们也不确定死去到底有没有可能去到更好的世界,而文太真真正正的离开,永远的离去。
外部世界中,去世后的葬礼是哭声,而那么大的哭声中,又有几分是真诚的眼泪,又有几分是不哭就不太合适的眼泪?这样的假扮,是否还不如光敏正大的祝福?
第三层:谁更勇敢?只有老师,敢于报警,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报仇。KAI走出了阴影和自我矛盾,但是没有走出控制。老师的走出更为彻底,并救出了KAI,做了KAI再浑都不敢做的举动。
三、总结
我们没有办法用我们的经历去评判这些人的选择,能在这里生活,一定都是被毒打后的无奈,不知道经历过什么后,才有了这一点点光去短暂的逃避现实,才有了一点点生活下去的勇气。
能感受到的是:即使生活再不如意,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任由自己被阴影摧毁精神,而是自我救赎,正视它,反抗它,打败它。经受过这样侮辱的KAI都能努力的活下来,还救了他人,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的人生呢?
爱若具象就叫做物质的东西。
男主演技精湛到让人忽略了太多。他坚强,大男子主义,自大,又懦弱,两个人物的性格都被刻画的栩栩如生。以恨为名的方式嘶吼着丢掉这个垃圾世界。共情能力与理解能力更好的人总是更适合去看文艺片,以便于理解影片中大量的留白,大量环境。
譬如在雨中瑟瑟地绣球花,需要搭着透明伞滴落雨滴。烟雾,斑斓绚丽的荒诞色彩,低暗的暗调,使得影片呈现出一派胡乱的矛盾,同男主角的心理相映衬。
你的学校建立好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教书。
再猖狂地说不懂日文写什么垃圾歌。
留着长刘海的KAI,叼着烟卷,左脸上有伤疤,把头发染成金色,说话时流露出的污秽词语,简直符合我对混混的所有刻板印象。最后在草地上袒露出少年尘封心事的时候,当厚重的刘海被拨开的时候,他明明拥有世界上最澄澈的眼睛,却承受了世界最难堪的遭遇。对于冒充凶手让老师战胜性暴力,他不提真相,他便也不知。
最后的镜头,是倒在离幸福不远的老师,是环绕的警察和救护警笛声,是俳句,是被唱出的救赎。导演戛然而止的叙事并没有让影片主题上升到一个可以被广泛谈论的高度,我们可以探讨权力操纵下社会边缘人群的命运,为什么无论男女只要一被强奸就会去做风俗行业,性侵后伤痕如何抚平以及他们如何前行。我宁愿相信这是对两个主角的怜悯,抛开宏大叙事,只想关心每个人最终的归宿。
我要和你一起生活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满天星辰
19日再次观看,觉得还是想写下一些自己的想法。
第一次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纯粹就是偶遇,点进去就这么看下去了,直到今天才知道是漫改。(既然这样的话脚本这么好应该归功于漫画,编剧导演啥的,,,可以做的更好些的!)
敏感如我,第一遍观看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导演的用意。
第一幕,仰摄学校里高大挺拔的大树,转而是教学楼内桐谷的授课。
此时的桐谷,已经不再是十年前那个因为小樱的追求而慌乱无措的实习老师了,面对学生的质疑与反对,他也正如吉田老师所说的:“足以独当一面了”。对付毛孩子的方法是有了,应对小孩子的难搞态度也转变了,但是唯一没转变的,是他强烈的自我意识:
但是这骄傲的自尊心就在下班后的小憩中被人捏碎了。
当别人都在匆匆归家,桐谷似乎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思索过后,闻声而去。接着便是与那个声音的独处,跟随着音乐的节奏不自觉地打拍和摇摆,塑造了一个和音乐,进一步是rap,处的来的老师。然后是被电击,是被侵犯,是被面目模糊地丢弃在肮脏的案发现场。远处来自淫乱营地无业青年愤怒的rap声,震耳欲聋。
凶手真得是那群孩子们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为什么那群孩子要扒下他的裤子呢...而片中说到,间宫(真正的凶手)是议员,掌管着那片无业游民的乐园,“如果这里都没了,他们的人生,就一无所有了”
答案不言而喻。
桐谷整理好心情,去了警察局,两股之间的灼烧与痛感让他无法下座,前辈没忍住的笑声又在他的心上刺了一刀。
在他换衣服时,警察摘下口罩,说他很坚强,在被侵犯之后还能报警,一般人很难做到。投射社会,这句话是否意味着有更多遭受侵犯的人没有寻求正确的帮助,令人痛心。
桐谷还去找了心理医生,可是把自己装备厚实(面罩)的心理医生说着对于受害者来说十足搞笑的安慰,“温柔地拥抱自己面对未来”。
阴影随处可见,被货车的鸣笛声打破。
然后是悠太的出现,离被侵犯一事过去了三个月。
“还记得我吗?”,还记得那个被老师您鼓励大声唱出来的悠太吗?
“不记得了啊”,是真得在难过,果然老师已经忘记我了呢。
一番争斗后,被弄晕带到了淫乱营地。
看之前:男性被同性侵犯后被救赎一点点走出心理阴影的成长历程 看之后:不幸的遭遇成了终于可以出柜从而离婚的借口
全剧加分点是那句为什么每个被xq的人最后都选择了风俗行业。
看了剪辑推送被安利来的,都说画面太黑太抖但拍摄手法其实还蛮有意思的,很贴合本作主角的心境,角色说疯批其实也没有疯到哪里去,年轻气盛而已。男性被xq应该算是营销点,题材选的很好,但剧本和角色定位有些轻浮。
首先男主作为受害者,看似温柔无私地奉献自己,实则略有点日本大男子主义。对妻子做的一切都只是想为自己内心感情动摇开脱的自我感动。
出了事第一时间不选择和最亲近的人一起面对一起努力承担,而是选择隐瞒无果后行为侮辱,让对方含着对自己的恨主动离开,是为了让自己好受点吗,是同性之间更有共鸣吗,那只能证明这不是爱,这是自私。被同性xq后就一定要成为同性恋吗,为后续强行bl展开的僵硬感。
不如改成男主刚受伤就和妻子坦白,人在受伤时往往只是需要有个依靠支撑自己,妻子作为故事开始最亲密无间的存在,此时出场条件优先级最高,下意识所做出的行为结果无非是治愈加倍或伤害加倍。这时如果妻子承受不了丈夫的遭遇主动提出离婚,加入故事里加害者行列成为一时的恶人役,加剧男主心理创伤,所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后面的双向救赎和同性爱埋下可能性和伏笔,那剧情还说得通…虽然这样会被人骂,但人都有冲动做事的时候,这样这个角色就不至于只是个剧情边缘人,如有需要后期可以加点情节洗白、、
所以妻子这个角色在这个故事里也是受害者,却因为主角间的剧情发展被忽略,她有着一场表面相敬如宾,名存实亡的婚姻。但她幸运在丈夫是个有良知的人,在他自我挣扎中选择了离婚。男主解开心结放下一切后和妻子递出离婚协议书并坦白,妻子却只回了一句已经没必要时,好想知道导演拍这段的必要性,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如今刚过了多久就这么冷淡吗……
漫改电影,但听说改了很多包括结局,只粗略看了一下原作作画,其实原作画工和分镜真心没的说。从电影来讲,尽管主角两个经历都很惨,光靠上面这一点真的心疼不起来,只觉得逻辑上说不通。在一段婚姻里都做不到成为一个好丈夫,在bl里怎么就成了一个好男人,bl作者和读者多是女生,其实可以塑造出很多优秀的女性角色吧,详情参考隔壁小蛋糕…
其实这电影也还行,没那么无聊,算是一部暗黑童话?很真实,但不现实。结尾或许可以理解为一场电影一场梦,抖动的镜头,摇晃的世界,似真似幻,只有梦里才会出现的双向救赎,梦醒人消散。
最后建议以后bl实在不会写女性角色可以不写,一星给剧情节奏,两星给演技,剧本嘛,再努努力吧👌🏻
观影后,最好奇的是攻的人生,究竟是因为脸上的印记而被抛弃?还是因为被抛弃才有了屈辱的印记?
一、分两遍去体会攻的行为。 第一遍:KAI是犯罪后,回来继续欺负老师的变态。无所不用其极的折磨对方,毁掉他的人生,肉体、精神、工作、家庭……把受变成地狱世界的人。让老师低级地用说唱发泄情绪,学习格斗让身材变得有欲望。 第二遍:KAI是救赎的光。让自己成为沙袋被老师打,从而让老师获得一点点可以和阴影做斗争的机会。被打后,从假装变态的还手到只是欣慰的笑和走开。 (我的感受:前期KAI出现的很频繁是为了救赎,后来KAI故意少出现是想逐渐让老师的阴影消失) 知道真相后,回看KAI,其实他没有做过分的事,而每次出现都在救赎,都是为了让老师听话做他安排的任务。且KAI每次看到老师其实都会很灿烂的笑。
二、KAI的世界 KAI对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是自己曾在崩溃中鼓励自己走出来说的话;做的每件事,都是这么多年拼命寻找自我救赎方式,终于走对的路。
“为什么被侵犯后的人都会去做j?”KAI便是这样堕落,无法走出的人之一。 老师失去一切后,能活下来,是因为这里,这一小片天地,支撑起了工作、生活、社交等需求,是KAI赖以生存,唯一有归属感的天堂,是受“保护”的地方。但更是牢笼,是KAI不敢毁掉,困在这里,等待被宫建随时召唤的牢笼。是“保护”,也是“桎梏”。
三、三层对比
第一层:人之间的尊重与贬低。老师很尊重他人,连拒绝小朋友的示爱都小心翼翼,把孩子们看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从未居高临下。KAI是用粗暴的语言去抬高自己的地位,好让自己显得找到一点点尊严或者“社会地位”,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对,这很讽刺,但这就是遭受过创伤而不得不的聚集在这里的底层人。看起来不屑于尊重任何人,尤其是看不起正派的人。而老师在因为实习时候轻微的说自己不是同性恋就自责不已,KAI肯定从未放进心里,因为在KAI的世界只会有比这些话更难听的辱骂声。
第二层:谁更良善?外部世界还是这里?文太的死,这里的人用笑和歌,送文太。送文太离开这个可怕的充满糟糕的世界。而后面的哭,是他们也不确定死去到底有没有可能去到更好的世界,而文太真真正正的离开,永远的离去。
外部世界中,去世后的葬礼是哭声,而那么大的哭声中,又有几分是真诚的眼泪,又有几分是不哭就不太合适的眼泪?这样的假扮,是否还不如光敏正大的祝福?
第三层:谁更勇敢?只有老师,敢于报警,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报仇。KAI走出了阴影和自我矛盾,但是没有走出控制。老师的走出更为彻底,并救出了KAI,做了KAI再浑都不敢做的举动。
三、总结
我们没有办法用我们的经历去评判这些人的选择,能在这里生活,一定都是被毒打后的无奈,不知道经历过什么后,才有了这一点点光去短暂的逃避现实,才有了一点点生活下去的勇气。
能感受到的是:即使生活再不如意,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任由自己被阴影摧毁精神,而是自我救赎,正视它,反抗它,打败它。经受过这样侮辱的KAI都能努力的活下来,还救了他人,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的人生呢?
故事前半段无厘头,没头绪,净是发泄情绪,后面好歹圆上来了。表演勉强还可以,没有太出戏。俩男主颜值还可以,尤其是老师这个演员,真是太好看了(以他的颜值,期待再次下海,如果有好的剧本,绝对能火)。最后一幕俩人爱爱,画面挺美的。可惜结局很无语。不过这样一个内核凄惨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因为qj),如果有一个美好结局,就太童话了。所以能理解。
活像磕了十斤药拍出来的电影,导演和编剧各一半。为了抵御伤痛的痛苦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以迷离破碎的方式才可以将划破身体的伤口吐露而出。没有别的办法。一时之间我不知道是影片魔幻还是我魔幻,或是这个世界本身就魔幻混乱荒诞。
画面拍的好好看,好喜欢绿植,被雨淋湿的凤球花,青苔,起雾的树林,透明伞上的雨滴,杂乱无章的涂鸦,晃到吐的镜头,都和我的精神状态一样稳定
差点看成既然生活压力这么大,那么不如用rap唱出心中烦恼的励志片了,结果居然是部以肉还肉的复仇电影,可惜爽是没有爽到的,不过三观竟没有完全跑偏,是我小看了。整体观感其实并不好,情不情,色不色,doi场面更是折磨,男主那被无情撕裂的人生只会让人觉得疼痛异常。
结尾kai的吟唱,用老师留下来曾用来抵御暴力的打火机,点燃整个城市。最后那句我要活着真的是深深地震撼到了我。本来把把它当做普通的BL来看的,但是电影里所讨论的远远已经超脱出耽美电影的范畴,它讨论了性侵,暴力,社会底层人的挣扎还有被性侵人的如何脱敏,如何在报警之后再一次面临这嘲笑还有耻辱等等。看完之后有一种感觉就是魔幻,不是故事的魔幻而是这个社会的魔幻。也许看似平静的社会之下包含着多少的暴力,性侵,被害也许这才是社会的全貌。我们所见的只是社会的一部分。
霓虹 你bt的外表下永远是一颗炽热的纯爱治愈心
这个团队真的有点bt在身上的..
牛B 整个故事和演绎 都牛B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能写出这个剧情 拍出这个剧情的人多少是有点大病 get到这个故事的人多少精神状态也有点问题 所以我也是精神状态有点问题的人 老师在火边读松尾芭蕉的俳句 还有很多空境特别美 故事很离奇 但是那种猎奇氛围和精神病人的气质给到了 nice~
观感在“WTF”和“哦,这样啊”之间反复横跳,到结尾又打起了安全牌。
最后相爱的二人,其实从头到尾都生活在施暴者议员的阴影之下,老师被他强暴,他又一直是混混卖身的主顾(所以混混可以从他的骚话里知道老师被强暴的细节),甚至二人疗愈伤口的舞台和工厂,都是在他的庇护下才能存在。最夸张的是,警察知道强暴的犯人就是议员后,犯人还可以去买春并从工厂当着老师的面领走混混。犯人三次出现,只有中间一次是露出了真面目,所以老师只是被惊呆却也没有恐惧。那么疗愈和美丽的故事,其实都是在恐怖而黑暗的现实并存的,这比最后老师才刚和混混睡过就又被杀残酷多了。就连中间小学生被虐杀的原因,也是因为高年级生看他最近快乐了许多,这世界啊,总有人愿意终结别人的快乐。
绯句说唱有点儿意思,但这个以性救赎的故事远不如“性之剧毒”纯粹,结局走向更仿佛有那个大冰!来自我的灵魂拷问——说好的耻度在哪儿???
剧毒团队续作,假面骑士集体下海,就是好尴尬😅拍得
导演仿佛磕了一堆五彩药丸才能拍得这么神经质+放飞自我;别的来打都在下海,稻叶友是在海里疯狂深潜,就是演技还要继续努力。四颗星主要是因为太喜欢这个故事(当然漫画版格局比较小但逻辑更自洽),温柔的人哪怕支离破碎也依旧在混乱的、崩溃的环境里努力活下去,可惜一切都那么讽刺:“唱出恋爱的烦恼”讽刺、结尾唱着“努力活下去”讽刺;从老师视角切入的前半段代入感太强以致于生理心理双重不适:“为什么被性侵的男女都会去做风俗业呀?”“因为觉得自己好脏。”P.s.看完很喜欢海报上裸露的桐谷老师以及脸颊疤痕清晰可见的KAI。
KAI成了老师的人肉沙包,见一次打一次,打到后来KAI不敢再接近老师也是有点子可爱。文太真的是被那些小女生杀的吗?不相信
我承认电影是有很多问题,可是kai带着很坚定的勇气大踏步进风俗屋、拿上老师的鞋、然后再把老师扛出来的这一幕我都看在眼里了
这电影和我最近的状态一样混乱、崩溃
写出这种本子应该是脑子有大病了 但是我爱看。
看了五分钟立刻暂停去开了瓶酒,感觉无法在稳定的精神状态下观看非正常精神状态下创作出的作品。一些探索阶段的扭曲的激进,表达得太乱了,能让我跟着一起拧巴的部分里稻叶友(外形)的功劳占大部分,结论就是我和导演都喝大了。
开篇现实恐怖、中场魔幻、高潮浪漫、结尾WTF。N条人物内心线错综复杂,两男主的关系反转几次,想理解情节本身需要一定观看门槛,隐喻传达有障碍,内核太多混乱至极。不过导演大概不care,他一定嗑太多拍出来这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