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洛丽塔

HD

主演:詹姆斯·梅森,谢利·温特斯,苏·莱恩,加里·科克雷尔,杰里·斯托文,黛安娜·戴克,露易丝·麦斯威尔,塞克·林德,比尔·格林,雪莉·道格拉斯,玛丽安·斯通,詹姆斯·戴伦福思,科林·梅特兰,特里·基尔伯恩,C·丹尼尔·沃伦,彼得·塞勒斯,艾德·毕肖普,彼得·库欣,苏珊·吉布斯,斯坦利·库布里克,克里斯托弗·李,伊莎贝·卢卡,罗伯塔·肖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62

 剧照

洛丽塔 剧照 NO.1洛丽塔 剧照 NO.2洛丽塔 剧照 NO.3洛丽塔 剧照 NO.4洛丽塔 剧照 NO.5洛丽塔 剧照 NO.6洛丽塔 剧照 NO.13洛丽塔 剧照 NO.14洛丽塔 剧照 NO.15洛丽塔 剧照 NO.16洛丽塔 剧照 NO.17洛丽塔 剧照 NO.18洛丽塔 剧照 NO.19洛丽塔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在喜爱和厌恶中交织的矛盾心态

看洛丽塔,我的心情相当之诡异

首先,为了保证我的诚恳,我不得不承认,我很可能也有点洛丽塔情结。因为,草坪上她泳装相见的那一幕确实让我怦然心动了,而且是还咚咚咚的动了好几下。在之后,每有她的脚、腿、臂、手乃至精致面孔微卷金发的特写,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去端详。

可是,同时,我又是那么的厌恶她。厌恶她站没站样坐没坐样,厌恶她书看不了两分钟就扔到一边,厌恶她口香糖不断,厌恶她歇斯底里口吐狂言,厌恶她的欺骗,厌恶她的心机,厌恶她莫名其妙的喜欢那个傻逼剧作家,厌恶她对哪个男人都似乎有种暧昧的挑逗,厌恶到想起这些就甚至不愿意再看她哪怕一眼的程度,厌恶到很烦闷很焦躁的程度。别人所说的从中透露出来的青春、反叛、天真、精灵我统统看不出来,看到的只是贫气、轻佻、轻浮、无聊。

我想,由此判断,我的情趣大概仅限于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距离吧,有的看就好,最多偶尔吃个饭喝个酒,千万不能纠缠到她的生活里去,都不够烦的。

可是,我还年轻,我不知道自己老到他那个岁数的时候会怎么想。当自己老到皮肤已经松弛、打球已经吃力、工具已经柔软的年岁,年轻姑娘们弹性丰盈的长发、牛奶般顺滑的肌肤、从头到脚从锁骨到腰肢到脚踝的曼妙线条、银铃般的谈笑以及哪怕神经质的乖张,恐怕都会形成致命的诱惑,而我之前所说的对年轻女子的一切厌恶都必将成为放屁。

 2 ) 洛丽塔——此情可待成追忆

    这个片子是去年秋天看了博友在日志上的介绍后专门去找的,没想到从此便喜欢得一发不可收拾,在一天内连看了两遍,且基本上此后每周都要拿出来回味一次。
    
    很多人认为亨勃特的爱情是病态甚至变态的,可是我觉得他的爱情是能够被人理解的。
    
    初恋无限,对很多人而言,初恋是最刻骨铭心的回忆。正如亨勃特言,“如果没有阿娜贝尔在前,就没有洛丽塔在后。”洛丽塔延续着亨勃特的爱情梦想,她身上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巫女气质,像丛林中跑来的冶艳小妖精。以至于让中年的亨勃特为了见她而违心地与她母亲结婚,却一直用安眠药作为幌子来逃避一个丈夫应该履行的职责。
    
    亨勃特与洛丽塔的相遇注定是一场悲剧,无论是从继父对女儿占有还是恋童癖,这样的爱恋都是不被俗成道德允许的,自然也得不到祝福。更何况,洛丽塔仅仅是一位追求刺激,爱好漂亮衣服舒适生活的十四岁少女而已,给不起他同样厚重的爱。
    
    我喜欢所有深情而绝望的爱情,所谓伟大的爱情故事面前必有巨大的世俗障碍,像程蝶衣对段小楼的痴情,像《断背山》里两位牛仔彼此相爱却迫于社会道德伦理的约束不能在一起。这样的爱,因为深埋心底没有遗露于世,所以也不会被现实风化。
    
    影片结尾的时候,满脸是血的亨勃特蹒跚来到悬崖边,失神凝望远处的村庄,耳边响起一片儿童欢闹的笑声。亨勃特内心读白到:我难受的不是洛丽塔此时不在我身边,而是欢笑的孩子里没有她。
  
    在亨勃特的记忆里,洛丽塔永远是那个妖冶的精灵,而不是几年后站在门口目送他远去的苍白、混乱、臃肿,腹中怀着别人骨肉的妇女。
  
    亨勃特终于彻底地失去了洛丽塔。但我相信他心底仍尚存一丝慰籍——他拥有着洛丽塔整个青春的回忆。

 3 ) FIFF22丨DAY1圆桌《洛丽塔》:一部需要勇敢站街,却裹得严严实实的电影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1天第1场,我是主持人西北化为乌有,第一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库布里克导演的《洛丽塔》,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我觉得这部电影被阉割得太严重了,这个时代的好莱坞,拍这种题材的电影,是自讨没趣。这应该是个不穿衣服的电影,到现在却穿得严严实实。这个洛丽塔很美,但是感觉不够淫,有点像拍金瓶梅,结果拍成全年龄向,潘金莲成了贞洁烈妇这种感觉。如果我参加场刊会给一星。我觉得后来铁叔那个版本就更合适些。

场刊嘉宾 欧.尹

我给了《洛丽塔》2星。作为库布里克fans,我可能更多把它放在导演的创作序列里面来看。这部电影算是库较平庸的一部作品,刚刚脱离好莱坞体系,有了题材与风格上突破寻变的意识,实际上却还没有真正“惊世骇俗”(如未来三部曲)的魄力。所以我们看到的洛丽塔整体还偏保守,并没有太多对变态心理与桥段的深人呈现及剖析,把故事移植到两个成年人的恋爱关系上似乎依然可以成立。电影优秀的地方在于情绪到位以及亨伯特与奎尔迪的对位,结局亨伯特走入琳琅满目的宅院,其实也就是走进了华丽与不堪混为一体的内心世界,透过女子画像枪杀奎尔迪,实为一场对自我的恋童欲望的谋杀。另外,库布里克的摄影、剪辑、运镜、配乐一向让我极度舒适与沉浸,可能这就是作为他影迷的自我修养了。

场刊嘉宾 Muzhi

我给了《洛丽塔》场刊2星。因为我是先看的1997版,感觉两个主角都不如97版。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97那个洛丽塔不算大美女,但很欲。还有就是这个男演员,我看《一个明星的诞生》时,就不太喜欢他。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给2分,匠气掩盖了很多的趣味性,给人一种一本正经地批判感。对比其他的库布里克,感觉这里面的那种变态拿捏得很生硬,更像是没事找事的那种指摘,我是不喜欢这一部库布里克的这种态度。

场刊嘉宾 aof

《洛丽塔》我只给了两分,同意嘉宾欧,尹所说,其在库布里克的作品序列里属于是极其平庸的一部了。虽然作为“欲望的客体”的洛丽塔的视觉形象被成功建立,但到了结尾,她成功摆脱了这一形象,但是这其中的过程,我却丝毫没有看见。并且奎尔迪的出现在这部片子中也没起到十分好的作用,而开头的倒叙给了我一种期待,但这种期待随着片子的递进变成了失望。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听说库布里克把剧本大改了?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好像是库布里克几乎重写了纳博科夫的剧本,电影和原著差别不小。

场刊嘉宾 欧.尹

没看过原著,猜想62、97和原著可能都不太一样。

助理主持人 千橡

嗯,库布里克想在纳博科夫的小说上加入更多的精神分析元素。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既然大家都谈到这方面,那我们就进入与之相关的第一个问题,本片改编自纳博科夫充满情欲的原著小说,题材在今天看起来也可以说是非常大胆。但导演刻意对情欲的部分做了很多的留白处理,想问问大家如何看待这种留白。

场刊嘉宾 欧.尹

我记得为了过审把女主年龄从12改为14来着。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这版里男主角好像没和洛丽塔发生实质性关系?

场刊嘉宾 欧.尹

我没觉得《洛丽塔》的不拍情欲是一种留白,就是单纯地规避。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同意,就是刻意的回避。试看他序列的其他片子,情欲可谓是家常便饭。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我补充一点资料:“为了符合电影上映的需求,库布里克还根据当时的《海斯法典》(一套美国电影的道德价值观审查法规),把电影里洛丽塔的年龄从小说里的12岁硬改成了15岁。“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审查因素确实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如果库布里克真想表达情欲,肯定有更好的手法来隐晦地表述,而不是如此完全留白。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真的仅仅是一种妥协吗。

场刊嘉宾 欧.尹

可能他这时风格还不成熟。因为之前光荣之路和斯巴达克斯其实还没有很离经叛道。

场刊嘉宾 aof

看的时候一度十分焦虑,尤其是亨伯特第一次带洛丽塔第一次去酒店的时候,一个很明显malegaze的镜头以洛丽塔的腿为前景,表演了一个脱鞋的动作。并且随着奎尔迪的出场,那种weird的气质让我更加期待,但后来才知道,奎尔迪和洛丽塔竟被完全放在了银幕之后。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应该不是妥协,他要是想要撩拨,会玩更狠的。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百度看到说“这版《洛丽塔》中,库布里克删除了亨伯特的前戏,即他十二岁时的初恋情人安娜贝尔的早逝。这个对原著的改动意义重大,通过塑造与原著具有差异性的亨伯特,奠定了与文学作品中迥然不同的叙事基调。库布里克在影片伊始就疯狂迷恋洛丽塔的中年男人身上注入了一种偏执的精神力量,使得亨伯特成为一个迷失在病态性迷恋的不惜与社会决裂的形象,而非一个在灵魂深处从未走出精神创伤的痴情男子。”

助理主持人 千橡

我觉得不是妥协,库布里克比起想刻画原著里洛丽塔这个角色,他更想描绘被洛丽塔吸引然后审视自己的亨伯特。

场刊嘉宾 aof

部分同意,本片的叙述口吻,以及旁白都是亨伯特的。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其实也有零星的一些情欲戏,比如中段私奔后男主给洛丽塔修脚这种戏,我觉得还是比较欲的。

场刊嘉宾 aof

但“修脚”这一场戏的重点似乎并未落在“欲”上,而是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控制欲逐渐加强。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有人觉得洛丽塔的妈妈演得很好吗。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很好,演出了法罗岛的心声。

场刊嘉宾 欧.尹

演的不错,角色本身不讨喜。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妈妈这个角色可能还是对塑造洛丽塔性格有很大帮助。

场刊嘉宾 欧.尹

我想睡你你却想睡我女儿的奇情载体了。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下一个问题是,我在看片的过程中感觉到导演有意塑造一种很强烈的荒诞和喜剧感,大部分来自男主,是那种略带猥琐的丑态百出,真的挺好笑。但是其实这个故事本事还是带着一种悲剧色彩,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种反差。可以从主要男主的人物塑造来谈。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以乐景写哀情吗。

场刊嘉宾 欧.尹

我觉得可以归为视角聚焦男主人物分析后出现的一种呈现效果。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可能是演员的锅。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还是个猥琐的恋童癖吗,放在今天八组已经骂了好几个版面了吧。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文艺作品讨论道德,显然是无聊到死了。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笑死,我只是开个玩笑。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这个演员感觉就没啥魅力,和97铁叔对比的话。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有几场戏印象深刻,比如开头他见到洛丽塔并决定租房后在房间里那种兴奋的表现,我真的觉得很好笑。

场刊嘉宾 Muzhi

铁叔太痴情了,这个演员演出来的感觉就没有那么爱洛丽塔。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比起爱情好像更多的是一种控制欲。

场刊嘉宾 Muzhi

到了后面就是一种变态的控制欲让人感觉很讨厌。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这点很认同。

场刊嘉宾 aof

这个片子似乎没有对他们俩之间的情感做一个明确的评判。第一次亨伯特遇到洛丽塔的那一场戏,就是很明显的男性凝视,或许可以说他决定租房的那一刻是略带猥琐的。但整体的人物形象并不猥琐,而是一种被控制欲占据头脑,同时又很懦弱的男人形象。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那可能还是演员的锅吧。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下一个问题是,电影的结尾有一个反转,就是其实洛丽塔本人并没有像男主k为的那样完全被男主控制,反而利用并逃离了男主过上了自己的生活,当男主与她重逢时才道出真相。电影此刻呈现了男主的失落绝望。其实这里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就是控制和反控制,我认为这也是电影比较出彩的一点,并没有完全局限在两人的爱情关系里,而是推出这样一种独特关系。想问问大家如何看待这层反转后情节的理解,好像很多人认为反而是败笔?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我觉得这个反转是必要的,但是缺了另一个反转,就是洛丽塔最后难产死了。这个反转会使我觉得更加"万艳同悲"。这版里没有这个情节,搞得就很正能量?

场刊嘉宾 欧.尹

为啥是败笔呢,相比控制和反控制,我更愿意解读为一种控制的失效吧,回过头来发现自己拼尽全力完全是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自己做什么都失败了,因为这段关系里自己本没有那么必要罢了,所以会产生一种失落的感受。

助理主持人 千橡

很多人将控制与反控制中理解为库布里克的政治隐喻。年老的欧洲,被年轻的美国色诱。但是这层其实原著就有了,库布里克有可能是因为讨厌好莱坞就没有去掉这一层在小说里的东西。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对,我也看到了这个解读。洛丽塔身上的美国文化符号。

助理主持人 千橡

是的是的,我刚想说这个。

场刊嘉宾 欧.尹

政治隐喻没看出来。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政治隐喻没看出来。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没看出来。

场刊嘉宾 Muzhi

没看出来。

场刊嘉宾 aof

政治隐喻没看出来。这个反转没有反倒更好,洛丽塔没有因为自己反抗“男性凝视”而受到惩罚,而却使得亨伯特刺杀奎尔迪,让其自掘坟墓。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如果完全把洛丽塔的行为理解为色诱和利用男主,可能也不太合理。所以在我看来这层解读其实也不够精准。还有人想补充吗?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没有了。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好的那我们进入最后一个问题。大家之前也谈到了和97版及原著。所以想让大家详细谈一下对62版及97版还有原著的对比,优劣或者特点偏向都行。

助理主持人 千橡

我只看过原著,97版应该没印象了。

场刊嘉宾 欧.尹

我看过97版,没看过原著。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大家有看过其他这种男老女少恋情的电影吗?

场刊嘉宾 Muzhi

《情人》?年纪差的好像不多。

场刊嘉宾 aof

《哈泰利》?

场刊嘉宾 欧.尹

我为啥想到了《天浴》,哈哈。

助理主持人 千橡

小说里面男主角爱的炽热很明显。最有名的一句“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欲念之火。”以及性描写。男主对洛丽塔绝对有压倒性的爱情。但是库布里克版的控制和被洛丽塔夺走控制权的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情是不明显的。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虽然这部洛丽塔好像艺术性不太高,但是洛丽塔票房好像大爆了,女主角也因此爆红。只能说上天是公平的,给你打开一扇门,就会关掉一扇窗。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关于《洛丽塔》,大家最后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洛丽塔》是一部需要勇敢站街,却裹得严严实实的电影。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Slay

助理主持人 千橡

这部还是更突出女性意识吧。

场刊嘉宾 aof

本以为是范霍文《本能》式的电影,结果…

选片人代表 我略知她一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影片上映初期,原著作者纳博科夫对影片和库布里克毫不吝啬溢美之词,但两年后,他却出版了自己未被库布里克采纳的电影剧本,并表示库版对原著的表现有失偏颇,未表现原著小说中最重要的精神内涵。“这一点其实很搞笑,原著作者反复横跳。

场刊嘉宾 欧.尹

《洛丽塔》的突破性配不上它受到赞誉,一方面沾了库布里克的光,一方面受惠于拍的早。

主持人 西北化为乌有

库布里克版的《洛丽塔》更理智和思辨,更多聚焦于控制,而不是热烈的情感。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个人认为这个题材应该拍成热烈风的,飞蛾扑火的那种感觉才对味。

 4 ) 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部片子堪称经典...一方面是情色经典(据说)---感觉是意念上的吧...另一方面便是这名称的翻译...
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白头新郎,海棠指红妆新娘。
每次谈论起这部片子,主要还是他名字的翻译...一句话...译者的文学造诣高啊...

买了这部片子后,一直没有什么机会看...看了...又没有机会看完...正正好好停在了lorita离开之前...病态的爱...痛苦的爱...无法停止的爱...男主角的表现绝对赞...感觉不到丝毫的所谓的变态...反而是一种痛苦...让人惋惜...

其实片子的一开始就注定了...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爱...太执着...

 5 ) 2003年写的一些东西

这是2003年写的一点东西,2006年发上豆瓣,可是7年后,我才发现,我发错了地方……我只看过1997年版本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并没有看过库布里克版本的,可是我却把这篇观后感发到这里了,闹了个大乌龙。现在在这里解释一下,算是弥补。 很多好的电影都没有看过。 虽然很想看,却一直没看。但是看了很多的影评。看很多人为一部片子,一个演员,一个角色争执。他们在争执中得到他们的快乐。 我在去年夏天终于说服自己看了一直都很想看的《洛丽塔》,它被译成了《一树梨花压海棠》。带点色情的意味。 我很喜欢原著。象一个人的梦呓。中年男人对一个12岁女孩绝望的爱。 在看的过程中隐隐希望那个女孩不要长大。永远都是他的洛丽塔。 电影拍的不错,我认为。我喜欢那个男演员。他有很深的法令纹,隐忍的眼神,因为爱情的痛苦而面部扭曲。那个女孩的扮演者是15岁。她的身体发育迟了,很适合这个角色。身体是12岁的,心理却超过了12岁。但是还是小女孩的任性。 他们从没有相爱过。所有只是他的爱恋。她没有付出过。 故事很简单。爱情很简单。 他在大学教书,却是个生活在别处的人。在十三岁时爱上了一个女孩。她在他的面前撩起裙子,于是他的爱情随她一起死去。在他十三岁的时候。 后来他在40多岁时遇到他的洛丽塔。 她在他的腿上唱歌,她在客厅里跳舞。他惊慌、他失措,但他无法抗拒她带来的青春气息。 他探头看她,他期待她的吻别。他无助地接受嘴唇的接触,绝望的看见自己爱上她。哪怕后来她成了臃肿的难看的女人,他也还是爱她。 她离开他的时候他听着汽车离去的声音,然后把头埋到她的衣橱里闻着她的气味哭泣。为了她,他娶了她的妈妈。后来她死去。 我们可以在一起。我们可以在一起生活。也许还可以,相爱。 他去她的学校接她。想法如此简单,她还是无忧无虑的女孩。穿白的裙白的鞋,牙上还戴着矫牙器,笑时会把嘴咧的很大。 他带着她住进旅店。他说这是我的女儿。由心而不自然。晚上他说你母亲死了,她哭的很伤心,就这样睡着了。他的眼里满是怜惜。虽然他愿意她母亲的死去。 清晨的阳光很美,初睡醒的她也很美。她说你有过那种事吗?他说什么。她说不会吧,你真笨。她的眼里满是轻视。他笑着说什么。她说我告诉你吧。 她坐在他的腰上。笑着,眼里溢出挑逗。开玩笑般的,拉开他睡裤上的结。 于是万劫不复。 他带着她旅行。他送她去读书。她在长大,有了争吵。她没有朋友。她过于早熟,她不和男孩约会,她索要很多的钱。他开始害怕她会离开。 他为她涂脚指头,小心翼翼,百般疼爱。絮絮叨叨的追问她的行踪。这个疯狂的男人。  终于闹的很大。她骂他,然后跑开。大雨中他去找她,看见她给别人电话。他的心里都是嫉妒,他在外面转了很晚。回家看见她站在楼梯口等他。她很累的样子,其实他们都累了。 她说我们去旅行吧。她的衬衣散开,露出刚刚发育的胸。她张开双臂,疲惫地依到他的怀里。他抱她上床去,他只想她是他的。 她还是离开了他。在旅行的中间。 一个男人带走了她。他早有预感。 他疯了一样的找她。一年、两年,万念俱灰。终于放弃。 四年以后,他收到她的信。她说她结了婚,怀了孕,想要一点钱。他喜极而泣。他找到她破烂的家,看见平庸的她。这不是他的女孩。她没有了银铃般的笑声,没有了挑逗的眼神,没有了浑身散发的性感。但他还是爱她。 他说跟我走吧。她说如果我和你上床你就给我们钱吗?他说你去了哪里。她说我和我爱的人走了。但他不爱我,他要我和别的男孩做爱,他要看着。可是我只是想和他做,我只是爱他,我不要和别人做。所以他赶走了我。 他知道那个男人。他毁了他的洛丽塔。 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她。她高兴的叫丈夫的名字,他认不出这就是他的天使。 他问你为什么离开我。她说,因为我不爱你。从来不。 他开车离开她。汽车扬起很大的尘土,他看见他的女孩消失在那一大堆疲惫里。眼泪决堤。 他那么爱她。他只是爱她。 电影和书一样,用回忆的方法叙述。没有太多的掩饰。大段的心理独白。 很多人说电影拍的不好。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洛丽塔。 去回忆那些让你颤栗的细节。 不经意的专心,喷水器旁边的精灵,半透明的衣衫,水珠…… 顽皮的脚指头,夸张的糖果,绝望的咆哮。 我的世界。 在那一摞4000块的钞票上崩塌。 爱与失去、欲望与灵魂、寻找与替代、游戏与摧毁。 保持我们在巨人面前的渺小。 而不是站在他的肩膀上吐口水,来表现我们的高大。

 6 ) 分别场景分镜头笔记(粗糙)

该场从00:44:18左右开始,我掐在汽车离场结束,并非确切的整场结束,所以是到00:46:25左右。这一段与1997年版的小清新形成鲜明对比,很有意思。(按照我手头mkv的某个版本...大差不差吧应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781572/

#01
Editing:Fade-in
Cinematography: ELS, 高角度,Humbert窗口,窗帘半掩
Mise-en-Scène+Acting: 车子占据画面大部偏左,自然轻松表演,有风
Sound: 小鸟叫【早】,高跟鞋脚步声,箱子搬动声音
Lighting: 微亮早晨自然光

#02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MCU, H床头,高角;
Mise-en-Scène+Acting: Following shot跟随起身的H→平移,保持MCU;高角转平角 半张桌子满是开的书,遮光窗帘未拉;闹钟9点多一些;H为何蒙头?H掀开被子露出鼻子,听声音,露出头,继续听,起身掀被子露胸毛;面露痴呆相,紧了下内裤,起身拿睡衣;走向另一边窗口 箱子搬动声音延续不断;关车厢门;鸟声继续;
Sound: 背景音乐起Score,略带悲伤,怀念
Lighting: 光线打在脸上,打出面部轮廓与表情

#03
Editing:硬切 eye-match;
Cinematography: 同#01,但显示为POV【说明01不是H床头窗子-spatial】
Mise-en-Scène+Acting: 三人继续装车,L抬头看镜头,意为看到站在窗口的H
Sound: 背景音乐延续不断;
        
#04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回到#02最后镜头
Mise-en-Scène+Acting: H继续穿衣看窗外
Sound: 背景音乐;
        
#05
Editing:硬切em;
Cinematography: 回#03,POV
Mise-en-Scène+Acting: L说话,对母亲
Sound: 背景音乐; 关车厢门
        
#06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回#04,MCU
Mise-en-Scène+Acting: H略皱眉,略紧张
Sound: 背景音乐变调,激情化;高跟脚步声

#07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LS, 屋子大门、一楼与楼梯。镜头腰部高度。
Tracking shot,L逐渐靠近镜头变为MCU,保持沿着扶手跟拍【疑似crane shot】上转角后变位MLS(pan顺序为左-左上-右上移动)(机位为同轴上移,最后停在腰部)
Mise-en-Scène+Acting: L从门外奔入,手包,裙子摆动【为什么这个打扮,裙子,鞋子】;
跑上楼梯,金发抖动;
客厅顶灯越过镜头;
H从立在右侧,随镜头变化进入画面;
L上前抱住H
Sound: 背景音乐激情继续;
高跟鞋踏地砖声;
音乐高调加强
Lighting:
转室内补光;
上楼梯后补光(面光)增强

#08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CU,高角(并非over shoulder而是以L为中心)
Mise-en-Scène+Acting: L两眼放光(毫不喘气竟然…)说话
Sound: 音乐涌入柔情不舍;台词
Lighting: L正面光,H总体偏黑【高亮L的魅力】

#09
Editing:硬切 shot-reverse shot;sh
Cinematography: CU,平角,H身高镜头的OS【此处镜头光圈大,背景虚化严重】
Sound: 台词
Lighting: H正面入光;L头发柔顺有光泽,真是受不鸟

#10
Editing:硬切,SRS;
Cinematography: 回#08;CU,高角
Sound: L说I guess this is a goodbye
音乐趋向舒缓;
台词

#11
Editing:硬切,SRS;
Cinematography: 回#09; CU
Sound: 画外音-汽车喇叭催;
台词

#12
Editing:硬切,SRS;
Cinematography: 回#10
Sound: 台词don’t forget about me;音乐恢复高调
        
#13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1.回#07终景MLS,二楼扶梯;略仰角;2.镜头推zoom-in,变成MCU,从仰角变为高角【为什么俯拍H?】3.镜头继续推至CU;4.tracking shot跟随H离开扶手;5.跟随H进入左侧L房间门框最后保持MLS+高角
【最后画面以右侧床和H与左侧杂物床头柜和Quilty海报保持平衡!】
Mise-en-Scène+Acting: 1.L迅速奔走,留下H一个人手还没有从拥抱中放下,于镜头中心
2.3.先是幸福,然后略有痛苦依靠扶手;
4.抬头,略带难过向镜头深处走,本来回自己房间,一个迟疑,却选择进对面的L房间;
5.坐在L的床上
【赞调度与机位移动!!】 高跟鞋脚步声在楼梯上远去
Sound:
音乐继续,保持高度粘稠的留恋;主旋律进入,辅助乐器加入
Lighting:
灯光由上而下,落在头顶和肩膀【恍如幸福洒下】
面部进入阴暗区,
抬头后高亮
进L房间回归中间光,带有窗外自然补光

#14
Editing:硬切;
Cinematography: ELS, establishing shot;
Mise-en-Scène+Acting: 花园+房子+汽车【总体回顾,怀念,心理活动】following shot跟拍汽车(右pan)机位固定在门口马路中央。 汽车开出,女仆挥手;
汽车开出进入马路,缓缓远离镜头
Sound:
音乐进入极度高涨的高潮,盖过汽车声音;
进入马路直行后,音乐略显迷离,无力,惋惜。
Lighting: 自然光

 短评

A / 蓝丝绒式纤弱而诡异的叙事质感,又布满了如华服上的虱子一般令人战栗切齿的细节,人物仿佛被压抑的精神病人时不时迸溅出碎裂的梦呓。到头来又只觉得立意无关情欲无关控制,口吻既非戏谑讽刺亦非辩驳,最终的风格既非悬疑情色亦非黑色电影——似乎只是一种指向靡费与颓丧且黏著力十足的神秘感修辞。感觉是气质上最接近《大开眼戒》的库布里克作品。

3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不喜欢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名字。

6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推荐

1997年和1962年的两版洛丽塔都看完了,库布里克这版比前者在情绪上更节制,也更冷酷一些,无感情的旁白,急转直下的剧情推进,隐秘的情欲、身份的焦虑以及最终意识到的爱合力将男人推向毁灭,她背后的巨大邪恶是你未知而不可接受的,你牺牲所有的时间、金钱和生命,换来的只是看洛丽塔微微皱眉

10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老库一开场就借彼得·塞勒斯之口奚落了之前令他不快的斯巴达克斯,比新版高级讽刺更多,洛丽塔虽美但碍于年代情色含蓄,对这个故事的期待以致两版都不太喜欢。对演员有调教感男主一般女配出彩,大段的对白尤其塞勒斯那段超快语速听着有些晕。资料馆回顾展。

13分钟前
  • seabisuit
  • 推荐

老库可以抓住大的主题和重的主题,老库也懂得幽默,然而对于情绪的微观把握,或许还差一点,人无完人,如果他都行,那就过于完美了。不对,其实已经完美了,《大开眼界》对情绪的操控已经炉火纯青,毕竟较之《洛丽塔》,他又长了三十多岁,三十多年,能发生多少事情啊。总而言之,97版的选角和意味更

16分钟前
  • 不流ᝰ
  • 还行

我心目中的洛丽塔,是娜塔莉·波特曼!

20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和97版Lolita比较知道什么是:品格。一如区分黄色小说和严肃文学一样,两者无涉。竟然,分寸拿捏地如此充分,以及冷峻。

23分钟前
  • cl.
  • 力荐

她就是不爱他 他就是爱她。

24分钟前
  • 欢岛Joy Island
  • 力荐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一树梨花压海棠,库布里克没有情色镜头的情色电影。

2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1997年版和1962年版各有千秋吧?可惜都不是我的菜。——宋代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兴奋之余作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东坡知道此事后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3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一段被禁忌的关系,一边是心甘情愿地被毁灭,一边在三心二意地练习魅力。这个版本的改编突出了中年老男人丑陋的控制欲,简直没什么值得同情的。但库布里克的魔力是让最可恶的人闪光,例如赫伯特最后的泪水和倾囊相授。

33分钟前
  • NullPointer
  • 推荐

4/18/2015库神回顾展归来。由于库布里克几乎重写了纳博科夫的剧本,电影和原著差别不小,前半段喜剧色彩浓厚,后半段略显拖沓但结尾反转太出人意料了。受限于海斯法典,全片毫无情色场面,暧昧隐秘的情欲和近似黑色电影的风格让这一饱含欺骗与背叛的悲情故事显得更加回味悠长。(8.5/10)

3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很抱歉骗你这么多 但生活就是如此 在我看来这才是恐怖片。。。。。。。。。。。。。。。

35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LOLITA的电影,书,人,甚至名字都代表了一种诱惑~

40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男猪脚真怂真猥琐。女主角貌似也没97年的可爱。情节又拖沓。衬托得97年的男主角好有气质啊。

45分钟前
  • 兔姐姐在首尔
  • 还行

克星都是女人

48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这个版本才是好的

49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相对于翻拍版的滥情,库布里克版实在够狠,Humbert的猥琐与自私, Lolita的冷血较之人物发展看算是最为合情合理,表演方面依旧认为Shelley Winters演得最好,至于表演大拿Peter Sellers反倒觉得演得有些做作了,大银幕观看,摄影加分。

50分钟前
  • 蓝笔风
  • 力荐

前半段更像所谓“没有情色镜头的情色电影”,我也更喜欢,很多处理让人感觉女主就是库布里克的傀儡,简直是他在撩人。后半段关注男主的偏执和自坑的悲剧,有些过于断层和冗长,有种把故事硬拉去和倒叙段衔接的感觉。还是很好看的,题材也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但还是看不到什么探讨价值。想看97版。

54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可能是因为看过后面翻拍的那个更性感的版本,所以看这个库布里克的原版反而不是很震撼。可能跟选演员有关系。这个老爸长得一副糟老头子的样,就不如后面的那部英俊潇洒,因此怎么也同情不起这个角色。要不然,就是在这个原版里面他就是想要塑造糟老头子的反面形象,而翻拍更愿意把他正面化。

56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