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现在春晚的小品和相声为什么不好看了, 你一定会说“因为不搞笑”。在我们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小品的第一要务应当是“搞笑”,应当是让我们在电视前“前仰后合”“四仰八叉”“满地打滚”,而不是“唉声叹气”“眉头紧锁”“泪眼朦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当一部小品总想着“上价值”“有深度”的时候,大概率就是这部小品走向失败的时候。赵本山在离开春晚舞台之前的最后一部小品被春晚导演组强行拉长,强行“正能量”以后,成为了他春晚生涯最失败的一部作品,而《东北告别天团2》这部同样具有“东北气质”的“小品式电影”也同样在零敲碎打的网络段子中迷失了自我,企图用一场场夜幕下、山顶上、池塘边的“温情对白”深化影片的内涵、丰富影片的情感。于是故事情节本身的“荒诞”与情感传递过程的“矜持”迅速脱节,使得影片呈现的整体效果变得支离破碎、磕磕绊绊。影片前40分钟用一个个网红、明星的客串营造了一种“闹剧”即将开场,大家搬好小板凳,拿好花生瓜子火腿肠的氛围,却又在后续的60分钟里给屏幕前的观众劈头盖脸的浇了一盆又一盆的凉水,生硬、说教式的情绪氛围、平庸的演技、扁平的人物、稀碎的剪辑、调度、毫无逻辑的人物动机等问题一个又一个暴露在早已失去耐心的观众眼前,如同在凉水中掺进了一块儿又一块儿的冰,早已“透心凉”的观众在此时还得鼻青脸肿的考虑是否要拖动进度条以便早些结束这场酷刑。影片的剧情是否合理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在《天团1》中我们就能看的出来,这本就不是编剧和导演的强项。重要的是,当一部喜剧片不想再让你纯粹的“笑”了,我们还能期待什么。
或许,搞笑真的太难了。
小成本及格线以上的作品,前半段突出一个网红跨界拼盘,虽然后半程突出一个惨字,但表达却都并不让人别扭和膈应。
先说前半段,这真的是我看过网红、跨界阵容最多的电影了,大能、街溜子、孙越、二手玫瑰全员…能让这么一大盘什锦做到不尴尬就已经很不容易。
后半段基本就是天选的倒霉孩子了,这剧情放韩剧能给人哭的鼻子都没了,但此片的煽情其实很克制,我个人反正一点没鼻酸,只是觉得很温情。
看到好几个喷的人说不够搞笑,强行煽情之类的,我只能说,还是有点轻松搞笑的,也并没有压着头逼你哭的吃相,别太严苛了。个人认为应该7.0左右,现在才6.3,给五星拉一拉。
比第一部强太多了。故事完整且丰富。整体故事围绕300完万葬礼,中间穿插各种小事。前面有点散乱,后面比较紧凑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镜头光影也很棒,最让我惊喜还有演员们的演技,非常的细腻。
范大明白和连襟,一起吃饭那段。连襟那种在老丈人眼前无比优越又假装低调的眼神太真实了。
范大明白拿钱就救曾宝还让人家打欠条那不情愿的样,也很有意思了。
赵大明白和儿子告别那段演的特别棒。
第二部里主题升华了,生死和亲情。最喜欢最后那句‘’我说的也不一定对‘’,因为生死,亲情这话题太大了,电影没有最后用一句话总结,而是让观众自己从电影里穿插的故事去感受。
戏外也感受到主创对待观众的平等心,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灌输给观众一个观点。
春节档看的第一部电影!
真的可以算得上能上院线的程度!
很多人说这部很像网大欢乐版《人生大事》,因为也是讲述丧葬业也是男主带领几个不靠谱却实在的主角团收养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从影片一开始就笑料不断,一个接一个的包袱,也不必考虑逻辑,毕竟随便出现一个人物都是短视频几百万上千万粉丝的东北籍搞笑博主,但基本故事线也都在情理之中。让我爆笑的几个片段是和连襟通过各自孩子对对方的“喊话”和澡堂子遇岳父,岳父与老友拼桑拿结果双双皮肤烫伤去医院!把我笑死了!
还有就是百乔带孩子和主角团打架那段,真的不上春晚可惜了!
后半程开始揭秘三百万丧葬费的来由,大长脸贡献了本片的最大泪点,虽说有点煽情但并不说教,拿唐人小哥的人生给儿子做未来教育温馨中透着辛酸和一丝狡黠!
小男孩演的可好!跑向白塔的那组镜头非常好看,有种从稚嫩向成熟跑步前进的青春感!人生相聚易懂,离别却难解释,这里的大人并没有说什么矫情难懂得鸡汤台词,而是直接给了问题不一定都有答案的答案。
结尾佳佳说有些事你也不用懂,我说的也未必对,这算是东北人对人生最豁达的解释了,那就是我们且活且看!
这个影片大可以叫《我们不白活》。
补充一下才发现还有一,简单看了一后觉得挺好,弄个系列不错!
都是一堆喜剧人出演,这部电影却不像某花和某社的电影,这部电影是真正的电影,某花和某社的电影出了一大堆,几乎都是烂片,总有种荒诞感,没有什么好的故事,顶多算是个拉长了的小品,票房全靠脑残粉。
电影应该更贴近生活,没有搔首弄姿,自然平和,从平凡中让观众品出美味,这才是好电影。
这部电影分数低了,8分左右绝对是有的。
抛开剧情演技切记等等一切来说,单纯从这个特殊时间。全面放开之后,很多家庭在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时期,面对着不完整。出现这样一部以告别,死亡为题材的喜剧,是给大家一个慰籍,也是给我们放下坚强的一个理由,或者说更是在帮助我们走出这段难捱的时光。我觉得这是一部有意义的佳作。
和第一部相比,第二部明显好于上一部,也可能是有了第一部分人物铺垫,我作为观众能够更容易的融入进去。剧情方面创新比较少,很容易猜到后续发展,喜剧元素不错,客串演员都是我喜欢的人。
不是专业影评人,只是觉得这部剧出现的太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了。
既然人都要死,那为什么还要活着?
笑点和泪点齐飞,很难想象,一部电影蕴含着两种相互矛盾的情绪,而且都能让你感染到,可能就是因为表达得很有说服力吧,不自觉就陷入整个故事和情感当中了。
3.5星。这个ip算立起来了。其实,无他法,踏实的剧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桥段。小体量的剧情片照样有他的春天。还是向善,积极的对普通人生活的描述。和商业大片差异化,挺好。
崔志佳,未来可期!好作品,院线等你
太好笑了,坐救护车那大哥,我真的要笑死,崔志佳可以啊,春节档喜剧担当,笑哭了版《人生大事》,填补 2023 全国各台春晚喜剧空白!!!
另一个版本的人生大事。
一部喜剧片,笑点一般,有一半时间都在刻意煽情,搞深沉,笑不出来,哭不出来,味如嚼蜡。
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崔志佳如此高产的背后,是一边练手一边憋大招。上一部结尾叨咕《当年情》,这一部开场就来一段《枪火》踢纸球,港片情怀还在,但是剧本就直接照搬《人生大事》,偷懒耍滑比较明显。网红更多了,包袱也更密集了,完成度更高了,但也仅限于此,讲了一个别人已经讲过的故事,照猫画虎再讲一遍,还没有原版讲的好,多少有点尴尬。花光X百万办葬礼+众多名人捧场+一个将死之人的心愿,这个剧本模型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耳熟?冯小刚的《大腕》啊。但是显然崔志佳没那么愤怒,如果继续延续这个模型,他能做到的最好水平大概是《甲方乙方》,能感觉到他的野心,但是执行力和审美确实有待提高。名人挨个串场抖包袱确实是老式贺岁电影常用的招数,可是故事一旦失去真实感,包袱也就显得廉价,范大明白要抚养乐乐竟然不和媳妇儿商量?太扯了。
比第一部好很多,完整度和笑点衔接的也很到位,cos菊次郎的父子情深也不算煽情,虽然白事和春节档相冲,但这不比一些公映的国产电影强太多嚒?
相比第一部:情节散了,故事薄了,逗乐少了,鸡汤多了,演员杂了,演技没了
赵大明白欠范大明白太多了。
搞笑版《人生大事》,崔志佳拍的算很走心了。二手月季可还行,哈哈。
笑中带泪,整体很喜欢。
爱你的人,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到你身边,可能是一枝花,可能是一场梦,也可能是你寒冷时,照在你身上的那一缕阳光。前有人生大事,后有告别天团,大年初二意外赚足眼泪。
比第一部完成的好太多了,最后一段话太多余。。。
网大惊喜之作
2023春节看的第一部电影,没看过前一部,直接看的这部,挺惊喜。一些笑点笑死我了,猜中两句“台词”哈哈哈哈!有关生死的话题,总能触动人,引人思考。于洋不错,人胖了,崔志佳也胖了。
比第一部好看多了,甚至要好过一些院线喜剧片,至少能找到笑点,情节流畅完整,也花了心思去埋伏笔和写感情。反正在网大领域,这么拍下去这个IP我看行。
挺好看,温馨又搞笑
完成度比第一集好。《枪火》的踢纸团和菊次郎的桥段复刻有点意思。
左手山寨《枪火》,右手致敬《菊次郎的夏天》,好土好上头好好笑,竟然比1还好。制作上其实还是有点掉价,有一搭没一搭用刻板印象、低俗烂梗和东北口音制造笑料,但是完成度已经比大多数开心麻花演员主演院线片好看多了!明年跨年档使使劲往院线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