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4
一九四三年夏,在遭遇到一连串失败之后,东线战场上的德军开始撤退,苏联大规模的炮击和坦克进攻,摧毁了纳粹一道道防线,此时的希特勒已经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腹背受敌。在西欧,英美联军正从意大利快速北上,直逼德军南线,德军被迫从东线战场上撤回一部分军队增援南线,这使本来就兵力不足的东线更加捉襟见肘疲惫不堪,斯大林抓住机会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开始了一城一池的争夺。希特勒为防内部分化而参与所有的重大决策(这一点有点像中国的蒋总统,打仗“微操”到旅级,真是累啊!)希特勒不接受任何可能导致他所谓的生存空间变小的可能,他认为土地是德国强大之根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希特勒骨子里有农民浓浓的土地情结,这一点跟毛主席对争夺和守卫土地的观念和理解背道而驰,与之相比较,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初,解放军华东部队在苏北七战七捷后,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进行战略性转移,也就是战略大撤退。引用电影《南征北战》里面我军师长的话“不要怕跑路,不要怕家里的坛坛罐罐被打烂,不要去计较那一城一地的得失,今天我们放弃这些地方,那就是为了长久的保持住这些地方……。”两者对比,高下立判。据说西方人不知道中国饺子里的馅是咋包进去的,他们咋又能领会运动战的精髓之处,在运动中捕捉战机,采用包饺子的方法消灭敌人。当然西方的地形地貌和中国不尽相同,武器差异很大,不可完全类比,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希特勒一直坚信德国必将赢得这场战争,即使兵力不足,仅凭意志也能取胜。在双方实力旗鼓相当的时候,确实拼的是意志,但是当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很大的时候,仅仅靠意志就远远不够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意志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全部,仅从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就还有人的聪明智慧,掌控大局的意识和把握机遇的能力等等。二战后期,希特勒的这些短板都充分暴露出来,以至于,他的高级将领中的有识之士试图发动政变推翻他,以拯救德国,可惜失败了。逆境中方显英雄本色,希特勒显然算不上英雄,更和伟人不沾边了,就是一个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恶魔般的疯子。
后撤的德军对平民展开疯狂的报复,他们也仿效日军采取了三光政策,工厂、发电厂、铁路、桥梁,没有一个地方得以幸存,甚至为乌克兰地区提供电力的水电站也被炸掉了,到一九四三年末,苏联红军已将德军从苏联的国土上彻底赶了出去,希特勒的军队已经开始全线撤退,看来德军善于进攻不善于防守,也就是说善于打顺风仗不善于打逆风仗,这不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军队应该具有的品质。这个时期,苏军坦克是德军的两倍以上,而且还在以每月两千辆的速度生产,六百万苏军杀过来时,迎战的德军还不到三百万,此时斯大林已毫无后顾之忧,希特勒却要兼顾两线,胜负已成定局。德军没有意识到这个时期的苏军已经强大到开火就等于毁灭的地步。困兽之斗的德军也让苏军付出的惨痛的代价,希特勒孤注一掷,不惜任何代价守住乌克兰,解除前线指挥官职务。
列宁格勒已经被围困两年半,第一个冬季就有五十万市民活活被饿死,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一九四三年整整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两万人死于疾病饥饿或寒冷。一九四四年一月,随着德军的整个溃退,斯大林意识到拯救列宁格勒的时间到了,德军苦撑三天,开始后撤,列宁格勒得以解放,据统计近百万平民在围困的两年半中死亡。列宁格勒解放后,芬兰恐慌不已,怕苏联对其报复,于是主动登门求和,一个代表团秘密抵达莫斯科,希望签订和平协议,谈判桌上斯大林狮子大开口,首先提出收回被割让的领土,还提出必须支付战争赔款,芬兰拒绝了这些要求,并开始备战。不过苏联并不急于攻打芬兰。在南线战场上苏联有着更加急迫的任务。
苏联在克里米亚半岛困住了十二万德军,虽然败局已定,但是希特勒还是不准许撤退半步。于是克里米亚半岛战役打响,不到一天德军的防线就出现了松动,不到两周四万德军从海上撤退,剩余三万德军投降。而白俄罗斯防线的德军战线拉得过长,达到两千三百多公里,从军事逻辑上看,此时德军应该撤退到更为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希特勒固执的不愿放弃已经到手的地方,不允许德军继续后撤,德国这只疲惫之师必定为希特勒的犹豫不决和不现实的野心付出高昂代价。
一九四四年夏初,苏联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轴心国的合作国芬兰,两天激战,芬兰军队被迫撤退,接下来一个月里苏军向芬兰纵深推进,芬兰无力再战,开始寻求停战和解,斯大林以战胜国的身份接受了芬兰的和解请求,他再次提出了战前提出的要求。
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五点在希特勒三年前入侵苏联的同一天,苏军火炮对在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展开了猛烈的炮击,受攻击地点恰恰在几个月前遭希特勒否定。这是希特勒的又一个失误。德军在六百公里战线上遭到猛烈打击,此时德军最糟糕的是没有空军支援,苏联空军没有受到任何阻挠。仅仅三十六个小时德军装甲部队就被歼灭了。希特勒再次拒绝被围部队撤退,第二天当他想允许后撤时为时已晚。同样的事情不断上演,这让希特勒暴跳如雷,再次临阵换帅,可无济于事,一座座城市相继失守。苏军包围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十万德军被困城内,被苏军炮轰后投降。接着苏军杀向波罗的海三国,德军败退时实施了大屠杀和焦土政策。苏军推进到波兰附近发现了一个希特勒罪恶滔天的证据,一个集中营,这是一个用于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秘密营地,苏军的发现西方普遍选择不相信。
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波兰国民军在波兰首都华沙起义,想借苏军之势打击德军,可是苏军隔岸观火。斯大林认为波兰国民军是亲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的,是敌对势力,所以对华沙起义的国民军冷眼旁观,见死不救。本来可以西进杀向德国本土的苏军却突然快速南下,将目光对准了巴尔干地区,一千五百辆坦克,一百万苏军,推进到了罗马尼亚境内,而此时驻守罗马尼亚的轴心国军队只有八十万兵力和不到四百辆坦克,三天后大批德军被包围,希特勒下达了一贯的命令,不得撤退,激烈战斗持续九天,十八万德军士兵或者阵亡或者被俘,其余德军不得不撤退,罗马尼亚随后投降,苏军红军进驻布加勒斯特,占领了极具战略意义的罗马尼亚油田,这意味着德国失去了石油来源。接着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很快清除了保加利亚的德军,与此同时苏军挺进南斯拉夫,南线希腊的德军面临被围困的境地,于是他们从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南部快速撤退,在撤退途中他们遭到了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游击队的袭击,苏军终于抵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直到这时苏军才挥师北上,经匈牙利进攻德国本土。八周后苏军包围了布达佩斯,攻城战持续了六个多星期,最后匈牙利傀儡政府倒台了。
从苏军进攻波罗的海三国开始,斯大林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考量就远远大于军事考量,为战后的东西方阵营布局。到一九四四年末斯大林清扫完东欧国家的大部分德军,苏军已经控制了波罗的海、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地区,不久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新政府成立,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脱离了轴心国,斯大林为未来的共产主义阵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终于可以进军德国了。此时西线的英美联军也开始向德国边境快速挺进,抢先夺取柏林的比赛开始了。
2021.07.31
一九四一年,一直孤军奋战的英国意外得到一个盟友—苏联,这是希特勒送给英国的。德国对亲英的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入侵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扫平了一切障碍后,希特勒开始把矛头对准了德国的死对头苏联,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三点十五分,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开始启动,德军德以五六千辆坦克对战苏军的两万辆老旧坦克,四百多万德军步兵对阵苏联二百多万步兵,三千多架飞机支援,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德军装甲部队长驱直入,苏军军官面对闪电战却不知所措,斯大林也沉默了一个星期,丘吉尔及时伸出援手,但是鞭长莫及。
纳粹铁蹄视乎势不可挡。但是希特勒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为溃败的苏军提供了一线声机。德军中央集团军距离莫斯科三百二十公里时,他突然命令停止进攻,南下增援在基辅进展缓慢的南方集团军,后来的事实证明希特勒终于为他的推迟进攻莫斯科付出致命的代价。苏军一直在节节败退,天气再一次帮助苏军,延缓德军前进速度。德军先头部队距离莫斯科只有三十点五公里,冬季的严寒挽救了莫斯科,德军停止了对莫斯科的最后进攻。东方日本一直没有轻举妄动,让斯大林松了一口气,调集远东部队增援莫斯科,开始绝地反攻,德军仓皇撤退让希特勒大怒,临阵换帅,犯了兵家大忌,苏军寸步不让使纳粹机器深陷苏联这个泥潭。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德国的盟友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出于盟约希特勒不得不对美宣战,这意味着德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为自己树立了一大劲敌。这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全线进攻苏联的计划已经行不通,希特勒必须另辟蹊径,可是祸不单行,偏偏这个时候德国出现了原油紧张的状况,希特勒不得不先安排德军去苏联南方抢油,转而又命令抢油的德军去进攻毫无实际意义的城市斯大林格勒,此时的希特勒一连串的朝令夕改,让德军在抢油和进攻斯大林格勒之间疲于奔命,延误了战机。二战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了,随着苏军增援部队终于赶到,双方势力的天平陡然开始向苏军倾斜,经过反复厮杀,最终,原本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投降,这是德国自二战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但是却并非最后一次。库尔斯克会战,尽管希特勒投入了德国最新型的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苏军准备更加充分,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德军明显处于劣势,而且苏军先发制人,抢先大规模炮击德军,结局是德军付出高昂代价,双方在这场二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装甲战中投入了近两千辆坦克,最终苏军完胜,德军败退,空中较量苏联空军击败德国空军占据主动。苏军绰号坦克杀手的强击机更是让德军坦克陷入恶梦。德军的陆军也损失了精锐力量,德国失去了占领的所有苏联领土。库尔斯克会战希特勒损失了五万士兵和七百多辆坦克。苏联红军在东线的浴血奋战让希特勒的部队最终尝到了惨败的滋味。
德军闪电战果然厉害,打了苏联一个措手不及,但是纵观整个东线战场,它只能是逞一时之快,因为战争最终拼的是国力,在幅员辽阔,兵员雄厚,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苏联面前,德国人根本耗不起,尽管战争初期,德军俘虏苏军动辄几十万,总计几百万,但是相比较苏联最终动员了一千六百万兵源来说根本不伤筋骨,再加上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强大的钢铁制造和军工生产能力,是德国无法比拟的。所以熬过来致命一击的闪电战,接下来比实力拼国力的对攻战,德国必败。
今天终于看完了这部纪录片,真的让人心酸!战争真的很残忍,成千上万个无辜平民牺牲!虽然希特勒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选择这条路,但是后来不切实际的计划和极端思想害了整个国家和百姓。可能当时我在会迎来和平结束战争的局面也不会造成这么多无辜的孩子和百姓牺牲。祝无辜的孩子进天堂,斯大林的目的就是占领土地,夸大影响力,不是真心解放民众,还杀了很多波兰人,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色列科学家们为了应付德国人而研究出的原子弹用在日本人头上,战后占了阿拉伯人土地建国,哎,算是为了大国利益而制定的格局吧,东欧国家不阻止德国人残杀犹太人,北欧国家也知道集中营残害犹太人的事却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可能背后有其他原因,比如符合欧洲人共同利益的一面(或者宗教关系或者价值观)等。但这也加强了犹太人建国的决心!当是德国有个固定的计划和目标不会落入最终的结局,东打西打最终敌人多于盟友,而且像意大利和西班牙这样的盟友真不给力,反而成了问题,还失去了很多土地!
2021.08.06
一九四四年夏,盟军部队快速向巴黎挺进,准备反戈一击,欧洲战场的最后一番生死对决即将拉开序幕,西方盟军部队将借道法国直抵柏林城下。苏军红军遥相呼应,快速从东方逼近。在盟军的两线夹击下,焦头烂额的希特勒决定发动最后一波攻势,突破盟军的封锁。而同仇敌忾的盟军准备直捣黄龙,迎接最后的胜利。此时,苏军在敌占区的推进中,看到了现代历史上最令人发指的一幕,纳粹集中营里的暴行,让人不禁对人类的良知心生质疑,现在,全世界的人将见证纳粹恐怖政权的倒塌。
巴黎德军缴械投降,巴黎市民欢呼雀跃,高歌马赛曲穿街而过。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不久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抵达巴黎,宣布巴黎解放,整个巴黎人声鼎沸一片欢腾。这和德国进占巴黎时判若鸿沟,对比鲜明。当巴黎沉浸在解放的喜悦当中时,盟军却在继续战斗,他们穿越塞纳河,一路向东,挺进德国。面对盟军的逼人气势,德军溃不成军,仓皇撤退。
但是盟军很快就遇到了后勤补给问题,溃逃的德军趁机破坏了法国的港口,这意味着盟军的物资只能跨越英吉利海峡,运抵诺曼底海滩,再经过被称为“红球快递”的卡车星夜兼程,长途运输数百公里,把物资运抵前线。但即使这样,仍然无法满足快速推进的盟军需要,尤其是燃料供应,一个美军装甲师一天就要消耗掉九万五千公升燃料。
当盟军因为补给问题而减缓推进脚步时,希特勒开始谋划新的反击,他希望通过袭击民用目标,尤其是英国的城市来打击盟军士气。因此他要借助于一种新型武器,也就是飞弹,德国人称之V1导弹。它装备有九百公斤弹头,可能够从二百公里外发射,飞行时速达到六百四十公里。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每天有上百枚导弹从德国占领的英吉利海峡东岸发射,轰击英国城市。德国的新型攻势造成了英国民众的极大恐慌,伤亡人数高达两万。英军在伦敦周围布置密集的防空火力,许多飞弹被击落,英国还派出战斗机拦截,但是导弹仍旧接踵而至,防不胜防,直到盟军发现法国北部的导弹发射场才得以根本解决。
但是紧随V1导弹之后,德国人又造出了V2导弹,它的射程三百二十公里,能在更隐蔽的机动发射车上发射,飞行时速五千六百公里,能够携带一顿重的弹头。在随后的半年里有一千一百多枚V2导弹落入英国城市里,直到德军从欧洲阵线被迫撤退,英国超出V2导弹射程,这种威胁才得以解除。V2导弹虽然给英国民众带来恐慌和破坏,但是英国人的士气并未消沉。
盟军顺利夺取比利时最大城市布鲁塞尔,第二天盟军攻克了比利时最大的港口,它仍旧完好无损,盟军的补给问题视乎迎刃而解。但是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德军控制了通往港口的河道,沿着水道构筑工事,河里布满水雷,彻底切断了船只进入港口的通道,西欧战场的盟军陷入物资短缺的困境,他们必须另想辙。盟军形势岌岌可危,
按照蒙哥马利大胆甚至冒险的计划建议,一支精锐部队绕过德国庞大的防御阵线,直插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纵深腹地。但是计划实施难度很大,他必须有空降兵的配合,率先空降到德国的后方,占领和控制四座关键桥梁,最后穿越莱茵河,时机把握至为关键,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这次代号“市场花园”的行动最终以最坏的结局收场,三万多英美伞兵悉数战死或被俘。蒙哥马利的计划宣告失败。
盟军的重点又回到了港口的河道,盟军清扫河道的德军,但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岛屿一直拿不下来。英军突击队员登陆岛屿,清理德军,德军寡不敌众被迫投降,盟军的扫雷舰清理河道,第一艘补给舰终于出现在港口,盟军又可以大举进攻了。却又天公不作美,瓢泼大雨使战场变成一片沼泽,西线的攻击再次停顿了下来,要想迫使德国投降看来只能等待第二年春天了。
希特勒没有闲着,他又在谋划大规模反攻。此时德国兵力匮乏,缺乏空军支援,燃料也极度短缺。尽管如此,希特勒不顾高级将领们的反对,执意要发动这场进攻,从阿登高地突破盟军前线,目标还是比利时那个港口,如果能够夺回这个港口,那么盟军补给线将会再次被切断,这无异于一场好赌,一旦成功,将会改变德国的命运。二十万德军部队和九百五十辆坦克以及坦克歼击车在无线电静默中迅速集结,至此希特勒已经将他手中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全部投入了战场,对此盟军一无所知。著名的阿登战役打响了,部署在这一地区的美军本来就非常薄弱,对德军的突然攻击始料未及,猝不及防,没用多久德军的坦克和步兵就越过了美军防线。此时纳粹在突出部北侧,犯下了二战历史上在欧洲西北部最残酷的暴行之一,枪杀美军战俘,战争变得极为残酷。
美国炸毁桥梁,在重要交通要道设置路障来阻止和延缓德军前进,德军不得不消耗宝贵的燃料另辟蹊径。燃料补给短缺使德军坦克慢了下来,最终双方在严寒中陷入僵持局面,谁也无法占上风,德国空军发动孤注一掷的猛烈反击,超过三百架盟国飞机被击落,德国也损失了数百架飞机,这远远超过了德国的承受能力。随着天气的渐渐好转,盟军的空中优势开始发挥作用,对德军战线展开狂轰滥炸,美军地面部队分别由蒙哥马利和巴顿将军率领对南北夹击,德军的突出部被压缩回去,希特勒的好赌一失败告终,德军被迫撤回原来的阵地,超过十二万德军士兵阵亡、受伤或者被俘,更使本就捉襟见肘的德军战略资源雪上加霜。与此同时斯大林挥师东进,希特勒两面受敌,形势岌岌可危。
现在苏军已经将德军赶出了苏联领土,并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战争的形势已经发生彻底改变。当前斯大林的头等大事是在德国和苏联直接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波兰,长期以来,苏联和波兰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一九三九年苏联红军曾经入兵波兰解放部分地区。但是一九四三年春德军士兵却声称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发现四千多名波兰军官的尸体,凶手直指苏联,斯大林对此矢口否认,并指责德国人栽赃陷害,但是波兰人并不相信苏联。
波兰国民军在华沙起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没有事先照会苏军。最初几天波兰国民军占领了华沙三分之二的地区,四万多波兰国民军用缴获的德军武器武装起来,他们还有二十万支持者,但是他们手里没有任何能够摧毁德军重型装甲的武器。无奈之下,波兰人才向驻守在华沙以南的苏军求助,此时苏军正深陷欧洲战场,增援波兰力不从心。德军镇压游击队方面的行家里手带领增援部队进入华沙,残酷的巷战持续了两个月时间,德军推进途中烧杀抢掠,前来救援的苏军又与德军狭路相逢,推进举步维艰。华沙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波兰国民军及同情者被残酷镇压,一万五千多波兰士兵战死沙场,二十万无辜平民被牵扯其中,另有一万五千名波兰士兵投降,希特勒下令彻底摧毁这座城市,华沙变成了一片废墟。
不久苏军解放了波兰,但是波兰和苏联的矛盾未减,现在又成了苏联西方的缓冲地带,英国首相丘吉尔也开始表现出对东方盟友的担心,但他又是个实用主义者,丘吉尔飞抵莫斯科,他同意了斯大林有关建立欧洲新格局的意见,两国瓜分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或许是有意为之,双方而对波兰都没有表态,斯大林预感到他将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丘吉尔向美国人隐瞒了英苏两国瓜分欧洲的文件,怕引起美国的不安。
正当西方盟军和苏军开始争夺柏林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从东线传来,苏军攻占了波兰东部一个小村子,村庄附近有座监狱,他们很快发现这不是普通的监狱,里面有毒气室和焚化炉,不远处是成堆的尸体,这是个专门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纳粹共建立了六个这种专门屠杀犹太人的死亡集中营,地点全部在波兰。在一九四四年七月之前,死亡集中营的情况,还不为人知,当苏联人公布于众时许多人都难以置信,但是一些西方领导人,如丘吉尔对其内幕显然早已知道。盟军直到战争结束时仍然不清楚纳粹的种族灭绝究竟发展到何种地步,让他们更加无法不理解的是,纳粹在土崩瓦解之前仍在投入资源,丧心病狂的强化这些杀人机器。
2021.08.01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清晨,日本飞机偷袭美国夏威夷群岛中珍珠港海军基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十艘美军战舰被击沉或遭受重创,一百八十八架飞机被毁。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美国正式对日宣战。
早在一九四零年八月日本就迈出了走向战争的第一步,法国在欧洲战败,日本趁火打劫,出兵占领了中南半岛整个法属殖民地,作为连锁反应,美国冻结了日本在海外的金融资产,从而剥夺了日本购买石油的能力,日本到了关键时刻,要么屈服,要么反抗,东条英机的日本新政府选择了战争。正如德国的闪电战没能把苏联击倒,后果不堪设想,日本的东方闪电战没有击倒美国,同样后果不堪设想。偏偏日本人刚愎自用,错误的认为美国是个追求享乐的国家,经不起持久的战争和惨重的伤亡,摧毁太平洋舰队,美国很快就会求和,进而得到日本窥视已久志在必得的当时由英国、法国、荷兰和美国控制的远东地区。不想事与愿违,日本没有等来美国的求和,却等来了罗斯福的愤怒吼声和美国的公开宣战。如果说德国人用闪电战在苏联北极熊身上撕下一大块肉,而且差点直击心脏,那日本的东方闪电战只能算在美国这个老虎屁股上摸了一把,最多扯下来几根老虎毛,却不知犯了一个东方谚语中的大忌,“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是病猫呀,结果是惹毛了美国这只虎,后果可比德国的“不堪设想”严重的多。
日本逞一时之快偷袭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将遭遇灭国之灾。即使是偷袭珍珠港的行动本身也不成功,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主要军力并不在港口内。日本自以为打垮了美国,可以放心的对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发起进攻,英国军队首当其冲,结果不堪一击,且战且退,最后英军指挥官率九万多士兵弃城投降,在英军历史中,还没有哪位指挥官率如此多庞大的军队投降过,更可笑的是向兵力不足自己三分之一的日军投降。英国在远东地区两百年的殖民统治十个星期就烟消云散了。菲律宾的美军也很快土崩瓦解,十天以后马尼拉陷落,美军兵败如山倒。不到六个月,日本人就控制了太平洋东半圈,他们的东方版闪电战视乎势不可挡。但是接下来的走向表明日军并不像他们表面那么强大。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终于向日本展开了反击,美军轰炸机飞抵日本东京上空,在靠近皇宫的地方投下炸弹,美军轰炸机还横滨、神户、名古屋,造成了日本民众恐慌。日本加强了本土防御,但是日本人在展开部署时没有觉察到他们的行动存在致命的漏洞,直到二战后他们才觉察到这一点,这个漏洞和德国一样,就是美国已经破解了日本的军事和外交密码,美军可以准确的掌握日军的意图。利用破获的情报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意图,并找到日军航母舰队发动了珊瑚海战役。珊瑚海战役开启了海军战术理论的新纪元,这是首次双方的战舰在完全在视距外进行大规模的海战,飞机成了海战的主角,从此日美两军进入了对峙僵局,这让日军陷入了和德军一样的境地,不能速战速决,最终被资源雄厚的美国拖垮。通过破译的日军情报,美军又一次掌握了日军下一步行动目标是中途岛,中途岛海战,日军损失了四艘航母,三百三十二架飞机,两千多舰员丧生。
海上不行,试试陆地,日本人进攻巴布亚新几内亚结果惨败,一万五千名士兵只生还三千人。海上失利,陆地也丧失了主动权,日本人只剩下了最后一张王牌—空军,而美国的军事实力这个时候开始显现,随着瓜达卡纳尔岛被美军完全控制,日本人嚣张一时的东方闪电战至此宣告失败,日本帝国遇到了一个不可战胜的强大对手,美军以极快的速度推进,日军无法与之匹敌,从这一刻起太平洋战争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
看起来讲了方方面面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讲...纯粹在浪费时间纯粹的素材拼接...边吃边听到11集末不看了
开电视唯一几个台 九台,天气预报,新英体育。因为是美国人做的私货较少,值得一看。
我算是看明白这节目的价值观了!!德国打遍欧洲无敌手,日本打遍亚洲无敌手,然后美国来了,打的德国日本满地找牙!接着又顺便揶揄下斯大林搞政治阴谋。总之,美国最牛逼,在被日海军三面包围指挥官犯错误的情况下仍能击沉人家四艘航母,直接封神得了,还打什么战争游戏!!
这纪录片每集是个相对独立的二战片段,多线表达,合起来就是当时世界的全貌。里面故事很多,但讲得有条理,好懂。我最喜欢的一点,里面对很多当时的事件能给出符合逻辑的解释,这个和很多单纯渲染故事的 "纪录片" 是不同的。
全面了解二战始末,算是对二战重新科普了一番。这对我看二战电影有很大的帮助。
西方人视角的二战纪录片,中国的抗战仿佛并不是二战的一部分。
还不错,就是对中国战场是不是也太忽略了。你们大英帝国扔了中国远征军跑路的事,是不是也说说?仁安羌被谁救了?
影像很珍贵,可惜完全没有中国人。
珍爱生命,尤其在疫情期间。GOD SHOW MERCY.
说的有点笼统,没有中国战场,大体来说还挺好看的
没有想到当年留下的视频资料居然这么多。尤其是到二战后期,重大战役都有影像记录。比如B-29去广岛投弹,和GAY同时出动的还有两架飞机专门负责记录。
希特勒这个一意孤行的暴徒
彩色真的看的很带劲,有的血腥画面有点触目惊心,二战基本重要事件都讲了,特别是欧洲战场和北非以及大西洋的海战。只是中国战场也太没存在感了吧,也就中国远征军一闪而过。但彩色还有原始资料真的赞赞赞赞
时间线有点乱,不像《二战启示录》那样线性叙事。优点在于比《启示录》多了些历史背景介绍,已经揭露了一些《启示录》上略过的政治黑点,总之,战争受苦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为了个别野心家的目的,死伤几千万,历史教训啊~
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二战全过程
武汉汉口成了空袭日本的试验品,燃烧弹空袭。优酷的彩色二战原来是这个,优酷给它分拆为3季,每期50分钟。2022年4月6日重看了一遍,意大利是战场上的小丑,法国也不光彩。① 山雨欲来 ② 闪击战 ③ 英国告急 ④ 希特勒东进 ⑤ 太阳旗高升 ⑥ 地中海与北非 ⑦ 力挽狂澜 ⑧ 苏联的推进 ⑨ 全面登陆 ⑩ 东西夹击11)太平洋岛屿战争 12)欧战的胜利 13)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精彩 不要说中国战场,就亚洲战场也从来不是主战场,不知道一堆评论在酸什么 明明讲的挺好的也符合史实
配合二次大战启示录观看更佳
二次大战全彩记录:断断续续两个月终于看完啦,总共是13集,山雨欲来,败战深渊,英国告急,希特勒冬季,太阳旗高升,地中海与北非,力挽狂澜。最后一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及英国首相宣布日本投降。无数的平民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终于结束!
惊喜的不仅仅是彩色修复 而是真实的原声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