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认真做的电视剧是值得尊重的。此剧虽有瑕疵,却是我以为目前最好的射雕。
服装、道具、场景都很考究。张胡子毕竟是拍过跟射雕时间相差不过百年的水浒,底子在那里。可惜特技差,这倒算是国产剧的通病,降龙掌的金龙一出来我就想笑;武功辨识度也弱一点,叠罗汉式的七星阵略雷。其他的还好。
有很多用的不错的镜头语言,起码不跟某剧一样镜头往那里一摆,连挪都懒得挪一下。草原戏有好几个镜头剪切的很棒。逆光镜头运用的极好。
BGM极好,基本就是琴箫古筝跟二胡,些许钢琴伴奏,很有古韵。
很多明显经过一番考量的细节。记忆深刻的一处是:归云庄,穆念慈营救杨康,杨康最终表示了不再留恋金国王子的身份和权势富贵。结果穆念慈刚走,镜头回到屋内,只见杨康艰难地用脚把仍在地上的金印勾了回来。此剧给杨康添戏大多很无趣,但这个镜头我觉得好极。
还有桃花岛上,南希仁不是慢条斯理地写“杀我者乃十”(这不故意黑黄老邪么),而是直接写“十”字。金庸在后来的新修版里也采用了这点。
丘处机出场就很有气场,江南七怪跟丘处机醉仙楼斗酒一节演绎的极佳。蒙古戏拍得非常好。有人黑黄药师演的像屈原;其实黄药师武功虽高,杀人也多,但骨子里就是个狷介狂儒,新修更添加了此处其身世的详细描写。可能是我理解的形象错了,但03黄药师演的正如我所想的。蒙古一干人则是《成吉思汗》的原班人马,还有更好的配置么?
有人认为李亚鹏演的郭靖太傻,我说以为郭靖不傻的八成没看过原著。
周公子的黄蓉满分一百可以打85,眼睛灵动,笑的很多,颇有洪七那句“你才是笑嘻嘻的小坏蛋”的风范。遗憾的是就是表演的略过内敛。至于配音,不喜欢国语配音的,还有日语粤语的配音,不足以成为黑的理由。日语吹替的CV是甲斐田裕子。
不知为何,最近忽然想看金庸武侠电视剧,或许是因为之前看完的一部《碧血剑》重新勾起了我对那重新勾起了我久违的武侠记忆吧。只是发觉现在这个年纪对电子书真的越来越抗拒,能看完《碧血剑》实属不易,身边又无书籍,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电视剧了。对于最近几年的武侠剧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是什么水准,对于我这个原著党那些东西早就被我归为垃圾一类。TVB的武侠剧就是我小时候所有的武侠记忆,就是受TVB的武侠剧的影响我才会去读原著,并且一发不可收拾,那份记忆直到现在也难以磨灭。只是如今,我实在是受不了TVB武侠剧那粗糙的背景、道具,以及来来回回的那几个配角。于是我选择了这部当初背负无数骂名,被无数人归于垃圾行列的03张大胡子版的《射雕英雄传》。没想到这一看让我欲罢不能,连续几个晚上都是看到深夜,终于把这部电视剧看完。看完只能感叹,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背负了太多太多不该有的骂名,这一切大概只是因为违背了经典吧。。。
其实这版射雕开播的时候,我也是看过的。一来那个时候年纪小,二来受TVB张智霖、朱茵版射雕影响,那个时候我应该也是不喜欢这部电视剧的,所以只是断断续续看了几集。但是这次看罢,我却觉得这一版本的射雕才是对原著还原度最高的一个版本。拿开头几集来说,丘处机一出来就气势十足,风雪遇郭杨,长春子的豪气干云显露无疑。何晴的包惜弱一出场让人眼前一亮,都说江南出美女,小小一个牛家村普通教书先生的女儿竟出落的如此清丽脱俗、温婉贤良,大概也就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让阅女无数的大金国六王子完颜洪烈一见倾心。后来丘处机跟江南七怪醉仙楼斗酒那一段更是出彩,将丘处机性格中的火爆、主观武断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且江南七怪扮相也基本跟我心目中的吻合,真正市井出来的江湖豪客大抵应该就是这样的吧。到了蒙古的时候依旧让人惊喜,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还有真正的蒙古人,这才是蒙古该有的风光,这些真的不是那些TVB一匹马都没有的草原可以比的。
这部电视剧真正被黑的最多的就是两位主角的表演。李亚鹏的郭靖个人感觉虽然有点表演太过,但是也没有说的那么不堪,也算中规中矩。其实个人感觉李亚鹏在这部电视剧里本身形象还是比较适合郭靖,不那么刻意去表现郭靖的傻,可能反而会更好一点。周迅的黄蓉我觉得更是将黄蓉演活了(可能也跟我现在喜欢看周迅演戏有关),演出了自己的黄蓉。周迅本身就是一个精灵,她才能够把黄蓉的可爱灵动却不失淡雅表现出来,在我看来她的黄蓉在我看来气质还是性格都基本符合原著的韵味。缺点也是被黑的最惨的就是周迅沙哑的声音,但是听多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影响了。两位主角虽然说不上完美,但是也确实没有网上评论的那么差,至少李亚鹏是合格的,周迅则可算是良好的。
抛开这些所有不谈,这部电视剧的音乐跟外景当属上乘,外景基本都是实地取景,完美利用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壮阔的蒙古草原、秀丽的江南风光、烟波浩渺的太湖都完美展现了原著中的宏伟画卷。音乐大部分都是琴箫古筝,古韵十足。正是有这些烘托才让这部电视剧显得气势磅礴,武侠剧让人有看历史正剧的感觉。《射雕》虽说只是一部武侠小说,但是部小说是将情节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之中,在我看来整部小说犹如一副气势磅礴的工笔画,厚重无比。所以我才会觉得这部电视剧对原著的还原度最高,因为在这部射雕中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以及英雄气概。当然这部电视剧也还是有很多缺陷,比如特技太差、个别演员也不能让人满意(比如周杰的杨康)、对战争场面的表现也不够,显得气势不足、后面剧情太过匆忙,华山论剑也是草草收工,让人感觉虎头蛇尾。但是瑕不掩瑜,我觉得不应该否认这部电视剧仍然是一部佳作。
只是这样一部用心拍摄的电视剧换来的是恶评如潮真的让人心寒,就凭这外景、这历史还原度就不该有这样的恶评(要知道直至今日好多电视剧的外景都是靠特效,实地取景的真的不多),这是怎样一种心态才不能发现这部电视剧里的好。只能说83版射雕影响太深了,83版对好多人来说犹如初恋一般,初恋大概都是比较难以忘怀的吧。我并不想对比两个版本孰优孰劣,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我喜欢03版射雕,不过这并不妨碍我认为83版是经典之作(但我不认为83版原著还原度高,恰恰是比较低的,里面增加好多剧情,人物性格也跟原著有出入),但正是因为经典却把太多太多人的思维束缚住了,大概潜意识里都是把83版射雕作为标杆,只要有一点跟83版不对路就是垃圾,就是不入流。好多时候评判一样事物好坏不应戴有色眼镜,喜欢经典并没有错,但是不应该被经典绑架盲目推崇经典而去贬低一切跟经典有出入的东西。初恋固然美好,但是初恋大部分也只是在记忆之中的不是吗?
说起射雕,我觉得我和其它80后筒子有一点不同,我真的没有看过翁美玲版本的射雕,但是这版的影响力就如它的歌曲一般,让我这个没看过的人都深为之震撼,有筒子之前也提过希望我更新这部,可惜我都没有看过,怎么图解,和你们不同的是,我是有点张纪中情节的,毕竟他的前几部作品我都是老老实实看完的,从神雕开始,才逐步放弃。他的《笑傲》和《射雕》是影响我最大的,奇怪的是,《天龙》的口碑令张纪中翻身,但也是自此,我觉得他有点变了,反倒不是很合我的胃口了。
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射雕,其实我感觉射雕的口碑比笑傲还差,笑傲还有人为它证明,为它抒写万千华章,可是一聊起射雕,李亚鹏就被冠之以傻子的嘲弄,在网络上根本提都不敢提。在我看来,笑傲被大家吐槽得最多的,一是编剧改编,让盈盈提前出场,还有结局的大幅度改写,这我后面会给大家解释,二是李令狐的呆、木,不够潇洒,对盈盈赞赏还是多于批评的,最多也就是指责大小姐害羞这一点原著个性在梅花红那一章里简直人设崩塌,但整体还是比李亚鹏承担得非议少。但是对这些问题的指责同时又伴随着另一方对意境美景的夸赞能稍稍中和些,所以网上也有历史终将为它证明这样的绚丽篇章。但是射雕所面对的局面,真的比笑傲惨多了。为什么?
因为射雕确实比笑傲的问题更大,不管当年笑傲中李亚鹏和许晴承担多少非议,但是有一点,没有人对他们的年龄提出质疑,可是在射雕中,不知道看过的筒子有没有发现,两位主角所表现出来的年龄实在已不符合原著的人物设定。一开始我觉得李亚鹏出了草原怎么变胖了,显得又壮又老,后来才发现是为了遵循历史所以在发型和穿着上显得一点都不江湖不飘逸,这一点,在小黄蓉身上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那张说是像潘金莲的肚兜服,但是其实他们也有很好的设计,比如
但是像这种就被指责为一个是员外,一个是小妾
大家觉得这种人物发型的设计显得人很蠢笨,一点不灵巧不轻盈,不像江湖人物,大家比较习惯这样
这一点在真正愿意欣赏射雕的人眼中,问题也不算太大,毕竟遵循历史人物穿着也算是一种考究认真的态度,可是对一般看客,他们就会受不了,我看电视就是图个乐子,你给我看这个,没美感没亮点,换台!
我所说的电视剧成品显现出来的人物年龄,并不是非逼射雕剧组去找与人物年龄相对应的演员来演绎,而是期待演员用演技呈现出来的,是和原著较为契合的,这一点在笑傲中许晴就做了很好的示范,当然,这是因为演员本身永远少女心的一种特质,但是很可惜,周黄蓉没有做到这一点,诚然,在骆驼上面的选图中周黄蓉有很多亮点的眼神转换,但是如果你仔细看完全剧你会发现,她的眼神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落寞、乏力和沧桑,我真的是看完全剧的,我还记得当时租一张碟是5毛钱,周迅那时候正是处在初老的年龄,疲惫感慢慢从眉梢眼角显露出来,这一点在许晴身上你永远看不到。后来我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种说辞,黄蓉幼年丧母,其实内心很孤独(这点和盈盈是一样)所以黄蓉有这样的眼神也是对原著的另一种理解,这样的说辞给原著粉解释大家也能接受,还是那句话,一般观众接受不了,因为不能让他们高兴!
所以说,主角的失利是影响射雕口碑下滑的关键所在,当然,口音问题说得太多骆驼就不用讲了,这是众所周知的。
骆驼下来要讲一讲,这部片子的优点,梅超风那些骆驼也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么。如果细讲的话又要涉及截图,今天就先粗略讲一下。
一是被大家吐槽最多的郭靖的傻,诚然,他是演得很傻,有的时候像一头犟驴,但是正是在这种表象下,我能够感受到他演出了郭靖那种如磐石一般的坚定,对信仰的坚定,对是非的坚持,对大义的尊崇,在很多很多片段中,他凝眉、目光平视前方却不是放空而是坚定、眼角或者泛泪,配着背景音乐,一个顶天立地的铁血男儿的形象就被立起来,我看过一点朱茵版的射雕,张智霖绝对给不了我这种感觉,他演出的郭靖就是奶油小生的感觉,但是李亚鹏的郭靖,就是一个拥有宽广胸怀让你信任给你支撑让你愿意在他面前甘做小女人的正统汉子,这一点,不放下成见去看电视的人永远领略不到。
二是周杰杨康的土,大家说他不帅,一点都不像杨康,这是因为珠玉在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他的表演,他演的人物很有深度,内心的挣扎煎熬纠结淋漓尽致,你如果只想看一个玉树临风的撩妹达人,你去看四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你想看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有苦痛夹在生父和养父之间左右为难的杨康,请你看看周杰,不要只记着,他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小王子,他其实是一个如林平之一样被命运玩弄的人。
三、自然还是美景了,片头虽然截取了精华,但真的不足以反映全部,我还看过这版最后的30分钟花絮,详详细细地讲述了他们在取景路上走过的山涉过的水,真的好不容易,所以我每次都觉得好可惜。
四、音乐,83的音乐很经典,我没看过电视剧每次听着都那么激动,但是03版的同样不逊色,片头天地在我心中,恢弘壮阔,大气磅礴,片尾真情真美,细腻婉转、缠绵悱恻,郭靖和黄蓉生一起生死一起死的爱情是中国传统爱情最真最美的写照,同时这首曲子也是歌咏他们爱情最好的曲谱。
记得这片子刚出来的时候,我刚把83版射雕看完一遍,翁美玲的黄蓉当时很喜欢,揪辫子嘟嘴当时还不叫非主流,十分惹人喜欢。再来看这部电视剧,李亚鹏“夸张”的拖长了腔的憨傻和周迅沙哑的嗓音很不入我口,迅速关上了电视,以免破坏了我对射雕的美女回忆。当时也没有看过原著,83版给了我第一次了解情节和人物的机会。
前些天在做实验之余突然心血来潮看起了原著。看到不到一半的时候就再也按捺不住,晚上能看到两点才睡觉。同时把射雕的两个版本(03和08版)都下载下来,一口气看了将近三十集。为什么不温习旧版呢?暑假时看了部97年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说实话对这部人人交口称赞的电视剧我一点好感都没有,黄日华程式化的表演和招牌式的笑容只能说是英气有余而威猛不足(顺便说下,胡军版的乔峰则是相反,威猛太过,表演太用力,这可能和张纪中的这版强调悲剧气氛有关,不能全怪到胡军头上),其他的角色说好听点是不温不火,说难听点就是在走过场。编剧拖沓,人物表情木讷,实在是愧对“经典”二字。这么多年了,TVB搞普通话配音的还是来来去去五六个人,更兼香港电视剧人物语言太稠密,基本上一集下来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在滔滔不绝地说话,肢体贫乏无力,脱不了舞台剧的味道。二十多集的电视剧,我看了不到一半就再也没有看下去的兴趣了。
回头再说03版的这部吧。外景场面什么的就不提了,主角的表演实在是比二十年前的旧版要好上不少。
李亚鹏在蒙古时的语速放在南下之后其实也刚刚好,但是故意拖慢语速拉长腔调有点卖力不讨好。张纪中后来说李亚鹏前后的表演缺少变化,缺少郭靖在种种经历后的成长,这话大柢不差。这是缺点,但优点也相当多,不能因此而掩盖。李亚鹏扮相好,某些时候的“装傻”却也得原著精髓,比如惯常的左右张望及张口傻笑也不算做作。看过原著都知道,郭靖确实是比常笨一点,尤其是在像黄蓉黄药师这类绝顶聪明的人面前,更显愚笨,因此稍作夸张也无不可。李亚鹏前后的表演来看,也未免程式化了一些。想想原著中的郭靖,作者除了用语言用动作外,也只是借他人之口或自己之口来说,缺少对“笨”的直接描述,这给表演带来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从这点来看,李亚鹏的表演是显得拘谨了。
相反,周迅的表演则恰当地多。当然,沙哑的嗓音还是硬伤,不如找个人来配音。不过连续多看几集,也不会让人讨厌了。周迅的扮相灵动飘逸,比翁美玲强。说实话,刚出场时的小乞丐那段让我惊艳了一把,不管是自然地抹鼻子还是在饭桌上把碗拿来拿去都让人觉得这人把黄蓉演活了,演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不是让剧本牵着鼻子走,局限在剧本的语言里不敢发挥。香港的电视剧重视语言而轻视演员自己的发挥,全剧基本上在背台词,很难说是电视剧而是话剧了。归云庄一段显得偷懒,用力不足,表情也显得冷漠,得知自己亲父身亡后也显得反应太淡。云霞岛上不管是从情节还是从表演都是这部剧中的精华,很耐看,周迅的表演也在这时发挥出了自己的功底。整体来看,03版的射雕里靖蓉恋比83版丰满真实,周迅的眼神微笑也让这个人物形象更有层次感。
其他的配角人物,如孙海英、杨丽萍等都是老戏骨了,拿捏这些人物也显得老道。洪七公刚出场不喜欢他絮絮叨叨的讲话方式,声音也显得刺耳,不过到后来有所改善。吕丽萍的李萍把郭靖的娘演活了,也是本剧的一大亮点。
张纪中把金庸武侠当正剧拍,在我看来是正得其精髓。金庸的小说都是将情节放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去演义,让这位拍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制片人来拍正得其所。电影化的叙述语言用得还不算纯熟(有成本的因素也有他自己对原著领悟的因素),但确实是开拓了武侠剧新的境界。十年过去再来看这部电视剧,再想想他后来拍的几部武侠剧(越来越好),只能说再过个十年,这些剧作像83版被人怀念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我无法掩饰我对这部射雕的喜爱,没有一部电视剧能让我看上十几遍,03射雕做到了。李亚鹏,我从前只认为他是一个长得一点也不偶像的偶像剧演员,但自从他演了金庸剧,我看到了他的魅力;周迅,我从前只认为她是一个演纯艺术片,离我有相当距离的演员,但自从她演了黄蓉,我即使不看她别的电视剧,我也会说她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
03射雕,它有很多创意,它也有很多败笔,但败笔是有限的,创意是无限的,它开启了很多武侠剧的新拍法,那些以前我只能看着书想象的拍法,在03射雕里得到了实现。我喜欢,我太喜欢了。它真的是一部可以成为样本的武侠剧。
我无法形容我对这部电视剧的喜爱。
03射雕英雄传电视剧是我看的第一部张纪中先生制作的金庸电视剧,也是唯一一部看了十遍以上的电视剧,至今犹爱。张纪中此后的两部金庸剧,天龙八部太过平庸,可能找不到明显的缺点,但也很难发现什么闪光点,让人回味的冲动就更加没有了,所以至今我也只看过两遍,不过这部电视剧在张纪中所有制作的金庸剧中是最精彩的,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观众看着也很容易觉着兴奋,不像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那样基本是从容地,慢条斯理地讲故事,有时候一些非常期待的场景会平淡地结束了,说穿了,就是没有触到大多数观众的神经兴奋点,也难怪很多对影视没有太深感情,看电视剧只是看个热闹的群体看了后索然无味,对其不满了;神雕侠侣我是喜欢的,虽然它里面刻意的东西很多,但这丝毫不能妨碍我的喜欢,我觉得它比天龙八部好,因为它有能让人回味的东西,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些东西也是不太能经得起回味的,所以看了四遍以后,我就没有再看了,现在浏览电视频道的时候,我可能会无意间看到电视上播神雕,这时候,我会停留五分钟,感受一下张纪中制作的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圈的鹤立鸡群,然后换其他频道,大多数时候是新闻。有些东西,无论再美好,也会令人厌倦,而唯一的例外是射雕,我会一直定期地重看,而每次还都会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
网上有流传一个03射雕的BUG贴,我曾经认真看过,并且重看了一遍03来加以核对,结果发现上当受骗。我看不起港奴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在这许多的所谓BUG中,有相当部分是那些人造谣编的,我对这个倒是不奇怪,这个手段他们在笑傲江湖的时候就用过了,最有名的就是那个“令狐大哥,你贵姓?”不过这也算个好方法,有多少人附和,就有多少人是傻X。鉴别傻 X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我们又不想冤枉人,有了傻X给我们的这个方法,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他的同类了,我想,这大概也是他们编制这个BUG的目的之一,所谓“用心良苦”,大约也就是这样了,我想岳不群应该都是自愧弗如的。真正让我看不起他们的,是他们把一些不是错误的东西说成错误。造谣,虽然使得他们在人格上差了,但至少他们还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至多是人品有问题,智商还是正常的;而把正确说成错误,那就只能是智商出了问题,你要让我不看不起他们,我都不好意思,于是我只能看不起他们了。这两者相加,大约占了那个BUG贴的大半,十六总是有的,然后就是一些字幕错误,雪景道具的问题,这些倒是事实,可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事物也有不同的角度。他们看到的是错误,我看到的却是这错误的数量之少,,在一部四十二集的电视剧里,这么一点字幕错误,让我感动不已,然后我就只能起来为他们鼓与呼了。其实03真的有很多缺陷,我以前选择了忽视,因为我一直是一个不思悔改,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而现在因为笑傲江湖在我心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高,我也就愿意来批评一下射雕英雄传了。可惜03真正的缺陷从来不在港奴们的贴子里,他们不仅没有智商,也向来缺乏鉴赏美丑的能力。
03黄蓉的声音不是问题,李亚鹏的表演不是问题,服饰不是问题,港奴认为那是问题,因为他们自己有问题,杨不及说他们被洗脑洗心,我也觉得这是唯一的解释。
射雕的音乐本身不是问题,非常优秀,但编排却有问题,太满,这个缺点和笑傲江湖正好相反,笑傲江湖是太空,中国画有留白这一说,笑傲江湖留得太多,而射雕基本没留。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当我累了的时候,可以闭着眼睛播射雕,只听它里面美丽的配乐。所以射雕的配乐编排还不是个大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射雕的换导是个错误,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甚至很多人对鞠觉亮深恶痛绝,鞠觉亮的真实水平如何我不清楚,但就我看过的射雕中原戏和逆水寒来说,他的水平并不差,如果说射雕仅有王瑞导演拍的蒙古草原戏好,那它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我看十多遍,而恰恰正是中原戏,才使得我从喜欢射雕变成爱上了射雕,毕竟靖蓉才是射雕的真正主角,蒙古人表演得再怎么好,也撑不起一部戏。况且鞠觉亮是为了赶进度而被召来的导演,在这种压力下,大陆的优秀导演如黄健中,王瑞,周晓文,可能拍得还不如鞠觉亮呢。我只能说,鞠觉亮尽职地完成了他的工作,于敏在神雕侠侣里又拍得如何呢?精雕细琢,结果只显得无比刻意,甚至做作。当然,鞠觉亮还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还挺多挺大。
射雕的中原戏,有三段拍得挺差。一,是黄蓉赵王府斗智,咔嚓一刀,被实拍导演给剪了,这段是精华,也是表现黄蓉的重头戏,什么都可以剪,唯独这段不该剪。这段的实拍导演应该是鞠觉亮,这个责任确实该由他负,而且他可能缺乏统筹全局的能力,桃花岛上黄蓉和欧阳克却说起了这段事情,没有进行适当的改编,便生生照搬剧本,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其实这种前后不一的地方,射雕里还有一些,比如丘处机要郭靖娶穆念慈的那段,韩小莹说起黄蓉,说她“穿粉红衫子”,服装师不按原著设计服饰,也属正常,但导演却不知变通,不该剪的乱剪,该改的却不改,就未免令人失望。我看了射雕的一部分剧本,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台词,比如黄蓉和黄药师在归云庄重逢的欢欣雀跃,比如曲三酒店,黄药师重收梅超风入门下时说的“千载关连”的那段话,比如韩小莹在江南七怪给梅超风上坟时的那段话,比如丐帮大会,都被他一笔都删掉了,如果说周迅的黄蓉有什么不足,那也是因为她的戏份严重缩水,我有时甚至有种感觉,这个导演,是不是和好东西有矛盾,专门干去掉精华的事情。真实情况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这些台词的缩水,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了。二,绝对属于前面提到的丐帮大会那场戏,黄蓉的聪明又无从表现了,这个导演估计和黄蓉有仇,这场戏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三,明霞岛的戏。其实这部分有很多出彩的戏,比如郭靖黄蓉讨论生孩子,比如黄蓉设计欧阳克,还有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黄蓉在虚背景里在欧阳锋后面跳起来虚打一招的表演,我想这段是周迅自己一时的兴起吧,却做得恰到好处,相同的情况还有,老顽童在完颜鸿烈的船上戏弄彭连虎的时候,踩了他一脚,还是一个很快的镜头,黄蓉跳着笑,把少女心性表现无疑。这些东西都是很大的亮点,一般人不会注意,但我还是要把这段戏放在差的部分里,因为我实在不喜欢明霞岛上的造型,郭靖留了个马尾辫,已经让人大跌眼镜,黄蓉更是梳了两个大辫子。射雕的服饰造型有叶锦添的参与,不过这段应该不是叶的手笔,更可能是笑傲江湖造型师的杰作。笑傲江湖的造型很不错,盈盈也是两个大辫子,不过许晴加这两个辫子很美,周迅却不那么美了,而且更要命的是,本身就很幼齿的周迅,加了两个辫子,变得更加幼齿,十足一个未成年人。虽然黄蓉本身就是未成年人,但真要在影像上也给我这种感觉,我却是有点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当黄蓉穿着这副行头去设计欧阳克,那种精密的思维,配上孩童般的脸庞,令我不寒而栗。射雕还有一些小号的地方也拍得不理想,比如瑛姑的黑龙潭,格局实在太小,一不小心,我还以为自己在看港剧呢。不过这些不是大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射雕的武打设计很差,我只能这么说。射雕在一些地方妥协了,这个妥协表现在请了香港导演。鞠觉亮的表现差强人意,但动作导演马玉成就实在是不合格了。射雕的武打,有三个地方不错,一个是丘处机的剑法,虽然很多人不满意那个剑挥出后的闪光,不过我却很喜欢这个创意;第二个是黄药师的弹指,五绝中,也就他的这一路武功还算对得起五绝之名,当然他跟踪梅超风诡异的轻功后退也是不错的,五绝中的其他人就差了好多,看了十几遍我对他们的武功也没什么印象,与普通人又有何异?第三个自然得推梅超风了。美,震撼,诡异,我愿意找一切美好的词汇形容她。如果单就射雕来说,梅超风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她抢了别人的戏,也抢了自己的戏(我们注意了她的武功,倒对她的身世不那么在意了)。只是梅超风开了一个不太好的头,导致很多射雕中仅在她身上试验的元素,在以后张纪中制作的武侠剧中,被大肆运用,并达到一种恶心的程度,比如披头散发配上风吹,比如打背光,这些东西在天龙神雕中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终于在碧血剑中集大成,功德圆满。我相信,这些东西,还将在张纪中将来的电视剧中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我对梅超风这个设计,还是贬大于褒。可以说,射雕的武打是失败的,射雕什么都可以说好,但武打设计实在拿不上台面。
接下来的一个缺陷是我最近才发现的,我想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或者说注意到了也不以为意,不过在我看来,却是一个很重大的缺陷。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缺陷是在桃花岛上,老顽童出了洞,说九阴真经是郭靖给的那段,黄药师,黄蓉,欧阳锋,洪七公,欧阳克都在场,其他人都还正常,就那个欧阳克因为没有台词,镜头扫过别人的时候,只见他站在远处,背转着身,不知道在干什么,我初次注意到这一幕的时候,相当奇怪,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但到底哪错了,却也说不上来;再次看到这种设计,是在靖蓉到瑛姑那的时候,黄蓉与瑛姑对话,我惊异地发现这时候郭靖居然也是站在后面,背转着身体,要知道这时候黄蓉可是被裘老儿打伤了,郭靖居然不时时在其身旁,实在是令人费解。于是我一遍遍地看,苦思冥想,最后发现唯一能够想到的原因只能是,这个导演掌控不了多人的场面。神雕侠侣比较好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多人的大场面导演掌控得非常好,英雄大会,蒙古军营,绝情谷,有好几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戏,导演都处理得游刃有余,每个人物都真正在旁边交头接耳表现了,而不是一个摆设。笑傲江湖的群众演员比较差劲,射雕郭靖打黄河四鬼的那场,四周居然没有一兵一卒(缺钱啊~),这都是比较差的一些地方,而神雕做得都很好。射雕中鞠觉亮导演的一些缺陷也就显现出来了。
射雕在表演方面的问题不在郭靖身上,也不在黄蓉身上,也不在一众优秀配角身上,而在杨康穆念慈身上,我无意于再踹周杰几脚,我甚至很喜欢他与郭靖,与完颜洪烈的对手戏,但他与穆念慈的对手戏实在差劲,导演真正该删的是这些剧情,而不是赵王府斗智,丐帮大会这些段落。蒋勤勤的穆念慈也不怎么样,除了漂亮,她对我来说,演了等于没演,真正是如同一杯白开水,最要命的是她的戏基本是和周杰的对手戏,再加上那个剽窃83的垃圾出家情节,就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了,所以我除了第一遍看的时候把他们的戏看了外,其余时候遇到他们基本都是快进的。穆念慈唯一一场出彩的戏是黄蓉要割她脸的那一段(这段周迅的表现也相当好,稀饭啊~~)。
射雕中于敏导演也拍过一些戏份,不多,但是都是重场戏,第一个就是杨包自杀那场戏,这场戏拍得凄美(这个导演能拍神雕也不奇怪了),但那个转圈子却令我郁闷了一阵。其实用圈子最多的是鞠觉亮,丘处机杀王道乾的时候转过,靖蓉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转过(这个比较恶心),最后在华山上老顽童和瑛姑居然也转了。所以这不是于敏单独的错,张纪中在以后的金庸剧中再没用过这种设计,说明他不只会把优点改掉,缺点也是会改的。我很欣慰,所以也对张纪中继续充满信心。
射雕在我心中是很美好的,但当我在脑中开始整理这些缺陷时,我却有了种梦破的感觉,我是个乐观主义者,也是个完美主义者,没有东西是完美的,所以我就忽略不好的地方,但最终我选择了面对。我也改变了,所以我对张纪中的改变也就不以为奇怪了。
我无意于对张纪中的改变痛心疾首,他的改变一些人看到了并非常欣喜,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接收到,我只对这些人感到比较同情。或者他们只是对反对张纪中有兴趣,否则怎么他们经常说出矛盾的话呢?
这是唯一评的一部电视剧,被义愤的年代毁掉的诚意之作。中港台三地有史以来最棒的武侠剧。
偶真的不记得别人津津乐道的八几版了,就记得这里面风景如画,这两人也有真正的火花
无法相信评分如此之低
喜欢周迅
没错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版本
片头曲那段画面很有侠味
最贴近原著的射雕,最有千古侠情的武侠剧,没有之一,片头曲荡气回肠,古韵浑厚,开口就咬的狗狗你们看过几部金庸原著,懂个一毛的武侠精神?
2003版射雕其实是很用心的一部电视剧,配角个个出彩,景色分外养眼,动作设计非常意境,配乐也很有特色,主题曲相当有苍凉感,这实在是一部被低估的电视剧。拍摄周期七个月在国产剧中属于精良制作了。恶评连连的唯一解释是:他试图颠覆那个象征着许多人青春和初恋的83版。他不懂的是,初恋永远是
除了郭靖和杨康的选角,好像也没那么烂
蒋勤勤不错,最美穆念慈,柔中带刚很有原著的感觉。周迅和李亚鹏也算中规中矩完成任务,就是周杰挫了点。这版比83版大气多了。
明明很好看,黄翁版不过是浮云。
楊麗萍不愧為史上最美梅超風
这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大陆武侠,当然这部剧还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但其他任何一部射雕的综合水平都比不上该部。 张智霖那部可算合格,其他各版连合格都算不上
非常喜欢,入心刻骨
周杰的杨康扣半颗星,李亚鹏和周迅没用配音扣半颗星。剩下的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可扣的了。
最喜欢的一版射雕!
歌真的很好听!
那时候高中还没毕业,李亚鹏是二傻子,周迅是公鸭嗓。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天后的戏份。。。
张胡子拍的金庸剧中最OK的一部。
忠厚不等于弱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