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为伪婚男女,没错,讲的就是同志形婚的问题。同志一直都面临着出柜、形婚、代孕三大难题,至今为止无数个同性的影片,也大都涉及到这三个现实的问题。但是本片却用十分强硬地态度告诉我们,面临形婚这个问题,宁可出柜,也不要形婚,害人害己,最后兜兜转转还是要面临出柜的问题!
片中的状况是理想状态下的,形婚的丈夫和妻子,分开之后还能做朋友,可是现实呢?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同志跟和自己同样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一个女孩形婚,结果后果一发不可收拾,女孩开始变得占有欲很强,开始渴望把他掰直,最后两人闹得很不愉快,二十多年的友情也化为泡影,最后老死不相往来。
不光是因为女孩希望掰直男方,其实现实中有太多太多的问题,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在一起,哪怕是伴侣,那么相爱的两个人,还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矛盾而经常吵架发生争执,何况是两个明明没那么亲密,却要假装成世界上最亲密的两个人,可能会因为经济问题、不良嗜好、个性、责任等等,各种问题,而最后闹得不可开交。
我明白,很多同胞们的家人很封建,不能跟他们出柜,如果被家乡的人知道,会让家人抬不起头来做人的,我和你们一样。所以很多人选择形婚,或者干脆骗婚,瞒着女方,找一个同妻,正常结婚生子,自己则在外面各种不负责任地约。可是这样做,你于心何忍?你不光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女人,还让自己一直被婚姻困住,无法找到真正爱你的人!
片中的设定,我一直觉得三观不正,武刚的男朋友是自己的妹夫,武柔的女朋友是自己的嫂子,这听上去就是乱伦嘛,是变态,是不要脸,是见不得人的!可或许导演就要用这么离经叛道的关系,来反对传统,而这样看上去乱伦的关系,也是让反抗来得更激烈些!事实上,整个影片其实都是在传统和开放间做斗争!
无时不在的社会和谐的标语,以及图书馆主任、武刚的妈妈、杨朵的妈妈等,不时提在口中的社会和谐的台词,频繁地在渗透着这个国家大环境下的所谓的“和谐”,可是和谐就是要让我们这个几千万的群体整体河蟹吗?前一段广电的通则里,还把同性归为性变态呢!不是的,和谐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和谐,不是表面粉饰太平,内里却群魔乱舞,而是让每个人都做真实的自己,每个人都获得了和谐,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才会和谐!
很多人觉得那些标语太频繁太让人反感了,可是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呢?你以为你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人宣扬同性人权,所有人就接受同性的爱情了吗?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还是有很多人看到同性牵手就觉得变态,还是有很多人看到同性亲吻就大骂,这些无处不在的恐同人士,何尝不像那些标语一样,无处不在?
图书馆主任的台词,说什么同性是社会的毒瘤的话,何尝不是一种讽刺?这样一个整天徜徉在书海里的文化人还这么极端,那么其他人呢?岂不是比她更保守,更仇恨同性恋?而片中无时无刻不提的到南非结婚,是更大的讽刺,提起非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贫穷,饥饿,落后等,没有一个好词,可是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同性婚姻都可以合法,而我们这个所谓的和谐的社会呢?却还要被人骂,还要每天演戏?
影片不仅反对传统,还有在反思家长的处境。杨朵、武刚为代表的传统派,顾及家人,顾及亲人,顾及别人如何看我们,如何看我们家人;和以Sam、武柔为代表的开放派,追求个性自由,活出自己,渴望得到家人,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两者一直在斗争,到后来甚至因为妈妈装病逼婚,两派进行大争执,吵得不可开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是啊,Sam和武柔追求真实地自己,没有错,可是武刚和杨朵为了家人考虑,也没有错。
我们身为同志,难道就要自私地不顾家人的想法,只图自己的痛快,宣布不结婚,宣布自己喜欢同性,让家人在亲人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吗?他们很多人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你都不替他们考虑,谁替他们考虑?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父母的看法,而失去让自己幸福的权利,我们必须要在两者中间找到一个平衡。
你可以说服爸妈,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毕竟其他人怎么看你,并影响不到你什么,可是父母却始终想不明白这一点。我爸爸几十年不抽烟了,每年回家都要买烟,不是自己抽,而是见到别人给别人发,自己都不抽烟,还要买烟递给别人,这是多要面子啊?他甚至一直想买车,家里并没有多少钱,他买车也不是想做什么生意,他说他主要是想让村里人知道,他有车了,混的比别人好,可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家现在多么一贫如洗!
一家自己人都过不好,却非要演给别人看,让别人觉得,我们过得很好,很有钱,很有面子,这是一种怎样变态的想法?可惜大多数父母都是这么想的!一家人自己过得好最重要,至于其他人,他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去,这几年我也一直给爸妈灌输这样的观念,我并不打算结婚,前几年还有考虑形婚,但是男票不同意,所以我也放弃了这个打算,目前在一起四年多了,打算过几年和家人出柜。
很多同志都会选择移民,去国外结婚,可是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大多数人,经济十分有限,根本付不起移民的花销。再说了,就算经济没问题,可是我们的根在这里,家人,朋友,都在这里,还有熟悉的国语语言环境,这都是国外给不了的!不是移民就可以解决的!是啊,不是我们不爱这个国家,是这个国家容不下我们,可是即使它容不下我们,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活得洒脱,不必得到谁的认可,勇敢地活出自己就好!
武柔跟躺在病床上的妈妈争吵,我们没做错什么,同样为这个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什么要过得这么累,妈妈心酸地说,你们读过书,我说不过你们。是啊,讲道理大家都会,毕竟念过那么多年书,上过大学,可是跟家人讲道理有用吗?你要耐心开导,让她明白最重要。所以最后妈妈一直不断反思,终于接受他们了。
山顶上坟时小孩的设置,也别有用心,用孩子的纯粹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既然你的家人还没有离开,那为什么还要这么难过,不好好珍惜?是啊,既然一家人都好好地活着,为什么要演戏,让彼此都活得那么累?人活一辈子图个啥?是名声?是金钱?是婚姻?都不是,人活着最重要的事是,要幸福!活得幸福就好,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管其他人怎么看呢,他们骂你也好,不接受你也好,给你冷眼也好,只要你过得幸福,其他人都不重要!
谎言就像是滚雪球,一个谎言的开始,是无数个谎言的缝补,就算是每天费尽心力地编织着各种层出不穷的谎言,终有一天也还是会被拆穿,你们以为没什么,能拖一段时间就是一段时间,可是你们的家人呢?你们曾经给了她一个很美好的梦,现在又把梦亲手打碎,这样不残忍吗?你有试过拥有过美好,然后又被人硬生生夺走的感觉吗?如果最后还是会失去,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曾拥有!既然形婚解决不了问题,还要每天不停地撒谎,撒谎也总有一天会被拆穿,拆穿那一天会把家人伤地更深,那还不如一开始就狠一狠心,和父母出柜,或许他们会慢慢理解你也说不定。
影片还是反映了很多问题的,值得一看。但是这对GAY,我不喜欢,武刚太娘,Sam太丑!GAY们都这么饥渴吗?一出电梯就亲啊亲,一回家都啪啪啪?至少我不是这样,当然影片也有夸大的成分。成都话、普通话、英语夹杂的确听得很难受,至于地道不地道,我听不出来,反正我一直以为听的是我们河南话呢。演员的演技啊,一直都十分浮夸,充满了网大的廉价感,撑不起院线。全片看下来,反而觉得杨朵很漂亮,演的很自然,楚楚可怜的,杨朵的前任也很帅,很自然,虽然很渣!得知老妈得了癌症,武刚哭的那叫一个尴尬!癌症是假的,哭的也是够假的!
台湾同性婚姻已经合法,我们内地还要把同性列为变态,这的确是个问题,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导演才会用一帮台湾演员,操着台湾腔,和不太地道的成都话,演一部故事背景为成都的影片。或许正如片中说的,不是我们不爱这个国家,是这个国家容不下我们。要移民就移民吧,要形婚就形婚吧,反正一切都解决不了问题!虽然大路同性婚姻合法化对于同性,甚至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及时同性婚姻目前还不合法,同性爱情还不被人接受,但我们还是要活好自己,做一个有趣的人,拥抱另一个有趣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其实不光同性爱情,甚至还有老少恋,师生恋,甚至表亲恋等,都不要管别人的眼光,只要不危害他人,他们爱鄙视就鄙视吧,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
这部片子告诉我么,相对于形婚,还不如一开始就出柜,勇敢地做自己!那些连自己都不敢做的人,你还指望他能做什么呢?而事实上,不光影片中演的是这样,现实中更有很多真实的例子,形婚只会一时瞒天过海,终究还是伤害家人,折磨彼此。
欢迎关注纯原创公众号:鱼纹
目录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和修改均免费详情 1 编辑 伪婚男女 《伪婚男女》(原名:还是一家人)(英语:We Are Gamily )由台湾导演周美玲执导,为《六城彩虹》系列第一部电影【成都篇】, 由王琄、唐振刚、周厚安、李京恬、程茉领衔主演,是一部同志形婚为主题的电影,探讨爱情、亲情的男、女同性恋电影。 中文名 伪婚男女 外文名 We Are Gamily 其它译名 还是一家人 制片地区 台湾 拍摄地点 台北 成都 简介 「
emmmm……好多原则上的问题,以及一些底线问题。
【1】【色情擦边球】布景里各种廉价恶心的情趣用品、海报、……真的大可不必,您眼中的性感,在观众看来只觉得恶心!另外,男同不等于性瘾患者,麻烦不要侮辱我们。
【2】【乱伦擦边球】男女主形婚,女主的女朋友怪女主不够关心自己就分手了。于是女主搬来和男主住,遇到男主的妹妹(也是个女同)。于是这两女的就在一起了?
??世界这么大,你非要乱伦??
【3】记得图书馆那一幕吗?女主看见在图书馆亲昵的两女学生,还给她们指地?说某某地方更隐蔽???咋的??图书馆是干啥的地方??再怎么开放,也不能拿高中生来做文章吧?在这猥琐导演眼里,早恋=做爱???
【4】男同形象问题→受就一定是尖酸刻薄?阴阳怪气的?随着社会包容度越来越高,应该已经有越来越多正面的公众人物用个人魅力打破了这些贴在同志身上的刻板标签了吧?作为一个专门吃LGBT群体饭的导演,连这种最基本的原则底线都不懂?我真的怀疑这大妈是不是个钢铁直女,跑来吃同影软饭的?
真的有被恶心到!!!!!!麻烦看见我这条影评的都给它打一星,抵制湾湾毒瘤电影,从我做起
2022011《伪婚男女》 年份:2017年 时长:2小时09分钟 地区:中国台湾 拍摄地点:成都 关键词:同性,出柜,形婚,隐瞒家长,社会形态,社会接受度,和谐社会,对同性恋的观念,姑嫂文学,爱过,撩拨,成都,酒吧 剧情简介:杨朵和武刚是本电影的男女主角,但是不同于以往的电影男女主角,他们两人都是同性恋者,并且都有各自稳定的恋人。结婚不过是两人为了让老人家放心的善意的骗局罢了。本来相安无事的两人,随着婆婆和小姑子搬来家里的坏消息,不同身份的人隐藏着秘密住在同一屋檐下,更糟糕的是杨朵被小姑子吸引移情别恋,为了继续隐瞒老人家,武刚心生一计,自认为特别完美的计划,却引来后患无穷,但是最后圆满的结局。 人物视角-男主人公:拥有一个三年的稳定伴侣,因为家庭观念不得已走上形婚,本以为是个特别好的主意,不会让家里失望,又不会失去爱人,但却因为一次又一次误会或者谎言,导致事情越来越乱,最终被母亲发现获得原谅。 女主人公 :在形婚之前也有个稳定的恋人,可为了隐瞒家人,选择形婚的决定,让另一半毫无安全感,因为婆婆的原因和男主人公住在一起,导致感情失败,后又喜欢上小姑子,这一典型的姑嫂文学很带感。女主人公就是普遍喜欢女生的想法,有喜欢的人却不敢和家里对抗,因为会受家庭观念影响, 城市 :影片出品地区是中国台湾2017年7月上映,而台湾也是在2017年5月宣告同性婚姻合法化,在2019年5月24日实施。拍摄地则是中国成都,据不完全统计成都有56-84万的同性群体,还在逐年上升。更有说法说成都只有筷子是直的,选择的城市就很符合影片主题。 家庭:传统的单亲家庭,传统的婚姻观念是前期带给观众的,而后两位母亲的得知自己孩子是同性恋人群时,难过是必然的,但影片给出的是开明的父母,是符合当下环境的。 社会:影片中不断提到的是和谐社会,感觉和谐社会就是这么被黑的,社会存在就要有包容性,可能很多年之前在社会上谈论同性恋会被认为是变态,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多样性,喜欢同性别的人逐渐被社会所接受。 说起来,这部影片应该是看的很认真的一部,首先片名直接点题,伪婚-伪造的婚姻,那一定是在这个事件下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节奏连贯,有起伏,有转折。当男女主人公在决定形婚后,各自恋人所表现的状态、情绪不尽相同。其实就性别区分,男生和男生在大众的角度上更容易接受,可能和流行趋势有关,而女生和女生在一起却更隐蔽,因为闺蜜或者好朋友做什么都是合理的。影片中有句话说-我们两个女生在一起已经够难的了。的确,五年前的影片能勇敢面对自己的心就很不容易,虽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但随着发展会本能降低女性对婚姻的期待,这些和家庭观念、教育经历、对方家庭等等都有关系。影片里为了家长而去形婚,在事情的一开始就后患无穷,男主还好,因为他们只有彼此,比较出彩的是女主的经历,遭到往日恋人的劈腿,而后爱上小姑子,挺狗血的一件事,两人出去玩在酒吧遇到前任,激起情意。而后很有主意的小姑子和母亲坦白出柜的事情,却被母亲追着相亲,这一点一直符合家庭里对孩子的道德绑架,你到年纪了就要结婚、就要生小孩,上嘴唇下嘴唇一碰说的十分轻松,却不知自己孩子要多努力多拼命去好好活着,飞快的节奏让很多人意识到结婚不再是最终的目的,说点自私的话,因为没法承担起那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所以很多人选择单身或者有个伴足矣。因为选择一开始说谎就要有无数个谎言去维系,男主两全其美的计划,被一次次催生的母亲看穿,我有理由相信母亲是知道些什么的,不然后半段转变的太突然,不符合常理。因为一次穿帮,母亲被气到医院,胆小的男主开始埋怨起来,母亲略施小计,发现真相。装病这件事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永远好使。在小姑子的婚礼上,母亲发现真相,又住院难过,不认可自己的孩子这样,和死去的老头子说话那一段很悲,而后转变我觉得母亲总归是心疼孩子的,女主的妈妈知道还愿意陪孩子演戏,有点过度拔高。最后,母亲多了一个儿子和女儿。看完后很感慨,想了很多关键词,在一想这是五年前的故事,而现在我认为随着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慢慢接受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人,反而觉得形婚是件不讨喜的事情,毕竟没人规定你一出生你就要喜欢异性,喜欢同性就是变态,做好自己,无愧于心就好。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包容的,真爱无性别。
哈哈哈哈,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台湾人讲四川话。前半段我一直憋不住,这蜜汁口音。不过过半之后,感觉女主角终于崩不住了还是放弃了,又开始讲“和(hài)我在一起”。
同样炎黄子孙,看看湾湾都可以同志婚姻,都可以拍这种剧,我们的确还处于和谐社会。
湾湾在法案通过前就有很多,比如乡土剧中带les线,这一点我也很是服气的,乡土剧诶,八点档诶,讲闽南语诶,阿嬷阿伯看的诶,然而里面居然都有les线,是正房和小三最终好上的故事,剧名《世间情》-> b站有瑶婷剪辑。记得看到吐槽说身边有朋友追了八十集就是为了看要瑶婷一个吻,女同志也真是难以理解。
除了乡土剧以外,偶像剧中近年也有les线,指路《恋爱邻距离》,这部剧感觉本身质量也不错,继续指路,其中les线的妹子也演了这部剧,两部剧的角色还差蛮远的,所以妹子除了口音蜜汁以外演技还是有的。再这样演下去,这个妹子肯定会弯吧,加油妹子,看好你哦。
所以台湾在lgbt方面走的前面多了,乡土剧教育了阿嬷阿伯,还有偶像剧帮助年青一代认清自我。虽然台湾也有反同组织护家盟,明确的反同明星(然后到大陆参加节目来了|||),但总的来说氛围已经很好了,有人反对有人为之奋斗,不像在某些地方,同性恋是不存在的。
前几天看到知乎一个问答,说有什么东西是被发明比较短但是我们以为已经存在很久的?其中一个答案写到其实是平等这个概念,以前就是君臣父子,奴婢,想想欧洲是各种出生决定。感谢马列主义。大概原答是这个意思。然后想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存在很久,比如种族平等。当然这些很多议题都需要我们再为之奋斗,额,先把话题收回来,我也希望有一天,大家以为同志婚姻已经存在很久了。急切希望这些事能来的更快。
凭什么让同性恋可以享受不被婚姻折磨啊。(小S的白眼 XD.
然后我再来回到影片本身吧,瞄了一眼别的影评已经指出了导演的问题,感觉周美玲适合讲短短小小的故事,比如记得《漂浪青春》很好看,但是《刺青》我记得我觉得很难看,不过这一部已经不错啦。而且口音实在好笑,并且用电影发声已经很棒所以多加一星打四星。
PS: 导演在暗戳戳的秀恩爱。记得开始写了一下 a zero x hono movie。 zero 是她的英文名,hono是她女朋友的英文名,(⊙o⊙)…,不过她女朋友的确是摄影啦。是大方的秀恩爱啦。
然后故事设定以及拍摄地点是天腐之国,因为毕竟蜀汉全是基。
然后还看到了号称独得女同志恩宠的公寓FUNX的logo,还有一家同志吧(这个感觉可以查一下)。
再PS:老年人还是要多学习,跟上当代文化,家里放一个彩虹旗 🌈 🌈 是几个意思啊,跟进一下时事不就知道了嘛。而且我觉得其实按照巴蜀的风气,这个妈妈肯定能更早就猜到自己鹅子是同志的事。毕竟我跟我妈讲我的同志朋友们的时候她还嫌弃我少见多怪(我那是看看你的态度啊妈)。
电影最终有点喜宴的意思,给了大家一个皆大欢喜。现实中我们也要努力啊,幸福没有那么容易,总会让人特别着急,过了爱做梦的年纪........
P.S:
如果你在台湾,可以在以下网站观看电影:
//www.gagaoolala.com/tc/home -> 值得mark的网站
补充几句,有人骂我素质低,有人说我看不到剧组的努力。
1. 一个剧组选择一个特定地区制作一部戏,尊重当地语言,风俗为基本功。郊县这个形容,是因为只有川普来形容四川人说的不标准的普通话,没有更贴切的形容不标准的四川话的词。但剧组里语言使用的尴尬,没有可洗的。
2.剧组努力了 ,但没抓住实情和没有映射出正确的社会现实,我们有批判的言论自由。别觉得拍了个同性恋题材就是免死金牌了 ,这些年消费同性恋的烂片一抓一大把,身为同性恋自己先特权化自己的群体真的没毛病?平权和特权一字之差。
3. 这片子还有啥摄影,配乐,龙套突兀的问题,我都没再说了。
-分割线-
原文
作为成都的les 看的我尴尬症要犯了
首先那听着像郊县口音的四川话,全剧最舒服的四川话还是守墓大爷说的!主演们普通话四川话英文自由切换,听得很尴尬。
其次是立意,处处和谐社会,最后还来个全家大和谐!导演不是一心想讽刺大陆,就是压根没抓住父母们真实心态吧,一个是怕自己的面子和周围人眼光,二来怕孩子孤独终老,想纠正他们选择“歧途”。关和谐毛线事。。。大陆不是谁天天开口闭口都和谐好吧。
三是杨朵和家人的人设,杨朵除了推动参与剧情,个人没有个性和成长,尤其看到她还想拉着武柔妈骗自己妈,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好自己的家事,真心无语。她妈妈也太鸡肋了,导演完全可以表现不同父母类型对出柜的不同反应,设立不同矛盾冲突好吗 就这么和谐一刀切了。
三星一星是还是部分反映了国内lgbt生存状态,一星给武妈妈和一对gay和武柔,一心给我美丽的大成都!看到月恋花笑死了哈哈哈,幸好没去蜂王。
台湾腔喊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些口号真是好尴尬,但是又觉得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了个人就社会和谐的社会里,最近颁布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里,不是把同性恋和性侵性暴力一样,划归在非正常性关系之列了吗,这就是ZF的意思。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台湾人讲四川话
这是和谐社会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会想到喜宴,其实还挺可爱的,但总是是不是说shehuizhuyi啥啥的有些刻意了
台词尴尬到不行,但是看到各种影评骂娘觉得电影讽刺大陆了,然后抨击导演还质问灯塔省好大的胆子。这着急跪舔祖国爸爸的表情不要太下贱。实名反对下贱的嘴脸,五星。
老太太演的真的太棒了 台词真的每句话我都感觉是自己家长会说的= =很扎心
不了解内地的真实政治环境带来了一些水土不服。但是还是有不少打动人的地方。
台词真的尬,但是台词真的真实,除了社会主义( ̄^ ̄゜)
特意用某宝买了vidol会员支持这部片子,因为真的很喜欢李京恬,但是真的剪掉太多亲热镜头了,小绵羊和大嫂的脸红红镜头都只在预告里,正片里很多都没有了的。说回正片,知道美玲导演要讽刺hx社会,但是手法真的赤裸裸的尴尬。娟姐戏太足,很抢画面。给四星纯支持小绵羊吧,帅我一脸!
从“和谐”(强求一致)这个角度切入非常精准。天朝文化喜欢整齐划一泯灭个性+繁殖癌,由此造成的问题之多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敏感词、gfw是啥?春晚逼婚,同志母亲在上海相亲角被赶走,又忘了?美国有支持床破的穷人,天朝就有为河蟹被讽刺而跳脚的屁民——蠢货们总是搞不清谁才是会为自己利益说话的人
哈哈哈哈 为什么我一直在笑
请关闭声音,阅读字幕,获得最佳观看效果
台湾腔四川话说的尴尬症都在犯,台湾人眼里的大陆是这么和谐的么? 小绵羊在这里实在太帅简直要动心了嘻嘻嘻。
时至今日,看到这样搞笑又尴尬的电影,我只觉得悲哀。和谐社会虽然没有挂在嘴边,然而无时不刻提醒着人们;家长怎么可能有最后的和解,他们说中国没有同性恋,外国才有,就像他们根本看不到这种电影,他们也说没有。更多推荐请看豆列【她吻了那女孩】
又笑又泪,难得看到不是腐剧的现实点的同志电影了。和谐让人虚伪。
"和諧"切入點很不錯,可惜運用不夠巧妙,總有一種很刻意的感覺。劇情很八點檔,情感鋪陳也不足,好在演員夠生動,兩個女孩很有CP感,李京恬應該會火。形婚在台灣並不普遍,因為沒這必要,頂多就是不結婚。這主題困擾不少人,還是挺值得拍,希望更多該看的人能看到。真正的和諧社會就從接受不和諧開始。
不太懂,为什么一部台湾人拍台湾人演的的电影,要硬生生把故事安放在四川。电影拍得很一般,不过,反应的情况倒是挺现实的。某些脑子进水的,还真的会上纲上线说是“社会的毒瘤”。再加上,同性恋话题的网络节目和连续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下架,也是很难护短了。顺便提一句,那个鬼佬是周华健的儿子。
哈哈哈哈哈方言好熟悉哦 里面的妈说的话可以说是世另我妈了
我楞是没看出这是在成都。虽说各种槽点满满,但在网络视听通则出来的当下也算生逢其时了。不要再扯台湾人黑大陆了,大陆人政治环境的厚黑,从局外人的视角看来,就是这么地搞笑又荒诞,就好像同性恋扮异性恋结婚,可呼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好一把讽刺去他的和谐社会!社会和谐了我们也被河蟹了呵呵,如果父母都不支持他们的话那多残忍…武柔太好看了理想型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