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喝一杯酒,你会做到什么程度? 《晚酌的流派》把喝酒的仪式感讲到极致,女主开头总说,希望看完剧的你,也可以享受喝酒的乐趣。其实,这剧更像是犒赏饭,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后,用美食和酒来犒赏自己。 为了晚上的小酌,女主坚持六点准时下班,享受自己的时间。 为了晚上的小酌,女主拒绝工作期间同事的喝酒小食邀请。 为了晚上的小酌,女主从早上出门就冰好酒,备好晚上的菜。 为了晚上的小酌,女主坚持蒸桑拿出汗到极致的仪式感,才享受喝酒的乐趣。 女主的美食仪式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食的热爱,还有对工作的认真。让生活多点仪式感,也不错!这些美食看着就很有仪式感,还治愈精致。
看过《孤独美食家》,看过《和歌子的酒》,相比之下,这个片子的主角吃相最难看,干瘪的脸,被食物撑到变形,自己假装满足的样子,真的一点儿感受不到美食的美好,全是违和感。女主的气质也给人一种苦哈哈的厌恶感,做饭部分还可以看得下去,一到吃播部分真的只想快进。如果换成小林聪美阿姨出镜,相信收视率和好感度会大幅飙升。
一部剧每年拍一季,到了第十季且大有继续拍下去的可能,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当它只使用简单的模式,季季的评分又都在9.0之上,这种成就显得更加不可思议。《孤独的美食家》证明了日式美食剧的市场,不仅持续用精心制作捍定自身的地位,而且启发一堆美食剧的诞生。
比起《想做饭的女人和想吃饭的女人》,《晚酌的流派》可说更得《孤独的美食家》真传。它使用的模式与《孤独的美食家》类似,即一位房产女中介在工作完毕在家伴着啤酒独享美食的故事。连设定都为了与后者产生对比:女对男,独酌与堂食,固定的房产中介与流动的商品定制。
如果说《孤独的美食家》的魅力在于“探店”,即一种带有冒险兴致寻觅美食,并品尝现成美食的举动,那么《晚酌的流派》则聚焦在“自饮自食”的乐趣,为享受夜晚晚酌到超市购买特惠食物,并亲自下厨准备下酒菜。这么看来,《晚酌的流派》离观众更近,因为下馆子不是常有之事。
《晚酌的流派》虽然将焦点放在饮酒上,但女主每日品味的酒都是单一的啤酒。这是这部剧的一个问题,标题既然叫“晚酌”,是不是每日都更新不同的酒更好呢?像现在这样,实在应该叫做“下酒菜的流派”吧,因为每天为饮酒准备的菜品才是剧集表现的重点,包括烹饪方式和享受方式。
以下为台词摘抄。
在工作之余创造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全部做一遍
总会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的
走路时最重要的两点 首先一定要挺直腰背 这样能刺激腹肌和背肌 更能充分锻炼身体 而另一要点 就是要充分摆动手臂 通过活动肩胛骨 把上半身的肌肉都调动起来
喜欢的部位按自己喜欢的做法 然后 再用自己喜欢的吃法 这就是居家烤肉最大的乐趣
晚酌准备的铁则之一 下午三点之后尽量不摄入水分
晚酌准备的铁则其二 若是提早完成工作 就步行回去 晚酌准备的铁则其三 只要有空 就是在公司也要运动
该下功夫的地方就要下功夫
恋爱和酒都是一样的 不愿去了解对方魅力的人 一辈子也无法获得真正的爱情
酒也是 只有知道他的魅力 才能带出酒的美味 获得最棒的晚酌体验
如果今天没有节制地喝下去的话 明天的晚酌就会泡汤 要好好考虑明天 再来享受今天的晚酌
最近的情况 大家也许无法一起聚餐喝酒 但也只有在这个时代 才能找到可以成为心灵的圣域的 只属于自己的最佳晚酌 仅仅如此 就足够幸福了
酒和人是有联系的 根据你一天的行动 酒的好喝程度 也会相应改变 所以 我会全力工作 全力生活 这就是我的晚酌的做派
看完全剧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看起来极有食欲却总能被观众挑出毛病的吃播,也不是美幸始终六点钟准时下班的坚持,而是她始终能保持的一种特殊状态——在工作的时候绝不三心二意时刻按时完成任务,在生活中能够为自己的特殊爱好买单,既享受放纵带来的乐趣,又能拾起自律带来的自由。这种状态难得且珍贵。
观剧其实也和做饭、喝酒、工作差不多。没有完美的剧,没有完美的饭,没有完美的酒,也没有完美的工作。但这些事情之所以迷人,也恰恰在于,我们总需要在享受其中甜蜜的部分的同时,学会如何去应对和处理其中泛善可陈的部分。后者在汉语中有一个很好的对应词汇——庸常。平庸,而又寻常。
其实,如果你愿意面对生活的真实面,就会发现,庸常一直是生活的常态。就像绝大部分的工作,一个周、一个月,甚至一年才有那么几个高光时刻,剩下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忙碌时间。但这并不代表庸常就没有意义。恰恰相反,正是每一个被坚守住的平庸、不被放弃的日常忙碌,才让那些高光得以闪耀,也让它们更显珍贵。也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庸常,让每一次的晚酌仪式更显得神圣而不可侵犯。这是美幸的自留地,也是每一个愿意坚守庸常并要为此庆祝的人的诺亚方舟,是当一切都糟糕透顶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的重要仪式。所以我说,作派不可轻言,也不可轻弃。
每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正是这种独一无二让他们变得挑剔。正如人会挑剔地选择自己的朋友一样,每部剧在被生产出来之后都天然地拥有了自己的气质。好剧、坏剧,普通的、优秀的,天才的、大众的,各种各样的气质也在无形中筛选着适合它的观众。就像青春剧让年轻人更有代入感,年代剧让老年人更共情一样,这是一个互相挑剔、互相筛选的过程。没有完美的电视剧,但每一部剧都配拥有属于它的观众。
对这部剧来说,美食爱好者看到了吃播,健身爱好者看到了自律,工作狂们看到了专注与干练,啤酒爱好者看到了对酒的崇高敬意,甚至摸鱼的人也能够从中得到24分钟的就餐陪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影需求,大家各取所需。
于我,不挑剔,像尊重每一道被付出辛勤劳动之后被端上来的美食一样,尊重每一个24分钟、45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享受期间的光影变幻,像剔鱼骨一样,去除其中不好的部分而留下精华,把每一部剧看作孤品,这就是我的观影的作派。
其实我非常不喜欢开场白的最后一句:
看完了这部剧,你一定也会开始喝酒的吧。
【卖香烟的还要在盒子上印“吸烟有害健康”呢,卖酒的虽然瓶子上印着“过量饮酒 有害健康”,但是在影视剧(广告本广)里这么明目张胆地挂上因果关系未免吃相太难看了】
——————————
24分钟一集,前面15分钟挺好:为了晚餐和小酌努力工作、准点下班、购入性价比高的食物、花式料理。看起来菜很多还要自己再做,但其实都是很简单做法,只是搭配了调味料和很多小菜所以看起来复杂,对于(加班不严重的)上班族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
从大约15分钟后,开吃了,就完全不行🙅🏻……正如短评区有位朋友的评价,“还有什么比光咀嚼不吞咽的美食番更恶心人的呢”。
看第一集的时候总觉哪里不得劲,第二集的时候特意盯着。真的是全场嚼嚼嚼但没有一个吞咽食物的镜头(最多只有嘴里含着食物咕咚咕咚喝酒的镜头)。
而且,第一集酒是三得利金麦的金色款,第二集的酒还是三得利金麦,换了蓝色款。那个……既然是喝酒的美食番你真的不考虑酒种和菜变换着搭配吗?退一万步说,既然是三得利的酒品系列广告片,你真的不考虑给我们介绍一下金罐和蓝罐的到底区别在哪吗?到最后也不明白金麦不同款酒的口味上各有啥特点……0分CM😡
倒是开头的金黄色倒啤酒画面,非常经典的三得利拍CM风格。
唉……太失望了喵。
——————————
我是和歌子酒的死忠粉hhh,大概是这个原因导致第二集女主喝完了一口酒做了类似噗咻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愤怒(言重了言重了)。
说起来三得利咋不请小吉高来演这部呢,又爱吃又爱喝又是自家代言人。可能是小制作约不动?虽然不知道日本演艺圈演员本人能干涉多少制作分量,毕竟栗山千明作为演员也不至于完全拒绝吞咽吧?怀疑是导演自己的审美有问题,所以完全没有吞咽镜头。【什么垃圾审美啊】
追的话大概还是会追下去,单纯为了看女主一个人是怎么做饭前准备的,活动&备菜。这部分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说起来,我自己现在住的地方在市中心,菜市场是有的,也有CBD里高级点的一层超市(贵啊😭),但是没有那种两三层的生活超市。。。我也想像女主一样盯住打折商品啊😭流下了贫穷的泪水……
就是超棒的轻松下饭剧啊~女主真的太赞了啊~日本怎么这么会拍这种独活生活剧啊。最喜欢的就是女主的食量,不像一般都日剧吃饭饭都是几口,这种分量真的不要太爽好吗?而且这部剧的逻辑性很强啊,晚上吃这么多还喝啤酒为什么不胖呢?因为生活化减脂啊,女主的日常增加消耗量的小tips简直比小红书那些营销号优秀几百倍啊。真应该让张某看看,他那个喝酒简直弱爆了
吃得太假了,咽酒也坚决不把食物吞下去、、怕胖有顾虑那就不要接、栗山千明死活红不起来是有道理的。
你会发现,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是多么危险的事。而疫情更是进一步拉大了人与人的距离,于是更加危险。因此,把制造快乐的权利留给自己,依靠自己,或许更为可行。而“吃喝”只是自己制造快乐的一小部分而已。
好喜欢做饭的日剧
非常喜欢!下班后享受自己的做菜乐趣和品尝美食的快乐。每天拼命工作就是为了晚上自己的治愈时间,太美好了~
缺点是栗山千明看起来很像厌食症,没有吞咽镜头导致都像吃了吐,酒咽下去了食物都在嘴里没完没了的嚼,吞咽困难的感觉,降低了食物的幸福感,而且年纪渐长她下颌的问题有点明显了,也是太瘦的缘故。优点是仪式感的自我享受很有启发性,量化的标准化的探索的微幸福达到了极大化。
栗山千明蒸桑拿的时候显露出的身体是真的美啊。这么美的背,不纹条龙,提着刀去砍人,结果,竟然是个社畜,可惜了。
我是不怎么看美食剧的,但这部也看饿了;她开吃了反而一般了。。看了短评原来是因为她完全没吞咽。栗山千明也算是蛮悲剧的一类人了,被灌输出来的喜好和自身特质完全不符,就拼尽了力气去附和扭曲的审美
我已经在抖音看这个女的喝了两周啤酒了。
最好的镜头就是一开始那个金黄的酒液注入的瞬间,暖色灯光下甚至有种威士忌🥃的视觉效果。然后就开始了工作能干的美女不知道下班后干啥的套路。本来超市里的速成品就调了味的,还在家德克萨斯五香粉的做法看上去巨咸,本来好好的醋青花一大勺橄榄油浇上去看的心惊,韭菜炒蛋加四川辣椒酱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最大的问题是女主她尖嘴猴腮比以前更瘦了,看上去有点刻薄相的人真的不像热爱美食的样子。那个金麦啤酒搞了那么多冻被子之类的仪式,它居然没有很多泡!仪式感满点,但是好吃的程度非常可疑。日本人现在越来越扣了啊!而且她的时间真的来得及嘛?明明感觉很紧的……
吃喝做饭的部分是好看的food porn,虽然其他的情节有些俗套。不过每次都要大力宣扬东亚自虐式先吃苦后享乐的精神让人十分ptsd,何必刻意 ...for...'s sake 呢,就正常工作然后下班享受就好了。如果只有费大力气流汗做运动然后还要忍着半天不喝东西这样才觉得啤酒好喝的话,那只能说明这氛围是卖力营造出来的,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好喝。每次都要edging那么久真难受p.s. 为什么那么多人纠结吞咽的问题,人家就算真全咽下去是能进到你肚子里吗?观众的重点应该是食物和氛围,而不是人家演员的喉管和胃
我要是没关注 @猫四儿 ,我绝对认为这是演的
我看到短评说没有下咽,第二集我就仔细看了吃的镜头,结果真的没有。我一想到那么美味的食物没有吞咽下去就觉得太浪费了……不想吃的话真的不要拍美食类电视剧了,五郎都说要是吃不下就不再拍了,真的是拼命五郎。
三得利金麦硬广Orz 上班族不加班为自炊自饮 做菜那段直呼壕(食材/时间/精力)自由惬意的生活方式 女主37 稳定生活且生活质量极高 二宫崇拍女性美食番还是那个水平忍不住啧啧吐槽生硬 chiaki自己私下日常做的那些都是极好的呢
整体比较清爽,没有和歌子酒那么抓马,但是饮食部分,食物全部藏在演员的脸颊里,美食番总是需要吞咽的。明明烤肉那么好吃,为什么要团在脸颊里,所有食物都像口香糖一样被反复咀嚼,感觉下一秒就要被吐掉了,能说出美味い完全没有信服力。
超棒的下饭剧!为了喝酒而让自己的身心达到最佳状态,每次准备的一人食晚餐也是15-30内就能做好的样子,种类特别多,看栗山千明吃饭喝酒真是好口福啊!
2022.8.23
要给自己写感谢信
女主找个肉一点的看上去会更美味,看了两集女主吃东西硬是不吞,实在无法下饭
精心设计细心规划,力图用最好的身体状态来迎接每个深夜的晚酌,仪式感拉满,然后又跟角色人设在职场上的表现完美挂钩。日剧拍这种职业+美食的设定简直轻车熟路,各种组合排列搭配能拍一百年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