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一月的雨 小时候,看过一部叫做《失落的世界》(《被时间遗忘的土地》)的电影,讲一艘在南极迷失方向的潜水艇突破一片迷雾之后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史前岛屿,岛上满是侏罗纪时代才有的爬行动物。当时被这个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儿时爱幻想的思维随着它跳动了好长一段时光。 小时候,第一次看《侏罗纪公园》,被来回奔跑宛如现实的恐龙完全震惊了。恐龙曾是儿时的我认为最神奇的动物,没想到班驳的光影竟能把那份纯真的梦想还原在这方寸大小的荧屏上。 小时候,彼特·杰克逊看了一部叫做《金刚》的电影,然后这只大猩猩的故事影响了他的一生。那时的他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走上电影这条梦幻之路了。 小时候的故事在一般情况下都会是我们长大以后缅怀的对象,为那种单纯的看世界的眼光,为那种天真的倔强和坚持。 小时候的我们都爱幻想,不带丝毫的世俗色彩,所以那时候眼中的世界,都是最本质的形态。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不自觉的慢慢被社会的潜规则影响,这也就代表了你无法再像孩子一样看待属于孩子的世界。这不是悲哀,这是正常的过程,大多数人都在经历这样的洗礼。所以长大后仍旧能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孩子的那份天真性灵的人就弥足珍贵了。 彼特·杰克逊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的那份孩子的执着缔造的神话已经不只一次了。 在决心投入电影事业中以后,他想了任何拍摄的方法。由于缺乏资金缺少演员缺少道具,彼特·杰克逊白天上班赚钱晚上拍片,演员全是自己的亲戚朋友,道具全是自己改装制造。为了节约资金他选择了成本最低的恐怖片。如果你看过他的《坏品位》和《群尸玩过界》的话,你可能会惊诧这出自美伦美奂的《指环王》导演的手笔。正是这一系列充满稀奇古怪念头血腥疯狂的B级恐怖片为他打开了美国市场,为他赢得了很多观众的拥蹙。最重要的是,为他赢得了《指环王》系列的执导权。 《指环王》系列是彼特·杰克逊缔造的第一个神话。这部魔幻巨制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之下才能飞得如此之高,如果换做任何一人,绝对没有我们这帮影迷现在的幸运。所以当0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指环王》第三部《王者归来》大获全胜的时候,彼特·杰克逊高举小金人的时候,真有种君临天下的气概。 《金刚》是属于彼特·杰克逊的第二个神话。 能够在三个小时之后走出电影院的人应该不会怀疑我的这个说法。 可我相信很多人并没有读懂这部电影。看着漫天飞的关于"人兽恋",关于"新版美女与野兽"的说法,我不禁觉得有点讽刺。既然大家对大岛渚的那部描述人爱上猩猩的《马克斯我的爱》表示非议,又为何在这里乐此不疲的谈论金刚和安的"人兽爱情"?难道就是因为后者套上的是科幻童话的外衣?这部影片从这个角度去解读并不能体现它最动人的内核,世俗的眼光在这甚至显得浅薄和卑微。 所以,我们要去回忆儿时的感觉,用一个单纯的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它。因为彼特·杰克逊把他孩童时看金刚的感动保持了整整三十年!这是一次感情积蓄的爆发。他的金刚,很大程度上这正是他儿时的自己。 记得第一次,安为了博得眼前这个庞然大物的好感,玩起了马戏团的杂耍。而金刚则喜欢一次次的用手指把安拨倒,然后看她一次次的爬起来,兴奋的拍着胸口大笑。当安觉得自己像玩物一样受到屈辱而大叫停止的时候,金刚突然爆怒,扔巨石,大声吼叫,用力显示给面前的这个小人儿他粗暴的强势。可安却不为所动,这时候,金刚突然之间安静了下来,脸上写满了落寞。而我呢,还在为他前面孩子气的发作的笑容突然的就停在了那里,我突然感到了金刚在孤岛上的那种孤独,那种渴望交流的眼神,同时也感染了安。 记得第二次,金刚为了保护安,和三只霸王龙殊死搏斗。惊心动魄,伤痕累累,当他把最后一只嚣张的霸王龙打败之后,拍着胸脯大声嚎叫,叫声震撼着整个原始森林。他在显示自己的强大,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他就是霸主,这种惟我独尊的气势是任何敌人也无法压制的。然后,金刚到安的面前,孩子气的背对着她,昂着头,不说一句话。这个孩子在赌气,对他保护的人。 记得还有好多次,在悬崖边,金刚用自己的大手托着安一起看日落;在楼顶上,跟着安喃喃的话语学着说"beautiful";在夜里,轻轻的照顾她入睡。当安被抓走后他发疯一样的追赶,当他被麻醉之后倒下之前看着安的无辜的眼神,当他抱着安在雪花中忘情的滑冰。这些时候,我们难道还不明白吗? 金刚就是一个孩子。 尽管他庞大的身躯和天生的神力让当地的土著敬奉其为神灵,让企图挑战他的所有动物都望而生畏。可在弱肉强食的史前孤岛上这是他生存的法则。在维持生存之外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孩子。他有着孩子特有的天真性灵,也有着孩子一样的坚持倔强。他的眼神,清澈如斯。 所以他对安的感情不会是我们单纯意义上的爱情,这不会是两情相悦的火花的碰撞。这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对美好的追求,那是小孩子心里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向往。在这个孤岛上,对金刚来说,安的出现无疑是天使的降临。她打破了一直横亘在他心头原始的孤独,终于不必在每日与强敌激战后独自看夕阳了! 这才应该是彼特·杰克逊想要流露的真实感情,孩子的触动不会让我们感觉到任何的幼稚,相反,三十年梦想的积淀,让这种质朴的感情更加真实的升华了,我们甚至都开始相信,这个在屏幕上耀武扬威的大个子,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说原始孤岛相当于家庭的襁褓的话,那么脱离这个唯一归属地的金刚就必然会受到人类社会无情的侵蚀。因此从他一开始被运出孤岛开始,就注定了他最后的悲剧。 他为什么要爬上帝国大厦?常人看来这是不可理喻的,因为他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可就在这方寸之地上,金刚把所有围攻的飞机都砸烂,锤着胸口再次怒吼的时候,镜头环绕着他转了整整一周,那一刻的震撼似曾相识。对,打败霸王龙的时候他用同样的动作证明了自己的地位。他是要证明,站在地面上的最高点,不管在何处,他都是霸主!King Of The World! 安注视着奄奄一息的金刚,注视着直到他松开手,慢慢的坠了下去,金刚脸上第一次出现了痛苦的表情,他被三只恐龙弄的伤痕累累都没流露出一丝惧色,可此刻子弹打在他身上时,他明白自己要永远的离开安了,这个此刻泣不成声的小人儿,他心中最美好的天使。 见过孩子失望的表情吗?听过孩子梦想破碎的声音吗?当听到金刚轰然坠地后的那声沉闷之后,伟大悲剧所特有的那份凝重深深的笼罩在了心头。这种感觉丝毫不亚于莎翁的《罗密欧和茱丽叶》。 金刚死了,他死在了自己的梦想前面,那个伸手可及的金发美人儿。 可彼特·杰克逊圆梦了,他带着三十年的坚持为自己的梦想划了一个完整的圆。 某种程度上来说,金刚和彼特·杰克逊都是孩子。 这是一个孩子拍的关于另一个孩子的故事。 2006.1.27
彼得杰克逊一贯以大手笔见长,此次也不例外,足足的170分钟,仿佛一个人生就那么走过了。走过了那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走过了那尸骨如山的祭地,走过了那繁华的百老汇。当然了,更走过了一场爱。哦不,是两场。抱歉,居然忘了杰克与黛拉的爱情。黛拉是个迷人的女孩子,现在看上去非常的年轻。前阵子看了她主演的美版《趣味游戏》,明显地鱼尾纹都出来了,红颜易老,岁月催人啊。在她穷困潦倒,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时候,卡尔,一个临近破产,被警方通缉的导演出现了。黛拉从此踏上了贼船,两段爱情不经意间缓缓拉开了帷幕。“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那他会装深沉,甚至故意不搭理她。”杰克就是这样一个内敛的,不乏温柔儒雅,才华横溢的剧作家。两人一见钟情的暧昧,擦出了点点的火花,殊不知前面的骷髅岛,也许就是他们旅途的终点了。金刚出现了,犹如一个帝王,孤傲地向人们走来。宽大的手抓起了黛拉,仔细地端详。黛拉尖叫着,她只是一个柔弱的,不知所措的姑娘。金刚细心地将她放下,一丝不苟地守护自己心爱的人。黛拉却完全理解不了,她拼命地想逃跑,金刚生气了,以招牌式的动作向她示威。沟通从心开始,只要静下心来,其实一切都能豁然开朗。
有句俗语叫“英雄难过美人关”,平时在电视上是经常能看到的桥段,可如今连猩猩都难逃美人关了,而这个金刚真的是太有男友力了,制造的了浪漫打的了怪,即使是在遭到海陆空三军大肆追捕的生死关头,它还有心思带女朋友去帝国大厦看日出。电影里的那个死胖子说错了,不是美女杀死了野兽,而是浪漫。金刚实在浪漫死了,令普天下的男人都望尘莫及。
据说,看完《金刚》的女孩子,走出影院后,都对身边的男朋友看不顺眼。当然,不是嫌他的身材不够雄伟,体毛不够浓密,鼻孔不够硕大。她们认为,这头情圣实在太浪漫了,在遭到海陆空三军大肆追捕的生死关头,它还有心思带女朋友去帝国大厦看日出。电影里的那个死胖子说错了,不是美女杀死了野兽,而是浪漫。金刚实在浪漫死了,令普天下的男人都要望尘莫及。 我们要学习金刚,夺回女人的心。当然,大家需要学习的不仅是带她去看落日而已。我们值得借鉴的乃是金刚的这种执着的精神——凡事都要讲究仪式感。 好象是哲学家萨特说的,仪式感的获得要通过两种途径:表演和拜物。请允许我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一下诠释。所谓表演,就是无论你做什么,都要想象背后有镜头跟随,你就不敢懈怠,搔首弄姿,力图展现最美好的一面。如果抱着这种想象去谈恋爱,肯定会异常成功。金刚就明确地知道这一点,一头野兽和一头美女并肩看日出日落,何等惊世骇俗的画面。因此,它这么做了。观者固然瞠目结舌,当事人更是终生难忘,由此可知表演心态的必要性。不必说恋爱,就是做爱,你把自己想象成A片演员,想必会认真许多,绝对不会潦草行事;所谓拜物,就是合理地利用道具。金刚成功地让落日充当了这段感情戏的唯美场景,酿造了无敌的梦幻氛围,令女人心醉神迷,连呼好美。 我对此有些切身的体会。从前有个女朋友,她跟我说:青岛小鱼山上有个地方看落日是最美的,其他地方都不能相比。她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人。和她恋爱很麻烦,但我得承认,分手后,她留给我的回忆比较多——在富有仪式感的背景下,那些甜蜜的时刻在回忆的尘埃里,如同一堆鱼眼珠子里的珍珠,熠熠生辉。 我觉得,眼下活得比较乏味,是因为太过懒惰,破除了仪式感。曾经,在异乡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我堕落到连被子连不叠的地步,我的借口是,反正总是要摊开的,何必颠来倒去地麻烦——事实上,叠被子是一种最基础的仪式,它体现了对梦神的尊重。那段日子,那张杂乱不堪的床上,我总是失眠。破除仪式感给我带来的后果是,生活变得一塌糊涂,没有秩序与条理,困在日常的琐屑杂乱中,如同爬了满身蚁。 爱情尤其需要仪式感,不可以偷懒,不可以省略。曾经,她让我每日清晨把被子叠得周周正正;她带我找遍整个城市,寻找一处看夕阳最美的地方;在雷鸣电闪的时候,她把我拖到雨里,扔掉雨伞,在雨中长吻,闪电照亮了幸福,并将它的光辉投向今后的生命。 我曾经认为,一个完美的男人,应该有“三感”:性感,幽默感,责任感。看过《金刚》之后,还得加上一条:仪式感。写到这里,又想起了N年前的那部《泰坦尼克》,其经典片段是:杰克带露丝去船头,两人张开臂膀,迎风伫立,飘飘欲仙。亲爱的,那是多么富有仪式感的景象啊。
金刚和安,野兽与美女,角色相似,情节相仿,但是金刚没有野兽幸运,野兽是王子,野兽有爱情,金刚只是金刚,一只被飞机打死的猩猩,得不到安,也失去生的机会。美女与野兽是童话故事,金刚与安是现实。
影片中,安即便先崇拜编剧,但对金刚也是充满感情的。她离开金刚,把手递交给编剧,也许不是为了爱情,而是因为自由。丛林危险横生,与她格格不入,即便再爱对方,可以跨越物种,但我想也没有一个女孩儿可以在几日的接触中盲目的选择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于是她离开了。
可金刚不是人类,它不会权衡利弊,只会顺从本心一个劲儿的去寻找抛弃它的安,想带她看日出,和她玩耍游戏,照顾她保护她,不计代价和生命。不过也只是做梦罢了。
影片中最触动我的不是金刚为了保护女主与霸王龙厮杀,与武器抗衡,而是它在和安赌气离开,后来成功救下她后的那一个转身离开,“我还气着呢,快来哄我”,傲娇又可爱。还有一个镜头是它与女主在冰上玩耍时的画面,即使它没笑,我也感受的到它的快乐。
到头来,我不过希望它快乐而已。
金刚
哪个男人会为我到自由女神像上打飞机?
小时候在CCTV6看的,金刚可以同时战胜3只霸王龙,却输给了人类,可怕。
看到了人类残忍的一面
太失败
看这类电影总是为人性悲哀。
尽管前半段的惊悚和后半段的感人没有很好的自圆其说(金刚既然是那么容易就温顺的动物为何岛上的原住民会看上去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体型庞大的危险生物并非只有金刚一个土著们却独独只为金刚献祭,以及沃茨小姐不管热带雨林还是冰天雪地竟然都穿得那么少)但还是被狠狠煽到了啊热泪洒到不能自己
印象最深的除了在帝国大厦为心爱的女人打飞机之外,还有那些异域的生物奇观。
影片的好处是由角色和细节赋予的,特效微表情的金刚和突破旧版尖叫女王模式的安,甚至名利熏心一路行骗的导演都有着洞悉人性深处的那一面:对编剧说不跳船说明你并不真爱剧院;对船长说你之前就狂热于捕捉动物。而影片的缺陷也是由角色和细节所导致的,就像讨论区里引起热议之一:船员为什么要上岛?上岛丢安之后为什么要舍命营救?他们的死为何来?……应该说虽然此片长达三个小时,但很多关键性角色动机依然没有交代清楚,或许这个故事本身就存在彼得杰克逊无力扭转的难以做大做细的结构问题。三星半。
很喜欢金刚,但是前面铺垫太长了。
做男人就要象金刚一样...为了心爱的女人在帝国大厦楼顶打飞机...
人类是这个世界上最坏最残忍的动物!永远忘不了猩猩倒下时那个眼神。
不断快进,还是蛮愉悦的
其实很多时候最可怕最残忍的是人类。
这部电影教育我们:打飞机可能导致猝死。
金刚前面杀了太多人,后面死得再悲壮也无感。女主斯德哥尔摩效应中毒太深,为救她而长眠丛林的队员们还比不上一只猴儿。
我要是女主我此生再也不能跟人类在一起了!艾德里安布洛迪都不行!我用此生缅怀我刚
真心觉得黑白版好看很多。
观赏马戏团也是很残忍的。
最打动我的不是金刚的爱情,而是他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