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恋爱中的宝贝

HD国语版

主演:陈坤,周迅,黄觉,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国语年份:2004

 剧照

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1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2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3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4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5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6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13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14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15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16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17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18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19恋爱中的宝贝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恋爱中的宝贝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生于1979年的宝贝少时总梦见自己会飞,当她对自己从何处来感到困惑时,通过母亲之口知晓被捡于垃圾箱,这令她自此不断生出奇思怪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宝贵渐渐长大,见证城市的飞速发展。  某天,一头乱发的宝贝捡到一卷“自拍带”,发现带子中的男人和她一样也“想飞”后,她开始满世界寻找他,期望用自己的精神拯救他的灵魂,两人能有美好的未来。“自拍带”中的男人叫刘志,是个每日在都市中辛苦讨生活的白领,精灵古怪的宝贝的出现令他早已麻木的心重新点燃激情,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然而,生活中除了风花雪夜的浪漫爱情,更多是零零碎碎的平庸无聊。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物美价廉的摄影棚52赫兹的鲸鱼万万没想到 第三季逆时营救2017猎谎者狼女传奇替身天河之恋恋爱小说2022空巢也疯狂黑客危机记忆的声音黑色凯迪拉克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三骑士哈雷撒旦探戈缘来花开我像疯马般行走安娜玛德莲娜-粤我们队伍向太阳凶间疑影查莉成长日记 第四季向左走.向右走太极魂之初出茅庐

 长篇影评

 1 ) 只说周迅

早些时候看过,当时年少单纯,对现实社会缺乏深刻理解,因而没有产生记忆点,现在翻出来是为了周迅。
开头小孩子的莫名惊恐,其实她就是我们,出生在剧变的年代里,一切都日新月异飞快闪过,没留下一点印记,包括感情。
这里的周迅已经有了后来在《女人不坏》里的风范,我一直觉得她就该留在摇滚圈儿里做个名果儿,谁知她做了演员,演了电视剧和电影,成了影后,然后开始用一系列的电影回忆过去,这是后话了。不管过去经历过什么,至少她真实,喜欢和不喜欢就是完全相反的东西,没什么可商量的余地。估计她是一自闭的孩子,内心戏分很重,过渡到现实中你就会觉得她不合时宜。就像天秤的特点,会突然不想说话不想理任何人,把自己埋藏到一个小角落里,谁也找不到。跟你好的时候粘的要死,也会突然觉得你很令人厌烦。
其实现代人的感情压根就没真实的,至少我是完全的不相信。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要跟你远走高飞的人此刻正牵着别的女孩的手,曾经许诺要等你多久的人在转眼瞬间已经消失在面前。再也没了过去的实诚,于是我也彻底放弃了对爱情的信仰,什么玩意儿!突然就想起来一句话:真切的爱情从来都不会是坚韧的。那么是不是ONS也算爱情?你不觉得两个人互不了解各自的过去和未来等等来得更真诚吗?
这么些年的是是非非风风雨雨你们也看到了,她在成长着。生活继续,谁缺了谁都能活,这就是现实了。

 2 ) 迷失中,找寻我们的精神家园。

很久以前写的。

这部影片中,宝贝有一段独白:我心里一直有一条路,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到什么地方,但是我一直在这条路上走。在路上你会碰到蛇,还有猫。你会害怕,真的会很害怕。但是在路上也有阳光,最灿烂的那种,你会停下来,让它照亮自己,然后把它带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还会有一种声音,他老是罩着我,是你最熟悉的人,我的表哥,坐他的车去周游世界,是我最快乐的事情。还会有一种味道,会让你经常想起一些忘不掉的事情。

在影片里,宝贝可以说是一直按她说的这些话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依托。可惜的是,尽管她一次次地去找寻,最终却仍旧没有在现实中寻找到。她最终选择的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回归方式,是用生命的终结来体现。

这部电影包含了太多的信息,色彩的丰富和绚丽是对我们视觉的冲击,也是对我们身边的这个庞大物质世界的置疑和并不坚定的否定。儿时的宝贝通过呐喊见证了这个世界的飞速发展:高楼拔地而起,立交桥横穿每一个城市的角落,当然还有越来越会生活的人。这些体现的是这个时代特有的快节奏。越来越理性的人们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里,在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跟着飞车坐同样速度的旋转。

诚然,人在这个社会之中不可能离开物质的生活。物质是我们行走的必备基础。没有物质,有什么资本讲精神?

宝贝出世在80年代。这个年代的孩子不缺物质,可是他们缺精神。现在大部分的人已经懒得去找寻精神世界了,吃饱喝足之后有那么多令他们迷幻的事物在等着他们——酒吧,电视,各种娱乐场所。他们哪还有时间去找寻他们精神世界在哪里?

宝贝却不是这样的孩子。可以说宝贝比较自我,也比较看中自己的内心世界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她一次次地离家找寻。在路上,即便迷失,也总知道为什么而迷失。

宝贝小时侯问妈妈自己从哪里来,妈妈说她是从垃圾堆里被拣出来的。影片开头是宝贝在朗诵她的作文:我的出世。旁边是一些不认真听她朗诵的小朋友。从宝贝在朗诵中环顾周围的眼神,我就有某种预感:宝贝会走一条不同与一般孩子的路。事实上她确实不同,自此,她开始了对她生命本身的探究。

离家出走去寻找,是对周遭世界最直接的厌倦与怀疑引起的行为。片中交代宝贝是在寻找中找到大志的,而后又是通过离开大志被大志找寻而被大志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的(事实上,大志能走进多少?)。可以说宝贝在大志那番话“我们什么都可以不要,我明白我们的爱情是不需要那些东西的”后的确找寻到了一些什么,可是我们又清清楚楚知道,她并没有找寻到。爱情可能会使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一定的慰籍,可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一些最根本的东西,是任何人也无法走进和探测到的。

宝贝所找寻的,恰是这种她自己也无法探测到的东西。所以她一次次地迷失又一次次地寻找。

李少红把这种找寻的使命放到这样一个柔弱纤细的精灵身上有点残忍。可是我觉得放在宝贝身上又是最好的。当代男性似乎已经无法承载找寻的使命,于是找寻这个古老的朴素主题又回到了女性自身。可惜的是在现代世界中,我们终究无法如古人一般找寻到最终的一种归宿——宝贝怀上孩子其实是说精神世界依旧存在,可是宝贝最终被证明是假孕,这样的结局是说在现实世界中找寻精神家园是何等难。宝贝最终死亡,更是宣告一个精神找寻者的失败。但也可以理解成为我们最终的精神家园可能只能在天国。

不管怎么说,李少红的这部电影是一部十分难得的作品。在当今这个现实背景中,她在影片里表现出的对现代人精神生活丧失的焦虑真的很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同时我想值得反思的还有某些电影人,当他们一味地去追寻一种画面和声音的震撼感觉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因为他们的影片,可能会造成更多人精神世界的缺席?

 3 ) 异类的正常死亡

你需要什么?你能享用什么?你拥有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能掌控什么?

我知道你已经厌倦了八卦杂志上的所谓爱情倾向测试、最佳伴侣测试,也知道你已经习惯了在一个你认为最符合你个人情况的选项上打个勾,一旦面对开放式的问题就心升厌倦。但想一下以上问题,然后告诉我,你还是你吗?

一定开始骂我了。大脑是不是出问题了?我不是我是谁?别又是《苏菲的世界》那一套。少跟我玩虚的!

其实我问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坚守自己,不被同族同化,不被异类异化?也许你真的是一个有主见有原则的人,不会轻易被他人动摇。那你在用HTC、PSP、iPhone4/iPad吗?在看昕薇、GQ、一财周刊、凤凰卫视吗?在上微博、优库、豆瓣,用MSN和QQ吗?如果不考虑金钱问题,让你重新选择一次自己的生活,那些东西还是你生活的必需品吗?

听听刘志的话吧:“这房子太大太空了,它哪像个家啊?起码要有个窗帘吧,嗯……要沙发、书桌、电视。家嘛,总得有个厨房吧,冰箱、洗衣机。再安一部电话,带传真的。电脑桌还没买呢。最重要的,要有张大床……”可以说刘志就是卡夫卡笔下的现代人的化身,一个让人羡慕的大城市白领,有家,有老婆,有女友,有哥们,有自己的小秘密,有自己的video日记,对着镜头袒露自己的心事。用任何一种眼光审视刘志,他都是现代社会的成功者,他的成功是唯物主义的,他拥有的一些是实实在在的。然而一盘偶然失落的video日记打碎了一切,被老婆赶出家门,发觉哥们和老婆其实有一腿,老爸老妈都开始闹离婚,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直至有一天,神秘的宝贝走入他的生活。

宝贝出生于一个变动的年代,更准确地说,是工业化大行其道、现代化突飞猛进的年代。现代化是一条钢铁的标准,一切以现代之名便可畅行无阻,曾经的“家”在宝贝的惊叫声中分崩离析,钢铁巨臂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屋梁吊起,从此宝贝在这个世界中再无处可以遮风避雨。

从此宝贝真正成为了一个自觉拒绝现代文明污染的原始生命,现实中变成了自我与非我强烈冲突的中心,她不是“人”,而是“宝贝”,是人类中的异类。前者意味着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后者暗示自我封闭的空间中原生态的生命。她对扭曲的社会感到恐惧,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她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中的,甚至被剥夺了追问自己生命来源的权利。“妈妈,我从哪来的?”没有回答,只有搪塞,甚至是欺骗:“你啊,你是妈妈从垃圾箱里捡来的。”生命的追问从一开始最浅层次的生理追问就陷入死循环,生之源的神圣被当作污秽,本该显现的真理被有意遮蔽,多数人在社会的同谋中忘却了追问,留给追问者的只有困惑与无奈。

刘志走近宝贝,无意中将宝贝推上了生已注定的死亡列车。他们爱了,梦幻般一尘不染。他们从钢筋混凝土大厦间坠落,在柔软的金色大床上缠绵,宝贝说他们注定会在一起。或许,但清晨迎接他们的,是建筑工人窥私的目光。宝贝对刘志的爱是无理由的,却是真诚、透明、无中介的,刘志对宝贝的爱是说不清的,掺杂着好奇、梦想和对自我的记忆。最初的冲突,来自刘志对“家”的物质要求,可他所谓的“居家必需”在宝贝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是多余的,是外在的侵入。对固守自己的宝贝来说,离开是惟一的选择。她在一群轮椅篮球队员那里找到了同道者,因为他们和宝贝一样并非社会的常态,只是社会的异类,宝贝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自我修复。在刘志寻找宝贝的过程,也是刘志寻找自己的过程,他在飞机上看见飞翔的宝贝,其实是童年梦想飞行的自己,那一刻,真正的对等的理解形成了。他们在清朗的明月下热吻,海水轻抚细沙,一切宛若仙境。然而,这里只是人间,保安手中的电筒就是社会搜寻异类的目光,正如梅洛-庞蒂所言,这种目光将对象物化。社会在将属我的归类,将非我的整合,剩余的置之社会之外,将其丢弃。

宝贝最后一次崩溃了,刘志的理解与爱已经无法挽回。社会是最大的强权,人只是被规定功能的棋子。她要生一个清白的孩子,只是希望一个不被污染的灵魂能够自我救赎。她一遍一遍地清洗自己的身体,她一遍一遍地重复自己的清白。她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是黑猫依然在一旁伺机而动。猫从宝贝一出生就伴随其左右,那是社会归化的努力,是社会整合的强权,是宝贝无法逃避的宿敌。刘志为他们的小家装上窗帘,这里成了宝贝的庇护所,在这里她打死了猫。猫之死注定了宝贝的死亡,她要向整个世界证明孩子的存在与孩子的清白,她剖开了自己的腹部。

有人或许抱怨影片魔幻与现实交错的手法,但其实这正是世界的本然,自我的世界是无规则的,他人的世界是有规则的,我们共处的社会你是无力反抗的。一个坚守自我的被社会视为异类的灵魂注定要被现代化的铁锤击碎。她把异类称为宝贝,我们把异类称为精神病患者。

看到了吗?在影院中抱怨的我们其实也是那只猫的共谋者。

 4 ) 真的好爱恋爱中的宝贝

这部电影就像直接投射着我的内心,童年的不安全感导致更加自我,更加执着于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另一个人,又或者说寻找自己,肆无忌惮地寻找来源于内心净土的渴求,目空一切地,比任何重要都重要,狂欢很闪耀,不是奢靡浮华的狂欢,是只是狂欢的狂欢,不是凑合和滥竽充数的,是真真正正地完全契合,只属于她的,她以为她找到了,但是不会的,即使想法相同的两个人,也终究不是一体……于是,她孕育了一个完美爱人,因为外界的爱都远远不够,她内心的不安全感像黑洞,永远无法充满,现在她要亲手捧出这份最真挚最浓烈的爱了……李少红对意识和情感得拿捏真厉害,直接却不夸张,浓烈的情绪喷涌而现在眼前。

 5 ) 谁跑掉了自己的灵魂

谁跑掉了自己的灵魂
       ——解读《恋爱中的宝贝》

我们在变革中拼命向前奔跑,来不及关怀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她被丢弃在街上,从我们面前经过,我们却看不见她,不愿意停下脚步听她说话,忽略她的感受……

看完《恋爱中的宝贝》,随着涌动的人群慢慢走出电影院,在一片“匪夷所思”的众声喧哗中,我的脑中却容不下第二个声音,除了勃郎宁夫人的那句“不是死,是爱”。这句曾经被二哥用灿若春花般的生命证明过的话(《风景》),如今又被宝贝用同样灿烂而智慧的生命证明着,再一次告诉我们有时结束并不一定是一种残缺一种残忍,也是一种成全一种追求一种美。黄昏和夕阳让人真的有一种灿若披锦的感觉,我们这些刚刚近在咫尺共同唏嘘感叹的同类倏忽又四处离散,也许永无相识的可能。世界如此美丽,又如此残忍,一如宝贝和我们的生命。
从此就留意了《恋爱中的宝贝》,结果触目之处大多是一片讨伐之声,“看不懂”是最普遍和有力的批判。似乎大家都认为:灰暗飘忽的色彩,血腥阴郁的画面,支离破碎的情节,玄奥神秘的呓语……这一切看似现代而匪夷所思,暴力袭击了我们的视觉,在大脑中引起的却是一片混沌,使眼睛向大脑发出了尖锐的挑战。我这样说并无任何口诛笔伐甚至腹诽之意,任何评价,只要出于真诚,都应该得到尊重,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的支撑,才有了下面的文字。
《恋爱中的宝贝》总让我想到杜拉斯的小说。外表阴郁内心狂野,平静下骇人的爆发力和极端的固执。表面粗砺颓唐,内心却有一处不容碰触的柔软的角落。宝贝那狸猫一样倏忽闪过不停奔跑的身影,就像我们周围拔地而起的高楼,飞速运转的车轮,过江之鲫般的人群。后者充满了物质的气息和现代化的蛊惑,还有现代化下被物欲围追堵截,为生存狼奔豕突,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空虚的我们。无数伤害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世代延续,早已成为习焉不察的公理。这些习焉不察在一个孩子心中一个个引爆,一直硝烟弥漫。“你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一不留神,也还是血肉横飞。”宝贝在奔跑,我们也在变革中拼命奔跑,来不及关怀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宝贝不是个病人,她是一个被夸大了的投影和象征,她的经历以不同的面目存在于正常的人群中。所以我对宝贝充满了亲近和疼惜。我想也正因为这样,当宝贝从一盘自拍带里嗅到了相仿的另一种气息,故事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这种气息刺激了她身上狂野而极端的因子,她追逐着。也许她等待了很久。可是面对越来越密集的林立的钢筋水泥,无数男人从逼仄的空间收回了飞翔的翅膀。这种等待的煎熬和昙花一现的气息,让宝贝对刘志的攫取陷入了疯狂。她想抓住他和她一起奔跑,执拗地说:“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这注定是一场魂飞魄散的爱情,一个在现代文明中浸染太久有心无力的男人,一个背负着精神创作和心灵梦魇、固执找寻同类的敏感女孩……
很显然,在《恋爱中的宝贝》中,所有的一切都不只是原本意义上的所指。爱情也成了一种理想,难以承受破灭。然而到头来才发现印证前生的连心痣原来是可以抹去的, 那么契合的爱情也让人迷茫。而她心中不容颠覆的理想,仍常常在阳光中召唤着,就像刘志身上的气息曾经对她的召唤一样。于是宝贝发现纯净和自由只能也必须由自己来证明。于是她固执地念叨自己怀孕了。这里怀孕已经成为一种修辞,成为拥有纯净、自由、健康、理解……的证明。这种追求如此不合时宜,没有人可以理解和相信,宝贝别无他路抑制这种亵渎,她终于剖开了自己的肚子。“我告诉你它在这里”。当刘志这个物质男人回过头来时,却发现事情早已超出了他的控制,那个有着一张邻家女孩恬静容颜的爱人,用残酷的方式证明了爱和理想。爱情中偏执和疯狂的往往是女人,男人常常扮演追悔莫及的角色。刘志确实被爱情当街击倒了,然而最终他发现自己无力承受也无从保护,更何谈远走高飞。宝贝确实捕获到了一份有点烟火气的爱情,然而最终她用一种病态而偏执的方式将自己放在了爱、自由、理解和美的祭坛上。有时候对美——各种各样的美的追求必须用惨烈的方式来完成。对于这个结尾,李少红导演的比喻是最好的注解,我找不出更好的话来说明它:
你和她的爱情就像罗密欧和朱丽叶一样充满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最后由谁来载负家族巨大历史恩怨,用生命来成全爱情的时候,罗密欧吞下了“毒药”成就了朱丽叶的爱情。上帝用一记玫瑰花瓣制作的液体把两个灿烂的年轻生命送去了天堂。这个故事世代蛊惑着我们。
虽然影片晦涩难懂,常让人不知所云,但惯用意象的李少红还是给了我们许多暗示:片中在不同场景反复出现的黑猫,似乎隐喻着种种有意无意的伤害给予我们的创伤积累和心灵梦魇;轰然倒塌的房屋和持续的尖叫,让人真切地感到现代化以文明的名义给予我们的重压;宝贝和刘志身上时有时无颇有意味的连心痣多少暗示着这场爱情中宝贝和刘志的契合和疏离;而诸多与性相关的尴尬场景如大人对孩子出生的戏噱、宝贝在父母做爱时尖叫受责打、在工地被民工围观、在沙滩被巡警抓获……这些也不再是单纯的性活动,它概括了社会对自然、纯净、原始生活方式的压抑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在影片越来越压抑的氛围中,越来越诡异惨烈的画面中,也时时有一抹抹亮色慰藉着我们心中柔软的角落。其实这些东西一直在我们心里,只是因为年深日久,失掉了颜色:
我们有时候做着同样一个梦,都会飞,我特别想和你一起飞到地铁里,飞到海边,那里有属于我们的一片沙滩。
我终于看到一个人的灵魂,她离我越来越远……
它在这里,在我身体里……我告诉过你它在这里……
我宁愿相信这痛苦是欢乐的。
看这部电影时,坐在旁边的朋友忽然转过头对我说:“我觉得你就像宝贝一样”。这句话让我心悸,也让我刹时对自己充满了疼惜。其实,城市中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宝贝的影子。当心灵被城市逼的无路可走时,也许我们不会用宝贝那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什么,追求什么。但现在至少我知道它是在的,它使我日益粗糙的心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我在残酷中看见了美。我开始回首,来的路上有没有我遗失的灵魂?
我宁愿相信这痛苦是欢乐的。这痛苦真的是欢乐的。

 6 ) 月光下游走的伤痛之魂

又看了一部周迅的电影,李少红导演的。久闻大名,听说在其中会有裸露镜头的《恋爱中的宝贝》,看完之后,除了心中不断涌现的抑郁,和有些混乱的思绪,似乎什么,什么,都没有得到。没有丝毫愉悦的感觉。只是在片子里难过,难过,很意识流的一部电影。

周迅在这部片子里眼神满是迷惘,果然是在失恋的状态下。人怎么可以那么空虚。我没有看出在片中她爱上那个男人。我只能觉得她在寻找着一条路,能够让她忘记痛苦记忆的路。片尾处,她剃光了自己的眉毛,划开了自己的腹部,血流满地,月光下,白得泛紫的脸,极端的哥特。而她的灵魂,光洁的行走,月光倾城。

几次看得有一种憋闷想哭的情绪,或许这样的夜晚,我本应该选择一部看起来会快乐一点的电影。而不是折磨自己的电影。觉得李少红想表达很多东西,尽管理解了她想表达的东西之后我觉得无比压抑。空空的房间是我想要的,房间里只要有爱,无需更多的点缀。看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和自己爱的人一起躺在空空的房间里,看着窗外大大的月亮,无需更多的语言。可是为什么。我的爱人,你要离开我。如此伤我的心。是不是对我的好都是我的幻觉。你是否认真听过我说的话。

影片中,周迅演的女孩儿名叫宝贝儿。想起同样很喜欢的董洁扮演的那个叫展颜的女孩子。她们都是坐在月光下抱着自己的膝盖默默快乐悲伤的女孩。连笑容里都满是破碎的痕迹。我不是你的宝贝儿,颜只为你而展又如何。你要的终究不是我。不是。不是。你不要骗我,不要骗我。说对别人没有感觉。我不信。我不信。我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生命里唯一的一抹亮色。我阴郁的童年回忆,怎么也驱赶不走的那些灰蒙蒙的东西。你不管我,谁来关心我。没有人。没有人。只有你。只有你对我好,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你还是不要我。不要我了。骗我吧。尽情的。尽情的。这样心痛会不会好一点,我疯了,我为你疯了,我得病了,病的好重,好重。可是你听不到吧。你不会在意吧。 如果我走,你会不会有一点伤心和难过,为了你的这一点伤心,我决定伤害自己。

我终于失去了心。然后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的不过是一具躯体罢了。我再不是你的宝贝儿了。还是我从来就不曾是。我想如果我离开你,你会不会意识到原来我是这样的重要,氧气一般。你会不会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找寻我,呼喊我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难以忘记最后周迅一袭白衣赤足走在月光下微笑的样子。你看,我没有你,漂浮在空气里的灵魂是这样干净而美好。

 短评

破碎的成长经历,破碎的记忆。可是却拥有一份完整的爱情。她解救了一个找不到自我的男子,却也被他解救——挣脱了命运的沉沦,抓住了那只猫,保护了她的孩子——即使这一切都是幻想。但那一刻,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虚幻的光,将她带入天堂。

7分钟前
  • 林觴
  • 力荐

周迅是人精

11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恋爱中的宝贝应该是我看迅哥的第一个电影,看不懂。只记得跌落的大床、宝贝破腹的那一幕。现在再看,演员表,黄觉,陈坤,都成了迅哥最好的哥们。

16分钟前
  • WIKI魏
  • 较差

不幸和蔷花红莲一起看,只能说:两部鬼片。太作了。。至于抄袭或者借鉴方面就不提了。

17分钟前
  • 再来一块烤白薯
  • 很差

周迅并未学过表演,可是早年也还是拍了一些这样莫名其妙的片子,这些片子究竟带给了她什么,好想知道

21分钟前
  • 吸橙
  • 较差

这不是中国版的艾米丽么?

23分钟前
  • 胡二
  • 还行

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异色版天使爱美丽。爱情、幻想、快乐、痛苦以及寻找精神归属。周迅是个戏精,拍摄这个电影后周迅一度陷入忧郁症中。黄觉是个好演员。配乐是经典中的经典。

28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突然发现演员表好熟悉……可是我一点都不记得这些人了= =,除了周迅

32分钟前
  • 米米米妮
  • 较差

意识流拍不成功就这样了。她没有找好能让人完全解读其意的借喻方式,看似高深,其实却几乎沦落为故弄玄虚。于是我们在垃圾场,寻找些零零散散闪光的小碎片,用以割破自己,那什么都不是,只是幻想。

34分钟前
  • 紫漠
  • 还行

情人节,和某潘一起去看的,那时她还是和我一起过节的,结果发现那里是应景的爱情文艺片,根本就是恐怖片嘛,晕倒,还是大众

39分钟前
  • cherry0592
  • 较差

看着看着剧情就扭曲了,李少红为什么就不能老老实实拍一部惊悚片呢?真惨连续看了五部硬盘里的片都是形式玩得花哨的本质烂片我也是醉了。周迅的灵气只有在好电影里有光彩,在不好的电影里看了只会觉得心烦

41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李小婉爱李少红的才华,李少红爱郑重王要的精神、黄觉的肉体,她还爱周迅的灵魂。写了女性成长过程中所有的恐惧,对出生的疑问、看见父母做爱、初潮、怀孕,写了那么多符码,然后把人物写丢了。

43分钟前
  • 沉冰
  • 还行

李少红对阴暗、惊悚的东西有特别爱好,她特别喜欢将自己的人物一点一点撕碎,再用诡异、黑暗的花朵为之殉葬,呈现出一种隐隐的真实,这种真实现实中少有,但内心中存在。

48分钟前
  • 波西米亚人
  • 推荐

故弄玄虚的以裸戏为噱头的恐怖片····

49分钟前
  • 饮歌
  • 较差

回看20世纪初那几年诞生的大陆电影,多少都有些自恋与魔怔,比如本片。而归根结底,大都是与人们找不着北的惶恐不安有染,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没有安全感,物欲横流到处大拆大建,于是爱情顺理成章成了生活的主角。可爱情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嘛,它就能让你忘掉迷茫找到方向重新活过来嘛?李少红对此是怀疑的,于是本片不光从头至尾都充斥着不着边际的梦呓(类似《地球最后的夜晚》),甚至用恐怖惊悚的镜头演绎爱情狂想,幻想照进现实也败给现实,而且周迅最终的疯狂与自尽,都似乎是对爱情的彻底质疑,也是对当时浮躁人心的一场文艺投影。

52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1.工地:在尖叫中呼啸疯长的城市,快节奏剧变期的生活;2.刘志的录像:被压抑的意识镜像;3.寻找自我(自我意识):月经初潮、性教育(周围环境)的压抑扭曲、出走、恋爱(寻找另一个自己)、孩子;4.理想自我:老教授的古典;5.猫: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李少红灰常超现实,黛玉裸死算什么

53分钟前
  • levitating
  • 还行

当年和我妹我爸我妈一起在情人节去看的。。好吧。。我妈我爸明显看懵了。。一直问我这都神马和神马啊?我说,你们就当MV看吧

54分钟前
  • 子不言
  • 还行

没想到在新世纪初有那么些魔怔而诡奇的探索,笨拙,却也生猛,毕竟这种带有毛边的试验性故事,现在都不多见。在刘志茫然的精神世界里,出现了一个失魂的宝贝,两个人都想飞,这个大多人幻想的极致,被他们诠释得轻灵迷幻,像是在工地,凭空飞出了一个情趣的乐园。她从幼时对性的迷惑开始,患得患失地构建了意识的领地,高兴时飘飞的果蔬与惊恐时轰炸的家私,全线压着神经,难怪周迅演完许久未能抽离。她独特的纤敏与水灵,看过就难以忘怀。黄觉俊朗下的性感会在月下涨潮,湿漉漉地谈第一次梦遗,赤身与周迅缠绵,甚至在那时就能说失眠会彻夜看HBO,都很有迷光。那年陈坤稚嫩得如同刘烨,而廖凡青涩出陈奕迅的感觉。三星半。

58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国内导演再多点想象力我期待才会再高点

1小时前
  • 高源🌈
  • 力荐

别管我!我为周迅疯狂!光是2004年情人节可以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这件事,就足以五星了!

1小时前
  • 眼球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