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singthelif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之前推荐过本季日剧《同期的樱》,女主北野樱是一个「刺猬型新人」。
浑身是刺的女子,不是陆依萍么?
北野能力不错,但性格耿直,专拆职场里的虚情假意。
从第一集开始,她因为这样的性格,被公司不断降职、派遣.......(建筑公司的女职员地位真的不高)
但也因为这样,她结交了工作中的真·朋友。
前面几集,我们看到了每个小伙伴背后的无奈,有富家女和官二代的迷茫,他们想摆脱家庭的束缚,也有普通职员的辛酸,性格自卑,养家糊口......
这部剧收视率也慢慢看涨,比不上热播剧的收视,但维持在11%的收视率,还是尚可的。
第六集说的是HR同事火野,工作多年的职场妈妈,刚离婚,成了单亲妈妈。
(截图字幕组源:追新番/人人视频可以在线看)
她要负责组织公司内部一个关爱女性的活动,这次还请了著名作家过来发言。
原本是一件很温馨、正能量的企业内宣活动,推进却非常艰难。
这位经常宣传「关爱女性」的资深作家,非常难搞,堪称大牌。
合作前,列出一系列要求,首先就是要求所有人尊称她为「老师」,加上公司高层和她关系匪浅,无疑增加了其作妖的绝对信心。
经纪人先发第一波妖功。
各种贵妇式招待要求也就算了,这些都能忍。
公司请你过来发言,你竟然拒绝「读者问答环节」,你真当自己不食人间烟火呀?
这位经纪人淡淡地说:我家老师演讲的时候是非常投入的,简直在透支她的灵魂,所以,演讲结束后,她身体非常虚弱。(我真想补一句,大姐,要不要把救护车随时准备好?)
HR和宣传部想再争取一下。
经纪人继续作妖:你们估计没有读我家老师的书吧,我家老师说了,要多思考......
这时候北野实在听不下去了,她发出了那声战斗预热音......
北野开始抓经纪人的逻辑漏洞:那我们好好思考之后,就能提问了么?
这种连奇葩说海选都通不过的经纪人,这时候只能放下虚伪的架子:我们很忙的。
北野搬出作者原著的经典话术,经纪人崩溃得高血压要出来了:
这位资深作家,其实就是自己打脸,打着关爱女性的幌子,实则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老妇人。
经纪人一边吃着速效救心丸,一边把公司领导拖过来做挡箭牌。
老板完全就是跪舔经纪人的,真想把他们两个关进疯人院。
这一幕,很像公关公司伺候难搞的媒体或者明星。
明明屎盆子都是你们的,却要往我们身上扣。
但北野这样的女职员,成为了很多敢怒不敢言的同事心中的女英雄。
最受罪的是活动负责人火野。
她走的是职场老好人的路子,唯唯诺诺,逆来顺受。
女作家终于出场了。
啊...啊...啊...
女作家像女高音一样,在咿呀呀地唱歌?不不,她在试现场的回音。
一开始嫌这里回音不够大,要求换地方,后面又不换了,又嫌弃灯光不够亮。
有些人,特别喜欢做无意义的挑三拣四,就是为了突出自己的优越感。(读到这里,我们一起念个咒语,祝愿这些人_____)
女主正好路过,她又过来做女作家的照妖镜了:
您不是在书里写过么,内在美很可贵,再明亮的灯光也比不上内在美。大姐,写书不能装B哈......
蹲在一旁的火野女儿,内心很崩溃,她觉得自己的妈妈太软弱了。
她觉得妈妈的工作很丢人:你上班就是不停道歉的么?
火野,从强势变柔软,是很多职场妈妈的缩影。
她曾经也是一只刺猬,有理想有追求,但领导压制你,不让你发挥你的热情,你只能慢慢把刺拔掉,随波逐流保平安。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领导偏要灭了你的初心,怎么办?
邓文迪提到过职场妈妈的独特优势,如果你能把家庭琐事管理得很好,那么你同样能把工作管理得好,耐心是绝对的加分值。
越复杂的活儿,越需要耐心,耐心就像整个执行盘面的基石。
女主试着帮忙梳理北野母女关系:
我妈妈在我任性的时候,都选择放手,她总鼓励我去试试。
女主告诉火野的女儿:你妈妈其实是为了公司不断压抑自己,其实你妈妈很了不起。
好了,本集终极决战开始了。
女作家果然有天花乱坠的小算盘:她是借着演讲会给自己卖书。
火野这次真的把刺都找回来了。
原本我们以为女主要站出来横扫碧池,结果火野跳出来了:
请问你要脸么?演讲内容都是你书里写的,演讲时常严重缩水,麻烦你卖书也要卖出点诚意呀,老皮老脸的更要吃香优雅好嘛。
紧接着,火野撕掉了公司的伪善一面:
老板只是想让公司拿到一种可显摆的认证,打着「关爱女性」的幌子,全部都是走形式。
公司这种「伪情怀」真的是五毒俱全。
撕完老板,火野立马被发配到冷宫,被调去档案整理室了。
但她把刺都找了回来,工作回到了初心,教育子女也有了心得:
以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吧。
日剧的套路不外如此,我们每次看到这些画面,就像自己跟着去上了一轮班。
日剧总能把各行各业的职场故事挖地三尺,把最有创伤最有共鸣的个体拿出来,把观众想做却做不到的那个人通过编剧理想化地刻画出来。
像火野这样彪悍的在职妈妈是少见的,很多职场老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夹着尾巴做人。
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委曲求全不是为了这份工资么?
内心的那团火,那份初心,最终要输给现实的凄凉。
今年日剧也开始「反鸡汤」了。
之前《这个不可以报销》里,就有一个打着关爱女性的幌子、贩卖女性焦虑的团体,收取高额的会员费:只要你入会,我就会教你们全套女性自强心经。
交的都是智商税呀......
前段时间,#日本多个行业禁止女性员工戴眼镜#上了热搜。
日本编剧们应该在撰写剧本《老娘就是要戴眼镜》了:
现实惨淡,日剧总能给你快充电量。
【还可以继续关注我们哦~】
最后2集真的是跌宕起伏,其实这部剧看到最后已经跟期待的不太一样了。本来以为葵和小樱可以修成正果,接过葵和百合在一起了,还神特么的未婚先孕。看前几集的时候一直在想百合的孩子到底是谁的,原谅我真的没想到居然是葵的...
其实小樱..菊夫也是可以的...
好吧,我不该在热血励志职场剧里祈求爱情...
其实这些都可以忍耐,都可以当做剧情一笑置之,但是恕我真的忍受不了最后一集的剧情。在小樱好不容易站起来,即使你是说她是迷茫了被蛊惑了,但是在这个时候你们四人齐聚一起去和小樱说“你变了”这样真的好吗?
小樱已经什么的都没有了,没有家人,没有理想,没有梦,连付诸努力的工作也没了。在她终于在花村建设里被认可了,终于有话语权了,终于有人能听一听她说了什么的时候你们要说她变了?要去要求她变回以前那个小樱?
以前那个小樱是什么样的?莽撞,直率,冲动。但是已经过去十年了,你们要去要求一个人十年间都不改变吗?其余四个人没有变化吗?
百合、葵、菊夫、莲太郎都有了属于他们的地方以及属于他们的人。
只有小樱,什么也没有了。
你们身为亲友,劝导可以劝阻可以疏导可以,但是不能指责她不是她。
因为没有一个人和她一样身处在那样的地方。
但是小樱最后还是接受了
好吧,是我不配。
【本文同步微信公众号风和日丽(singthelife),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之前我们推荐过韩剧《我的老板每天死一次》。
所有办公室里应该都有惹人生厌的老板:他们在这个枫叶红的季节里,太值得被「一丈红」。
相对于职场霸凌这种极端案例而言,日常工作中,当我们遇到领导欺软怕硬或者过于强硬,就已经很苦恼了。
前面安利的新剧《同期的樱》,也提到了这类问题。
新人职员北野一心想进土木部,却被分配到了人事部。
人事部在推行「各部门减少加班」的建议(这样的企业文化还是不错滴)。
但矛盾发生了,销售部是全公司创造业绩的部门,一个忙得要死的部门怎么可能控制加班时间?
这块烫手的山芋让谁去沟通呢?
老板肯定不愿意做,只能让下面的人去啃难题。
北野觉得为什么你不拒绝领导的要求?
从级别来看,人事部部长和销售部部长对话,这样更有说服力,让我们下面的人去碰枪口,不是做炮灰么?
资深女同事不耐烦了:你能不能学会察言观色呀,总是这么耿直,你会吃亏的。(做新人的你是不是也听过这种话?)
资深女同事代表了很多人的职场态度。
大家都是抱着「领导永远是对的」工作方针,认真执行保平安,不敢有任何自己的想法,更别说质疑领导的命令。这种走「保平安」路线的员工,基本上也是混到一定资历,加上要兼顾家庭工作平衡,尽可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工作平稳,不求锦上开花,只求不出错即可。
销售部部长是暴脾气,完全不买人事部的账。
北野的耿直也被资深女同事打断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场保平安。
第一轮沟通失败。
人事部部长一边吐槽销售部,一边继续把责任往外推。
好了,人事部里最不怕事的只剩北野了。
北野只能拿出公事公办的话术了,软的没用,就来硬的。
这下彻底把销售部惹毛。
销售部部长是职场中典型的「不好惹」:仗着自己身居要职,不可一世,心眼又小。
他叉着腰来人事部告状:你们这位小宫女说话也太嚣张了,你要管管。
人事部部长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出了事,责任都是你们担,出了彩,通稿和光芒都是我的。
从这轮沟通来看,人事部部长亲自出马,效果会好很多,但为何他喜欢「躲活儿」呢?
最后还让对方跑过来奚落整个部门,加深部门之间的鄙视链。
创造业绩的部门确实对职能部门会不屑一顾。
再来看销售部部长自己的问题。
他很强势,强势到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
但他也喜欢把烫手山芋丢出去,比如和供应商沟通棘手问题,他也让下属去做炮灰。
强势完还要补颗糖:严师出高徒,这也是一种爱哦,你懂吧?
销售部新人菊夫和北野是同一批进公司的,大家还是有感情的。
菊夫有点「职场老好人」,来者不拒,逆来顺受,默默隐忍。
他好不容易进了大公司,而且他还有沉重的家庭负担。
每天超负荷工作已经生不如死了,还要经常被领导叫出去参加应酬。
长期没有睡饱状态,吃饭都是昏昏欲睡。
终于病倒了,不要以为年轻就能透支。
在职场里,真正爱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很多领导只看业绩结果,不会有太多人情味,如果你碰到有人情味的领导,请珍惜,这可能是很多人一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
我以前一个女客户,她的女领导很不近人情。某天,女客户在公司胃痛得厉害,想和领导请假,领导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一盒胃药出来:吃点药吧,医院不用去了。女客户气得胃在烧......
北野每天回家都会做剪报,把每天拍摄的好看的建筑照片整理成册。
她也会每天和爷爷发传真,分享日常心情。
爷爷告诉她:长大,就是承认自己的弱点。
她把这些话传递给生病的菊夫。
承认自己的弱点,全面人情自己,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先把强项势能储备好,这样可以自信起来,再慢慢打磨弱项,至少保证弱项达到一个平均值水平。
很少有人是全能天才。
菊夫终于打开了自己的瓶颈,他对着强势的老板说:我不要只做一个听话的执行者了。
菊夫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项目。
欺软怕硬的老板更喜欢温顺可控的下属:
第一,棘手的活都可以派出去,很多老板习惯躲在温室里做一些指指点点的工作,这就是所谓的「把控全局」。
第二,凸出领导的权威,你们做了炮灰后,还是要有人来收拾烂摊子。
但温顺可控,并不会迎来自己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欺软怕硬的领导缺乏责任感,占有欲强,同时也非常自私,你的功劳,最后只会变成别人的嫁衣。
所以,在职场上耿直一点并不是坏事,只要你的业务能力是站得住的,就存在「正常商榷」的空间。
在这些「欺软怕硬」的眼里,软柿子是永远可以捏着走的,因为你的「软」代表着你缺乏主观能动性,习惯按照别人的指示按部就班地干活。
习惯在一套流程里工作,并且长期不更新这套流程,那你的思维就会越来越僵化。
认清自己的优劣势,并且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是做新人的时候就要有的意识,而不是夹着尾巴做人,随波逐流。
这就是《同期的樱》最吸引我的地方:
北野作为职场小宫女,却有着异常强大的爆发力,太飒了。
风风微博:@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作为一个大城市长大的姑娘,看了樱和百合之间的故事后,是三集以来感慨最多的。
百合拥有城市女孩的一切,是标准的东京女孩。长得漂亮、名牌大学毕业、家庭经济条件拔群,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她却为自己的爸爸是暴发户,妈妈是陪酒小姐出身而感到苦恼;为自己在公司里的女性身份而感到困惑,想要逃离。
虽然没有她出众的外貌条件,但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这种想法或多或少有点共鸣。原生家庭不是自己想要的,爸爸妈妈文化程度比自己低,自己仿佛不是他们生的。读高中的时候,文章写的不错又喜欢读些晦涩的书,同学一句“你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吧”,把我打入了尴尬的境地,究竟是否认还是承认,我至今回想起来都不知该如何作答。
有许多人都说,原生家庭温暖很重要。对,是很重要,可是有几个原生家庭是真正温暖的呢。小樱的父母早逝,她的原生家庭就不是常规的温暖家庭。虽然她有爷爷的关爱和培养,但若是没有坚毅不屈的精神意志,爷爷的那些话又重几斤几两呢。关键还是看听话人的解读吧。
樱在天台上喊百合丑女的时候,我好像觉得自己也被喊了。当我生活有不顺利的时候,我会想当然的觉得,那些都是我爸爸妈妈遗传给我的缺点导致的。我好像确实是个心灵上的丑女,我也确实并不想要这个样子并且总是做些常规的努力进行改善(对人表现得彬彬有礼、考取名牌大学之类云云)。可是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忽然发现,把这一切归结于原生家庭的不堪难道不正是丑陋的表现么?
百合的父母也以他们的方式爱着百合,可能不一定完全对,却无可指摘。我想做的就像百合从小樱那里得到的一样,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获得梦想、找到同伴、认同自己。
当看到结尾处”梦想宣言“,不禁潸然。
镜自己,还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责任心?承担力?
还是唯有麻木、飘渺、迷失、质疑…………一地鸡毛?
Ps.
海风吹多啦!真够黑的啦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在故乡的岛上架一座桥梁。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交到能一生互相信赖的伙伴。
我有一个梦想,要和我的伙伴们,一起建造能给很多人带来幸福的建筑。
这段台词,这个叫小樱的大姐,从第一集开始,就以类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形式在做宣言。
这部剧最初,我是为了欣赏新田真剑佑的盛世美颜而来的。
然后发现剧情比较扯,小樱这个人物塑造地木讷、古怪、过于不通情理。
每一集似乎都是套路。先是一个人来病房巴拉巴拉,然后小樱起床上班。所有剧情矛盾都始于“嘶~”,发展于每个同期生的烦恼,然后小樱诗词+口炮,最终像小智收服宠物小精灵一样,收服一个个“伙伴”。
演员们的演技确实也有限,每集最初的巴拉巴拉真的很假,一个共同待了也就一个月的入职新生的感情能有多少啊?这实在假得让人无法产生共鸣感。
小伙伴A为了不负领导厚望,虽然很累,但自主自愿喜欢加班干活,她要管;
小伙伴B认为公司对女性不友善,有客户对她毛手毛脚,想着也解决不了索性结婚辞职,她要管;
小伙伴C没有朋友,设计不被看好,还被人孤立,自暴自弃决定不上班了被辞退算了,她要管;
这流水线一般的剧情,本想着凑合看看就弃了吧。
直到每集爷爷传真过来的话越来越让我感到像宝藏一样惊喜。
他只是太在意输赢,比起获胜,更重要的是价值。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痛苦,但最痛苦的,是欺骗自己。
直到剧情一直推到新田真剑佑的角色,才开始有点意思。说着当社长,但其实没有内核,只有一些表象的才能,在家里不被爸爸重视,被同事利用,沉默寡言。醉酒的真剑佑喜欢上了小樱。而这样的他,小樱还是要管……
这次剧情终于没有落入俗套。
口炮了半天,爸爸还是不理解。
小樱被下放到子公司。
日子变得一点都不好过。
然后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樱。
她开始忍耐。
开始不再口无遮拦。
也开始越来越不像,我们期待的那个小樱了。
后来,之前同期的人力女同事,也在小樱的鼓舞下,在众人面前勇敢而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心声。
我很欣赏她对小樱说的那段话:
听好了,你绝对不能变成我这样。你不管是十年后,还是更久的将来,都一直要像现在这样。我已经没办法像你那样活下去了,所以我会支持你。
伙伴们一起和樱回了家乡。
原来通晓世事的爷爷也是一个有点古怪脾气的害羞老人。
然后,剧情急转直下:
设计用料有问题,
桥建不成了。
爷爷也死了。
背对着门直立坐的小樱坚挺着背,
就好像什么都在一朝破灭了一样。
“梦想”和“友情”是少年漫画里反复出现的字眼,曾几何时的我们深信可以改变世界,然而“长大就是承认自己的弱点”,被社会的规则固化成讨厌的大人模样,慢慢意识到“重要的是价值,而不是输赢”。经常去的餐馆播放的新闻,小樱隔壁从恋人变成一家三口的邻居,都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悄悄地改变了我们。请不要对自己说谎,坚信存在着那些非自己不可的事情,樱花树永远不会枯萎,凋谢了也还会再开,爷爷的道理早就说过了。希妹近几年的“机器人”角色,其实都有细微的差别,都需要演技来调节润色。还是希望坂元回归以后给她好好写个角色吧,毕竟《问题餐厅》《追忆潸然》是我喜欢上希妹的契机。
奔走的姿势和发出“嘶~~”的声音,就将加穗子的演法搬到这部剧,这样还有7.4分,观众的记性真的差!!
女主天马行空的人设要是在现实中早就被其他四个像弹鼻屎一样弹走了,把女主弹走剩下四个人偶像剧简直美如画。看第一集的展开,看过点日剧的都大概知道怎么结局了,组员们的偶像剧是支撑我看下去的最大动力。龙星凉的颜值怎么变成这样了
“你必须听从上司不讲理的命令,回应客户肆意任性的要求,这才叫长大成人,走向社会。”这句台词扎心了。
“我有非我不可的事情要做”作为已经没有的社畜 被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触动到泪流不止
有点脱离现实,还有龙星凉和新田真剑佑怎么颜值垮成这样
游川老贼到底要写这种奇葩人设剧本到什么时候???
越到后面越好哭太戳我了,我行我素又固执己见,坚持不随波逐流的人格,虽然赢得了周围人的信任,结果实际却是越来越惨真的是太真实了。以为是励志剧,其实是致郁剧吧。“我能成为大人吗?”“人啊,一辈子都成不了大人,也没有必要成为大人。”“也许这就是贯彻自我活着的人的宿命。神还真是过分啊。”结局又勉强励志,可我还是觉得部长说的才是对的,不是因为你的梦想是错的,而是因为你没有权力。
3星给汉子
高畑充希怎么总是演人设类似的角色?都是那种神经兮兮的~
游船想表达的东西挺好的,但是方式好像沉闷了一些。几个同期我觉得是现在工作中的人的几个典型:为了得到地位而工作、只因自己擅长而工作、逼不得已长大了所以要工作、没有梦想没有目标只能工作,但就是缺一样最重要的也是主角只有的因为热爱因为真的想做而工作。希妹这个角色跟忘却的幸子很像,改变几个人对工作的看法跟派遣占卜师阿中很像,加上游船盛产机器人主角,这剧仿佛有很多剧的影子
男演员没有一个喜欢的。。希妹还是非常emmm的演技
世界上绝大部分上班族都过着混日子的生活,理想啊梦想留在了小学作文里。看到樱这样有着自己信念,但地位卑下的人,拖着自己认真做事,当然要一巴掌拍死她。“你去认你的真,何必拖上我!”ep3看到了大公司在311时怎么工作的掠影。有樱这样的朋友真的好,软弱的人需要有小鞭子后面抽一下。
女主应该感谢日本的用人制度。
虚假的人物,虚假的公司,虚假的情节,虚假的奇遇。然后你告诉我,小樱可以让人呢变的更好?怕不是失了智。类似小樱的人物在职场遇到,请当场打死,就是对于社会最大的贡献。
展现方式特别,同期入职一集一年;人设有点意思,直言不讳以及拥有极强的职业天赋,确实能为朋友甚至公司解决很多问题,虽然也因为情商原因制造了很多麻烦,故事性不错;第十集让我联想起“商鞅变法”,就是结局一言难尽,假如存在现实,第八集就该Ending了。
希妹在这剧里的人设跟在《温室里的加穗子》挺像的,一本正经+天然呆+笨手笨脚,几个同期生的工作状态也算展现了当代职场新人的几种状态吧,先给四星,看后期发展。
已经分不清希妹是无演技还是角色需要了。
人设单薄性格单一的模版式主角色我都不行,手那么笨竟然一人一晚做出一座桥
希妹自从过保护那剧之后就变成面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