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es 真是天子,优厚的家境使他得以在年少发现,后天栽培,早早成为时尚界佼佼者。而他对于美的追求,突破,孜孜不倦。运气似乎就是那么自然降临在他身上,才华,爱情,家庭样样完美。总有合适的人出现在他面前。
上天把Pierre降临在Yves身边,简直是天使。失意,得意,忘我,麻痹无数次反反复复中,依旧在陪伴他。男同又如何,真爱扶持彼此。
功成名就后,他的药瘾把他逼向另一个精神极端,但是他也得以发现嬉皮士,突破传统时装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
他裸着上半身,躺在跳水板,画面一侧波光粼粼绿水轻抚,真是美翻了!
法式电影的浓郁文艺异于好莱坞电影。
大赞!
先看了纪录片《疯狂的爱》有了了解之下看的圣罗兰传。伊夫的一生太过传奇,这部电影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部圣罗兰传是围绕皮埃尔和伊夫的的故事作为时间发展轴,有些类似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日常作为展开,然而和后者比就是这部电影并不高明的地方。福尔摩斯是围绕探案展开故事的,有着重点,而圣罗兰传与之相比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即想表明圣罗兰的感情生活又想表述他的传奇经历,难免顾此失彼,失衡权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伊夫的扮演者皮埃尔.尼内,他把伊夫这个天才的那种羞涩,神经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他参演完这部电影就被选中Dior代言人的原因吧。
圣罗兰,是个传奇。对时尚的革新,影响了至少三个十年,标志性的鸦片香水,一直延续至今,以及种种。而,天才也是人类,禁不住的各种诱惑,混沌糜烂的生活是他灵感的来源,所以背叛也是确实有过的,然而真爱是真正存在的,所以他发自内心的对他说:"I love him, but you are the love of my life."
今年法国影坛注定会圣罗兰热,引起人们对这位已故时尚大师的无限怀念。两部圣罗兰先生的传记先后开拍上映,这种情况实属罕见,两部影片从一开始就是火药味十足的正面对决。咱们看的这部已经于一月上映,首先这部影片筹拍的确是收到圣罗兰先生伴侣皮埃尔本人的大力支持,使得剧组能够动用圣罗兰基金会提供的道具,并且进入了圣罗兰先生和皮埃尔在摩洛哥的私人别墅中拍摄,片中所有的服装和设计手稿皆是圣罗兰大师亲手所制的原件,从这一点来说,剧组的确是做到了高度还原。
至于故事情节方面,影片其实是截取了圣罗兰大师设计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十年,以至于我们没能看到大师人生落幕,话说回来,本人是圣罗兰先生的脑残粉,圣罗兰先生是本人心目中最优雅的法国人,此次能够在电影中看到大师人生中闪烁明亮的黄金年代,真的觉得很激动。片中精致迷人的配乐也是一大亮点,时时刻刻都在精妙烘托着情节的氛围。
当然了,情节方面让人不得不诟病的是片子的确是时时刻刻再以皮埃尔个人的视角来进展,以至于让人觉得可能失去了更为客观生动的视角,通篇像是流水账,考虑到皮埃尔本人对这部影片拍摄的影响,这种结果在所难免。
还有的朋友说这部《伊夫圣罗兰传》不够激情。好吧,今年另一部由贝特朗·波尼洛执导,型男加斯帕德·尤利尔饰演的《圣罗兰传》这几日应该刚在法国本土上映,据说聚焦时间段更为集中,情节更为香艳私密,使得皮埃尔本人对这部圣罗兰很不喜,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不得不提的是导演选角眼光真的很精准,皮埃尔尼内对圣罗兰先生的演绎近乎是神还原,他的演技内敛动人,他精准的捕捉到了圣罗兰先生身上的某些特质,这次挑战出演圣罗兰是其演艺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面庞清新水嫩的皮埃尔尼内近来已成为法国影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说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句,导演怎么会选用那么猥琐恶心的一个演员来饰演Jacques?实际上Jacques可是个绝世美男啊,才使得卡尔拉格斐和圣罗兰纷纷拜倒在他裙下。他在片中那段三俗恶心的表演实在让人不喜,要我说,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就是选用了这个猥琐演员,他饰演的Jacques让圣罗兰大师的品味降低了不止一个等级。。。
“潮流易逝,唯风格永存。——Yves Saint Laurent”
<图片1>
女人喜欢他,因为他改变了女人的衣橱
男人喜欢他,因为他让女人穿上透视装
如果Coco Chanel和Christian Dior是巨人
那么Yves Saint Laurent就是一个天才
<图片2>
● 1936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奥尔兰,他的家境富裕,父亲从事电影制作事业,因此从小就可从晚宴中接触到许多时装服饰。
● 12岁,在观赏歌剧后,即对舞台布置和服装设计发生兴趣。
● 17岁,参加国际羊毛事务局的设计比赛,获得第三名。
● 18岁,又以一套不对称设计的黑色鸡尾酒宴服夺下第一名,而让世界知名的Vogue杂志采用其设计。
● 19岁,进入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的公司工作。
<图片3>
1957年10月24日
52岁的Christian Dior由于心肌梗塞突然离世
Yves悲痛之余也接下了
Christian Dior在该年时装发表会的设计重责
在他的首场发布会中展示了梯形裙装
以典型的迪奥风格赢得了众人的瞩目
<图片4>
1958年
Yves遇到了皮耶·贝乐(Pierre Bergé)
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
Pierre Bergé还是巴黎画家伯纳德的情人兼经纪人
Pierre的坚毅和温柔强烈地吸引着Yves
很快,他们就走到了一起
1960年,Yves应征入伍服役
由于无法忍受军队的恶劣状况
参军没几周
他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濒临崩溃状态
军队医生用电击和大量的镇定剂来治疗
使情况更加恶化
Pierre Bergé终于设法让他退伍
使他恢复健康
但从此Yves一生都得与药品为伴
<图片5>
1962年
Yves与Pierre开设了自己的时装公司
品牌成立之后的处女秀,引起极大旋风
如当时所发表的水手衣、郁金香线条等
皆成为时装界中的一种新面貌
<图片6>
1960年代
Yves Saint Laurent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设计
其中包括长裤装
具有非洲探险时期英国风格的上衣(Safari)
透视装以及著名的吸烟装
<图片8>
1973年的一天
Karl Lagerfeld邀请了
Yves和Pierre Bergé参加他的生日晚宴
那天
Karl的男友Jacques de Bascher穿着Yves穿过的衣服前来赴宴
23岁的Jacques和37岁的Yves恋爱了
而他和Karl这对好友
因为这个男人从此决裂
Jacques de Bascher的出现让Yves生活变得更加迷乱
Jacques放任他自流
将他引入酒精和麻醉剂的深渊
从此再也不能自拔
没过多久
Jacques又再次回到Karl身边那一刻
Yves的心碎了
1989年9月3日清晨
Jacques因艾滋病死在Garches的医院里
Yves和Karl的生活开始走向黑暗
在整个1990年代,他们都很低迷
<图片10>
Yves知道自己深深地伤害了Pierre
而后者始终没有离开他
即使他们在1976年宣布分手
但Pierre还是和Yves生活在一起
而Yves也依然依赖着他
一如过去很多年一样
● 1971年,已经拥有46家连锁店。
● 1976年,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时期,推出一系列具有国际特色的Cossack服装系列。
● 1982年,获得美国时尚设计师协会颁赠年度设计师殊荣。
● 1983年,莫斯科博物馆为他举办了25年回顾展。
● 1985年,获得奥斯卡颁发的特别奖项,来表彰他对于服装领域中的终生成就。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弗兰索瓦·密特朗在爱丽舍宫亲自授予伊夫·圣洛朗荣誉勋位团骑士级勋章。
● 1989年,YSL上市,市值5亿美元。
● 1999年,GUCCI集团以10亿美元收购YSL,保留其“高级时装屋”。
● 2002年,Yves Saint Laurent宣布退休。
<图片11>
2008年6月1日
一代时装大师Yves SaintLaurent
罹患脑癌晚期
在巴黎去世
享年71岁
“我今天宣布离开我深爱的时装界。对今天的女性还穿着西裤套装、“小晚礼服”(tuxedos)、“水手外套”(Peacoat)和“风衣”(trench coat),我倍觉自豪。我觉得自己从各个方面创造了现代女性的衣柜。——Yves Saint Laurent”
图片来源:The Cut、FEATURED STORY、SOHU
资料来源:The Cut、SOHU、COOLBUY
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文章已同步到微信号二两电影“Y100gram”
我对这种没抵抗力啊...
Yves Saint Laurent,经典永恒
我觉得叫 贝尔杰传,可能更加适合。
神配乐,简直融入电影于无形。双男猪都演技大赞,尼内的微表情小动作太nb。服装居然都是ysl原件。。好厉害。。。为毛大家都不喜欢呢?虽然我也觉得片名应该叫《我为男神ysl做的那些事》更合适,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就是这样的吧。。话说看完就一个想法:减肥。
似乎每段情史佳话都差不多,一个负责倾倒众生的惊艳,另一个则负责岁月静好的温柔。多少有些不公平,但爱情里好像不高兴谈公平。
作为YSL脑残粉 这部干瘪的流水账只是拍给现任设计师Hedi告诉他什么才是YSL而已 还不如纪录片好看
撒哈拉沙漠都比这电影滋润。僵硬了然无趣。
整个电影弥漫一种不迷人的优雅,和毫无意义的忧伤。“你拥有一切却还在抱怨,你到底想怎样。”“我想告诉你我想你,仅此而已。”
太糟糕了,作为传记片完全走马观花流水账,总结就是:娇惯渣受如何虐面瘫忠犬攻+几场毫无意义广告般的圣罗兰华丽时装秀。尼内和加里尼的演技也被导演和剧本毁了,一个浮夸一个面瘫。还是期待贝特朗·波尼洛的版本吧。
狗血爱情片一样的娱乐感啊!自我美化这事儿得有个度啊,直接拍成完美伴侣有点过了。主演credit后的de la Comédie-Française是什么情况?搞得像40年代借明星还要把经纪公司写上一样
实在是太美太优雅。不停地融歌剧真是神作般的契合,配着作品和奢华是推上神坛而一个眼神立刻回到柔弱的内心。从内到外的画面简直完美
后半段流于一般了 据说另外一部更赞 真是撕得一手 观众福音!
太流水账了,好多人物居然突然就没了,作为传记片完全走马观花流水账,总结就是:娇惯渣受如何虐面瘫忠犬攻+几场毫无意义广告般的圣罗兰华丽时装秀。。。还是觉得,圣罗兰很淫荡,难道淫荡就能出灵感,这个片子还是没拍出来。。
其他不说,一看到这个毫无追求的美术,顿时先倒掉七分胃口。以为只要捏住个名人,撒上点耸人听闻的花边轶事,再请两个大牌点的明星,说个囫囵故事,就万事大吉了,让传记片在近年内成为所有类型片中最让人反感的一个类型。一部标准的传记片=最烂的传记片=最烂的电影
这片子让我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的名言,吃到一个味道不错的鸡蛋,确实没必要一定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
#TIFF13#又见自毁型孤高美少年天才和忠犬大叔,倒是挺虐的,但是这种传记片基本就是个让人往里跳的大坑,没几个能拍好啊(其实[铁娘子]要不是非要搞幻视幻听可能会真不错呢……)。马拉喀什又种了摩洛哥的草,大半夜又研究了半天攻略,怎么破……
没有让我懂他。
无处不在的旁白太让人出戏,都快变成贝尔杰传了。贝尔杰是把圣罗兰当作自己的私产了吗?难怪贝特朗不惜闹翻也要拍个自己的“YSL传”出来。服装全是YSL原件,华美得想跪舔;配乐意外好听。除此之外,剧情苍白。
圣罗兰初时还是清秀佳男,最后人到中年怎么直接就伍迪艾伦即视感了。片子乏善足陈,除了看看衣服之外,有句台词还是不错的:你开始患病就像开始拥有信仰,一年就只快乐两次。原声音乐值得听听。
这个圣罗兰太呆太苍白太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