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航运新闻:如此改编
这部电影真是不靠谱,简直如同“真情快递”和“梦魇浮生”这种译名一样不靠谱。暑假买了安妮·普鲁的这部《船讯》,前两天拿出来看,虽然翻译的很糙,但还是能捕捉到她在奇妙的修辞中传达出来的本意。后来发现,图书封面的照片便是剧照。sigh,怎么能这么拍?查查资料发现Lasse Hallström原来是个成功混入好莱坞的瑞典导演。就如同他脱瑞入美一样,这部小说也被处理成了典型的好莱坞作品:中产阶级的、温情的家庭情节剧。
如果没有看过原著,这部电影对我自然没有任何吸引力。看过原著之后,这部电影的白烂真是令人发指。自然拍的很辛苦,要把那么多人和设备弄到那种冰天雪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偶尔几个镜头拍的更是无比经典,然则影片从基调上就大错特错了。安妮·普鲁的作品一直在渲染恶劣的环境,脏乱差的小镇和无序的人生,用摘自《阿什利绳结大全》的条目作为含义丰富的小标题,奎尔的家族噩梦不断缠绕。改编作品里则变成了和平宁静整洁的北方小镇,明亮的编辑部,充满温情的生活。基本调子就没有按照原著来走。基调上是贯常的好莱坞做法: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温情的人身,丝毫无视安妮·普鲁原著中最具表现主义特质的环境描写。抽离了这个环境,原本着力表现的生存之难和生命之无力便成了一个丧偶男子在爱情的感召下挣脱心理阴影的故事。这不是胡扯又是什么。
故事也被大量地删改:删掉了奎尔的二女儿,这个问题不大,但把奎尔的之前工作从实习记者改成了油墨工,并删去了替代缺位父亲的一个同事形象,这也算故事集中,但是删去奎尔和姑妈对老屋的修葺是不靠谱的。原著中奎尔为了挣脱失去不忠妻子的噩梦记忆来到纽芬兰,努力修缮房屋的过程正是试图摆脱家族历史阴影的过程,影片完全地弱化了老屋这一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道具的作用。而原著中奎尔和杰克家族宿命的对比,奎尔和韦苇各自伤痛记忆的映照,奎尔缺位的父亲和两位精神之父的相互缠绕而形成的复杂而丰富的叙事结构也被大大简化,固然是电影的需要,但也极大地削弱了原著的魅力。
我自然赞成导演的选角,Kevin Spacey比书中的奎尔帅多了,如此标准的美国男人长相,还是很符合这部影片改编的原则:删去所谓的丑和恶而表现温暖和人性。老姑妈的演员选的甚好,很符合原著的描写。看到资料片说,片中小兔一角由三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女孩扮演,确实不错,我是根本没有看出来。总之表演上不需要更多的评论,既然故事都改成这个样子了,就按照家庭情节剧的模式来走吧。如此改编真是令人无奈,特别地,我注意到编剧中还有安妮·普鲁本人,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断背山》固然经典,改编的成功因为那是短篇,而如此力道十足的长篇作品,下刀子不免可惜了。可以肯定的是《船讯》获得普利策奖不是因为它的温情,而恰是因为它敢于面对丑和恶,删去了这些的影片,或许只有一个镜头还值得一看,那是奎尔梦中的情景,百年前奎尔家族把老屋搬到海边的那一幕,白茫茫的雪原上一列拖着硕大房子的人们,恰似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油画,又不禁想到赫尔佐格的《陆上行舟》。那种苍凉广阔是原著小说难于表现的境界。或许是观众缺乏面对这种粗劣人生的勇气,好莱坞的电影永远是为了让你能在绝望的时候多活一个礼拜。
2 ) 暗潮涌动
这部拍摄于2001年的电影很不起眼,封面灰蒙蒙的,中英文电影名很平淡,以至于影碟买回家后渐渐蒙尘。昨天福至心灵,我想Kevin Spacey主演,我就随便看看吧——好幸运最终没有错过。正应了那句老话:Better Late Than Never.
演员豪华阵容:
- Cate Blanchett, 爆炸性的演出!
- Julianne Moore, 安静、含蓄而迷人;
- Judi Dench, 她一亮相就偷骨灰,呵呵,个性十足的老太太;
- kevin出场是彻头彻尾的loser, 我甚至怀疑导演搞错,怎么去拍这么一个闷蛋,啊,原来是一番找寻自我的旅程。
kevin的确演什么像什么,叫人想立刻翻出《非常嫌疑犯》温习一遍!
片中对于新闻记者这一行当的描写虽寥寥数语却非常传神,老鸟指着天边问新丁,
- 这样的情景你怎么加标题?
- 地平线上,乌云密布
- (摇头)风暴来袭,村庄告急!
- 那万一没有风暴呢?
- 风暴撤离,村庄脱险。
整个电影静悄悄的,却常让人会心大笑。字幕翻译得相当有文采,难得难得!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导演Lasse Hallastrom正是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Chocolate的导演——那就难怪这么好看了。昨晚10点开看,只看了一半,今天下班后回去补完!
3 ) “笨拙的白痴吓倒众人只因一个改变”
因为临时有事情俩天才看完了,航运新闻(真情快递)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在处理人物心境情绪的表达上非常巧妙。当看着自己的心爱的妻子和陌生人在家里发生关系的时候,男主选择的沉默,那种沉默的感受就像他亲身经历过的溺水,浸泡在水中,瞬间躺在床上的男主凯文·史派西被水淹没。
在妻子死后,男主一个人照顾女儿生活中又闯入了一个远方姑姑,在这个镜头里,男主穿着紫色的外衣,女孩穿着淡蓝色,而窗内是穿着深色的姑姑,紫色是濒临死亡的绝望,淡蓝色是孤独与纯洁,而深色是神秘与危险。这一切不用言语直接的表达给了观众,但就像之前说过的,这些颜色之所以能有他的作用也是在影片中前面有铺垫的。
在影片中多次闪现出男主的幻觉,男主依然深爱着自己去世的妻子,哪怕在濒临死亡的最后一刻也是出现了妻子的幻影,这里的镜头切的是非常到位的,太巧妙了。
最后男主不听朋友家人的劝阻开着他的小船航行,因为突发事件看到死人船翻了,红色的包围箱子在蓝色的海洋中如此的显眼,这与霍尔斯道姆导演拍摄的浓情巧克力中,风把母女俩人送到这个小镇上那种不安的那种孤立无援的颜色异曲同工,镜头的拉伸速度恰到好处,大海的无情与男主的孤独,他其实早已深陷在大海中感觉这就是他应有的结果。
影片字幕男主从新开着他的小船,这艘小船其实跟之前的一样,只是颜色有所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 为什么之前的船是原木色,现在换成了和那个老船手的船一样的颜色,老船手是个老海军是一个坚强的人,男主在最后得到了人生的洗礼,从开始的懦弱到变得像老船手一样坚强,我想这是导演想说的一部分。通过颜色的铺垫,通过道具的铺垫,强化了人物,我越发喜欢这个导演。
我只想说影片中出现的一些我认为比较经典的几句旁白,可能也是导演想对观者说的几句话:笨拙的白痴吓倒众人只因一个改变。还有很多事情我仍不明白,一段打结的绳子能唤来风,如果淹死的人能再醒来,那么我相信,伤了心的人会痊愈。死亡风暴卷走了房屋,却留下了绝佳景色。
4 ) 维京人的小斧头
“有时候生活就像一把斧头,开始破碎你的心,然后又劈开木材为你升火。”“每个维京人都会找到自己的斧头,砍下敌人的脑袋,与风暴,厄运,与老天爷搏斗。”——看完后现编的两句维京格言。整体而言只是一个老套的温情故事,人们如何重新找回自我,重振生活。不同的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海盗的后代。
标题初看平淡无聊。其实是一个双关或者隐喻,应该是题眼(不不知道电影术语叫什么)。生活失意的主角搬到纽芬兰成为了当地小报的记者,负责写航运新闻,开始他觉得枯燥无趣,天天总有船来来去去,然后社长告诉他,你需要去发现每一艘船的主人和她背后的故事。这通常也应该是电影和小说的生成方式。当然,航运新闻其实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比较美妙的地方在于历史、传说与普通家庭生活的自然融合,那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都提醒着到访者,他们是维京人的后代,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同时也是坚韧的海员。主角是个软弱的中年人,一直被欺负,直到回到祖屋,发现了自己姓氏的秘密,以及身体中流淌的维京血液,从此有了力量,驱逐了一直笼罩的厄运。
小说肯定不错,但作为电影就缺了不少,其中很多描述维京人性格的小故事,很精彩,但电影没有展开,依然是通过角色口述。比如讲报社社长父子之间的矛盾,他们家族一直被诅咒所困,几代人都死于海上,所以父亲决不同意儿子上船,结果儿子还是偷偷去了,失踪了,父亲独自驾船找到,救醒后要求儿子停止这种疯狂,但儿子的回应是:能不能把你的捕鱼执照转给我。
风光真是绝美。见惯了热带风景和热辣的封面女郎,纽芬兰的海岬,寒冷,遥远,但那一片海完全就是冰块和伏特加,足以让你冲动。
就电影而言,主体就一个细节缺失的救赎情节,人物处理也得糙了点,缺乏转变的动力和交代,没有说服力。原著应该丰富得多,想找来看看。
5 ) Short, punchy, dramatic headlines
Billy: "...have a look, what do you see, tell me the headline"
Quoyle: "Horizon fills with dark clouds..."
Billy (shook head): "Imminent storms threaten village"
Quoyle: "but what if no storm comes?"
Billy: "Village spared from deadly storms"
One of the few nice moments in Shipping News - the movie. Otherwise the film felt extremely rushed, took shortcuts whenever possible, often shamelessly. Some supporting roles were wonderfully casted, like the Gammy Bird gang. But the main characters were light years away from the original book. Kevin Spacey was way too smart a guy for Quoyle and all his acting talent couldn't help. Blame on the lasting impressions from "The Usual Suspect".
If you have read the book, don't watch the movie. If you have not watched the movie, read the book instead.
6 ) 影评《THE SHIPPING NEWS》 (完全剧透+干巴巴的评论)
一个窝囊废中年男子带着他和他跟别人私奔并且出车祸死掉的妻子的唯一的爱情结晶——女儿邦尼,在他爹死了(给他留了“你浪费了我给你的机会”的遗言)这一事件的的间接促进下,在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表姑姑的直接说服下,带着宝贝女儿,和他的60多岁的表姑姑一起坐船北上,到了他们家族的老家——纽芬兰岛。
本来,这样一个追寻生命根源,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启航的故事,应该会很好看很震颤人心。更何况是牛导演——导演是以《心尘往事》入围奥斯卡的拉斯豪-斯壮;牛演员们——黛咪摩尔,朱迪丹奇,凯特布兰切特,Kevin Spacey,(顺便搜了一下,里头两小孩都是片酬200万的童星);牛故事——故事改编自获得普利策奖最佳短篇小说的安尼.普鲁的《船讯》——这作者名字熟悉?对了,她顺便是《断背山》小说作者。结果这样“三牛”组合,拍出来的片子,给我的感觉却是——失望……
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照理就应该好看。但是我感觉到的却是——音乐相当好,电影的拍摄地风景相当好,其他……一般。
理论上应该有很多的隐喻,很多的暗示,很多的其他。那个老房子的倒塌,应该是象征着男主,他姑姑,女儿,他们所害怕的过往,家族的不美好的历史,都pass了。但是我为什么就没有这种感觉呢?——房子的倒塌所告诉我的,我不是看电影的时候体会到的,而是想到的。
逐个点评一下演员算了:
Kevin Spacey:在美国丽人里那么出彩,在这里一点儿都不出彩——不过他本来就要塑造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自卑小人物,这点上他是成功了。走路的步态,语言,眼色,都塑造得挺好。但是我个人觉得没有把这个男子对女儿的爱和默默承担责任这两点演出来——就是说,我觉得Kevin Spacey成功演出他的“小”,没有演出他的“大”来。
朱利安摩尔:我挺喜欢这演员的,顺眼。但是我的D9版本,不知道是画面没修好还是为了显示影片中作为弃妇的境遇,她脸上的衰老——犹如中年妇女。以前看过一评分,说D9乃至蓝光DVD出来后最亏的女演员是……那谁……贾斯汀的前女友,《变相怪杰》里演金凯利的女朋友,因为她皮肤不好。但是现在我觉得黛咪摩尔的话也是满亏的
朱迪丹奇——M夫人呀,演什么都是威压犹在地~。老戏骨就不说什么了,我挺喜欢这个角色的坚强。
凯特布兰切特——属于惊鸿一瞥,我查了一下,演这个片的时候凯特也不是那么年轻的——但是演技派到哪里都是放光滴。
最后,再大赞一把配乐——我想我会去买它的OST,以及 风景——海,峡湾,etc~~~
四平八稳。
影片中的故事沉重,情节中有一些让人不太轻松的地方。影片中的人因为缺乏交流、尤其是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交流,以至于失去了看清楚自己的能力。
不错,很好看
剧情不错,但有些地方的细节没处理好 ,总体还行
世上有太多事情我不明白。若是打结的绳索可以让风重获自由,若是被以为溺死的人也可以复生,那我相信受伤的人也能痊愈。
怀疑字幕翻译是迈克手笔
很伤心。
世上有太多事情我不明白。若是打结的绳索可以让风重获自由,若是被以为溺死的人也可以复生,那我相信受伤的人也能痊愈。
09年5月11日
感觉有点小惊悚,不适合我
相当好看.
DVD
书可能会更好~
Kevin Spacey、Judi Dench、Julianne Moore、Cate Blanchett,這完全是Oscar級別的表演陣容,一王三后,雖然三后都沒有被冊封過,但都拿過至少兩次提名,唯Moore主配都沒拿過的,概歎下。原作者及編劇E.Annie Proulx同時還寫過《Brokeback Mountain》,真彪悍。
同时,漂亮女人薇韦(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 饰)的出现让高尔的心中产生了久违的柔情和爱意,世界上没有无法治愈的伤痛,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荒诞主义又带着惊悚元素,我还是偏爱轻松点的题材。
jiunayang
各种处理的肤浅和不合理,更让我好奇书到底是怎么写的
一般吧
缺少了最后升华的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