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永恒的谜题
mmortal beloved- -
My angel, my all, my other self.
Just a few words today,
and that in pencil.
Yours.
Only tomorrow will I know for certain where I am to stay.
A worthless waste of time and such.
Why this deep sorrow?
If we could be united, we would feel this pain no longer.
Where I am you are with me too.
Soon we shall live together, and what a life it will be.
The journey was dreadful.
I did not arrive here until 4 in the morning.
At the last stop, they warned me against traveling at night, and tried to frighten me about a forest, but that only tempted me.
The coach had to go and break down on? Such a terrible road for no reason.
Just a country road, and now I am held up completely.
But I have found another, and we will surely see one another soon.
Today, I hope.
I have to see you.
However much you love me, I love you more.
Never hide yourself from me.
While still in my bed, my thoughts turn to you, my immortal beloved.
Some of them happy, some sad, waiting to see whether fate will hear us.
I can live only completely with you or not at all.
Yes! It must be.
I must go to sleep now.
Be calm, love.
Today, yesterday, what longing with tears for you.
You...
You're my life.
My everything.
Farewell, then.
Go on loving me.
Ever yours, ever mine, forever.
Ludwig Van Beethoven
我的不朽的爱人:我已经上床睡觉了,但种种思念都集中在你的身上,时而喜不自胜,时而又悲痛欲绝。期待着命运,可不知它是否会对我们垂青?或者我能够彻底地和你一起生活,或者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但我已决定四处飘泊,直到能够投入你的怀抱、完全可被称作你家庭中的一员、能由你将我的心灵送入精神世界为止。最后一点必须坚持,你应能明白我的意思,因为你了解我对你的忠实,决没有另外一个人能够占据我这颗心,决不会有这事,决不会有此事! 上帝呀!人所钟爱的,为什么必须远远的分离?而我现在的生活却又为何充满烦恼?──你的爱情使我欢乐,同时又让我苦不甚言:在我这样的年纪上,需要的是一种整齐美满的生活,这一点能够在我们的关系中确立么?天使啊,我刚刚打听到:邮差每天都要出发,所以我必须到此结束,以使你能迅速收入到这封信,请你安静些──你要爱我──今天──昨天──我因思念你而不觉泪下如雨──你──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一切──祝你安好,啊,你要继续爱我──永远不要误解你的爱人最忠实的心。 永远是你的 永远是我的 永远是我们的
另译
Immortal beloved- -
致永恒恋人
贝多芬
早安,我永恒的爱人,我的思想已经飞到你身边来了,忽而高兴,忽而忧伤,等待着命运的判决,不知他是否会顺从我们的心愿?
我最亲爱的人儿——我想把我们的事安排一下,使自己能活下去,而且是和你生活在一起。像这样没有你的生活——为人类的福利所驱使而东奔西走——我实在不配做这种工作,也没有这种意愿。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我只能完全和你生活在一起,要么根本就活不下去。
是的,我决定离别到外面去漂泊些时候,直到我能在你怀里对你说,我真的回来了,并把我的灵魂和你裹在一起,让它飘到神仙世界里去。是的,非如此不可——但愿你会比我更坚决,因为你知道我对你的忠诚——再也没有别人能占有我的心了——不会有——永远不会有——啊,上帝!一个人为什么非和自己最亲爱的人离别不可呢?
人对人的屈从——使我痛苦——可是当把自己和宇宙放在一起考虑的时候,我算得了什么?所谓英雄豪杰又算得了什么呢?——你爱我很深,我爱你更深——永远是你的,永远是我的,永远是彼此的。
本人观后感 一封出自大师贝多芬的信 「永远的爱人」这封信是在贝多芬书房的秘密抽屉被发现的,这封信没有写收信人地址、日期不全,而且从未寄出,彷佛是一封冲动下自我表白的信。
包括贝多芬最长期的亲密朋友兼助理辛德勒在内,没有人能顺利宣称这封信的可能收信人之身分,无任何确实证据。于是这封信成为贝多芬的一个谜,随贝多芬长眠于地下,我们得到天国去问他。
前几天看了关于此信的名为'不朽真情'的电影 .其中男主角关于次信的念白打动了我,此念白极具深清,男主角用他那动情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向大家描述,仿佛让人经历了一次SPA,不可名状,妙不可言.我竟不知,我是被此信打动,还是被主角的动情声音打动.
我想即使是译为中文也是同样令人为之动容.我也同时觉得贝多芬的确可以被称为神,有些人就是可以成为人.但是如果你认为你是神那么你就是神!-------完
2 ) 五星和爱情无关
1 音乐安排得非常出色(虽然开头的死亡镜头用贝五有点窠臼)
2 Oldman太出彩了,远超出预期值
3 欢乐颂的处理真是妙不可言,一瞬间忽然想到了2001 Space Odessey最后的星孩,于是想起老库也喜欢贝多芬,然后又忽然想到了苏鲁支和尼采。。。两百年过去,谁又能说清贝九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只有星空和童年的回答能真的令人信服
至于那几段狗血。。。就当欣赏一下华美的服装和场景吧
3 ) 又是一个被艺术缪斯亲吻的人
几个片段讲述他的所爱,女学生茱莉亚,他的弟弟,红颜知己安娜,没有天分的小卡尔,还有他的弟媳。或许那份不朽的爱并非特指某一个女人或者男人,它流淌在贝多芬的生命线里,最终归入的大海的只是他的爱本身。
本片对贝多芬的塑造有些腼腆匆忙,无法将一个鲜活完好的贝多芬直观地展现给观众,足够饱满却有裂缝,还好没有破碎掉。而我看到的这位音乐巨匠,首先是一个从未停止过爱的人。
可惜的是,他表达爱的方式有时太过锋利,他的心也太敏感,而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谁能够完全理解他这个被造物者用纯粹的爱与音乐锻造出来的人。他的灵魂深处有一片只属于他与音乐缪斯的净土,谁能够看见并欣赏这片净土而又不打扰它的话,或许便能理解他了吧。
泪点很多。加里奥德曼的温柔眼神总是小心翼翼,目光清澈,生怕触疼了每一片风景。我印象中的贝多芬总是愤怒,怒斥命运与伤痛,他的贝多芬却更像一个将伤痛内化成无限激情的人,而非向外的反抗,显然,他那时常与周遭的冲突也不是愤世嫉俗似的。他的爱很纯净,没有怨恨,无论他吼得多大声,怎样伸长手臂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我也看不到怨恨。
经典片段:欢乐颂,少年贝多芬奔跑在夜晚的树林里,前方是自由,他躺在湖面,仰望星空,整个宇宙充满激昂的宁静。
那一刻,他的灵魂已经找到了归宿。
4 ) 贝多芬神话与戏剧故事
贝多芬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应超乎东方人民的想象。不仅在古典音乐领域,贝多芬在哲学、意识形态甚至政治上都有重要地位。他在世的名气、后世愈发巨大的名望都离不开时势的需求和众人的追捧,可谓“神话”的诞生。
贝多芬神话的崛起与耳疾密切相关。无论是传记和电影,耳疾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事实。它虽然对贝多芬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贝多芬的坚强意志使不可能成为可能,反而达到了音乐家的最高成就。这种强烈矛盾增强了悲剧性;又使他的成功变得更加不可思议,进而使人们获得超人的印象。
既然是在表现“神话”,那么电影稍欠真实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它是典型的传记电影,既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又有夸张、渲染、二度创作的成分。它可以起到古典音乐宣传的作用,但由于真实性的缺失,假如全盘相信,则造成对历史人物的某些误解。
此片以遗书作为线索,回溯贝多芬的年轻到年老的一生。不同的角色转述自己的记忆,这种“老套”叙事是对影史著名影片《公民凯恩》的效仿。
剧本人物塑造较好。三位女主角不一定美得倾国倾城,但各具特色,使人印象深刻。比如温柔的Giulietta倾慕贝多芬的才华,贝多芬已为她下了聘书;他为她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发现自己被测试时愤然离开。此时观众知道,贝多芬的耳疾使他不能自如演奏,也不能娶到所爱的姑娘,更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而世人皆误解他是暴躁的。还有尊贵的伯爵夫人,全力支持他的事业和生活。第三位是弟媳Joahnna,没有贵族的高雅风度,有着倔强冷漠的眼神和坚定的力量感,出身卑微,人格高贵。抛开真实性不说,剧情的衔接完整流畅。
选角是一大优点。Oldmann先生的造型和演技都很优秀。除了贝多芬标志性的雄狮般的鬈发,先生湛蓝的深情的眼睛更是表现贝多芬纯洁精神的一扇窗户。这位艺术家的喜悦、忧愤、愁闷、痛苦、渴望,单纯善良、赤子之心,都通过微妙的表情和眼神彻底地展现(临终时的化妆有些夸张了,贝多芬去世时应该没有老到满脸皱纹和白发苍苍)。
导演对配乐的处理可谓用心。电影中多次使用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作为背景音乐Score Music,它沉重的节奏暗示贝多芬背负着耳疾的十字架,在追求极致的艺术道路上踽踽独行。它渲染了贝多芬人生的悲剧性,更反衬出神话性和超人色彩。
第九交响曲演奏时加入青年贝多芬夜闯丛林看星星的场景,既是插叙,也是声音与画面的蒙太奇。漫天繁星和“欢乐颂”的旋律相呼应,暗示着贝多芬心系宇宙、全人类的胸怀,具有世界大同的意味。“欢乐颂”的歌词一定最能体现贝多芬全人类的和谐愿景,正因此作曲家把它放到伟大的合唱交响曲末乐章。
配乐多选择著名作品,有助于观众了解贝多芬音乐。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九交响曲等作为Source Music在片中由角色演奏。然而,为服从剧本需要,演奏情节略缺乏真实性。历史上,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是他本人指挥乐队并大获成功,即使那时近乎全聋,听不到乐队和掌声,也没有对演出造成影响。片中第九交响曲由旁人指挥,作曲家中途登台就显得突兀了,不符合音乐会常规礼节。另外,第五钢琴协奏曲是由当时其他钢琴家而不是贝多芬本人首演,不可能出现演出事故、听众嘲笑、由伯爵夫人搀下台的场面。对于著名音乐家来说,这样的场景是违背专业素养、不可能发生的。
如评论家Hoffmann所说,贝多芬是浪漫主义第一人。浪漫主义的本质是指向内心活动。导演对于音乐和情节的处理也是浪漫主义式的,侧重于心理描绘。但卡尔是其亲儿子的设定真实性不强。贝多芬争夺卡尔的抚养权,阻止母亲看他,无视儿子的真实才能和个性,步自己暴躁极权父亲的后尘等等,这些情节以20世纪心理学研究为启发,以塑造人物为目的,但并不符合历史人物的原貌。
这不是一部纪录片,没有准确还原历史。它是一部建立在伟人题材上的戏剧,因此只能从戏剧的角度作评。
5 ) 人其实是愿意孤独的
他的爱很纯净,没有怨恨。
他的爱情使她欢乐,同时又让她苦不甚言。
他的温柔眼神总是小心翼翼,目光清澈,生怕触疼了每一片风景。
可惜的是,他表达爱的方式有时太过锋利,他的心也太敏感,而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谁能够完全理解他这个被造物者用纯粹的爱与音乐锻造出来的人。
思念是两个人在一起时很难做到的,只有一个人静静在远方的时候才会自然发生,而且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撩人。
真正相爱的人是无法彼此原谅的。只有当他对你来说,已经无足轻重的时候,一切又再次显得那么自然。
爱情面前,无论是谁,都应放下身段。不说,就是没有改变;永远不说,就是永远没有改变。
一直觉得她才配得到他的爱。可惜爱不是以配不配为前提存在的。
也许仅仅时隔几秒,两个人一辈子都没能在一起。
6 ) 电影里出现的贝多芬名曲
整理了下电影配乐,基本都是贝多芬最著名的曲子,一场听觉盛宴
D大调庄严弥撒 Op.123
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 Op.73
第九小提琴奏鸣曲 克莱采奏鸣曲 Op.47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 “英雄” Op.55
c小调钢琴奏鸣曲 “悲怆” Op.13
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月光” Op.27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Op.61
第五交响曲 “命运” Op.67
D大调第五钢琴三重奏 “鬼魂” Op.70
第六交响曲 “田园” Op.68
致爱丽丝
第九交响曲 欢乐颂 Op.125
第七交响曲 Op.92
降B大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 Op.130
罗生门式拼凑的贝多芬的情感历程,还安排了狗血的擦肩而过结局,痛苦造就艺术,高潮略微不给力。全片铺背景音乐,有的地方显得太喧腾了,奥德曼演贝多芬有点不对劲,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不是最好的传记片。悬念倒是完整的,叙事脱离不了平庸
贝多芬多舛人生的一种演绎,狗爹的演技就不必多言了,女主各个都很精致啊,很好看的传记片
在电影院看过大银幕的关于贝多芬的故事已经忘了,在21:9全屏屏幕的高清画质下重新再看一遍“贝多芬”的不朽爱情故事……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唯一的珍爱。今天,我只能写上几句,要用铅笔来写(这是你的铅笔)。因为,要到明天,我的居所才能确定下来,多么无谓的时间浪费啊! 在相互需要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深深的忧伤——我们的爱情能不能在无需做出牺牲、相互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天长地久;你能不能改变你我相互不能全身心拥有这个事实。哦,天哪,看看这大自然之美吧,它一定会使你的心情得到无比慰藉。爱情要求一切,天经地义——正如你之于我,我之于你。但是你却时常忘记,我必须为你为我而活。倘若我们完全融为一体,你会像我一样少受煎熬。 我的旅程充满惊吓:昨天凌晨4点才抵达此地。由于马匹不够,邮车只好改道,但这条路
片中出现的音乐有:皇帝钢协、致爱丽丝、奏鸣曲(克鲁采、悲怆、月光)、交响曲(第3,5,6、7、9)、小协、鬼魂三重奏……
gary oldman实在令人心碎,编剧比较巧妙的从乐章写出贝多芬的一生故事,中间第七交响曲被当背景用了,第九用来做高潮升华,但我最爱的还是第七。
Their love will last for a while, because they parted so early, and met in such a way afterwards.
讲的是一个关于Ludwig van Beethoven虚构的错过的爱情故事,这让人想起1984年的电影amadus,看起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在某种程度某种方面的晚景凄凉....
梅德明老师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5教 影视鉴赏课 无字幕 配乐如下《致爱丽丝》《钢琴奏鸣曲、第8号第2乐章、第14号第1乐章》贝五第1乐章 贝六第4乐章 贝七第2乐章 贝九第4乐章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苦难和折磨更容易成就伟人。肉身成神的伟人。
情圣贝多芬,无论你多么爱我,我永远爱你更多。
《欢乐颂》响起的那一刻我泪奔了…起初觉得古叔演贝多芬,气场太不合,印象中还是06年版的艾德.哈里斯从形象上更贴近点,可看到他耳朵伏在琴身上弹《月光》那一节时彻底被征服。天才混蛋的一面,混蛋天才的一面,那狂暴痴癫,那一抹微微的神经质,舍古叔其谁啊!
太一般,里面也没有什么太多有爆发力的段落,尤其是他爱上他兄弟的女人这个最后的秘密抖出的时候让我很难信服。这种公民凯恩式的一人讲一段本身没错,只是根本没有用力在点子上。
很触动我的两段,一段是贝多芬伏在钢琴上缓缓地弹奏着《月光》,是尚未被打破的平静;一段是贝多芬在病榻上与乔安娜无声地交流,是临终前的和解。这两段Gary Oldman的表演堪称完美,特写镜头里记录了所有细腻的情绪变化,配合贝多芬的音乐十分动人。天才一生的悲与癫,在命运重压之下反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永远震撼人心。本片败笔就在这个杜撰的狗血爱情主线上,配不上狗爹如此优秀的表演。
幼年的贝多芬身着白衣逃离醉酒的父亲的家,奔跑在星光下的丛林,自由得像一只小鹿。当他脱去外衣,赤身浸入星河,欢乐颂响起的时候,我飙泪了。前面漫长压抑的部分都是为了这一刻吧。还有25分钟就是2010年了。
开头那雷一打,以为他要变成Immortal Beloved vampire了,GO在形象上与贝叔差别太大了。葬礼比M叔的凄惨强点儿,但贝叔活着时可孤寂惨了【音乐是作曲家的催眠术】后面的推论说卡尔就是贝叔的亲生儿子,囧。史上到底有无这封情书呢?传记片实在太没谱了,纪录片还能少扯点淡
错过,即是永远。我要么和你活在一起,要么就是死去。
我擦,原来此版贝多芬是加里-奥德曼演的!小时候真是谁都不认识,长大之后全蹦跶出来了。
No one, No one can define Beethoven for you, He can only be felt by his music on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