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tephen King大师的作品,他是美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有《闪灵》、《肖申克的救赎》、《末日逼近》、《死光》、《绿里奇迹》、《暗夜无星》等。斯蒂芬·金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一贫困家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声名渐起。我想喜欢看电影的人都知道《肖申克的救赎》吧,里面讲述银行家安迪,被当作杀害妻子的凶手送上法庭。妻子的不忠、律师的奸诈、法官的误判、狱警的凶暴、典狱长的贪心与卑鄙,将正处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从人生的巅峰推向了世间地狱的故事。
如果你看过他三部以上的作品,就会找到一定的规律,他总是让人在恐怖和惊吓里感受人性的复杂和人生的哲理。《瘦到死》这部影片中,也毫无疑问的保留了这一大特点。
比利是一名肥胖的律师,每天为自己想狂吃又减不下来的体重而发愁。从他联合法官和检察官为一个黑手党老大洗脱罪名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家伙不是一个好东西。他的妻子和孩子虽然没有卷入其中但却并没有因为知道比利的所作所为而进行劝阻,更是对那些无辜的弱小可怜者的遭遇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甚至把那些事情当做家庭沟通时可以调侃的玩笑。
命运总是在你高昂的头颅上悬起一把刀,让你在沾沾自喜时给你致命一击。这天,比利带着妻子开着车行驶在路上,对,是一不小心开车了,结果车翻了,还巧不巧的撞死了一位吉普赛人族长的女儿。那么问题来了,先前比利还用一枚硬币调戏别人家孙女,现在又开车撞死了别人家女儿,你说他是不是该死。
在比利有一次与法官、警长利用职位之便操控这一场庭审有得到他们满意的结果时,吉普赛人的“祝福”随之而来,比利得到了“瘦到死”的“祝福”。从那以后,他的体重在妻子刻意的记录下变得扑朔迷离,这个形容词真的是一点不夸张,真的。一星期内,瘦成一道闪电真的不是梦,而法官和警长更是少不了死亡是命运。
当然,比利这一期间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从兴奋到开心到得意到沉默到怀疑人生。充满怀疑恐惧的他,再也无法信任身边任何人,他慢慢的出现幻觉,开始臆想自己妻子和医生的奸情,哦,天哪!他认为别人都开始对他不怀好意,直到他曾经救过的黑老大来给他帮助。比利当然希望吉普赛人可以驱除他身上的诅咒,所以请求黑老大助自己一臂之力。
黑手党自然有自己行事的风格,一言不合开打就是了,人命什么的最不值钱。这也是为什么吉普赛人在失去了女儿,又失去了孙女婿还差点失去孙女后妥协的结果。吉普赛人给了比利一盘带有诅咒的派,放上了比利自己的鲜血,食者必死,但一定要在短时间让人服下。他在精神恍惚又多疑的情况下,选择了自己的妻子下手,奈何老天也不希望她妻子自己一个人惨死,还丢下了女儿陪她。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对比利来说真的是太恰当不过了。最后的结局是个开放性的,医生来到了比利的家,恰好那个可以杀人的派还有……
电影文章原创公众号&头条号&豆瓣电影号&微博号:电影扯淡机,转载请关注。
影片中男主有几个杀人的选择:
1. 去探望做伪证的警长的时候警长要给他枪去杀吉普赛人,当时他相信可以通过沟通解除诅咒,他拒绝了。
2. 男主与吉普赛人交涉失败,他在吉普赛聚集区对他们说,我要诅咒你们,这是来自城里白人的诅咒。这时候我以为他已经对他们动了杀心要把他们全灭了,然后他的黑帮好友玫瑰叔(和《犯罪心理》窜戏了哈)帮他去复仇的时候,男主问他“你该不会真的要去伤人性命吧...”似乎这时他又不是很确定“杀人”这个想法了。
3. 玫瑰叔用计诱骗到了吉普赛老头的孙女,男主给她求情不要伤她性命。
4. 男主与吉普赛老头会面,老头转移诅咒到派里面说要另一个人吃下这个带诅咒的派男主的诅咒才能解除,而吃掉这个派的人会暴毙,他问男主是不是有人选了,男主毫不犹豫地说“是的”。这里他已经下决心要杀掉他的妻子。
那么谁应该死?
如果吉普赛人真的是在药店偷药,他们应该死吗?
男主因为blow job走神而撞死了吉普赛老太太,他应该死吗?
法官和警长因为包庇男主而没有认真取证草草断案,他们应该死吗?
吉普赛老头失去了女儿而肇事者逍遥法外,他诅咒了那些包庇罪犯践踏法律的人,他应该死吗?
女主的妻子被“怀疑出轨”或许她确实与医生有染,她觉得自己的丈夫精神失常同意医生把他送去医院强制治疗,她应该死吗?
医生与男主妻子交往过密,或许觊觎他的妻子,或者俩人有实质的偷情行为,他应该死吗?
好了,你有了答案。
《瘦到死》是一部从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本片来源于史蒂芬金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之后,依旧是有着浓浓的黑暗面,本来是一部悬疑恐怖电影,但是看到最后,我们发现,本片的矛头依旧是指向了人性。这一定意义上冲淡了那种悬疑的氛围,并最终为我们呈现出来了一副人性扭曲后的报应图。。 一位律师,因为刚刚打赢了一场官司,因为被告人是一个黑帮成员,所以律师成了他的好朋友。请注意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当律师打赢官司后,回到了事务所,所有的同事都过来表示祝贺,因为律师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官司,这个官司最终结果是被告被判无罪。然而被告属于当地的一个黑帮大哥。
看完影片你一定会思考的问题“到底是谁的错?”
造成悲剧的原因是“男主不注意看路撞死了吉普赛老太太”——不注意的原因是“副驾驶的男主妻子在帮助男主做“活塞运动””——妻子的心血来潮和男主的不拒绝一起造成了这场意外。
本来仅仅是个意外,正常流程如果是审判进监狱那么可能就没这部电影了。但是男主作为一个律师,知法犯法,利用职务之便逃脱了罪责,这让已经106岁的老爷子痛失女儿,决心自己讨一个公道,便诅咒了这起案件中的男主、法官和警察,最终以死了7个人的代价酿成了这个惨剧。
说了这么多,看起来都是小概率事件,但影片借着故事人物之口说出了这起悲剧的原因:
一个是警察对男主说“都怪我,没有对你进行酒精测试,可是在我们镇子这样的事情都是历来如此的!你是知道的!”这一方面在说司法机关相关人员为了利益相互包庇,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美国的司法制度缺陷。试想一下,这起案子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警察——包庇男主;法官——包庇男主;男主本身——包庇自己……警察、律师、法官本来是为了司法的公正性而设立,结果却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别人的正义。如果制度上的问题不解决,那么这样的事情就不会是个例,这类事情就会从小概率成为必然。
另一个是吉普赛老爷子在面对男主的辩解求饶时说的话“你那是没看见她吗?你眼里就没看见过我们吉普赛人!”没错,美国经典的种族问题!而且影片也多次从侧面渲染了这个问题:比如吉普赛人流浪卖艺,被警察清走;法官对吉普赛人的厌恶反映在了男主无罪的判决上;包括后来男主写的小纸条“white man in the town”同样,虽然影片中的诅咒是个艺术夸张效果,但是现实中的“黑命贵”“0元购”可是比诅咒的威力更大!
所以《瘦到死》除了“瘦到死”,其他皆是现实,皆是必然!
这片子我不写太多,就一个镜头稍微提一下。律师知道女儿吃掉了派之后,有过一瞬间的懊悔,他说他都做了些什么呀!于是,他想吃掉那个派,但在放入嘴边之前,犹豫了。这叫什么,人性的自私。他撞死了人,不论法律究竟如何定义意外和谋杀,就他这个人完全没有一丝的愧疚,谋害他妻子时候也没有一丝愧疚,难道偷情罪致死?这些瞬间,什么大义,什么坦然,什么高尚通通都是放屁。自私自利,人性必然,只是没有发生在你身上,无法体现罢了。
贪婪真的会将一个人彻底的埋葬,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当你被贪欲左右的时候,你丢失的不只是判断力,同时还有意志力。贪婪的人结果并不会很好,这有点像我们常说的恶有恶报。
当然,这种念头是一个正常人美好的愿望,但是很多时候,事与愿违就会将这个念头彻底的埋葬。贪婪的人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分享的影片会告诉你答案。
《瘦到死》是一部从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本片来源于史蒂芬金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之后,依旧是有着浓浓的黑暗面,本来是一部悬疑恐怖电影,但是看到最后,我们发现,本片的矛头依旧是指向了人性。这一定意义上冲淡了那种悬疑的氛围,并最终为我们呈现出来了一副人性扭曲后的报应图。
一位律师,因为刚刚打赢了一场官司,因为被告人是一个黑帮成员,所以律师成了他的好朋友。请注意这里有一个小细节。当律师打赢官司后,回到了事务所,所有的同事都过来表示祝贺,因为律师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官司,这个官司最终结果是被告被判无罪。然而被告属于当地的一个黑帮大哥。
这个官司的成功意味着什么,大家也都能理解。在这里,其实已经给本片定了一个基调,这是一个价值观判断并不明晰的大环境。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自然也都在清理之中了。
紧接着律师看似登顶了人生巅峰,事业挺顺利,家庭也很和睦,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乐极生悲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跟自己的妻子欢愉时刻,而意外的撞上了一个吉普赛女人。
然而开车撞人的人是一个律师,也是一个刚刚帮助犯罪分子逃脱惩罚的律师。这样的律师该如何为自己开脱呢?这显然并不难,因为所有的证据,包括律师自己买通了的法官等人都偏向于律师无罪,而最终的结果也是这样的。
律师看似轻而易举地逃脱了这场意外的惩罚,结果跟之前给犯罪分子脱罪没什么两样。大环境还是大环境,该黑暗还是会黑暗,然而就在这时候,律师却因为被吉普赛人摸了一把脸而开始走了厄运。
之前在律师春风得意的回到事务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预示,警察们驱逐了楼下的吉普赛人,且同事们对于吉普赛人处于玩弄者的角度去调侃等等。这个时候,影片已经为我们呈现出来了一种对立的局面,而这种对立,跟之后故事的发展遥相呼应。
在被吉普赛人摸脸之后,律师仿佛变了一个人,之前的自己沉溺于减肥不能自拔,但是却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但是被摸脸之后,体重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
律师害怕了,但是医生的检查结果却告诉他,他的身体没什么毛病,偶然之间得知吉普赛人擅长诅咒的律师开始了寻找那个老头之路,然而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结局呢?你看完就知道了。
本片来源于史蒂芬金的小说,片中最考验演员的莫过于对体重的控制了。如果这不是后期的化妆处理,那么本片中的演员确实是值得钦佩的了。而这种在惊悚片的设定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吉普赛人一直以来都很神秘。对于吉普赛人知之甚少就成了作者可以大肆想象的基础。
因为吉普赛人的传统中确实有着某种与诅咒相关的东西,比如说读心术。就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察言观色是一样的,吉普赛人擅长这种读心术,因此在现代文明看来,这不乏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在里面。
而吉普赛人喜欢流浪,天生放荡不羁的行为也与现代聚居文明格格不入。这也是片中的人们对于吉普赛人非常排斥的原因之一。正因为他们的行为与人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相悖。
因此,便被冠以一种邪恶的污名。然而与正常文明中生活着的人相比较而言,吉普赛人的邪恶是有终点的,而现代文明孕育的邪恶是无止境的。这也许是小说想要说明的意思吧。
这部电影之所以评价不高,原因在于本片对于除了主角之外的分支并没有进行很细致的说明。律师的这条主线说的很完整,确实是因为被吉普赛人下了诅咒而收到了惩罚。
然而这种诅咒到底有多厉害?其实也不然,在现代文明面前,诅咒进行硬碰硬的概率很小,再厉害的诅咒在黑帮的强火力支援下,基本上就只有臣服的命了。而活在现代人心中的黑暗,仅仅靠着枪炮弹药的支持却并不能长远。
律师因为被下了诅咒而胆寒,但同时也因为被解除了诅咒而心生坏念头。害人终害己的律师致死也不会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谋杀却最终让自己食到了恶果,而这种恶果会一直延续下去吗?
结尾给出的开放式结局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在人性的贪婪面前,诅咒就是个弟弟。
……
你好,再见
CM里的Rossi大叔在这里是意大利黑帮,而且杀了吉普赛人好像也没怎么样,真恶人真是百无禁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别在开车的时候玩口活游戏,这个在《撞车》上也说明过了,同时,惹谁都别惹吉普赛人!
演员还是很厉害。97年的化妆这样也不错了。没看过原著,觉得是开放性结局,毕竟第一口是妻子吃的,是不是第一个人吃完其他人就没事儿了?毕竟女儿走的时候好好地。
会耍计的普通坏人斗不过会使诅咒的人,会使诅咒的人斗不过更疯狂的坏人
很好看。而且当时的化妆居然这么强…… 很有意思的题材,主角演的也很好,那种里子的扭曲畸形很到位。吉普赛老头的孙女真漂亮。那个黑手党头头对男主太够意思了吧 0 0
史蒂芬金设定恐怖元素的直白而惊人的想象力已经是现在传统美式恐怖片里不多见的了,这源于那些剥削B级恐怖片的日渐式微。然而越是如此我们在回顾老金的恐怖片时越能感受到不需要那么多招魂jump scare的套路也能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眼球,比如这部“瘦到死”。幸福美满的白人律师突遭吉卜赛人下降头,直线下降的体重成了自己生命的倒计时,主角由此踏上了寻仇之路。电影前半个小时就讲完了主角要去找吉卜赛老头寻仇的起始,让人一度猜不到后面还会有什么发展,结果老婆出轨和黑手党爆杀吉卜赛部落才是影片的高潮,真正做到了从头到尾无尿点。虽然是一部有些简单粗暴的史蒂芬金冷门作,但精彩程度甚至超过了他的许多知名作品。片中所展现出的对于种族歧视的思考也让人感到老金十分善于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价值观输出。
居然有ross,里面还客串了一把fbi(多年以后你会去演真正的fbi的),这么多年前的电影就告诉我们:老婆是没有基友靠得住的【滚!
巫術好酷啊,不過老頭應該不是第一次下詛咒,面部都被反噬了呢。威脅之下解除了詛咒,男主將此轉嫁他人卻女兒也中招,黑暗面真是迷人又令人厭倦。emmm⋯⋯這片子的人物設定,黑手黨、吉普賽人、法官、律師⋯⋯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比誰的手段狠,綠色原生態。
斯蒂芬·金的脑洞确实不错。放到身材焦虑的现在可以重新开发下这个创意了,或许不用再是一个被诅咒惩罚的男人……ps:Rossi年轻时就很FBI了!
3.5星!一方面人们并不相信诅咒,但另一方面仇恨又总是像被施加于人们之身上的诅咒一样,操弄着人们的情感。另外正如人们将灾厄归罪于吉普赛人,片中妻子的那一出轨的行为是否也仅仅是男主的臆想那,从影片视角的选择来说我们并不得而知,因镜头自始都未给予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它始终是一个处于男主主观视角下的猜测与推理而出,从未得到旁证或证实的存在。
突然发现斯蒂芬金在里面客串了配药的药剂师····
特别有趣的剧本,因果报应,双向诅咒,更精彩的是男主从事故主要承担者变成受害者,而后段又成为了施害者,变成了施加诅咒的“吉普赛人”,而从最初的事故来看,男主和吉普赛人其实都负有责任,但吉普赛人一直以来所受白人甚至世人的嫌弃和不公,自己所做了一套“吉普赛正义”,也是一种另类的罪恶诞生,没有绝对的恶和善,都是从自己角度所认为的正义。电影的各处情节都有明显的社会对视,“城里的白人”和“乡下的吉普赛人”,也暗喻着社会层面,而故事的诅咒更是一种歧视对立的代表,斯蒂芬金的剧本一直都带有对人性和各种深层次的探讨,令人敬畏
很大程度上不能说是恐怖片,只能说是悬疑片,但是结尾的那个微笑,告诉观者的,却远不仅是下一个受害者那么简单
镇上白人vs吉普赛人,冤冤相报&孽力回馈,比诅咒、巫术更可怕的是人心的险恶。看点有四:化妆术,男主演技,曼妙的吉普赛女郎,客串药剂师的金大师本尊。抛开电影不谈,有句台词说的在理,人胖了担心得心脏病,瘦了又怕得癌症。
律师替黑脱罪,歧视少数族裔,行车乱性撞人,被下咒遭厄运……都是好莱坞保守类型片里的俗套起式,可最终没有一个按套路走下去,特别是乔·曼特纳的黑老大的角色功用!把公共道德善恶因果扔到一边剑走偏锋另辟蹊径可能就是一种Cult。增肥/减重通常出现在不必当真的荒诞喜剧片中,惊悚恐怖也玩这套会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情绪外溢,不过好在本片也注意到不能过于严肃,就连片名Thinner在描述主人公遭遇同时也在双关Sinner。
有点老,节奏有点拖沓!但king老师的著作中的黑暗和惊悚的力量还是很大的!瘦身,诅咒,还有报复,很好的故事!当然还有人性中的贪欲和恶!
姐可以去演《胖到死》——一边疯狂健身一边猛增体重orz
斯蒂芬金编剧。然而里面扮演黑手党老大的居然是犯罪心理中的ross大大。ross大大演什么都是警察范儿。片子不错,但是恐怖程度非常之低。最后,请老天赐我一个吉普赛人吧!!!!!Please!!!!
頭重腳輕,越到後來越失去控制,最後變得很無聊。結果整體上還是作為類似恐怖大師一樣的短篇比較合適,神秘色彩反而會不被淹沒。到最後就像是嚇唬小孩的主題,做了壞事就要勇於承擔,不然後果很嚴重。。。
小時候陪家人到節拍租碟,最大的樂趣就是不斷徘徊於恐怖電影架子,睇簡介,睇到腳軟,睇到世界唔安全,睇到阿媽叫我走,然後同阿媽講,不如租呢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