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电影与城市小市民生活
片子不错。力度把握的很好。看的粤语版,很舒服。
张家辉演得好啊。端盘子吃水果那段,跟黑社会里面吃陶瓷勺子似的。
坚韧,自信,这就是张家辉后来的形象,香港人喜欢这样的形象。
港漫不再火,也没有超级英雄,没有小马哥,没有李小龙。疲惫迷茫的香港人,现实又传统的中国人,欣赏的是这样的形象。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里,美国人有跑步,有精神病互助协会,有舞蹈比赛,有球赛。确实生活要丰富一些。
郑秀文很好啊。德华也不跟她拍龙凤斗了。那是十年前。杜sir还很风骚。
片子里郑秀文说那十年和在那个房子里的生活的时候,我很感动。
杨颖真漂亮。眼睛黑白分明,亮晶晶。把她涂黑挺好的。她太漂亮,太抢镜,会刺激疲惫的观众。欧豪可爱的挺自然的。姜武演得不错。
这部片子各方面都很到位。演员都很合适。心灵鸡汤挺好的,煲的火候到位,多好。
银行保险库那段,失业失恋的40岁房产经纪张家辉站在满是房契的钢铁架子中间。
灯光从上打下来。这个场景构造的神了。五星场景。
香港电影,是拍给城里的大众看的。很多都很有诚意。
癫狂,轻松,调侃,温情。
而周星驰,是很癫狂,很轻松,很调侃,很温情。
十年前的《功夫》,周星驰竟然还在为大家描绘功夫的梦想。
星驰啊。俊采星驰。
生活,心酸,心酸不过豪哥看到瘸了一条腿的小马哥捡原来的小弟扔在地上的小费。
小马,你给我的信上不是这么说的。
是怎么说的呢?
呐,做人最重要呢,就是开开心心。
有情饮水饱。
p.s.
才意识到我是在光棍节看的这个片子。哈,有点意思。
2 ) 和那根毛一样的莫名其妙!
让人失望不已的作品,脱节的剧情,人物关係一团乱麻,就如同片中的那根毛一样莫名其妙。
就演员来说,郑秀文发挥最为出彩,好面但深情的中年女人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其他角色竟是胡杏儿饰演的“物质港女”最让我入戏。张家辉、angela baby不过不失,角色前后的变化受剧本所限,无法发挥。至于欧豪,只有傻乎乎的可爱笑脸,每有更深入的表演。
本片支离破碎的人物关係和性格让人无法理解。项少龙和金凤的人物关係处理十分溷乱,阿黑和Very的恋情更是莫名其妙,唯一的表白镜头仅有不到2秒就被残忍切掉,完全没有照顾到情感的发展。阿黑从邮差到援交再到运货工人的转变让人咋舌,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什麽一个运输工人可以进到高级机密的房契保管房。
故事自嘲“炒房就是香港人的生活”,意在通过男主角项少龙的转变,体现关心身边人才是生活重点的主题。但是主线的进程却和影片主旨背道而驰,主角的困难在于“房”,但是最后帮各位主角解脱的核心元素,依然是转手内地富豪的那套“房”。
本应该“看破红尘”的项少龙,事实上在出手该物业之后,还是必须靠地产经纪的工作为生。但他又劝金凤不要再关心楼市,角色的现实和角色性格的差距实在让人一头雾水。
影片末尾处,片方用字幕告诉大家:该物业售价目前已经涨过半,升到4000多万港币。虽然看似是用来“黑”房地产商的电影,却似乎做到了为半山物业做广告的效果。让人哭笑不得!
3 ) 有情饮水饱+1000
【咦,这是我写的么~~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这片儿的水准还不如今时今日的TVB啊啊……这么写,还是想玩不一样的文风,最终以辞害意,回头看,写得不好。】
《临时同居》讲的是房事,买房、炒房、为房所困的事儿。
木木说,房子现如今是全中国人的命根,这么看,导演卓韵芝这回走的也是言志路线,“当时回香港照顾外婆,我发现楼价不停升,我从前卖房的钱,已经不够买升的房子,我想就是因为这个事,让我写《临时同居》。”而且,住的问题,也一直属于港片序列里的重大课题,从1973年的《七十二家房客》、1992年的《笼民》,到2010年的《维多利亚一号》,我们不禁好奇,2014年《临时同居》里的张家辉和郑秀文,到底又被房子虐成啥样了?
都说香港电影,过火癫狂,更别说,此番上阵的卓韵芝,还是敢跟黄子华抢栋笃笑饭碗的大才女,但苍天在上,《临时同居》过火癫狂之处,统统浓缩在了两分钟不到的预告里——哇,张家辉有够贱啊,郑秀文咆哮姐啊,AngelaBaby啥时成了非洲娃娃!但看完《临时同居》,你只能说,它完美诠释了啥叫不温不火。本来,张家辉变身势利房产中介,郑秀文Cos情伤累累离异女,AngelaBaby转型快递妹,欧豪出演纯真富二代,试想把这四枚奇形怪状搁同一屋檐下,来这么一出炒房记,多嗨多带感啊!但可惜,炒房四人组里的两男两女还真没擦出啥化学反应,张家辉与郑秀文、欧豪与Angelababy最后各自结成CP,只能用无惊无喜形容。
说到底,《临时同居》讨论的还是面包与爱情,孰轻孰重。
正方代表郑秀文,她主张:“有没有房子不重要,房子里一定要住着你爱的人”,反方代表张家辉,他认为,买不起房,爱情只能是悲剧的同义词。显然,卓韵芝坚定地站在了郑秀文这边,为“有情饮水饱”这句老话,玩儿命点赞,看看主角们的结局你就懂了,张家辉与郑秀文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但他们炒房这档子事儿,算是亏大发了。所以,《临时同居》的最大亮点,其实是身兼编剧的卓韵芝围绕“有情饮水饱”这个基本点,攒出的那些动人金句,比如“酒店是住一阵子,而家是一辈子”,比如“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惨的是什么?是你发现没有人需要你”,当然,以上金玉良言,皆出自此片的真爱代言人郑秀文之金口。
子曾经曰过:好的喜剧,总是忧伤。《临时同居》虽说在搞笑指数上,还停留在呵呵期,离哈哈期还差着一大截,但它对忧伤的表述,杀伤力却相当惊人。张家辉一句“人生,真是麻烦啊”,不知戳中了多少大老爷们的小心窝。还有那个冷冷的全景镜头——画面里,张家辉、张秀文、AngelaBaby渺若微尘,四周的房契黑压压一片,这就是传说中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吧。(by 淹然)
原载《贵阳晚报》
4 ) 《临时同居》:House ≠ Home
家,是什么?
从小到大,无论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都会被问及这个问题。小孩子会说,家就是爸爸和妈妈,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就是天地。年龄大点的学生们,受到语文课文的影响,也许会文绉绉的来一句家是温暖的港湾。等再大一些,面临工作恋爱婚姻等种种现实问题的时候,家就成了一间要花很多年去供养的房子。再往后,笔者未曾企及那种年龄和阅历,也只能凭空猜测,人们对家的理解,大概会经由物质到精神的重回归吧。人,由幼稚到成熟再走向衰老,家的概念,也会经历精神——物质——精神的一个变迁吧。
这部新片,笔者起初以为是关于合租同居的故事,未曾想却是探讨家和房子的意义,而且四个主角的人物设定,还相当有意思,分别指向了不同的方向。项少龙,地产经纪,深谙炒房的门道,在他眼中,房子,就是钱的象征,没有不能卖的房子,只有不会炒的经纪。沙律,刚刚结束了十年的婚姻,对她来说,房子,就是家的象征,她一直渴望丈夫能够回家。而阿黑,项少龙的前妻与她的前夫生的女儿,即使母亲给了她房子,却选择与项少龙一起生活,她想要父亲找回当初的“有灵魂”的自我。Very Wong,富二代,却来香港体验生活,不花父亲的一分钱,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好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
电影便围绕着一座房子展开,一座沙律的房子,一座想卖却又舍不得的房子,一座被视为家等候丈夫回来的房子。项少龙因为机缘巧合结识了沙律,伙同阿黑和Very四人集资盘下了这个无双台带顶层阳台的豪宅,希望通过倒卖能将自己的身价翻倍。于是项少龙背着自己的公司,不断找买家看房,并因此引发出一系列滑稽荒唐的喜剧与发人深省的悲剧。然而盘下房产不久就遇上政府调控楼市,四人被迫入住。时间久了,这四个人渐渐形成了家的默契。
本片有四个主角,却只有三条故事线索。项少龙因为私下卖房而被公司炒鱿鱼,却逐渐找回曾经的自己,并重新认识到家的意义,此为故事主线。沙律遭遇离婚后的精神危机,与丈夫在无双台的重逢,让她放弃了对房子即为家的执着,此为情感主线。而阿黑则面临工作压力,甚至被迫做出台公关小姐,幸被沙律发现及时制止,最后与父亲的关系和好,此为故事和情感副线。
孙燕姿曾有首歌歌词写道:我要一所大房子。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安居乐业,得有所房子,强调了房产的重要性,所以大学毕业生们都对买房感到头疼,所以人们才如此热衷于炒房,因为大家都知道房子对于寻常百姓生活的特殊地位,以及其中蕴含的无尽商机。然而,房子,是否就等于家呢?有了房子就有了家吗?有了房子就能锁住家中的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片中的沙律就是绝好的证明。她太过在意房子的意义,她以为有了自己的温暖的避风港,自己的丈夫就能每天回家停歇。而项少龙,则太过看轻房子的意义,以为这就是个倒腾来卖钱的物事。同时,他也和寻常人一般现实,有了房子,才能有爱情有婚姻有家庭。他们二者,都太在意房子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反倒是,阿黑,她虽然在自己的人生上迷茫不清,但是对家和房子,却看的比谁都要清楚,只是她自己还没认识到这一点。
家,是什么?家,是一种世界上最强大的关系纽带,是一种精神契约,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默契。家,更是一种精神范畴而非物质范畴的概念。正如电影中诸人最后所领悟到的,重要的是住在房子中的人,而非房子本身。房子可以换了一套又一套,但家人,仅此几位而已。所以在影片的后半,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四人,虽然不是名义上的“家人”,但他们在精神上,已经如同家人一般。
House ≠ Home 。不要再执着于要住怎样的房子,而是更好的关心身边的家人吧。
5 ) 港片现在就这水平?
和我刚才评一星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的区别就是有闲钱去请水军给电影点评三星。
人物同样塑造的非常混乱,一个不知道是干啥来的富二代,一个应招女孩小阿飞,一个只用小阿飞几句话概括了好像以前很牛逼的房屋中介,一个没事去街道办指手画脚(这跟剧情有蛋关系!?)的饥渴离婚女。
然后四个毫不相干的生拉硬套因为炒房就临时住一起了是这样?中间还穿插那么多跟剧情一点屁关系都没有的剧情,导演吃屎来着?完了你还弄跟鸡巴毛往他妈大屏幕上黏来黏去你恶心么?还喜欢夜光避孕套?电影不好好拍,这乱七八糟跟谁学的?
6 ) 为了低俗而低俗
这部片真的很不合我口味啊→_→强忍睡意看完的,只能说现在这个年龄段没办法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剧情也比较老套,港片一直都脱离不了的套路。不过也是有一些亮点的啦,比如第一次知道原来有会夜光的避孕套→_→那叫一个立体生动啊→_→再比如墙上那根内涵的毛→_→我也是思考了很久才明白的,太内涵,有那么长吗?咳咳...不懂不懂。
最后咧,看了结局,知道它贯穿始终想告诉我们的是the best thing is to be free,不要让现实把你吃透,要做回有灵魂的那个自己。(这片我都能写影评,太佩服自己了=_=)
被预告片骗了,原以为是疯狂喜剧(发现我好这口),实际就是很平淡带点喜剧色彩的拼卖房的故事。
我以为Angelababy的演技已经够差了,然后欧豪出现了;我以为欧豪的演技已经差的没底了,然后何穗出现了「不过人家毕竟是模特……」
借着炒房热这个现实话题实际上还是出传统的港式爱情喜剧,张家辉和郑秀文的演技(粤语版)撑起了整个故事,特别是郑秀文片中有场戏可以算是近几年付出后最精湛的一次演绎。但主线人物过多、剧情太细碎没重心、特别是感情进展的莫名其妙仍然是影片硬伤。建议观赏粤语版。
這個劇本很可能是一句話發展來的。失婚婦人與地產經紀合作炒樓生情愫。其他元素再往裡面加,找幾個巨星,找幾個時令配角,找幾個新人。這種創作方式,在2000年以後,多次證明,(就好比援交一樣),唔work架。除非你是韋家輝咯。
粤语版,港式神经喜剧,把有家无房和有房无家浓缩在同一屋檐下碰撞,结果都是丢掉那些无法free的东西,才能找到幸福感。编导还将城市建设的不满注入其中,结尾稍显画蛇添足。ps:继《白日焰火》男主角用了张自立(创世纪)的名字后,这部又用了项少龙(寻秦记),都是古天乐的粉儿啊!
激战与盲探,张家辉与郑秀文去年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可到了新片却完全玩不转,创作者是难脱干系的。相当平庸的电影,一个原本应该很有趣的设定却做的毫不吸引人,既没有什么精彩的戏剧冲突,喜剧部分也很难笑。阴毛的笑话更是无聊透了。影片试图想讲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没讲出来。
奋斗男、离婚女、富二代、快递妹,四种身份,对应出四种态度,而人物性格身份的悬殊,通过临时同居这一事件拧在一块,一边把你逗笑一边撕扯出,是有爱没家不好过,还是有家没爱更难受,最后还小反转了一下,结尾自然也是皆大欢喜,人生还是没有办法放弃的呢。ps, 参加网易活动,和姐姐一起看的首映
还行,挺有意思的,欧豪挺帅的,形象不错
看个烂片《临时同居》,居然是首映。来了个 欧豪 ,全程屌的一逼,居然对问问题的粉丝说要多吃核桃补补脑,连答应他粉丝的合影也取消了。本来就对这种小选秀明星不感冒,现在完全路人转黑,呵呵,自我膨胀太严重。
提前观影签了保密协议,想骂的话憋了这么久都懒得骂了。真的是太可怕了。尤其是用毛来做笑点,真是够了,太让人恶心。一星给没能出彩的群星阵容也不容易,一星给唯一觉得出彩的张学友。
欧豪的资源很不错啊,电影还是有笑点的
6.7 以为是个喜剧结果四个主演一个都不好笑。。。全片最好笑的是那个居委会的大妈!!!
路子很对,定位准确,喜剧效果一般,但还是有佳句。故事设定在身份地位年龄各异的四个人,性格差异不够出彩,四个人的火花和冲突都是各自精彩,弱再能融合会更好。更多的交体现在情感方面,而至个人情感缺失和爱情萌芽显得过于草率。欧豪的确是鲜肉一坨,虽然靠一个表情演全场,但重点是真被他演成了。
竟然不是讲男欢女爱的故事,没有太大的槽点但也丝毫不打动人,当然阴毛梗是真的捞。
题材不错,演员不错,导演掌控力太弱,可惜了。
“买房就像伺候人,做生不如做熟”,人生任何事情又何尝不是呢?电影紧扣房产这一主题,抓住了一个看点,因一套房爱一个人,也贴切这种都市喜剧的题材,只是整体拍的太粗糙。张家辉、郑秀文出彩,特别是郑秀文,老姜演失恋戏都如此辣。“一个人坚强,不代表没有受过伤”
三颗星完全是冲着张家辉和郑秀文给的,其它参演演员和故事本身就算了吧。
支离破碎 没有重点
所以欧豪是参考了王宝强的喜剧表演法吗?
不知道在演啥,baby幸亏长得漂亮,还是比较喜欢她上综艺。还有,欧豪不是歌手吗,他的电影好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