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职场尔虞我诈!
职场尔虞我诈的故事听过很多,但是遇到像女主人公这样聪明能干的对手真是难对付。——2013年第二部电影
2 ) 性骚扰与性无关,而关乎权力
男人是老实男人,工作兢兢业业,没有必杀之技,所有很难晋升.这样的人一定会遇到厉害对手,一定会被逼入绝境,一定会绝地反击,那么,一定会胜利么?也许这得看拥有权利的人是否想让你胜利.职场的生存如此残酷,对男对女都不会手下留情.不过<叛逆性骚扰>这部片子,还是安慰性的让女性扬眉吐气了一把,她把男人设计了,就像现实生活中男人常常设计女人一样.
我总觉得片子演的意犹未尽,男主角依然会遇到种种困难,依然和女人有关.这是男人的不幸还是女人的大幸呢?我想肯定还会有片子告诉你答案的.
3 ) 让我们忠于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了在这个位置会做的事情。
男主角蒙冤时既然会潜入老板房间,得势时也会像梅乐帝一样行事。
史蒂芬妮稳坐中军,这一役匡扶正义,洗刷了汤姆的冤屈,维护了股东利益,最终升帐挂帅,理所当然。
汤姆纵有再强的单兵作战能力,维系不好部属,难署将印,只堪做先锋官。
并且这个剧和IT公司无关。
这个简述留给几年后的我和一位故人。
4 ) 谁说女子不如男?
基辛格最广为人知的一句名言:“权力是最好的春药。”伟哥这样的东西是造福于无权无势的软脊梁骨男人的,一旦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男上司可以调戏女下属,女上司自然也可以对有姿色的男下属霸王硬上弓。黛咪摩尔对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强硬骚扰,从心理上到生理上都占据绝对上风,完全印证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硬道理。黛咪的胸部真伟大啊,波涛汹涌的,到底是在《魔鬼女大兵》里练过的。就这么点带色的内容掺杂着高科技公司内部权力斗争的桥段,居然也要拍出两个小时的片长,俺在大部分时间里用快进的方式浏览已经足够了。不过片中那段颇有技术含量的仿真虚拟资料库的情境演绎还是满酷的,即使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也还满能唬弄人的。
5 ) 《败露》
《败露》
办公室政治,政治在办公室。地球人都在玩!
一个精心布置的局,从开始的性骚扰开始谎言的序篇,一环扣一环,无辜的替罪羊稍不小心就会被踢出局,还牺牲的莫名其妙。
仅此而已吧,作为“哈佛商学院和斯坦福要求学生必看的20部电影”之一,难道是给学子们打打预防针,告诉他们除了敬业,还得敬畏吗?
或许是!多留一手,总不是坏事!
6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现身演绎
也许以前看过,因为看的时候似曾相识。无意中又翻到,就冲着两位喜欢的主演去。
影片有些似现在中国大陆连续剧的主题“谍战”,充满金属感和设计感的职场里,一位旧情人设计陷害即将升职的“迈”,精心地准备“重逢”的约会,散发诱人气息的香槟、适时的调情、言语和身体的诱惑…种种种种,然后近乎强暴地“反强奸未遂”,企图制造“性骚扰”的事实。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迈”慌乱不知所措,面临着失去工作、信任、名声的可能。
一个不知名的“friend”出现了,恰到好处的提示下,“迈”找寻证据,击败“黛”。没赢,没输。最终,精疲力竭之后发现,登上副总宝座的,不是别人,竟是那个一直暗中帮助他的“friend”。
无处不在的机密,无处不在的竞争,无处不在的陷阱,无处不在的女人……值得一看的经典情节在那段“性骚扰”,主演们无可挑剔地样貌和身材,恰如其景、渐入佳境的调情,很适合小年轻人们借鉴。
片子挺揪心,看的同时总让人不得不去思考自己如果陷入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地时做何反应。
1、性骚扰的真谛不是性,而是权力。(艾小柯)2、本片的真谛不是性骚扰,而是尔虞我诈的商战。3、这部20年前电影中描述的虚拟现实技术,如今已渐入佳境。
women's war~~
除去结局都挺好的,谜题虽然不吸引人但也绷到了最后,只是结局把公司运作搞成了过家家,最后揭示的整件事的动机更是牵强没有说服力(真正的平权电影,女上司也会想着强奸男下属,sex is about power but not gender)
这个片子之所以评价不高,一是因为故事弱了,二是因为黛米·摩尔在里面并没有什么尺度。也就是说这片子既无故事,亦无尺度,还无表演。
其实迈克尔道格拉斯和黛咪摩尔很有夫妻相,道格拉斯噩梦中的小强爸爸太搞了
demi moore和douglas都献上了不错的表演,21年前的电影仍然能看说明还是有一定魅力的。
补标。大学的时候看过,不过没太大印象了,今天重新看了一下发现和当前MeToo运动还挺有对应意味的。性骚扰不只局限于男性施加于女性,核心是权力,无关性别。那个类似VR的数据库现在看来很超前了。道格拉斯那几年演了不少这种欲望爆棚又被女性反制的片子~
勉强及格。莱文森拍的四平八稳(布光还是明暗结合挺养眼的),但这个剧本内容还真是丰富啊,剧情主干是道格拉斯跟新上司、前女友摩尔的性骚扰官司,METOO里弄出来的那些职场性骚扰基本出不了本片的范畴,但性骚扰这个东西,基本就是双方坐在那儿讲故事,本质上是个打压敌人的道德工具,不过剧情设计道格拉斯找到了一份录音记录,有匆匆收场的嫌疑。在这场官司之上,是职场里权力争夺的游戏规则的示范,道格拉斯问摩尔“你有没有想过,这都是我的设计?”,片尾他打听新上司儿子的情况,不免让人怀疑又在策划新套路了。最后半小时有间谍电影的技巧,而那个VR资料库的设计又承载了科幻电影的元素(这可是94年啊),剧本的料堆得诚意满满,写人也到位,摩尔那个强词夺理、拿自己当大众代表的不要脸劲儿,真是职场一些人的真实嘴脸了
黛米摩尔,不解释呀。。。。
商场与职场的尔虞我诈,但最终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且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似主角般这么幸运可以逆袭回天。
剧情简介没说到点上~~~挺不错的一电影
94年看的话,很前沿时尚,连VR都出现了。今天看,就年代复古,黄金90年代。故事的连环套设计也是不错。评:3.6星。
黛米摩尔真是个神奇的妇女啊
『补標』应景现在所谓的MeToo運動,一个现象演变成我们曾经特别熟悉的『运动』,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看来全世界的人民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那伙的……如果换而言之女的人老珠黄开始说♂男的当年如何如何了,该有口莫辩了吧(非電影情节)【2021-1-3重新下载21:9截图再看】
啊,这个故事的设置尤其聪明(除了最后那个推动关键情节发展的扯谈的VR产品)。它颠倒了惯常的No Means No的身份模式:这回受害者变成了男性,而施害者变成了女性。于是,不但令故事有了亮点,更重要的是,这让男性观众的共情变得特别容易(这大概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了吧)。接着又借助男主的妻子、女秘书和女下属之口,道出了真实世界里更广泛存在的情境模式。最后,还不忘通过女律师的台词穿透表面的纷争,直指问题的核心:掌握了权力的女性也“能够”和男性一样滥用它,因为“Sexual harassment is not about sex. It is about power.”所以,如果只是受困于性别的滤镜而错失了滥权的真正本质,那确实称得上是一种肤浅的遗憾了。
《桃色机密》这个名字还算准确,但更准确的应该是《抗日战争》,最奇怪的名字就是我看的那张碟上写的:《叛逆性骚扰》,简直是莫名其妙。
★★★ 记不起02年还是03年在本港台还是明珠台看的,当时觉得好看,后来租碟又看过一次
俏黛米专吃男下属,老麦克堪比柳下惠。捕寒蝉黄雀偏在后,权与钱总是性做媒。
生动的职场一课。道格拉斯和摩尔那时多青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