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伦敦黑帮》时不得不提的系列幕后的最大推手,也就是成功打造出《突袭》系列的导演加雷斯·埃文斯。虽然出生于英国,但是加雷斯的事业重心无疑是在东南亚的,与印度尼西亚拳师伊科·乌艾斯的结缘让他有机会把东南亚硬桥硬马的动作片风格发扬光大。多数人想不到这个看起来憨憨胖胖的白人会用《突袭》系列作为“教科书”,重新定义了拳拳到肉的野蛮暴力动作片流派,一直到今天好莱坞不少B级动作片仍然会拿《突袭》系列来作比较。在北美碟片市场爆红的加雷斯虽然获得了相当的类型片“宗师”地位,但他除《使徒》外几乎没有脱离东南亚的影视土壤,究其原因无非“软件”与“硬件”两点,这也是加雷斯选择回到家乡拍摄《伦敦黑帮》的破题关键。 所谓“软件”,即文化语境。在东方深耕动作片市场多年的加雷斯深谙东方讲究形式感的电影语言,东方人潜规则构成的那一套江湖体系和简单粗暴的暴力设计往往是不谋而合的,所以中国武侠之所以成功,所以《疾速特攻》系列之所以成功。 在打磨仍欠火候的《伦敦黑帮》剧本背后,观众能看到的是加雷斯对于西方故事的东方式演绎,或者在我看来干脆就是老牌港片元素的英伦复活:蟊贼杀死老大的设计像《PTU》,在混乱中继承黑帮家业的设计像《无间道2》,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竞逐比《教父》似传统黑帮片展现得更加具体,氛围也更加“梦幻”。 《伦敦黑帮》的伦敦是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多元的城市之一,全球移民涌入让种族问题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核心特征。就像在文本上隐喻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对于英国剥削的《绅士们》,《伦敦黑帮》让更多元的移民汇聚一堂,阿尔巴尼亚、土耳其、巴基斯坦、中国、意大利、爱尔兰黑帮的暗箱操作既可以看作是黑帮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伦敦这样一个新兴的民族大熔炉里,来客对于主人的虎视眈眈。 所谓“硬件”,即动作设计。东西方影迷对于动作片的理解往往难以达成共识:东方人要求动作快,西方人要求看得清;东方人崇尚硬桥硬马,西方人崇尚天马行空……说到底,西方拍不了东方动作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伊科·乌艾斯、托尼·贾、甄子丹这些真正的练家子,所以即使基努·里维斯在《疾速特攻》系列打得再酷,动作迷还是不禁为慢半拍的套招和不得已而为3的剪辑可惜。 《伦敦黑帮》几乎找到了动作戏的平衡,饰演艾略特的索佩·迪瑞苏用出色的身体素质最起码跟上了镜头设计,东方美学让拳拳到肉的动作戏码中展现,“痛感”强于“爽感”的动作设计充满了B级片的绝妙恶趣味,对于暴力纯粹的展现令其充满了夸张的惊悚感——你当然知道没有人可以拿一根飞镖就摆平一个酒吧的混混,但是当主角摁着敌人的脸擦水泥墙的时候,你还是会被一墙的血印子激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黄四郎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部剧的观感究竟如何?
四个字:硬桥硬马。
豆瓣上,有网友这样写道:
这部戏中的肉搏,招招筋崩骨裂。
掰手指,磨脸皮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这部戏中的枪战,弹弹杀人诛心。
狙击枪把脑袋轰烂的瞬间,每一秒都在挑战感官极限。
连手榴弹爆炸的镜头,都要用慢镜头着重表现。
可就是这些看着就疼的画面,硬生生成就了一部超级大爽剧。
更有观众追完后,前排表白导演: 天上的星星全给你!
本剧正是由加雷斯·埃文斯亲自编剧并导演,身体力行,全权操刀。
说起这位人物,可着实是个传奇。
作为土生土长的英国小伙,从小却对东亚的动作片痴迷异常。
结婚后,他举家搬到了印度尼西亚,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着手拍摄武术片。
先是于2009年出品处女作《精武战士》。
两年后,又通过《突袭》系列一夜成名,享誉影坛。
还被DC力邀成为超级英雄电影《丧钟》的导演,全权负责制作。
如今,埃文斯衣锦还乡,誓要在欧美电影界拼出一番作为。
于是,就有了这部《伦敦黑帮》。
场面上,本剧完全承袭了《突袭》的风格。
晃动的镜头,不断在渲染真实气氛和紧张感。
埃文斯的电影里,也总有几个格外出彩的小反派。
比如《突袭1》中的不死小强“狗哥”。
《突袭2》中的墨镜女和棒球男。
同其它送死的喽啰不同,埃文斯总会让这些杀手充满魅力。
他们个性十足,身上透着爆棚的邪气。
戏份不多,但总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伦敦黑帮》也是如此。 每一集,主角会去挑战一些有鲜明特点的支线人物。 第一集的结尾,主角就与菜刀分尸魔展开了一场鏖斗。
虽说菜刀分尸魔最终还是死在了主角的光环之下,但这场漂亮的对决,让观众记住了这个出场不足十分钟的小人物。
剧情上,本剧也是环环相扣,令人欲罢不能。
夜晚,两个吉普赛黑帮的铁憨憨,突然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去阿尔巴尼亚黑帮的地盘上,铲除一个微不足道的恋童癖混混。
刚入行铁憨憨当然想证明自己,他们拿了手枪偷了车,按照上级指示,埋伏在公寓门内,待到有人到来时,便扣动扳机完成了任务。
但没想到,对方才不是什么微不足道的小混混,而是站在伦敦黑帮金字塔最顶端的男人——费恩·华莱士。
铁憨憨吓得六神无主,只得开车撞晕费恩·华莱士的司机,然后找地方藏起来。
他们谁也不会想到,这场荒诞不经的误杀,会造成伦敦城内的风云突变。
国不可一日无主,华莱士家族连夜将费恩·华莱士的长子肖恩送上了王座。
肖恩登上王位后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倾整个伦敦的黑帮之力抓捕凶手。
为了让大家专心缉凶,他还停掉了所有黑帮的生意——报不了仇?
那咱谁都别赚钱。
黑帮合伙人对这一举措颇有微词,但也只能阳奉阴违,背地里自寻出路。
在整个伦敦因黑老大的死被折腾的鸡飞狗跳之时,一个神秘的新人出现了。
他叫艾略特,是一个普通的喽啰。 普通到帮会的老同志几乎都不认识他,可以说是非常尴尬了。
艾略特自费恩死后便开始活跃,他先从失踪的费恩司机入手,单枪匹马冲入敌营将司机救回。 艾略特仅用一只飞镖,就打得全酒吧满地找牙的桥段,分明就是“铅笔侠”约翰·威克的翻版。
乱世出英雄,平时连见肖恩保镖都没资格的艾略特,终于通过营救司机,取得了肖恩的信任,被留在了肖恩身边。
但鲜有人知的是,陈永仁啊呸,艾略特其实是警方的卧底。
原来在黑帮大乱之际,警方也想趁此机会重建黑帮势力的版图。
第一集的最后,铁憨憨终于落网。
但看似无厘头的误杀背后,有着更深的阴谋。 表面一团和气的黑帮家族,肯定还存在着不小的危机。 接下来的篇幅,就是费恩之死,引发的错综复杂的利益斗争。
这是导演加雷斯·埃文斯执导的第一部剧集,但却并不是他的第一部英国本土作品。
早在2018年,埃文斯就与网飞合作,联手《唐顿庄园》中的大表哥,拍出了电影《使徒》。
这部片可以看作是埃文斯的转型之作,暴力场面少之又少,更多以剧情和气氛为主。
但这次试水,却遭遇了滑铁卢。
豆瓣评分只有6.3,观众反馈:节奏拖沓,剧情乏味。
显然,浸淫东方环境多年的埃文斯,刚一出手就遭遇了水土不服。
这次的《伦敦黑帮》,算得上是埃文斯对自身转型之路的再次探索。
究竟如何才能在保留既有优点的基础上,吸纳西方的新鲜血液呢?
这次的埃文斯,终于找到了正确答案。
他用西方外衣包裹住了东方外壳,内外兼顾,进而一举两得。
先是西方外衣。
埃文斯将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伦敦。
这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市,既是日不落帝国的首都,也是多元民族荟萃的人种大熔炉。
人口构成越复杂,杂七杂八的糟心事也会变多。
糟心事多了,自然就成了江湖。
可以说,《伦敦黑帮》的设定,天生“有戏”。
片中短短一集,就出现了白人原住民、黑人移民、穆斯林、华人、吉普赛人等各方势力。
再是东方内核。
从小沉迷东方电影的埃文斯,深谙东方艺术作品中的快意恩仇。
他的作品中,也处处是对东方经典电影的借鉴,尤其是港片。 片中对《无间道》的致敬尤其多。
身为警方卧底的艾略特,因其敏感身份而备受煎熬,虽然一心想匡扶正义,却担心会被黑道同化。
这段简直可以无缝衔接《无间道》中黄秋生对梁朝伟的训导。
更绝的是,艾略特也看心理医生,也接受催眠。
这些无处不在的迷影梗,既展示了导演的功底,也是一次成功的取经。 忠奸难辨的复杂人性,打破了非黑即白的刻板人物形象,使得剧情更加饱满,余味悠长。 就这样,埃文斯以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塑造了一部以伦敦为主阵地的东方故事。
在保留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又积极参与本土化的改良,使得《伦敦黑帮》在口碑上赚的盆满钵满。
豆瓣8.2,Imdb8.5,其中第五集的单集评分一度飙到了9.6分。
黑帮题材作为欧美电影中的重要部分,一直屡见不鲜。
《黑道家族》、《浴血黑帮》等剧,也早已成了经典。
但在这种情况下,看似老套的《伦敦黑帮》,依然用独具特色的风格,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尔虞我诈的权谋陷阱、敌我难辨的血腥交战、生死攸关的情谊抉择、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
对于这样的特色好剧,四郎也没什么可说的——刷,就完事了。
文/黄四郎
黑帮大家族除了有个小黑人帮别人洗个钱之外 还给人能提供啥保护。自从他那个头脑简单四肢也不怎么发达的儿子跟所有人放了狠话以后,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连在贫民区开杂货铺的女难民都不鸟他。这女的一出场这架势我以为西西里黑手党的女儿呢,结果啥也不是还总死不了。
还有那第五集那个所谓枪战大戏。丹麦特种兵站一排拿子弹拆迁的时候,我貌似看到一个好似抽了羊癫疯的女人像没头苍蝇一样跟厨房里绕了两圈然后跑到外面挂了,差点没把晚饭喷出来。然后居然进到楼里被一个拎几袋方便面几盒午餐肉走二里山路都快猝死的老汉给杀了好几个?临死还丢一炸药包 !我特么也是醉了。最后莫名其妙的煽了半天情,父子俩一块领了便当以后估计都想不明白他俩为什么要死?小胡子男杀他俩的意义是啥?
类似还有好多好多 什么尼日利亚包工头带着3个农民工拿把片刀就到伦敦来要账了,5亿英镑这么好赚我都把他们四个摆平了,结果居然把杀人不眨眼的阿尔及利亚黑帮大哥吓尿了。一脸横肉的黑人洗丢了人家好几亿,连句抱歉都没有,跟人说我也不知道哪去了,等我哪天找着了再告诉你。WC这个社会都这么牲口的吗?
后来才知道什么突袭导演制作的 难怪没剧本。不过就围绕着一个没脑子一个就知道嗑药的Junky这俩黑二代 还准备拍好几季真的好吗?论拳拳到肉和血腥过瘾 个人觉得突袭和第一滴血4差了好几个档次。
首先,这部电视剧适合拍成漫画剧而不是电视剧,如入无人之境,警察形同虚设。
第二,导演和编剧过于炫自己的技术,把时间线弄得非常混乱,很容易让人看的云里雾里。
第三,很多剧情设计的不合理,观众看起来比较突兀。
第四,很多小细节上也是没有必要,比如黑人卧底被一个拿咖啡杯的女士撞到,没有必要还说那么多。
看这部剧,先认识导演,是个白净净的胖先生,加雷斯埃文斯。他的作品是口碑相传的《突袭》,创造了密闭空间枪械结合功夫的动作类型片新高度。 《突袭》系列的动作场景是残忍真实的拳拳到肉,枪械激战的冷冽渲染和血浆肆意纷飞的惨烈。密闭空间激斗,逐层挑战Boss,一条浴血求生之路,壮怀激烈。这一套功底,百分百溶入《伦敦黑帮》,而且明显超越了。 剧情简介: 伦敦黑帮老大被两个小混混当作流氓在贫民区给杀了,进而引发各派黑帮相互倾压,极度混乱。老大之子调查杀父事件,发现这只是幕后黑手的一招先机而已,更大的灭绝计划随之而来......。 既然剧集导演是动作片名家,那就一定要明确重要观点——剧情是为动作场景服务的,看点必然是每集的重头动作戏。这方面,负责的说,剧中的动作戏是超越所有剧集的,是按照大电影水准拍的专业戏,并且充满创意。 首推第一、四、五集,三场重头动作戏。如果有做视频的同学整合整合,会让观众大呼过瘾。一场打Boss的遭遇战,密闭空间格斗;一场迷离惊悚的暗杀戏,密闭空间的变形;一场攻守俱佳的枪战群戏,传统与创意结合。 第一集单挑菜刀分尸魔的戏,强弱悬殊,空间密闭,野蛮恐惧,徒手肉搏。导演按恐怖片场景,配合血腥武力,让实力一般的第二男主绝境求生,风格低俗离谱邪典,但是酷得一塌糊涂。 第四集刺客伏击死里逃生的戏。让人恐惧的狙击手,被团灭的和侥幸逃生的,配上迷雾重重的剧情推进,不仅紧张刺激,而且还渲染了剧集情绪。这个段落的运镜和场面调度代入感极强,感同身受。 第五集特种部队进攻堡垒避难屋的戏,一战封神,让人过目不忘。机关密布,精英武械,自毁式PK,两队专业实力派的毁灭性对战,让人扼腕叹息。专业枪械的精准攻击,符合人性的不死不休,以及脑洞大开的物理防御,难得一见的枪战群戏。 剧集的这些重头动作戏从动作设计,镜头走位,尤其是场面调度都是大片水准。 全剧战斗场景风格有些极端,很挑战常人忍受能力,这使角色有了打不死的超人之感。但其中又穿插伤情呈现,又结合人物性情,又合理运用各种物理原理,恰到好处冲淡了过于超人的设定。 从叙事上看,需要无剧透提示一下: 主题故事是黑帮电影,有《教父》那样的家族荣枯和《无间道》的尔虞我诈,编导投入不少笔墨。 社会背景很现实,列入了时下英国现实,阿尔巴尼亚、库尔德、吉普赛人等轮流做庄。看剧时,因不是腐国人,真有些凌乱。 叙事结构是推理断案,典型的罪案悬疑惊悚风格。主线副线比较烧脑,反转很多,而且是英剧所擅长的反转中反转,暗黑系,残酷现实。这方面比较成功。 电影史上,动作类型片大师们的讲故事能力基本都是短板,重武轻文。截止目前,世界上可以动作叙事两不误的仿佛只有大神詹姆斯卡梅隆。同时,这又是每集45分钟片片的9集电视剧,内容势必要融入更多。因此,导演的表现是成功的,而且确实不易,表现出来的东西虽有些拚凑晦涩不纯熟,但整体还是可以过关的。
看到男主角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联想起《浴血黑帮》中John的角色,而作为同样的黑帮题材,用一个主演;很难不让人将两部作品进行比较,那就先说说两部作品的区别:
1、时代不同,《浴血》是发生在一战后的伯明翰,一个家族通过自己的赌马生意一点点讲自己家族不断做大做强的故事;《伦敦》的故事发生在现代,一个黑帮体系中的老大因被枪杀而揪出来的一连串的事件及尔虞我诈。因时间不同,区别那是大相径庭的,一战之后的整体社会动荡给予了“剃刀党”不断壮大发展的土壤,也使得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头脑以及各方势力通力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这是时代的特点,也是他们一代人命中的机遇。
而《伦敦》发生在现代的文明社会,黑社会不是一种被认可、合法化的产物,所以他们各个衣着光鲜的仿佛企业家,也不断的通过社交让自己混迹在上流社会的圈子,相比一战时期的警察用钱即可为己所用,现在社会已不允许他们如此的嚣张。他们仿佛一些衣着光鲜但在高处走钢丝的人,一步不慎便是万丈深渊,除了防着警察还要担心全球各地的帮派组织在他们的蛋糕上面分上一角。
2、角色设定不同,相比《浴血》的大男主的设定,《伦敦》启用的是双男主的设计,两个男主一个是黑帮新贵,一个是卧底干警,而且感觉警察的戏份比黑帮小少爷的戏份还要多一些。警察不但可以一个打十个,而且经常是能够以小博大的肉搏战胜对手,又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周旋在黑帮内部的各方势力之中,顺便还和黑帮长老的女儿谈了把恋爱。坦白讲那个警察有点太厉害了,我觉得这类人是有在金庸现在笔下的男主才有如此的能耐,完全不像一个卧底警察能做出来的,当然本片已经埋了一根很长的线.......就是两位男主最后如何的交锋(打死我也不相信第一季就把黑帮小少爷给弄死),这个线就看日后如何发展吧,但在此预言下,未来卧底警探的内心戏的比重会进一步加大。
3、传达主旨不同,关于传达主旨的不同个人感觉是特别的强烈的,因两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不同,两个故事的发展路线区别很大,《浴血》中所表达的是传统黑帮片所秉持的原则,就是家人的概念,一旦是家人,不管是背叛、出卖或是不作为,怎样处理都不会去杀了家人,而且最后能帮你、能在关键时刻机遇支持的往往就是家人。与之相反的就是《伦敦》中对于人们逐利性的描写,且以利益为根本的进行合作、洽谈以及斗争,其实《伦敦》从一开始就不断的去弱化的家人的概念,也可以说实际上华莱士家族的人中只有肖恩是在黑帮的体系中的,而不论是看他长大的黑人叔叔以及一起长大的亚历山大最多也只能算的上一个异姓兄弟。在利益面前,异性兄弟或者说结拜兄弟之间往往是会刀兵相见的,就像杜琪峰的《黑社会》当中也是以逐利为根本的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黑帮故事,当年和你最铁的人,也许杀你杀的最快。
当然,抛开与《浴血》的对比,就单一作品来看,《伦敦黑帮》还是有很多独到之处的,尤其是动作戏特别的加分,而且叙事手法流程不拖沓,各方势力都有独特之处,当我们能够看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在同一个土地上据理力争之时,本就应该对他抱有期待。
前五集本是绝对的五星水准,尤其是第四集结尾那个长镜和第五集的大战。可惜最大的高潮之后一泻千里,剧作和人物崩的堪比权力游戏最终季,甚至连最擅长的打戏也消失了,结局也是看似开放的机械降神,实在是太可惜了。
浴血黑帮老三番外篇// 打戏彪到飞起~打戏硬核好看,脑内发出活结夜愿的狂嚎2333所以黑人特哥是条子卧底啊,无间道嘛~不好意思剧透了我的错…
剧情纯粹是为了把动作戏串起来而服务的。枪战戏动作戏极度赞,至于封神什么的大可不必。血腥度适中。
开篇即高潮,肉搏,枪战,爽快利落,猛烈,刺激。权游梗好多,不仅有猫姨,还有对魔山的致敬
在我看来很完美的路线,有人说高开低走,结尾差强人意,但是这部剧完全是以电影的规格拍摄的一部作品,第四集的剧情高升和第五集的枪战高潮甚至比很多标榜动作片的电影强的不止一星半点,开个玩笑,黑人曾志伟每每想到,感觉气场不足,但是一看到歪斜的嘴角,又刚刚好,最后,特别喜欢这些影视作品里给人以老狮子感觉的角色,比如这次的吉普赛营地首领。唯独不解的是真打起来的时候,双方的人都去哪了?全成solo了
浴血黑帮番外篇:John的复活(我还没看,瞎说的)
高开低走 临冬城主母再次悲剧
结尾有点生硬,也是难为编剧了,硬把黑帮搞成恐怖分子。
暴力尺度也是很可以了
2020年6月18日23:48:05。第一集飞镖SOLO和血战屠夫,第二集吉普赛营地屠杀,第三集短刀对消防斧以及第五集谷仓包围战,这些足够让这部剧晋升年度打斗和枪战场面候选名单了。可惜足以当做招牌的动作戏犹如经费花光一般在后半程毫无表现。后面的剧情搭配各种新奇的大尺度玩儿法观感尚可。至于结尾的剧情,权当是给第二季续命做出的妥协,不然实在太败好感。
英伦流行题材包装下的亚洲类型语境,加雷斯·埃文斯,B级美学交互黏附的准大师!
年度最佳!畅快淋漓的史诗级别黑帮剧,《黑社会》+《无间道2》+《突袭2》,全方位的惨烈和带劲,故事格局极大,阵营斗争错综复杂,但是情节叙事又极具条理,多线叙事坐怀不乱,高潮一波接着一波,最牛逼的事悬念的设计可以一直维持神秘感,最后一集的震撼远超当年的血色婚礼,看就对了!
结局有点烂尾了吧…完全不是之前的节奏和水准了…每次他们一说一家人我就想笑,finn永远强调自己的wallace,离心离德的…其实很心疼肖恩。特别是第六集他对女杀手说,我本可以把你的孩子也抓过来,可是我没有,因为他没有对我们做过什么。他没有做错什么,父母不是他能选择的,对吗?他说,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所选择的。他和弟弟都承受了太多,没有谁跟他们说过对不起,但他们背负着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在尽力做好。父亲死后肖恩强硬地要复仇,弟弟五年前就为自己和姐姐准备好了后路,也是他使得姐姐免遭毒手。他不只是那个家族罗生门时,只能坐在房间里吸毒,看着母亲的慌乱只能说出“im sorry”的小弟。蛮喜欢肖恩咧…就是烂尾了烂尾了烂尾了!!!按前面的节奏和动作戏,拍出个教父不是问题的,非要整这个,又是这个。唉
科幻黑帮之永 远 不 要 惹 一 个 阿 尔 巴 尼 亚 男 人(已婚)!
前几集简直完美!剧情人物,还有打斗镜头。看起来真带劲!后面为啥有点崩?
动作场面非常值得一看,不属行云流水型,但招招击向要害,更加写实。一个特点是,对决时大都处于生死边缘,临场感、紧张感拉满,每一处致命一击都重点呈现。故事就不太行了,格局看似很大,但主创明显搂不住。肖恩这个角色太一根筋了,弟弟赶紧上位吧。
【A-】年度最佳动作片,本剧前五集证明了加雷斯·埃文斯是当代最优秀的动作片导演。他在现有的动作片拍摄体系中提取出精华,并在持续的融会贯通中逐步提升其视听水准,从而确立其作者性的存在。你看,他并没有一昧反对手持镜头的使用,也不会一直依赖于演员身体素质的发挥。手持镜头的使用加强段落的临场感,对剪辑速度的严密控制也加强了动作之间的连续性,针对不同演员与环境所设计的动作让肢体在曼妙的速率中尽情表达,而血腥暴力的视觉噱头则是纵情发挥电影工业水准的优势所在。于是当摄影机的运动方式与屏幕内的肢体冲突达成精妙的同步时,所产生视觉冲击既直观又有效,观感也随之到达顶峰。当然,最遗憾的就是加雷斯·埃文斯只TM导了五集!
几个配角远比主角有个性,库尔德菩萨大姐头,单挑无敌手卢安,爱尔兰乡村女王华莱士夫人,磕药智者二弟比利
《突袭》等级痛感的打戏,第一集拿一只飞镖灭了一个酒吧的打戏看疯了我,只可惜没有伊科·乌艾斯的身手;文戏一比吊糟,江湖的概念逼近John Wich系列,看出来是东南雅动作片哄骗英国资本的融合
今年最佳动作场面预定。开局是两个吉普赛小混混稀里糊涂杀了黑帮帮主,刚好也在看乔丹纪录片,乔丹父亲就是这么被两个砸车抢钱的年轻人杀害的。打戏真是太好看了,招式细节、衔接都清清楚楚(还有抓住人脸在粗墙上磨这种奇招),层次分明,摄影调度也好。前半截每集都有一段电影品质的场面,一根飞镖一对八,徒手对砍刀,E3徒手对消防斧,E5枪战打铁房子。但从E6开始下滑,钱烧光了故事开始乱讲,前后半截文戏武戏配比严重失衡。看了下IMDB上单集分最高是E5,最低是末集,很权游。盼望二季安排一下印尼帮,老大是伊科·乌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