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碧血金沙

HD中字

主演:亨弗莱·鲍嘉,沃尔特·休斯顿,提姆·霍尔特,布鲁斯·班尼特,巴顿·麦克莱恩,Alfonso Bedoya,Arturo Soto Rangel,Manuel Dondé,罗伯特·布莱克,Guillermo Calles,Roberto Cañedo,Spencer Chan,杰奎琳·达利娅,拉尔夫·邓恩,帕特·弗莱厄蒂,马丁·加拉拉加,杰克·霍尔特,约翰·休斯顿,Julian Rivero,杰伊·丝沃黑尔,Ray Spiker,Harry J. Vejar,Clifton Young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48

 剧照

碧血金沙 剧照 NO.1碧血金沙 剧照 NO.2碧血金沙 剧照 NO.3碧血金沙 剧照 NO.4碧血金沙 剧照 NO.5碧血金沙 剧照 NO.6碧血金沙 剧照 NO.13碧血金沙 剧照 NO.14碧血金沙 剧照 NO.15碧血金沙 剧照 NO.16碧血金沙 剧照 NO.17碧血金沙 剧照 NO.18碧血金沙 剧照 NO.19碧血金沙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碧血金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弗雷德(亨弗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 饰)和鲍勃(提姆·霍尔特 Tim Holt 饰)是两名穷困潦倒的流浪汉,一日,在酒吧中,他们从精明智慧的霍华德(沃尔特·休斯顿 Walter Huston 饰)口中听闻了有关金矿的消息,走投无路的两人打起了淘金的主意,他们谎称是猎人,驻扎在了山上。经历了种种苦难的挫折,幸运的三人找到了金矿。然而,随着金砂数量的增加,原本相互信任的三人之间出现了裂痕。  在一次下山采购的过程中,名叫科迪(布鲁斯·班尼特 Bruce Bennett 饰)的年轻人发现了他们秘密,跟随而来的科迪表示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三人决定杀之而后快。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群土匪开始向山上进发,他们想要的是这三个“猎人”狩猎得到的“兽皮”。在种种阴谋和贪婪本性的趋势下,本来有着美好前景的三人走向的破灭的结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金鼎游龙勾魂令4月的东京…余笙是你史上最强弟子没有秘密的你食神国语痞子遇到爱生存游戏2006轮班特工雨之町回溯2013空中浩劫第四季相对无言第三季黑匣子2020珠峰清道夫逃离疯人院斯慕奇之死托马索真情年代少年张三丰河畔2018花滑女王2:爸爸我爱你火车2020便利店新星

 长篇影评

 1 ) 《碧血金沙》观影笔记

影片围绕美国西部淘金这一母题展开,展现了杜比西、科汀以及霍华德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亨弗莱·鲍嘉饰演的杜比西一改《马耳他之鹰》中的硬汉侦探形象,也不同于《卡萨布兰卡》中的多情绅士,而是一个贪婪、莽撞的亡命徒,他也成为了推动叙事的关键人物。沃尔特·休斯顿饰演的霍华德则完全是杜比西的反面,他沉稳老练、博学睿智且勇敢果决,他有丰富的淘金经验,也深知黄金的罪恶,他是这次淘金之旅的支柱,维系着三个人之间的平衡。同时他充满对于土地和生命的敬畏,和对印第安民族文化的尊重,在竹篮打水一场空后豁达释然的笑容让他成为了这部影片中圣人一般的存在。而科汀则介入二者之间,如果说这场淘金让杜比西一步步迈入深渊,那么科汀则通过这场淘金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科汀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会因为黄金而犹豫是否要救助被矿洞塌方压在下面的杜比西,但也愿意分出自己黄金的一部分去抚慰科迪的妻女,保护霍华德的财产。他不算完美,但有着质朴的善良,使他免于黄金的腐化。

黄金是贯穿影片的核心意象,在影片的开始,导演就借助霍华德之口表达了影片的主题,黄金可以改变人的灵魂,黄金本无罪,但它会引发人的欲望,人一旦得到黄金就会想要更多,欲望的扩大会招致灭亡。而杜比西作为男主角无疑是这一箴言的践行着,在讨薪过程中,杜比西在打倒帕特后,只索要了属于自己和科汀的那部分工薪,并自掏腰包赔偿了酒馆的损失,可见他良知尚存,且遵守原则,因此命运女神眷顾他,让他喜中彩票。但随着黄金累计的数量越来越多,猜疑和贪婪使他不断异化,最终为观众贡献了一个报应不爽的结尾,在众叛亲离后,命运女神不再垂怜他,被强盗围困,而成了刀下亡魂。影片在批判人类的欲望同时,也是通过黄金来叩问观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最终三人辛苦淘来的黄金消散在漫天黄沙之中,回到了他们原来的地方,显然在导演看来,黄金无异于尘土,意义并不在此。三人在一个夜晚发表了各自对未来的不同看法,科汀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果园,霍华德想要开个五金店,做一些小生意安度晚年,唯有杜比西只想挥霍,却对未来没有半点想法,这也为后文三人不同的命运埋下铺垫。影片中段科迪的加入,是影片的关键转折点,他的死亡一方面重新将三个人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影片对于人生的意义的看法。通过科迪妻子的信可以得知,科迪有美满的家庭,爱他的妻女,这一切都在他命丧荒山后荡然无存。不难看出,导演在此想要强调幸福知足的生活比荣华富贵更为重要。

影片并没有跳出时代的局限,对于印第安人的丑化和联邦警察的美化,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牛仔帽、马丁靴、左轮手枪和披肩这些经典的元素未曾缺席,但影片不同于《关山飞渡》英雄美人的浪漫叙事,而是通过三角的人物关系架构出一场紧张的对决戏,就像莱昂内影片中的延宕的远景和特写镜头一样,影片通过叙事将这种仪式化的场景具象化,牵引着观众的呼吸和心跳。影片并没有设置绝对的主角,杜比西作为一个“坏人”让观众无法产生认同,但科汀的镜头多是客观镜头,难以缝合,观众仿佛是这场淘金之行中的第四人,看着悲剧的发生却无能为力,以留给观众更多反思的时间。

 2 ) 两个休斯顿=一场谋杀

(写稿夜憋不出例行放送旧文时间,回看黄金时代最提气)

       每每提及[碧血金沙],总是冠之以“影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淘金电影”头衔,此言虽然不差,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只是浅显铺陈类型而已,完全忽略了其折射的真正精髓——虽然全片从头至尾126分钟之内一刻也没有偏离过“淘金”这一主题,但即便是这一诱因变成争名、夺爱、倾轧、抢权等等任何一种人生诱惑,其主题感染力都不会减弱一分。


淘金记
       1925年,墨西哥坦皮科,美国人弗莱特·C·杜比斯俨然已经从自食其力的打工仔沦为沿街乞讨的流浪汉,每天所能做的就是朝着每个过往的美国人乞问道:“能赏给美国老乡一口饭吃吗?”甚至同一天内向一名白西装包裹的富贵人要了整整三次,被人施舍侮辱,尊严丧尽。一个偶然机会,杜比斯被一名包工头临时招上船前去钻井,每天工作十六小时,可以拿到八块美金的高额报酬,杜比斯在此过程中结识了同为苦力的科汀,以及一个名叫霍华德的神叨老头,该老头口中念念有词,声称知道某个山矿中有黄金,但也提前警示:“黄金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性,使之判若两人。”杜比斯二人当时不以为然,然而辛苦劳动数日,却遭遇包工头在发钱前夕脚底抹油,灰心丧气的杜比斯和科汀无意间重逢黑心老板,两方发起争执,杜比斯二人愤而将其打倒,从鼓鼓的钱包中拿出属于自己的300美元血汗钱。
       生活看不到出路,杜比斯和科汀不得不另觅他途,总念叨着淘金的霍华德由是出现在二人的钱途幻想中,三人在淘金梦想指引下一拍即合,各自供出手中微薄的资本。正为还差的一百块钱发愁时,恰逢杜比斯曾经被小孩纠缠不过买下的彩票中下了两百美元“大奖”,凑够了盘缠,三人就此走上掘金之路。在经验丰富的霍华德带领下,对淘金一无所知的杜比斯二人经历短暂的困惑之后,终于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捧金,然而其心性的转变却也逃不出老头之前感慨:“在黄金未出现时,友谊也许还是存在的”。真正见到金子后,人心开始发生微妙变化,三人商定后决定每天都将掘到的金沙平均分成三份,分头各自保存。
       杜比斯成了三人中第一个沉不住气者,在一次言语争执中,杜比斯对科汀恶言相向,提出当初是自己拿出更多的底本:“我仍然保存要求你所得金一半的权利。”两人于是各怀鬼胎,半夜分别起身去埋金。杜比斯的疑心变本加厉,霍华德派他出去做事,他便怀疑是自己被支出去,两人好找他的藏金地;科汀一次因追打蜥蜴而无意间探到杜比斯宝藏,引得杜比斯大怒,最后还是霍华德仲裁,拿起石块证实果有蜥蜴——至此,掘金战场已硝烟滚滚,贪婪让人丧心病狂,三人越发分崩离析。
       内忧尚未解决,外患又袭来:一个名叫科迪的达拉斯牛仔猜中他们是掘金者,偷偷跟上来后无赖提出:“如今有三种可能,杀了我,赶我走,或者让我成为你们中的一员。”接着在详细分析过三种可能后,悍然提出将三人所得平分为四份。这边四人问题尚未解决,那边又有大批强盗袭来,不知详情的强盗想用金表换枪,怀金心虚的四人主动拉开了战争,枪战中科迪被乱枪打死,闻声赶来的联邦兵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生还的三人读了死去科迪身上的家信,良心的火花闪动了一瞬,但不久后便又渐渐熄灭。
       终于赚够了钱,三人带着金沙离开,归途中遇到一伙当地村民,懂西班牙语的霍华德应邀去帮村民试救溺水近亡的儿子,一直起斡旋作用的霍华德暂离,使得剩下两人之间潜在的矛盾与冲突霍然激发,终于借“谁是头”这一事由大打出手,眼见杜比斯举枪,科汀再不退缩,奋力夺枪在手,大呼“重新洗牌”。时间在二人不断扭打、不断互占上风中推进,待到杜比斯重又抢回枪时,终于将科汀带进小树林,扣动了扳机。把自己彻底推向绝境的杜比西事后喃喃自语:“火堆旁边,也不觉得暖和。良心,良心是什么,要是你相信你有良心,你会被它纠缠到死;如果你觉得你没有良心,它又能把你怎么样呢?这些废话让我觉得恶心。”第二天去埋人时,尸体却已经不见了。他不知道,科汀其实未死,被墨西哥当地人救起带回到霍华德处,眼见事态已发展到如此疯狂程度,饱经沧桑的霍华德仍在为杜比西的性情转变做辩护:“我想他不是个真正的杀手,我想他和其它人一样正直,至少差不多。惟一的错误就是给了你们十万美金,把你们留在那深山老林里。我要是还年轻,在你们那个环境也会被诱惑的。”
       另一头,一心携金潜逃的杜比斯却路遇强盗,稀里糊涂做了死鬼,在金沙飘散下永远闭上了眼睛。有人通知霍华德和科汀杜比斯被劫一事,二人前去废墟寻找,只见得人去金丢,三个袋子空空如也,霍华德仰天大笑:“笑吧,科汀,我们被命运之神或自然之神开了个大玩笑,不管是谁,他一定很有幽默感,金子又回到我们发现它们的地方去了。”


罪与罚
       [碧血金沙]从题材故事角度来说算不上新颖,简直就是自从人类社会有财富概念以来,一个经久不变的悲剧寓言。淘金潮自十九世纪以来高潮迭起,无论是令全世界沸腾的加州淘金热,还是整个北美大陆此起彼伏的金矿地,地域城市就此繁荣辉煌背后,其实正如本片残酷反映,埋葬着一具具在贪欲下轰然倒地的尸体。而[碧血金沙]只所以成为影史上首屈一指的淘金电影,就是因为精确描述了这一人性蜕变过程,三个结伴的淘金者角色也因个性突出而极具代表性——
       影片对第一主角杜比斯的转变,采用了客观描述与主观自省相结合的方式,片头杜比斯流落街头,过着毫无尊严的乞讨生活,即便如此仍未泯灭善心与道德准则,面对彩票童不依不饶的推销,掏出微薄乞讨收入的一部分,面对黑心老板毫无还手之力,也只是拿走属于自己的一份工钱。但第一捧金沙的出现,就此成了杜比斯的心魔,其实在此之前他反复回味霍华德最初的预言,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暗示,此言犹如伊甸园中的苹果般令人坐卧难安,为了防范别人抢在前面堕落而侵害到自身利益,杜比斯成了第一个食下禁果的人,从此无论是之前带他走上金光大道的霍华德,还是在塌方中救过他一命的科汀,都成了他不共戴天的竞争者。
       一直处于被动还击位置的科汀,则代表了在欲望前身不由及的大多数人群,他们对这个世界的邪恶本来一无所知,当自身利益与尊严受到侵害时才愤而反击,科汀对死去的杜拉斯牛仔饱含同情与愧疚,甚至主动提出要将四分之一财富寄给其家人,不难见其本性的良善,但在一个弱肉强食的大环境下,这样毫无防范之心的人只能成为无助的牺牲品,相比较曾在名利中摸爬滚打的老油条,本性纯良的人反而更容易心性大变,走向道德的另一个极端。
       霍华德则是个几乎被神化的人物,从出场伊始,这位老智者就已看透人性贪婪本质,深知掘金路上可能遭遇的悲剧并非在于体力本身,而是腥风血雨的勾心斗角,但与生活现实的苦难相比,他宁愿冒此风险放手一搏。霍华德一路冷眼打量杜比斯与科汀从铁哥们到反目甚至举枪相向的纠葛转变,在尽可能大事化小的原则上,带领他们共同抵御外敌,可就是再洞明世事,也只能暂时控制住局面,对人心的改变依然无能为力。即便是杜比斯终于迈出枪杀科汀的一步,连观众都为其惊人转变义愤填膺时,霍华德仍能从慨叹人性的角度为其解释与辩驳,正是只有见识过极恶的人,才能用极善的眼光悲悯世界。
       而影片三人结局的精彩,就在于形成一个轮回,掘金之路像一次人性测验,偏离本质最远的杜比西搭上了全部身家,固守底线的科汀捡回一条小命,但即便智者如霍华德也已然无法全身而退。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两手空空,无欲无求成了挽救灵魂惟一的出路。


拍片准兄弟,领奖父子兵
       [碧血金沙]时的约翰·休斯顿年方42岁,无论从资历还是名气在好莱坞影坛都尚属后生,但拍此片的愿望早在十二年前尚未入行时便已萌生,在当年第一次读到特拉文小说时,休斯顿已在脑中勾勒出一幅幅电影画面,待到处女作[马尔他之鹰]轰动后,休斯顿向华纳提出拍此片的建议,尽管一代电影大师当时默默无闻,但英明的华纳当家人杰克对此计划甚为重视,当即买下改编权,并筹划出一个乔治·拉夫特、爱德华·罗宾逊和约翰·加菲尔德三人组合的超豪华阵容。由于战争来临,此计划一再搁浅,未想到这一拖便是整整七年,横跨整个二战期间。战时,休斯顿开始以通信兵中尉的身份为美国政府拍摄纪录片,同门导演罗伯特·罗森耐心等待其归来,自己动手改写剧本,前前后后重新修订增改了整整九次!到了1947年归来的休斯顿终于可以付诸行动时,不仅故事方面几乎坐享其成,而且当年貌不惊人的老搭档亨弗莱·鲍嘉也已然蹿升为华纳第一红人,这位演技派一哥听说休斯顿要执导一部B·特拉文小说,当即打电话来主动讨角色。
       说到原著作者B·特拉文,亦有一段诡异逸事,隐居于墨西哥的特拉文作品轰动四野,其本人却永不露面,在休斯顿投入拍摄后,曾向这位偶像作家发出来片场参观的邀请,特拉文却不肯亲来,坚持要派自己的朋友“霍尔·克洛维斯”来片场当技术顾问兼翻译,而当时种种蛛丝马迹和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克洛维斯”,正是特拉文本人,这位怪异作者却对此死不承认,更增加了[碧血金沙]与其本人的传奇神秘色彩。
       众所周知,约翰·休斯顿与亨弗莱·鲍嘉的名字,就像约翰·福特与约翰·韦恩、马丁·西科塞斯与罗伯特·德尼罗那样密不可分,从休斯顿导演处女作、鲍嘉银幕成名作[马耳他之鹰]伊始,两人各自在执导与表演领域的出类拔萃勿庸置疑,但更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这对金牌搭档在个人价值观上的另类契合——如果说1941年的[马耳他之鹰]还带着些对侦探风潮的迎合意味的话,那1948年这部[碧血金沙],则达到离经叛道的纯粹极致,彼时好莱坞二战英雄主义题材尚未退出舞台,社会喜剧也已经粉墨登场,在观众审美越发趋于高大全化、唯美化、嬉皮化的阶段,约翰·休斯顿和亨弗莱·鲍嘉却反其道而行,以挖掘人性黑暗面为己任,一个视主流价值观为无物,一个则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我颠覆银幕英雄形象,这样两位冷面君子碰到一起,作品的残酷程度可想而知——[碧血金沙]中杜比西这个角色的人性蜕变,自掘坟墓的下场,正是两人合力营造的产物,本已够人惊叹,但其实在拍摄中,杜比西的结局更为触目惊心:休斯顿完全忠于原著小说,赤裸裸地展现出杜比西被强盗手刃,刀起头落的血腥过程,但由于当时审查制度严格,休斯顿在压力下不得不重新剪辑,作为导演,其忍痛割爱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片中暴尸惨死的角色,鲍嘉对此举暴跳如雷的程度也着实令人吃惊,这位实力派巨星听说自己断头这一段被剪掉后当即怒而质问:“一个人的脑袋被砍掉而已,这有什么不行的?”这两位老大不小的影坛知己,在片场却是不折不扣的老顽童,约翰·休斯顿在片中客串出演被杜比西三次乞讨的美国游客,鲍嘉则转而为这段执起了导筒,并故意为难老兄而NG了数次,一时传为趣谈——[碧血金沙]虽然银幕上残酷非常,但银幕外的拍摄过程却堪称华纳其乐融融大作坊时代的典范。
        在表演上,尽管第一主角亨弗莱·鲍嘉的反派演技一如既往令人震惊,但[碧血金沙]表演方面最名留史册的,还是睿智老者霍华德一角的精彩塑造,而此角的扮演者沃尔特·休斯顿不是别人,正是导演休斯顿现实中的演员老爸。当年休斯顿在创作霍华德一角时,便是以父亲形象为原型,大幅改动了原著描写,老休斯顿在儿子怂恿下拿掉了美观的假牙,对着从墨西哥专程请来的配音演员念出字正腔圆的墨式西班牙台词。在拍摄过程中,老休斯顿光芒四射的表演技惊四座,制片人亨利·布兰克直到此时才见识到这位以疑似走后门身份进入剧组的老戏骨的真正实力,不禁开始担心起老配角抢走华纳第一男星亨弗莱·鲍嘉的风头,于是之后每场拍摄前都会特意传给老休斯顿一张字条,提醒他收敛表演,别太抢镜。即便如此压制,老休斯顿还是成功征服包括苛刻的导演儿子之内的所有观者,最终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一奖,携同领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两项大奖的约翰·休斯顿(也是一生九次提名最佳导演的休斯顿惟一一次问鼎),成为奥斯卡史上同一届拿到小金人的首对父子。对于这对奥斯卡父子兵,就连被抢风头的亨弗莱·鲍嘉都以他特有的辛辣语言风格赞叹道:“一个休斯顿已经够坏了,两个休斯顿简直就是一场谋杀。”

原载于《看电影》

 3 ) 《碧血金沙》:竹篮打水一场空(IMDB TOP 071)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37127512.html

treasure_of_the_sierra_madre_xlg

继续看IMDB250系列。这部电影上映于1948年,很老了,而且在各种渠道提到它的资料也少,所以我从来没听说过它。它优秀在哪里呢?我抱着这个疑问,看完了本片。

电影讲述了三个人一起去山上淘金的故事。一个既懒又笨的美国人,在墨西哥流浪街头,总是找不到符合他自己意愿的工作。有一天,他与刚认识的一个美国老乡在小旅馆里遇见了一个老头,老头讲述了一番淘金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后,两个年轻人决定带上这个老人,一起去山上淘金。他们三个人很轻松的找到了含有金子的矿脉,开始工作起来。当大家的金沙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个人的疑心也越来越重。在山上,他们遭遇了几件事情之后,终于决定下山,变卖金沙。在最后的旅程中,老头被印第安人请走,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继续前进。提议淘金的那个男人,见利忘义,起了杀心,决定独吞所有的金沙。他将另外一个人打死,自己逃之夭夭。可是另外一个人并没有死,他找到了老头,两个人一起去寻找那个男人。逃之夭夭的男人不幸遇到了强盗,死在了沙漠里,金沙也被强盗当成沙子倒掉之后被大风吹走。最后,当老头与年轻人找不到金沙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是空忙一场。影片在两个人的笑声与无奈中结束。

电影的名字其实就表述了剧情,翻译的相当准确。看着“碧血金沙”这四个文绉绉的字,感觉像是台湾的翻译习惯,或者这是在建国前民国时期就已经翻译过的,一直延用过来的。在整部电影中,既有“碧血”,又有“金沙”,从来没遇见过翻译得这么贴合剧情的电影片名。

这部电影的时间不短,达到120多分钟,但是观看的过程一点也不乏味。影片的剧情张弛有度,结构紧凑,没有丝毫的多余镜头,所有的画面都在影片中占有重要地位。缺少一分钟,都会造成角色性格与剧情的不完整,本片讲故事的方式非常普通:单一的单线叙事模式。举例来说,第二个场景讲述的故事,就是第一个场景故事结束后所发生的,每一个画面都是如此,以此类推,一直到电影结束。整部影片只有一条故事线,看起来非常的舒心,不费脑子。叙述方式虽然简单,但编导将它拍摄的有声有色,每一个场景都留有伏笔,让你想继续看下去,使得电影本身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吸引着观众去看。

电影我已经看得太多太多,所以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会猜测情节的走向,这部电影的情节却让我常常猜错。比如,最开始我就认为老头不是好人,可能会偷偷杀了那两个人抢黄金,可能会与强盗联手,可能会与印第安人联合等等,但是他竟然活到了最后,而且还是一个大好人;还有,我认为第四个上山的人不是警察就是强盗,可是他竟然是一个爱家爱老婆的好男人;当然,我也认为除了男主角之外的另外一个男人也是坏蛋,会偷偷地抢黄金什么的,可是他没有那么做。简言之,我把好人都猜成了坏人,我太不单纯了!怪只怪,现代的电影编导们把角色们都写得人人可能是坏蛋,受了他们很深的荼毒。哎,还是一九五十年代的电影单纯啊。

虽然我把好人猜成了坏人,但是我没有把坏人猜成好人,这部电影我看得应该不算失败。男主角从影片的第一个画面开始,就没给人留下好印象。四处讨钱,而且还只管一个人要;什么工作都觉得累,不肯吃苦;对适合事物经常性的抱怨,怨天尤人,等等。总结一下他的性格,自私、懒惰、见利忘义、疑心重、说大话,但他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原则,是没有原则害了它。如果有原则,男主角应该像他在旅馆最开始说的话一样,达到自己的目标之后就停手;有原则的话,他不应该猜疑自己的伙伴;有原则的话,不会猜度别人的想法;有原则的话,他也不会杀害自己的救命恩人。男主角没有原则的秉性,在影片最开始就要钱的时候就显现出来,有原则的话,不会死皮赖脸的管一个人要钱。在本片里根本看不到他的优点。像这样的人,最后做出杀人抢钱的行为,很正常。最后,他横尸沙漠也是罪有应得,活该!

通过这部电影塑造的人物及故事,编导们将人性的善与恶展露无疑。面对欲望,需要一定的原则才能遏制自己“恶”的一面,当然这个原则也可以称之为道德。写到这里,就不能再写了,再写就成讲道理了。总之,这部电影通过善与恶的对抗以及片尾宿命式的结局,传递的还是很正面的主题——邪不胜正。当你自己不能惩罚恶者的时候,自然会有老天来帮你。

这部电影的演员刚开始不是很熟悉,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男主角是鼎鼎有名的Humphrey Bogart!我说呢,男主角怎么这么帅。看资料里说,他主演过《卡萨布兰卡》,但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当然是对影片的印象。难道Humphrey Bogart拍摄的都是黑白片?可惜了。如果是彩色片的话,他的形象可能更帅气。老头的扮演者Walter Huston在本片里将一个有头脑、有心计的老年淘金者塑造的很完美,凭借本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实至名归。Walter Huston出生于1884年,远离我们这个时代好久好久了,没想到2011年我还可以看见他的形象,电影真是神奇的东西。另外一位主演Tim Holt虽然没有获奖,但表现也不逊色二位,可惜他的资料太少,不能对他更加了解。

这部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三个奖项,获得这些奖项都不是浪得虚名。总之,这是一部好片子,值得一看。

序列:0396

碧血金沙.The.Treasure.Of.The.Sierra.Madre.1948.BD.MiniSD-TLF

2011-06-16

 4 ) 淘不尽的人性欲望

当电影里的配角之一的科汀站在山洞口犹豫着想要不去救困在里面的多普西的时候,这部电影就开始变得越来越有意思起来。

01故事

像西部片的电影译名,再看时会觉得这借着淘金故事说的更像是黑色电影的故事。与其说它是西部片与黑色电影的结合,倒不如说是淘金片的外衣下关于人性的故事。最后整个故事看下来更像寓言,贪恋的反噬,一切最后一场空。

弗雷德(亨弗莱·鲍嘉饰演)、霍华德(沃尔特·休斯顿饰演)、科汀(提姆·霍尔特饰演)三个素昧平生的人相约淘金,然后在老者霍华德的带领下终于找到真正的金子之后,一切开始悄然改变。

电影讲述的就是三人淘金过程与淘金成功之后发生的故事,那些看似繁冗多余的情节都带着深意,都暗示着结局,暗示着人性。

02角色

弗雷德

鲍嘉饰演的弗雷德是反派,但又是主角。

电影第一幕便是衣衫褴褛,落魄不堪的他在乞讨,虽然面子上过不去,但他还是可以暂时自尊去向人乞讨。

有意思的是,电影中他的三次乞讨全是对着同一个人(导演约翰·休斯顿客串的白西装美国人)。最后被乞讨的人忍无可忍,“帮帮忙好吗,偶尔也去别人那里要点。”

三次乞讨,第一次用来吃饭买彩票,第二次做了头发修了面(油光大背头简直丑出天际,严重怀疑导演是故意的),第三次也很快花光了,所以有了第四次乞讨,然后碰到了骗子。

从这三次乞讨可以看来弗雷德是一个只顾眼前的人,他的眼睛只能看到眼皮底下的人与事,再多一点都看不到。就好像他自己说的,他只看到了给钱的手和给的钱,完全没有看给钱的那个人。

后来三人晚上闲聊有钱之后有什么打算,弗雷德的打算与另外两个人完全不同,他要洗土耳其浴,要买一堆衣服,要去咖啡厅点所有的东西然后将服务员骂个狗血淋头,这不是打算,这是挥霍或者对于之前没钱窝囊的一种发泄。

这一系列表现了预示了后面弗雷德的转变与疯狂。

等到黄金离他越来越近也是他越来越疯狂的时候,眼下唾手可得的黄金,跟他当初打了工头只拿回了自己的工钱是一样的都是他认为自己应该得的。

其实转变之后的弗雷德代表的就是人性之恶。

即使是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错怪了想要打死毒蜥蜴的科汀也丝毫改变不了他已经变得贪婪的内心,毒蜥蜴的事情只会让他们彼此之间嫌隙更深。

而在他以为已经杀死科汀之后的各种心理变化很有意思,虽然害怕,但是并不是因为自己做了这件事害怕,而害怕之余又担心被他杀的人并没有死。

而电影中的讽刺都集中在了弗雷德身上,在听到霍华德对于淘金的讲述之后,他曾经坚定地认为自己绝对不会迷失而是只会拿应属于自己的那份,但后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打脸。

他不但迷失了,还起了杀人的恶意。而这种恶意最终也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独自一人上路的弗雷德,好巧不巧的遇到了逃跑的三个强盗。

科汀

在三个人里面,科汀一直都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两个人时从属于弗雷德,三个人时又从属于另外两个人。

但科汀是人性之善的代表。

其实三个人闲聊将来有了钱之后打算的时候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三个人究竟都是怎样的人。

科汀是希望有个自己的果园,辛勤劳作之后晚上围着篝火弹吉他唱歌。

在山洞口,他也曾犹豫,在善良与邪恶贪婪之间徘徊,但是这种犹豫只是那么一小会。

弗雷德被埋倒在山洞里,他站在洞口喊了一声没人应答的时候,眼神便开始闪烁,接着转身离开,但是仅仅走出一步他便停了下来,又回转身,坚定地走进洞口将弗雷德拉了出来。

从此刻起他做了自己的选择,所以他才会想着将黄金分给那个不幸死掉的科迪的遗孀一些,才会在霍华德暂时不在的时候坚决不允许弗雷德独吞黄金,才会跟弗雷德起了冲突。

他招来了杀身之祸,但他也足够幸运。

霍华德

沃尔特·休斯顿饰演的老者抢尽了风头。他是超脱智者的形象,他明白一个人在黄金面前会展露怎样的贪婪本性,或者说他早就已经看清了弗雷德究竟是怎样一种人。

当然科汀对于弗雷德向自己开枪将自己置于死地痛苦惊讶的时候,他的反应还是很镇定的,或者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如果说他不爱黄金那绝对既矫情又不真实,但是他可以做到当所有黄金随着大风全都归于尘土之时放声大笑。即使那笑声里带着无奈,带着戏谑,带着不甘,可笑到最后就是洒脱与放下了。

与其说霍华德是被神化了的人物,倒不如说他是一种人类极致的形象,是理想中的人物,他可以看透、洒脱也能放得下。

03关系

弗雷德、科汀与霍华德三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几何中最为稳固的三角关系,在淘金过程中,只要这种关系一直保持下去,大概率是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而从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霍华德,他宛如天秤手,不断留意眼前的天秤,只要有一方倾斜,他便要加些砝码在轻的那一边,使得天秤可以不断保持平衡,所以即使弗雷德在黄金面前变得越来越神神叨叨,也并没有发生什么破天荒的事情打破这种关系。

但是导演安排了霍华德离开的情节,他救了溺水的小孩,成了部落的座上宾,而且必须要接受他们的礼遇,于是霍华德离开了,而这种三角关系也被打破了。

04情节

关于电影中的死亡情节既没有渲染夸大也没有刻意(虽然跟审查制度有些关系),无论是中途加入想要分一杯羹的科迪,还是主角弗雷德·杜比西。科迪被一枪打穿了喉咙死得悄无声息。而弗雷德被强盗连砍数刀,也是死得毫无征兆悄无声息。

05结尾

最后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之时,画面定格在仙人掌上,那原本装盛金土的布袋就这么挂在仙人掌上,随风呼啸。

一切已然一场空,似乎是回到了原点,可又不全然真的是回到了原点,他们经历了一场如劫难般的测验,黄金诱人可也扎手,可以扎出血来,也可能会赔上性命。

 5 ) 碧血金沙

给《碧血金沙》写一点迟到了的东西吧x 片子确实是个好片子,但是昨天晚上看的时候并不是很在状态所以当时看完之后没有特别大的感触,感觉还是有点对不起这个片子的(x) 现在开始谈谈电影。电影讲的是三个流浪汉一起进山开采金矿的故事。整部电影的一切矛盾都围绕着金子展开,但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下面却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对人性的审视。电影对三个淘金人的性格的刻画都十分逼真。或许是全片最大的反派的Dobbs,他原本也是一个可以说是正直却潦倒的流浪汉,从电影一开始他和Curtin一起为别人打工却被拖欠了工钱,再讨回工钱的时候握着一把钞票,却只抽取了应属于自己的三百元钱,还补偿了对别人造成的损失;以及他初次听闻Howard说了金矿的故事后信誓旦旦地说出“我只要自己的那一份”的时候得以看出他或许一开始并不是像影片后来所展现出来的那样贪婪丑恶的,改变了他的是装满了布袋的金砂。其次是Curtin,他可以看做是Dobbs的一个对立面,影片中“善”的象征。从他和Dobbs的一次次冲突和对峙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与Dobbs的差别,他并不猜忌,也没有想要窃取的私心,他甚至会“誓死保卫”同伴的那一份金子。但是就算是这样一个角色也并不是完全正面的,影片里Dobbs在矿洞中采矿却遭遇了塌方被埋在洞中的时候,洞外的Curtin犹豫了那么几秒钟,我想在这几秒钟内他所想的应该是干脆将Dobbs留在洞中,佯装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以便吞并了他的那一份财产,但是这样的一瞬间的邪念并没有掌控他,他很及时的摆脱了这个想法并坚定地转身走入洞中拯救自己的同伴。这一处安排展示给我们的是没有绝对善良和正义的人,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那么一丝邪恶的思想,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它。包括Curtin后来决定将自己的财产分出四分之一给Cordi的遗孀,这个角色朴实的善良和坚定的正义感展现无疑,使得他在这样一部电影中闪闪发光。最后是那个超脱的智者Howard。他也许是电影里最洒脱也最通透的一个角色了。他在此之前便深知了一个人在黄金面前会展现出怎样的贪婪的性格,因此在电影里的每一次信任危机中他总是表现得豁达与不屑。可能他在一开始就已经看出了Dobbs的本性,但是他并没有试图去扭转劝诫,他知道在这样一堆堆金灿灿的金砂面前,一个人性格中贪婪丑恶的阴暗面是无法控制的。影片后来Curtin在和Dobbs的对峙中受伤后他表现得如此镇定,我想他早已料到会有这样一天。至于后来,金砂满天飘扬的时候,他放声大笑,更是打动人心。诚然他是爱黄金的,但是面对这样一个结局,他笑得无奈,但也笑得豁达。十个月的努力付之东流,从大山里得来的黄金最终又回归了大山,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回到了原点。但是聊以安慰的是Howard和Curtin二人都知道自己下一步路该怎么走。而片中最贪得无厌的Dobbs,只能被埋葬在迷茫大漠中。 觉得这部电影更像是披着西部外皮的一部黑色电影,尤其是影片最后金砂满天的那一幕,可以看出这部片子对老库的《杀手》的影响;而原本互相信任的三人到后来反目成仇也不难看出《喋血街头》对本片的借鉴。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很深刻又很形象的电影,丝毫不枉它“最伟大的淘金片”的称号。 最后还是想夹带私货说说鲍嘉x这个角色是鲍嘉成为巨星之后为数不多的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角色,BTW我还以为Bogie的在成大明星之后不会再便当了xxx但是即使如此也不妨碍我认为这部电影里鲍嘉的表演简直出神入化。他并没有很直观的让观众看出这个角色在性格上的转变,而是用很潜移默化的方式演绎出了一个人面对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下不由自主而产生的变化。可以说影片到后来这一角色已经成了一个疯子,但是这个角色变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灵魂是被黄金带来的诱惑一点一点的腐蚀的,而鲍嘉正是讲这种递进性的变化形象地演绎了出来。我认为鲍嘉一个人自言自语的段落尤其精彩(eg在他对着自己的同伴开枪之后在篝火前的自我开脱以及准备离开时的那一段),可以说是他的一场个人秀,他对眼神,表情,以及声调语气的调度简直发挥到了极致,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这样一个疯癫偏执的神经质的形象。再者还有他头发凌乱胡子拉碴的形象可以说是颠覆了他在之前的影片里那种西装革履潇洒迷人的形象,几乎可以说这是我见过他最邋遢的一个形象(x)但是也正是因为自我突破,让他的这一形象更加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就我而言,我是很佩服鲍嘉对表演的责任心和敬业心的。他真的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永远尽自己的全力去完成对每一个角色的演绎。afi的top1永远当之无愧。 没想到居然还写了挺多的,但是仍然感觉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不够到位,或许以后还会重看,或许以后会有更深刻的见解。

 6 ) 财富对人的诱导作用

    断断续续看完《碧血金沙》,发现在IMDB上那么高的得分确实不是浪得虚名。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财富和欲望的故事:掘金老头见多识广,认为在挖出金子之前,搭档们都是正直的人,可一旦有所收获,麻烦也就如影随形而至。两个落魄男似乎都对这论断不以为然,一直认为这种事情是因人而异的。而随后的故事发展则对此见解做出了精确的诠释。人在面对财富时的多疑、暴躁、臆想的患得患失、对灵魂和良心的抛弃;对原则的坚守、对他人的怜悯、对得失的淡然处之。都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相信财富和权力对绝大多数人具有难以抵御的诱惑,它能使人疯狂。君不见为权为财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呜呼,克己复礼也许是剂良药,而无欲无求才能够真正治本治标!

 短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钱是检验良心和人性的试金石。结果到最后却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见那金沙在风中飘荡。电影主题直指人性内心最深处的部分,故事完成度极高,情节和包袱设定十分恰当,环环相扣,一步步营造环境和氛围,让观众无法分散注意力。若干细节简直可称为经典

4分钟前
  • 方枪枪
  • 力荐

绝对的五星!把人类的贪婪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他们获得了比金子更有价值的东西。三位主角的演技都很到位。30年后休斯顿的《大战巴墟卡》本质上也是建立在《碧血金沙》的基础之上。

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1.最后两个男人的放生大笑,然后果断地给了这片5星,那是无奈的笑,笑到最后已是豁达,性格决定人生;2.人性之恶,得金皆显;3.金归尘,尘归土,一切飘散在风中。4.情节还是有点拖沓,但3个男人的演技让我看得实在不枯燥。

1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非常好的剧本!Bogart的自言自语和本片的喜剧环节也非常出彩,看得出本片对吴宇森《喋血街头》的影响!

13分钟前
  • 发条J
  • 力荐

"I think I'll go to sleep and dream about piles of gold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and bigger."

14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我喜欢帅老头儿和Curtin 他们俩儿个很humanity 并不贪婪 我也喜欢结局 那些沉甸甸的黄金只会让人变的贪婪与自私 没有了它们 其实人会活的更轻松

16分钟前
  • 气急败坏女疯子
  • 推荐

好人有时会有好报(霍华德拯救小男孩被其族人优待),但也不时会遇到人善被人欺的情境(矿洞崩塌,科汀刚开始也犹豫要不要进去救弗雷德,但随后还是冲进去救他,可尽管如此还是得不到弗雷德的信任,一度怀疑他要贪图他的金子,……,后来弗雷德甚至为了一己之私而对科汀开了枪……)。—— 霍华德:好像杜比西带着我们的东西向北跑了…我想我们不能太过责备他…我想他不是真正的杀手,像杀手那样做。我想他跟其他人一样正直,至少差不多。唯一的错误就是给你们10万美元,把你们里留在荒野,这是很大的诱惑,伙计,相信我……我要是还年轻,在那种环境下,我也会被诱惑的。…… —— 看到结尾两人相视而笑谈吐接下来的计划,真是替他们心酸又欣慰。

1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B+】在时代的限制下,仍然在角色二元化塑造的大纲下完成了极端的性格转变,精准的切中了「人性本欲」的特质。至于影片的观赏性,无论是剧情推进,还是场景转换,都恪守着一种“平均”准则,执着于通过角色的移步展现景观,外加几处莎翁式人物独白,是肉眼可见的叙事代沟,却并不生硬。荒野上扭曲诡异的树丛,篝火所投射出的光影,以及荒诞无奈的结局,综合以上种种,可以断言Film Noir与西部片的语境交错完美和谐,也不奇怪本片会影响《杀手》与《血色将至》了。

20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25分钟前
  • 卢天白
  • 推荐

约翰.休斯顿凭本片同时获得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两项金像奖,他父亲沃尔特.休斯顿则获得最佳男配角金像奖,创下父子同台获奖的佳话。

30分钟前
  • Vini_Kazma
  • 还行

这部影片应该算是很传统的,讲述人类在金钱面前的堕落,没有什么特别奇异的地方,不过,偏爱个性的我看的还是津津有味。鲍嘉的电影我看得比较少,这次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贪婪且多疑的形象。形象过于深刻,我怕会影响鲍嘉将来给我的印象。

31分钟前
  • 王小北
  • 推荐

9.4 圈。画完了才知道走回了原点,付出时间,收获生活。

33分钟前
  • arlmy
  • 推荐

透着一股老好莱坞的匠气,但剧本、剪辑不错,导演亲爹、老头儿的感染力不错。

3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约翰·休斯顿导演,亨弗莱·鲍嘉主演,1948年奥斯卡电影。剧本精彩绝伦,三位男人的表演火花四溅,最后的结局让人嗟叹,本片因对人性在财富诱惑面前的贪婪险恶之本质的揭露而名垂影史。(8.5/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荒野淘金中架设的一场罗生门式的人性争斗,剧本不错,但是一些细节斟酌不够仔细,经不起推敲,结局太过完美,被西部片范畴套的太牢。故事还告诉我们,和心数不正的人做朋友可能练重新翻盘的机会也没有。

44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B】鲍嘉居然连提名都没有?!太冤了吧!之前以为是西部片一直没什么兴趣看,超出预期的精彩。

46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精彩绝伦的剧本和表演。人性之恶在金子面前越发至恶,而人性之善在金子面前也越发珍贵。。最后那个狂风金沙的镜头,和库布里克《杀手》里那个狂风中百万纸币的镜头有得一拼,都是机关算尽,天意弄人。

48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张力十足,汁多味美。

5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吹尽狂沙始得金,路遥日久见人心;千淘万漉虽辛苦,狂风乍起作浮萍。

54分钟前
  • Bressong
  • 还行

鲍嘉少有的反面角色,老休斯顿演的真棒,要不是一部群戏为主的影片完全可以竞争下最佳男主角,他的智慧善良和侃侃而谈充分诠释了一位有丰富生活阅历的老人,在本片中风头完全盖过了鲍嘉。主题依旧是人性的欲望和贪婪终将吞噬掉自身。整个故事一波三折异常精彩,对于心理的刻划也极其充分,绝对是一部两小时无尿点的影片。

56分钟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