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宁写于2008年7月22日)
影片译名令人想起了去年看过的曾带来丰饶观影感受的巴西影片《天空中的苏丽》,这部《拉丁男孩的天空(Chop Shop)》(又译为《砍杀店》)的某些部分,如故事架构、叙事手法,特别是镜头画面虽不似《天空中的苏丽》那么洗练通透,但也不失为一部反映社会现实,值得回味的影片。
这两部影片的主角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拉丁裔,他们虽贫苦困顿却生性乐观,生活目标很单一,也很实际,总在为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而不懈努力着。不同的是,男孩Alejandro在纽约皇后区讨生活,苏丽的人生则绽放在贫瘠而素净的巴西东北部小镇塞阿拉。另外,不似《天空中的苏丽》,本片以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切入,平缓而朴实地讲述着底层人的情感和生活,并着力再现了孩子因突发事件或遭遇不公而产生的心理变化,以及这种心理变化所带来的外在过激行为。
影片叙事节奏不急不徐,镜头下的洗车行或“赃车行”及其周边环境,显示出一个城乡结合部所具有的风貌……总在积水的街道、露天的烧烤和啤酒、嘈杂的打击乐和人声、不远处的大型体育场和不时穿梭而过的城铁。同时,影片除利用拉丁流行乐作为些许点缀其间的配乐外,最主要的配乐便是生活中的原声,如车辆穿行的尖锐刺耳、给汽车打蜡抛光的噪音、暴雨击打屋棚的啪啪作响……所有这些取自日常的声效,反而很好地衬托出了人物朴素的情绪和逐渐变化的心理。
作为车行学徒、拉丁裔男孩Alejandro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总能为车行招揽到客户,从而使他颇受老板器重,此外,Alejandro的兼职众多,在地铁贩卖糖果、在车行一条街贩卖盗版DVD、撬体育馆停车场的汽车轮胎外壳……他这么努力地多方挣钱,都是为了姐姐,那个和他相依为命的唯一亲人,为了让自己和姐姐有个家,一个属于他们的生存空间。
影片伊始,Alejandro在辛苦劳作之余,一有机会就往各个收容所打电话寻找“外出寻梦”的姐姐,等姐姐回来时,他已小有“实力”——车行老板给了他一个住处,他们甚至还有了淋浴,他还给姐姐找了份在街头餐车打工的工作。不仅如此,Alejandro还向着另一个美好的梦想大步前进着,他要存钱买下一辆旧餐车,维修粉刷后,和姐姐一起经营。
因受到朋友莱拉的影响,姐姐起初有点不切实际,在弟弟热情的“感召”下,也开始努力工作,姐弟俩把赚来的每一分钱都积攒起来,幻想着拥有自家餐车的生活,并为怎么粉刷,怎么命名而快乐地争执着……
导演用便携式摄影的方式,精妙地捕捉了男孩Alejandro对亲情的渴望和对亲人的依恋,如在车站接到姐姐时,那发自肺腑的快乐,如用打零工赚的钱为姐姐买了新鞋后,那份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再如,当Alejandro和姐姐终于奢侈一把在餐厅吃饭时,莱拉的出现让他如临大敌,担心她又会把姐姐忽悠到别处去……
工作时像个大人的Alejandro,其内心深处是个孤独的孩子,很不走运地,他目睹了姐姐做妓女的一幕,一颗心仿佛荡到了谷底,虽然他早就知道她做过些什么,但亲眼看到所产生的刺痛让他难以承受,于是他用最直接的方式报复了姐姐,偷了姐姐的钱,并嫁祸给莱拉。当他被朋友和其舅舅联手欺骗,花4500美元买下的旧餐车却只是一堆无用的废铁时,受挫的Alejandro一时间难以消化这个骗局,他揍了朋友,并愤怒而鲁莽地报复了社会——抢了有钱太太的皮包,之后却发现包里的手机让他无福消受。
片尾,Alejandro搅黄了姐姐的一单生意,姐姐因弟弟的目睹而难为情,姐弟俩冷战了一夜,翌日清晨,为使姐姐高兴,Alejandro在车行门前的空地上撒下谷物,半空遨游的鸽子纷纷降落啄食,终于,姐姐在喂食鸽子时,粲然一笑……影片就此打住,却让观众为姐弟俩的和好欣慰不已。
Alejandro为了能有一片天空而不断辛劳着,即使被骗、即使空欢喜一场,可喜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永远沮丧下去,虽然他还会在事与愿违的时候,做出一些鲁莽过激的行为,以冲动的犯错来补偿内心的失落,这是属于他的心理治疗法,之后,他还会努力而辛劳的过活。尽管在很多卫道士看来,这些人过得不名誉,然而在生存面前,和Alejandro谈这些简直太扯了,穷人有穷人的活法和快乐,他们也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http://nicolew.blog.hexun.com/21231177_d.html电影平铺直叙,镜头简洁,画面朴素,人物关系简单。台词无出彩之处。情节非高潮迭起。而我以为拉丁风味的电影里会少不了美洲独特的拉丁音乐,可这部电影里几乎连配乐也没有。演员?两个乳臭味干的小孩!但电影卖的就是这个味道,平淡见真实。
电影开始8分钟之后,我才知道主人公的名字叫Ale——普通的名字,和千千万万个拉丁小孩一样默默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Ale在浑浊的纽约皇后区的汽车维修店里打杂;为了生计,他兼卖糖果、兜售DVD碟、偷汽车零件。他的生活围绕着这个汽车垃圾堆,一个缩微的贫民窟与早熟的成人世界。他卖力地在罗伯店里奔波,太阳高照,他依然马不停蹄地拉客做事。他做这一切并非生活求温饱而已,在罗伯店工作,他可以免费住在车库里,还能把叛逆不羁的姐姐接来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心里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只要攒够4500元,他就可以为姐姐买一辆餐车,姐姐就不需要低声下气地打工,可以做和售卖自己喜欢的特色菜。他何尝不知道,姐姐也为了生计偷偷背着他做了准妓女了呢。他知道这一切,不愤怒,不羞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卷毛男孩,从来没有抱怨过这个社会和这般生活,而是用他的双手双脚去承载这种生活的担子,坚毅和倔强地抵抗着社会。仔细想想,我未曾看到过他的笑容,他的眼睛里似乎是洞悉一切事物,也没有任何情感。只有在车站里接了姐姐,带姐姐参观他们的“家”,和姐姐一起在床上幻想餐车生活的时候,他才会像一个正常的同龄小男孩,开心的笑个不停。他的姐姐是他生活的全部。有些人说,看完chop shop之后很合适去听听张楚的《姐姐》,但是那种味道有些苍凉了。
现实生活不相信眼泪。他每天卖力地清洁和保养那些价值不菲的车,却不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车,自己的家。他被朋友和朋友的舅舅欺骗,买回来的餐车不过是一堆废铁,希望变成了失望,梦想消失地无影无踪。面对不公,他揍了他的朋友,他抢劫了一个妇女的挎包,他当面反击了姐姐的嫖客。就在故事向阴暗面发展的时候,他却痛定思痛,折旧处理了那堆废铁,何尝不是一个小男人。
故事最精彩的莫过于结局。就是为了结局,电影就该增多一颗星。故事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有心存希望,和家人一起,再平淡的生活也可以闯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失败了,还可以再来过。不禁想到了一句话:生活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沉重..
整整一个多小时
Ale的眼神令人窒息
I'm working,u should be working too
世上最难过的事情
莫过于看到一个认真的孩子落寞的表情
好在还有鸽子
P.S.
译作砍杀店
风马牛不相及..
2008-12-10,虽然和国内情况有不同,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还行吧。。我反正看完就完了。。。
...
终于找到了 很久以前看过的
很像紀錄片 節奏比較緩慢 很多時候感覺很悶
a really good one recently
这部电影是不是也叫《拆车场的朝阳 》??? 你会跟着电影的叙述慢慢地看,然后你就突然惊讶:怎么就放完了??? PS:不管是《赃车店》,还是《砍杀店》,这中文名字都让我很不爽,抗议!
忠诚,梦想,美德
这种不动声色的感动,很好。
一笔掉草
米国低层人民过得好辛苦啊
皇后区的拉丁生活
2008.生这么多人就是为了让他们过这样的生活。
现在我们可能觉得这是其他大陆上发生的故事,但多年前,这些不就是我们家门前,每天看见的场景吗?修车补胎,配件机修!
结局结得太无厘头了!
20080919
就算是在最贫困的地方,或者是险恶如战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仍旧是永恒的主题。结尾太完美了。
坚毅的眼神选择坚强的活着
乱世的错
前面一阵迷迷糊糊,结尾才是suip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