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情为何物
都城最优秀的乐工放弃前程,滞留松都,守护真依的母亲玄今二十五载(对真依也视如己出),最后还劝抛弃她们的渣男去看她们,只为了让玄今开怀。真依在母亲与生父重聚时带着酒菜来陪伴这位精神上的父亲。
真依:“到底,爱情,大人您相信的爱情是什么?”
严守:“是慢四拍。不是中三拍,也不是快三拍的慢四拍。虽然缓慢凄凉,但也正因此更具情感的慢四拍。在世人都追求快三拍的人世间,多一个这种人,也不妨碍别人吧。但是你,只希望你不要得到这种爱情。”
玄今逝去后,乐工大人也离开了教坊,不知去向。
场景二:抚梧桐而知雅意
真依很喜欢一位邻居院中的梧桐树,看到树被砍了很伤心。听说是砍去置办嫁妆,就随口说“能够做个很好的欌呢”。 邻居以为真依想要欌 ,便劝男主给真依做一个。以下对话发生在二人回去的路上。
男主:“想要个欌吗?只要你想要,我就是去偷,也要给你背回个花草欌。 ”(欌:韩国汉字,指衣橱 )
真依:“我不是那意思。”
男主:“应该不是吧。梧桐树并不只用于制作欌 。”
真依:“您在想什么?”
男主:“这你应该更清楚吧。”
真依:“您看您……”
男主:“玄琴,你想弹玄琴是吗?”
真依:“您还不清楚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男主:“如果能,你还想继续弹奏吗?”
真依:“也该是您教孩子们学习的时间了。我们还是出发吧。” (转移话题……)
这段隐居生活是真依难得的能与爱人相守的岁月,与大人做了以前梦想和少爷做却做不了的事。可身负天才和使命感的人真地能甘于这样平淡的人生吗?
(大人为了让真依有机会逃走,故意暴露自己的时候还背着为她做的琴……被抓走之前托付自己的学生将琴转交给真依——琴背有大人亲手刻的“知音”二字。)
场景三:深夜对饮
明月回归教坊,一时风光无两,但是繁尽处是苍凉,而苦练的芙蓉亦因毫无出头的机会而愤恨。二人各自心有郁结,长夜无寐。芙蓉来藏酒室时明月已在那里独自饮酒,便相邀对饮。
芙蓉:“天下第一名妓怎么在这儿自己喝酒?”
真依:“只是睡不着觉。”
“平日里围在你跟前的人呢?”
“只是想喝一杯,喝一杯就睡。所以不想惊动别人。来坐一会吧,一起喝一杯。(见芙蓉犹豫)这么晚你还来这里,不是和我一样的原因吗?”
芙蓉:“叹什么气啊?哀什么伤啊?你还有什么不满,做这幅样子?”
“是啊。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做妓女呢?抛弃了爱人,失去了孩子,下了狠心,才回到才艺之路,可为什么这么做呢?”
“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今天在宴演上弹奏玄琴的时候,因为疲倦,走了三次音呢。但是他们,只会唾沫横飞地称赞。听都不会听的人还称赞什么?他们大概说不定根本就没注意听演奏吧。只是因为名声太大,不称赞就会被认为是没有眼光,只是怕别人这么嘲笑。”
“你真是想尽办法表现你的自以为是呢。”
“芙蓉……”
“那又怎么样?他们手脚并用来称赞你!这教坊中有许多没能得到那种称赞的人。你的名声,就因为被你所谓的名声盖住,没能自由地吸一口气,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人数不胜数。这就是现在的女乐。” (芙蓉说完拂袖而去。)
芙蓉说的又何尝不符合现今大陆娱乐圈?有资质,有能力,又努力的众多演员拿不到好机会,却让顶级流量们靠不入流的作品霸屏。
场景四:女乐对决
梅香:“继我之后的下一任女乐行首是——芙蓉。(转向真依)没什么不满吧?”
真依:“是的,行首大人。”
芙蓉:“没有不满,你这像话吗?”
梅香:“芙蓉啊……”
芙蓉:“我不能接受。是我输了,虽然不甘心,但她的舞蹈确实比我优秀。所以,应该是由她来担任女乐行首啊。”
梅香:“所以,所以才要由你来担任女乐行首。朝鲜最好的舞者,只要专心跳舞就可以了。但女乐行首不同,要监护好这些有才之士,不仅要有识人之明,还要帮助她成长。这才是女乐行首要具备的资质。最先看出明月的出众才艺的人,不管怎么说都是你,芙蓉。这是选你为女乐行首的第一个理由。以后还会有很多属下的人踩着你前进,但不嫉妒她,能献上真心的掌声与之同行,这也是女乐行首需要具备的正确心态。虽然一起站在竞技的舞台,但只要才艺可贵,就会毫不吝啬地给予热烈掌声的今天的你,不要忘了今天的这颗心。这样你就能成为优秀的女乐行首。”
三人相视而笑。
明月和芙蓉离去后,梅香独坐,喃喃自语:“不要觉得可惜,我相信白舞你也会做这种决定。”
两代最优秀艺人的相爱相杀,惺惺相惜!
场景五:结局
真依与平民在市集上欢快地起舞,正值芙蓉一脸高傲地带领乐伎们经过。
“行首大人,她是谁啊?”
芙蓉(泛着泪光):“是我至亲的好友,也是我认可的唯一劲敌。重要的是,她是教坊的围墙也关不住的出色的艺人。”
为情痴,为艺痴,这部剧中痴人何其多:恩浩、真依、玄今、严守、百舞、梅香、芙蓉、丹心、无名、纤纤……
无情笑看有情痴,有情何堪无情苦。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P.S. 这是一个虽略显仓促但丰满的故事,每一个有名字的配角的设定都能单独拉出来拍一部剧!
整部剧的一如既往地有着韩剧惯有的细腻到极点的爱情,很可惜这却不是能打动我的地方,这样的爱情剧情在韩剧里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这样细腻的爱情让我感到虚无缥缈,所以我并不打算对里面的爱情故事谈论一二。
但是它依然是打动我的为数不多的韩剧之一,是因为黄真伊这样一个艺妓最终真正做到了,用心创造艺术,用心诉说艺术,用心表达艺术。黄氏天资过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她样样过人,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人才。在她与对手竞争女乐行首之职时,为了跳出更完美的舞蹈赢过对方时,她想到放下自己身为名妓的地位在瓦肆间身着华服免费舞蹈,希望过往的贫民能为她指点迷津,谁料却没有一个过往的贫困百姓为她的华服与舞姿停留下来半刻观看。终于在江湖艺人的提点下,发现自己在艺妓教坊中的常年学艺,学到的如同笼中的金丝雀,只是供有闲之人观赏的舞蹈和音乐,却并不是扎根在人们心中,扎根在人们真实生活中的艺术。艺术是人们在田间劳作时,心里与身体感受的创造;艺术是人们修建自己家园时,心里与身体感受到创造;艺术是人们走在路上时,心里与身体感受的创造。艺术从来就不是那些生来衣食无忧的贵族们用来消遣空闲无聊时光的玩具;艺术也从来不是锦衣华服,珠宝光鲜。所以艺术根本没有超越生活,高于人们的心灵世界,而是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内心世界之中,是人们的身与心对我们的生活和这个世界发自内心,情感充沛地创造;是人的情感、精神与生活、世界高度统一的创造和表达。
当黄氏觉悟到艺术是这样时,她在与对手竞争女乐行首一职的比赛中,她脱去了所有的锦衣华服,摘下了全部的炫目珠宝,没有精美的发法式,她身着贫民的服装,脚穿贫民的草鞋,甚至连舞蹈需要的配乐,她也说没有。然而当她的舞姿扬起不久之后,乐师的音乐便自然而然地随之奏响,所有在场的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这难道不是世上最真最美的艺术吗?扎根在心里,用心创造的艺术。
虽然最后,黄氏没有被评为女乐行首,但却不是因为她技艺逊对方一筹,恰恰相反,是因为当局评委认为:最好的艺妓应该继续做艺妓,而女乐行首是应该由能发现艺妓才华的人才能担当的,在这一方面,黄氏的对手就胜她一筹了。全句结束将至时,黄氏在瓦肆间再次起舞,众多百姓上来围观赞赏。女乐行首即黄氏曾经的竞争对手,站在一旁对随行的艺妓说:教坊的院墙是档不住黄真伊的。这不正是真正的艺术意义之所在吗?他不属于,也不受任何特殊阶层和教条的禁锢,为任何特殊的阶层和教条把玩和独享。他是人们最真最纯最诚的心、情、思对世界,对生活,对宇宙体验创造地转化,是人们用心创造,扎根在心里充满鲜活生命力的情感活动。
附加一点,虽然这部韩剧确实在这一点上能感动我,但是决不能说明这是一部很好的电视剧。在我看来,这部剧还是反映出思想上极大的狭隘,因为黄氏对她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归于痛苦,这样的看法,实在高估了人高贵的品性。痛苦、苦难所产生的恐惧、不安、焦虑等等心态都会导致人格的奴化,惟有在一切境遇之中,时时刻刻都绝不放弃对理想和信念的忠贞的人,才会真正成为巨人,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阳光洒在河水上,闪闪发光,恩浩看到水中的真伊,丝质的一袭白衣,就那样看着,之后,手中的衣服飘到了空中。一眼万年,之后他们纠缠不清,重重叠叠的人生就此开始。恩浩说:“我不想你在别人面前跳这支舞。”总觉得恩浩的路会很难走,并不是因为她是童妓,而是因为她的心气太高了,白舞说:“真伊不知道没有爱情活不活的了,可没有才艺是绝对活不下去的。”这样的真伊真的会甘心放弃吗?
之后,恩浩死了,死于他的痴情,死于他的固执,他以为他承受得了,现在想起来,觉得他傻他痴,被命运的齿轮无情的压在了下面,他说,如果不开始就好了,是啊,他们的生活本应没有焦点,他娶了那贤惠的妻,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她也不用受这些的痛苦,多好,可偏偏那天他看到了她,于是,一切都随着改变了,真的是注定的吗?注定他命里有此一劫,注定他无论怎样努力都过不了这一劫,人的生命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这样的生命这样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决心不要轻易的下任何一个决定,无论它有多么的微不足道,也许就是你失败的原因。真伊对恩浩的棺木说:“不要把心留在这里。忘掉吧。”之后,真伊会想起恩浩吗?
答案是当然的,在四年的时间里,真伊把自己掩藏起来,直到大人的出现。
大人对芙蓉说:“就算是心的一角,我也给不了你。”芙蓉说:“如果用两倍的爱来爱您呢?如果用两倍的爱,就像是雨点打湿衣襟。”芙蓉的锲而不舍,碧溪守的锲而不舍最后又换来了什么呢?
那该死的爱情啊!真伊、芙蓉、碧溪守都没能逃脱的爱情,而最后的真伊又真的得到了爱情吗?
当她和大人私奔后,真伊在缠线时手指不自觉的摆弄着线,就像她在演奏玄琴,是的,她忘不了自己是个艺人,这样大家就都能猜出结果了。
最后一个镜头是真伊在大街上在人群中欢快的跳舞,那是她在整部剧中最灿烂的笑容。
我在几年前就看过电视剧版《黄真伊》了,最近再看此剧,又有了许多新感受、新理解。
此剧的主线有两条,真伊的感情路和学艺路。先谈谈感情线吧。
真伊的第一段感情,与金恩浩少爷的初恋,美丽动人。然而,在那样等级森严的社会,两人有着如此 大的身份差距,且他们当时还很不成熟,这段恋情注定不会有结果。观众们也只能看着他们流下惋惜、痛心的泪水。
<图片1>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真伊的第二段恋情故事,而这其中也蕴含着本剧的一大亮点。真伊与礼判的关系,不仅是爱人,更可以用礼判刻在琴底的字来形容——知音。因为是知音,他们懂对方的音乐,懂对方的为人,懂对方的理想。也正因此,他们最后可以放手。私奔三年后,两人各归各位,各自朝着理想抱负进发,一个成为出众的艺人,一个成为效力天下苍生的士人。这样的结局,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她选择礼判,真的会幸福吗?两人都心怀抱负,尤其是真伊,她是天生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渴望可以超过一切。所以,在那种不可兼得的情况下,真伊最终选择了理想,而非爱情。这就是本剧的一大亮点,讲风月,却不止步于风月。真伊对礼判说过:“爱情,在我们身体腐朽的时候就会被忘记。而您那伟大的志向,却可以长存世间。”此剧的深度因此而超出一般。儿女情长确实可以颠倒众生,但是人生还要有更高的追求。编剧不止步于风月,还将此剧上升到了古代士人“胸怀天下”的精神层面,着实令人佩服。
<图片2>
本剧的另一条主线——真伊的学艺之路也十分精彩。从真伊第一次在教坊外跳舞时的陶醉神情到她练舞时的勤奋刻苦,再到最后褪去浮华在是集市中与百姓共舞,她的学艺之路深深打动了我。真伊有这样的成就要特别感谢两位行首。一位发掘了她的才能,虽然狠心斩断其初恋,却教给她做人、做艺人的基本之道。另一位行首第二次开启真伊的学艺之心,使因为初恋受伤的她在艺术上重新振作。真伊与两位行首的师生情,两位行首之间的对手情,也是本剧的看点。当然,也不能忘记在最后两集出现的那位学者,在他的启发下,真伊的精神境界提高了一个档次,其舞蹈也因此更具生命力。无论观者身份贵贱,都会被其深深感染。
<图片3>
以一代名妓为主要人物,如果是一般的剧,大概就只会谈些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然而,本剧明显高出一筹,谈风月却又不止步于风月。我想,本局最后一幕代表了创作者最想传达给观众的东西。一代名妓黄真伊,褪去艳丽的衣裳饰品,装扮朴素,在集市中与百姓们尽情快乐舞蹈,配以真伊自己的旁白:“我梦想着大家都能一起快乐舞蹈的世界,所以不管剩下多短暂的生命,我都要像今天一样站在舞台中。我相信人们脸上的笑容,这是最有价值的缠头,可以成为跨越痛苦的力量。舞,舞还没有结束,不会结束……”这就是一代名妓黄真伊,她幸福过,痛苦过,放纵过,努力过,爱过,恨过。最终,历经磨练,终于实现理想,成为一名艺术家。
生之为女人的美丽与爱恨情仇。也许黄真伊固执坚守的纯真与信仰随着纤纤盘花草前夜的自杀、初恋情人金恩浩的辞世而绝望了吧!美梦破灭后的飞扬跋扈和名利滚滚,最终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习沉稳、体会生命”,成为朝鲜第一艺人。做女人,除了要抵抗时间,还有要承担沉重的责任。2010.4.1
用一生追求一件纯粹的事,剧也和这个主旨一样,纯粹又深刻,短短24集干净利落,无一处多余,黄真伊、白舞、梅香、芙蓉…每个女性角色都是那么鲜活而独特,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剧。
河智苑的演技很棒,这里面风华绝代的样子与秘密花园的假小子替身演员实在相去甚远。张根硕最好看的样子大概就是本剧吧。
我就是觉得能挑起古装大戏的才能叫超级大女神,比如李英爱,比如河智苑。
高中时代偶尔看过,前期感动的不行,男主的逝去比较悲凉,心中有爱也有孝心,但是觉得勇气不足,不敢冲破世俗的牢笼,最后凄惨离世,那时候真的是很伤心,现在再回顾其实也还好了,后段剧情不太喜欢,没有全部看完,女主跳舞的姿态很美!
电视版比电影版好。初恋和大人那两段真是看得心痛啊。
与恩浩少爷同时埋葬的,还有一个女人的爱情。
恩浩死了以后就不想看了,张根锡当年是多么滴水嫩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在里面美的特别艳丽,她就像蝴蝶,想把它养在手心,可是它只想翩翩起舞,在有限的时光里,追求最完美的美丽。
繁华落尽见真醇
真正大女主电视剧,师父,对手,自己处处闪耀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渴望。身份卑贱,却传承发扬了艺术,让艺术回归到自然和人民中去,精益求精,寻求自由的同时造福世人。用学问和才华单挑打擂,比现在清宫剧里扇一个耳刮子的痛快得意不知道高明多少倍!!!。。。现在的剧拍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百无一用的书生啊~真是哭死我了!!!!
作为女性,很多人所缺的就是自我,是自己要做的事,坚持的东西:事业,艺术,生活,心里美好执着的东西……这些和他人无关。河智苑的气场太吸引人。十年后再来黄真伊,仍旧被打动
很华丽,舞蹈很棒,真伊也很美,画面感觉很棒,导演的拍摄手法也很不错,有很多画面感觉就像在画里一样。真伊的初恋很感人,也很悲伤,就像一部纯纯的恋爱小说。后来与那位大人的爱情也很令人遗憾,但真伊对艺术的追求却可以理解。结局真伊在街上与百姓共舞的画面十分感人,深化了真伊的形象...
河智苑小姐翩翩起舞的样子真是美呆了,那种骨子里充满韧性的角色真是非她莫属。小帅的少爷赚了观众多少眼泪啊……
比电影好看。。但是又来污蔑中国= =
张根硕在此剧中的表现,印证了剧作届一条不变的定律,那就是,许多演员的处女座往往会成为一生的巅峰作...
当时的河智苑比秘密花园里的好看多了。
此番女子为才艺,不教诸侯封夫婿~~~眩目的色彩~~河智苑就是有种烈女的气质~~从茶母到刑事都如此~~不甘心屈服于妥协的所谓爱情和缘分~~在艺术和舞蹈中找到更广阔的天空~~成为真正心灵自由的舞者……
当时很多人推荐看的 本身对朝鲜古装片完全不感兴趣 因为服饰太小家子气吧 黄真伊的故事在朝鲜也算家喻户晓了 耐心看下来也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