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欢乐,剧情很有意思,不会很压抑,过节看气氛很到位(该睡觉了但没看完,意犹未尽)
2⃣️kk真的好小一只,大家都好高啊哈哈哈
3⃣️里面的圣诞bgm都很好听(最喜欢的一段:酒吧)
4⃣️这部的感觉没有烧女,卡罗尔或者其他高分片那么抒情唯美娇嗔,季节给人的感觉更多是偏向生活,偏向现代社会,更加真实。看似很轻松很欢乐,但依旧会说明一些老生常谈的,在恋爱中经常会出现的感情问题。让人距离感更小的百合片,这类型的好片不多。给五分不为过,全程看下来我竟然不觉得无聊,小k演技很真实❤️
5⃣️无论男女,渣起来都一个样。哈勃pua而不自知,从电影刚开始没头没脑前后不搭自相矛盾的邀请中就可初见端倪,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成长环境决定了哈勃必定分裂由不坦荡的性格。没有绝对的对错。
6⃣️全剧Jane的魅力最大💕
7⃣️整部电影看下来感触挺深,这不单纯是讲爱的故事,而是讲出生阶级,社会枷锁和自身桎梏带给一部分人的窒息,不是无脑剧,有观赏和思考的价值。
8⃣️童话般美好的大结局,这世界已经很糟糕很狗屎了,请不要再吐槽一切美的事物了。片尾曲ins升华了!爆哭😭!!这真的是我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结局,编剧完成了我所希望完成的一切!太久没有看这么触动自己的影片了,感谢🙏🏻!
9⃣️至今为止能打动我的l片又多了一部,记录一下《烧女》《卡罗尔》《最幸福的季节》
导演和编剧都由女性构成,不同于以往同性题材,这部电影更聚焦于同性面向家人出柜的坎坷过程。如果说本世纪初他们的问题还是,如何接受同性恋存在,如何允许同性婚姻合法,那么如今在解决这些问题后,他们的问题已经变成,如何让家人,尤其是年长的家人接受这件事。从不允许同志题材出现在荧幕上,到如今进一步的包容,是莫大的进步。
看前半部分觉得有点无聊,有些人物的表情有点夸张。Harper这一家人都很怪。Harper自己软弱胆怯,在家人面前伪装出另一种样子,不顾女友感受;Slone为了养育双胞胎孩子,放弃原先事业和丈夫一起创业,却默许丈夫偷情;Jane是动手能力最强的小孩,却被父亲当作免费修理工,家里打印机或者路由器坏了,她总是抢着修,绘画、写作等其他方面的优越却被家人忽略;Tipper力图做好一个家庭主妇、一个模范妻子、优秀母亲,试图做起参与竞选的丈夫的后盾,也因此放弃并隐藏自己的爱好,就像其他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年长女性,她们付出最多,却无法拥有自我。Abby受到女友家人的轻视甚至略带羞辱,她心有不甘却只能忍气吞声。
一直看到后面Slone发现Harper的秘密,她们开始发生正面冲突,剧情才变得好看。原来Harper只是为了讨好自己的父母才伪装自己,也是因为家人给予的压力太大,才让她变成这样。最后她终于勇敢说出来,所有人也说出自己的秘密,那些担心说出来就得不到爱的秘密。因此不仅仅是出柜的问题了,是全家人都在隐藏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需要一次“出柜”。“我们一直担心自己看起来是否完美,但或许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完美。”
看到最后更希望Abby和riley在一起,但harper道歉后,再给勇敢面对家人坦白的她一次机会,也未尝不可。
结局太过圆满了,现实往往不会不会这么完美。
讲述一个年轻女子准备在家庭一年一度的假日聚会上向女友求婚,结果发现女友还未向保守的父母出柜。妹想到有一天我会心疼起长着一张赢家脸的现实渣攻小K,在片中的角色也是太憋屈了。k说已经太晚了结果在便利店买了个东西的功夫出来就原谅麦了。全片高光就是男闺蜜说的那段关于出柜的话。所有关于同志的部分都不像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小K,她身上的LA味儿太重了。但我觉得这个片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真不在乎LGBT圈怎么想。
作者: pASslosS
如果不是近年来LGBTQ平权运动有所成效(尽管仍会有人称其为“政治正确”),那么按照往年圣诞电影的游戏规则,它们大概率依然会是为异性恋情侣提供的圣诞专享。 此类型的影片更具备娱乐性和商业价值,却也因此附带着与生俱来的保守主义,哪怕今天的LGBTQ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提升,但由两个“女同性恋角色”为主导的圣诞影片还是稀缺的。 还好,《最幸福的季节》的上线,填补了今年此类圣诞电影的空缺。
首先在此拆解一下主创团队,导演克里·杜瓦尔很有来头。本片是她执导的第二部长片,其2016年的《干涉》也是一部融进了部分彩虹元素的喜剧片,却并没有获得多大成功。
但是她的光环在别处,毕竟杜瓦尔曾饰演过二十年前经典LGBTQ影片《啦啦队长》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格拉汉姆。
多年以来她一直在拍戏,在电影、电视两个领域稳步发展,电视剧作品有《美恐》《副总统》,电影则以《致命ID》《十二宫》和《逃离德黑兰》最为观众熟知。
《最幸福的季节》讲的就是导演杜瓦尔亲历的事儿,小K饰演的艾比很大程度上以她为原型。
而拍摄这部影片的原因也很简单——作为喜爱圣诞电影的观众,她从没有在年复一年的圣诞新片中看到过自己的经历。
说到选角,杜瓦尔眼光非常独到,她称自己一直是麦肯兹·戴维斯的粉丝,在戴维斯出演雷导的《火星救援》之后,杜瓦尔接二连三看到她的作品。
戴维斯对自己的角色一直有所择选,要么带有强烈的queer潜台词(尽管她本人不是),要么专注于女性之间的情谊。她能脱颖而出也得益于此,从索菲亚·塔卡尔的《永远闪耀》和贾森·雷特曼的《塔利》,再到《黑镜》第三季和《终结者:黑暗命运》,是这些角色将她塑造成了具备独立气质的女演员。
至于小K,自从她在SNL里石破天惊的恶搞短片《Totinos》以来,太多女孩都在期待这样一部影片的到来。
另一个需要提及的人是和杜瓦尔一起出演《副总统》的玛丽·霍兰,她既是这部电影的联合编剧,同时也出演了哈珀被忽视又非常抢镜的姐姐简。 这个角色真的尬到出彩,甚至有“高潮姐”克里斯汀·韦格的往日风采……
饰演哈珀父亲的维克多·加博,现实生活中是同性恋的他,却在片中出演一个共和党恐同直男。
而饰演艾比男闺蜜的丹·莱维,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富家穷路》最终季刚刚在第72届艾美奖中一举拿下喜剧类全部七项大奖,创造了喜剧剧集单季最多获奖项目的新纪录。
总的来说,《最幸福的季节》是一个“出柜故事+浪漫爱情+家庭矛盾”的大拼盘,艾比、哈珀和哈珀的前女友Riley负责浪漫,哈珀的三姐妹和他们虚伪冷漠的父母则为我们呈现了大型家庭“PUA”现场。
不过对于小K饰演的艾比来说,这绝对是部恐怖片。天知道艾比在电影里失恋了多少回,每天睁眼醒来,一边被女友哈珀塞回柜子里,一边看着女友扮演直人。而且最恐怖的是,哈珀扮演得还相当娴熟,仿佛这张自我隐藏的面具已经内化成为她的一部分。
杜瓦尔没有放弃诠释这样的对比。艾比和哈珀在许多方面有所冲突,正如艾比的父母开放包容却已不在人世,哈珀虽然有着庞大而完整的家庭,却没人能在其中展露真实的自己。
当然,她们隐藏的不只是性向,你会发现在这个保守恐怖的家庭里,每个女性都有秘密,每个人都有一个“柜子”。
所以这部影片真正要探讨的并不是LGBTQ群体面对外界的自卑和压抑,当艾比伪装成一个直女出现在哈珀的家庭里时,她没有恐惧,反而在向一个保守而顽固的落后系统传达善意,这其实是视角上的一次颠覆。
然而,这种善意也是通过自我伤害来达成的。我相信LGBTQ群体的每个成员都通过个人经历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爱要以创伤为代价,那么就该回头去思考自己的“爱”是不是被某些自私的规则挟持并剥削了。
就像艾比以为她对哈珀的爱足以支撑自己隐藏身份,哈珀认为对大家庭的忠诚要优先于自己对性取向的诚恳,但最后她们都错了,妥协式的付出一向不会有好结果,只会摧毁自己和所爱的一切。
哈珀这个角色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很多评论都在撕“哈珀如何不像一个女同角色/她和小K之间完全不来电/她是一个辜负了艾比的渣女”。
其实杜瓦尔和霍兰早就考虑到表达这样一个角色的艰难,她们想办法让这个“不够勇敢”的角色不那么令人反感,因为哪怕是LGBTQ群体自己,也会抛弃并痛恨自身懦弱又不诚恳的那部分,哈珀只是在片中更多展现了这一点。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讲,如何塑造好哈珀这个角色正是本片的挑战之一。如何理解她的选择,如何理解她迟缓的出柜过程并对她抱有巨大的同情心,其实能反向映衬出LGBTQ群体与自己达成和解的程度。
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片中哈珀的前女友Riley和艾比之间的“亲密氛围”更接近现实中的lesbian群体。
Riley作为艾比的盟友出现在故事中,她们都是影片中“没有隐藏自我”的角色。毫无疑问,Riley与艾比之间形成了真正的性吸引力。
而且不负责任地猜测,异性恋群体会对艾比和哈珀之间的甜蜜时刻感到熟悉,因为这条情感线的表达方式仍延续了异性恋传统,但lesbian群体则更能get到艾比和Riley之间的电光花火。
比如初次搭话时这种“以外套为媒”的含蓄话术,虽然在情节上暗示着两人与哈珀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被闷头一棒塞回柜子里的遭遇),但这也的确是lesbian惯用的心理潜台词。
然后是酒吧场景,全片最佳的一段。深知彼此为同类又气场相合,小K全程心碎但唯一一段不紧绷的时刻也是在这里。
此时,从新姬友到新女友仅一步之遥,完全取决于两人定力如何,从自己的座位滑到同一侧载歌载舞,懂的都懂。
饰演Riley的奥布瑞·普拉扎和小K尤其擅长冷幽默,杜瓦尔怕是把很多小心思都放在了这对cp身上,而哈珀和艾比之间很多老套的情节编排,天知道已经被重演过多少回。
但是《最幸福的季节》也有做得相当不错的地方。
比如哈珀的性取向是在突发状况下被全家人揭露出来的,这种大型揭露的场景一般发生在剧情高潮点,在很多浪漫喜剧中都有出现,就像闷了一个多小时的烟花突然炸开,顺便把此前铺陈的矛盾和冲突一并瓦解掉。 这正是人们喜欢此类影片的原因,一地鸡毛然后重归于好。
但《最幸福的季节》仍给观众带来了一个痛苦的转折。在关键节点,哈珀并没有在炮火燎原的时刻出柜,而是把自己藏得更深,让观众看到她深入骨髓的懦弱和脆弱,最后直到她真正能够面对自己才将故事推向合家欢。这个设计其实让影片规避了范式中的轻浮。
就像那些最好的圣诞电影一样,《最幸福的季节》的进步在于其真正回归了生活和家庭,它并没有面对一个同性题材展现不合时宜的紧张和喧嚣。
片中每个人物都很准确,它不是什么搞笑的闹剧,也不会拿LGBTQ的话题搞出一些无知又低级的笑话,这让许多观众感到无比松弛。
不过作为第一部拥有“名演员阵容”的女同性恋圣诞电影,《最幸福的季节》或许还是依赖了隶属于异性恋传统的千篇一律。它很标准,但标准也是一把双刃剑。
作为参考,除了《小鬼当家》,杜瓦尔及其团队基本没看几部圣诞电影,其参考更多的是《土拨鼠之日》《当哈利遇到莎莉》《西雅图未眠夜》和《漂亮女人》这样的经典浪漫爱情片,并进而继承了它们的文法修辞,把古早的暖流套在一个较为现代的叙事之上。
或许正因为这样,《最幸福的季节》似乎可以同时满足很多人群,爱看浪漫喜剧的人可以找到共鸣点,异性恋也能够找到贴合自己的审美传统。
此外,杜瓦尔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哈珀家庭的政治背景,它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不谈烦心事,用套路帮你松松筋骨。 每年圣诞节至少会有一部影片引发这样的问题:这部电影会成为下一部“永恒经典”吗?它会成为下一部《生活多美好》或《真爱至上》还是又一部糟糕的《老爸当家2》呢?
那么“永恒经典”是什么样的呢?就是无论影片走哪种范式,只要完成了符合标准项的要求,就会在每年圣诞节来临之际吸引那些想体验治愈氛围的观众。
圣诞电影应该像一件旧毛衣一样让人感到舒适和熟悉,“家庭氛围、爱情氛围、节日氛围”是其核心诉求,而这三点我都在《最幸福的季节》里找到了。 或许,今年最好的圣诞电影就是这部了。
其实整个主题和剧情都挺好的。前期的误会和乌龙确实让我疯狂漏出姨妈笑,但是后期艾比的失落和失望也十分让人有带入感,甚至有点窒息。
看完之后其实蛮喜欢艾比的gay男性友人。看结尾的似乎有和简在一起的趋势,这样也很好,只要遇到心灵契合的人不论男女都可相爱。性别在爱情面前实在不值得一提。
克里斯汀的剧看的不多,只有暮光系列和这部电影。暮光的时候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这部剧艾比的人设我很喜欢,温柔得理解爱人,积极的鼓励爱人,哪怕在爱人说出伤她心的话的时候也没有和她争吵或者过于责怪。
我看到醉酒深夜归家第二天还责怪艾比想太多的时候真的挺生气。在对方想求和的时候我还以为艾比会置之不理,可她没有,她给了对方谈心的机会。我永远屈服于这种温柔。后面哈珀出柜了艾比不愿意和哈珀在一起了,这个行为反而让我更加心动,她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底线,也愿意为爱的人放低自己的底线。再加上小k的外形,总而言之,艾比简直就是我的理想型女友。
豆瓣竟然有人这么无聊抄我的短评,无语。
哈珀真的是一个很自私很糟糕的女朋友。是她玩嗨了一时兴起邀请女朋友去她家过圣诞节,第二天睡醒了就后悔了,带回家以后任由她家人一口一个孤儿地叫艾比,睡工具房,女朋友被冤枉偷东西也没看见她维护艾比说什么话,她俩回家以后主要的互动就是亲亲推倒发糖,不开心的事都是艾比一个人默默承受排解消化,她自己却能和前男友相谈甚欢到半夜两点还要怪艾比查她岗。她和前男友在酒吧这段剧情我是看不懂的,装直女也装得太得心应手轻松自在了,不想被撮合跟前男友在一起又不保持距离,哪个伴侣能忍?个人认为如果酒吧这里有她勉为其难的表情特写会比较好。高中时的渣女行为更是让人生气,被人发现同性恋情后她选择了最伤人的解决方法,爆破女友的柜门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害怕出柜你可以说情书是写作练习,排练小品,恋爱模拟等等,她偏偏选了最损人利已的,怕受到伤害不是她可以伤害莱利和艾比的理由。看到这里我真觉得哈珀不值得,如果这不是一部圣诞合家欢电影我是完全支持莱利拐走艾比的,前任和现任的双重报复,那可就是爽剧结局了。可能是我过度解读,我觉得开头屋顶的戏是有暗示的,爬屋顶是哈珀的主意,被发现却是艾比一个人掉下去,哈珀没接住,这是不是隐喻哈珀不可靠的性格?她后面被大姐当众出柜不承认艾比确实又让艾比坠落了一次。艾比能原谅她这么多次,可以说是圣母(褒义)了。哪有那么好的人,早在被叫孤儿那里就能把哈珀甩了还能HE做梦吧。
不过既然是圣诞合家欢电影就不能像我想的这么发展,最后的HE虽然略显生硬不太现实,但是我觉得需要这样的百合喜剧电影出现在市场上。我不知道为什么近年来百合题材的电影都喜欢搞悲剧,在我看来是一种越来越保守的表现。我目前为止最爱的百合电影还是05年的四角关系和08年的同心难改,这两部都是HE,我每次复习同心难改的时候都在想,怎么拍一部重点在谈恋爱,出柜一笔带过没狗血,不死人不分手的好看HE百合电影就这么难呢?同心难改的两个女主角色家庭宗教背景这么复杂都HE了,号称自由开放的欧美人咋回事啊,这几年拍来拍去不是分手就是死姬佬的悲剧,甚至18年有一部百合电影Tell It to the Bees原著是HE,电影改成BE了,因为主创觉得原著的故事发生年代HE太不现实了所以改成BE,这是人干的事吗?欺负作者死了不能抗议?况且改成BE以后也没有更好,影评都在说BE都很生硬,为了悲剧而悲剧,好莱坞shame on you。
基于以上的原因,尽管我理智上认为本片在3.5星到4星之间,情感上我还是打了5星,HE就是王道!
这究竟是什么五毛编剧???靠了无数零食才撑过一部片子 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cast 就算是holiday romcom 但能不能如此的不走心?????真的是靠着看K看完的(一星给她)麦女士的造型真的是太难看了.......
Harper毫无同理心的人设,Abby是怎么看上她的
无底线退让是作为舔狗的基本素养LOL 妹想到有一天我会心疼起长着一张赢家脸的现实渣攻小K,在片中的角色也是太憋屈了。前任、现任一个赛一个的hot,果然侄女就是更容易钓到优质姬崽!(剧情很爆米花,看颜值就行了。这一大家子人个个都跟疯子似的,换我早就拜拜了您内!真是辛苦K女士惹)
(先行版熟肉已出,需要的请wb“亿万同人字幕组”自提)对着这部片的字幕16个小时+,我已经快要瞎了+吐了,大量大量大量的语气词……第一次一条一条对整部电影的字幕,希望字幕组的拉轴小伙伴给力,尽快让大家看到成品,我赶作业都没起这么早过……k和麦肯兹是真的真的没有火花的感觉,这是我没想到的,我觉得k倒是真的可以跟莱利在一起,我蛮萌的反正。我真是想不通k是怎么做到又帅又美的,感觉伍迪·艾伦之后,演技真的是进步很大。前半部分基本上是烂片的调性,但是我喜欢小孩子躲在窗帘后面模仿两女主躲猫猫的那个细节。这个片子告诉我们,结果可能还是gay蜜最靠得住哈哈
我哭了,甚至有点羡慕姬片拿出了这么令人惊喜的质量。出柜题材才不是被拍烂了(Love simon的老土陈旧才是被拍“烂”),至少这部拿出了新的角度,自我挣扎之外,同志出柜还要走出那层割舍与保留的无形边界,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完美”就要牺牲掉自己追求的美好吗?在超出同性范畴的更广适范围内捕捉到了共情点,算是大批同类题材里一点欣喜可贵的进步。况且还有圣诞糖衣作甜蜜装点,氛围也做的美妙。
哈哈哈哈哈太好笑了长腿我k在麦面前也只能做个柯基攻!
开始圣诞卡片觉得好像大公园的片头啊,后面April竟然就出现了(!)作为节日片来说是比较cliche的,但要划分为queer题材,单是这么皆大欢喜的结局就已经算创新。希望未来能多多益善(p.s.笑点全在dan levy,仿佛在看Schitt's Creek的番外
剧情真的很简单粗暴,情感转折太突兀。k说已经太晚了结果在便利店买了个东西的功夫出来就原谅麦了。全片高光就是男闺蜜说的那段关于出柜的话。但总之还是四星推荐大家去看看吧,毕竟女同性恋太缺这类电影了,谢谢k和麦姐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绎!
天啊我們太需要這種電影出現在主流商業市場上了
我k颜值还是在线的,就是这cp实在不搭。。。。。
是了 需要一个里面所有西装外套的豆列
很标准的节日甜饼电影,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我珍惜这些让人感到快乐的电影
每次麦姐捧脸亲K,我都觉得像在拔地里的萝卜
整个儿姬圈都知道这里面谁和谁更适合在一起,甚至片子出来前就“投了票”。那位二姐,BI、身份不认同,大概已经在LGBT圈鄙视链底层。我相信每个人都在替Abby问,why her?情节各种不可信。所有关于同志的部分都不像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小K,她身上的LA味儿太重了。但我觉得这个片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真不在乎LGBT圈怎么想。它的根本定位就是出圈的。剧本落脚在家庭,歌颂了真实的、多元化的家庭关系。BTW,总感觉这片子像是个中国人写的
1.没想到麦麦这样的金毛大狗狗在里面演了个渣女,KS这种长了张渣攻脸的反而是一直忠心耿耿默默承受伤害的,不过最后还是皆大欢喜的HE啦。2.最后一场party,KS穿的那个敞领西装,女朋友家人都不觉得这女的有什么不对劲的吗?3.前女友真的好有魅力,我要是KS肯定半路跟她跑路了(划掉)4.前女友带KS去的那个club,两位drag queen是季风和奶油,好惊喜,这两位也都是我很喜欢的小甜甜哈哈。5.两人的身高差,每次她两亲亲的时候我都觉得好好笑。6.主题曲好听,喜欢。
有些人可能得了同性恋恐惧症,开口闭口就是烂片。我纳闷着,本片不算经典,但和烂片也扯不上关系吧
看开头能猜到结尾的那种电影。如果不是圣诞电影,这个故事走向90%会是Abby和Riley走到一起。不过今年两部在出柜设定上颇为相近的les影视《心向快乐》和《最幸福的季节》,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给予“未出柜”的一方足够转变的时间和弧线,呈现出LGBT议题在已合法地区的出柜新状态:从以前双方都躲在柜子里的爱情悲剧,转向处理日渐增多的一方已骄傲出柜一方未出柜问题,从以前的摆脱直人、寻找同类,转向给深柜的一方一些等待,群体的光明忽而已至,个体只是需要一点时间,鼓起那口气,去重写自己的故事。这当中蕴含着同志题材又进一步的包容和反思,也感受到同志群体更进一步的骄傲和从容,不管怎么说,是羡慕的。
我恨合家欢
瘫演的Abby到底是什么绝世好拉!怀疑这个角色选瘫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让她突然意识到:Ouch!原来被人当doormat是这种感觉!
这种垃圾剧情感觉和美国基友看可以从头吐槽到尾,不过大概也只有在美国生活过了才能品味这种“被升华了的虚伪”是多么让人难以下咽。每每要吐的时候又看到了时髦的斯图尔特美好地站在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