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样板戏预备~齐
最后一段里梁家辉盯着远处隐蔽的监视器N秒钟后说,肥仔,走!看过盗火线的都记得罗伯特德尼罗也有此桥段。梁家辉表现很好,已经向我们一直尊敬的表演大师们靠拢过去,但可惜剧情到此已经虎头蛇尾的一毕了,任达华在医院抢救,没办法高手决战,就只能让梁家辉自行了了断。
梁家辉的脸又比以前宽了些许,还是很精炼的成功小商人行头,饰演不动声色但怀有苦衷的反面角色已经拿捏得很合适了,但跟罗伯特德尼罗在盗火线里还是多了一点点没有根源的杀气。我看已经很受用了给九分
任达华自从跟杜琪峰混了以后脸就没消过肿,捣持的越来越大叔。这回还有了肚子,这次因为饰演正面角色,除了很大叔以外没有太大的性格反差,跟黑社会里他演的那个角色比有点平,跟艾尔帕西诺在盗火线里比,只能再次衬托我偶像地位的至高无上了。
林雪总还是能从另一个风格发光发亮,每部片子里都在吃,这次终于吃出了事儿。
要特别提下的是任达华第一次讲笑话的那段,一个人在车里讲,一票暗哨在不同的地方,伪装成不同的角色在听,每个人都有非常轻微的反应,挺有意思。个人觉得比《枪火》里的一帮人不苟言笑的踢纸团高级点。
很想再学习一遍《盗火线》--- 绝对的警匪片样板戏。
其实还不错啦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犯困。
2 ) 适合在内地上映的《跟踪》
今年三月香港国际电影节开锣,首映礼首场选映的,是杜琪峰监制、游乃海首次执导的《跟踪》(Eye in the sky),电影很杜琪峰但又很不杜琪峰。
演员阵容大部分是熟口熟面的杜琪峰班底:梁家辉、任达华、林雪、吴廷烨。其他主角配角,都有杜琪峰电影特色:片酬较化算的现役电视艺员。故事的风格布局、推进速度,甚至演员的演绎手法,都有杜琪峰工厂的影子。
不同的是,电影多了一份杜琪峰电影中几乎看不见的女性阴柔。女主角徐子珊饰演警察跟踪队的新丁(菜鸟?),她的角色吃重,贯穿了整部戏,女主角是有戏可演的独立个体,不是英雄身边的花瓶,这是港产片中难得的。徐子珊演电视剧时经常被批评演技拙劣又不够漂亮,好在电影中的角色没有要她精明亮丽,她的笨拙反而成了角色风格,甚至是她能加入跟踪队的原因。另一个女性角色是邵美琪饰演烂口差婆,可惜她说粗口不够自然,令她的表现反而不及比她平实的张兆辉。
* * *
在此我想谈谈电影的结局,介意知道剧情的可在此止步。
杜琪峰之前拍两部《黑社会》,我虽然不特别喜欢,但他明目张胆的拿黑社会选龙头大哥来“明喻”香港的小圈子选举,为了要说自己想说的故事,把好大的一个大陆市场舍弃,我是不得不对他敬佩。杜琪峰的银河是香港上市公司,这次《跟踪》的出品人是徐小明的骄阳,杜琪峰没有再跟钱作对了。
我这样说,是因为《跟踪》的警察全是好人,贼人都是坏蛋。这样一来,人物描写都被平面化了。最明显的是有场大贼们在天台齐齐烧烤的戏,贼兄弟意见不合打起来了,却因为对面楼有性感女郎在窗前脱衣,众人竟然停了下来,列队行注目礼。十人吃饭,十种食相,怎会个个同一模样?
好人任达华神奇地大难不死,坏人梁家辉就因为天有眼所以可以死得荒谬,我差点以为自己在看教育电视(从前有个小孩不听母亲的话,最后,他死了)。我想起了《无间道》在大陆有个要刘德华死的结局,也想起了刘德华在《天下无贼》也一定要死才能收科。电影要在大陆上映,这是唯一认可的结局。他们,还有马田史高西斯面向的荷里活观众,都不明白无间地狱就在人间:活着可要比死更难受。
《黑社会》上下集、《大只佬》、《暗战》、《枪火》、《跟踪》等一大堆银河的戏,游乃海都有份编剧。有骄阳做老板,《跟踪》多了一份官方认可的“阳光”。黑白分明,好人有好报,坏人一定要被制裁,我们的精神才不会被污染。
这尤如船头尺不能说“仆街”、“躝瘫”,我闷出鸟来。
3 ) 水到渠成游乃海!
本年度目前所见最棒港产电影(如果不算《男儿本色》的话),银河影像又一巨匠游乃海,终于浮出水面。
影片剧情张力十足,情节绝无一处废弛,节奏更快过一般银河作品。游乃海很精明,果然扬长避短、避虚就实,电影不足90分钟,倾力打造的就是紧凑的故事。同一个剧本,换老杜拍,怕至少会长出十分钟——老杜习惯有张有弛,这一点,游乃海则稍欠火候。
肯定会有人对结局不满,对任达华、梁家辉未能十足正面角力心有不甘,但游乃海在情节处理上的取舍放弃,基本都有充足道理。梁家辉死的略显仓促,未能呈现更辉煌高潮,在视觉娱乐上确给影片打了折扣,但那段剿匪的收场戏如果拖得过长,于故事整体就算旁逸斜出。游乃海在编剧此片时对现实逻辑的尊重,虽然造成了影片娱乐性上的不小牺牲,但在我看来,这种沉着稳健、一鼓作气,反而成就其独特之轻捷风格,由此也可见,作为导演的游乃海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日后他定会有更精彩之导演作品。
不过,在故事的结构设置上影片也并非完全不能“动动手术”,比如,就完全可以将第二个案子重新精密编织,把绑架案扩张变强,衍生出另一条惊悚故事线,让“狗仔队”全力应对另一伙彪悍匪徒,并在这条线索的关键处,令其与梁家辉这伙的前案并轨(就像《非常突然》),集中爆发高潮。但这样做似乎也未见高明,它固然可以增强部分剧情戏剧,却也可能让故事的编织痕迹过重——我斗胆猜测,游乃海当初也许构思过这个方案,最终还是舍弃。
再有,任达华后来的被刺是情势必然,但影片的处理未免手软,换作是我,当时的情形大概会是这样:
茶餐厅里,梁家辉发现徐子珊跟踪自己,上前挑衅试探,因有前戏铺垫,这次徐子珊终能沉着冷静、化险为夷,但梁家辉同时也已在监视器中窥见任达华,他从后门闪身而过时,任达华就坐在门边。任右转向徐子珊微笑点头(片中此时的气氛音乐极为紧张),梁家辉瞬间从后门返回,用刀刺向梁家辉左颈动脉,观众可以看到徐子珊和任达华的表情骤变,但事发突然,大家都来不及反应。任达华中刀后,鲜血喷涌,梁家辉趁机溜走……
《跟踪》里的情况是,梁家辉从后门溜走,任达华尾随,在过道被埋伏遇刺,这其实有些多余,且徐子珊没见到任达华被刺瞬间,未免不够凶狠,于情绪是种泄气。包括后来任达华倒在血泊中和同事们通话,也显得稍长和过于煽情,如此下来,直到后来徐子珊奔出门去,下雨、跟丢、收伞、再次发现目标,然后找到老巢,破案,就都显得仓促和断裂。我觉得不妨这样改:任达华被刺,他命令徐子珊丢下自己继续跟踪,徐子珊强忍悲痛出门,稍周折一番,发现梁家辉和林雪等三个余党在街头某处汇合,遂通过对讲告知同僚,O记及时跟进,然后再来一场街头枪战,节奏上肯定更快,视觉上也会更为刺激,岂不痛快?而且这样不但不会破坏叙事逻辑,还至少补足了三个余匪的后戏——《跟踪》里林雪一伙死里逃生的悍匪后戏明显交待不足,是仓促之下不可避免的妥协。
——不过,游乃海在片中大作减法,自有他的道理,作为看客,我们于事后作加法,查缺补漏,其实不公平。
不管怎么说,游乃海这次都做到了让人倒吸一口凉气,银河的十多年锤炼,没有白费。《跟踪》我可以给足8分。
4 ) :)
白天看了《跟踪》
看了开头,发现是银河映像,精神就一振;再看见导演编剧都是游乃海,心底原本对这片子的无所谓立刻变成非常期待。结果当然没让我失望,张弛有度的节奏,稳扎稳打的剧情,已然不是当初《暗花》时期的阴郁,更多点大气。
银河映像绝对是香港电影史不可略过的一章。杜琪峰自然是中流砥柱。但是没有游乃海,游达志,韦家辉,欧健儿……一定没有今天的银河。
《跟踪》的题材很有意思,风格也是往日一样凌厉。但是结尾处的草草收场,不知道是不是很电影审查有关,该不会又是剪辑版?
至于梁家辉之死的突兀,呵呵,如果你看过《非常突然》,就不会对银河作品的不可捉摸的命运嘲弄感到陌生。
5 ) 《跟踪》:游刃有余的光明
深度剧透,慎入
游乃海的《跟踪》除了演员外,基本上脱离了银河映像早期的风格,即使是杜琪峰监制,在影像风格的假象还是掩盖不了游乃海内心的温情流露。不可否认的是,以游乃海的资历,执导这么一出没有什么野心的电影,还是显得绰绰有余。
影片先以设置迷局开始,一辆电车上出现了三位主要角色的身影。快速的剪接加上并无任何提示,让不知剧情的观众陷入好奇中,究竟谁是匪,谁是警?任达华饰演的黃文展初上电车,完全一副港产大爷的形象,这般小人物的设置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想起《PTU》中土气暴戾的抢匪忽然从大袋子中掏出武器。反观梁家辉饰演的陈重山西装革履,端着数独的书,看起来心平气和地做着智力游戏。而徐子珊饰演的何家宝稚气未脱,行为举止不大自然,按照镜头的方向推断,明显是在盯着黃文展。这个设疑的过程很短暂,有的观众也许已经知道了大致剧情,所以游乃海立刻让警匪的身份暴露出来,并把何家宝这个角色加到冲突之中去。
何家宝初到警队就进入了极需要耐心和判断力的“狗仔队”,这对她本身和已经形成默契的警队都是一个考验。游乃海似乎也借着家宝的成长这条辅线,成功传递了人生经过历练后的跳跃。
开篇不久后,陈重山的手下便成功抢夺了一家珠宝店,但过程中的瑕疵险些让计划失败。整个过程中,银河映像的电影中一些熟悉面孔悉数登场,但最耀眼的非林雪莫属,这个胆小贪吃好色的胖子角色相信别无他选,定是为林雪度身打造。同时,林雪这个角色还直接导致狗仔队跟踪成功,正是他的大意疏忽,令警方提前知晓陈重山下一步的计划。
游乃海在家宝跟踪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加入了宿命这一主题,以致于结尾的明亮感让银河映像的拥趸们有些失望。换一个角度思考,也许这样光明的结局正是银河映像成长的过程。
在影片行进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可能影响下一步的变局。在狗仔队追踪Hollow Man及其手下的过程中,夜晚小巷里被讨债追打的其貌不扬男子成为另一宗需要解决的案件主角。这宗好像突然插到影片抢劫珠宝案主线旁支的绑架案,实际上在前文已有了暗示。除此以外,在狗仔队跟踪胖子后的监视中,也看似莫名地出现了一个铁笼。这些都成为日后破获绑架案,赢得先机的线索。
在跟踪中,游乃海强调了家宝的成长。第一次她面对意外措手不及,是选择跟踪Hollow Man,还是留下来帮助抢救危在旦夕的街警?此处如果说稍有刻意,让观众觉得有些俗套的话。那么片尾处第二次的煽情,来得有些让人吃惊,家宝这个角色对于“狗头”黄文展负伤后的反应实在过于疲软。恰恰是这看似了无新意的俗套段落即将完成时,游乃海借着黄文展讲述的第三个笑话,让众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伴着突如其来的转机,漂亮地来了一次意外之喜。精巧的构思让人无法对之前的布局再有丝毫的疑惑,原来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片尾,阴雨的天空突然放晴,Hollow Man的身影再次显现;狗头则在说完为什么杀了猪和鸡的答案后令人欣慰地活了下来。陈重山和逃离围捕的匪徒们齐聚在船厂准备跑路,心乱如麻的他无法再沉着地计算数独游戏小方格中的数字,而不敬关二爷的他似乎感到了报应的来临。宿命在这里再次体现,一枚码头上的鱼钩终结了整个故事的冲突,恶人死去,而好人醒来。
影片不忘在最后畅快淋漓正义大显神威的关头,留几个画面给正在吃面条的林雪,滑稽的表演让人会心一笑。联系之前,陈重山和手下就抢劫的细节起了争执并大打出手时,曾给过梁家辉一个特写,讲梁家辉心狠手辣的形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但镜头一转,游乃海让林雪和一干人色眯眯盯着对面更衣的女子,把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化为乌有,用四两拨千斤的架势化戾气于无形。由此可以看出游乃海对于本片基调的态度,不在于有多么锋利多么黑暗,而是包容温厚中稍带点轻松,再加点宿命的调料,有些出人意料的突兀却仍在情理之中。
重复类似的段落,这一编排也体现电影中。在家宝跟踪黄文展和跟踪Hollow Man的两次经历中都有出现类似的场景和对话,不同的是,一个是让不知情观众恍然大悟的安全环境,另一个则是叫观众为其捏了一把冷汗的危险氛围。当然,在家宝面对街警的负伤,还有黄文展的负伤时,也有类似的对比,难就难在游乃海把这两次家宝的反应作了相同的处理,表面上看是简单的重复,其实越是简单才越显得游乃海精巧营造的苦心,在重复中变奏出不一样的递进。
颇有看头的还有影片部分段落的摄影,镜头飘忽,但人物对焦精准,不难看出摄影机的周密调度。不仅把跟踪时狗仔队隐秘边缘的身份和跟踪队员的主观视角营造出来,还把那场粗糙的警匪对战演绎为一个虚化的过程。细节感在枪战中的丧失,恰好对比了影片中对Hollow Man一伙人跟踪过程中泄露的细节要素,比如Hollow Man乘车投下的硬币,林雪在便利店的刷卡等等。还有许多镜头用特效还原成监视器的窥视,营造了一种明暗对比效果,将狗仔队面对纷繁线索时的焦虑真实地带给观众。
最后说到“狗头”黄文展在片中说过的三个冷笑话,也是巧妙地融合在影片转折的几个关键处。一个是小狗到某公司应聘,主管问会电脑吗,小狗噼里啪啦打了一份稿子;主管又问会编程吗,小狗噼里啪啦设计了一个程序;主管最后说我们这儿需要最少会两门外语的你会吗,小狗犹豫了一下,汪汪~喵喵。第二个笑话没有说完,是入门级冷笑话会遇到的经典小白兔系列。大概说的是一只小白兔,到一家蔬菜店去问老板,有胡萝卜吗,老板说没有;第二天小白兔又去问,有胡罗卜吗,老板说没有你真烦;第三天小白兔又去问,老板今天有胡萝卜吗,老板说真巧今天刚上的胡罗卜,小白兔说哦那我买两根黄瓜。这个小白兔系列有无穷的变数,具体黄文展说的哪一个,因为他没讲完,只能靠猜测。最后一个黄文展说的是:从前有一只狗头被人扎了颈部的大动脉,血不停地流,但是狗头没死,却死了一只鸡和一头猪,为什么?这时狗仔队的指挥部里已经弥漫了悲伤的气氛,哪里还知道为什么。只听狗头黄文展说,因为狗头没死,它(他)就杀了一只鸡和一头猪来酬神啊。指挥部里一片哗然,邵美琪哭笑不得地说,我顶你个肺啊。然后影片就直直冲向光明,心情也顿时明媚起来。
6 ) 狗头没讲完的笑话
狗头说故事太长,还是帮他讲完吧:
一天,兔子到一家杂货店里,见老板,问到:“老板,有胡萝卜卖吗?”
老板答曰:“没有,这里是杂货店,这里没得卖。” 兔子听过之后走了。
第二天,兔子又来了这家杂货店,见老板,问到:“老板,有胡萝卜卖吗?”
老板木然的答到:“没有,这里是杂货店,不是蔬菜店,你去蔬菜店里买哦。” 兔子听过之后出去了。
第三天,兔子又踏进这家杂货店,问老板:“老板,有胡萝卜卖吗?”
老板大吼到:“没有,这里不是蔬菜店。。。。。。”
兔子跑了出去。
第四天,兔子又去了,问:“老板,这里有胡萝卜卖吗?”
老板大怒:“这里没有,只有钳子。如果你在来问,我就把你的门牙掰掉!” 兔子被吓跑了。
第五天,兔子又来这家杂货店,问老板:“老板,你这里有钳子卖吗?”
老板说:“没有”
兔子曰:“哦!,那有胡萝卜卖吗?”
老板当时气晕在地。
第六天,兔子进门,刚要开口说话,就被老板把门牙掰掉了。
老板阴笑着说:“看你怎么吃胡萝卜”
第七天,兔子又来了,看见老板,问:“老板,你这里有胡萝卜汁卖吗?”
但是老板顿时气绝身亡……
其实个人感觉,狗头讲的几个笑话还真挺不好笑的,,,,,,,,
本片唯一的亮点就是天台.
PS :徐子珊穿这么多衣服还真认不出来了.
邵美琪的"顶你的肺"说的还挺消魂.
20141124.。狗拿耗子捉住了猫 靠的是猪的嗅觉和敏锐 想到这儿我赶快把一分钟前打的三星儿改成了四星儿 :)。。
重温,加1星。这片当年感觉中规中矩,现在重看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前半部镜头和剪接都处理的很精到很利落,叙事也很紧凑很沉稳,只是后半段有点乏力感。PS:刚注意到,原来这是唯一一部由游乃海执导的片子。
作为银河的主力编剧,游乃海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本片部分情节的处理略显粗糙,但题材新颖,节奏一流,很多情节也依旧呼应着银河典型的宿命主题,也正好照应了那句“Eye in the Sky”,或许导演技巧一般,但绝对是部风格作,跟踪戏的处理也很赞,警与匪的隔空对峙,氛围 剪辑 配乐,一明一暗,悬念十足
剧情平庸,主要演员表现可圈可点。
早几年看过,印象中梁家辉最后被钩子勾到了。虚无与荒诞,还是银河印象游乃海惯有的宿命感。7.3
怎么回事?我很喜欢这部,人善人欺天不欺,最后猪女跟踪梁家辉到绝望的时候,突然雨就停了,路人纷纷把伞收起来,目标人物出现,这都不够帅呆吗?还有检查垃圾的时候,任达华拿着猪女的手教她怎么筛检东西,多有彩儿啊
TMD,怎么变成少女成长故事了。对游导演严要求,三星。
结构严谨,故事发展合理,主要人物突出。只是07年的徐子珊演技捉急得厉害,几次哭戏都哭不出来也是醉了。
这个猪女变狗女的故事很棒哦,戏剧冲突玩得很痛快,干净利落,该有的有,该省的省,帅!
明显港版好看啊,韩版和偶像剧一样,多出来的半个小时就是加了帅哥配美女的恋爱嘛→_→两部还真是非常工整,连不知道怎么收尾的毛病都犯的一模一样,不过想想看这个结局其实也是为了赚钱,我们都懂得。。
打架时看到远处住宅里正在脱衣服的女孩于是休战这段真是神来之笔。
几个老妖精的表现果然彪悍,游乃海的第一部执导作品,受杜琪峰和银河的荼毒还是很深的。大家普遍评价不是特别高,主要因为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的大陆式结尾。但是这次出品人是骄阳不是老杜想怎么地就怎么地的银河,所以没有再和钱作对。不用太苛求了,要和谐~~~~~
是一部神作,多年后韩国人也翻拍过这部电影,说明这部电影是获得跨国界的认可。任达华和梁家辉所演绎的角色很精彩,尤其是梁家辉在拿着烧烤叉子对着同伙的时候眼睛里透出的那股子邪狠的劲道令人不寒而栗,这种状态和他角色平时的谨慎小心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单就这一个镜头就折服我了。
7分!戏剧冲突表现得不错,节奏明快,干净利索,可惜弱在剧情上,最后竟变成少女成长故事。“过程非常精彩,结局非常失败!”结局竟然是光明的,不像银河映像以前的黑暗宿命调。第17分钟是看点。
韩版翻拍我给了四星,这个银河映像的原版必须也是四星,杠杠的。除了女主看着让人觉得无语之外,其他都好。
邵美琪最后的勇。
看梁家辉表演真是一种享受,大D又一次败在了阿乐手上
属于银河里比较弱的片子吧,虽说题材还算好。
现在的电影总是最后来个画蛇添足,不管是主动被动,所以看到这么干净利落简单的本片心里会暗暗叫好。虽然情节比较单线条,人物也不算厚实,结局和过分强调宿命轮回因果报应什么的,但有种“就是用90分钟的时间把一件简单的事情讲清楚”的利索劲儿,更何况几个演员都特合适,寥寥数笔刻画就能让人心悬着、跟着走。就是看过黑社会之后,再看任达华和梁家辉,总会串戏,哈哈
片头字幕打出领衔主演:任达华、梁家辉、徐子珊。紧接着这挂头牌的三位便齐聚开镜画面的电车上。影迷对此在略显诧异(因为三主聚首通常出现在剧终高潮)的同时会不自觉地根据影片释放的初始信息,片名+领衔+场景+行为举止,自行展开推测:徐可能在跟踪梁?接下来一组沉默的“视线镜头”很快纠正:徐显然对任更感兴趣。可梁也是领衔,甚至咔位更大啊!所以他绝对不会是个闲杂路人,于是身份悬念未减反增!……游乃海导演在此构造了一种非常有趣并有效的开场模式:在故事主题早早明示简单清晰(跟踪)的状况下,不妨砍掉事件前因与角色身份,由一个与主题高度形似的情景中段直接切入,使观众处在大方向明确/小细节不明的状态中,于时顿生好奇努力猜测。即使猜错,却也无妨,因为情绪与思维已被成功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