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感触的是李乔和张霞的故事。作为经纪人的李乔公然窃取张霞的作品,作家句读成为她一个人。张霞自杀以后的她很愧疚,但是她却自始至终在怪罪张霞。 她的理由是:我们不是说好的吗?她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所以我就帮她。而来到了张霞身边,她态度尤其恶劣,使劲催稿,好像写不出东西的她犯了多大的错误,而自己在外面多么辛苦。然后把一沓钱扔在张霞桌上,以此告诉自己,我们两个人之间算的很清楚,自己对她没有丝毫亏欠。这个时候,她大概早就做了僭越的事情,所以用愤怒的情绪来掩盖心虚。
正如最后孟喃劝说的那样:“人其实特别会自我合理化,面对无法改变的现状,面对无法掩藏的情绪,我们会找很多理由来宽慰自己。这个人是坏人,所以我伤害他是合理的,这个东西它是有瑕疵的,所以,我不拥有也不可惜。但你真的能骗的了自己吗?你真的能心安理得吗?其实你怎么解释都无所谓,你要是能说服你自己。但如果你自责的情绪还在,那这个事情就没有完结。这个圆圈,它还会有再出现的一天。”
其实这样的情绪,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的反派身上都会表现出来。自己错了仍然理直气壮怪罪别人,以愤怒掩盖自己的心虚。被伤害的人到后来还被颠倒黑白受指责,明明已经很受伤,可是得到的却不是安慰,而是这丑恶的世界的愤怒。
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引导让人们看清成为这样的人是多么可恶,会给他人造成多大的伤害,还应该告诉人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从李乔的角度,她最后的忏悔是对的,也许无法被原谅,但必须去道歉。
可是从张霞的角度来看,李乔良知未泯,她无法自我合理化,所以她尚且只得到一个迟来的道歉。可是如果坏的彻底,那么,张霞所有作品的归属权,本该属于张霞的荣誉,还有张霞的生命,就无人问津。只能怪一开始,张霞自己,不识人,怪后来,张霞自己,太懦弱,或者说太善良,即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戳穿好友的谎言,不愿意让她身败名裂,这个世界太无意义。
最近看的一部美剧《性爱大师》也让我感悟颇深。
剧中一个医生哈斯喜欢上了女主珍妮,可是自始至终珍妮只是把他当做朋友。作为朋友答应和他做爱,我们会觉得珍妮不好。可是后来,哈斯威胁强迫珍妮和他在一起,对珍妮却完全失去了尊重,得知珍妮不想要和他在一起以后更是破口大骂她是一个婊子。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别人的意志,因为得不到的愤怒让他把珍妮贬损得一问不值。而在这以前,他还口口声声说着爱她。如果说这就是爱的话,原来爱竟然这样可怕,如同海上的天气一般。自然是希望生活中的珍妮能够不要被这样的哈斯所欺骗了,毁坏自己一生的幸福。
李乔告诉我们,人是会变的。哈斯更是直接说,人心险恶。但还是希望善良的人在提防人心险恶的时候,不要将自己与世隔绝成为孤岛。愿伤痕没有让你们变坏,反而更加懂得善良可贵。
《疯人院》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带有科幻、奇幻色彩。这些人拥有的特异功能有点类似《X战警》里的变种人,但没有变种人那么夸张,更多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异能,而不是身体层面。
比如孟喃的通感侧写,赵院长的记忆植入,主任的催眠,杜东与影子对话,李博的双重人格都是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能力,将生活中存在的事物进行了夸张化。
(本文首发于【剧毒社】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谢绝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
今年暑假的国产古偶剧质量,中小学生表示很满意。
不少同志语带怨念的在后台留言——
《延禧攻略》《香蜜》《媚者无疆》这么好看,你为啥没写??!你小子还想不想干了??!
这些热播剧,大家都知道它们好看,我就不写了……
今儿要聊一部【很好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国产剧。
用豆瓣网友的话说就是,“好看得不像国产剧”。
今年暑假,它才是国产剧里评分最高的——
《疯人院》
豆瓣8.0
主打恐怖悬疑、疯狂在禁播边缘试探的一部剧……
国家规定建国之后不能有鬼,但这个剧组心里有鬼……
导演相当佛(心)系(虚)了——
千万别火,火了可能会被下架▼
导演觉得火了不和谐,观众觉得不火不科学▼
这大概是会员充得最划算的一次——
为了避免没更完就被禁,优酷两周更完了两季……真·急性子▼
所以这部求生欲很强的恐怖片到底有多纳凉??
剧情简介了解一下,有点儿国产《昆池岩》的味道▼
(笑容逐渐变态.jpg)hin喜欢这种【主角和配角都不是正常人】的设定。
密密麻麻的精神病人,比密密麻麻的丧尸可怕多了。
毕竟,杀丧尸不犯法,杀精神病人犯法,但精神病人杀人不犯法……
男主孟喃(刘畅饰),供职于冰岛某神秘人体研究机构。
他有个超能力,通感侧写——
通过触摸人体,可以读取这个人的记忆。
也可以通过触摸物体,读取物体背后隐藏的故事。
简而言之,被男主摸过的人/物,没有秘密可言……
开篇男主奉命回国,寻找一位有异能的特殊病人。
通过同感侧写,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地处偏僻的久山疗养院。
而这个看似收治精神病人的地方,却隐藏着诡秘的阴谋。
每个病人都自带“鬼故事”体质,病例充满细思极恐的反转。
全剧采用单元剧形式,每两集一个故事,很紧凑很下饭。
考虑到悬疑剧的观剧体验,以下只聊线索,不剧透主线。
——头七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苏茂萍(梅婷饰),一出场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苏茂萍得病全因一场车祸——
某天深夜,她开车与迎面而来的一辆公交车发生车祸。
公交车侧翻爆炸,车上6人全部丧生,苏茂萍是唯一的幸存者。
之后,苏茂萍惊悚的发现,自己摊上了【逢七回魂】的阴事,那些丧生者回来找她了!
出事后的第7天(头七),苏茂萍在公交车上看见了【只有她能看见】的鬼魂。
出事后的第14天(二七),在家洗澡时,鬼魂又出现了。
确信自己撞邪了的苏茂萍,不但请了法师做法,还搬去和妹妹苏丽珍同住。
然鹅,并无卵用……
出事后的第21天(三七),深夜醒来,又见鬼了……
诡异的是,并不只有苏茂萍一个人见鬼,妹妹苏丽珍也能看见。
姐妹俩总见鬼也不是事儿,于是壮着胆子试了长辈口中“送鬼安息”的法子——
烧梯子,死几个人就烧几个梯子,送他们归天。
然而这不但没让邪事消失,反而鬼魂来的更加凶猛……
难道烧纸送神还有错?
明明是公交司机避让不及导致翻车,为什么鬼魂会赖上苏茂萍?
为什么和车祸无关的苏丽珍也会被鬼魂袭击?
这姐妹俩到底隐瞒了什么秘密?
难道姐姐的精神病和妹妹也有关系?
不剧透,只告诉你们:结局是绝妙的双重反转。
emmm……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反正我要讲——
有一种演技叫做:我怀疑梅婷真的有精神病……
全片梅婷素颜出镜,乌青的眼圈,油腻的发丝,高度还原了疯癫崩溃的状态。
她双目无神、幽幽踱步的样子,比鬼还吓人……
为什么很多演员被问到“最想挑战的角色”都会说是精神病?
因为这种不可控的角色才真·考验演技。
同样是演员,同样“有病”,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的。
比如你们看表情极富层次感的可云▼
再看宛如大型醉酒+碰瓷现场的黄圣依▼
有这种人的存在,大家才会体会到梅婷老师【眼技】的可贵▼
除了被婷式精神分裂支配的焦虑,还有被【春姐的死亡凝视】支配的恐惧。
这是全片唯一一个【没有一句台词也能把人吓尿】的角色▼
社会我春姐,人冷路子野……
她的故事要从离家出走躲进标本室的大学教授说起……
什么东西比标本更可怕?
春姐……
——清醒梦
大学医学院的江教授,和蔼可亲,很受学生喜爱。
某天却突然如惊弓之鸟般藏身于学校的标本室,抑郁憔悴,不肯回家。
男主通过通感侧写发现,江教授的心结起因于家里的保姆春姐。
江教授曾目睹春姐把嚼过的菜吐回餐盘里……
江教授把保姆不对劲的事告诉子女,但他们压根不信。
因为这个春姐可是信誉很好的金牌保姆。
但非常奇怪的是,尽管口碑很好,春姐在每个雇主家干的时间却很短(ps:是自行离职,不是被辞退哦)。
自从春姐来了家里,江教授就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总有一种会被春姐害死的预感,噩梦来得分外真实。
所有的梦,尤其是噩梦,都不是空穴来风。
人世间最绝望的事莫过于,从噩梦中惊醒,发现噩梦不是假的。
到底这个春姐skr什么可怕的来头?
她是如何做到既吓尿雇主又获得好评的?
不剧透,只想说:请不起保姆这件事,是我的幸运。
很多毫无征兆的梦魇,都隐藏着积蓄已久的心魔。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人会被自己的“心火”烧死。
——人体自燃
疗养院里最匪夷所思的病人李乔,得了一种短时间内体温急速飙升的怪病。
不是发烧,是那种能把衣服烧焦的体温飙升……
而巧合的是,李乔以前是畅销书作家,她最火的小说就是讲自燃的……
这本书写到第三章就停更了,李乔宣布封笔,半年后得病住进疗养院。
而第三章故事的内容令人不寒而栗▼
而现实中,李乔宣布封笔之后,这个结界就突然出现了。
只要踏出结界,就会引火上身。
想要逃出去,找到结界的尽头不就好了?
但这个结界没有尽头。
李乔的笔名叫“句读”,是句号的意思,而句号是圆圈的形状。
她走遍了结界的边缘,在地图上用记号笔一一标出,发现结界就是圆圈。
而自己如小说里一样,被“封”在了一场逃不出的火灾里。
更悲剧的是,圆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缩小。
李乔可以活动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小……
到底是谁给她施了如此残忍的结界?
这个结界和那本畅销小说又有什么联系?
不剧透,只想说:郭敬明看了可能会害怕。
哦对了,最后一个故事《中邪森林》,郭敬明最好也别看……
否则我怕他被里面那个养猪的疯子气疯……编剧太皮了▼
编剧个坟蛋是存心要气死wuli郭老四,讽的一手好刺▼
除了各种操作失常的病友,疗养院的医护人员也个个有毒。
经常【溜小白鼠】的李医生,似乎在进行某项神秘实验。
和男主的对话令人发毛▼
明明和男主是初次见面,却说【欢迎回来】。
大家品味一下这个眼神▼
李医生推荐男主做【特护病区】的【契约医生】,被刘主任断然拒绝。
所以契约医生到底是干啥的??
刘主任口中的这个生人勿进的特护病区又是什么神秘区域??
十几集也只有几分钟戏份的院长,一出场就抛出了重磅寻人启事。
那是一种邓布利多终于要把哈利波特接回霍格沃兹的架势▼
预知后事如何……自己去看吧~
观影提示:只看第一季(1-12集)就好,第二季(13-24集)别看了。
更多神剧吐槽尽在【剧毒社】微信公众号:
作为 一个学心理学的的学渣,看到有这样的一部剧是很兴奋的,几乎一口气把它看完了。对于非常好的作品和非常差的作品,我是不太喜欢写影评的,对于好的,本人词穷,找不好很好有词去形容,且已经有很多利害的豆友会去告知大家好的到底有多好,坏的就更不有说了,看评分就OK了。所以,让我忍不住写评论的都是一些恨铁不成钢的作品,比如这部《疯人院》。
在女主死之前的题材都是好的,疯人院,当然重点就是拍疯子的故事,而且几个故事都很好的看,很吸引人,但女主死后,题材就是从疯子变成超能力者,看得我一脸懵!女主死前要忍受她的各种作和男主的杰克苏属性,但也还好,因为每个单元的疯子的故事才是重点!本以为女主死后会好转,结果就整出个不伦不类的什么特异功能和人体实验,剧情无聊又很拖沓,作为 看过《美丽心灵》和《禁闭岛》的人,如果真的是按这两个故事的走向来发展的话,那也还好,结果看到最后一集,却被告知未完待续,我们还有有第二季,当场我就想爆粗,我的裤子都脱了,你居然让我看第二季!!!说真的无论结局怎么样,我是不会再看第二季了。
至于我给的三星,完全是给所有的配角的,都是演技派啊!男主嘛,刚开始的时候是觉得惊喜的,因为现在长得好看有演技的演员真的很少了,男主刚开始是可以的,因为是第一次看刘畅演戏,所以觉得他跟那些流量小鲜肉比已经很好了,但跟那些实力派的配角比真的是相形见绌。越到后面就是越发现他的表演很形式化,虽然是正确的但没有层次感,尤其是女主死的时候,我不知道导演或编剧的意思,也许剧情就是男主其实并没有那么爱女主,她只是个男主认识了不是很久有点心动的人,所以他不是很伤心,只是有点难过而已。女主可以忽略。
配角的戏好,我首推刘敏涛,她在里面开场与离场念的是同样的一段对白,开场是高深莫测的大师,到最后变成一个信仰崩塌的疯子,就是用同一段对白不同的语气,语调,停顿,呼吸,快慢来实现两种完全相关的情绪,真是利害 。尤其是最后对白前的那一阵狂笑,听得人毛骨悚然,后背发凉!梅婷,张琰琰,于滨和杨新鸣都演得很好的。另外对于我这种从小看港剧长大的广东人来说,陈启泰的表现很让人惊喜,他的普通话真的比很多在内地演戏的香港演员都要好,因为不是后期配音,所以声和形是对得上的,所以表演就会很流畅且精准。
作为一部新题材的剧来说,《疯人院》是值的支持的。但广东有句俗语叫没有那么大的脑袋就不要戴那么大的帽子,什么奇怪的国际组织,人体实验,超能力之类的,就目前国内的制作水平来看,不是请几全外国演员,说很多英文的台词就能有科幻感的,后面的剧情很难让人有代入感,越到最后就越无法投入,我是快进的看完的,很遗憾!
8/19更新,算导原话.
0.首先保姆杀人是假的.
(0)编剧还玩玩心机,孟喃进入警察局讲述保姆是杀人犯前还不忘给加个弗洛伊德(上图),与后面的梦境互相呼应。也侧面突出了为什么保姆杀人是假的(具体看第二段解析,我也是倒推的呀--.)
(1) 再来女儿们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联系他,这是比较重要的证据(注意此时孟喃眼神在移动,在思考怎么答复江教授) 也就是说宣传报纸也是孟喃故意造假的 .
(1.5)感谢@ Vecticus 提的,连环杀人从侦查到下判决一年都是快的,孟喃实习还不到一个月,怎么可能知道都被判死刑了? 而这放在“梦”中就是能行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扭曲.
(2)孟喃与江教授对话的流畅程度之高可以看出这根本就是孟喃迎合江教授臆想的东西.
目的是让江教授显意识暂时忘了这个保姆,只有这样才能让江教授放下眼前的恐惧进入梦境(注意哦我说的是暂时,并没有完全忘掉哦,后面的梦境会解决掉真正的“保姆”的)
1.为什么江教授会觉得保姆要伤害他?
先下结论:这个保姆有现实中的保姆,也有江教授臆想的保姆。不是女儿们对江教授有恨,是江教授对女儿们有恨(下图1).因为江教授对女儿们有“恨”还是带有“攻击性的恨”至于这个恨的形成多少跟江教授童年的家庭有关(下图2),而女儿们请的保姆无异于让江教授感受到了抛弃与隔离.
但女儿们是至亲之人,授无法把这些“恨”意释放在女儿们身上,于是只有把这股“恨”意投射或者说转移到那个保姆身上,因为女儿们请的保姆是江教授感到没被女儿们爱最直观的行为感受,保姆成了江教授释放“攻击性的恨”的载体,所以教授会臆想保姆会攻击他,其实是教授对保姆有巨大的攻击性(也就是对儿女们有巨大的攻击性,比如说指责儿女)
8/18更新:对于解释江教授臆想保姆的“恨”有所简略,具体可以参考一下经典精神分析的“防御方式”的“投射”.说白了就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完整,所以只能用“投射”这样的防御方式把原本承受不了的伤害(对儿女极大的攻击性但又是亲骨肉),把这股攻击性投射到了其他人身上,把自己想攻击别人臆想成别人攻击自己,这样江教授的内心就能承受原本不能承受的伤害。
2.梦境有什么用?
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虽然不完全但我们可以理解为梦是通往内心的大道.
1.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前文提到).
2.与女儿们长时间疏离,很多家庭的情绪无法得到沟通.
3.对妻子离世的悲痛.
江教授以前的感情被压抑在地底下,直到无法隐藏,所以要重新走一遍当时的路,和他们说拜拜.
最后我最喜欢的一段独白收尾.
一想到为人父母竟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伊坂幸太郎 ——《一首小夜曲》
暂时就想到那么多了。
赞叹这集所有演员的演技以及编剧,导演的实力!
1. 优酷的弹幕质量太差
2. 设定上的异能,基因改造,神秘组织有些许日漫的影子,疯人院的背景设定则捎带着掺杂了悬疑和恐怖的元素,这算是初期吸引观众的卖点,第一季着重以单元剧剖析了几个病例,并且捎带讨论了部分社会现象随后转入正题,这个剧情模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第二季的画风和第一季偏离太厉害
3.刘畅在这之前我只看过他的丽姬传,在那里造型实在说不上讨巧,疯人院里稍好一些,中分状态好一些,齐刘海造型真的暴露他面部五官不够深刻的短板
4. 女主的剧中人设是 男主的初恋白月光+一丝不苟的优等生+口嫌体正直 人设,但是演技和剧情的大部分行为都和人设不符
别的难说,一个精神病疗养院,没有保卫科、三个护士带五十号病人操场放风、护士长怒吼站在天台边缘的病人,编故事不打草稿。
这么牛的剧竟然没爆不科学啊…我发现网剧的水准比上星剧高很多啊
国产剧不多见的类型,一条寻找病患的主线,套上以“走失的病人”串起的若干超自然现象和心理案例的支线作支撑,编剧挖了很大的坑服务于第二季,很多事情到第一季最后两集才浮出水面。从外观上看,破败的疯人院与人体实验、药物研发的元素会有些不搭,倒是现实主义部分,对于现代社会潜藏的隐匿性精神病患者能有一些细腻的笔触。刘畅演的倒是挺萌。
在目前国内的网剧领域,算是水准蛮高的一部,不单是美剧观感的融入,还有制作水准的提升。可以作为刘畅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他在与梅婷、刘敏涛、吴彦姝、张棪棪等戏骨的对戏中也“流畅”得多了。悬疑与逗趣穿插,烧脑与情感共鸣。其中有几集觉得怕怕人,我要捏一捏刘畅的大鼻子压压惊。
你以为这是一个心理悬疑剧,其实是玄幻通灵。很刻意在仿英美剧,仿得还算讨喜。观感类似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在国产恐怖片的语境下“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并不总是贬义词。(有个小问题,人家英美剧插入英文bgm没错,你国产剧插啥英文bgm,不要盲目照搬。
题材挺新颖!有质量!看了前三集了!准备继续追!
这个男主的特异功能不就是蝙蝠侠还原现场的功能,第一季中我觉得梅婷的表现尤为突出,把人物两重人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结尾把女主写死了,有点不明就里,不知道是不是为后面的剧情打基础
伴随演绎治疗法? 看禁闭岛学的吧……
被编剧按在地上摩擦了。
题材新颖,剧情紧凑,梅婷的演技太棒了。
力荐,这部剧不是在故弄玄虚,也没有在炫技,而是在用心的讲故事。
看了两集,有几段配乐跟吾栖之肤一个风格,国产悬疑良剧。剪辑稍微有点混乱。梅婷是真的实力派!***************完结了,后面12集崩了。难看到使用了1.8倍速和快进键播放。导演编剧,请问后面是脑子不够用了吗?
前两集冲突吊的太高,导致后面哑火。撇开制作不说,剧本其实仍旧是一部无脑灵异片,精神病院可说的太多了,比如说物理,比如说天文,比如说艺术……可导演只看到了灵异。。。当出现未破解的几大灵异事件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片子后面也要完,就算你说火星语都拔高不了片子的层次了。
模特出身的刘畅居然演的不错,每个单元的配角演技更不用说了,故事也讲的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女主角演的真的...差,扣分的原因
尽管你明知道没鬼,但你还是想知道谜底是什么。虽然审查制度严格,但《疯人院》已经在可以播出的前提下做到了极限,又恐怖,又惊悚,又悬疑,而且一波三折,多重反转,完全没有侮辱观众的智商,比那些故弄玄虚的国产恐怖片良心太多。
那位讲故弄玄虚打一星的网友,难道在当前价值观之下,你还能看到真正的“鬼”?
打着科幻幌子的恐怖片。你们说的美剧质感是指男主全程飙英语么?
精神疾病的稀有题材,美剧式的镜头语言,日剧式的情感关切,男主角台词功底稍显稚嫩。建议做成系列剧一直更。看到了小成本网剧的诚意和能力。
刚开始看吓着了,剧情还不错,导演有很多想法,继续追着看。
很不错!让我想到了《禁闭岛》和《楚门的世界》。看到了年轻导演的功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