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湄公河

更新至34集

主演:米克·通拉亚,路易斯·赫斯,潘珊妮娅·甘宋卢,莎兰雅·春哈萨特,普萨纳·布安甘,Tae Panraphol Wisitwatcharamongkol,查特彻·农加姆森,Jib Chalermporn Pumpanwong,Wave Wiphop Bangyeekan,韦恩·福克纳,萨鲁特·素万帕克迪,帕特斯通.萨利英杜,Pond Ophaphoom Chitapan,Porsche Chatchapol Kulsiriwuthichai

类型:泰剧地区:泰国语言:泰语年份:2023

 剧照

湄公河 剧照 NO.1湄公河 剧照 NO.2湄公河 剧照 NO.3湄公河 剧照 NO.4湄公河 剧照 NO.5湄公河 剧照 NO.6湄公河 剧照 NO.13湄公河 剧照 NO.14湄公河 剧照 NO.15湄公河 剧照 NO.16湄公河 剧照 NO.17湄公河 剧照 NO.18湄公河 剧照 NO.19湄公河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一刀一刀切给你看————《湄公河行动》

那一年,死了13个人。这不是中国人在外国死亡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多年后,有人根据此拍了一部电影,赚了10个亿。漫漫118分钟,却没有打动我对那死去的13个人的一丁点同情心,这是个问题。
今天抽空讲评2016年电影《湄公河行动》,导演林超贤,我一刀一刀切给你看。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个晚上,并还是在极度瞌睡的情况下,勉勉强强看完的。要是好的动作电影,我哪里还会昏昏欲睡,早都刺激的睡意全无,精神抖擞。可想而知,这是一部拍的多么烂的电影。
电影开头,张涵予口头讲述金山角和毒品的关系。这让我哑然无语!
早期港片和后来的老外片,对这个地方的描述,早已经普及到,让绝大多数能接触到网络的人,对这个地方一点都不陌生。你又何必谆谆善诱,把我当白痴!
    想要介绍金三角脏,乱,差,OK,没关系,通过演员的全身心演绎去呈现,由人物去带动一切,这才是优秀电影才具备的特质。
你看看你,这是多么关键的第一分钟,却被你写书式的平白直叙,狗屎般的破坏的一干二净!老大,这是拍电影,不是写书!
真实事件凶残发指毫无人道。这要堂堂正正放在影片的第一分钟,能有多大劲,就用多大劲,激起观众的愤怒情绪。让观众带着悲愤情绪,去看之后的每一分钟追击和搏命,你拍的好了,这才叫TM解气!
公安部内部演习,那行军装备杠杠的。看台上纷纷洋洋得意,觉得国富民强,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这一幕突然让我想起86版西游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挣扎着想要逃出来,玉皇大帝一群人却在天上喝着美酒,看着舞蹈,洋洋得意,恣意欢笑,好不得意。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无意识中激起观众的同情心理,想要帮他,想要帮他从那该死的地方逃出来!想要帮他,想要帮他讨个大大的公道,让坏人拿命来还!
可惜的是,这只是我的意淫。电影里没有这样做,看戏的部长突然被告知湄公河出事,然后紧急磋商,拿出一个可行方案,准备派人进驻金三角,把这起死人事件查个水落石出。
陈宝国说选中的张涵予是出了名的倔驴,往后的一百多分钟,我没有看出这头驴倔在了那里。这里呈现出了电影的另一个问题——关键事情,别说!一个字别说,要做!
看电影的都是高高在上的上帝,你的一言一行,他的一言一行,你们彼此都不知道的一言一行,我全知道。这是一个视角问题,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千万别提前告知你们知道的事情,要让我们去看。我才是上帝,迟早,我全知道。珍惜这种有趣,善用这种有趣,千万别破坏!
至于后面的剧情,我突然发现无话可说。
关键的前戏没有让身体热起来,后面无论怎么摩擦,也起不了令人颤抖的高潮。
我没有丝毫悲愤的看着一帧一帧画面从眼前飘过,脑海里只剩下彭于晏,狗,张涵予这几个身影跑来跑去。至于反面角色糯卡,演绎成一个无用无谋的白痴,被抓住枪毙只是时间问题。这导致正方独大,无人可比,任何危险阻碍都是儿戏。即使扯出彭于晏为何做线人的那个红衣女友,也挽救不回整部剧情的软弱无力。也难怪我看的索然无味,昏昏欲睡。
一个好好的真实事件,被活生生糟蹋成这个样子。让我突然想起那只被雷炸死的狗,这才叫冤!
综上,本片评级为差。

 2 ) 为什么《湄公河行动》是今年最好看的国产动作大片?

1、剧情紧凑,刺激,合理,惊险,又不像美国大片那么夸张到不真实。

2、从跑酷巷战到飙车枪战到丛林野战到水面艇赛,导演也是用尽了心思。

3、演员选的好,有动作戏又有内心戏,小情人又来消息了,残酷中带了一抹亲情。

4、兄弟情,战友情,就是没有乱七八糟的爱情戏,好!

5、镜头干净,没有多余交代,看到哮天看笼子里宠物的镜头,不明就里,等看到哮天犬中枪战死,才理解导演的深意,明明可以做别人家的宠物,你选择了做英雄。

6、即便是核心团队,好人一样会战死,会重伤,连指挥的领导都可以被暗算成重伤。虽然最后时刻两位男主角能躲过枪林弹雨有点不真实。

7、坏人不但残忍,而且冷酷狡诈,每个人出场镜头不多,但是都把自己身上的性格特质演得很到位。

8、在片中表达了对某国军方BOSS的不满,有性格。

9、第一次感觉到中国人拍动作片拍出了一股自然的爱国情怀。

10、为公安部,香港导演林超贤,还有主演张涵予/ 彭于晏/ 孙淳/ 陈宝国 点个赞。

11、也有各种不足,但毫无疑问是国庆档最值得走进影院的一部电影。

 3 ) 请别对中国式英雄主义嗤之以鼻

  看完了整部电影,可让人评说的其实有很多点。但在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方新武在最后自己去撞宋哥的那个画面。印象深刻其实并不是因为当时那个镜头给我多大的触动,只是前面的观众说了一句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边看边说:“中国人就爱整这套事。”
  或许只是随口的评价,却表现出他对奉献和牺牲的不屑一顾。生在和平年代,他可以坐在电影院看完这样一场电影,当然难以想象“牺牲”这样的字眼在有些人心中是何等的意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经常陷入“之所以…是因为…”的逻辑怪圈。比如他之所以去做这件事,是因为单位会给多少多少奖金;他之所以帮这个人,是因为他会给他多少多少好处。反正就是你做了什么好事,都是为了获得利益,荣誉或者别人的关注。
  这是个物质时代不假,但请别否认我们也保留下来了一点精神。杨善洲义务植树22年,他是为了赚点钱吗?钱学森从美国回国,他是为了获得一点掌声吗?屠呦呦发明青蒿素,她是为了获得什么荣誉吗?有人说,不喜欢看感动中国,因为根本不会被感动。我有点不明白,感动中国的存在不是为了强迫你流泪,只是想让人知道,这世上还有着一点真善美。
  
  大家都怕被灌输,讨厌这个“政治正确”的世界。总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主义和马克思思想就是在灌输人们,钳制人们思想。那我倒想问,那些动辄说自己被这种那种思想灌输了的人们,你们的精神世界又是什么呢?
  我们不喜欢电影中的套路,不喜欢动不动就出现的英雄主义,也不喜欢”把它上交给国家“。我们总是觉得这些场面尴尬又别扭,可是我们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相信,有一些人的心里真的有”信念“”使命“的存在呢。
  抛开电影本身不谈,只是想说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有英雄主义,也可以牺牲奉献。抛开方新武的感情铺垫不谈,只是想说他作为一名警察在那一刻只是想完成自己的任务。总之,生活在那些甘于牺牲自己的人创造的时代,别轻易对他们的精神感到不屑。

 4 ) 伟光正不代表不好

为啥觉得唱主旋律的就是不好的呢?难道这些被毒贩杀害的遇难者是造出来的吗?难道这些为了缉拿毒贩的缉毒警察的牺牲是假的吗?如果是完全杜撰的故事观众们嫌弃国庆这个特殊的时候唱主旋律歌功颂德我可以理解,可是这些是真事啊,真的有这些人牺牲,真的还有更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在保护我们,这些都不是假事,他们真的可能到死都不能有自己的墓碑,这让人光是想想就觉得无比心酸。这又怎么就主旋律了呢?要知道,真的有这些人牺牲了,哪怕在电影里连影片最后都不能有他们的名字,我以为至少可以出现一下代号,可是都没有,他们是真的牺牲了。
      宣传的目的肯定是有的,题材的选择,案件的披露,以及在这个时间点上映,强化党媒想要宣传的效果也肯定是有的。这本来就不应该简简单单看做一个商业片,至少在这个案件上面,他们为了那十三个公民的沉冤昭雪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些都是真的。
      彭于晏在我印象中本来还是那个仙剑奇侠传里的小生,现在屡屡接这类硬汉大片,在每一部炮火纷飞里打的乐此不疲。真是个神奇的演员,硬汉硬起来毫不犹豫,文艺片又苏的让人浑身发软……张涵予,陈宝国,各司其职,果断的果断,老道的老道。张涵予在回头看到哮天倒在自己身后的时候哭了,抱起哮天躲到掩体后面,用树叶裹住哮天的尸体,我当时就好想说,把它带走啊!可是想想,他演的是一个自己这时候都不一定能活着走出去的警察。追下去,才是唯一一条路。
      还有我很喜欢那个跟踪钞票被毒贩发现说自己失误了的小哥,这个小哥我觉得演的很好,看电影的时候有人在后面说他丑死了,我到觉得他到位极了,追踪毒贩的时候,整个面部从眼神里投出来狠劲,龇牙咧嘴让人跟着就紧张起来,不是每个人都有主角光环可以面不改色的亡命飞车,每个人在面对生死的时候都会本能的害怕吧,可是他们面对的是要拼命保护自己不被弄死还要完成任务,这才像一个在刀尖上舔血的人嘛,一种随时都在搏命的感觉。
            (说到主角光环,张涵予在最后还是开了主角光环的,被那么多人在那么宽广的场地里追着打都没打死,可是我当时就想了,别说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了,要是电影里特么的这个人都死了我就真的要哭着回家抱着妈妈哭说,全死啦,我们的人全死啦 ヘ(;´Д`ヘ)一个都没留啊 o(╥﹏╥)o )
       哮天拱笼子想玩蜥蜴和彭于晏跟张涵予合照是典型的立下flag,嗯,之前就看了剧透知道他俩会死,但并不影响真的看到他们牺牲的时候的触动。还有其他的警察,甚至一枪过来,连正脸都没有。可是我看的时候在想,嗯,他们演的这个人,是真的没有了。悄无声息的就牺牲在边界的哪个丛林里。嗯。不知道最后还能不能回去找到他们完整的尸体,嗯。毒贩怎么不去死啊。
        电影里团队作战的意味很明显,没有过度的单打独斗和个人英雄主义,大家是一个团队,这是一个真实的团队作战,推动抓获毒贩才是主要情节,没有抱着牺牲的队友哭之类的特写镜头,团队合作,小组作战,牺牲了一个,立刻有别的队友扑上去,没有过分的渲染,很快就切过去了。
         
         要想看的再细一点,二刷是必要的,情节人物上面,一次性理清楚还是略有混乱。砰砰砰的来不及细想就拉着你进入下一个环节了,最后看演职人员表,最后的最后特效等等依旧是一水的韩国团队。很多人在说这部片子会是一个破冰之作,我不太知道具体进公安部实景拍摄等等细节意味了什么,但我的确知道,观众应该知道这些为了我们牺牲的人,应该通过电影略窥一二的了解到,是谁,怎么样的,把什么,与我们隔绝了开来,以及他们付出了什么。
          还有,是不是我没有注意到?是不是即使到最后,即使是在电影里,不但完全没有涉及到牺牲烈士的名字,连电影里常见的烈士英雄荣归故里的场面都没有?没有国旗,没有姓名,没有他们的墓碑,最后立了功勋碑给了镜头的是只有哮天吧?
         嗯,我不知道现实里这些特殊性质的烈士的安置工作会是怎样,我更相信导演是刻意避开了对他们的渲染有意为之。身份特殊,所以无从知道你们的真实姓名,不能用更直白的方式纪念你们。
          怎么宣传他们都不为过,是的,其实怎么宣传他们都不为过,那些烈士的家属们,还有其他千千万万倒在自己岗位上的烈士的家属们,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也坐在电影院里,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这部电影,会不会默默的流眼泪,想起自己的儿子,丈夫。亦或是开始了新的生活,对这些封在墓碑里的旧事碰都不敢再碰。
          就当是对他们的一个致敬,谢谢他们为保护我们安宁做的一切。




更新:真的有第二个结局

 5 ) 《湄公河行动》电影里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在微博等其他平台溜了一圈,基本上看懂了的人都评价不错,吐槽的评论要么没认真看,要么是为了喷而喷。为喷而喷这一类就是闭眼黑,我也只能说“你高兴就好”,但没看懂的我就想唠叨两句了。
        第一点,影片中的“boss"是谁?这是很多人诟病电影情节交待不清的一个重点,甚至认为这是电影的逻辑硬伤,还有不少脑洞大的吃瓜群众觉得这是电影留的悬念准备拍第二部!我直接就瀑布汗。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案件的电影,不是可能随便胡诌乱编的狗血小说,案件已经结案,请问如何拍第二部???当然,不止一个人对这点存在疑惑说明影片表达得确实含蓄,但影片确实已经通过侧面交待了“boss"的身份。电影开场对“10.5”案件背景的交待里就已经暗含了对“boss"的信息,只不过是以伏笔的方式,在电影中“boss"代言人“宋”的行事作风、装扮、说话语气方式以及最后追捕时所带领的跟班等等情节与前面伏笔呼应,不难得出“boss"即为泰军方的结论。那为何电影不直接交待?涉及他国军政也不是电影能直接点明的,这关系到能否过审问题,更可能会影响两国外交关系。就现在这种不可言说的表现形式,据说泰国都已经将其列为禁片。
       有人表示这一点没说明白,我就来补充一些:开场泰国军方向各国媒体通报“10.5”案件中称,与中国两商船船员发生枪战,船上人员去向不明,并从船上搜出大量毒品。但随后中方公安部门通过现场勘查及受害人尸检证明了泰国军方的说辞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彻底的栽赃陷害!中国遇害船只是谁发现的?泰国军方。颠倒事非黑白栽赃陷害陷害中国船员的又是谁?还是泰国军方。宋与糯卡接触中强调“boss"对糯卡处理“10.5”案件不干净。试问除了一手制造“10.5”冤案的泰国军方,还会有谁如此关心?宋不是泰国军方的代表又是谁的代表?
       泰国军方为什么要陷害与他们毫无恩怨的中国船员?对泰国军方的头,在介绍时有一个定语“新上任的”。泰国国内政局不稳,权力更迭频繁。新登上权位之人第一要务便是建“功”立威,“功”才是他们所追求的,至于建这个“功”牺牲的是谁的性命并没有人会关心。这点可以从“宋”与糯卡方代表的对话里可以看出来。当中方介入“10.5”案件时,宋对糯卡方的不满只是“事情处理得不干净”。那为什么说宋是泰国军方的代表而不是其他利益集团的代表呢?不管是影片还是现实,卷入“10.5”案的相关利益集团只有泰国军方和糯卡贩毒集团。在宋与糯卡方接触中,宋与糯卡明显不是对等的合作关系,宋所代表的一方是事件的幕后势力,糯卡一方是执行的刽子手。糯卡作为金三角继坤沙之后的一大毒枭不是谁都能安排得动的,钱也不行。不然高刚扮的“钱多多”老板用钱就能直接把糯卡砸出来了。
       第二点,我方警察抓捕毒枭的武器装备五花八门,为什么不使用警用制式装备?问这个问题的也情有可原,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军事迷,谁都了解国跨国抓捕在实际实施时的困难。任何一个国家执法人员的执法权都源于国家主权,执法权是国家主权的一个廷伸。简单说就是国家主权行使范围到哪里,执法人员的执法权就到哪里。境外执法会造成什么?境外执法方对被执法地国家主权的一定损害。因此,境外执法在正常程序一般是与当地执法部门进行联合执法,且当地执法部门的执法权是占主导地位的,他国参与联合执法所获得的执法权源于当事国的授权,也就是说他国执法人员在当事国是没有独立执法权的。如第一点所述,贩毒集团本来就与当地军队有染,靠走常规联合执法途径抓捕糯卡是行不通的。所以电影里抓捕小组单独行动时高刚才嘱咐“万一出事,绝对不可以暴露身份”,商场行动里马上能活捉糯卡儿子和占篷的时候,维安队出现,行动小组心有不甘却只能撤退。带上中国的警用制式装备去行动,岂不是如“杀人者武松也”式的自报家门?
       第三点,关于最后抓捕行动中高刚通讯设备突然没信号的问题。这点我想问的筒子应该没有在山区生活过,因为这种问题在山区实在是太常见了。转个弯、跳个坎之后就没信号的时候多了去,所以这真没什么解释的必要。
      第四点,啸天排雷以及糯卡等人怎么通过雷区? 糯卡等人通过雷区的方式电影里交待了,认真看画面就知道,通过雷区时糯卡等人是跳过触发地雷的拉线过去的,雷是他们埋的,他们当然知道怎么过。让啸天排雷电影有情节铺垫,即是糯卡之后紧跟的“宋”的手下触雷炸得肢离破碎,高刚到雷区前观察了现场分析之后才让啸天排雷。此处雷是一种跳雷,爆炸时的高度大约1.5米,是针对人类身高的,对于啸天来说致命火力高度伤到它的机率小。
       能看完电影还提出疑问的,证明起码这部电影能让你记住并思考,这便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如果有想到的再增加。
———————————————————————分割线——————————————————
         补充两点:
         第一点:方新武结局生死。这个问题导演林超贤有回答过。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意是说方新武这个角色最后有没有牺牲电影并没有给定论,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理解,算开放式结局吧。所以电影里最终结尾处并没有方新武的墓碑,可是也没有给出方新武生还的镜头。所以,无论你是理解成方新武没有牺牲继续在金三角从事情报工作,还是理解成青山埋忠骨都能说得过去。
        我个人希望是没死吧。而且我觉得导演情感倾向也是没死。方新武在面对昔日仇人占篷时,虽然对方已经丧失继续犯罪能力,但他依然开枪将其暴头。这个行为于情有理,于法不容。占篷已经放弃对抗,这时候枪杀就是故意杀人,虽然情感上我们都能理解方新武,但是法律就是这么规定的。如果他活下来了就得面临司法审查,更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当时不仅有高刚在场还有当地农场的原住民是目击证人。“10.5”案件结束结束后,方新武的行为如何定性处理将陷入情法两难境况。这是一部三观很正的主旋律电影,整体传达的都是积极正能量。如果电影直接交待方新武是否幸存,就得面临前述的两难问题,写死其实是最好的处理方案。
       那为何导演要弄这么个开放式结局呢?从各处对导演的新闻采访来看,对于方新武这个角色导演是很偏爱的,这个角色不像高刚一样是有原型的,他是这个电影里的原创角色。这种原创角色于创作者来说更像自己的孩子,自然多出几分偏爱,亲爹心态嘛!哈哈哈哈~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导演不希望方新武死,又不能写活,所以有了这个开方式结局。
      第二点:是评论里面提到的彩虹色系直升机的问题。这一点确实有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不使用军用直升机,为什么不配备对地打击武器,以至于在最终接应高刚时处于挨打局面。这一点严格来说属于我此文里的第二点,所以我并没有单列出来,原因同前文第二点所述不再重复,但还是谢谢评论里提出并解答的朋友。
———————————————————————分割线——————————————————

        所谓网曝的另一结局,严格来说那不能算是另一个结局,应该是公映版结局删减片段。此片段对方新武的生死给出了明确的说明。为那何公映时会剪掉呢?不正是印证了我之前的推断!

        现在来回答评论里这个提问:既然我们警察局长已经和另外三国签署了联合军事的什么协定,为啥不几国一起出动围剿糯卡,而是十几个人行动???

        首先,我前文已经说过,泰国军方与糯卡贩毒集团有勾结,四国联合行动想要做到绝对的消息不走漏是不可能的。在真实案件抓捕过程中,糯卡原型糯康便因为提前掌握了抓捕行动消息而躲过四国的联合抓捕。电影时长有限不可能将案件所有细节一一展现。

        其次,联合抓捕就算成功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刑事管辖权:糯卡于中国来说是外国人,属人管辖是不适用的。属地管辖,其在四国均有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四国都对其具有属地管辖权。这点在电影中也有提到。
          在四国都有管辖权的情况下,任何一国的司法机关都有权对其发起司法审判程序。但每个国家的刑事法律规定千差万别,同一犯罪行为在不同国家受审,判决结果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中国的刑法对于贩毒等刑事犯罪是可以判处死刑的。如果糯卡被其他三国的任一国家抓获,就会引发下一个问题——引渡。
         “死刑犯不引渡原则”所谓的死刑不引渡就是死刑犯不引渡原则,是指根据请求方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被判处死刑,除非请求方作出被请求方认为足够的保证不判处死刑,或者在判处死刑的情况下不执行死刑”,否则,被请求方“应当拒绝引渡”。 糯卡所触犯的贩毒及杀人等罪名在我国刑法典中最高刑均有死刑,而且其犯罪情节明显达到了“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从重量刑标准。简单说就是在我国受审判处死刑的机率几乎就是百分之百。如果糯卡被其他三国抓获,并在引渡时提出“死刑犯不引渡”要求的话,中方想要引渡糯卡就必须承诺不判处糯卡死刑。如此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就有可能免受死刑!要保证糯卡毫无意外的在中国受审,就得做到中国辑毒警抢先抓捕糯卡。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与其他三国联合行动?
          此案的真实情况是糯康由中国、老挝警方共同抓获。最后中方是以糯卡集团其余重要成员均被中方抓获且掌握大量糯卡集团的重要犯罪证据,且“10.5”案受害人均为中国公民,由中方审理更利于案件审理为由向老挝提出引渡申请,并成功引渡回国受审。鉴于中国与老挝有着良好的国际司法协作,老方并未提出“死刑犯不引渡”要求,一代毒枭终于在中国接受了法律的审判并判处死刑,为其罪恶的一生画上句号。
          影片改编自真实案件,既然是改编就不可能原封不动的呈现原事件。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无法装下所有的案件情节,主创必须要在尽可能保留原案件真实性的前提下有的放失的进行艺术改编。
        虽然真实案件中糯康不是中方独立抓获的,但中方独立抓获糯康集团重要成员也是中国要求引渡糯康的有力条件。所以影片中表现的中方小组避开其他三国的抓捕行动也并非完全的杜撰。

 6 ) 你们都赞完了?!是时候吐槽一下《湄公河行动》了。

我用右手摸着我的左乳向你们保证,我凭良心给《湄公河行动》打分,最多只能打到两星半。在较差和还行中迂回,如果要给出一个数字,那就2.8星吧(是星不是分)。 豆瓣给出的评分是8.2,不是说观众傻,而是国庆档期商业模式的催化作用的结果。 如果大家再仔细研究豆瓣的评分机制,可以看到四星占了45.8%,三星占到了17.8%,所以这部电影打三星的人是占了很大比例的。而我再严格一点,两星半,可惜豆瓣没得选。 不废话了。如果一个人功过可以说成三七开的话。那么这部电影我也来个三七开来说说《湄公河行动》所谓的“功”和“过”吧。 功 1. 电影改编自2011年湄公河惨案,国内把一个国际事件翻拍成电影而且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是好事。也给国内各种大案奇案开了个好头。很多人说这种主旋律电影会歪曲掉很多真实案件中更为黑暗的内幕,看得不爽。但是如果在有一部上乘考究的主旋律电影和禁止拍摄中选择,我们会选什么,当然是先有了再说嘛,我觉得慢慢来,给大家时间,这类题材的电影会越拍越好。 2. 影片节奏快速,打斗场面稍有进步,各种调度和剧情的推进也较为成熟。 3. 两位主演表演非常卖力,没有马虎。整体来说整部电影从前期到后期都能看出大家都努力想要完成一部卖座主流的商业大片。从现在票房和口碑来看。《湄公河行动》做到了。 但是大聪一向对国内电影考量格外严格,没错,比西方电影还要严格。因为大聪也希望国产电影能越来越好,《湄公河行动》已经被那么多人表扬了,也不差我一个了。所以接下来是要吐槽影片“过”的地方。 过 1. 人物扁平化,影片中只有两位主演有提到他们之间各自的过去。其他人就都是一个符号,甚至连大反派糯康都是被一个描写成被毒品抽晕过去的神经质大傻x。大聪觉得,一个大毒枭,自己起家在金三角经营着毒品生意,不会是一个傻x。 影片两派人物,要必须做到势均力敌才有意思。而整部电影像在打游戏通关一样,不断打倒糯康的一个个手下(而且还记不住名字),糯康整部电影几乎就是露个脸,发个飙,神经病一样对谁都不满,最后只会拿着机关枪哒哒哒哒哒。对不起,这样的设定我不能接受,糯康不是一个普通的匪徒,而是一个曾经极为强大的大毒枭,应该是具备了超于常人的智商和力量的一个反派角色。 影片这样反而弱化了反派整体的智商,感觉是你们活的好是之前正派懒得鸟你们,但现在老子出马了还不是把你们一个个干掉吗。这种角色设定逻辑让电影直接变得简单而没有层次感。 2. 打斗场面重复化。因为打斗而打斗。整个剧情的发展几乎都是由打斗去推进的,一部电影如果打斗场面占的篇幅过大,就像是吃一顿晚餐菜色没有搭配好。四菜一汤里四个菜都是肉菜,东坡肉梅菜扣肉咕咾肉农家小炒肉,然后那个汤还是鸡汤... 3. 气氛渲染的忽略。影片没有在每一次任务之前进行渲染,要知道电影是非常讲究气氛渲染的。为什么电视剧拍的再好还是电视剧,因为气氛渲染不足,但是好的电影是大家聚在一个黑房间里观看着大屏幕,哪怕影片画面是一个人叼着一根烟一句话不说五秒,整个气氛也会让观众产生不一样的情绪。而这部电影,任何气氛制造都没有。 我们来看看气氛调度做足了的《边境杀手》,一派车队航拍进入墨西哥贩毒之城,没有旁白解释,只有深沉的配乐,车队行驶速度非常快,在航拍的角度下向一条蓄势待发的黑蛇。让人看了紧张带感。 而《湄公河行动》的航拍,可以说是金三角的旅游宣传片吗。对剧情和气氛没有任何推进。 4. 台词啰嗦没营养。尤其是前面,主旋律的铺垫让我以为到了科教兴国的专题片。当然了,美国主旋律电影我也是不喜欢的。但是美国主旋律有个优点是把爱国视角只放在主角单一视角上,而其他人或许也有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国家的人。而《湄公河》所有人都扁平的爱国。 这样的爱国,显得不真实。 5. 电影配乐非常有年代感,如果这部电影是在1996年上映的,电影配乐应该是很成功的,但是时间到了2016年,电影的色调以及配乐,特别是配乐,让人有些穿越感,音乐旋律之老旧让人无法接受。最让人尴尬的是配乐和电影画面完全配合不上,感觉画面归画面,音乐归音乐。完全没有融合在一起。听说,电影配乐还被陷进了抄袭门事件。 6. 我想科普一下国外的分级制度,18M是18岁以上,21R是21岁以上,也就意味着21R的电影会充斥着血腥镜头和侮辱性台词以及性画面。但是纵观所有限制级主流电影中,都极少有描写儿童被枪杀或者对儿童不利的画面。而《湄公河》因为是国内有关部门特批特供。放开了某些制度。里面描述有娃娃兵玩俄罗斯转盘手枪游戏,以及主角开枪射击小孩的镜头,要知道在西方这些画面已经可以到21R+或直接引起禁播争议了。电影里面尸体的打捞画面,还有一些枪战的血腥画面,也都可以定为18M。所以恭喜大家,能在自己家门口看了一部21R+的爱国主旋律电影。 7. 电影其实是一部挂着真实湄公河事件外衣的香港枪战电影。只是把事件换做了真实事件,把战场从香港搬到了金三角。可以不客气的说,除了这些,全部都是换汤不换药。从头到尾都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港式打斗片。里面描写事件本身的讨论少之又少。 当然,并没有说香港枪战片不好,大聪也是看着港片长大的。但是在电影时代不断向前的今天,这种港式片没有退步,但也看不到进步。如果说把香港枪战片打斗搬出国外是进步的话,那么成龙大哥那么多年的电影又是什么呢。 因此,学习,研究,不断创新和突破,还是这些老旧的大道理才是国产电影真正的出路。 大聪也是真心希望国产电影越做越好,才会对国产电影精益求精,稍微把缺点扩大化,看官如要喷,请轻喷。

支持我的话还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大聪看电影

 短评

只要公安部愿意,大片也是有希望的。这部算试水吧,有些镜头不能明给,有些话不能明说,所以看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无码。剧本不好,但拍摄完成度非常高,上面有人就是不一样啊。窥见了一丢丢境外行动的样子,敌人很狡猾,我方伤亡惨重,每一点正义都是鲜血换来的。希望将来国安or外交部也能给点空间

2分钟前
  • ==
  • 推荐

看电影,我已经学会掐头去尾。

5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还行

跟彭于晏谈了十年恋爱结果你还要吸毒。。感觉你脑子不好。。

6分钟前
  • 消费降级导师k
  • 推荐

《毒战》完成警匪片审查破冰,《烈日灼心》进一步拓宽警匪片尺度,《湄公河》则是警匪片真正成为中国类型片大头的开始,看好在愈发娘炮的大片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如果没有用配音的话,彭于晏的念白进步真是太大了,脱黑)

7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导演很努力在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动作戏不错,有几处配合音乐确实很燃,但文戏稍弱,节奏略失控,疯狂的枪战弄得人头昏脑涨。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在故事性和代入感上已具有先天优势,可惜细节处理略潦草,人物魅力缺缺,所谓硬汉可不是骂几句卧槽就了事的。不过在同期上映电影的对比下也算很不错了

8分钟前
  • 我是鬼鬼
  • 还行

3.5,主旋律能拍成这样真的不错了,当年《超强台风》(?)临到了连条金鱼都没死,现在主旋律不仅敢死人了,连小孩和狗都不放过了啊!

12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当你坐在电脑面前安静上着网的时候, 有多少人在前线搏命只为了维护你做为一名中国人的权利和荣誉..

17分钟前
  • 车瑞茜
  • 推荐

剧本是公安部直批的,想怎么大尺度就怎么大尺度,广电根本拦不住&主旋律又怎么样,我还嫌主旋律的不够了,毒贩吸毒的都去死吧&只关注电影本身也是非常成功的警匪片,值得三刷

18分钟前
  • 姬长安
  • 力荐

就是恳求以后留条活狗

20分钟前
  • PixelGirl
  • 力荐

缉毒题材,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调度多国演员,还能拍的水准至上,比较难得。2016目前港片Top4(仅次于《幸运是我》《树大招风》《踏血寻梅》)。

2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林超贤的内地主旋律商业警匪片,看得出来很努力,然而对动作和形式的过分追求大大削弱了整体的故事性,可惜了。

24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较差

看完仔细一想,敌军的所有主要战果都来自三个小孩儿,其他人突突突突了两个小时似乎只打死一条可怜的狗?

26分钟前
  • xyan
  • 推荐

为什么对抗最激烈的时候只剩两个男主?为什么救援人员已经赶到不集中火力先灭了毒枭而是毫无保护地爬直升飞机?最后是我一直都不明白的一个问题,牺牲了这么多战士的性命保一个坏人不死只为回家判死刑真的有很大意义吗?不是质疑,真诚发问。

29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主旋律与犯罪类型结合,北京的部分稍微有点怪,但是回到金三角状态还是很好的,动作戏简单明快,尤其前几场动作戏很出色。导演全力展示过度火爆的动作场面,飞机,快艇,重武器都用到了,很直男的电影,不过后面有点拖,略遗憾。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糯康脾气太差了,吃不到早餐也要大喊大叫

39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缉毒警看到毒娃娃一愣然后就被扫射了……体会了一把传说中的蒙圈然后把我给吓哭了……无条件支持消灭一切毒品。

43分钟前
  • Mumu
  • 还行

林超贤这样能拍出硬货的导演,华语片里可谓是凤毛麟角。拍飞车对峙枪战这些动作场面,功力很扎实。

44分钟前
  • 推荐

哪有香港电影能改变主旋律这种好事啊,不如说是主旋律已经交由香港导演来拍了。近身肉搏出刀子依然快准狠,但一到包围毒枭老巢,还是有种《少年特工》混合《战狼》的军事演练既视感。还有,没事干别跟开主角光环的人合影……

45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硬汉标配,很燃!几乎从头打到尾,且这类电影交给香港导演拍才对,就像徐克与《智取威虎山》,变成纯粹的商业大片。林超贤拍枪战戏果然不错,三不管营救、商场火并张力十足效果赞,最后突袭只是场面火爆,彭于晏片中三种造型,哮天是亮点。有机会研究一下片中的特种武器,PS,这类电影首尾两段可以无视

50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向中国警犬致敬!

53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