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地铁惊魂
如果我们的市长坐地铁上班 那么一定是在作秀!
如果我们的市长也坐地铁上班 那么社会主义就离共产主义不远了!
2 ) Travolta有点秃头了
如果没有劫车事件,Washington将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也许还会因为受贿嫌疑被调查地很狼狈。一个人可以的潜能,一个人的才华,如果没有具体的事件作为载体,也许永远都不会被人发现。
Travolta对Washington说,你就是我心目中的hero。在最后对峙的一刻,在Travolta倒下的一刻,我看到了二人的惺惺相惜,我看到了washington的伤感。好人和坏人其实已经不重要,善恶本来就不是绝对的,唯有人性才是共通的,才是最真实的。
Travolta看起来像个老愤青,而且有点极端,他似乎把所有的事物都骂了一遍,包括政府、华尔街、监狱、市长、警察等等。。。而且我们总觉得他骂得有道理,貌似平民们的代言人。
washington是个顾家的好男人,然而,受贿事件其实也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我猜想他对上级对政府该是有一定的不满,一个兢兢业业的好职员并没什么好的待遇,社会总是不公平的。当然,也许washington并没有太多埋怨的心态,也许他是个乐观派,也许他觉得事情很快就会过去。
最温暖的那一刻是,washington先生提着牛奶回家,生活回归平凡,family才是我们最终该回去的地方。
3 ) 通篇看完,满脑都是why
冲着两位我喜欢的男演员,我观赏了这部电影,并且毫不犹豫地点了两星,虽然快两个小时的电影中我无数次想要给自己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但是遗憾地握失败了。
记得看完《第九区》之后,我和朋友说,看的过程中无语,当谢幕时不禁击节叫好的电影就是好电影。那么今天,我不得不说,谢幕时毫不犹豫找西红柿的电影就是烂电影。
我看完,脑子中就是N多个why
why1:这部电影确实很高科技,又是视频聊天,又是老大让手下去架wifi,but有必要搞的这么脑残么,埋下一堆bug;
why2:为什么视频男和他的视频女聊天的视频都传到电视上了,视频女身边居然没有一个警察去告诉他不要在关键时刻要男人说爱你,为什么时刻关注股票和新闻,还会用igoogle搜索的老大没看到这一段视频;
why3:为什么爪牙1发现视频男之后,连句威胁的话都没说,好像很无所谓。(这段有bug: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按照视频女的画面,摄像头正对视频男,而按照监控中心的电视画面,其中完全没有视屏男的踪迹)
why4:为什么男主要去追老大?虽然我在标签中看到“人性”两个字,可是这两个字不是表示你要揣测导演都没打算拍出来的东西,我猜男主是为了赎自己的罪,但是导演好歹再稍微做点铺垫啊。
why5:这个片中,市长、警察和控制中心貌似关系很紧张啊,比如说市长和他的助理很神棍地猜出罪犯是华尔街的人,但是没有画面交待其通知了警方?在我快忘了这件事之后,突然警方从雷蒙的监友中查出了首领。
why6:一路上撞死那么多路人甲,路人乙,为什么不用直升机....连神棍市长都这么问了。为什么最后又用直升机送男主?我猜可能是导演没有好好改79年的剧本...
why7:为什么我看一部电影,导演这么考验我的智商...
4 ) 中美人民是一家
设想一下,把<骑劫地下铁>换在北京而不是纽约,其他很多东西甚至不用变化,男演员换成陈道明和孙红雷,一样的暴堵的城市,一样没谱儿的股市.结尾加一些主旋律的东西和谐一下就差不多了,哦,对,人质一定要多,要挤满车厢,这才像北京.
这片子惊喜还真不少,导演用电影人特有的方式发泄着对纽约的牢骚.最精华的莫过于影片结尾,借丹泽尔的嘴说出的两句话:
1.他拒绝市长让他开有警(和谐)报的专车回家的建议时说:你的车?有警报?不,我想我还是坐捷运吧,那是我的命脉.
我忽然想起我们下班时,路上的车都各自因为不同的目的交织着堵在一起.偏偏有一些白牌的,带O的,拉着警(和谐)报的,晃着暴闪的,牛X轰轰的横冲(和谐)直撞.你说在社会上潜(和谐)规则也就算了,挨大马路上您也潜(和谐)规则,还潜的这么理直气壮.
2.丹泽尔临走时候问市长是不是洋基队球迷,市长说:不是,哦,不,当然是.丹泽尔一笑了之.
我又忽然想起我们伟大的cca(和谐)v,满世界的放全运,恨不得全运会弹球比赛都要直播,每逢这类比赛什么天下足球啦,冠军欧洲啦,NBA啦,反正能看的基本全歇了,花多少钱买的海外转播权都可以白扔,反正花的是纳税(和谐)人的钱.你们根本不知道老百姓最原始的快乐是什么?也许cca(和谐)v看了我的话该说了,中国足球可以有.
反正看完这片,我特理解纽约的朋友们,全世界在你们那儿炒股票,把你们那儿给堵了,一金融(和谐)危机了,把你们弄穷了,一恐怖(和谐)袭击了,撞倒你们俩座楼,这倒霉事怎么都让你们赶上了.没事,我们多看看你们的盗(和谐)版电影,你们多来来北京旅游旅游,咱们就都心理平衡了,北京欢迎你!
5 ) 影帝老已
电影《地铁惊魂》中的俩个男主角,一个是奥斯卡影帝丹泽尔·华盛顿,一个是金球影帝约翰·特拉沃尔塔,本想俩个影帝联手拍出的犯罪动作一定很精彩。
想当年罗伯特·德尼罗与阿尔·帕西诺合作的犯罪动作片《盗火线》就是一部上上之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想当然的,像俩大功夫王成龙与李连杰联手合作的《功夫之王》就证明了1+1<1的情况也可能发生。电影《地铁惊魂》出现1+1<1这样的情况,一个原因为是电影剧情安排的有些拖拉,二是俩位影帝都上了年纪。
电影只是开始有小小的紧张了一下,接下来大段的时间内俩位影帝,开始通过对讲器进行谈判,俩个大男人开始交流自己的生活困境,扯七扯八探讨人生。前一个小时电影节奏慢的让人有点想困,电影在最后的三分一才回归到了犯罪动作电影本色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劫匪拖着赎金逃跑,丹泽尔·华盛顿扮演的地铁调度人员开始追击劫匪。
这时惨不能睹的一幕上映了,丹泽尔·华盛顿臃肿身躯穿行于纽约街道上,我真的很担心他在奔跑的过程中是否会有心脏病高血压之类的病症复发,他已不是《训练日》、《人骨拼图》中的帅警了。而约翰·特拉沃尔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已没有《变脸》、《断箭》型男作风,那种坏坏有人爱的感觉完全消失了,变成了一个喋喋不休已谢顶的大叔。
不知道电影是不是因为改编至一部七十年代的老电影,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很多情节有点说不通。一个地铁调度人员行动判断如果警察一样机智,处事不惊就像训练有素的特警人员。一群犯罪分子连自己最后的逃跑线都没有设定好,钱刚到手都,还没花小命也就没了。更让人崩溃是那视频女生,男友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不立刻报警,还要求男友对着视频头说什么“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开始以为地铁案只是一个表面,后边隐藏着其他事件,比如揭露市长丑闻贿选,或是地铁调度人员与劫匪是一伙的,要不让警察在送大宗赎金时遇到了抢劫,地铁劫匪像空气一样消失于地铁中。最后,我才明白劫匪的目的想通过地铁案影响股市捞钱,这劫匪还真TM的有才,你人都死了,股指是涨还是跌关你屁事啊。
6 ) 《地铁劫案》:大片皮,讽刺心
经典劫案题材的电影大多走的是“限定时间内正反两方斗智斗勇”的路线,靠影片所营造出窒息的紧张节奏和既出乎观众的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智慧桥段吸引观众,主题多为惩恶扬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地铁劫案》属于一部非典型性劫案电影,那些紧张的气氛、火爆的场面都是表面现象,完全可以归属为其走商业大片路线的必要元素而存在。托尼·斯科特、丹泽尔·华盛顿、约翰·特拉沃尔塔三个人的名字吸引来了1亿美元的投资;1亿美元的投资导致了本片要以大片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因为哪个制片方都不愿意用1 亿美元给托尼打水漂;商业大片的姿态就必须包含紧张的情节和火爆的场面,于是乎就有了那几场“用牛刀杀鸡”撞车场景撑门面,否则就不叫大片;最要命的是托尼·斯科特这回使了把小性子,非要在这种商业片中讽刺一下腐败的纽约政府,这要不是像托尼·斯科特这样BUG级别的导演来拍这部电影,制片方绝对不会同意这种“全新”类型电影的诞生。
粗陋的电影,整体差不多可以得0分,2分都是给华盛顿的。
JB电影
what kind of people would take an ass model to iceland? Wall street guy!
其实这个好莱坞片子里面穿插的一些很小的细节是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关于市长的一切,比如记者对市长的访问,还有市长对自己造型的关注,等等。
特拉沃尔塔的演技绝对“一流”,不过··东西真的还可以··
二刷之后感觉故事还是太流于表面了,主题上想黑政府,不过从人物的塑造上来说不算具有说服力,很典型的好莱坞叙事,可以深化的地方都戛然而止。场面上的掌控较之以前更成熟了,第二遍比第一遍看的要更流畅先
过滤掉其余废渣,这片子就是部不错的温情片。今天我也要去买一加仑牛奶。
多么基情四射的片子啊~~两个人碰出的火花都那么大~~~~He's got a sexy voice.He'd be my bitch in prison
多看点书有必要,免到用时方恨少。
中规中矩,人畜无害
走投无路我觉得这调度员太卑鄙了
4星给2位巨星
铺的太大,造成虎头蛇尾
够烂的了
美国 都是拿真钱的啊····
John.Travolta 老了 已经不是断箭里的悍匪了。
丹泽尔华盛顿本来就很弱的气场如今已消失殆尽了~
其实本意是看电锯惊魂的,点错了贼,不过有Denzel Washington也挺值
虎头蛇尾。
纽约没有不靠谱的伤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