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这是一部被豆瓣评分耽误的电影。
1⃣️首先是——这部电影很重视细节,比如:英国当时街道上的粪便(因为那个1593年的伦敦,就是那副大小便遍地的模样)、莎士比亚手上的墨水(因为那个年代,用的是自己削出来的羽毛笔)、甚至是一个印着莎士比亚出生地的瓷杯。
2⃣️其次是,这是一部剧中剧——剧中套了两个剧,一个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另一个是《第十二夜》。前者是贯穿这部剧始终的——从这部剧中,你可以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整个创作过程,而后者是简短出现的——电影的尾声处,交代了《第十二夜》创作的缘由和女主角名字的来源。
我相信,对《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的剧本有点了解的人,应该都能在《莎翁情史》中找到相对应的情节,并且觉得设置地很巧妙。比如:莎士比亚开始准备写的是个有关海盗的喜剧,但是因为和viola情感的升温,他从现实中得到了灵感,渐渐把剧情转向了情感为主线;再比如:为什么会出现药剂师?是因为在酒馆里费尼门先生准备带女扮男装的viola”开车“的时候,莎士比亚为了解围,急中生智给了费尼门先生一个剧中之前并不存在的角色——以便于给viola解围;再说关于这部剧从喜剧变成悲剧的原因是——莎士比亚和viola不可能得到彼此。
3⃣️再者,这部剧能够带来新知,帮助我们了解“你不知道的英国”。比如:16世纪伦敦的剧场长什么样子,从这部剧中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此外,还能从这部剧中看到那个年代中,”女性不允许上台表演“的这个规定以及英国人民对女王的爱戴会到什么样的程度。
4⃣️最后,其实这部剧讲的不仅仅是莎翁的一段风流韵事,不仅仅是他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第十二夜》的始末。这部剧讲的更是一个姑娘突破社会的条条框框、大胆地、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一个”叛逆史“——她要的,是诗、冒险和爱。
作为wellborn lady,她去了不该去的剧院,女扮男装成为了一名演员;是个未经世事的Virgin,果断地把初夜给了她爱的莎士比亚(即便莎翁还挺男人地说了一句:你还是个处女,别被我骗了,就像是汤玛士肯特蒙骗我);应该在女王面前表现自己的恭顺、端庄、宜人和简洁,她却直言不讳,表达了自己喜欢“剧院”和诗歌,甚至直接质疑女王说的话,和女王立下了了一个50英镑的赌约——赌戏剧能不能表现ture love;明明应该跟着自己的新婚丈夫去新大陆,却因为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剧即将上演的消息而溜到了剧院,还临时救场、扮演了朱丽叶这个角色……
虽然最终的结局并没有改变,她还是得跟着自己并不爱的男人去新大陆生活。但是剧院中,面对viola作为女人表演喜剧因而违反法规、即将被逮捕的困境,女王的突然出现无疑是对这个冒险的酷女孩的一种肯定,尤其是这句话:
其实,这部剧可夸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此不赘述。相信对莎士比亚有一些的了解的人,会更加明白这部剧巧妙在哪里。
以上。
没有一丝文人气质,像个落魄花花公子的莎士比亚,让人大跌眼镜。生搬硬套近乎恶搞的情节给此片打上了庸俗爱情片的烙印,即便套上莎翁和他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外衣。
在有《拯救大兵瑞恩》、《细细的红线》、《美丽人生》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情况下,最后竟然是这么一部平庸、拙劣的作品获奖,真的无语了,不知道是评委的智商急转直下,还是有什么内幕,这部片拉低了整个小金人的水准。不能忘了这一届还有《楚门的世界》如此经典的影片。
shakespeare是个传奇人物,他的作品我也曾拜读过几部,如《Romeo and Juliet》、《Hamlet》等。很多人应该都记得《Hamlet》中著名的那句自白“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shakespeare才华横溢,他的诗句美得令人陶醉。但,随着人渐渐长大,对于他戏剧中那么梦幻的爱情,开始有些怀疑了。
这部电影是人们根据《Romeo and Juliet》的情节幻想出shakespeare的爱情故事。年轻的富家小姐viola与剧院跑龙套的穷作家shakespeare一见钟情,可算是命运的邂逅。但,同样是命运的捉弄,viola要嫁给一个贵族,但,什么都阻挡不住他们俩疯狂而又深刻的爱情,使他们离不开彼此。
其实也就是跟中国戏剧中“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情节类似的俗套,只不过换个文化背景,中状元也变成了他的戏剧大受欢迎,并且受到英女王的赏识。虽然,最后,viola并没有跟shakespeare在一起,但,他今后的戏剧里,viola是他心目中永远的女主角。
这就是爱情吗?热烈而又那么不顾一切。不知道,因为现在的我们是体会不到这样的爱情的。那时候曾一度认为《Romeo and Juliet》中那些诗句般美丽对白只是种种甜言蜜语,但,是什么让shakespeare写出这样美妙的句子呢?我相信,是爱情。他一定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其实很多人都说,为什么《Romeo and Juliet》会如此深得人心,关键在于他们是在爱情最美的时刻相继死去的,恰好将爱情最美的瞬间给封存住,这,就是所谓的残缺美。我承认,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不过,难道仅仅只是爱情的美妙吗?Romeo与Juliet的悲剧,讽刺就讽刺在,原本juliet想要假自杀的计划失败只是因为一场瘟疫致使信差没将消息送到Romeo那,只是源于一场可笑的阴差阳错。个人觉得,正是这样的情节才使原本俗套的爱情故事变得更加饱满生动。但,如果不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够深厚,他们又怎会不服命运,又怎会选择殉情?
一直都这么觉得,文人都是感性至极的,他们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这并不是那些只关注如何生存下去的人们所能体会的。他们也是只跟着感觉走的人,只要他们相信的,他们就一定会坚持。譬如爱情。
莎翁情史的编剧真是省事,居然把莎士比亚的生活写成翻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事情真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人相信。只是看到结尾才突然觉得,或许人生和戏已经分不开了。
台词很不错,很有莎翁的味道,但我猜想编剧的第二个省事之处,他可以直接从原著中抄摘。对白很有诱惑力,伴着他们的肢体动作,让人很容易产生想恋爱的念头。这样的煽情,最先出轨的当然是主角,尽管当时他们身处贞操观念浓厚的时代。
最欣赏的是结尾。莎士比亚必须要与女孩分开,他们没有出轨到殉情或者私奔的程度,而是选择把对方当做自己内心里永远不消退永远不衰老的影像,而莎士比亚更是把她当作自己下一部再下一部作品的女主角,幻想着她拥有各种美德,快乐地生活着。
爱,而不一定拥有,说得也许就是如此。假如拥有了,是否会患得患失怕失去?假如拥有了,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形象还是永不衰老永不退色吗?
当然,以上一句话只适用于电影中的美好世界。在电影中发生的事情,大概在现实中都不是很好的状况。
这片得奥斯卡真的是个笑话,特别莎士比亚时刻搞得像嗑了药一般亢奋。
【B】还不错啊,没传言的那么难看,其实真要说最佳影片我觉得与其给大兵不如给美丽人生呢。这届其它的女主提名都没看,但单说格温在这片里表现还算过得去,而且实在是水嫩漂亮优雅的不行啊。就是拍的有点作逼了,最后那段戏中戏真是矫情。
莎士比亚的胸大肌?别扯了。
看完123分钟的电影 我好似只度过了23分钟 电影节奏感很妙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 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配角 最佳原创剧本 最佳配乐 最佳艺术指导 最佳服装设计】 电影节奏好棒,两个多小时却像二十多分钟,小辣椒可真美腻。内地翻译片名一直是一绝 莎翁情史 啧啧,比起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不知高出多少个段位来。By the way,you will never age for me。
这个电影打败拯救大兵瑞恩是显而易见的。情节和艺术。女主其实比男主难演。当爱情束缚于阶层,理想困顿于时代。她只能选择坚强。她和莎翁相遇,她爱他,她更爱他的诗。但结局就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无奈,她也许幸运,因为遇到他,因为爱过。她还留下所有的理智,包容和欣慰。但她无可选择,只能默默接受,转身离开。留下他带着使命,继续存续承担。
梁山伯与祝英台或罗密欧与朱丽叶
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最弱的奥斯卡最佳电影吧
喜欢不起来格温。
不明白为何能得奥斯卡~~
莎士比亚是天才!!!!编剧你知道中国有个姑娘叫郭敬明吗!!!!
优秀的片子,但是PK掉《拯救大兵》让我心有反感
这个是怎么拿到当年的奥斯卡的啊,你这让一老一少俩伊莉莎白情何以堪啊费因斯。本阿弗莱克真是好看得不得了,怎么在人群中就那么出挑呢。科林费斯笑死我了,我都不知道达西先生可以演喜剧!女主还是短发造型更好看。故事本身很无趣
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于是起来找部腐国片最后热热身,没想到看到最后居然把我如此极高泪点的人逼出了几滴老泪,完全唤起了两年前在文学史课上演罗朱片段的珍贵回忆,老套的剧情却营造出极强的古典氛围。“最水影后”?演技这东西绝不是你们这些震撼表演分析帝们可以量化的工具!
其实电影不错,但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简直就是开玩笑!!
当年我的确是想不通为什么是她拿奖~~
For god's sake!于是这其实是说莎士比亚和罗密欧的爱情故事?虽然对这个豪华CAST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RE叔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CF叔那个戴珍珠耳环的维米尔造型惊得我抱被翻滚停止不能XD 另,这片子当年肯定被潜了,这么这么这么没谱儿的剧情还能得奥斯卡最佳影片!
灵感来源于激情。
莎翁的博爱可以领会,然而凭此而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实在是水分过多。这更多的是欧美文化界向莎翁致敬吧。7
果然,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外国的文学巨匠,他们的感情生活真是丰富,只有体会到感情伤痛的人,才能把伤疤揭露给世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