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五六年前在一本电影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盘点灾难电影的文章,那篇文章中特意提到了《龙卷风》,把他评为经典灾难片,当时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冲着灾难大片的旗号,我立马从网上下载了该片,可自己看了2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前几天看到淘宝上特价甩卖该片的DVD,就顺便淘过来用来打发时间,可没想到这次再看这部影片时完全没有了五六年前那种乏味、无聊的感觉。
《龙卷风》不像《后天》、《独立日》这种全球性灾难,也不像《2012》拥有火山、地震、海啸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以实施全方位立体式打击。这部灾难片只有龙卷风这一种武器,打击的范围也仅限于美国西部荒野的小镇,尽管从视觉效果的华丽程度上该片已不能和如今的灾难片相提并论,但好莱坞编剧们精心的“包装”手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以说这种包装即使放在现在也并非时过境迁。从自然常识说龙卷风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气象灾害,它一般都出现在人口稀少的荒郊野岭,通常造成的伤害不大。如果单纯的从灾难的角度来拍电影的话,难免会使影片显得单调乏味,毕竟不能像《后天》里那样幻想一场龙卷风摧毁半个洛杉矶。所以编剧们在包装这个灾难故事时第一步就是让“人追风”一般的灾难片都是灾难来找人,而这部电影里是人主动去找灾难,科学家为了研究龙卷风想把自己研究的测试装置在龙卷风周围“放飞”,电影也由此展开了一段“追风”的惊险故事。但这仅仅是开始,电影最高明之处在于编剧们对电影中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龙卷风的设计,这个设计可以说是电影成功最重要的砝码,也是戏中最精彩的“包装”,片中先后出现的四个龙卷风都不相同,第一个是最普通的龙卷风,只是让观众预热,接下来出场的二号和三号龙卷风绝对让观众大开眼界,二号双胞胎式龙卷风(实际上是三胞胎,就是一个龙卷风在运行过中突然幻化成三个),三号跳跃式龙卷风(运行轨迹是跳跃型的,时隐时现),在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后,影片的最后为观众献上了巨型龙卷风,即电影中所说的F5等级的龙卷风,其实从灾难的角度上来叫,前三个龙卷风没有造成任何灾难,只有最后出场的F5摧毁了一座小镇。第三步就是为故事增添点情感色彩,这是所有灾难类型片惯用的伎俩,《泰坦尼克号》里美轮美奂的爱情、《后天》中厚重的父子情.....《龙卷风》也毫不例外,只是这部片子中的三角恋爱情故事现在看来多少有点幼稚。在经过三重包装后,本来普通的《龙卷风》变成了F5等级的超强型席卷全球影院。
本来一直以为龙卷风在灾难片中的表现力和震撼效果上都无法与地震、海啸、火山这些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相比,但经过了包装后的龙卷风爆发出的威力绝不亚于其他类型的灾难,尤其值得一提是电影中的声音效果,虽然这是一部十四年前的电影,可至今这部电影的声效依旧被电影技术人所推崇,很多人都把这部片子当成检测家庭音响效果的工具。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工业光魔特效公司过硬的技术。故事层面上《龙卷风》还是老式好莱坞灾难片惯用的剧情,无聊的三角恋模式在狂暴的龙卷风面前完全成了陪衬,不过这并不影响该片在好莱坞影史上的地位,现在想想这部电影被列为经典灾难片也算是合情合理。
龙卷风的暴戾和神秘吸引了大批科学家的深入研究,深入风暴中间是最危险的行为,但亦是探索龙卷风最有效的方法。乔(海伦·亨特 Helen Hunt饰)和离婚的丈夫比尔(比尔·帕克斯顿 Bill Paxton饰)就是这类“与龙共舞”的科学家,即使他们感情已经破裂,比尔也已找到新的恋人,但出于对龙卷风研究的痴迷,他们还是决定共同追逐一场俄克拉何马州的飓风,并把新研制成功的探测仪“多萝西”放到龙卷风中心收集数据。
这是一部十几年前的作品,据说本片是现代电影中“纯画面哲学”的开山之作。虽然从时间上看,已经有些久远,但是它同一些类似于外星人、地心危机、超级大地震的灾难片有所不同的是,龙卷风是现实世界里是很容易发生的。尽管强度上可能比不上影片所说的那些,但是不可否认它存在的真实性。这点同《10.5级大地震》不同,虽然地震也时有发生,但对10.5级这样强度的地震发生的机率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本片中最大强度的F5级龙卷风,据资料记载,仅美国就几乎平均每年一个,1974年4月3日一天就出现了7个F5龙卷!所以影片可以说是完全建立真实的科学依据上的。
相信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如此强度的龙卷风,所以对片中那些风的强度以及肆虐后的景象作为普通观众来说是无法考证其真实性的,至于影片中处于风中却侥幸逃生的男女主角的场景,主要由于是影片表达主题的需要,毕竟这不是一部科普教育片,所以有些不合逻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曾亲眼目睹过一次小的龙卷风,在一片大的稻田里,一个风柱旋转向上,以一条不规则的线路前行,记得曾把一捆稻草旋到半空中。不过,没有过多久,风柱就消失不见,那捆稻草也被刮到几百米之外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龙卷风,由于年纪尚小,对此并没有多大认识,只是觉得这风很怪异。
相比较如今这个年代拍摄的灾难片,本片在特技效果上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这在当里那个年代应该还属上乘之作。再者这部影片与很多充满着末世情结的同类型影片不同的是,没有过多的描述龙卷风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以及人类面对灾难的恐慌氛围和死伤情况,而是以一种很积极向上的态度,描写人类与龙卷风斗争的过程,突出了一种“人定胜天”的积极思想。至于片中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以我的观感并不是主要的主题,只是一种点缀罢了。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以现在的眼光看,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但是总感觉它很有别于一般的灾难片,如果说一般类型的灾难片是剧情片、爱情片或者说是悲剧的话,那么本片就像是一部喜剧片,片中的人物都是一种很积极的心态在去主动的挑战灾难。
亦孤 /文 07/15/2009
《球状闪电》里面男主人公,幼时目睹双亲被球状闪电烧成灰烬,自此开始一生之中痴迷于此。
《球状闪电》的女主人公,因痴迷于球状闪电,竟然最终把自己给闪成了量子态。
----以上二者,跟本片中的女主心理都有相似之处,献身科学,具有殉道精神----刘慈欣在写《球状闪电》之前,会不会看过本片并受了一点影响,哈哈
本片女主因幼时目睹父亲被龙卷风卷走,自此一生痴迷龙卷风,在本片中每次目睹龙卷风到来都是一副心醉神迷的表情,身处暴风边缘不愿离去,甚至最终自己也投身进入暴风旋涡中,也算求仁得仁。
人在幼时目睹重大异象从而被深深吸引一生不可自拔这是怎样一种心理呢?很神奇。
九十年代的美国,刚刚赢得冷战,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昂扬向上的精神,反应到本片,强调自然力量的巨大,同样也赞美人类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不同于后来灾难片常见的末世情结,弥漫着或多或少的悲观气氛。
视觉特效放在当年看真了不起,音效同样了不起。
本片共出现5次龙卷风的场面,一次比一次猛烈,一次比一次凶悍,从F3到F5,从小打小闹到上帝的惩罚,让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腐朽化为神奇,大自然的众生平等的法则,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深思。在人类面对如此巨大的旋风时,我们该怎么做,看着重达数吨的卡车与房屋被它轻易的撕咬,看到它面露狰狞的扑向一个个小城市,碾压粉碎,草菅人命,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或者说,能做什么可以把损失降至最低,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危,保证国家的财产不受侵害。风力是不可避免的大自然之力,在城市,在农村,在平原,在山脉,都遍布它的足迹,它时而温柔,时而狂暴,时而友善,时而残忍,它对高耸建筑的摧残可以说是日复一日。基础对于建筑物来说就像大树的根基,至关重要,基础的稳固与可靠,是上层建筑寿命与功效的上限所在,基础在建筑对抗强风侵害的战斗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基础的牢靠的同时,基础之上的结构的设计与材料质量也是关键一环,好的抗风结构设计能大大缓解基础的负担,在对抗狂风的同时,不仅能为基础减负,也能帮助建筑顺利度过危险。影片中的科研工作者无畏强风,勇敢追随的表现也让人动容,联想到那一位位站在最前线,面对有形无形的危险的科研工作者们,也是由衷感到深深的敬意。上帝的惩罚,人类的自我救赎,双手合十,祈祷明天。
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小时候的最爱啊!!经常吵着要看龙卷风暴。
即将前夫领着现任女友去妻子工作处完成离婚协议的最后签字,就好像前妻领着未婚夫去报社找主编前夫办理离职手续然后远赴男方家乡完婚。两性关系内核角度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由九零年代女权蓬勃与好莱坞灾难大片热潮共同推动下的霍克斯经典重拍。又名男友礼拜五……需要指出的是,龙卷风本身虽为变幻不定无法预判的重大自然灾害,但其“风向”却可以在剧作层面上被导演定向操纵:它总会适时的转变方向控制力道,间接消灭了好大喜功无德耍诈的竞争对手,彻底摧毁了挂满刀具象征着崇尚暴力的红色谷仓,却完全放过了那座代表着夫妻和睦家庭美满的维多利亚风格双层农舍!
如今的如梦似幻就是当初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还记得小时候表姐家鞋店隔壁就一租碟的店,这部电影的海报一直挂在那屋,可是老板居然找不到这片的碟,这份怨念一直延续至今日啊!中间那段《闪灵》实在是太TM吓人了……
刘因是工大少数我无法忘记的老师。这是他在选修课上给我们放过的电影。关于地质学,其实他说的我基本上忘光了(只记得一个什么循环?),但他总是说对科学要有献身精神,要认真和坚持,我都牢牢记住。这部电影是最后一堂课他放给我们看的。事后我经常想起这部电影,想起在漆黑的狂风中宛如蒲公英般飞舞的多罗西。——科学确实是一种宗教,科学家就是牺牲。科学的上帝太过于迷人,虽牺牲而往矣的人成千上万,而我也愿为其中的区区一员。
场面特效很出色,人物其实塑造也可以,开风气的大作,
Men chasing tornadoes.好有激情好有爱,音乐超棒。
6.9分,其实我朝2021年的灾难片《峰爆》,比起美帝1996年的《龙卷风》都有一定的差距啊。特效至今还是跟不上。不过《峰爆》比起《中国机长》《中国医生》又是自身的一大进步了。我相信如果我朝灾难片认真拍,至少特效上不会比96年的片子还差的。那些主旋律看似投资很大,实际上不知道有没有一半的资金是用在刀刃上。鬼知道有没有贪污。
只记得片头:因为女孩的一时任性,父亲被龙卷风吞噬了... 当时我爸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看到没有,这种时候一定要听大人话
对好莱坞来说是划时代之作,因为从它开始,掀起灾难片的浪潮,电脑特效也开始大行其道。
儿时第一部灾难大片儿
第一部在影院里观赏的灾难片。
好好一个片是被我看矫情了吗?!和爱你的人出生入死一次吧然后再决定结婚神马!有一段还挺惊心啊!片尾字幕画面恢宏啊!最后一次放Dorothy的音乐,是The Rock主旋律的变奏嘛?
7.0/10 分。重看,重制版蓝光。节奏明快,气氛紧张。可惜受限于年代,特效还是太一般了。。。比尔·帕克斯顿,我对他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真实谎言》里喋喋不休的二手车推销员。。。海伦·亨特,非常有气质的美女,可惜没有啥特别好的作品。。。配角里有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扎克·格雷尼尔,就是那个和反派男一起飞上天的司机。我一眼就认出了他,没办法,《傲骨贤妻》里的大卫·李这个角色实在是太出众了。。。
此片极其牛B 我却是多年之后在HBO看的 却也不能说是坏事 里面“多罗西”的名字起的有意思~~
蛮紧张的,科学家真厉害,不怕死!哥,你的车太彪悍,怎么撞都不坏!现实的灾难远比《闪灵》恐怖啊!最后拴住腰抱着管子没被卷走假了吧,那么大力量,估计人都要被撕裂了!根本抓不住!
小女孩为父报仇,复仇的对象是龙卷风!研究龙卷风时顺便谈个恋爱!还可以。
小时候看过的,后来本科英文课本讲过,今天又重温了。依然觉得这是一部好片。没钱还可以拿命来做实验啊。为了自己所爱,虽死却无憾~
斯皮尔伯格监制的...故事不错...演员也卖力...但是里面漏洞太多了....
到底人们还是脆弱和懦弱的,但他们更快地在恐惧中痊愈。
居然还是以前在电影院看的~~居然还特喜欢那个结尾~~可以欣赏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