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第一个镜头长途大巴短暂歇息时在旷野四处找方便的人们,很真实又很写意
想起第一个故事爷爷跟小孙子讲的故事,很远又很近,点到为止,走远后又感觉无限放大
喜欢第三个故事女主坐在北京机场出来的大巴上去见情人照着车窗抹了口红,她很疲惫
喜欢最后女主吃面,她很饿,她没有满足
论当代性的探讨,其实这片走的很远。故事中游牧小伙一遍又一遍的提到要去北京进服装,要去北京上现代音乐学院,自己表哥在九宝(那时九宝还没火)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好作品? 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有。 你看上它一万遍! 你能感受到一切! 争吵的答案自现。 还能不能继续再看? 每一遍的感受是递增递减? 还爽不爽?
有剧透。 这个电影至少看3遍才行,每遍都有新的感悟,这是第2遍的观后感。想说禾家导演真牛逼。 这个电影,看到最多的是困境,人生的困境,众生的困境。 内蒙小伙干迪有点迷茫和混乱,他胡乱地找着弟弟,心里有北京梦音乐梦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实现,甚至都没想过自己真的可以为梦想做点什么。你说他其实没有那么爱摇滚?并不是,他只是很迷茫。傻傻的他还被人凑了一顿,一切都晕乎乎的,不知所向。 这是第一个困境,不是找不到出路,而是压根不知道要去找答案。 男人在寻找,答案?出路?他也不知道,但是他有困惑,有苦恼。 第一遍看,我就非常好奇,这个满面愁容的男人到底经历了什么?他来寻找女人还是解脱?那个女人为何让他害怕又放不下?第二遍看得到了一些明确信息,导演很会讲故事~男主也演得好好,有故事的眼神! 他很执拗,在司机劝他把石头还给沙漠时,他沉默,就是内心对无法面对的问题的回避,仿佛只要石头还握在手中,自己就还能掌控着什么。 蚂蚁在手上走那段,内心感慨导演真是大师,画面好美好诗意,小蚂蚁寻找出路的身影又很揪心,太阳光的温热和内心的焦灼无助,真是绝了! 最后躺在寺院外面的草地上,旁边坐着女人,情绪到位~我猜不到导演给的答案,但是不重要了,不是吗?
女人的视角是最震撼的,她内心世界的孤独感,被直白地解剖,与现实赤裸相见。出轨对象的怀抱很吸引人,但是欲望的不合时宜,让人不知所措,就像此刻我也不知道怎么述说自己的感觉一样。 回到家中,面对男人,伤痛立刻浮现。夫妇走向破裂,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是我注意到墙上小朋友的照片,一切有了答案,之前的所有谜团得以解开,还在惊呼导演的巧妙,很快又面对女人的离去,此刻女人如何离去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困境之中的她,已经丧失了所有生命的能量。 于无声处听惊雷,就是我看到结局的感受。 疫情以来,所有人都陆续陷入了困境,如何自处,出路在哪里? 都不重要了,因为寻找本身,才是意义;生活本身,才是意义。
—————————————————— 导演粉分割线 很细腻很浪漫~有很多细节,比如白马,从画面到台词,若隐若现于整个影片,母马寻找小马,那种感觉、情绪瞬间击中了我,这不就是我一直苦苦寻找出路而不得的感受嘛,这不就是男主不肯放开石头的执着嘛,执着本身也在支撑着很多生命继续往下走。
这个电影的内容很迷人,但是我更痴迷于其中的情绪,淡淡的,深刻的……
这片令我最着迷之处是作者把男主的行动动机隐藏的太妙了,真实动机如被风吹散的细沙一样,藏在看似无关的配角桥段中;藏在若有似无的梦境与想象中;藏在广袤的沙漠与斑驳的城市切换中。
片尾曲很好听。
背了三段式的包袱,又没有深化意图。太多不知道所谓的镜头和剪接了。这种片子当然可以有,但我不太喜欢。
大体上是一个倒叙的结构,但导演留出了足够供观众自由组合的空间。三段论结构早就没有了创意,导演加了倒叙,多了留白,但太过刻意了,最终反而显得有点苍白了。
之前接连恶补档期商业片,导致对艺术片语法陌生了,因此看此片第一部分时,还是睡过去了,但这种困屯并没影响自己对这“观众自定义三段式电影“的喜欢,顺序组接似乎怎么来怎么有道理。最喜欢第三部分”北京“中,女人和男小三之间同床异梦那场戏。
蒙古已远去
就算我第二段不睡過去也未必會看懂更多,欣賞不來的風格,聽片頭的旁白還期待他能編出蛇咬着自己尾巴的迴環故事,我也是想多了
没实力就别玩长镜头 空洞拖沓 一共卖出三个座位还有人占我的座
技术上确实不过关。
禾家很浪漫
碎片中的故事线粗糙而有效地穿连,主题中的寻找本来也是如此。两个都在沙漠里寻找并目睹神奇的人在第二个故事中相遇,却能自然而然长谈。他们所寻找的人都与沙漠里的神秘有关,而神秘终究过眼云烟,带不出沙漠。尘世中的北京不在骑士的路途上。叙事上的尝试赞,摄影略乱,晦涩。
豆瓣小编写的简介既完整又有力度。简介是这个片子的亮点。
并不理解片中许多意象的含义,尤其是哥哥找弟弟的那一段。但被打乱的结构、故事之间的联系及其产生的神秘感又很吸引人。真的是重新组合的话,我会选2-3-1这样。
禾家导演能把过程戏拍成状态戏,润雨细无声,明明中都是写意,情在心中,意在念头,三段故事朴实的呈现,其实丝丝入扣。
不明所以,文不对题。粗糙做作,可能疯了。
感觉自己已经不能接受这样的电影了。真的,说实话做电影确实挺难的,尤其是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电影,毕竟好的内核和表达方式前人都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回去看经典,该讨论的话题都讨论完了。因为成本问题摄影一团糟,而且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引人深思的内核,这类电影要么创新,要么难看。
有几场还可以
技术上的粗糙和贫困不能掩盖意识上的诗意和流动性,个人看了还算喜欢的作品
抛开剧情上的一般叙事,导演禾家选择一种更加期待观众参与想象的表达。开放式的结尾,倒叙的结构,三个故事分别独立却又相互关联。配乐很动听,“寻找”还在继续。3.5。
看得晕晕乎乎。随性慵懒的欧洲范儿观感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