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伍岳峰的渣
看这部剧的观众,很多都被伍岳峰吸引,他迷人的桃花眼,宽厚的肩膀,高大的外形,无一不让女性观众心里荡起涟漪。孙淳演戏的特点是很有激情,有很多肢体语言。两个人的感情好不好,不在于说,而在于做。一个突然的拥抱,一个宽厚的胸膛,一个意外的亲亲,一个自然的搂抱才让人感受到两人感情的亲昵。看了他的表情,觉得其他平常不亲亲抱抱举高高,只是在推动情节的场面里仪式感的牵手、拥抱、亲吻,就没有戏剧张力,无法把剧中人爱情的喜悦兴奋传递给观众,没有CP感,完全是一男一女在对台词。
伍岳峰一直不愿付出,吃饭AA,家里不留女友的任何私人物品,对女友的生活习惯毫不包容,不像自己朋友介绍女友。做他的女友,简直是隐形的存在。如果不是因为他一双电眼,一张俊脸,这样的男人早就被女生踢到十万八千里远了吧?
伍岳峰的自私,不付出,这种渣的做法,实际源于他自己心理缺失,源于他自己的不安全感。这种性格的形成有几种可能,一是从小要求就不被满足,不是在充满爱与温情的环境下长大的;又或者家长从小对他要求太高,求全苛责,导致他反感,彻底放飞自己,开始不负责的浪荡生活;三也可能是渣男基因的遗传。
在很多女性眼中,伍岳峰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完美情人,电眼,宽肩,柔唇,希望自己有喜欢邂逅这样一个男人,爱一场,然后走开。其实真正遇到了他,受到的伤害会比得到的温柔要多。伍岳峰说,两个人即使结婚后也各有自己的住处,各有自己的圈子,互补干涉。如果这样生活,表明他根本就没那么爱谭爱琳。深爱一个女人,应该是一下班就想见到她,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好,就想和她腻在一起三天下不了床吧 (⁎˃ᴗ˂⁎)
深爱一个人,就会无条件对她好,她的生活你都照顾周全,她不好意思开口的事,都帮她想到做好,两个人的未来都好好规划,时时刻刻让她感受到你的爱,让她有无与伦比的安全感。真正被全身心爱过的人,就会体会到渣男的无耻可笑。真正全身心去爱别人的人,也会感受到给予的幸福。在感情上斤斤计较,计算生活费用怎么AA,计算我送他的礼物比他送我的礼物贵,我亏了的人,是体会不到深爱带来的快乐与安全感的。
很多人觉得伍岳峰有一种成熟的魅力,而我认为,他的行为恰恰十分幼稚。一个人成熟与否,不在于年龄带给他的厚重感与风度,而在于他是否能承担责任。只有三岁的孩童才会不断去要漂亮的新玩具,玩过就弃,成熟的人会因为爱而愿意体会对方的心情而相互适应。一份稳定的感情才会让你有精力去开拓更大的疆土。
To live and let live,to love and been loved.
2 ) 我听见了梦碎的声音
大概七八年前看过一次,不可否认抄袭了「欲望城市」的故事主线甚至是大量台词,但编剧也为迎合国内大环境做出了许多更加合理的改编,当时看的时候对男性群演的选角很失望,除了三四位主演男演员外(孙淳 廖凡 于小伟 还有邹亦凡的扮演者),其他走马观花出现的男性角色都和原版美剧差距太大了,他们永远穿着不合身的衬衣、土气的西装、系着别扭的领带,当时十几岁的我真的是很失望,难道中国男人就是这样的吗?不可能!而今,时隔十年后又看了一遍这部剧,居然觉得导演眼光不错,男性群演几乎个个符合角色特质……这是怎么了,为何会这样?突然顿悟,这十年,我成长了,见识到了很大一部分的中国男人真的就是这样……导演,当年真是我错怪你了啊。
3 ) perfect day(上)
不知道这部戏的企宣是怎么做的.那么多名人拍的一部戏,拍完一两年才在电视台播出.而且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宣传.悄无声息的就出来了.还是在播出后反响很大.才慢慢显露出来.知道这都是谁谁拍的一部片子.我看这部戏比较早.次数大概是两三遍.是所有电视剧中最多的.可惜后来盘让我弄坏了.不然我想有机会还是会想再看的.
四个女人,有美貌,有学历,有地位,有资产.按理说是最容易嫁出去的主儿.但一个一个却都没有嫁出去.有的是死活不嫁,有的是做梦都想嫁.有的是不会妥协,有的,是总要得到得不到的东西.注定她们会错过.会失去.
先来说说谭爱琳.由蒋雯丽饰演.算是四个女主角中戏份最多的吧.也是最烦人的.但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发现我和她有许多共同性.而正是这些共同性,是导致最终失败的因素.她本是一个有风情,有气质,有学识,有魅力的女人.但她也是一个很苛求的人.是一个总想得到得不到的东西的人.有好的东西在手边的时候,她会选择放弃.而当一样东西告诉她无法得到时,她往往会飞蛾扑火.非要拿到.其实那并不一定是她想要的.她之所以奋不顾身,是因为她知道那是她得不到的.但是,她无法参透.无法放手.她令许多男人为她折服.为她付出.但她对轻易到手的幸福从来不会珍惜.只是随手一丢.继续前行.只有伍岳峰.一个完全保护自己的人.一个不肯完全付出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征服她.他完全成了她的心魔.因为她知道自己得不到.反而却越想得到.所以她一次一次的绕回来.却一次一次的落荒而逃.她可以很疯狂,很神经.可以在凌晨冒着大雨在房子外面大喊伍岳峰的名字.可以分手之后不停地酗酒和诅咒她一直爱着的人.她最后的结果不是没有咎由自取的意味.也许从那个时候,她可以领悟.幸福并不在远方.而是触手可及的.
然后是同样大牌的黎明朗.那英饰演.很多人对她的表演很有争议.觉得她台词不过关.满嘴东北话.演技平平.在我看来.那英这次算是本色演出.把一个高学历,高收入,高层次的高级白领演成了一个东北大傻妞儿.不过很可爱.也很有喜剧效果.她是一个女强人.从不甘心对男人示弱.包括自己爱的男人.她总是想统治,想有主控权.而这样的女人恰恰是中国男人的天敌.如果女人这么强了,还要男人干什么.所以,她找不到男人.终于,她找到了一个爱她的,也包容她的男人.马晓东.一个出租车司机.他真的爱上了她.愿意照顾她.黎明朗有一度也迷茫了,感动了.不知道是不是就应该就此下嫁.但她有一个本质的矛盾.就是她不想比男人弱,但同时又想找一个比自己强的依靠.这个矛盾注定她找不到一个理想的人.最后,因为她的不妥协.马晓东无奈离开.她和自己过不去,和所有人过不去.她只是想有凌驾于男人之上的快感.但胜利之后,她没想到手下败将的选择不是臣服而是离开.
毛娜.片中称为爱情女战士.只谈恋爱不谈爱.只结新朋不结婚.这个角色是梁静饰演.一个军队大院长大的孩子.聪明,漂亮,高桃,真的有几分军人风度.曾经是演警察的专业户.所以自然也有女战士的风范.她的爱情名言有很多.而且大多是有悖常理的.她是人们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以吸引所有男人的眼球.她也知道自己的魅力.所以尽一切去享受被人追,被人爱.但她从不爱.只把爱放在口袋里.不时的拿出来看看.就是这样一个像钻石一样闪耀的人物,却在最后背着所有人把自己嫁掉了.她在片中结尾给每个人写了一封信.似乎揭露了所有的真正的真理.颠覆了她曾经所有的言论.告诉她们,去找一个相爱的人,结婚吧.梁静在做节目的时候说,她觉得毛娜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她本是一个拒绝结婚的人,但最后却选择了婚姻.这实际上是一种妥协.对人生的妥协.对自己的妥协.而且她还说,女人不是无法无天的.因为男人就是她的法.男人就是她的天.这是最传统的思想.却是出自最前卫的毛娜之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凉.为大家.为自己.
与毛娜完全相反的是陶春.一个睁大眼睛到处寻找丈夫的小女人.第一次对罗海琼有印象是在<像雾像雨又像风>中.她演一个叫做方紫仪的美丽女子.同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但我并不喜欢她.觉得事儿太多.反而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周迅.一个那么大年纪的女子能演那么幼稚那么年少的小女孩子而一点儿也不嫌做作.这是何等难得.特别是她总睁着大眼睛追着陈坤后面喊哥哥.我想哪个男人听到都会回一回头的.她的世界那么单纯.一切都是没有因为的.只是因为她心里爱着一个人.只爱着一个人.虽然,那个人并不爱她.后来在<上海百年>里面.我也很喜欢这部戏.那天偶尔看了一眼重播.发现罗海琼在里面饰演了一个小角色.那个时候,距离现在很远了吧.应该还是刚刚展露头角.陶春天天梦想着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她总是很卡通的眨着刷得又大又圆的眼睛.很无辜又不解的看着这个世界.在其他三人中算是异类.因为只有她一个人成天嚷嚷着要结婚.其实其他三个人也想.只是不说.并不是不想说,而是可能她们有些自己都不知道.最后她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如意朗君.陈凯.一个律师.优质青年.收入丰厚.家世清白.具备了一切好男人的特质.但是,他却无法生育.陶春感到万念俱灰.她结婚有一半的原因是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现实却让她只能养别人的孩子.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一度,他们徘徊在婚姻的边缘.但最后,他们是用理解,宽容度过了这个难关.他们的婚姻也因这次考验而变得牢固.
人家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现在这是四个女人.让我们看看她们是怎么唱这台戏的吧.
4 ) 人只能自己成全自己
看完了这部剧,其实挺有感触。四个自以为是“女权”的大龄女青年,在聊天中展开了各自曲折又多彩的感情生活。有人批判说这部剧最后还是妥协了,她们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女性,只是在自欺欺人,最后还是向男人投降了。其实讨论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导演都是想通过夸张的剧本与演员来表达一类人,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因此她们四人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女人面对感情的差异与共性。
整部剧32集,通过密集的对话与旁白来探讨一个又一个感情中的命题,比如相亲问题,忠诚与出轨问题,爱情中的优势方与劣势方,施虐方与受虐方,办公室恋情等等。似乎把五花八门的爱情都在最短时间内演绎了一遍。现实中除去万人迷,普通人能体验这种多彩感情胜过的可能性还是不多的。在看电视剧中,把各种可能看一遍,也大概知道了各种感情之路的走向。
有时候自己是蠢的,自己不知道,看别人一目了然。能看到别人的蠢再反思自己的蠢而不再犯傻,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有些亏不一定要自己吃才算数,看了别人在哪里吃亏,自己能避免也算是耍个小聪明了。这里的人无法获得幸福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就是在较劲。但是不知道是在跟谁较劲,跟社会的舆论还是自己的内心?其实一切跟人较劲的人,都是在跟自己较劲。
表面看,这是一个结不结婚的问题,实际剧只是通过婚姻作为一个命题来探讨两性关系。这里结婚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结婚的意义了,把它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宗教意义了。换句话说这里把结婚当成是一种对原则的追寻认可,拒绝或妥协了。每个人都在一边欺骗着别人,一边安慰着自己。对婚姻的和解,就是与自己的和解。有人早慧,早早就参透了其中本质,有人愚钝,折磨的伤痕累累,铩羽而归。
这里有傻的人吗?没有,但是为什么却活的这么痛苦呢。《小窗幽记》里一句话对我影响颇深,也能解释——“大凡聪明之人,极是误事,何以故?惟其聪明生意见,意见一生,便不忍舍割。往往溺于爱河欲海者,皆极聪明之人。"人们都沉溺于自己的选择中无法抽身。
结婚不是一件人生大事,只不过是感情发展到最终阶段的一个结果。而如果对其寄予太多符号意义,则只能遍寻不觅。如果不解决自己的态度,那么遇到再多的人都是一样的。不断的欺骗别人,安慰自己。获得幸福的途径就是别作,别矫情,别自欺欺人。不和自己较劲,把自己捋顺了,感情就顺了。很多问题不需要问别人,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那么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蹈覆辙不就是自作自受吗?
比起现在的很多动辄70多集的电视剧,这部32集的电视剧算是良心剧了。很多台词还是很见功力的。蒋雯丽的表演是最自然,最好的。当她演出了其中的卑微与懦弱,让人爱恨交织的时候,她就是一个成功的演员。我一直觉得最好的演员就是自然,不露痕迹。相比之下,那英饰演的黎明朗有些过火了。梁静饰演的毛纳演出了那种感觉,但是不够漂亮。或许换成陈好演万人迷会更合适。罗海琼演的陶春更不用说了。最脸谱化,夸张化,不体现演技。
附:我有看电视记台词的习惯,把一些我喜欢的台词摘录下来,附上。其实经典未必,只是有所感触,就摘自抄下来了。
经典台词:
。不知道为什么,女人亲自打扮一个男人的时候会觉得这个男人特别性感。
。女人经历男人就是经历沧桑。
。你这个人让我喜欢 的 是你的聪明,让我反感的也是你的聪明。
。每个人爱别人的方式不同,习惯不同,原则也不同。就像看一部电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好恶和理解。
。爱情就是愿打愿挨的事,关键看你能否乐在其中。
。你要是想忘掉某个男人的唯一办法就是恶心。你只要反复思考他的缺点和坏处,你就能恶心。
。忘掉旧情人的一招就是撒谎。
。你绝不能劝你的朋友离婚,如果他们离了,你就是挑唆者。如果他们不离,你就是他们糟糕婚姻的知情者,再也不愿意 见你
。两口子的事你就更不能判断了。他们俩再不好都是一伙的,你是 外人
。很多人不明白,爱情 是有 它 自己 寿命的,有长有短,你得接受事实。
。私生活的事,别人知道的越少越好,免得受伤害。
。人与人的偶然相见,是有机缘在里面的。你随便 碰见一个人,其实是有缘千里来相见 的。
。急诊不看慢性病。安慰能解决问题吗?救急不救穷。
。你都多少条裙子了?还买。你又不开时装发布会,穿那么多裙子,你能提高智商还是增加营养。少穿几条你能缺钙是怎么着。
。经济上的账算不清就罢了,感情上的账也算不清。
。女人对爱的东西都有一种本能的癖好。
。女人做事总会想他会怎么样,男人做事只会想我会怎么样。
。亲爱的,他不会因为你越瘦就越爱你的。他是喜欢瘦女人。如果他爱你,你不瘦他也爱。这说明在你和瘦之间,他选择 了瘦。
。我劝你一句,你不值得为了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的一切。人世无常,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是靠不住的。
。人只能自己成全自己。
。他们各自的血都凉了,一切缘分都尽了。
。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了,她觉得她解脱了,她觉得她老了。
。大脑像瞎了一样,一片漆黑。
。你以为一个女人结不结婚有本质区别吗?这都是表象。你不结婚你是为男人折腾,你结婚还是为男人折腾,殊途同归。到头来都不是为自己活着。
。我允许一个人男人欺负女人,但决不允许一个女人欺负同类。
。男人像社会一样残酷,现实一样无情。
。如果要幸福,就要活的实际。
。实话永远比假话难以启齿。
。我也不能光长岁数,不长心眼吧。
。一个女人的性格特点,就决定了她在情场上的遭遇。
。直抒胸臆如果是轻浮的话,那心怀叵测算是深沉吗?
。爱一个人不在于时间长短,你跟一个人十年也可能 永远都是隔膜。可你跟一个人也有可能一瞬间就息息相通。所以时间长短和爱情的可靠程度不成正比。
。人和人的交往就是能力的交往。
。一个人是会变的,变成他原来反对 那种人。
。你是一个人的蜜糖,但会是 其他人 毒药。
。你奋不顾身爱一个人和有所保留爱一个人,这只是意味着爱的程度的强弱。不代表你爱的人一定是好和 不好 。你奋不顾身爱的那个人,很可能是你最不值得爱的。你有所保留爱的那个人,很可能最值得你爱。
。当一个女人无故向你使性子的时候,她一定是看上你了。
。反常是爱上一个人的征兆。
。有的爱很危险,有的人爱不成你就害你。
。婚姻只是 两个人 之间的私事,只与两个人相关。
5 ) 有没有男人版的?
作为一坨单身已久渐趋大龄的女性,似乎早就该看看这部电视剧,不为别的,也为那相当能代表心声的片名。
四个不同的女性,五花八门的恋爱故事,却有点殊途同归的意思。
蒋雯丽演的谭艾琳,书吧老板娘,乍一看就是那种特有品位有格调的知识女性,难得的是有才又有貌,精致眉眼,利落中发,好穿白色或深色的无袖上装,优雅长裙。气质高贵,谈吐大方。让人觉得她不止聪明,应该还很有智慧,在恋爱这回事上总不会像其他凡俗女人那样栽跟头吧。她在剧里分析其他人的感情问题似乎也头头是道,可恰恰轮到自己就犯浑,在和伍岳峰分分合合的感情纠葛里,恋爱中的女人会犯的错误她几乎都犯了,甚至上演了琼瑶剧般狗血庸俗的戏码,比如下雨天跑到男友楼下不顾形象的大喊大叫,全没了平时端着的优雅高贵。这让我想起早年看蒋雯丽演《牵手》的情节。同样的知性女角色,面对丈夫的出轨一样会做怨妇泼妇状。或许大多数女人都一样,在面对无法排解的情感困局时,任你是戴安娜王妃还是芙蓉姐姐,姿势都不免难堪。而在最后似乎终于出现了能救赎她的Mr Right时,她却又和已婚旧爱死灰复燃地玩起出轨地下情,最后搞得N败俱伤。可以说,谭艾琳爱的很用力,但是却出乎意料的极其失败。
那英演的黎明朗,看到她时我真吓了一跳,歌坛大姐大也来玩票了一把电视剧。电视台高级白领,女强人角色,每次听她粗声粗气倒豆子般噼里啪啦的念台词,我就想起乒乓球术语短平快-___-|||这年头形容女强人,似乎外表坚强的后面一定要跟个内心脆弱,搞得女强人似乎一定要个个外焦里嫩一样。其实我不觉得黎明朗很坚强,很多时候她只是比较倔强,不愿示弱。她确实也有脆弱的时候,可不见得比别人多。她只是比较迟钝,对感情的反应比别人慢一拍,有些人的神经反射回路天生比较长一点,所以在觉得痛苦前会先利落的快刀乱麻,过后再来慢慢咀嚼伤心,这从她和的哥男友的分分合合里可以看出来。在她所有的感情经历里,的哥无疑是最靠谱的一个。虽然他的社会地位工作收入文化水平和黎明朗差了一大截,但黎明朗确实喜欢这个爽朗热情一心一意对她的北京爷们。遗憾的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他们无缘对面手难牵。sex and the city里的大律师Miranda最后可以和bartender结成连理,可这部号称中国版SATC的剧里,高级白领和工人阶级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陶春,无疑代表了传统中国女性,重视家庭,渴望婚姻,性格温和,品行端正,漂亮贤惠(剧里设定是软件设计师,还算我同行,可我咋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IT女工程师-___-|||),虽然有点傻(每次看她两眼冒星星脑子冒泡泡充满对爱情的种种不切实际的憧憬我都特想抽她),可不是说傻女容易嫁么,更何况是这么恨嫁的漂亮mm,照理说脱手不成问题。可偏偏她可以算是剧里最倒霉的一个,从头到尾除了最后的老公外没碰上一个好东西,什么稀奇古怪不靠谱的男的都被派给她,最后还常常被这些sb男人甩,我都怀疑编剧是不是和她有仇。好歹最后终于给她安排了个靠谱帅哥,陶春立马从了,可修成正果后却发现老公不育!哎,陶春,你就像那西天取经的孙悟空,九九八十一后还有一难。虽然陶春最后释然了,可终究是个缺憾,特别对她这么渴望当母亲的人来说。客观的说陶春的条件其实还不错,可却一直挑到恶心男,或许有些人天生就有吸引不靠谱人的磁场。可见,陶春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她的眼光,以及缺少的那么一点点运气。这两样,纵使条件再好的女人在挑选男友时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或许这就是编剧在陶春角色上的用意。
毛纳,时尚前卫的造型师,最容易吸引男人目光的热辣美女(虽然我觉得这演员远没有角色设定的漂亮)。毛纳的恋爱观是建立在自我保护和男性本恶的基础上的。既然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那就不要动真感情,所以毛纳奉行的是只恋不爱。享受恋的快乐,杜绝爱的痛苦,在乎的人才能真正伤害你,不动真心就没有危险。在毛纳的世界里,她和男人的心理角色做了转换,她成了游戏人间的花花公子。可她也没能一直装下去。说白了,不真正投入是不容易受到真正的伤害,但反过来也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快乐,逢场作戏的恋情并不能真正温暖她的心,所以她始终不满足,总是马不停蹄的找下一个男友。其实这一过程里谁能说她没在心里暗暗企盼出现个能够让她动次真心的人选?可惜似乎碰上的大都是一般黑的乌鸦。
临近结尾竟然是众人跑到云南去,这年头受伤没受伤的都市男女似乎都特流行跑到一荒远之地寻求内心的升华和解放,仿佛去过之后自己就能涅槃重生。连电视剧都不能免俗这种桥段,还挑了这早就被炒滥了的“艳遇胜地”。而毛纳果真就在这碰到了日后成为她真命天子的“艳遇”。
讽刺的是,结局是毛纳在远走他乡闪电嫁人之后写信回来给众位姐们,逐一品评开导,她就跟那菩提树下顿悟的释迦摩尼似的,突然间开了天窍,且有了一个看来最幸福的归宿。而她的结论是女人是男人应运而生的,要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___-|||。一个貌似最女权主义的毛纳竟然得出这样的结论,还真让我大跌眼镜。编剧是想告诉广大的单身女同胞们那万年不变的答案,即最终的救赎总还是男人么?年纪大了玩够了就别折腾了,赶紧找个靠谱的人嫁了是正经对吧。
好吧,那还是回到那个命题,靠谱的男人,传说中的Mr Right在哪呢?
哎,恐怕答案还是在风中飘啊飘。
在我看来,与其说什么女人总要依附男人之类的至上安排,不如说孤独感是人类最大的天敌,无论男女。除去血亲和朋友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个能长伴左右,相互扶持依靠携手共度的伴侣。或许是暗夜里的互相取暖的身体,或许是病痛灾难时互相支撑的体贴承担,抑或是只是简单喜悦的分享……人生路长,你总是需要这些的。
另外,无论是中国版还是美国版,我已经看够了这样的女性视角的东西,总是喋喋不休女人们是怎样对待男人对待爱情对待婚姻。我现在更想知道男人们,特别是单身男人们,对女性对爱情对婚姻的态度和想法。如果哪天编剧们从男性角度出发拍这么一部例如好想好像泡妞之类的,我想我会非常捧场地去看。
知己知彼,不说百战百胜,起码比较有胜算嘛。
6 ) ~
亲爱的谭、黎、陶,你们好!
等看完这封信再声讨我,首先要冷静对待。
用写信的方式跟你们联络我比你们还觉得古怪。这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二封信,第一封信是高中时写给同桌的情书。再就是写给你们的这封了。
我现在在大理,我结婚了!
这消息一定像个谣言一样让你们无法相信。尤其是明朗,她一定要精神崩溃了。艾琳和陶春一定替我安抚她。
到目前为止,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已经结婚了。
你们不要以为我故意瞒着你们结婚的,也不要以为我是受了什么刺激拿婚姻赌气,更不要以为我是无路可走了。你们猜的都不可能对。
我只能说这就是命运,命运是无法预料的。我结婚那天,心里平静极了,那么自然而然,像是早就该走这一步似的。以前的毛纳在那一天变得判若两人,我也不知道变化是在哪个瞬间产生的。我好像变成陶春了。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新郎是谁呢,其实你们都知道——周海啸,一个开餐馆的小老板。
他人很好,我认为我嫁他嫁对了,说句心里话,我很幸福,这种幸福是以前从没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得到过的。我很踏实,很宁静!回想过去仿佛一条湍急的河流,我终于涉河而过,到达彼岸。
请你们原谅我没预先告诉你们我结婚的决定和消息。你们当然是我最爱的亲人,没告诉你们是因为我想明白婚姻。婚姻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只与两个人相关。我不想打扰任何人,也不想任何人打扰我们两个人。
我说的是真心话,我还真心的祝愿艾琳和明朗你们能找到另一半,并且坚信你们一定能获得幸福。陶春你要懂得珍惜你的婚姻生活,郑凯真的不错。想想我们四个都太不容易了,历经了多少感情的磨练,一直以来,我只能用玩世不恭的方法伪装和抵御内心对爱和幸福的渴望。
艾琳你像个虔诚的教徒一样,朝圣着爱和幸福,你对爱和幸福最执著,最实诚。
明朗你对爱和幸福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做派,我最懂得,你害怕流露你的柔情,你怕这柔情被伤害,所以你张牙舞爪。其实你强硬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女人心,你脆弱、敏感。
想想以前我和明朗老是讽刺和打击陶春,真是于心不忍。我俩的真实用心是借陶春来打消自己对爱和幸福的眷恋,我俩怕自己不幸。我真为陶春感动,她像千里寻母一样寻到了幸福婚姻。她堪称百折不挠的女战士。
陶春,我相信上帝会赐给你一个孩子的。无论这孩子是谁的,都是上帝的子孙。
写了这么长,我刚刚发现我这么有文学才华。不知道我的信是不是打消了你们对我的义愤填ying,ying字不会写,反正意思你们理解,我懒得查字典。
也许你们还是无法接受我结婚的这个事实。我再交代几句,你们还记得我那个女友邝美珊吧,她第四次结了婚,并且怀了孕,要生小宝贝了。我很震惊,也很触动,我想了很多,她最后对我说的几句话,使我顿悟了。她说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她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是和宇宙一样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
她说得对,女人是男人应运而生的。
另外,我觉得我老了,我玩不动了,我第一次那么渴望停靠在一个男人身上安身立命。不要别的只要安稳健康,过平静的生活。我可能会定居大理。咱们那座城市有太多我不愿回首的往事。但我会回去看望你们,跟那座城市真正告别。
祝我们都幸福吧。
我实在喜欢这电视剧,也可以说是大龄圣斗士的自欺欺人吧。
虽然是抄袭。。。但还是我大爱的佳作
十六年过去了。国产剧再也没有能拍出一部女人真实的欲望的戏了。只能天天在清宫,大明宫里宫斗,在各种古时候的宅子里宅斗了。。
虽然山寨 但我喜欢
模仿滴很差劲
特恶心
放他妈个屁 这简直是危言耸听!
李樯完全照抄《sex and the city》攒的一个片子。竟然不算难看。
第一次看时我还在读大一,憧憬某天自己也可以有一帮好友在灯火阑珊的大都市夜幕中潇洒的畅谈理想和爱情,这部剧里的一些观念至今还影响着我,比如绝对不能劝你的朋友分手,因为如果他们没有分手你就是挑唆他们分开的元凶,如果他们真的分手了,你就是他失败感情的见证者,他也不想再见到你。
成年后的我们,总是轻而易举地发生一场又一场心动,并假想与对方如何发展至天长地久的可能,可当看不到一点利润时,又等不及地急匆匆地掉转头转身离去。
非常像话剧,高度集中的冲突和书面化的对白,很先锋,当时恐怕遭受了不少指责,今天的话……算了,今天再也拍不出来。
里面不堪入目的男银太多。看的时候我一直想一个问题,她们要有多幸运才可以单身陪伴对方,而且不缺男人恋爱。四个女朋友都不结婚,这个概率,在生活中简直不可能把。。
这两天又把这部老剧拿出来重温了一遍,虽然是抄袭《欲望都市》的,但不得不说这样一改,文艺了不少,也更适合中国的观众了。而且这应该是目前来讲,中国唯一一部讲述独身主义的30岁以上大龄女青年的电视剧了,里面所讨论的观点到现在来看也都是值得被讨论了,但最后的理论偏移还是让人反感
重看一遍,抄袭也能抄成经典,当年的批评都是浮云啊~。欲罢不能,51假期就泡在这儿了。翻职员表,编剧有李樯,音乐还有窦唯。这片的配角现在也都是腕儿了。
sex and the city
还是有假洒脱之嫌,当然,更多地可能是折射出自己内心的障碍~
x
剧中对爱情对婚姻对男女等问题研究得十分透彻,所得结论也是异常精辟。可是我们也只是简单看看就好,你别告诉我你能全部照做啊?
名字的傻逼指数和内容成反比
虽说是欲望都市的中国版,但是剧本确实不错,台词经典,女人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