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再回看这个电影给我带来异样感动的同时也观察到了之前没注意到的地方
导演在很有限的时间内, 把很多事情都交代的明明白白的, 包括兄弟情深, 男女主热恋, 兄弟Tom如何在一两个镜头就能体现出对自己兄弟的未婚妻爱慕之情,也为后面的感情戏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后来在马厩的那场戏, Willoughby 将如何在战场发现Harry 还活着的消息, 很巧妙的以一种回忆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最后男主和女主又一次在教堂相见的时候, 当男主已经不在为自己的爱情做争取, 而是任由这段爱情顺从上天的安排的时候, 难免有一些惋惜, 不过顺应当时的背景条件下, 也合情合理.
女主: "It will pass, you will meet someone soon. then you and her, and Jack and I ...will set up tea and chat politely as if... as if nothing ever happened with us before."
男主: "That won't happen, Ethne."
女主:"It has to happen."
女主:"It has to because I love you.."
不知道这段台词让多少人心酸和可惜
最后的男女主的结局没有刻意的去渲染, 而是一个等待的镜头说明了一切.
Q:
在男主由一个人贩子的带领穿越沙漠找兄弟那场戏, 人贩子被黑人女用石头砸死, 且救了男主的那场戏虽然很精彩, 但是不确定在整个电影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不知从多久开始,“烈士”对我来讲不再是一个褒义词;不知从多久开始,当我看到“英勇”的时候,我就知道有人死去。警察,军人,消防员,医护人员渐渐被披上了一层荣耀的斗篷,他们是英雄。可当我仔细思考的时候,在斗篷之外我看到了责任、义务、道德的束缚。斗篷之内我发现了一张张疲倦的面孔。
当他决定放弃随同皇家军前往苏丹的征程时,是我们,在心里默念道:这是一个懦夫。是我们,寄上那张附带着四根羽毛的卡片。
这些英雄们握紧拳头,把那四根无形的羽毛放入脑海的时候,他们前进了,他们走到前线,面临他们的是无尽的挑战。身处一线之外的我们岂能知晓一线内让人窒息的空气?若英雄们死去,他们便是烈士,他们都会是“自愿”前往。这样惨剧的发生,我们是否要去寻找罪人?当然我们当中有的人会比其他人承担更多的罪过,但我们寻找的罪人无一不在你所面对的镜子里面。
当英雄主义开始肆虐,这个国家就开始变得不对劲了。英雄们理应做出英雄事迹,无所作为便是不可饶恕,我们为他们贴上英雄的标签,就等同于交叉双手看着他们:前面是火海,你不跳就对不起我们的一片真心。
1884年晚期,出身将官家庭的英军东萨里团年轻军官Harry Feversham刚刚与心上人Ethne Eustace订婚,正憧憬着未来生活的美满幸福时,他的团长宣告由于英军在埃属苏丹镇压伊斯兰叛乱分子马赫迪军的失利,他们所在的团将即日开拔苏丹参与作战。与挚友们兴高采烈于有仗可打不同,Harry感到恐惧和紧张,他也困惑于前往苏丹作战的意义,复杂的心境促使他向团长呈递了离团申请,这一举动令所有人震惊难堪。他的团长勒令他马上滚出军营,他的三位同在军中的挚友Trench、Castleton、Willoughby送给他代表懦夫的白色羽毛以示鄙视之情,他的未婚妻随后送上了第四根羽毛,他的父亲Feversham将军不承认他是自己儿子。唯一没有公开表示谴责和鄙视的是与他情同手足的Jack Durrance上尉。不久Jack和Trench们离开英国,随军出征苏丹。被亲人挚友遗弃的Harry天天关注着前线战报,目睹英军的节节失利和不断增加的伤亡名单,痛苦和内疚折磨着Harry,他感到自己必须为先前所犯的错误作出补偿,他要帮助身在异邦的挚友们,洗清自己蒙受的耻辱,挽回自己丢失的名誉。Harry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苏丹的路途,种种冒险故事由此展开……
《四根羽毛》改编自1902年A.E.W.Mason的同名小说,从1910年代到2002年,这个故事前后共有7个电影改编版本,包括最初的两部默片,其中最著名的版本当属Alexander Korda制片、Zoltan Korda执导的39年版。在所有的电影改编版本中,故事的主线(耻辱与救赎的主题)不变,故事中的敌军势力马赫迪军的设置不变,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英国、埃及和苏丹)不变,在所有的电影版本中也都展现了一个英军方阵被破的事件,不同版本的主要差异在于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还原的精确度上。举例而言,39年版开场于1885年1月份戈登将军死后,它的大多数情节发生在1895-1898年间,高潮是1898年9月份的Omdurman战役;2002年版则开场于1884年12月,多数情节发生在1884-1885年间,高潮是1885年1月份的Abu Klea战役。
现在主要来说说2002年这个版本。这个版本开场时戈登将军已被围于苏丹重镇喀土穆,但尚未被杀,戈登的老朋友Sir Garnet Wolseley的远征军承担了救援戈登的任务。当英军主力由Wolseley统率取道尼罗河前往喀土穆时,Sir Herbert Stewart率领的沙漠纵队必须抄近路直接横穿沙漠前往喀土穆,以节省时间,因为喀土穆之围已危殆。这支沙漠纵队约有1400人,由四个装备骆驼的步兵团组成,附带隶属第19轻骑兵团的一支骑兵支队,同时配置有四门轻型野战炮和一挺加德纳机枪。他们于1884年12月30日从Korti出发,1885年1月17日行军至Abu Klea时,被一支万余人(实际参战者约5000人)的马赫迪军队袭击。Sir Herbert Stewart命令纵队组成方阵迎敌。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了15分钟,以英军获胜告终。英军方面9名军官与60余名士兵被杀,伤百余人,马赫迪军方面则有1100人被杀。在此役中皇家近卫骑兵团的F.G.Burnaby上校战死,第1龙骑兵团的Frank Rhodes因其优异表现获授DSO,机枪手Alfred Smith获授VC。两日后另一场战役(Battle of El Gubat)在Abu Kru爆发,Sir Herbert Stewart遭受到致命重创(他于2月中旬死于从喀土穆返回Korti的途中),不得不将指挥权移交给纵队情报官Sir Charles Wilson。Abu Klea战役和Sir Stewart重伤的结果是,纵队的挺进遭到延迟,救援喀土穆为时已晚。数日后,1月26日,喀土穆城破,被维多利亚女王赞为“英雄中的英雄”的戈登将军死于蜂拥而入的马赫迪军长矛之下。
2002版的《四根羽毛》其重头戏便是Abu Klea战役的全程,在影片中英军仍穿着他们的红衫,而实际上此时的英军已换装卡其制服。许是为了剧情需要和虐心目的,影片中此战的结果被改为英军方阵被破,溃败撤退,马赫迪军获胜。66年由Charlton Heston和Laurence Olivier主演的史诗影片《喀土穆》(Khartoum)对Abu Klea战役亦有展现,回家后要再拿来重温对照下啊。另外原著中援助Harry Feversham的苏丹阿拉伯人Abou Fatma在本片中也变成了黑人(改编目的自行揣摩好了)。
总的来说,2002版比较规矩,战斗场面也拍得马马虎虎过得去,英军的红制服穿在几个年轻人身上煞是英武。Wes Bentley扮演的Jack Durrance比Heath Ledger扮演的主人公Harry Feversham看起来更讨人喜欢啊。friendship和fight for comrades的主题永远是讨喜的。当然,一如既往,仍然是为了19世纪背景去看的。
假如残酷的战争可以允许理想主义存在,会选择站在那一边?敌人是反殖民反帝国主义的"救世祖"马赫德,还是回教圣战分子?苏丹阻击手大义凛然的除去蒙面,无视枪口的胁迫,上弹举枪愤然抗死,居民大投石块抗议,皆有力的挑战了英军及其受欢迎程度。在阿布克里堡附近的遭遇战,一波三折,导演显然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把英军蒙昧,战术指挥失当的一面暴露无遗。
让希斯莱杰饰演思考者&战士,凯特赫斯顿饰演花心女人,导演很擅长让演员在最适合的角色位置爆发十足的能量。开篇的十余分钟内,摄影镜头迅速从远焦切到运动场内,用晃镜跟随和剪辑,营造动感十足的氛围。在华丽的舞池,又用舒缓的旋转镜头,拉长了视觉暂留。速配三角恋为大严肃的故事框架注入了活泼的小幽默基调。爱情是醇酒,友谊才是钢铁核心。当主角希斯莱杰遭受避战羞辱时,唯独没有落井下石的是情敌&最亲密的挚友。
他说我不是为了女王而战,避战退伍再选择出战,是悖论?否定之否定并不会使否定走向它的反面,而是证明了这种否定不是充分的否定。从俊朗军人到虬髯的颓废造型再回归一如他的心路历程,他理解了参战的价值所在,他为朋友而战,混入敌营,被投入大狱也在所不惜,男人活着,就要用行动恢复自己的名誉,那重于泰山。待到归来时,他对女友说,我没有别的选择,这是上帝的旨意。幽默而自嘲,爽朗的笑声,远寄广袤无涯的沙漠战场。
《四根羽毛》发生在1898年,讲述的是当时一位英国军官(希思·莱杰饰,Heath Ledger,很帅的说,尤其是最后落泪时!)在知道他的团队将出海前往苏丹与穆斯林作战的计划后愤而辞职的故事。他的朋友和未婚妻(凯特·赫德森饰,Kate Hudson)寄给他四根白羽毛以嘲讽他的怯懦。为了挽回名誉,他乔装成一个阿拉伯人秘密前去挽救那些将他称为胆小鬼的人的生命。
影片充满摩洛哥沙漠的纯美,再现了19世纪末英国贵族圈。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给观众们奉上了银幕上罕见的异国风情,探索了二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引人入胜的冲突,故事着重描绘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和英雄般的命运。《四根羽毛》探讨了男人心中顽强不屈地与命运抗争的信念。
这是一篇巨制,但却是用这么宏大的场面来烘托一个人,哈里。烘托他为了去除四根羽毛的耻辱,战胜自己的过程,他完成了!我喜欢这种勇气!为什么拒绝战争就要被判定未懦弱?看着他的战友们听到开战的消息时那亢奋的欢呼,令我害怕!荣耀和忠诚,这两个词常常让我害怕。日军侵略时何尝不是为了忠诚于天皇的荣耀?
令我最感动的,……
是哈里的勇敢,真正的勇敢,以及他证明自己并不懦弱的过程;
是哈里看到未婚妻写给马克的信时,说着“我以为我可以回去,但我回不去了”时的伤心欲绝;
是艾瑟妮与哈里重逢在他们本要结婚的教堂,哭着说:把所有都忘记,你会遇到一个很好的女孩,然后我们四个人一起喝茶……我爱你,可是我不能……“
是马克忽然伏下身抚摸哈里的脸,那是两个男人友情的升华,此时,马克已决定退出,成全有情人;
是马克致词,我们不是为了国家,为了荣誉而战斗,而是为了身边的朋友!
……
虽然我希望他能凭着对Ennis的演绎而成为比Adrien更年轻的影帝,不过他的电影里最喜欢的还是The Four Feathers,喜欢独自去向大漠深处的Harry。
不过他再也没有机会去当一次影帝了,Harry可以在尸骨如山的战场回归,但是他再也没能从自己的公寓里醒来,生命轻得如同一片羽毛,高高扬起飘向天堂。但愿那里一如Ennis和Jack想象中的样子:it might be some place where the bluebirds sing and there's a whiskey spring.
服装真漂亮
勇气 友情 信心 还有我哭得痛快淋漓
希斯莱杰很帅 坑爹的是为了解维多利亚时期去的 结果 觉得跟血钻差不多 给我的感受。
cc太搞笑了
和Eli一起看的 看一半睡着了 电影好看 但实在太累
希斯·莱杰最帅气出演的一部影片,也是他最好的影片之一。虽然跟《圣战骑士》票房形成反差,但是,这部电影与票房无关。减一颗星,是因为后段爱情冗长。“我别无选择,因为上帝把你放到我面前。”
沙漠搏斗很精彩啊~
一个有关尊严的证明自己的故事,图比!The dance好听
价值观一片混乱,垃圾剧本。Ledger很瘦……我就是为了看帅哥。
虽然它并非十分出色,不过作为一名观众,我看完之后觉得有些心痛。
Hello, I miss you more than you'll ever know.
我喜欢的调调,那是就喜欢那忧郁的男人,莫名其妙就死了。
一个人如果拥有这么一个朋友,他是幸福的。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恐惧,不要想着去克服它,而该勇敢面对。
没看明白那个奴隶是为什么要帮哈利,仅仅是神的旨意?
看了好久了,才知道那是大名鼎鼎的希斯 莱杰
价值观混乱
The Four Feathers 1939 BluRay Criterion Collection 1080p AC3 x264-CHD
价值观一片混乱!! Heath Ledger不留胡子时那个惊艳,Kate Hudson好可爱的说。
越后面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