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不能在看完《哦!文姬》之后看这个片子,看完会更辗转更难过。比起文姬里满满的温暖,这个片子里的冷漠无情和小人嘴脸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开头铺垫了挺久的铁道工人的生活。他不停调节的手表,他极度简陋的饭食,家中苍蝇飞舞的噪音。他虽然邋里邋遢,满脸络腮胡,也看着脏兮兮。
但,在晃的让人头晕的镜头下,还是能看到他的双眼纯净、坚定。
终于,镜头晃到不能再晃时,在他捡起了一两张钱后,突然发现前方又出现了一大堆钱,散落在地上的钱。他冷静了一会儿,发了一会儿呆。
然后,故事开始进入正题
“拾金不昧的英雄为了掩盖丑闻而被着力打造,却因为一块手表终变悲剧”。
没人关心哪里来的钱,做什么的,‘英雄’只是为了掩盖公有企业的丑闻。所以在交通公关部门里,这个邋里邋遢说话还十分不利索的人一点都不被重视。尽管公关部得益于他的事迹而解决了他们焦头烂额的麻烦,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去接他。
于是,英雄他独自一个人,穿着唯一还可以的有些皱巴的衣服,坐了很久的火车,在城里迷路了。
这里对铁道工人‘英雄’性格刻画太形象生动了,现在都仿佛刻画在我脑海里。他每日生活轨迹一成不变,和同事也没交往,是个极度简单却又可悲的脱离现代社会的。他是一个只能拿两个东西,拿第三个东西就会掉的人。因为穷困,他对钱的执着但不贪念,兜里塞满了钢镚舍不得浪费,掉了也是要一个一个捡起来的。他对人的真诚,虽然说话极度不利索,但都会看着对方,凑近慢慢说,虽然对方常常表情都是厌恶或者不耐烦。闲暇的时候爱抚他养的兔子,细心照料花花草草,紧张的时候摸摸爸爸留给他的手表。日复一日不变的生活让他连手表的位置都有非常明显的黑白佩戴痕迹。实在是个看着邋遢,但内心十分简单纯粹的人。他只关注两样东西,他的手表、他的兔子。
可这样简单的人,被这次肮脏的政治事件折磨成了什么样。这真的是让人太难过了!
女主是演的很好的,好到真实的让人讨厌。要说,其实她也没有做错太多,每样都那么狂妄傲慢自我一点,每次都喜欢把别人都当做坏人一些,每回都活在自己最辛苦最累别人都不理解她的世界里。她浮躁,她焦虑,她也没什么是非观。她不在乎手段,甚至只要达到目的灰色手段也会使用。她不把他人当回事,除了部长,别人的话她都觉得没什么所谓。打针,忘了嘛,补上。手表不见了,找,不行就买一块。给错了?不可能,肯定是要钱讹诈!她压根不会在乎他人感受,把平庸之恶发挥的淋漓尽致
于是,她满不在乎地拿走了铁道工人的手表。然后随手乱扔,着急着处理自己小家庭的问题。她又觉得是天大恩赐般给了他荣誉,和新手表。于是对他执着的电话不理不睬,甚至辱骂对方。最终把一件应该是‘荣誉事件’推向了悲剧的悬崖边
举头无路之下,铁道工人又成了对手的棋子,彻底沦为了可悲的政治工具。两方人马架着他,不顾他真实请求,让他当出头鸟。从此,平静的生活立马翻天覆地,不再平静。
讽刺的是,可恨女主的试管胚胎发育的很好,满面春光在工作室里走动。直到她看到有不知名的铁道工人卧轨的新闻报道,她仅有的良心终于激发出来了,但她赎罪的方式也只是酗酒和翻找原来不在乎的那块表。
我很感激导演没有让这个铁道工人卧轨来做为结局,而是让知道不是他卧轨后松了一口气的女主去找他还表时,看到了浑身是伤,头发和胡子都被剪的杂乱斑驳,衣衫破烂的铁道工人。我想,这时候我们和女主内心的震撼度是一样的!
此时铁道工人眼睛里,已不再有干净纯洁,而充满愤恨。所以他拿起了门口6公斤重的扳手挥了过去,而女主的老公,在外面车里听着激昂的音乐。
画面暗了下来,开始放字幕。
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可能让大家自己做个审判更好吧
其实字幕结尾处还有十几秒的声音
也很让人有想象力了
这,才是这个剧最高级的结尾!
强力推荐! 可以达到满分的片子 小人物与腐败 官僚机器及其喉舌的对抗 荒诞 戏剧性 十足
保加利亚这个出产吸血鬼的地儿 被欧洲称为第三世界的蛮荒之地 在后冷战时期的颓败和老百姓的无力挣扎一览无余 编剧导演摄影和演员全员在线 真的值得中国的电影人好好学习 最好看到沉默寡言的扳道工没有卧轨自杀而是奋起反抗 狠狠锤打了以绿茶婊为代表的官僚阶层 公关部 =遮羞布
换做我们的底层小人物 恐怕大部分会成为卧轨的那个
涉及剧透。
对于灿科来讲,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胡子,手表,以及他的兔子。当他第一次作为转移丑闻被打造成英雄时,尤利娅问他是否能够稍微修剪一下他的胡子,灿科拒绝了,说胡子很重要。手表是灿科父亲留给他的遗物,在这个电影中,主要的冲突点就是手表的丢失。由于交通部的新闻发布会导致了手表的丢失,灿科一次一次的去找尤利娅要这块手表,面对整个交通部的打马虎眼,推脱,不在乎以及找了一块假的手表给他,灿科只能求助于另外一个记者,而这位记者其实也不在乎灿科的遭遇,在他眼里,能够去打击政府部门的事情才是他要做的事情,灿科只是一个工具。在暴露出交通部下属的铁道部门从领导到员工都在偷卖燃料之后,灿科要面临什么样的情况没人有在乎。尤利娅为了取回舆论制高点,让警察伪造证据把灿科抓进监狱,当时灿科正在准备给他的兔子喂水,然而水未喂好就进了监狱。他想求助朋友帮忙给兔子喂水,却被告知如果不承认自己在说谎,那么就要蹲几年的监狱。为了兔子,他妥协了,在从监狱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他的同事,他的同事因为他的曝光而愤怒,把他带走暴揍一顿。带走的时间我们无法得知,但是从尤利娅看到了铁路工人卧轨的新闻,之后打电话联系灿科无法接通,找朋友去确认死亡工人是否是灿科,这个就有两天的时间,那么在这两天的时间,对于灿科来讲,他心灵上的安慰——兔子是否已经死亡?尤利娅最后拿着找到了手表归还给灿科的时候,开门的瞬间,灿科是鼻青脸肿的,胡子被剃掉了,在那一刻,大家应该是能够感同身受的,你弄丢了我的表,我去找你要表,你弄了一块假表给我,威胁我,把我弄到牢里,我的兔子死了,我的胡子也没了,我被我的同事打了,现在你过来跟我说表找到了?这种愤怒真的是层层递进,我们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和权力机关打交道时候基本上也是在这种无助的感觉。灿科在面对尤利娅的时候,手里拿起了他检查轨道的扳手朝着尤利娅挥去,画面戛然而止。在片尾,有汽车关门的声音,和钥匙的声音。因为本次观影开灯太早,而我没有注意到这两个彩蛋。
这个结尾,不外乎两种结果,一是灿科举起扳手,朝着尤利娅挥过去,把自己的愤怒发泄了出来,而他的丈夫在车里,听着欢快的音乐,刚好出现了一个反差的效果。此时的尤利娅,怀孕有了孩子,正要过上和丈夫期待的生活。丈夫在车里的愉快的音乐背景下,在院子里上演的是一出悲剧。结合彩蛋,丈夫拔出车钥匙(钥匙声),下车看老婆的情况(关车门声音)
二,灿科拿起扳手,冷漠接过手表,去巡查铁轨。尤利娅被吓到,失魂落魄回到车上(关车门声),丈夫开车离开(钥匙声),每个人回到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似乎发生了什么,然而什么都没有改变。
虽然有留白,然而这两个结局我都不喜欢。两个结局都是充满了无力感,无论是哪个结局,这个部门,这个国家都没有任何的改变,交通部依然发不下来工资,员工依然没有钱去偷燃料卖钱,部长心知肚明然而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政府对立者依然会找各种的新闻去攻击政府。社会带来了小人物的悲剧,而小人物的悲剧却不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任何改变的希望。
这部剧很具有阶级色彩,电影的主人公善科,是一位典型的老实人。他在片中做了一件大好事,却从头到尾只是被政府官员摆布,被媒体记者利用,被黑社会嫁祸,被警察威胁,也被同事排挤和仇恨。一个善良弱小的人,被一步步逼入绝望,还有那个欺负人的尤利娅,都被演的很精彩,这部剧真的很好看,每个主人公都很生动形象
他看起来什么都不求,什么都没有。但他却什么都有,有父亲的爱,有一只兔子陪着他。他原本看起来邋遢,满脸胡子,十分肮脏。但当他把胡子剃掉的时候,是他开始对这个肮脏的社会彻底失望了的时候。保加利亚是一个什么国家,是否真的如此腐朽?但当这样的电影能够拍的出来,让人看到,那说明这个国家还有救吧。
如果你们看过《低俗小说》,那一定会注意到里面引起一系列事件的金表。同样是一块手表,在《荣耀时刻》里却引发了另一个出乎意料的连锁反应……一起来看看好莱坞时报是如何评论《荣耀时刻》这部电影的。
信息来源:好莱坞时报
保加利亚电影人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与佩塔尔·瓦查诺夫在他们的第二部剧情片《荣耀时刻》中,继续沿用了他们首部获奖作品《教训》(2014)中的主演。
如果你注意到《低俗小说》中那块臭名昭著的金表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你应该看一看《荣耀时刻》中的那块金表又带来了什么新的故事。这部完成度高、表演精湛的保加利亚悲喜剧围绕一位见多识广的女公关和孤身一人的铁路工人展开,讲述了两人的生活是如何因一些极为不幸的原因交汇到一起的。
作为编剧兼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与佩塔尔·瓦查诺夫的第二部剧情片,《荣耀时刻》这部同样聚焦于人性弱点与社会经济失衡的电影在洛迦诺电影节上首映。他们在2014年的第一部作品《教训》在电影节获得了许多奖项。随后,它在釜山、东京、安塔利亚和汉普顿(同时获得了最高奖项)多地的电影节上展映。
如果达内兄弟尝试拍这样的喜剧,这样的黑色喜剧,他们也许会构想出和戈洛佐娃和瓦查诺夫(联合编剧德绰·塔拉勒兹科夫)的电影中一样的场景。在保加利亚的乡间,口吃的灿科(斯特凡·德诺利博夫 饰)是一名铁道线路工,终日为国家日益恶化的火车轨道系统拧紧螺栓。一天清晨,他在执勤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洒落遍地的钞票,忠厚老实的他把这笔钱还给了当局,只偷偷留下了几张零钱。
与此同时,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尤莉娅(玛吉塔·戈施瓦 饰)是一个40岁的工作狂,负责保加利亚腐败的交通运输部的公关工作。适逢弊案频传,更别提尤莉娅还在努力与她极为耐心的丈夫人工受孕。
她决定炒作灿科的英雄行为,以扳回政府的负面形象。于是邀请灿科前往首都接受表彰,在闪光灯下微笑。但尤莉娅的计划出现了严重纰漏。因为表彰会上的奖品是一块全新的电子表,灿科被迫暂时取下他亡父送给他的俄罗斯“荣誉”(Slava)手表。
然而,尤莉娅意外弄丢了灿科心爱的旧表,这一错误最终影响了两人的生活,起初看起来这一切有一点啼笑皆非,就像是围观一出保加利亚的职场闹剧,但最后这场闹剧演变成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两个人物身上……影片中有几处戏剧性转折与惊喜,令人哭笑不得。
诙谐幽默,结构精巧是这两位导演一贯的拍摄特色。这部影片中没有一刻会让人觉得是浪费的,或者之后没有交代清楚的。《荣耀时刻》通过塑造两个极端对立的人物(公关专家 vs. 沉默寡言的老实人)描绘了一个欺骗与残酷泛滥的社会。比如影片中尤莉娅的公关团队一直在嘲笑灿科的口吃,又比如也许除了灿科这个单纯的傻子以外,所有人都想着维护自己的脸面,包括一名调查记者——他似乎看上去很正义,但很快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玛吉塔·戈施瓦和佩塔尔·瓦查诺夫都曾在《教训》中出演。这次他们再次令观众深刻印象,他们饰演的两个角色有着相互冲突的需求与地位,但他们都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惜一切代价。
就某种层面而言,尤莉娅和灿科分别代表了一个更大问题的两个侧面——这个问题无关乎他们各自的身份,而是与他们生活的地方有关。他们在一个狗咬狗的世界里尽力生存,无力改变什么。男男女女都只为自己考虑,在《荣耀时刻》中有些地方让人想起让·雷诺阿在《游戏规则》中的那句著名的台词:“这个世界糟糕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一箱钱引发的血案~电影院太热了~
【2019年1月9日-北京电影学院-补映第8周电影教学观摩片目-标准放映厅】类似于《暴裂无声》,“失语者”的“荣耀”寻找之路。人物的设立都很饱满。因手表而起,以手表而终。(看的那叫一个憋屈😩)
结尾那一铲子举起来,就是保加利亚电影;结尾选择了和解,就是王小帅的《地久天长》。幸运的是,那一铲子举起来了,而且挥舞的如此用力。一个保加利亚铁道工人的故事,他不是雷锋,他是蝴蝶效应。
所谓精英阶级的嘴脸。结局加分。
【剧透】结局在字幕后的声音里
本质上还是一眼望穿的“一句话社会问题”电影,拍得比较稳健,没啥亮点,尤其主角过于不讨喜了。比较认可的是片中讨论的根本不是人之罪而是系统之罪,更像是平行宇宙的咱们这儿
看电影被气疯系列。虽然我知道像女公关这种人渣有很多,但还是neng死一个是一个。结尾留白和欢快的配乐十分美妙。
可以代表中国去申奥!保加利亚讲述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上层失道,中层失德,下层失语。人间失格。
阿碧说过,“和利维坦的脚趾搏斗”。其实和利维坦的脚趾调情也够受了,因为“利维坦是汗脚”啊。
工人诗歌等不来厕所的裤子,提词截句,栽赃念稿,只想拿回父亲的手表和喂喂兔子。无论冷漠官媒亦或异见领袖,小老百姓都只是齿轮与道具;结局很反套路,不错
3.5;小人物成为国家机器和媒体操纵的工具,富有特色的题材,支线略散。
有趣的是,不是你先做尽调研、知民所需才去竞选当选之后实施,而是你先被安排竞选当选,再看情况地去做调研、提案、实现。这种顺序出来的执政者或是各领域的话事人又如何会有共产之心。断断续续,近乎失语的铁路工人,转移注意、层出不穷的八卦新闻,高举「民生」大旗却谋求政治私利的记者,引用很喜欢的一句影评:“这已经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对现实无解的复刻”。
铁锤也好,扳手也罢,从公关司到演播室,终究还是工具。磕磕巴巴,发声困难的只是个体吗?(片尾无彩蛋,但是故事直至最后一秒才结束,以声音的形式)上司在欧盟旗背后脱裙子,下属在办公室当众脱裤子;上一秒活卵可能破裂,下一秒灿科打蛋下锅;上一秒听到胚胎成活的喜讯,下一秒看到工人卧轨的噩耗······
7分。2016洛迦诺主竞赛入围(看看当年,选片还是蛮厉害的!而且居然两部保国片!)。可以列入所谓“公关学必看电影”片单。剧作有出色的地方,不过稍稍仔细推敲还是有不少问题,最主要的一个还是导演意志太强,情节服务于先行的主题概念,剧作元素用得也太闭环了。不过,男女主角塑造都挺成功,尤其女主角。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保加利亚现实主义的很多呈现角度居然和天朝如此雷同(天朝受制于审查制度,反而可以将保式电影视为某种「平行宇宙」下的天朝电影「镜像」),在一种官僚主义的制度下,任何心有善意或者本性淳朴的人都会成为潜在的社会爆破筒,这已经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对现实无解的复刻。
确实是挺简单的一个故事,但是在非常明确的故事主架构下,一直在用电影语言叙事、营造氛围、烘托情绪,这就做得很“电影”。这样的故事可能用“三分钟看电影”就轻易透支了,但是靠镜头和表演积累出的那种情绪却是真正属于电影的部分,比如铁道工一遍遍打电话,一遍遍忙音,就让观众那么听着,真实时间和电影时间完全一致,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那种等待的焦灼。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就是做得扎实,已经感觉很少见了。铁道工和公关尤利娅两个视角的不断切换也做得非常到位,后三分之一的悬念做得也很好,开放式结尾,居然能让大家产生非常强烈的观点不同,太有意思了。(我好想知道兔子到底死没死……)和观出品,必属佳品。
故事讽刺,但作为电影,视听上几乎没有什么风格与技巧可言,这么高的分都是因为跟东亚大国的现实如出一辙而打的吗?观影落差有点大。
老实人成为政治游戏的牺牲品,政府官员只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工人阶级。公关制造假新闻转移视野,这个世界还是真是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