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门房:前一个房客刚跳楼自杀,人还没死就又来了一个怪房客,真不明白这破楼怎么老有人来住,真是一天也受不了那些每天感觉自己高高在上的房客了。说真的,我并没有可怜那个跳楼的女人,这只能让我无聊透顶的生活添加点乐趣罢了。新来的这个虽然看起来有点怪,但还算有点礼貌,我看用傻了吧唧的这样的词儿更适合他。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跟我没半毛钱关系,他也别给我惹上什么麻烦事,也别招惹我的狗。
西蒙周:如果当时我能够有力气爬起来我会上楼再跳下来的,绝不会像现在一样忍受将死不死的痛苦。你们肯定想不到我会自杀吧,因为我从没把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你们。我所表现的都是你们心目中的我,作为一个女同性恋我已经受够了别人的眼光了。斯特拉,我一直和你在一起,今天在我临死之际你竟然还带着一个陌生男人来看我,这简直比死还难受!我诅咒在斯特拉旁边这个看起来奇怪的男人,诅咒你会像我现在一样痛苦!
斯特拉:我不是一个放荡的女人,我只是因为西蒙周的自杀而太过伤心需要些安慰。塔尔科夫斯基是一个好人,虽然看起来和别人有些不一样。有时候我觉得他有点太过拘谨,或者说有点神经质,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他。或许一开始我太伤心以至于失去了理智,在电影院里我不应该那么主动,那可能会让塔尔科夫斯基感到不安。如果是我激发了他不安的情绪让他无法平静,那么以后我应该尽量让他知道我是一个靠谱的人。
乞丐: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乞丐你知道找什么样的人下手最容易成功吗,那就是和女朋友在一起的愣头青年。这次这个差一点就让他跑了,他说他没有零钱,但看他那样子不欺负他简直对不起自己。你猜我怎么做的?直接从他手中抢过钱,然后说两句不要在女朋友前丢脸这样的话就直接走人,没等他反应过来我就溜走了,甚至连声谢谢我都没说。
餐厅老板:我只能说那个房客很奇怪。我们可没怎么招惹他,谁知道那天他在我店里发什么神经,我们可没让他变成西蒙周,我也没有任何阴谋。我的餐厅不大,能做的食品也没几样,实际上大多数人也就只点那几种吃的。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生意人,实际上我店里一直就没有高卢人香烟,只有万宝路的,我不能只为了他一个人就去专门进一批高卢人香烟,那样我会亏本的。
男邻居:我就知道是那个臭小子,刚来没多久就半夜在屋里折腾,我必须这次就要吓住他,不然以后我就没法好好睡觉了。他们人多又怎么样,道理在我这里,幸亏这个房客还懂点事。我必须让他知道绝对不能再有第二次了。
男同事:那天晚上我很不高兴,其实大家也很不开心,塔尔科夫斯基为了一个不认识的邻居糟老头子让大家走,太TM扫兴了。我知道他是一个老实人,虽然他跟我们聊天基本没在一个频道上但我们已经很迁就他了。我忍不住要报复一下他,我晚上请他到我家故意把音乐放到最大,我要让他看看我怎么对待客人和那讨厌的邻居的。我平时没这么不讲理,谁让那天晚上他太扫大家兴了。对待来抱怨的邻居连忽悠带吓唬就行了,我敢保证,我说完我认识警局的主管之后那邻居以后肯定不敢来抱怨了。
加德里安夫人:我知道我一个寡妇带着一个残疾的女儿肯定会让人看不起,实际上已经有人在欺负我们了。但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只能找善良的人寻求帮助,还好,新来的这个房客是一个善良和正直的人。不过我告诉女儿做人千万不要太善良,那样会经常受别人欺负的。但没想到的是这位房客会为了我们得罪蒂奥兹女士,现在他好像成了大家共同讨厌的人了,这倒是让我高兴的事。你们不要骂我,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要抓住这个机会,不然我和女儿还是会遭殃的。既然大家都讨厌这个房客,那我就再添把火让大家讨厌他到底吧!
西蒙周的朋友巴达尔:我是一个懦弱的男人,连对喜欢的女人都一直不敢告白。生性懦弱是一个痛苦的事情,我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但西蒙周的死还是让我崩溃了。我不懂为什么老有人会欺负我,难道我脸上写着“好欺负”这三个字吗?塔尔科夫斯基是我见到过的最单纯也最善良的人,真的,就算对于我来说他也太过单纯善良了。他这次帮助了我,我希望能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我相信只要保持自己的优点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喜欢的。
蒂奥兹女士:我真的很讨厌加德里安夫人那种可怜兮兮的好像每个人都欠了她似的样子。最重要的是她太不合群了,晚上还老是搞出杂七杂八的声音让我不能好好睡觉。这次我让这个新来的房客签名以便大家联名一起投诉那个老女人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拒绝签字。更让我气愤的是他还敢反驳我,好像我无理取闹一样。通过他我才知道原来加德里安夫人还有个残疾的女儿,当然,我对这个一点也不关心,她可不可怜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下好了,加德里安夫人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这个奇怪的房客现在才是我最讨厌的人,看我怎么整他吧。
女司机丈夫:我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撞到这位男人我老婆其实应该负有一定责任的,我一直告诉她要慢点开车,但她就是不听。但我们都这么一把年纪了不能在到警局里受罪了,我推脱几句大家也是能够理解的吧。那男人醒来后看起来有点不正常,这让大家更相信了我说的话,现在我只想帮助这位可怜的人。
房东:你们肯定认为导致这位怪房客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我造成的,毕竟他住的是我的房子。但话又说回来谁又让他住我的房子呢,他来的时候上一位自杀的访客甚至都还没死。一开始我还担心在上位房客自杀后就不会有人来租我的房子了,既然他明知有人自杀现在还来租我的房子那我为什么不把租金再稍微提高点呢,做生意的人都懂这个道理吧。我年龄已经不小了现在也只能靠这个赚钱。不管怎么说我对这位房客很有好感,但我必须让他知道我的房子对他的重要性,所以我时不时的要给他一些压力,甚至在他房子被盗了之后我也要稳住他。我不能让他报案,那样就更没人租我的房子了,相信在我完“认识警局的主管”这样的话之后他就没有要报案的想法了。我承认他的自杀或许有我的责任但我的做法并没有错,如果换做是你你敢保证比我做的更好吗?
博主:《怪房客》是罗曼波兰斯基自编自导并且主演的一部黑色心理惊悚片,主角在上一位房客自杀之后住进了这所房子成为了新的房客,但最后他竟然变成了上一位房客完成了一次自杀的循环。压抑的环境,冷漠并且互相猜疑的邻居被罗曼波兰斯基刻画的印象深刻,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的人始终是被环境改变而没法改变环境的。但我们是时候关注一下电影的名字了—《怪房客》,而不是怪邻居。
我们怎么理解罗曼波兰斯基扮演的这个角色呢,或许从一场戏里我们便可以看出来这位房客的怪异之处。在给西蒙周举办葬礼的时候,包括罗曼波兰斯基扮演的这个角色塔尔科夫斯基在内大家都在听神父祷告。神父的话对在场的人没有任何指向性,但塔尔科夫斯基却把神父的每一句话都当做成了对自己的责难,以至于最后他不得不落荒而逃。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怪在于他的外在表现过于理想化,温和善良并且正直,就连乞丐都能够欺负他。就是因为外在表现的理想化导致了自己心理的异化,这导致了他把别人无意的行为和话变成了一把把刺刀刺向了自己的内心。
或许从心理学上我们更能理解到底“罗曼波兰斯基”是被大家逼死还是被自己所逼死。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倡导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负责生产。柏拉图把人分成了三个等级,并且赋予了三个等级的人不同的工作,教育水平,思想水平。这或许启发了佛洛依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学说。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应到柏拉图的理论上我们可以看到,农民表现的是本我,追求的更多的是肉体的欲望。武士表现的是自我,忠诚于君主对欲望有所控制。而超我则是对统治者的理想化诉求,处于人格的至高层按至善原则行事。而电影中塔尔科夫斯基对于外界则一直处于超我的表现之中,其他人更多的是本我或者是自我。但在现实生活中超我人格恐怕很少人会见到,也很难做到,原因恐怕是有所局限的物质条件或不甚理想的人文环境。想象一下在农民之中有一个异类的武士存在,恐怕这位武士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则无法在农民之中存活,更别说农民之中有个异类圣贤存在这样的事了。
所以我们如果谴责电影里冷漠的邻居的话简直就是在谴责我们自己。“罗曼波兰斯基”的死更多的是因为顽固的外在超我人格对于本我人格的压迫导致本我人格的异化,最后他终于变成了上一位自杀的房客西蒙周。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似乎一开始都没有把“罗曼波兰斯基”的死归结到他自己的身上,那是因为我们都有可能会成为电影中的主角,这也是罗曼波兰斯基黑色电影的危险之处。超我人格固然至善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本我人格的合理性。当然,这绝对不是让我们放弃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只是我们在追求至善至纯的道路上对其进行的有益保护。
题外话:波兰斯基拍完《怪房客》后,便开始了自己长达三十多年的逃亡生涯。 我知道,这是波兰斯基的片子,可更渴望见到阿佳妮。结果却如此地出乎意料。从开始的期待到失望到无暇顾及,以至于最後几乎完全忘记阿佳妮的存在,眼里心里只看得见波兰斯基一个人。泪,也只为他一人流。 阿佳妮一出现,带着那熟悉的气息,仿佛刚刚从特吕弗的片场风尘仆仆地赶来看望一位好友。不过,在特吕弗镜头下神经质地让人抓狂的阿佳妮,站在波兰斯基身边竟然成为一抹救赎的亮色。却原来,阿佳妮只是神经质,波兰斯基直接就是黑暗笼罩下的癫狂。 波兰斯基闯进荧幕,名叫特雷克斯基。他紧张兮兮小心翼翼,努力收紧自己,没有一丝攻击性,不得罪任何一个人。即使面对不友好的对待,也已习惯忍耐,习惯息事宁人。这片子的色调就像特雷克斯基的内心,始终晦暗压抑,因为人和事太过不近人情,仿佛另一个世界的噩梦映射。 如果不是有"Fight club "之类的观影经验在先,如果不是对波兰斯基有所了解在先,对这片子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无疑会大打折扣。一个生性孤僻的人,害怕陌生,恐惧死亡,异装、幻觉,被害妄想接连出现……看他他一步步陷进去,在恐惧的泥潭中奋力挣扎,这滋味太过折磨人。 在阿佳妮的公寓里,喝醉了的特雷克斯基躺在床上,喃喃自语“如果把我的胳膊砍下来,那就是我和我的胳膊分离了;如果把我的胃和肾挖出来,就是我的身体和内脏分离了;如果把我的脑袋砍下来,那么是我和我的身体分离了 还是我和我的脑袋分离了?”一半清醒一半梦靥。此时的阿佳妮完全就一陷在情欲中的普通女子,她没有能力透视那颗心,也没有兴趣。她一边忙着脱他衣服一边说“我不喜欢思考复杂的问题”再转头,他已然沉沉睡去,在他唯一的避风港中。 如果不曾探望过西蒙,不曾搬进这公寓,不曾留着她的衣服,也许一切就不会发生。可是,谁有能力和冥冥之中的命运对抗? 他从一开始的怜悯,到害怕周围的邻居,到害怕自己成为她。潜意识却一步步滑向西蒙的精神世界。他穿上西蒙的衣服,涂红色指甲油,买假发高跟鞋,画极浓艳的妆。镜子里的女人,诡异却又风情万种。(我想起了约翰尼德普扮演的异装癖导演埃德·伍德)那一刻,他爱上了她,被高潮般地欢愉击感击中。 他的被害妄想日益加重,整夜挪动家具抵御“敌人”。邻居对此的恶劣反应和内向保守的性格更是助纣为虐。他开始弄伤自己,触目惊心。在濒临崩溃的边缘,他用残存的理性向阿佳妮求救。她似乎有些明白,试图用爱情温暖和拯救。只可惜,病入膏肓,为时晚矣。他摔他砸他撞车。 当一切的疯狂迎来最后的高潮,他已经是西蒙.奇尔。推开窗户,原来那些异象:那窗前的偷窥者,那被当球踢的人头,以及西蒙那张脸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窗户前屋顶上,邻居们鼓掌欢呼,期中竟还有他爱的斯特拉,笑意盈盈。 “时间到了。”那一刻,他就是她。推开那准备好的窗户,纵身一跳。人醒来,噩梦却远未结束。邻居的脸,个个面目狰狞。他从血泊中爬起来,声嘶力竭地喊,“我不是西蒙.奇尔,我是特雷克斯基!”那一刻,我的心都揪了起来。 他居然又爬回了窗口,再一次纵身而下!然后,他躺在了病床上,一如初次见面的西蒙.奇尔。伴着那声嘶吼,自始至终压抑的黑暗力量终于倾泻而出。我的泪水流下来,弥漫着心疼。 “你不是特雷克斯基,你是波兰斯基。”我多想走到病床前,轻轻在他耳边说一声。
这部电影拍的太好了,身同感受啊,太理解他的心情了,不光是过去,连现代也是,巴黎的老房子隔音非常差,邻居个个都是事儿逼,巴黎租金三万块人民币租的房子邻居说话都听的到!瑞典也一样,我之前住瑞典一进门说一句话隔壁就狂敲墙,晚上说话都要压低声音,连洗完头吹头发都要小心翼翼的,就怕吵到隔壁的,一点点声音都受不了的,隔壁一般敲墙一次就来敲门了,真的可怕,而且听说有些房东你和谁住,有没有小孩,做不做饭都要管,在国内根本没这种情况,有钱了最好自己住别墅隔音方面做好, 我在长沙KTV看到那些五星级的KTV隔音做的太好了,长沙通程大酒店的KTV里面有两间暗房,门就在楼梯上,里面音响歌舞响震天,站在门口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值得学习。
重看。强力聚焦有效达成认同,整体处于悬念中,但进展里发生了不当分裂:一是故事未失其现实性,而客观因素不足以导致最终悲剧,则肇因仍归咎于主观,批判未展开;二是认同基于主体,但主体自我分裂妨碍了更进一步的移情,这在内部形成不当反讽,主体自身处于被反讽位置,悬念被解构,张力就丢失了
《怪房客》的怪异是来自于人的心里,来自于我们对周遭的不确定和不安定性,来自于我们对人的设防和被设防影片的结局,那一声喊叫,就是惊恐和对人性疑问的总爆发。我们因为他人的对应而确定自我的存在,可是因为他人的目光,我们又能保持多少的自己?
因为被社会斥拒而产生的恐惧,不仅仅来自外部,也出于一种小心翼翼的自我调适,你以为你一个低劣品、外来者变得更讨人喜欢、更低人一等就能融入环境吗?结局只能是丢失了自我,被影子吞噬。
阿佳妮!~!~~~
身份认同来自外来人的恐惧、猜测与邻居的刻薄。幻想中,男主感到邻居在设计害他,他同情的女人被抓住(面具与残疾),牙被拔出,想要的烟拿不到,头被踢到天上,厕所矗立的人(信念)消失(漆黑、而后变成西蒙周)。他只有蜷缩进西蒙周的体内,在众人掌声中纵身一跃。阿佳妮的良性引导收到污染。轮回
波兰斯基的独角戏,阿佳妮成了可有可无的花瓶。手法沉稳老练,但剧情不够抓人,使主人公趋于崩溃的成因展现的力度不够。
还能期待波兰斯基拍什么,何况他还是主演(其实我好生气,阿佳妮在片中故意自毁形象嘛,还要跟波兰斯基谈情说爱,要命!)
自己吓自己。波兰斯基的暗黑功力不错,暗示外来移民者和法国社会的格格不入和自身焦虑。就是阿佳妮戏份少了些没有物尽其用。《春的森林》金发萝莉伊娃爱洛尼斯科也客串了一下。
8/10。在此类通过心理病人展现异象符号的片子里还算新颖,摄影和场面调度等方面仍属上乘。剧本极好,前半段平淡无趣缺乏张力,后半段才在对面前层层铺设的揭示中把气氛营造提升几个档次,波兰斯基的作品大抵如此。男主角装成女人的变奏过渡唐突得很,但是人头皮球一幕已成为经典。
究竟是谁怪,这是个问题。不合时宜的友善,非逻辑的谜团,性别的倒错,现代生活的扭曲与乖张,被模糊掉的正常性。他人即地狱。超现实的,对建筑的两次细致环顾,天井内的舞台与观众,梦魇,成为失去面目的一声尖叫。波兰斯基自己来得太合适了,阿佳妮即使这样也是美。
不能和圣婴挨着看
神秘男子遭遇极品住户,鬼屋公寓接连发生惊奇一幕。是奇葩邻居故意刁难,还是异装男子故能玄虚,请看波兰斯基时间,真相只有一个。
怀疑、恐惧、压迫,波兰斯基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性的质疑。他眼中的世界从不是美的,是繁复的,冰冷的,令人不舒服的。正如欠缺了希望的绝望是不完美的。他的方式不是令我喜欢的。
波兰斯基早期心理惊悚佳作之一,展现一个外地人在邻居的冷漠猜忌和排挤之中走向疯狂的过程。波兰斯基近乎本色出演,而阿佳妮是怎么打扮都美艳无比。配乐和布景都极度压抑冰冷,开篇公寓综览和结尾舞台化长镜头惊为天人,篮球变人头,墙洞牙齿,厕所与木乃伊,异装与受害妄想,纸板化的椅子。(9.0/10)
看了几篇解读,才勉强理解电影是什么意思。真实的受排挤,到受迫害妄想。但是从今天看来这些理由有点说不过去,自然也无法理解。跟现代中国硬盘相比,在法国的波兰人过得简直太好了,如果这点事就被逼自杀,那北京人口能少一半。
外来户小职员在巴黎被看低的苦恼经历,波兰斯基喜剧演技真心不错,女装瞎眼。不强调叙事所以没有深虐深疯的爽。两层眼睛的梗原来出自这里。我和我的头or我和我的身体这个问题超级嗲
那啥 这不就是用神经病的方式讲了一个神经病患者的故事么?毫无信服力好不好 难怪当年口碑票房双败 优点不是全没有 惊悚感营造得还行 波兰斯基自己演得好猥琐好像个GUY 邋遢古怪放荡的20岁的阿佳妮依然是个女神啊
边缘疏离,看客心理,被窥视着的逼仄空间,凝滞而生的幻象与疯狂。阿佳妮风华绝代但未参与实质剧情,波兰斯基的局促自卑下隐隐蕴含着爆发力。剧作不算出色的一个,运镜却依旧耐人寻味。
吸取可可的后窗是邻居即犯罪,波兰司机的后窗是邻居即地狱
一会法语一会英语结果导致怎么调都会出现令人头痛的配音情形;阿佳妮的眼睛居然完全被眼镜和眼影遮住了,结果真像个风尘女的样子;最后十分钟太强大了,缺陷还是前面几处看似要展开的情节很遗憾没有下文;这个公寓匿名投诉、投票赶人的情节我之前究竟是在哪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