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往今来,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的后面,是历史大趋势所塑造的必然的“命数”,也有皇帝君主们起起伏伏的偶然的“运数”。命运相合,则高歌猛进称雄一方;命运不济,则权力倾轧甚至国破家亡。
莎士比亚的《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享利六世》和《理查三世》五部历史剧,刻画14-15世纪中英格兰五位君王的鲜明而迥异的人格和运数。配合2012年BBC出品的《空皇冠》两套剧集,应该能让人窥探到人性与历史之间那种神秘的必然-偶然关系。
以正当或不正当手段谋权上位的亨利四世,结束了金雀花王朝,开创了兰开斯特王朝,但他命里注定就是个操心劳神的国王。
登基几个月后,新国王就要面对贵族的谋反,之后他的国土上叛乱频仍,亨利四世只能不停对掌握财富的贵族们鼓舌,试图发动一场又一场的平叛战争。
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一开头,就是亨利王对贵族们的战争动员:
“ 在这风雨飘摇、国家多故的时候,我们惊魂初定,喘息未复,又要用我们断续的语音,宣告在辽远的海外行将开始新的争战。”
坐拥江山的国王活得殚精竭虑,他的儿子亲王哈尔却过得风流快活。
《亨利四世》里他一出场,是对福斯塔夫的打趣:
“ 福斯塔夫:哈尔,现在什么时候啦,孩子?
亲王:你只知道喝好酒,吃饱了晚餐把钮扣松开,一过中午就躺在长椅子上打鼾;你让油脂蒙住了心,所以才会忘记什么是你应该问的问题。见什么鬼你要问起时候来?除非每一点钟是一杯白葡萄酒,每一分钟是一只阉鸡,时钟是鸨妇们的舌头,日晷是妓院前的招牌,那光明的太阳自己是一个穿着火焰色软缎的风流热情的姑娘,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会这样多事,问起现在是什么时候来。”
福斯塔夫是一个成天醉醺醺脏兮兮的粗鄙、狡诈而不失善良的老头,一个低层社会里的资深混混,却又是王子哈尔的忘年之交。别看哈尔对他每天嘻笑怒骂挖苦调笑,其实内心里对他又有一种感情。对他来说,这个穷困潦倒同时又游戏人间的老头,有点像个“父亲影像”(Father Figure), 代表着他内心里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王子”身份的反叛。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里塑造得最成功的底层人物, 但这个人物实际上服务于《亨利四世》这部剧的“父爱”这个母题。这部剧虽以父亲亨利四世为题,但着墨更多在儿子哈尔,特别是他在国王亨利和福斯塔夫之间的某种复杂的感情。
这部剧对哈尔所混迹的那个贩夫走卒、妓女厨娘构成的底层社会也描写得极其生动,充满了烟火气,像是威武森严但又充满阴谋权斗的王宫皇朝之外的一个平行宇宙。两个水火不容的宇宙构成的反差,其实建构了哈尔这个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为后面一部历史剧《亨利五世》作足了功夫。
这个整天出没于酒馆妓院的浪荡王子,却寄托着父亲的厚望。对于他那种无法理喻的浪荡行径,老国王只能无奈地认为是对上天给他的惩罚。在年轻贵族哈利·霍茨珀发动叛乱的危机时刻,亨利四世对儿子说出这番话:
“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帝的意思,因为我干了些使他不快的事情,他才给我这种秘密的处分,使我用自己的血液培养我的痛苦的祸根;你的一生的行事,使我相信你是上天注定惩罚我的过失的灾殃。否则像这种放纵的下流的贪欲,这种卑鄙荒唐、恶劣不堪的行动,这种无聊的娱乐、粗俗的伴侣,怎么会跟你的伟大的血统结合起来,使你尊贵的心成为所有这一切的同侪呢?”
接着又说出自已作为国王的诚惶诚恐:
“ 我在平时是深自隐藏的,所以不动则已,一有举动,就像一颗彗星一般,受到众人的惊愕;人们会指着我告诉他们的孩子,“这就是他。”还有的人会说,“在哪儿?哪一个是波林勃洛克?”然后我就利用一切的礼貌,装出一副非常谦恭的态度,当着他们正式的国王的面前,我从人们的心头取得了他们的臣服,从人们的嘴里博到了他们的欢呼。我用这一种方法,使人们对我留下一个新鲜的印象;就像一件主教的道袍一般,我每一次露脸的时候,总是受尽人们的注目。这样我维持着自己的尊严,避免和众人作频繁的接触,只有在非常难得的机会,才一度显露我的华贵的仪态,使人们像置身于一席盛筵之中一般,感到衷心的满足.”
父亲痛切的掏心掏肺终于感化了哈尔,将他拉回到他注定的君王的命运轨迹上。王子哈尔从此痛改前非,慨然领命,率军讨伐霍茨珀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个人愚见:《亨利四世》里哈尔的这个180度大转弯,实际上来得过于直接和轻易,缺乏铺垫,多少显得有些唐突生硬。)
可以想象老国王的欣慰,但哈尔凯旋回朝时他已病入膏肓。在病榻之上,看到自已生命终结的亨利四世对儿子说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
“ 上帝知道,我儿,我是用怎样诡诈的手段取得这一顶王冠;我自己也十分明白,它戴在我的头上,给了我多大的烦恼;可是你将要更安静更确定地占有它,不像我这样遭人嫉视,因为一切篡窃攘夺的污点,都将随着我一起埋葬。它在人们的心目之中,不过是我用暴力攫取的尊荣;那些帮助我得到它的人都在指斥我的罪状,他们的愿望每天都在酿成斗争和流血,破坏这粉饰的和平。你也看见我曾经冒着怎样的危险,应付这些大胆的威胁,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国王,不过在反复串演着这一场争杀的武戏。现在我一死之后,情形就可以改变过来了,因为在我是用非法手段获得的,在你却是合法继承的权利。”
亨利四世临终前这段话,遥遥呼应着《理查二世》里他刚处死理查德时所说的一番话:
“ 需要毒药的人,并不喜爱毒药,我对你也是这样,虽然我希望他死,乐意看到他被杀,我却痛恨杀死他的凶手。你把一颗负罪的良心拿去作为你的辛劳的报酬吧,可是你不能得到我的嘉许和眷宠;愿你跟着该隐在暮夜的黑影中徘徊,再不要在光天化日之下显露你的容颜。各位贤卿,我郑重声明,凭着鲜血浇溉成我今日的地位,这一件事是使我的灵魂抱恨无穷的。”
这份心理阴影面积之大,可以说覆盖了他在位十四年的每一天。但无论如何,在莎士比亚笔下,亨利四世也还是一个“仁者”。
老国王用毕生的内心煎熬,换来了儿子的名正言顺。1413年,亨利四世去世,王子哈尔继位成为亨利五世。王位世袭,新国王再没有合法性问题,自此延续了新的兰开斯特王朝。
登基之际新国王哈尔看到故人福斯塔夫,竟咬着牙说出一番绝情的话:
“ 我不认识你,老头儿。跪下来向上天祈祷吧;苍苍的白发罩在一个弄人小丑的头上,是多么不称它的庄严!我长久梦见这样一个人,这样肠肥脑满,这样年老而邪恶;可是现在觉醒过来,我就憎恶我自己所做的梦。”
话虽狠,眼中却似有泪光。
从此,哈尔告别了他的浪子生涯,正式走上成为一代英君亨利五世的道路。
【未完待续】
本文前篇,点击阅读:
下半部分讲的是 约克大主教 、毛勃雷勋爵 和 海司丁斯勋爵 的叛乱。
上半部分讲到 诺森伯兰 一方战败, 海司丁斯跑来报告了战争失败和他儿子 霍茨波 的死讯,国王已派兵来攻打的消息。诺森伯兰想立刻去报仇雪恨,科尔维尔 劝说他:约克大主教正在以被害死的国王理查二世的名义,把反叛变成正义,征集强大的军队开始行动。只要诺森伯兰和约克大主教联合起来是大有胜利希望的。诺森伯兰乃决定召集众人,商量自卫的复仇计划。另一方面,在约克大主教府邸,约克大主教、海司丁斯勋爵、毛勃雷勋爵这些叛乱贵族也在商量大事,他们决定马上行动,公布叛军起兵的理由。
福斯塔夫既怕死,又过不惯战场的艰苦生活,他在索鲁斯伯雷战役后不久,便带着侍童溜回伦敦。哈尔亲王和他的酒肉朋友 波因斯 二人在伦敦街头听说福斯塔夫等入在酒店里,便与波因斯悄悄来到野猪头酒店,无巧不成书,福斯塔夫正和一个叫做 桃儿 的妓女鬼混,而且二人正在谈论亲王。福斯塔夫把哈尔亲主说得一钱不值,说亲王浅薄无知,嘲笑他只能当个伙房。哈尔亲王从楼上跳下来,质问福斯塔夫为什么背地里侮辱他,福斯塔夫又是百股抵赖。亲主因公务在身,没敢再耽搁放下此事即刻离去。这时,有人来催福斯塔夫快动身上前线去、军命前就连福斯塔夫这样贪图安逸、酷爱酒色的人也不敢停留,匆匆走了。
诺森伯兰伯爵由于自己儿子很茨波之死,十分伤心和悲观,经过他的妻子和儿媳的劝说,他逃到苏格兰去了。
约克大主教以及同党毛勃雷、海司门斯等人听到这些消息也同样受到沉重打击。正在此时,亨利四世派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 王子约翰 和 威斯摩兰伯爵 统领了大军,他们代表亨利四世向叛军方面保证,只要叛军头子提出正当申诉和要求,国王都可以既往不咎,并且采取措施满足他们,这样双方便可各自遣散军队复归于好。约克大主教信任约翰王子的诺言,由海司丁斯向部下传达解散士兵停正冲突的协议。不料大主教的军队解散之后,王子这方的军队却并未遣散。事到此时叛军头目知道已经上当,可是为时已晚。
亨利四世病近,哈尔亲主即位,成为亨利五世。亨利五世一登上王位,即决心励精图治,搞好国家大事,大法官在哈尔亲正年轻时,曾得罪过亲王,别人都担心亲王会记仇,谁知亲于登上王位后,对大法官说希望他继续担任此职,襄助自己处理好国政,另一方面,亨利五世作了国王决心同自己过去的放荡生活决裂,福斯塔夫当然不懂这一点,见了新国王亨利五世说话十分放肆无礼,亨利五世给他的回答是并不认识他,以当即宣布放逐福斯塔夫,大法官执行法律,当即命令把福斯塔夫及其同伙投入监狄。
接《亨利四世:第一部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movie.douban.com/review/10173643/
这一部的重点应该是亨利四世的去世以及亨利五世的继位,但是这条线的突出重点放在威尔士亲王在市井胡混时的老友福斯塔夫的身上,通过这个王子年轻时的损友来凸显王子在继位后的转变,瞬间从一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变成了一个有谋略有承担的君王。
在莎士比亚原著中,福斯塔夫的用笔很重,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五十来岁的一个胖子,在亨利五世还是王子的时候,带着王子吃喝嫖赌样样来,而后在威尔士亲王杀死潘西后,福斯塔夫为了邀功撒谎说是自己杀死了潘西捞了个爵士来做,从此开始了“假贵人”的生活,而后有一幕戏特别精彩,把福斯塔夫这个人的人物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当他知道了一起厮混的王子成了君主后,知道消息的一刹那就立马从军营启程回国,在整个过程中那浮夸的表演精准的诠释了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小人态度,有一句台词是“快走,什么都不要管,整个伦敦的规矩都是我说了算”,但是当他赶到亨利五世登基典礼时,亨利五世直言“我不认识这个人,同时我也请大家记住,从今天以后现在的我彻底跟以前的我断绝关系”,这一幕对福斯塔夫来说简直犹如五雷轰顶,从此也摧垮了这个常年流连于酒色偷盗的老匹夫。
这一集的上半部分其实看的挺无聊的,一度昏昏欲睡,但也可能是前后这种反差才能凸显出亨利五世这个人的谋财大略吧,其实他什么都懂,也什么都知道,并非是真的纨绔不化,只是他太知道他的身份以及他的血统如果按照正常的途径去体验生活,周围的人都会是如何的虚情假意,与其这样他还不如自己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纨绔子弟,这样反而可以更好的保护他真正想做的事儿,这也为空王冠第一季最后一集《亨利五世》在英法战争中的英勇决绝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最后一段杰瑞叔饰演的亨利四世在移交王冠前对亨利五世说的那段话,演技炸裂,一气呵成。也完成了兰凯斯特王朝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王位交接,“我毕竟不是正统的,但是我的儿子你确实名正言顺的继承了我的王位,现在政权并不稳定,所以你要好好的守护这个国家”最后这段话不管是作为父亲对儿子还是作为君主对继承人都是一个传承。
什么也不说了扑通一声给铁叔跪下
一颗星给抖森。亮点集中在后三分之一。说是亨利四世,但表现亨利四世的部分实在太少,应该可以说是亨利五世前传。胖老头戏份太多,意义不大。整部亨利四世最喜欢的部分:王子独白、父子对峙、自戴王冠、亨五登基。
比上部略好,最后半小时很抓人。
读书的时候就觉得下部莎翁写的心不在焉,是henry v高潮前的低谷,最流水账的历史记录,加上falstaff这个不真实人物,是我最不喜欢的一部。不过看live的不好之处就是没有人跟着激动看某人naked!
在第二部分里抖森的戏份变得更加丰富,对抖森演技的多样性的要求就更高,抖森也更好地跳出了抖森的条框。试戴王冠那里和Irons的对戏非常值得肯定(尽管光芒还是被JI完全掩盖了),但是加冕后和SRB的Falstaff那里,眼里还是少了一些鄙夷不屑和挟权自重,反而太温情。抖森还是渣不起来啊……
just like the first part, good but not great
一个父亲对儿子和权力的爱。一个儿子对力量和死亡的痛。
And like bright metal on a sullen ground, thy reformation hath shown more goodly and attract more eyes...
布景完美 情节杂乱
四星吧,前面太让我这文盲打瞌睡,最后半个小时是精华,登基和加冕美呆了。一看铁叔的表演我就给跪了,完全入戏不会穿越成教皇!相比之下抖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成长总是要经历阵痛的,更何况是从游手好闲的市井之徒蜕变成战绩彪炳的一代英主。
法斯塔夫身上总有股疲惫感,他十分不对劲,这戏也没什么意思了吧。照旧不喜欢杰里米艾恩斯的表演。我自己的爱达荷好像真是脱胎于这个的。
真的不如上一,据说莎翁就是这么写的。。。
淡淡的忧桑。始终无法由衷欣赏这种成长励志故事,对名垂青史的崇拜远不及对逝去天真的叹息。看着岛国日后战绩辉煌的一代帝王背弃了粗俗可笑的乌合之众,想到的却是爱达荷自私不羁的公子哥儿基努忘却了脆弱敏感却风华绝代的瑞凡。%>_<%
略显冗长。
父子最后一场戏,absolutely breathtaking!唉,Tom出现的第一个镜头之后tumblr就彻底炸成了一个porn site,再然后看livestream的妹纸们直接把网站刷崩溃了...BBC, please! How the hell can you expect us to handle Tom fcuking Hiddleston with nothing but a towel on!? *Kneel*
我找不到什么语言来形容我对这部的崇拜和赞美了!果断给铁叔跪下!!亨IV临终前那段真是太棒一气呵成!从先王倒下到王子戴上皇冠再到临终托付再到新王登基我就出戏了一秒就是抖森用puppy dog eyes抬眼看皇冠的时候【。看到友邻说最后对福斯塔夫还是太软我倒是觉得不错,鄙夷为主再加一点同情,正正好。
难道没有人觉得这个故事很像 My Own Private Idaho,只是少了个风华绝代的River。
抖森也太迷人了。。。父子对峙那段天啊~~~
前半段看的好闷啊,插科打诨太多就成了鸡肋。最后四十五分钟,焦点回到亨四和哈尔身上,马上心潮澎湃。果然我是抖森的脑残粉啊。
很罗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