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战记》终于来了~
很早就听说过有这样一部影片,集合了各种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流行热血元素,但是从2017年开始一直都只是传说,现在能在影院的大银幕上看到真的是狂喜,8月5号上映当天顾不得大雨直冲影院!
看完直呼过瘾,片尾曲《逆战》出来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被点燃了,完全没有看够,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续集了,也不知道古校长啥时候整个第二部出来~
嘿嘿嘿~是的,这是一部有彩蛋的片子,结束了可别急着走...
整体看下来个人感觉这是一部科幻军事动作片。
在未来世界里,由于陨石危机,整个地球岌岌可危,大量的镜头描绘出了一幅末日+废土世界的感觉...从整个人物关系、职务职级等的设定来看这又是一部军事片。
其实,香港电影一直以来都很少涉及到军事领域,通常来讲都是警匪片居多,第一次这么全方位的呈现出了一部军事动作片,很新鲜也难得~ 演员阵容怎么说呢...演技OK全部在线,但也没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给到演员们,但是作为一部科幻类型的影片来说这种程度的表现力就已经很足够了,人物可以做到各具特点没有脸谱化,一部分台词点到为止的处理,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这点超喜欢~
从整体叙事角度来说,依然是贯彻了港片一贯的快节奏,故事发展的极快,开始几分钟就完全交代出故事的整体背景,后续并也无赘述上来就干,清楚明快干净利落,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观众超出百分百的信息量,甚至可以到达到一百二三的体量,表现出了一种快速的、迅猛的战斗叙事风格,非常贴合故事里高紧张度的计划实施过程。
而且电影本身所包含的元素非常的多元化: 一个有着外星生物潘多拉星球... 天幕保护屏障... 外穿式机械骨骼... 机器人战士... 机器追踪狗... 硬壳怪兽... 每个元素都在各自的段落里不停的累加Buff,为整个故事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推动剂,发展趋势愈来愈快~看着十分过瘾!
看完感觉视觉效果是非常优秀的,导演的POV第一人称视角用的比较多,尤其是刘青云、古天乐穿着机械外骨骼去拿基因炸弹的段落,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第一视角拍摄,充满了VR游戏的真实感,又跟第三视角之间相互呼应,镜头语言和视觉特效的结合做的克制又合拍,有一些细微的小细节都抓的很好,表现力拉满又不夸张,很棒~甚至在男主和男二穿着机械外骨骼时会有些笨重的感觉,增加了可信度和真实感,真可谓细节满满...
这个片子在当年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现在来看完成度相当高,不亚于国际上这种片子的工业水平和设计水准,一部5年前的片子能有如此表现,即使是放在当下的环境里也是非常不错的,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爆米花式的电影来看,但是能在影院看到国产的科幻动作爆米花电影也属实难得,暑期档这么热的天儿,能在电影院看到一个咱自己人拍的爽片还是很解压的~
值得一看!
这个分数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管怎样,虽然从机甲元素上来说,其实确实是相对少了,场面也不够宏大,特效效果自然就不会有那么震撼。但是从本身影片的立意表达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说更加侧重的是故事本身,谈不上特效大片,但也还是挺好看的,值得更高的分数。整部片表达的绿色环保,对生命的尊重,亲情友情爱情,全都不缺,有了泰来他们的拼死守护,盼盼他们才能再次看到希望,生命延续才有了意义。
《明日战记》是一部属于古天乐的电影。
在上个月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古天乐动情地对台下的前辈与同仁说,“小弟我拍了一部电影《明日战记》,下个月就要上映了!”台下一片叫好之声。古天乐接着说,“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这个电影圈给我的,我一定会做好香港电影,我一定会搞定《明日战记》。”
古天乐之所以要喊话说自己一定会做好香港电影,有很多重意味。
其一,古天乐现在是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要对全香港的演艺人负责,他有这个责任。在香港艺人比较困难的时候,是他组织发放救济金,劳模式地拍电影,只为帮助更多演艺人有饭吃,有工开。
其二,正因为香港电影的境况大不如前,所以才需要他来提振士气,如日中天之时,恐怕没人会说什么我一定要做好香港电影这种话。
其三,看过《龙虎武师》的朋友都知道,香港电影现在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没有戏拍——青黄不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样的环境下古天乐想要创新做机甲科幻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其实古天乐想拍机甲科幻电影由来已久,早在十年前,“机甲发烧友”古天乐就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他花了十年,筹备天下一公司,慢慢积累人脉,携手CG导演吴炫辉,构建所有完成自己心中电影所必要的元素。
这其实很不寻常,因为通常筹备这样一部电影的,都是导演,何时曾听闻一个演员说要筹备一部电影呢?
可是即便困难重重,古天乐依然把《明日战记》做了出来,虽然它并不完美!
我敢说,古天乐也没期待《明日战记》一定要多完美,因为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是一次冲锋号,更是一面旗帜,一面必须高举的旗帜,一面不能倒下的旗帜!
那就是香港电影会越来越好!
在这部电影中,需要古天乐自己做的,他都做到了最好,说是中流砥柱毫不为过。
他说要做机甲科幻(一整套海甲——古天乐音),确实做出来的视觉效果很不错。只不过,在电影的篇幅、资金、剧情、音乐等多个维度,古天乐都需要更多有能力的香港电影人挺身而出来帮助他一起做得更好。
即便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明日战记》飞车追逐戏依然是中国乃至亚洲都难得一见的华彩篇章!
《明日战记》在机甲设计、电影节奏、剪辑水准等多个方面的视觉效果呈现,都展现出了非常高的水准!观看体验游戏感十足,场面瑰丽奇幻蔚为壮观。影片中的人类在外星生物、天灾人祸、世界崩坏之际,所面临的重重危机,以及那种夹缝中生存的脆弱之感都非常真实。
在《明日战记》上映之后,我相信它会激发出更多更高水平的国产科幻片迎头赶上,超越《明日战记》超越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水准!
不要再说什么还是好莱坞(国外)电影质量高这种话啦!别人的质量再高也不是自己的。福特号再强,也没咱家福建三哥香。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作为一部爆米花爽片,《明日战记》制作以及主演们的演技,绝对是合格的,它不是什么史诗大作,但是绝对是在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类型片道路,这条路可并不好走。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明日战记》非常值得我们支持。
今后,我希望古校长遇见“系兄弟就来砍我”这种广告还是可以多接点,用来多盖所学校和多花钱打造更高质量的国产电影,都挺好啊,你说对吗渣渣辉?
今天带儿子看了《明日战记》,他对片子的评价是很好看,果不其然与《海底小纵队》的评价一致。看完电影他还与电影宣传的那种异形露脸海报拍了张照片。 他问我电影后面又有一段去月球的片段是什么意思。我跟他说那叫彩蛋,意思是说这电影会有第二部。他说那好,有第二部了还带我来看啊。我说行。 以上足以看出《明日战记》根本没有在剧情情节上搞什么名堂,少儿动画片的剧情水准。刘嘉玲大姐电影之初就介绍的很清楚,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分四步走,而且出奇的顺利,第四步也从来没用上。500万or16万的道德困境根本就没起到作用。 电影里的科学家似乎从来就没有研究过外星植物,就搞出来一个能改造植物基因的东西。不然这些经过千百次实验,旷日持久的研究,连母体的位置就从来没找吗?至少需要培养这些植物吧。 电影里的战士们也从来就没有深入过敌后,不然连外星植物背后有异形生物也不知道?而且好像也并没有试图解救过b区里受伤害的人民。 电影里的贫民也从来不看天气预报的,不然那16万人是傻子吗?暴雨来临还是等死状态?不跑的吗?难道是香港当局不给贫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张家辉内鬼内的很坦然。古天乐、刘青云交易继续完成的任务也很快乐。刘嘉玲一身鹅城县长夫人的淡定,在中间似乎并不在乎哪一方。 电影就连最后的终极大Boss都是免打通关,轻描淡写的一扔世界便和平了,绝对的反商业片套路,真是让人汗颜。 所以说这些毫无波澜的烂片剧情,全部是为所谓高能电影特效服务的,换句话说特效支撑不起来有效的剧情和节奏。在一个本末倒置的拍片思维下,怎么让一个有内鬼,但依然能顺利交易的剧情进行下去?那只有一个办法,琛哥默默删除了刘德华的消息,心中窃喜的带着梁朝伟完成了交易,只剩的梁朝伟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我这个内鬼不称职啊?! 突然想起来罗永浩老师写过的一段作文:今天天空没有风,五星红旗依然飘扬在操场上空。(大概意思)
一部片聚集了这么多个影帝影后,怎么能错过呢?光冲着这个组合,就值回票价了。更何况进电影院还能支持古仔的公益事业,何乐而不为。从影片来说,与其说是科幻大片,倒不如说是科幻警匪片,故事延续了港式警匪片的典型风格,特效不算太突出,但也还融合的不错,毕竟故事的设定就注定不需要宏伟的特效场景,这点从爽感来说会吃亏,却又能理解,毕竟这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期待国产后续能有我们自己的钢铁侠。
大家好,我是古天乐,《明日战记》呢,是我精心筹备十年的一部科幻大作。
我相信大家看过很多国产机甲作品啦,比如吴京和胡军的《机器侠》
比如刘德华的《未来警察》
但我向你保证,《明日战记》是你没有见过的船新版本,只要看上三分钟,你就会像爱上我不老的容颜一样爱上这部电影。
首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电影第一个镜头就开始掉帧了,这个掉帧是很有深意的,它展现出了我们整部电影背后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辛,那就是“穷”。 大家说,不对啊,你每年拍那么多烂片恰烂钱,怎么会穷呢,我明明前两年还看到你尬演一个吕布在那里开无双呢,怎么会缺钱呢?
但大家也知道,我酷爱收集各类机甲手办
又喜欢援建希望小学
所以一来二去,拍电影时资金就有点入不敷出了,因此在整部影片里,大家可以时不时看到特效镜头出现掉帧的情况。 但是,这个掉帧也不是随随便便掉的,我特意截取了掉帧最严重的镜头放在片头,就是想达到一个欲扬先抑的效果。
你看开头咔咔咔一阵掉帧,观众期待就放低了,然后正片里掉帧没有那么严重,大家就会觉得“诶,其实还蛮不错的”。 大家如果能理解到我第一个镜头就掉帧的用心良苦,我也能含笑九泉了。
作为我筹备那么多年的作品,自然不能不叫上我在贪玩蓝月里最好的兄弟渣渣辉对不对。
戏他演过很多,但演我的戏,他自然不好意思要很多片酬,于是我省下的钱又可以买一堆手办。
渣渣辉因为钱没拿够,所以全程撂着个脸子,连表情都不带动的,我们只好设定他是个残疾人,干脆连路都不让他走了。
刘嘉玲大姐的戏份我多安排了一些,但也不用出外场,为了省钱,甚至也不用换衣服,一套衣服说说话就可以收工,全程十级磨皮美颜滤镜打上,你就说漂不漂亮吧。
至于我自己和刘青云同志,同为港片几十年的中流砥柱,就不得不辛苦一点了,谁叫港片现在就没几个小年轻能支棱起来呢。
说起小年轻,我本来想找染谷将太来演一个小通信兵的。
但是这个日本小子开价有点高,我只好找了一个长得有点扁的“染谷将太”来演这个角色。 刚刚看样片时,我对老婆说:“看,这是你最喜欢的染谷将太”,我老婆差点没把我打死。 但我寻思这俩人长得是有几分相像,是吧?
总之,虽然穷困潦倒,但为了梦想,《明日战记》还是开拍了,虽然可以穷制作,但是不能小了格局,末世背景加上外星人,植物怪兽,机器人等设定,至于场景则能省则省,我不会告诉观众,那一个天幕的镜头我分着用了好几次的。
为了在天外魔花的毒爪之下拯救无辜的百姓,面无表情的渣渣辉和十级美颜的刘嘉玲决定派出我军大部分的精锐-四架飞机,前往魔花大本营。
别看我们只有我们四架飞机,一共十余来人,但这些人可都是精锐中的精... 运输机和两架飞机相继坠毁。 别看我们只剩下一架飞机,也别看我们这架飞机上就三个人,但我们这三个人,依旧是精锐中的...
我们的飞机也坠毁了,除了我之外一个老哥很快被啃干净了,假“染谷将太”也做出了精锐般的反应-躲到停尸房里装死。 别看就剩我古天乐一个人了,其实我也蛮精锐的呢。
幸好刘青云带着大金牙把我们救了出来,精锐中的精锐人数恢复成了三人。
我盯着刘青云开来的装甲车,说你怎么不开个更拉风的装备过来呢?他两手一摆,不还是没钱嘛,咱城市总共三架战斗机两架运输机,一个行动几乎全军覆没,咱可不像解放军那么阔气,一个军演就能出动百来架飞机,能开来一辆装甲车,或许我应该烧高香才对。 虽然武器装备看上去有点穷,但在观众面前,咱可千万不能露怯,对,咱就玩命设计这个外星虫子,怎么恶心怎么来,看过《第九区》吗?就照着那里面的虫子设计,还要加上蟑螂的特征,各种体液狂飙不用省,这个花不了多少钱。
这么一套搞下来,观众的注意力就放在这个虫子有多么恶心,而不是我们的装备特效有多么拉之上了。 特效公司的人过来了:“老板,钱给得不够啊,你看这虫子那么复杂,钱不够,这效果可没法保证。”
这还不简单,我招募了一个帕金森症的摄影师,只要我的手够抖,光线够暗,就没人能发现我特效做得不够好。
认识我古天乐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十分痴迷机甲的人,能像钢铁侠一般飞天遁地一直是我的梦想,《明日战记》里虽然没法搞成纳米装甲这种天方夜谭,但点个火飞檐走壁还是没问题的。
特效公司的人又来了:“老板,钱给得不够啊,您说两个机甲飞檐走壁,但您看这钱只够做一个半的。” 我摸了摸刚刚捐完希望小学空荡荡的钱包,把那个只有一半功能的机甲留给了刘青云。 兄弟不要怪我,以后电影上映的时候,在你的机甲点火装置失效你摔跤的时候,我保证,保证给你的摔跤配上顶级的音效。
我前面攒了那么久的钱,其实就是为了最后我古天乐大战一堆机器人的场景可以特效可劲地造。 特效公司的人又来了:“老板...” 他话还没说完,我把一叠钱扔到他脸上:“机甲大战机器人,你能想到什么酷炫的东西都给我加上,什么机器人追车,什么导弹机关枪电磁炮,都统统给我加上。”
我年轻时看过《我,机器人》里面机器人扒车
《美少女特攻队》里面火车车厢长镜头大战机器人的场景
《机械战警》里面跳上机器人用枪扫射的场景
《攻壳机动队》里面跳上机器人掀了天灵盖的场景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不仅要特效,我还要加彩蛋,为了纪念我们勒紧裤腰带拍电影的艰辛,我决定给一个机器人冠姓为“穷”。
为了能和这段烧钱不少的特效相称,我决定在剧情上也整点花活,多发便当。 第一个便当给我的女儿。 第二个便当给我的一群战友。 第三个便当给刘青云。 第四个给假染谷将太和我的新女儿。 第五个第六个是不是要给大金牙和我了呢?
我一边被机器人捶打着胸大肌,一边大口吐着人造血浆思考着。 “年轻人,便当不是这么发的。”只见刘青云健步如飞拎着一堆我已经发出去的便当走了过来,“好人拯救世界活到最后,坏人受到惩罚,大团圆就得了,咱们可不兴玩什么黑深残,这些便当,留给渣渣辉吧。” 渣渣辉知道自己能一下获得好几份便当作为参演的报酬,嘴角终于露出了一点儿微笑。
于是我们阻止了魔花的蔓延,拯救了世界。 看着生机勃勃的城市,我问刘青云:“青云大哥,我在剧本里把你写死了,为什么你最后一定要复活回来呢?” 刘青云拍了拍我的肩膀:“你数数港片现在还剩下几个老演员啊,你,我,发哥,辉辉,华仔,两只手就数得过来哦。我们可不能死,咱们几个港片最后的中流砥柱死了,港片也就彻底完了。” “但我们也在慢慢变老,马上就演不动硬汉了吧。” “至少在那之前,再多演几部电影吧,这次虽然咱这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掉帧了,但大家玩得还是挺开心的不是吗?” “是啊。”我陷入了惆怅的沉思之中。
如果不是看着它在特效制作的诚意上,真的很难给2星。剧本烂到千夫所指,每一场戏都毫无新意,极其套路化,生硬的爱情戏,更加生硬的小女孩,过时严重,哪怕是AI从网上摘抄拼凑写出来的故事都能比本作精彩。
三星半,特效确实是目前国内最高水准了,台词免不了会被一顿吐槽,尬得不像三次元的人说的话,小女孩这个角色出现意义不明,如果纯粹是当做一个逆风局充电宝显得比较多余,打戏挺帅,大场面少了些,希望票房能有好成绩,第二部经费足一些。
不提及“第一部华语机甲爽片”,疯狂扣剧情。不提及“电影6000w美元投资在好莱坞只是中等投资”,而直接对标好莱坞上亿投资的电影。不提及“学习人家好莱坞优秀的地方”,学习了就说人家是所谓的“缝合怪”。现在的豆瓣部分用户有些时候对国产片的要求之高,高到令人咂舌。拿着半桶水知识晃头晃脑的指点江山,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
让人看得想退钱,却又无比希望它能赚钱。大概只有古天乐有这个能耐了。
用心做特效,用脚写剧本
完完全全把范霍文的《星河战队》重新拍了一遍,看到了无数科幻片的影子,欢迎大家来到B16区的《星河战队》,机甲版《碟中谍6》,《环太平洋》,《生化危机》,《第九区》,《明日边缘》等不三不四的结合体。而剧情和内容的呈现就见仁见智了,一开始就打算做老少咸宜,妇孺皆知的电影。所有人物塑造沦为纸片人的单一形象,为了爽而忽略剧情人物底色。估计全片最真诚的,可能是比人物情感还纯粹的特效。哦,还不忘记come on come on逆战来也。
可恶,剧本也是机甲AI啥写的吧。
很有机甲的味道,特效置景过关,动作戏有出彩的地方,大桥追车戏质量效果都不错,有爽度。但多数特效画面剪辑快,镜头短,看不清,技术或经费可能还是没跟上。文戏和台词较干也较尬,老国产片问题了。普通话配音很出戏,都在读台词,没浸入。由于文戏和情感戏撑不起,最后高潮嗨不起来。整体算有良心,尽力了,但“尽力了不等于做得好”。
难怪热评让删文戏 真该删btw:那个酱油光仔太丑了 丑到我生理不适了😅
看电影时:港片有出息了,都开始打外星人(植物)了。看完后:港片连打外星人拍到最后都能变成抓内鬼。
文戏删到只剩框架是对的,否则两头不讨好拖节奏苦心做的特效就白搭了,目前院线版精简成无脑爽片太明智了,科幻最难的不是特效是文本,一步一步来。
大人物说“我就是天幕,即使牺牲16万人也在所不惜。” 小人物说“结局是什么,我们自己决定。” 你猜这些对白是在讲什么呢?//片尾曲用《逆战》用的挺准,跟正片几乎一个气质,纯中带土,土中带中二,中二里又带了点真诚,抛开所有对好莱坞盲目信任后的“借鉴”,其实是给到了很纯粹的类型满足,金像视效奖大概稳了吧(但剪辑和摄影选择完全是胡来,大部分动作戏都看得头昏脑胀)
还是警匪片逻辑,其实去除所有科幻元素故事也能成立——不就是把黑帮打手换成外星螳螂吗。我觉得最难以接受的还是:香港已经缺青年演员缺到连万国鹏都能上了吗!
穷奇的特效贵还是潘多拉的特效贵?——刘嘉玲比较贵。
那个长得像个饼的丑死了的短脸扯后腿通讯兵是哪个资方塞进去的啊……还不如西门小恨恨呢……亚心……谁想看在末日片里看丑x谈恋爱啊
两句话概括本片:-「有内鬼终止交易」-「收手吧!阿祖」
导演能力有问题,分镜头设计一团糟,剧本也不太行,连个零剧情的动作爽片都撑不起来,好几处生硬的bug。基本上就是拿一堆好莱坞动作片的套路加上港片套路,复刻了这么一个过时的大数据电影,制作上一股子好莱坞B级网大的粗糙感。古天乐的机甲梦想是好的,可惜工业质感还是跟不上,特效没细节,后期穷到连个怪兽和机甲战士连个特写镜头都给不了。我感觉什么细节都没看清楚,一度怀疑是电影院的拷贝坏了,看得人直着急,后来开始怀疑是主创团队要的就是这种让观众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朦胧美,就这水平,不值票价。
抛去滤镜,电影也就值3星,剧情过于简单了,看了开头就能大差不差的猜出结尾,特效绝对在及格线以上,看得出是十分用心了,优点是导演敢碰机甲类的科幻题材,这倒是非常值得表扬,但凡此类电影在多一点,中国的科幻电影就能更向前一大步!另外买票支持要比瞎喊口号要强多了,真心古天乐多年来的辛苦付出可以得到回报🙏🙏🙏
质感远远超预期,故事简洁很懂得扬长避短,是一个优秀的爆米花!!
据说是古天乐因为当年特别喜欢阿凡达和钢铁侠所以创建了一家特效公司,这家公司还给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做过特效,现在这部电影算是经历这么多年的磨练成长以后交的一份作业吧。所以本身还是很敬佩古天乐的情怀,也很羡慕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爱好。可惜这部电影如果特效可以打80分的话,剧情就是-80分!!为什么不好好打磨剧本呢?剧情羸弱到都懒得去吐槽了。还有张家辉全程臭脸的表演简直让人发笑,“天幕就是我我就是天幕”的执念让人难以理解。以及香港电影常见的毛病就是这么大的科幻末日片,几乎没什么演员,就那么几个人的戏份,太单薄了,死几个人,就几乎没了。最让我费解的是为啥要用万国鹏?他用他的实力告诉我们他真的只适合演路人甲!!!特效本身确实还可以,细节到位,桥梁追车戏挺精彩的。最后,片尾曲为什么会是《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