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幸福,没有标答和固定算法
很多年后重新完整地看了一遍,当年没看全的时候都有看哭得很厉害,本以为这次也会,但没想到结局没哭,中间文初和他妈妈重逢的那段却哭得最厉害,或许是因为长大了,觉得各种感情里,还是亲情最重最动人。
关于文初和QE的牺牲,我还是觉得,幸福是道很难算清楚的数学题,包含太多算不清的加减乘除。君好去美国留学后的生活的确很好,可是那五年里,对母亲和哥哥的不理解,对他们的伤心也不会少,他们对君好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尽管他们是为了所谓的成全,他们觉得比起她日后的幸福,现在这些伤害微不足道,她们不曾问过君好更想要怎样的生活,她们也不真正了解这个共同生活了多年的人,她如此重情,怎是只重个人前途的人?他们对幸福的不同标准和不同的算法造就了他们各自人生的遗憾。
当礼信告诉君好美国的大学已录取她,她说盼着那一天快点到来,那是在刚得知文初和海琳交往后,那落寞的表情,一看就知道她其实只想尽快逃离。我之前记错了过程,以为文初是因为复声无望才放弃君好,今次再看才知,他已经恢复了说话的能力,却依然选择放弃,我觉得这是文初常年不能出声造成的惯性自卑,他明明已经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承担起一个家庭,却还是在礼信面前没有丝毫信心,将君好拱手相让,只能为他叹息。
君好是个聪明的女孩,或者说是狡猾的,她早就意识到自己对文初的感情,却不曾与礼信断得干干净净,她依恋着初哥哥的温柔疼爱,又贪恋着礼信的新鲜,如若她在意识到自己更偏爱文初时就放开礼信,让文初明白即使文初不面对她这份感情,她也不会选礼信,结局还会如此吗?我想不会。可是聪明如她,一直维持同礼信的情侣关系,文初拒绝了她,她就可以躲到礼信那里,反正自己爱的不在身边,还有爱自己的在身边给自己一份温暖,真的是很聪明啊。
蛮喜欢金胜的,“每个人都要为他做过的事负责”,这句话说得真好。
十月初五的月光,虽然最后的牺牲略感牵强,但反映出人生总有不完满这个主题,还是比很多剧现实得多,自然也残酷得多,因而才会在人心上留下一道划痕。
2 ) 祝君好
这部剧有2个片名,在香港叫《十月初五的月光》,来到内地就变成《澳门街》,还是香港的片名更贴近剧情和主题。剧中的人物都带有点不完美中的完美,悠悠的,淡淡的,有如初五的月光。
有得必有失。海景叔执着了大半辈子,终于在最后的日子得到了娇姨的陪伴,却因为肺癌失去了生命。如果金胜的右手筋没被挑断,就不会有个重新的开始,更不会成家立业。海琳失去了最爱的人那天,得知怀了身孕。依雯有了很多钱,代价却是一辈子都要孑然一身。娇姨因为爱,所以失去了最爱的男人和女儿,只希望他们开心幸福。文初的声音终于恢复正常,可以讲话,开口却是你们永远幸福。最后还是没能在一起。澳门的首富失去了2个儿子,从此和他疯了的妻子隐居生活,曾经是那么的不可一世,以为她们说的做的都是真理。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得到的同时,总是会失去另一样。只是有些得不偿失,有些失去才是新的开始。
一部很现实的片子,她们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家庭,金胜的妈妈自杀了,爸爸是首富赌王又不认她,是个私生子,从小就当起了混混。司徒礼信的弟弟在小时候遇溺了,他的父母都怪他没尽力,从小对他很冷落。君好的爸爸出国留学后就娶了另一个女人组建了新的家庭,从小爸爸都没有陪她度过。文初更可怜,他的爸爸抛弃了他们母子,她母亲会了以后找到有钱的男人,怕儿子拖累就灌小文初喝下腐蚀性的清洁水,造成了很大的心里障碍,从小就不能讲话,成了个哑巴。到他成年,遇到他妈妈。他妈还是一样的德性,为了个老男人不认他,还留了个假地址给他。本来文初打算去找他妈,还好最后没去。喜欢了君好20多年,娇姨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把他送去深圳当学徒, 母亲都是自私的想把最好的都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我想正是他们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才比任何人都渴望幸福,即使自己没有幸福也希望看到最爱的人幸福。
只是我不认同文初和娇姨所谓的牺牲,文初因为自卑,不敢表白自己的真实情意,还把喜欢他的君好一次次推给礼信,这不是成全。君好的妈妈—娇姨也希望君好可以无牵挂、快乐的和礼信去美国留学,所以说了很多违心的话,让她认为最疼爱母亲背叛了她。5年后,君好回国了,虽然表面很幸福,只是心里却少了点什么。因为最爱的母亲和文初哥不在身边。不管怎样,不是都应该让当事人自己选择的吗,为什么总要自以为是的自己下了决定,替别人指路呢。现实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这样,老是会说,“我是为了你好,我付出了这么多,还不是希望你怎样怎样的。”请不要以爱的名义替人做决定,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个人也都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义务。
时过境迁,只是当时已宛然。前方,有一群孩子在齐齐哼唱着那首熟悉的“分分钟需要你”,中间夹杂着一个男人的声音。君好吹了3下警笛,代表我喜欢你。文初不可相信的慢慢转身,再次相遇2人恍若隔世,文初:“你好,祝君好。” 君好:““我好挂住你.”
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再一起,不喜欢这个结局。悲···
3 ) 对结局终于释怀----宁愿没拥抱,共你可到老
最近迷上大仙,于是找了澳门街来看,从不爱看悲剧,所以一开始就先看了大结局和影评,结果,结局真的不好...
于是,我很纠结,以我的性子,如果知道这部戏注定会让我伤心惆怅,是绝对不会看到,何必找虐呢? 但是在纠结过后,又抵不住图片里初哥哥的纯净笑容,所以就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动走向这条不归路...
然后,果然悲剧了... 再看到16集的时候,我坚持不往下看了,因为即使不看,我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只看到16集,我已经无法释怀,又把结局看了一次...
我不断在想,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有人说初哥哥太傻,自私,既然君好已经示爱为什么不答应;有人说君好太自私,不够坚定,不该喜欢两个人,不该放弃初哥哥;有人说娇姨太狠心,从一直到文初喜欢君好,就阻止他...
这几个想法我都有过,心疼文初,尤其是在娇姨知道他的心意,想把他送走时,他伤心,急切地说:你不要我了么,我做错了什么...我不会看上君好的,我和你一样,想把这个世界最好的都给她... 还有,当他看到君好掉进水里,即使自己不会游泳也傻傻的跳进去,急的叫出声,后面即使用石头砸也没法逼自己再出声...他为君好过生日,弄得两手红红肿肿的...背着君好睡觉,为她做功课,口硬心软的为她买她想要的礼物...
而君好也是,他们一起掉下屋顶,她第一反应是冲向她的初哥哥;看流星的晚上,君好希望初哥哥能说话的第一句是说喜欢她... 按理说,他们两情相悦,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我这几天一直希望能有两个结局,希望结局能有更多信息,希望君好能和文初一直在一起.. 但这部戏就这么结束了..没有续集,即使有续集,又能怎样? 除非再回到文初刚能说话的那一瞬间,他跟君好表白,但想想文初的性格,那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为什么呢?
这几天我一直在听祝君好和分分钟需要你,一直在说服自己释怀. 直到刚刚,我似乎有一点想通了.
对文初来说,亲情比爱情更重要.因为他从小缺乏母爱,没有父亲,君好和娇姨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亲人,君好对他也是,这种爱虽然也有恋人之间的感觉,但是更接近亲人之间无法割舍的爱. 文初和君好之间不止是亲情那么简单,确实,但仔细想想,他们之间却更不是爱情那么简单. 从小在一起,互相保护,一个肆意撒娇,一个百般宠爱,其实确实更像是大哥哥和小妹妹之间的感情. 如果可以,文初当然希望能照顾这个小妹妹一辈子,但是就像是女儿总要出嫁,
所以当君好碰到一个很优秀,又疼她的男人,文初便说服了自己.不是因为自己自卑,不是觉得自己给不了君好幸福,而是他其实也清楚,君好现在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依赖也许超过礼信,但在感情的性质上,对自己更像是对哥哥的依赖和关心,对礼信确实纯粹的爱情.
大家都说君好都对文初表白了,他为什么还那么傻不答应.其实有没有想过,也许君好自己都不是那么确定.当时,她两个人都喜欢,对初哥哥更加关心一些,她觉得自己更喜欢的是文初,但也许,对文初是百分之八十的亲情加百分之二十的爱情,因为她确实舍不得文初,她害怕如果自己和礼信在一起就不得不和文初分开,在潜意识里,或许她其实也觉得亲情可以比爱情更重要,如果要让初哥哥伤心,如果要和初哥哥分开,那还不如没有爱情.
也许你会说,你怎么知道她对初哥哥就没那么多爱情?很简单,一个假小子,只有在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人才会变得羞涩,会脸红,会甜蜜,会心酸,而这些感觉是礼信才能给她的,不是么?
想到这里,我慢慢开始释然. 再做一个假设,如果文初和君好在一起,就像我们大多数(包括我)期待的那样. 文初一定会对礼信感到抱歉,君好心里也许也会一直抱有遗憾,而他们之间,因为礼信已经出现过,也无法像之前那样纯粹,简单.当然他们也会幸福,会过着普通简单的日子,那确实也不错.
不过,像现在这样,不是也不错么?君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一个自己确实也爱着并深爱自己的人在一起,过着很不错的生活.
而文初呢,他恢复了声音,他不会怨天尤人,不会郁郁寡欢,因为他知道他自己最爱的妹妹和一个一定会给她幸福的人在一起,因为他还有娇姨,因为他对生活永远充满期待. 这样的人,即使编剧不写,我也坚信,一定会有一个和君好一样,可爱,善良,并且会深爱他的人出现,他会拥有自己的爱情,同时他并没有失去君好,因为爱情是自私的,亲情却是无私的,他付出却不求回报,以君好的快乐为快乐. 这样的他,一定是幸福的.
编剧其实不算狠心,五年后,他们俩相遇,文初的"你好,祝君好"告诉大家他对君好的感情只是希望她好;而君好的"我好想你啊"也说明在君好心里,永远把她初哥哥放在很重要的一个位置. 而以礼信对他们的了解,肯定不会阻止他们互相关心.
然后,他们以后也许会住在同一个城市,文初碰到一个简单,纯净,深爱他的女孩,他们两家会经常一起玩. 君好碰到生活上的烦恼也会去喋喋不休的找初哥哥倾诉,他们偶尔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生活的日子,但想到时,心中只有幸福和温暖,没有失去的怅然,因为他们没有失去...
因为他们虽没拥抱,却各自幸福,一直到老...
所以,不要再去纠结于初哥哥为什么没有得到君好的爱,因为君好的爱一直就没失去;也不要纠结于初哥哥以后都无法忘掉君好,他不会忘掉,但是他会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
总之,不要把这当成一部普通的偶像剧,最后非要自己喜欢的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一起,把这当成世俗的三角恋..
这更像一部温暖的家庭剧,这不是悲剧,也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这样想,你会不会对结局也开始释怀了呢~
4 ) 明白爱 说来无奈 来自对你亏欠
多年以后 当你带着美满的家庭和成功的事业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
十月初五月光下的澳门街已经变成给儿女悠悠诉说的一段安徒生般的童话。
回忆会说话,它在夜深人静时把你唤醒,渲染它的悲伤,申诉它的寂寞,总有个人用手比划着,用表情喜怒哀乐,提醒你他哭不出讲不出说不出,就这么纠缠着你陪伴着,不追问他想要哭什么讲什么说什么,多年也就这么过去了。
我们把一个地方翻来覆去放在心上挂在嘴边来诉说和思念,最终它变成使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一句话和一段文字, 时间越拉越远,回忆却不随着他生长蔓延,越来越稀薄和空洞,最爱最痛最喜最悲都经不起十年如一日的咀嚼。
最残忍不过当你洞察了前尘旧事的缘起因由悲痛追悔的时候,还能告诉自己,今天的幸福是他害怕连累你一生岁月用谎言和善意以及无法言说的爱情换来的。
你已经清楚明了不是么,如果当初你留在了十月初五清澈而纯情的月光下,以年少而不顾一切的姿态选择爱一个青梅竹马一直到天荒地老,你不会像现在这么幸福。换言之你选择了红玫瑰,却没有按常理觉得它蚊子血般平庸,却对比着窗前明月光,越发认为它是你胸口的朱砂痣,这对白玫瑰多么不公平。
经年之后的你听见了那声祝君好
如果这句话没有迟到,那么它应该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后文,关于与子成说,携子赴老。然而,讲不出,爱没结果,哭,也一话都不说。
他背着你走过无数无眠的夜晚 ,载着你拾阶而下, 一边抱怨着一边熬夜给你充苦工做功课 。也曾为稍作修饰的你第一次怦然心动 、最后他停在远处祝君安好,守着年轻的爱慢慢变老,不能亲口细诉
我问你也问自己问人们,他真的比他好么
你,我,我们,究竟是用什么来谈情说爱
视觉听觉还是感觉
好吧,问题该问的时候忘了再苦苦追问不过是折磨自己也把顺便嘲笑为爱情学雷锋的那个人
我们都曾经这样,亏欠一个人,怅然欲回首却主观客观原因夹杂离开了他,然后发誓好好爱下一个人,不亏欠,用从旧人处学到懂得明白的爱好好珍惜新爱。
然而祝君好 你听到了祝福没有 你过得好不好
你明白了没有 你真的亏欠他
5 ) 最好的结局
几乎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很丰满,演员的形象很合乎角色性格,有着最淡静真实的结局。厮杀半生、跌宕漂泊的金胜离乡背井,最终归于平淡,甘于隐匿在凡人堆中;依文在红尘路上渐行渐远,内心凉薄依然外表美艳,食得咸鱼抵得渴,没什么好埋怨;胡桃姨一生无须双眼便能通晓世故,只是命由天定,孤独终老也与人无尤;海景叔这种三流言情小说中浪漫长情的过气公子,两袖清风地驾鹤而去;Madam顺如所有单纯的市井小市民一样,随遇而安,随处可见地活着;古东洗心革面,不见得飞黄腾达仍能自力更生;文贵芳留下假地址继续她富贵生活,当日企图毒死亲生子的女人今日并不会为亲情所动,人性本该如此无须神化;万朱莎华痛失两个爱子后失心疯,应验了自己诅下的毒咒,了结了风光显贵、只手遮天的大半生,虽然过于教条主义,却不失为出色的艺术加工;沛祺这样的败家子虽然嚣张跋扈挥金如土,也是家长过于溺宠不善管教的恶果,罪不至死,却为母亲的恶行承受惩罚,可见父母作下的罪孽往往要子女去偿还;沛坚的死让我想起《家》里面的觉新,在家族的摧残下最终与相爱的人阴阳相隔,成为金钱主义的牺牲者;海琳独自抚养情人的遗腹子,不食人间烟火的痴情女子不见得能有好归宿,但至少生活恬静,无人打扰;初哥哥同娇姨退隐乡间,成全了君好便终生无憾;君好过着普通人意义上的完美生活,嫁一个普通人意义上的完美丈夫,生一对普通人意义上的完美子女。然而这不是童话式的完美结局。童话里面公主都是嫁给王子的。如今公主只嫁个驸马,无论再风光也不是心底爱慕的那个。这个世界上没有童话。所以这是最逼真的完美结局。
怀念澳门。有着博彩业的丰厚利润作后盾,那个地方生活着一班内心淡定安静的人。深受广府文化影响,这里的人有着强烈的我行我素的特质。被葡萄牙人侵占的时候口口声声地叫人回家削薯仔;对食物有追求,名利排到不知第几;各自扫着家门的落叶,整条街都能保持洁净。终于熬到葡国人撤走,这班人安安逸逸地赚着世界各地赌徒的钱、过着自己宁和的生活。第一次去澳门,买了半打热辣辣的葡挞走在十月初五马路。对面就是珠海,退朝时会有咸腥的海风吹过来,风和日丽。最好的结局也不过如是。
6 ) 听,你不断呼叫我
昨晚突发奇想重温了一遍澳门街至凌晨2点。之前的懵懂莽撞现今看来仍旧如此青涩美好,而后面的剧情着实是一出悲剧。初中时候不能明白它很多隐涵的深意,如今重看,亲情和友情的交错复杂原是这般弥足珍贵,就算远行就算分别也不能抹灭。而有时我们未来的坦途的的确确是建立在亲爱的人的牺牲成全上的,只是年少的自己无法参透无法领悟,仍自以为是的以一个受人遗弃的姿态带着怨恨和不甘远走他乡。但血浓于水的情分会牵绊在每个父母和子女的心中,一生常驻。
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这首由张智霖演唱的主题曲,它在每一个关键情节处适时的充当着重磅催泪弹的作用。尤其是结尾处君好吹着警笛,文初闻声回转,对她微笑着说一声,你好,祝君好,然后镜头在两个人的侧面瞬间定格,智霖的歌声骤然响起。我再一次不可挽救的泪如雨下。
听你不断呼叫我
划破宁静我的心下堕
在难过讲不出爱没结果
口和唇紧紧闭锁
哭也一话都不说
害怕连累你一生日月
憾无缺只差跟你曾遇过
给过你太多波折
说太多话我想说
但我还是要哑口道别
任由我天空海阔流着血
只要你白似冰雪
宁愿没拥抱共你可到老
任由你来去自如在我心底仍爱慕
如若碰到他比我好
只望停在远处祝君安好
虽不可亲口细诉
看看这些词呢,一字一句都是写给文初那个傻小子的。宁愿停在远处观望牺牲,也不愿再连累她一生日月。在MP3里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这么多年来一直一直都有悲恸和心悸。
想当初看的时候好像是初中时我们省台的黄金18点,那时每天放学都死守着这部片子,一集一集都没有落下。可是那时毕竟年少很多细节其实都没看懂也都囫囵吞枣的咽了下去,只记得那时除了喜欢文初和君好之外,其实很喜欢马浚伟这个演员,然后又对金胜这个角色心怀不忍,于是就变成了,我喜欢这部戏里的每一个人! 于是我既为文初痛心也为金胜难过,但看着礼信和文初两个人都隐忍的样子,心里也是涩涩的不好过,于是,只好跟着剧情一波三折的亦步亦趋,相信编剧会给君好一个最好的选择。
而事实证明,跟着礼信的君好的确是幸福的,用君好的话说,礼信真的是个好男人,对她很体贴。纵然她的这份前程里断送的是很多人的幸福,也切断了她所有年少的依恋和岁月的羁绊,但谁能断然的说这样的选择和成全是不对的呢,没有人能真正做到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就像君好一直也不能明白文初和娇姨对她真切的爱与关怀一样,但这也才让五年后文初和君好的相遇和前嫌尽释显得那么的弥足珍贵,让人的揪着的心终于是在最后一刻稳稳地落到了实处,那也是一种圆满,一种温情的结局。
里面有很多很多我喜欢的温情片段呢,君好和文初的青梅竹马,文初对君好的宠溺和迁就;
礼信去君好家替她庆祝生日但因工作原因必须赶回香港,君好出来给他送他落下的包,他们两手交碰,两人都羞红了脸,在君好将要转身进门的时候,礼信急切的拿过文初胸前的警笛,对着君好吹响了我喜欢你的暗号,那时的他们,眼里都是飞扬的神采;
娇姨发现文初对君好的感情,想把他送去深圳当学徒,文初伤心的追问她,你不要我了么?我不会看上君好的,我一直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妹妹,我不能说话,我真的不会看上君好的,这一幕赚足了我的眼泪;
君好走后海琳、文初和金胜去给沛坚上香,回来的时候海琳恶心欲呕,然后她抚着她的肚子,说沛坚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却永远和我在一起,眼里是令人心疼的坚强和不可抗拒的幸福,五年后,她果然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沛坚的遗腹子抚养得很好,没有文初也没有金胜,只是一个人。我非常非常容易被这样贞洁烈女忠于已逝的爱人坚持一个人把遗腹子抚养成人的桥段感动得七荤八素,认为这样的人生也不失美好,可以看着孩子一点点长成爱人的模样,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祭奠。
anyway,这是一部温情无限的港剧。很有爱。很值得人一再回味。
---------------------------------------无知与理智分割线--------------------------------------------------
于2012年3月8日:
这是第N次重新看澳门街。看到很多人对君好的质疑和批判,说她是天底下最大的自私鬼,认为她和文初最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结局。真的是这样么?每一集当中的那个片花的定格镜头我很是喜欢,是他们在沙滩边烧烤,君好和文初一起去买汽水的途中邂逅了漫天的流星雨。君好许了两个心愿,一个是希望文初能很快开口说话,另一个是在他开口说话之后,能对她说,他也像她喜欢他一样那么地喜欢着她。但是文初还是张口祝了君好和礼信永远幸福。听完那句话后,礼信的眼里满是兴奋和感激,而君好则满眼蓄满泪地别过头去。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君好就很勇敢地向文初告了白不是么?她已经做好了选择,她心里的爱情天平已经偏向了她的文初哥,旁人有什么资格再说她三心二意。而礼信,一直是她身边那个温暖平和的所在。她每次受伤哭泣的时候,转头望,他总是在那里。她和他最终一起飞向了新生活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
而5年之后听到海琳口中的真相,君好也终于明白一直以来,只有自己才是那个最不懂爱的人,无端错怪了生命中最亲的人这么多年,她也自省了不是么。哪个姑娘敢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是像君好一样,期盼身边所有的人都爱自己宠自己,对自己信任的人撒娇跋扈,在他们的宠爱里无法无天。而当生命中最纯洁的一段爱情离自己而去的时候,转而栖息在那个一直陪伴的港湾里,辅佐着丈夫的事业,相夫教子,过着宁静祥和的日子。一个女人的情感波折大体也就是这样了吧,在她年少的岁月里,她小小的无知和天真让她无法洞悉命运对她的安排,她只能在别人替她安排好的路途上亦步亦趋地走下去,她又有什么错呢。
5年之后,她变得端庄贤良,穿着修剪得体的职业套裙,笑容恬静。就像金胜在手受伤之后的房间里冲动地拥抱她对她说的那些话一样,她是与他身边的女孩子完全不同的,她是高贵的,她懂得爱护和尊重身边的朋友,所以他喜欢她,不求占有地喜欢着她。这些年过去,虽然她不再是那个吵闹的小女孩,但我相信这些美好的品质在她身上,一点都没有变。她终于出落成一个内外兼修的美丽少妇,终于在这些年之后明白了爱与被爱的真谛。这个时候与文初的重逢,也许才最是恰到好处。如果君好当初跟着文初,如今应该也只是在餐厅帮忙吧,哪里来的艺术设计,哪里来的龙凤胎,哪里来的幸福安宁呢。我并不崇洋也并不拜金,就如同君好自己也说,礼信是最好的人,嫁给他之后的生活也的确很幸福,只不过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缺了点什么呢?缺的是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最亲的人可以对她不闻不问这么多年,她年少的亲情与爱情以一种残忍的骗局把她推入未来的新生活,她无法参透更无法释怀。如今呢,当文初唱着他们俩的歌,在听到她对他吹响的警笛之后缓缓转过头来,温柔对她说一句,你好,祝君好之后,她心里的死结终于全部打开。心里的那幅幸福拼图上所缺少的那一块终于被填补,她终于可以微笑着对他表达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思念。自此别后,她还会回到这5年来的那个生活当中去,做司徒礼信一辈子的妻。
别忘了,她对礼信也是有爱的,这份爱也许不够刻骨铭心,但能和她一起看细水长流的人,就应该是他。礼信什么也没有做错,相反,他以一种成熟男人的姿态在这场爱情中与文初公平地竞争着,他有自尊,他不想输。文初当然也完美无缺,他们有20年的感情做铺垫,仅差一点点,仅差那一句告白,君好就会走到他身边。但是,礼信一开始并不是以情敌的身份走入文初的世界,而是以一个互相关心的朋友。礼信从认识文初的第一天就发誓一定要找到一个好医生让他再开口说话,他为了这个愿望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他们是工作上的拍档,生活上交心的朋友,他们俩惺惺相惜。就像礼信对君好的父亲说的那番话一般,他完全可以骗他们说联络不上医生就推卸掉医治文初声带的责任,但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文初是他的朋友,他不会为了得到一个女人的爱而做违背良心的事。一直到很后来,礼信与文初之间始终没有过妒忌和正面冲突,他们一起经历生死关头,救下康康,救下遭人偷袭的金胜,这都是情谊的见证。文初呢,他从小到大都不能说话,他有很强烈的自卑心,他从心底就认为礼信比自己优秀很多,有学识有经历,连君好都说,礼信是她生命里一道耀眼的光。对礼信诚心的佩服和明白礼信对君好的爱一点不比自己少这点认知让文初不去争也不去抢,演戏了断君好对自己的念想,为她做了一个选择。很多人会说,我不要住大房子不要穿金戴银,我只要和心爱的人天天在一起。这句话对,但不全对。爱情本来就不是婚姻的全部,只有爱情的婚姻迟早会被柴米油盐磨灭得面目不堪。何况,君好和礼信之间的情感,是这个剧集前段着手细腻描绘过的,他们之间懵懂又纯真的年少情感,看了让人心动。这就是爱。爱是相濡以沫爱是互相陪伴互相体谅的共同成长,君好在礼信身边的这几年,就是最好的见证。为什么与青梅竹马的恋人走到现在这般?这也许就是成长的代价。
有谁敢说,这不是最好的结局呢。
祝君好
狗屁编剧!害我在十年前哭了一次十年后的今天又哭了一次你的大结局怎么还不变成初哥哥同君好一齐!!好鬼死肉尺啊!!!!
在那个无线编剧还有追求的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没有在一起的遗憾。
剧情不同于tvb套路,真实又缺陷,气愤又感人。综合来说是不错的片子。
当年一直不明白TVB干嘛用那么优秀的三个男演员来陪衬一个既不好看又不会演戏却万千宠爱的佘诗曼。anyway,文初对青梅竹马的娇蛮女主无私宠溺也算是无可厚非,司徒和金胜的爱就似乎只是为了完成言情剧中的少女虚荣了。三个男人中随便哪两个在一起都很好啊~怡文也不错第十集打金胜骂君好都大快人心
每次听到祝君好都不能自己
文初。
TVB的佳作,主题曲非常好听,来自张智霖的《祝君好》。
TVB还是老的好呀 看到曾经嫩的出水的男神和阿佘 好可爱 那时候天真都是真的 还是不喜欢马俊伟 其他角色也都很可爱 好看的片纸呀 一首祝君好 贯穿始终 真好呀
为什么小时候的剧 无论是脸 剧情 音乐 都是那么让人过目不忘。现在却患了各种盲。
澳门个毛毛啊!!!明明就是“十月初五的月光”!!!
看完全剧最喜欢司徒礼信,反而祝君好是阿佘的角色中少数让我无感的。比起女主我其实更同情倔强任性自私自负的依文。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她自作自受。比起让大家都掏心窝子去爱的单纯美好的祝君好,依文其实更需要被爱,只是她认为这种爱是物质可以代替的。可是到最后最羡慕的还是被金胜发自内心爱慕和珍惜的君好,即使她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得到金胜在君好身上十分之一的尊重。所以她糟践自己,用物质填补空虚,和亲朋决裂,到结局依然是个悲哀的人。所以纵观全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依文,这个角色真的太丰满了。顺便姚乐怡当年颜值甚至可以艳压阿佘啊,tvb到底糟蹋了多少漂亮小姐姐。
虽然我喜欢马浚伟 但是这次 你不是文初 你也不是张智霖
十幾年過去,澳門那些街道店鋪甚至牆上的塗鴉都幾乎沒變過。在這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大部份人都不會停留太久。它像時間停止的回憶,遺憾與美麗都被封鎖進去。你說當時如果留在這裡,你頭髮已經有多長多長。我說人生的經歷總無常,你又何必介懷心上。有一天你會知道,人生沒有我並不會不同。
拥有最多爱 却最不懂爱
难得男一男二男三都喜欢,但还是偏心文初多一点。君好跟谁在一起都会幸福,可是初哥哥的幸福只有君好能给。
其实我很喜欢马浚伟!!!
文初演得不要太好 眼神里满满隐忍的爱
你好,祝君好。13,文初的妈真是一点人性都没有,怎么狠得下心扇巴掌。15,那一瞬间,君好爱的就是文初。16,君好给了文初唯一的机会,而那机会,一去不在。
这是我讨厌佘诗曼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