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我们曾经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改变这个社会,但现实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我们稚嫩的脸蛋上。当身边的人都在同流合污时,你能做到独善其身么?你还能坚持你所谓的理想么?当有人在救国救民,我们还能铭记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么?有一句台词记得很清楚“我们这一代人太苦了,下一代人会好起来的”可以视为理想主义者做的抗争。剧情部分情节有些粗糙,有些假,整体来说算是刘德华诚意走心之作。ps:俞飞鸿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重要事情说三遍。
此片最大的“娱乐性”并不在电影本身,而是被八卦嚼舌头嚼到现在的“让刘德华亏了四千多万”。
坊间所谓这是天幕公司最后一部作品的说法其实不准确,应该说是他自己真金白银掏腰包拍的最后一部作品。
九〇年代中期,HK电影的衰退已经势不可挡, 从繁盛时代过来的电影人急于救世,反而被套进了加大投资和日益萎缩的市场之间负相关的恶性循环,“开张就赔钱”并不是老刘一个人的遭遇,但是这足以让他陷入了被质疑不会演戏的迷茫期,直到世纪末。
“生不逢时”是这部电影从内至外的最恰当的关键词,无论是剧情还是天幕公司……简直有点一语成谶的味道。但实话讲,这部电影最该出来被鞭尸的是编剧!情节设计太薄弱太多漏洞太禁不起推敲,想拍成历史正剧却在细节上频频失误,烧了钱还浪费了演员。。。
幸好世间能量守恒,转年这部电影的主题歌一夜间红遍全国!成为被调侃“这辈子只唱红了三首歌”其中流传最久的一首!——我在小范围随机做过实验,你们也可以试试,随便问个人,听过忘情水吗?他/她一定不会回答yes or no,而是会立刻给你哼出一句“曾经年少爱追梦”或者“给我一杯忘情水”出来……
(以及,我好喜欢李屏宾的摄影!)
老套的剧情,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官商勾结,鱼肉百姓,社会乌烟瘴气。正义的主角出场,满怀一腔热水,以个人英雄主义开始与腐朽的社会恶势力作斗争。期间主角依然是身似超人克服困难,能人所不能。
不老套的结局,与一般的英雄拯救世界电影的good ending不同,那是一种通常死一两个配角就让观众大呼可惜的套路。而天与地是亲朋好友一个一个一个地死,到最后,连主角也死了的bad ending。
这部电影的目标很远大,不仅仅是投资,它叙事的方式已经是试图还原一个真实,残酷的社会现状给观众品味。只是没有考虑真相其实大家都有所了解,却依然难以接受,从一开始的夸张地炸弹杀路人,到威胁恐吓张夫人小产,乱枪扫射,筷子自杀,张一鹏被强制吸毒,山东豹被鞭尸,最后周大毒枭的笑容。一幕一幕都很花功夫地在述说着,张一鹏其实在做着他不应该做的事,他做的事是多么的反“社会”。他的所作所为让他丧失事业,甚至家破人亡。而最终结局是死了那么多的人,周大毒枭还是一位瞩目的大慈善家。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电影里面周对张说过几次的那句话“为什么要搞那么多事,看多少人因为你而死了!”
一开始我以为这句话只是一句普通的反派台词,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忽然觉得这是很点题的一句话,周说得很对。张的试图肃清吸毒风气的行为,从结果论来说没扳倒周。而过程却死了一个又一个的人。这些人有的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死,如女子版的鲁迅。也有为了张的理想而死的,张妻以及山东猫,他们没有那么大的理想,他们只是在支持自己所爱的人。他如果跟倪昆,周济民同流合乌。他们不单单不用死,还可以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成为人上之人。
但张没有,因为他的爱,是对国家的爱。超越了对自己,对自己的小圈子,或者是对执政党当权者的爱。那是对植根于我们的血液,基因里的最深层次对我们整个民族以及国家的爱,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的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爱。
而讽刺的是,这就是忘情水里面歌词提到的。付出的爱收不回呐!张对国家的爱,没有收回,张对国民政府,三民主义(应该大家都有注意到,严将军一幕北京的孙中山先生和开篇时演孙中山故事的呼应点题)的爱,在最后怀疑的目光中消散了。
整篇故事其实挺无聊的,但这部影片最后一句“可惜你生不逢时”让我感受到了一个观点。社会是否是非黑即白的呢?坚持正义是否一定对社会发展最有用,最有效的呢?正义又是谁来定义的呢?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提倡战争,宣扬爱好和平。然而世界历史里发展最快就是战争的时代,毁灭部分文明的同时推动了社会资源的调整和分配。而且到如今,战争依然无法停止。而存在即合理,到底和平真的就是绝对好的吗?
“生不逢时”那是一句每个人眼中会有不同意义的话,我也是因为那句话才写下这边我自己读起来也觉得杂乱的影评。
大概十多年前电视上看的了,刘德华在里面为了国家为了信仰自己的一切都失去了,最后自己也被信任的将军一枪打死,人生就这样没有一点意义的终结了,从头到尾,正义未得到伸张,火车缓缓的开动了,带着不甘的灵魂,忘情水原来是如此悲凉,原来悲剧感是这么一回事,跟你生活一点不挨边,你也能感受得到,从此记住一句话:是你生不逢时,这才是刘德华的代表作吧,个人觉得目前为止他没有一部有这个令人印象深刻,十几年念念不忘,最后一个镜头缓缓开动的火车昏暗的天地和曾经年少爱追梦是我心中的经典。
陈少霞出道第一部片,演刘德华老婆,在旋转门被打死后老刘抱着她边哭边跑那段印象还挺深刻。那首歌叫《纠缠》。
一句话 这部片子不科学! 脱离时代谈禁毒 一把手枪子弹打不完 最后一个人单挑整个帮会一百号人居然挑赢了 我真是服了他了 任何细节都巨烂
结局蛮酷哒、为什么能播呢、因为是国民党嘛!!(俞飞鸿女士在里面可能有点太美了)
媽的,沖結尾,五星了。刘.吉诃德君您又牛逼了,刘.吉诃德君您真貌美……不過,還是俞姐姐更加貌美!…………想了一下,還是四星。前面沒有刘.吉诃德君和俞姐姐的部份真是太悶了……
视频网站里有个视频的标题为《刘德华的这部电影没火,但是两首歌却红遍大江南北》讲得还是挺有道理,剧情之间过度得太快,导致情感渲染得也不是很到位。
这部电影最出人意料的还是结尾,张一鹏铲除了上海的贩毒势力,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火车上他睁大的双眼,意外的表情,成为了一个定格,最悲怆的不是他,而是那个时代。“对不起,你生不逢时”,我依然记得这句台词。
1.刘德华在这部电影很拼命,俞飞鸿很美,刘松仁把坏人演得很出色;2.充满悲剧色彩的年代,无论是火车上的殒命还是戏院里的大屠杀,如此黯然,令人神伤。
很没有智商的一部电影,情节非常烦人,不高明不走心。
结尾很震撼,至今记忆犹新,不愧为刘镇伟;刘德华很卖力,电影结局如同当时刘德华公司倒闭的窘境一样,虽然很有诚意,但可惜没有市场。忘情水横空出世,很棒,可惜金像奖上遇到张国荣的追,94年的刘德华在电影中与其在现实中融为一体,充满了悲凉的意味。最喜欢的刘德华电影之一。
摄影和美术有互相飙戏的感觉,全片暖棕色调肯定做了不少处理。却被剧本拖了后腿,将正直表现为蠢,真不知道主角怎么从军校毕业。俞飞鸿的角色没头没尾,“上头”派来一个美女,单枪匹马,死就死了,可见是编剧派来的。飞鸿美极了。陈少霞出演这样一部戏,起点不可谓不高,富太太强认契女往她腕子上套镯子,想起第一炉香,不知道许鞍华能不能把手铐的感觉拍出来。陈少霞旋转门中枪一段简直教科书级别的镜头语言。后面却接了段偶像剧的抱着跑,并为华仔打首歌,不过看得出金世杰懂得如何加戏。黑色结尾也是为“成熟”而强扭的反智,还是剧本的锅
俞飞鸿那段,不忍直视。坚定了一个信念,女子还是不要太要强为好。听说票房不好,赔个底儿掉,刘德华费了那么大的劲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可是大家却不买帐,可惜了。刘想拍一部现实意义的片子却不得好果,和片中的主人公的命运一样,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为了刘的苦心孤诣,给5星
这是部在90年代处处做到精致的电影,动作场面新颖惊叹。人物刻画都很棒。陈少霞端庄极了,金世杰悲凉慷慨老马仔,刘天王演好人比演混混要强,俞飞鸿惊鸿初现。很严肃悲壮,没有一点无厘头习气。听说当年幕后的刘天王一如片中的张特派员惨淡处境,也许正是片中那句“对不起,是你生不逢时”吧。
我觉得刘德华是影帝
影片立意和动作设计都很用心,可惜在薄弱的剧情面前显得很偷懒。尽皆过火尽皆癫狂之下,仍是一部庸片。
结局大胆!动作特技演员敬业程度加一分。故事大家围坐一起无脑碰撞就能出来
又是上海滩发生的故事,这一点比较俗。片子开头还有点意思,孤身面对整个上海滩的势力,这个感觉不错。但后来沦为二流,剧情什么的俗套,成了枪战动作片。刘德华那个时候真的很卖命,困难、危险的镜头很多,相当不要命。为了这一点也要给到3星。
好一句生不逢时 结局是残酷而现实的 正义的一方没有逃出另一方的手掌心 每个人都死的很惨 所谓的慈善家、“将军”道貌岸然 ,所有的一切都是权钱交易 甚至不顾人民的利益不顾兄弟的情谊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可惜生不逢时.
忘情水原作。俞飞鸿如果当年选择做一个花瓶,绝对是不输范爷的存在。结尾在93年来说几乎是引领了一个风潮, 给编剧点赞。
“对不起。你生不逢时。”天地虽大,竟容不下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仍遭人嫉恨的华仔和他曾经的梦想之舟天幕电影公司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