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东方男孩

HD中字

主演:奥利维尔·雷堡汀,基里尔·叶梅利亚诺夫,Daniil Vorobyov,Edéa Darcque,Camila Chanirova,Beka Markozashvili,Bislan Yakhiaev,Mohamed Doukouzov,Aitor Bourgad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3

 剧照

东方男孩 剧照 NO.1东方男孩 剧照 NO.2东方男孩 剧照 NO.3东方男孩 剧照 NO.4东方男孩 剧照 NO.5东方男孩 剧照 NO.6东方男孩 剧照 NO.13东方男孩 剧照 NO.14东方男孩 剧照 NO.15东方男孩 剧照 NO.16东方男孩 剧照 NO.17东方男孩 剧照 NO.18东方男孩 剧照 NO.19东方男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东方男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东方男孩》是关于东欧少年的巴黎街头故事。从波兰、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家非法进入法国的少年被称为“东方男孩”。他们大多刚成年,最大不会超过25岁,每天在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逡巡游荡。有的会主动搭讪和提供性服务,但由此带来的后果往往难料。主人公丹尼尔(Olivier Rabo urdin 饰)是位事业有成的中年白领,他在巴黎北站广场邂逅站街的乌克兰男生马列克(Kirill Emelyanov 饰),情不自禁的被对方吸引。两人约定时间和费用后,丹尼尔在家等待马列克造访,不料却等来一个暴力构织的黑色陷阱......  《东方男孩》导演罗宾·康皮洛是法国著名电影人,由他和劳伦·冈泰编剧的《墙壁之间》曾获2008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东方男孩》是罗宾·康皮洛第二部导演作品。电影以诗意的画面和稳静的剧情讲述一个男人与一个男孩从情欲纠缠到相濡以沫的特别故事,不但记录了街头移民少年的生存状态,而且展示了阶级、年龄、贫富差距等各种法国社会问题。《东方男孩》获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豪门孽债归家:碧昂斯电影作品名剑风流美味:沉醉于美味幻土杀神十号1994上海女性他是龙英语天堂来客(国语版)往日无足可惜权欲 第一季一家两口赵云传之龙鸣长坂坡无限正义毛骗 第二季极限17羽你同行美丽的一天全力青春那不是我2017辛迪斯巨蚊之灾踩线狂怒沙暴黛西与乐队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北站外的东欧男孩

巴黎的北站是巴黎各大火车站里面最不安全的一个,火车站本身就不算是个安全的地方,而且更不是幸的是,它还背靠18,19区,也就造成了难以避免的非法移民和安全问题。同时,北站也是各车站中最经常出现在法国电影场景里,去年甚至有部电影取名就叫Gard du Nord.

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这群北站外的东欧男孩们。故事的大纲也犹如豆瓣 的剧情介绍,没有太多曲折,简简单单的叙述。整个故事的编排也大抵保持和其他法国电影相似的节奏,很平稳地展开,缓缓地叙述,最后结尾一个小小高潮,又归于平稳,直至大屏幕闪出FIN。

对于为了表达一个想让观众相信,而故事本身,又让人难以置信,这本生就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事情。(本电影的故事完全可以上社会奇文版。)
而即便我们所知的故事,是如何地奇葩与不符合常识和逻辑,只要它闪烁出的那些情感交叠是来自于内心的,那便是已然能打动人心的一笔。这般想来,电影可以用的手法,也几乎只有靠这般缓缓的节奏,让主角双方在情感递进中,推动故事的发展。

本电影主角同性恋的设定,一定程度上,多少是能加深主角们情感递进的可信度。要是电影讲的是嫖客爱上妓女的桥段,总归是不那么地小清新吧。在绿茶与鸡汤的年代,温柔点,清新点,总是能多积攒些观众缘。好比,我好些个女性朋友,就坚决拒绝看阿黛尔的生活,只因情节太过生猛。

关于电影里的男孩们。

电影的海报是两个主角,但故事的主角其实是关于三位男性 -- 老男人,男孩,Boss。 而每个主角在这个故事中,都在这短短128分钟里,在各自的心灵路程上进行相应的转变。

比如,片头初始,男人在车站遇到男孩,徘徊犹豫,最终走向他,唯唯诺诺地留了地址,依依不舍地走上楼梯,惶惶不安地等着男孩的到来。然后,家里被一群东欧男孩洗劫,顺带还被言语羞辱。也不知道他是不想反抗呢,还是怕害了男孩(怕男孩被移民局抓走?)总之,你很难把这样一个身材尚算魁梧的中年男人标榜为一个汉子。而随着故事递进,虽然老男人始终保持一脸痴呆表情,但很明显能感觉到他的变化,越来越主动地定位自己与男孩之间的关系。最后,更是冒险去救出男孩,且关键时刻一手就结果了所谓的Boss.

男孩呢,电影的开始就有几个长镜头来表现他晃荡在街头,无所事事的生存状态。男孩放佛对什么都无所谓,好像对什么都没有感情,也没有未来的打算,或者人生的追求对他来说也就是一个路上的标语 -- 看过即忘。即便他因为内疚或是为了赚钱,之后还是再次来到了男人家里, 与他发生性交易。而此时的镜头里,观众也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好像他是多么敬业地在做一份工作,或者他真的把男妓当成一份正式生活。而之后,难以避免地对老男人产生了感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吧。于是,小心地打开心扉,告诉男人,自己的过去。在男人不信任时的,反复追问,与忐忑不安。与电影最初,男孩的满不在乎,形成对比,也表现了男孩在一点点地踏入男人生活后,自己内心的变化。

而Boss,个人觉得算是本片里,演的最有层次感的一位。从电影开始的张扬跋扈,黑帮疯头子的模样,再在男人家里的挑衅与疯狂,而之后在酒店里面对女友的容忍与对自己孩子的温柔,和对其他东欧男孩们精神和肉体上的控制。活活把一个假装反社会人格的主儿演的妖气与刚气和为一体。他那刚硬癫狂的形象却在车库里被老男人痛打之后,瞬间就崩塌了。之后躲在车库角落躲避移民局的“扫荡”时的茫然,而后的愤怒寻仇,却遭遇人走房空,于是愤怒转而成为满腔委屈。这位主演被从一个绝对的大男子主义的人,最后落魄成在空房间里哭泣的男孩,演的颇具层次感。

三位男性在同一个时间,空间里,各自关系中主动与被动的转换,力量的强弱交叠,被导演在两个小时里,缓慢地推进,却终让人信服,即这是一个温柔却不温暖的故事。。

并且它也不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反而到像一种肉体依赖,逐渐形成精神依赖的过程。片子里对两位主角间的性欲场景,也是着重就轻地带过。

看完故事后,深深觉得还是老话说的对,姜还是老的辣。所以,不要跟中老年男人抢男的,你都不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相比电影题目所影射的非法移民问题,其实也就是为电影更加一个设定。电影也没有过多对这个群体的其他人进去性格塑造,显得有些草率。

 2 ) 爱不应该被欺骗和恐惧所熄灭

电影把这份感情拍摄的平实、隐忍、克制,从没有过多的夸张的表情和演技,而每个镜头却充满了张力,完美体现出导演和摄像的功力。
乌克兰少年隐射的又是国家的动乱、贫富不均这样的命题,瞬间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虽然是一个和平的法国,却完美展现了另一个国度饱受动乱惊吓的人们的内心,大叔的爱情从不退缩,因为他的善良总是让他相信,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喜欢西欧和美国电影中展现的那种平凡而又豁达宽容的形象。


从情欲的放纵到相濡以沫的陪伴,一切都显得自然而又美好。

那么,大叔和乌克兰少年应不应在一起呢?
或许是电影接下来的命题。
毕竟这部电影从爱欲到爱情再到亲情的转变都有所突兀。
可以说,大叔对乌克兰男孩的爱恋从开头到末尾都展现在了一个孤独的中产阶级中年男子对一个少年的爱欲之上。最根本的是,有个人能恰当的派遣他的孤独和寂寞。


到此为止,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在欺骗和恐惧中将爱和希望奉行到底。

 3 ) 绝对的吸引

当一个阳光干净的男生站在你的面前任你挑选时,你会不会动心?当这个男生坦率地向你报价时,你会否选择成交?而你一路尾随跟进的这个男孩,明确的告知你四日傍晚六时就可以与你共偕枕席之欢,是你是否会在心中一阵激荡……

我们的丹尼尔显然给出了绝对肯定的答案,动心成交一阵翻江倒海般的激动,没错,当他拿着报纸走进男孩儿身边的时候,他就发现这个纯净如钻石般的男孩儿,触手可及的男孩儿,他只需要负担50欧元,便可以将他占有,对于丹尼尔来说,对面的这个男孩儿对他有着致命的绝对的吸引。吸引他的可能是青春的奔放,英俊的面庞,有些瘦弱的能激发他保护欲望的纤瘦的肩膀。丹尼尔如同一块粘性超好的膏药从路边到麦当劳再到车站,直至走到男孩儿面前搭讪。他开口的一瞬间就注定了在这场感情中他是主动的,热情的,甚至是丧失原则的,从后面他对男孩儿的纵容也印证了这一点,而细心的观众也会发现,这绝对的吸引不止是对于丹尼尔而言,对男孩来说丹尼尔也有着金子般的吸引!

男孩儿是战争的受害者,父母双亡的他无依无靠,混迹于巴黎的车站街头,品流复杂的环境让他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当父母都永远的离开孩子后,孩子就会将生死看的很透彻,享受生活中仅有的一点快慰似乎才是真实的,男孩儿有着固定的团伙,相对固定的活动地点,唯一不固定的是那份今天多明天少甚至没有的收入。因为这取决于他们这个团伙在今天坑害了多少苦主,他们这个团伙有一个话事人,所有人都要听命于他,男孩儿也一样。当有一个人上了他们的当,他们就会去大吃二喝一番,敲诈苦主是他们的重要生财手段,而是否真的存在肉体交易,我觉得不太重要,按理讲这不可避免,但是主观上我不觉得在之前男孩儿与其他人有过性交易。原因有以下两点,一,巴黎的绅士不少,但能绅士的对待一位车站小哥的应该不多,很明显男孩儿在团伙中并非是食物链的最低端,他可以拒绝不喜欢的人,而且从后面的剧情上看,团伙遇到敲诈对象时会不计大小不管价值一律拿走。大到家具家电小到台灯置物架全部细节干净,丹尼尔的家不就是连同相框镜子都被搬走了吗?所以敲诈所得才是这个团伙的主要经济支柱,试问有几个大心脏受得了这种疯狂的洗劫,甚至在之后还与男孩儿保持联系呢,应该只有我们的丹尼尔了吧?其二,男孩儿在之后与丹尼尔在阳台上关于做艾滋检查的谈话,男孩儿像受辱了一般斩钉截铁的回答“我为什么要去?我没有病!”其实看到这里我挺心疼男孩的,他为什么会有那么激烈的反应?为什么会觉得受到了羞辱?因为他之前没有与除丹尼尔之外的人做过交易,所以他可以很肯定自己没有病。不必去做那种检测,说到这里我就要讲一下丹尼尔对于男孩儿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当男孩儿在麦当劳里开始留意丹尼尔正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的时候,当他拿着汉堡慢慢吃着的时候,整个桌子上十来个小伙子,只有男孩儿,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发出粗鲁的笑声或者开低端的玩笑。因为一个人不管男女,在自己心仪的人面前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注意自己的言行仪态,尤其是初见之时,很显然丹尼尔的出现影响到了男孩儿。镜头到了下午。丹尼尔仍然在不远不近的跟着男孩儿,经过了中午进餐时的短暂眼神交汇,男孩儿不可能没有观察到丹尼尔的存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警察来的时候,所有人往着一个方向撤离,只有男孩儿反身走进了大楼内,因为他非常确定丹尼尔一定会跟上来,男孩看似无意,实则已经对丹尼尔有了明确的浓厚的兴趣,只是他不采取主动撩拨的策略,它采用的是钓鱼式的方法,让丹尼尔主动咬钩😂而热情澎湃的丹尼尔终于鼓起勇气开口了。你好!故事发展下去,彼此双方的吸引力更加强烈,他们之间犹如正负极磁铁一般,只需要轻轻向前一推,就会急速的吸引到一起很难将他们分开,而丹尼尔更是毫无原则的原谅了男孩对他的伤害,他也想拒绝,可是没有用,男孩只用了三言两语就让他打开了门,更“无耻”的为男孩端茶倒水,唉,该死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始于脸蛋儿的吸引力始于安全感的吸引力……

作为观众我幸福极了。关于吸引先到这里,下次我会重点分析一下两位男生。

 4 ) “什么让我们在一起”——《东方男孩》的欧洲统一梦


“什么让我们在一起”是法国电影《东方男孩》四个章节中第三章的标题。

《东方男孩》首先当然是一部爱情电影,讲述了法国中产阶级男人丹尼尔和东欧男孩马列克由肉体买卖关系发展到爱情关系并终于“在一起”的曲折过程。但是因为两个主人公的国族身份,电影很明显还具有政治影射的层面,即对西欧和东欧、东欧内部、欧洲大陆各国族等等关系的梳理。而标题《什么让我们在一起》这八字已然明确表达了编导罗宾•坎皮略对于欧洲大陆各国族“在一起”的诉求,并且显然也已经找到了实现这个统一梦的关键。

那么,关键是什么?

一、 东方和世界

虽然丹尼尔雇佣的保洁阿姨来自菲律宾,在第四章《霍特宾馆•地牢和龙》里也有很多黄皮肤的非法移民,但是根据剧情发展判断片名《东方男孩》的“东方”并不指向和法国隔着千山万水的远东。罗宾•坎皮略在《东方男孩》里目力所及的世界仅限于欧洲大陆,他的东方因此仅指东欧。

《东方男孩》影片名称用“东方”起首,很难不让人猜想电影将着力于展现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因文化差异造成丹尼尔和马列克交往的各种障碍和冲突。虽然东欧和西欧之间的文化差异没有远东和法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大,但是小差异不等于无差异。比如宗教信仰,即使都以基督教为主流,但法国主导的是天主教,而东欧主导的是东正教。再比如法国是最古老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乌克兰等东欧国家在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才结束共产主义进入资本主义。只是猜想终归只是猜想,电影根本没有涉及这些形而上意识形态的领域。罗宾•坎皮略关注的是更为基本的吃穿住行、谈情说爱,而这些领域在法国人和东欧人之间是你有我有,并无二致。

马列克是来自车臣的乌克兰裔非法难民。他和一帮来自俄罗斯、摩尔多瓦、土耳其斯坦、乌克兰的男孩们混迹在巴黎北站,以坑蒙拐骗为业,顺便也出卖青春肉体。正是后一点让他勾搭上了中年大叔丹尼尔。第一章《女王大街》除了勾搭的重头戏,罗宾•坎皮略用了更多的篇幅来描绘这群男孩们在车站晃晃悠悠的生活,他们喜欢吃全球化的快餐,还有一组镜头特别表现了他们得到一双耐克球鞋的兴奋。第二章《我是人质》里,丹尼尔因为非法召妓所以被男孩们要挟,并入室洗劫了他的家。在洗劫之前男孩们用丹尼尔的苹果电脑玩游戏,在客厅里伴着电子舞曲跳舞。再之后进入第三章《什么让我们在一起》,马列克瞒着伙伴们和丹尼尔偷偷来往,丹尼尔提出每月的包养费但是马列克宁愿要一部苹果手机。因为偶尔会留宿,马列克希望丹尼尔给遭劫的家再添一台电视机,第二天丹尼尔便扛回了一台三星电视机。耐克、苹果、三星、快餐、电子游戏、电子舞曲,《东方男孩》里随处可见的都是这些西方的、现代的、资本主义的物质生活标签。来自东方的马列克及其伙伴们热烈拥抱着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没有人回头看一看自己出身地的文化传统,并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坚持传统。

除了马列克被同伙控制这一外界的障碍以及因此引发的冲突,丹尼尔与马列克之间唯一的差异和障碍便是语言。第一次在北方车站勾搭,丹尼尔问马列克姓名,结果马列克用英语回答:“抱歉,我不会法语。”后来法语的教学便成为他们一项爱情活动,“手”、“手指”、“手臂”、“肩膀”、“胸部”、“乳头”、“脖子”、“下巴”、“嘴”、“笑容”、“我的笑容”、“你的笑容”。

在罗宾•坎皮略的镜头下语言被搭建成一座沟通的桥梁,他让丹尼尔和马列克从身体跨向精神,他们带着“笑容”带着希望前行。

同样关于语言,希腊导演赛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永恒与一日》却恰恰与《东方男孩》相反,在该片中语言是向后退的。老诗人亚历山大计划续写19世纪希腊民族诗人的一首长诗,他曾经向老年痴呆的母亲倾诉:“为何我一生都在漂泊?为何当我难得有机会使用我的母语时我才有家的感觉?当我仍能从寂静中寻回失落或遗忘的话语,我的脚步才会再次回荡家中?”但是这个续写计划难以为继,除了因为他罹患绝症来日无多,更因为母语已经失落已经被遗忘。所以在《永恒与一日》,语言是无望的。

诗歌失去了栖息的语言,亚历山大失去了他出生长大结婚生子的祖屋。因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祖屋被女儿女婿卖给开发商将拆除改建成公寓楼。同样失去家的还有被亚历山大赎救的阿尔巴尼亚小男孩。小男孩跟随老乡塞林逃离被战火摧毁的家乡,在希腊短暂停留,却不想落入了人贩子的魔掌。小男孩得救了,塞林却在意外中丧生。葬礼上,小男孩吟唱着一首挽歌:“哦,塞林!海洋如此辽阔,你将前往何方?我们将前往何方?就算有险峰山涧、警察军人,我们也从未退宿。如今我面对无尽海洋。夜晚我见到母亲,悲伤伫立门口。那是圣诞夜,山峰覆雪,铃声响亮。但愿能听你畅谈那些港口,马赛、那不勒斯,和那辽阔的世界。哦,塞林!说说这个世界!哦,塞林!说吧!”亚历山大失去了家,小男孩失去了家乡,亚历山大跟小男孩告别:“你将踏上旅程,走遍港口,走遍世界。”世界很大,何方是家?

而马列克幸运地在丹尼尔这里找到了家。有一场两人在超市购物的戏,推着购物车冲着镜头走来,马列克坦诚他的真名是罗斯兰,在车臣战争中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但就在这场戏里罗宾•坎皮略却意外插入了一个丹尼尔家的空镜头,镜头沿着房间走廊往里推。之后再次切回超市。为什么要插入这个空镜头?这并不是平行蒙太奇,因为在房间里没有另一个情节发生。但细思下来却会发现这是罗宾•坎皮略的神来一笔,它隐隐约约表现出在马列克心里丹尼尔的家已经代替了他失去的家。

当然最后丹尼尔帮马列克摆脱了团伙的控制,并通过法律程序收养马列克为儿子,正式成为一家人。如果说赛奥•安哲罗普洛斯对世界对人生是悲观的,他的视角是回望的;那么,罗宾•坎皮略在《东方男孩》里对爱情对人生对世界肯定是乐观的,他注重的是当下和未来。无论曾经的东欧和西欧是否属于两个阵营,终究属于同一个欧洲。

二、 男孩和男孩们

《东方男孩》的英文名是Eastern Boys。Boys是复数,确切的中译名应该是《东方男孩们》,除了马列克,还包括他的同伙。

男孩们的团伙结构明显取自现实。大BOSS控制着所有成员的身份证和护照,所以马列克不能随意脱离团伙,一如苏联在解体之前对东欧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控制。即使苏联已经解体多年,俄罗斯依然对东欧各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2014年春乌克兰的内战便是向西方(欧美)转还是向东方(俄罗斯)靠拢的分歧所致。

关于这三方,罗宾•坎皮略在电影中设计了一个别具深意的意象,当丹尼尔决定要马列克脱离团伙的时候,窗外刚好飞过三架军用飞机,而且这个军用飞机的意象连续出现了三次。紧接着的故事便是丹尼尔前往霍特宾馆拯救被大BOSS囚禁的马列克。所以那三架军用飞机绝对不是拍摄时偶然飞过窗外,它们预示的是一场战争,是丹尼尔、马列克和大BOSS三人之间的战争,在象征意义上则指向西欧、东欧和俄罗斯。

当然,现实远比电影复杂,至今乌克兰内部还存在亲西方还是亲东方的分歧,而电影在第三章结束时马列克就已经完全与丹尼尔结成了同盟。罗宾•坎皮略通过五场床戏一步一步完成了这个结盟的过程。

第一场,马列克主动送上门希望完成在北方车站协议的买卖。马列克在床上全程背对着丹尼尔,完事后他接过五十欧元便一声不吭地离开。

第二场,马列克又主动送上门,不过这一次他在床上和丹尼尔面对着面,甚至双臂环上了丹尼尔的脖子。完事后也没有立即离开,却怡然地拉上被子睡了一觉。之后更是自己去厨房找了吃食。

第三场,这一次是在上床之前进食,而且是两个人一起。事毕后则是两个人在床上教学法语的那段情节,语言随着指尖在两个人之间流淌。可惜这场床戏的收场并不愉快,丹尼尔希望马列克做一个艾滋的检查,马列克觉得受了侮辱愤而离去。而丹尼尔也抱怨马列克为什么“从不在这过夜?”

第四场,马列克开门见山告诉丹尼尔当天可以留下过夜。然后两个人慢慢吃饭洗漱。上一场的吃饭是隔着窗玻璃拍摄的一个短镜头,没有声音。这一场的吃饭是一组镜头,丹尼尔忍不住想要抚摸马列克,马列克傲娇地拒绝了:“吃东西的时候不动手动脚。”在床上丹尼尔情难自禁地颂扬马列克的美,一寸一寸亲吻他的身体。马列克幸福地微笑。

在第五场床戏之前是那场重要的超市购物戏,马列克跟丹尼尔坦诚他被战争摧毁的家世。被震惊了的丹尼尔回家后一直沉默无言,当晚甚至拒绝了马列克主动的求欢。这最后一场床戏以失败告终。

上床之前面对沉默的丹尼尔,马列克曾经爆发。

马列克:“为什么不相信我?我说的是事实。”

丹尼尔:“冷静点,马列克。我相信你。”

马列克:“罗斯兰!”

丹尼尔:“罗斯兰。是的……”

马列克:“你甚至不相信我叫罗斯兰。”

丹尼尔:“我需要时间适应。改变称呼并不那么容易。”

马列克:“如果你不相信我叫罗斯兰,那你根本不会相信我的一切。这不对。我的名字,你不在意。我的家庭,你不在意。炸弹、战争,你不在意。这些都是真的。我没开玩笑。用法语怎么说‘信任’?”

丹尼尔:“信任。”

马列克:“我信任你。”

丹尼尔:“你信任我。”

马列克:“而你呢?你不信任我。”

其实丹尼尔不是不信任马列克。他用之后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的信任。他不再和马列克上床,继而为马列克将书房改造成另一间卧室,因为“我不想再和你做生意。” 并且希望马列克能找一份正当工作,因为只有等某天马列克独立了强大了而不只是一个战争遗孤,两个人才能摆脱买卖的剥削关系,才能在平等的前提下发展一段真正的感情关系。

五场床戏两个人,是一个循序渐进关系慢慢改变的过程,马列克从开始的冷漠抗拒到主动示好,而丹尼尔则是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热情洋溢,进而跨入一个实际性的阶段,为马列克也为两个人的未来做长远规划。他们将彼此的未来托付给对方。

三、 信任

安德烈•德尔沃是比利时著名导演,而比利时是法语区和德语区交汇的地方,鉴于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冲突他曾经发表如下观点:“仅仅让多种语言共存,让多种文化自我在一个空间中共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考虑文化的‘交流’如何建立,如何激发,又如何完善地将‘自我认同’的概念干净地还予人。” ①虽然《东方男孩》放弃了东欧和西欧在文化层面的差异和冲突,着重于政治对人造成的阻隔,但把德尔沃句子里的文化替换成“人”、“国家”、“民族”却可以十分妥帖地表达罗宾•坎皮略关于欧洲大陆统一的梦想。丹尼尔和马列克在电影里如何建立,如何激发,又如何完善地将“自我认同”的概念干净地还予对方,就是西欧和东欧就是整个欧洲大陆国族之间如何建立,如何激发,又如何完善地将“自我认同”的概念干净地还予对方。电影完成了目标;现实,任重道远。

建立、激发、完善的关键是什么?“在一起”的关键是什么?正是马列克所要求的那个“信任”。





参考书目:
① 弗雷德里克•索谢:《安德烈•德尔沃:欧洲电影备忘录》,第3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 是幸运还是不幸?

很棒的电影,用很温情的手段,点亮了一个人的人生,却摧毁了一群人的梦想。虽然片中的小团伙头目面目可憎,可最终在停车场遇见警察立刻蹲在地上默不作声的无奈还是让人心生不忍,最终在daniel家俯瞰巴黎的落地窗前嚎啕大哭更是把电影推向了高潮。非法移民内部的混乱,暴力,黑暗,爱情,和无助,一览无遗。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男二号一样幸运,遇见爱自己的人将自己救离苦海,这部电影表象传达的男男版灰姑娘的故事在现实中是不可取的。在巴黎欢庆节日的爆竹声中,有些读出了快乐,可对有些人却是想要急切摆脱的噩梦。仿佛那激烈的战火,在数年千万里路的逃亡后,一路追到了巴黎,再没有藏身之地。所以可以想象,daniel的一个拥抱,是怎样温暖了小男二的心。但在巴黎,不只有一个被战争摧残过的孩子,其他人呢,是不是也有一个明亮温暖的家,一个爱自己的人,一个温暖的怀抱?

影片中很妙的选择了黑人女孩作为小团伙住的宾馆的看门人。同是移民的处境,一个非法和一个合法的区别, 很好的对称了各自的社会处境。也因为彼此根源的共同性-移民,所以宾馆中才存在这样一个黑色地带,寄宿那些非法移民。

电影很讽刺的地方就在于,最终daniel以法国公民的身份领养了男二,以一个英雄的姿态。但是法国这个国家, 却对那些挣扎在生存线上的非法移民们紧紧的关上了大门。

 6 ) Sex is not cheap.

这部片子的情节很简单:

单身中年男子车站找MB,不料引来一堆混混把自家洗劫一空,MB自觉愧疚,事后仍然回来完成交易。俩人来往渐多,从日完就走慢慢发展到过夜、甚至包月,本来大家各取所需,但是MB在中年男这里尝到爱的温暖,逐渐信任中年男,向其坦白悲惨身世。中年男震惊之余,开始思考俩人关系……

同样的故事被人以不同的形式讲了千百遍——金主爱上历经沧桑的性工作者,最后在学习相爱的过程中俩人都获得救赎……

影片中,东欧风情MB,送货上门,只要50元一次。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却不曾想,不仅家里值钱的东西被洗劫一空,到最后还得养一个大儿子。所以,这部电影基本上重复了一个普世皆知的真理——也许日久可以生情,但性交易/一夜情从来都不是轻松无负担的。尤其对于两个各有故事的人来说,一旦身体的亲密接触被延展到心灵上,一旦开始交流彼此床第之外的生活和历史,激起的火花将难以收拾。这既是一夜情之所以危险的原因,也是性爱的微妙之处——我们不可能成为纯粹的性欲机器,也不可能被生存的重担击垮所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但这个故事还有它的特别之处。这点特别也是我提笔写下这篇评论的原因。

首先,「同性」并不是本片人物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设想,如果电影中的男孩换成十七八岁的萝莉,会不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私以为不会。卖身少年和卖身少女,有几乎一样的禁忌性,两位主角情感线索发展的合理性,不会因为二者的性别相同或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这段关系的特别之处在于,由于两人之间年龄和社会背景差异巨大,最初诉求完全不同,最终却都能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归宿。这貌似离奇,却又十分符合人性特点的碰撞,并不仅仅有关两个私人之间的情愫,还涉及到移民生存状态这个社会问题。

影片开头以几乎沉闷的笔调渲染了一群东欧年轻人在巴黎车站散漫的生存状态,又让他们在陌生人家里进行了一场极具侵略性的狂欢。最后,旅馆生活的细节则用意颇深——看似玩世不恭的无情的Boss,也有孩子要喂,女友的不开心也会让他手足无措。

男孩对自己身世的坦白,是在颇有生活气息的超市里,两人如居家过日子般,边推着购物车边聊。中年男的犹疑,男孩好不容易放下戒心却没有得到十分信任的失落,既是在赋予情感磨合以合理性,也映射出两人的阶级差异。非法移民问题可能并不是全片的核心,却能作为一面镜子照出现实社会的某一面。这也是电影艺术的奇妙之处——它并不需要成为一部专讲某个严肃议题的枯燥之作,也可被看作当下世界有意义的一个侧面。

男人爱上男孩的理由很简单——你真漂亮。这也是发生洗劫一事后他仍然选择接受男孩性交易请求的原因。但正如前文所说,他不可能只把他当作排解孤独发泄性欲的工具,享受一个年轻美好的身体固然令人兴奋,但人类真实、理智的感情交流往往是最不可抗拒的。这个没有安全感的弱小的生命,足以激起任何一位具有正常人类情感的人的保护欲望。

他提出分床睡,不再愿意用钱来买他的身体。他给他办收养手续,把情人变成自己的儿子。但我以为,在这里「性爱」并没有直接转成「父爱」:他只是从内心深处的人性召唤出发,想要照顾这个人。通过和这个人发生联系,他终结了自己孤独乏味的中年生活,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救赎。也许这个单纯的出发点,才是我们最需要理解的「爱」。

性是最原始的欲望,却终究都会回归到头同样原始的爱。

 短评

片子亮点很多。时间不等的格局设置,代入感极强主动直接,却又克制冷静。对于人物没有表面上的批判,而将时间和镜头都用以情代表,分章节的叙述了一段由性生情最后超越情的故事。四段风格迥异,第一段记录,二段冷酷,三段叙情,最后克制的惊悚。最终合一为一段较为完美的故事。

7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几乎是今年看过最好电影。导演不愧是编剧出身,成功平衡了爱上妓女(男)的俗套爱情戏和令人紧张的"动作"悬疑戏。之前上课的老师是本片场记,曾把"轰趴"那场戏的剧本和素材给我们看过,当时就印象很深。摄影方面,一直选择日暮时刻营造了令人难忘的氛围。

11分钟前
  • 弗朗索瓦张。
  • 力荐

昧着良心给了四星,因为这是所有大叔控的福音,并捅了捅身边的某人,说你再不对我好点,我也去找个这样的法国大叔替代你,看人家多善良勇敢还多金。

1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画面还是差了一点

19分钟前
  • 子不语
  • 还行

完全不喜欢 / 移民问题硬 / 关系变化缘由太小 / 第二部分空

21分钟前
  • 阿联酋十四阿哥
  • 还行

开头两场戏都太长,男主是可以乱真的法版凯文·斯派西(真人也是如此!)。车臣的梗简直是弱爆了,糊弄发达国家观众的节奏啊。问题解决也很坑,法国果然是要通过“收养”这种方式来消化欧洲一体化的问题么呵呵呵……不过摄影和表演都不错,黑帮老大深井冰有点走莫娘娘的路数呵呵呵……#TIFF13#

2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编剧出身的导演在片中采用克制而冷静的章回体(四章),对男妓行业也没什么道德判断。开篇一组俯拍长镜有堪比纪录片的真实感,很多细处都颇有小情调。电影在威尼斯得了地平线大奖,不过影展版的片长实在太over了(2个多小时!),正式上映估计会有删减吧~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莫名被治愈了

33分钟前
  • 还行

法国Kevin Spacey对乌克兰小鸭子由欲望转父爱地节奏也太快了吧。。。

37分钟前
  • okcomputer
  • 推荐

剧本是很大的亮点,四个章节各有风格却又统一,开场俯拍的纪录片式镜头,第二场迷幻下又隐藏不安的情绪,第三场温暖生活化的感情戏,第四场克制的惊悚。简单触及法国的移民社会问题,最后被性关系向父爱突变的孤独中产阶级拯救。影片的制作和年轻男主角的演技稍差。多金又会照顾人还教法语的大叔哪里找

38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他们像情人、他们像父子,亦或者都是~

43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三星半,我不知道最后是不是爱情,但应该是互相依靠的爱。其实电影很平淡,但感情一点点流淌出来,让人看得很舒服。乌克兰男孩细看的话也是挺有味道的,大叔也是个帅叔尤其还是个温暖款。我对男男爱情电影从来不要求什么剧情,我怕悲剧,只要感情真挚感觉温暖,就算拍过日子的纪录片我也喜欢。

46分钟前
  • Flora
  • 推荐

有钱有家有国真好。东欧少年胜在了那个酒窝,每次低头笑的时候,酒窝一出现就绝对缴械投降。故事有点长,分段式的工整。最爱第三段,最俗也最暖。一个中年危机,一个非法移民,结尾反转得有点猝不及防。

47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好的同志電影,一面是男妓與客人由性生愛,一面是法國的東歐移民問題,一小一大兩條線相映成趣,前一條線的處理更佳,沒有過多道德批判,在一次又一次的做愛之後彼此的心開始靠近,最終生愛且超越愛,反之,後一條線對於移民問題的討論停留在表面,為前一條線服務。

50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到善良耐心的金主!

51分钟前
  • 范塔西
  • 推荐

从男孩到男人的进化史,岁月将他们拉扯开,然后用粗糙的年轮概念区分定义,性爱是根源、是桥梁、是安全感、是四下无人时能够彼此相拥的真切,即使压抑的做爱喘息掩盖住了喷薄而出的爱情呼叫,即使没有过去和未来扶持,那份幽深怆然的渐变情愫都是心中珍宝,因为我们是两个人,我们拥有全世界。

56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完美的大叔~以小见大却不说教,非常动人。

59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这是个具有反思精神的同志电影,对于中产阶级的虚伪和移民人口的艰难,东欧战乱的残酷都点到为止,全片干净利落叙事严谨,颇有德国电影的风韵,把男主角被洗劫一空的豪宅当开篇,最终成就了一个重建爱情和希望的好故事

1小时前
  • 兮称
  • 推荐

太长了,乌克兰男孩不够美,题材不是喜欢的类型

1小时前
  • 人可
  • 较差

编剧只顾着形式主义了,人物被彻底架空了,性格扁平、刻板、想当然的角色毫无说服力,也许独立小片都是这么拍,手法克制再牵扯点所谓的社会问题,一切就像不痛不痒的例行公式。酷似法国版凯文·史派西的帅大叔算是一个让人坚持看下去的理由,只是这样的结局太绿茶婊了。★★☆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