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人看后的第一感觉是客观,但其实这说不上客观,我想这种感觉直接来自于林克莱特用的纪录片手法——访谈。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伯尼杀了马佳丽,但伯尼是个好人而马佳丽是个坏脾气的high-nose(这在电影中不仅用访谈的形式通过其他人的观点刻画,还直接用了影像以证实其真实性)。导演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抛出了问题:杀人是错误的,但如果是一个好人在困境中杀了一个欺负自己的“坏人”(马佳丽在本片中的形象毫无疑问是坏的),那么他该不该受罚?这触及了法律和道德的构成和实现:法律和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条款,也是关于人的,最终也归于人。我们看到,在迦太基镇,道德和法律的标准非常不稳定,人们一再地为伯尼的杀人行为找原因,而从不关心受害者。在小镇里,人情胜过了法律和道德,得出了有悖于法律道德的结论——伯尼无罪。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并不客观,其原因在于,导演并非忠实于客观地展现人物,他有意地回避了伯尼享受马佳丽太太的荣华富贵的时候,而着重刻画他用这些钱帮助小镇居民。对马佳丽,导演将她刻画得近乎邪恶,也未曾试图给出她如此“邪恶”的原因。 不,导演的目的在于展现法律和道德的本质。他通过访谈和影像两种方式,将好伯尼和坏马佳丽的形象极端化(不管是在其他人眼中,还是观众所见),将人情与道德法律对于有无罪的结论冲突加剧,使得“人情”方有非常充足的理由——伯尼一直都是个好人,好人受欺负,自卫/过失杀人/一时间失去理智等——去反对法律得出的结论,从而去激发观众对此的思考。也即,展现冲突才是导演最重要的目的,为了达到好效果,导演选择了不客观的展现以将碰撞的力道升至最大。
林克莱特很独特一部作品,等我都看完了再试着总结他的东西。
正如检察官所说,伯尼是个演员,演技精湛的演员,他精于自己的角色,并善于将温情和道义散播给小镇,并努力成为最不可替代的那一个,但我相信,由于德克萨斯州特殊的法律地位,作为随时可以退出联邦的州,这个镇子发生的故事其实是美国社会自由独立精神的缩影,当理查德·林克莱特以伪纪录片的视角试图将观众精心设定的戏剧情境中,那些独立于情感之外的律法和公里仿佛微不足道,法律的存在感似乎在人们对伯尼的不断赞美和缅怀中前所未有的微弱,当然,结局是,因为案件过于受到关注而改变了庭审地点,检察官靠一己之力将人们心中的SWEET送入监狱,这不能不说是小部分人的胜利,也是司法独立的胜利。
从观全篇,伯尼的多重身份总能给人带来困惑,他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给教堂捐款,给儿童购买游戏屋,返聘失业的花匠,但这一切与他谋杀的事实毫不冲突,我们仍然相信,最初他是出于善意的安抚来接近纽金特夫人,也正是他不善拒绝的纯良品质,让自己逐步沦为理想的奴隶,但是对伯尼的苛责仍然会大于他的付出,不因公众和舆论影响法律的正义,不因道德上的优越而践踏公民权利,也许是导演想传递给我们的信心,用黑色幽默来形容本片似乎过犹不及,当伯尼扮演的角色一次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我们的心理预判也希望陪审团能做出一个无罪释放的决定,我相信这是大多数人观影之后的第一感受,但是不论身处何处,伯尼仍然是伯尼,可以再监狱里教狱友如何将西兰花炒的油绿,也可以为迦太基镇上的逝者做刺绣和祷告,他扮演了自己应当的角色,伯尼是演员中的角儿。
是的,这就是伯尼。
如果惩处罪恶带着个人的目的,那又是什么性质的呢? 一场法庭辩论,控方的检察官的辩论感觉存在着对人格的诽谤,故意激起民愤,虽然达到了最后惩处罪犯的结果,但却不是真相。司法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只要一具尸体,然后让那个枪杀的人接受严峻的惩处就行了,很多东西就是走走形式,不走心,犯人的人生估计没人过问,大多人不愿意费大力气了解真相。伯尼确实应该坐牢,但是人们有必要知道,he is a really good person。we need more。
本来想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但对于本片来说,其实只是一个人刹那间的决定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而已。对于法制社会,不应因为他平时的行为而维护掩盖他的罪行。可惜,在本片的角度,无论是DA的出发点和他的行为,都更有投机的味道。所以在我看来,导演其实是更倾向于同情伯尼。我个人也更倾向于缓刑或者是减刑,至少对于一个能把做善事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去的人来说,再虚伪也远胜那些连这些虚伪都不屑一顾的真恶人。
Jack Black演技很不错,各种小动作很娘的说。片尾看演员和真人还真是有些像,cast director找人很准。
四星
理查德·林克莱特和杰克·布莱克再聚首,依旧有着神奇的化学反应,前者带来一部很自然的电影,后者带来了一次伟大的表演,你不能说这是喜剧,但黑杰克的表演赋予了电影一种滑稽、黑色的感觉。宗教信仰,人情世故,普通人眼里主观的善恶评判与法律制裁,不去制造戏剧性,只是展示戏剧性。★★★☆
这个结尾配不上故事展开的方式
无功无过吧〜
影片采用了旁人叙述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起谋杀案,并试图深层次地讨论善恶观的相对性问题。杰克·布莱克此次的表演有种内敛的喜感,使得伯尼这个人物看上去很讨喜。影片前半段在树立角色性格时做得比较成功,但后半段出现戏剧转折后,片子就松懈了下来,有些遗憾。
原来是真实事件改编。这也解释了导演为什么始终通过外围讲述这一事件,却从不深入角色内心。那是因为我们的一切结论同样要来自外围信息的综合并推论。杰克·布莱克与马修·麦康纳都有很出色的表演,让本片有些怪怪的冷幽默。略带点伪记录的感觉,招来一群呆人,以采访的形式介绍整个故事。
有想法,用心,但不太好看。
typical伪纪录片
呵呵呵呵 so 讽刺
只有真实事件才能这么的……让人说不出的感觉
jack black转型咩。。开始以为是个伪纪录片,没想到是真实事件改编啊啊啊。。德州出人才啊。。。满奇妙的事儿,我喜欢啊啊啊!
林克莱特用Mockumentary的形式讲述——也仅仅是讲述了这个故事,他不试图去进行更多的分析,但却做了巧妙的道德视角置换,是非曲折看似不予置评却尽在其中,这种怪异的黑色幽默太有感觉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是讽刺美国右翼的~
觀影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一個人被所有人討厭的時候,Ta是不是就死得活該,Ta是不是連生命都不值得擁有?Richard Linklater導演用偽紀實手法,從小鎮居民、檢察官、兇手角度思考,卻唯獨缺少了從被害者角度出發。Jack Black是一個好演員,但他那張鬧劇版的臉總讓人出戲。
看的时候会思考,当你处在伯尼、检察官或者小镇居民的位置,你会怎么想。
anti sunset blvd docudrama
本片根据发生在德州的一起真实事件改编
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的导演新作。故事张力简直不忍直视啊,伪纪录片的形式也不好看。但是贵在林肯律师马修麦康纳和杰克布莱克的表演真心精彩,一直当后者是喜剧明星,当得起【收放自如】四字。三星。
又用采访,又用揣测。死胖子唱歌跳舞真不错。本来这么如此“好”的人。真实的故事加分。有亮点。86
演员真不赖,black演黑色幽默
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该死的,比如这个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