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视剧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看的,但是我一直都记得他的内容。 说不上是多精美的制作,现在看来,画面也很粗糙,没有什么特别多的观赏性,没有所谓的流量小花,也没有小鲜肉,可是我依旧很喜欢它。 整个电视剧我最喜欢的是王政君。这个电视的主线就是这个女人一生的起起伏伏。电视剧里的她真的很美,一生都很美。她刚直不阿,有毅力,有智慧,但是同时又缺少了那么一点温柔小意。
她不缺手段,从后来她调教刘骜的嫔妃就能看出。可是她在她的丈夫身边的时候,没有用过这些所谓的手段,是真的她那么善良吗,并不是。她只是懒得去动手,或者说并不想去争宠。
她会做好她的本分。身为一个家人子,一个太子妃,一个皇后,一个皇太后,一个太皇太后,这些都是本分。她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不耍阴谋,不去争宠,是为什么呢。
大概是心里藏了一份爱情吧。一份不能轻易说出口的爱情,一份没有机会让它开花结果的爱情。
当时,是萧育亲手送她登上太子妃的位置。是她喜欢了这么久的人啊。
萧育和王政君都是善良的人,也都是通透的人。曾经萧育是真的想要带着王政君走的,只是王政君的命格不该如此,她注定是皇室中人。所以,能陪着你就很好了。
傅子元也想,所以他成了阉人。他喜欢那个小女孩,只喜欢她,一喜欢就是这么多年,他总是会在打雷的时候轻轻捂住淳于瑶的耳朵,温柔的安慰着。而萧育永远都会站在王政君的身边,在她需要的时候提供最需要的帮助。
萧育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女人,但那都不是他想要的。年少时鲜衣怒马,流连花丛,此去经年,再从西域回来,看清了自己的心,心里和身边已经再也容不下任何一个人了。从此,他只会更加恪守为人臣子的本分,好好辅佐帝王,教育王储。也依旧会在起风的时候,为心爱的人披上披风,在心爱的人的夫君离世的时候,送给她一个朋友之间的拥抱,在需要有人承担罪名的时候,为她去顶罪。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她相信吗,那个一直自诩风流的人,真的很喜欢很喜欢她。她大抵是知道的吧,这么些年,她的心里也一直都有他,但是不能说,当时还有机会的时候,他都没说,现在大概只有在最后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才能互诉衷肠了吧。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眼神是不会骗人的。当你喜欢他的时候,眼睛里会有光芒,即使下一秒就要离开人世,能再看你最后一晚,那样也好。
真好,从萧育遇见王政君的那一刻起,他的眼神就从没变过。
写于 2013年2月2日
准备写这篇影评时,我迟迟等待着更强烈的感觉,而自身也似乎瞬间幻化成剧中旁白的老者——老年的王政君。满头鬓发,褶皱的脸上是一生历尽沧桑与起伏的沉淀,我无法对她下一个定论,就如同无法对秦始皇、武则天、慈禧他们那样,历史终归被后人改写,已难以追溯其真相。
我看到了王政君三分之二的人生,在她开始成为太皇太后之时,历史大剧戛然而止,我没走进她的暮年,有些不舍。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太子虽无心选妃,她却被选中当了太子妃;皇上一辈子都没爱过她,可她却在唯一的一次侍寝就顺利怀孕;汉元帝刘奭宠过一个又一个婕妤,可她还是当上了皇后;历尽九死一生受人祸害,最终还是顺利将儿子刘骜送上皇位,并成为皇太后;当皇帝儿子因为纵情声色死在赵合德的床上后,她竟然还是能乘风破浪稳坐太皇太后的位置。可她却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在永巷这样的地方度过她近乎一辈子的时光,从没得到爱,从没快乐过,从没得到宁静,世界上最重要的三个男人,父亲抛妻弃子,丈夫视其为摆设,儿子叛逆妄为,她永远像那双厚重的木屐,一步一步地敲击在我的心上,她被人羡慕着,却被苦闷吞噬。
在这部剧中,我也梳理清了很多西汉美人的足迹,早在看《王昭君》的时候,就在里面看到了配角王政君,原来她们是同个朝代的家人子,后又知道了张婕妤、许皇后、班婕妤、赵飞燕、赵合德等人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汉宣帝开始到汉成帝,这段纷纷扰扰的皇室“家务事”,以及那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永巷里的“花”开“花”落。
这部电视📺剧《母仪天下》距离现在也好多年了。看的时候,對整部剧印象最深的就是佟丽娅饰演的赵飞燕和郭珍霓饰演的赵合德!佟丽娅用舞技征服别人,郭珍霓用演技征服。佟丽娅饰演的赵飞燕罪经典的场景就是那段鼓上舞,一颦一笑真的美啊,特别是那个经典的回头。佟丽娅的电视剧里,在跳舞时,最能get到她。那段眼神表演的太好了😄!
全文3393字
我现在很生气,因为我刚刚重刷了一遍电视剧《母仪天下》,袁立、佟丽娅、郭珍霓等人演的那一部。我是真的……恨啊!
上一次看这电视剧是在八个月之前,当时就很想为王政君这个角色写点什么,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角度,或者说契机(其实就是懒),直到我读了《非暴力沟通》(by马歇尔·卢森堡)这本书,我要的契机终于来了。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浮现出电视剧里王政君那张端庄沉稳的脸,我就知道我现在非得为她动动笔不可了。于是读完这本书,我第一时间重新看了这部电视剧,虽然是两倍速地刷,也花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一次看这部剧和上次看的感觉还是挺不一样的。上一次是冲着飞燕合德看的,看完后心情很沉重;这一次看完则是生气多过沉重,我气电视剧里王政君的软弱无能,气她凭欧气抽到一手的好牌,却凭本事打得稀烂;上一次我讨厌傅瑶这个角色的自私阴狠;这一次我却发现,王政君和傅瑶其实是很相似的人,她们俩终其一生都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区别在于傅瑶是自知的,而王政君至始至终都觉得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且无可奈何的。
《非暴力沟通》里提到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推卸责任,而是要以“我选择做什么”,来替代“我不得不做什么”,讲到这里,终于顺利和《非暴力沟通》扯上关系,电视剧里王政君悲剧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会沟通所导致的。所以全剧都透露着一股有口难言的憋屈感。神奇的是你不管站正派还是反派,这股憋屈感始终都在,站正派王政君吧,一辈子虽然身份尊贵,但丈夫不疼儿子不爱的,一辈子没有正经享受过天伦之乐,还处处被对手傅瑶算计;站反派傅瑶吧,虽然丈夫疼爱儿子孝顺,但一步落后处处落后,想要挤掉王政君的愿望到老到死都没有完成。这部剧里没有一个人是畅快的。嗯……,也不是完全没有,我吃货阿媛就挺快乐,唯一快乐的人。
历史上的王政君身居后位61年,凭着惊人的好运在史书上留了个名,时人对其的评论最多的,归总归总也就是“妇人之仁”四个字。今天我们不谈历史上的王政君,只谈电视剧里的那一个,电视剧的经纬脉络虽然摘取自历史记载,但为了剧情需要,难免对细节做了诸多修改和演绎,为避免误会和争议,还是特地说明一下。
文章写到这里,其实我已经冷静下来了,随着情绪一起离开的,还有脑子里所有的语句。我突然不知道怎么来写她了。
我讨厌王政君吗?不讨厌,我甚至有点喜欢她。就因为到底还是喜欢的,才会对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那么耿耿于怀,才会为她的这一生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根据电视剧的剧情,政君的这一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家人子阶段,性格内敛沉稳,心思单纯。
第二,太子妃阶段,带着美好的期盼嫁给太子,婚后却倍受丈夫刘奭冷落。
第三,皇后及太后阶段,对丈夫已经没有任何期盼,所有心思都在儿子刘骜身上,偏偏把个儿子养成了仇人一般的存在。
而造成她这一生悲剧的源头,甚至早在她未入永巷之先就已经写定,她生在一个无法表达自己的家庭里。
父亲王禁宠妾辱妻,对母亲李氏毫无尊重,不仅肆意打骂,最后还将她休了,政君因为替母亲出了一回气,被父亲吊起来折磨。历史上政君父母离异实是因为母亲嫉妒父亲宠爱姬妾,主动离婚。但这个修改私以为改得不错,要不然我实在无法理解,一个如此有个性的母亲,为什么会养成政君这种锯嘴葫芦一样的性格。
童年的经历,和母亲面对折辱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隐忍,在后来内化成了政君性格的一部分。她曾经在暴室里被虐待得不成人样,但依旧坚强的活了下来,这和母亲留给她的那份坚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神志不清时,她对前来救她的萧育说:“我第一次听到你的箫声,就很喜欢你,可是,我不能说。因为我从小就不能说真话。”就是这句话让我第一次为政君感到心酸,她塑造了一个完美无缺的自己,大气、沉稳、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然后把最真实的自己,会有情绪,有脾气的那个自己给关起来了。她有一种情感上的习得性无助,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同她分享内心的痛苦,所有难过都只能一个人消化。我都没有办法想象,这样的生活,得有多么苦闷。《非暴力沟通》中提过,一个人无法表达自己的需要,是十分痛苦的。佛教说人生八苦之一是求而不得,但连求都不能求,是不是就要更苦得多。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事实、表达感受(包括体会别人的感受)、弄清导致这个感受的需求是什么(包括理解别人的需求)、提出具体请求。以及附加的倾听、表达感激、示弱、请求帮助这些技能点,除了观察,剩下的政君一个都做不到。
如果说家人子阶段傅瑶的借刀杀人是有心算无心,政君人微言轻,又没有半点证据,只能隐忍;作为太子妃,不得太子刘奭的欢心是因为刘奭根本不喜欢她这种端庄大气款的,而是喜欢磨人小妖精型的女人,实在改不了自己的性格去迎合的话;那作为一个母亲被儿子所疏远,就真的有政君不善于沟通的原因在里面了。
骜儿厌学,政君的反应是责骂,并没有了解骜儿的感受——老先生讲课太死板无聊,和骜儿真正的需要——想要学习一些自己更加感兴趣的东西;
骜儿犯了错害怕受罚,政君的反应是拿亲情压他,“你执意不跟我回去,就让天下人都耻笑为娘好了。”而没有体会骜儿真正的感受——害怕,想要逃避惩罚;
刘骜爱上宫女银欢,政君的反应是暗地里调走银欢,让傅瑶有机可乘,又在银欢怀孕时送她出去,傅瑶派人去追的时候马车翻车,银欢意外死亡。刘骜和政君母子关系进一步恶化,政君又在这时候强塞了许娥给刘骜做太子妃,从头到尾没有和刘骜有过半点商量,甚至请了圣旨,拿皇帝的旨意来压制刘骜的愤怒;
往后种种无一不是这样,政君为刘骜步步为营,处处精心,但处处都没有问过刘骜自己的意思,只是以自己认为好的方式来安排刘骜的整个生活,把刘骜保护成了大龄熊孩子,保护得叛逆无比,也愚蠢无比。如果母子之间事事都能有商有量,关系断不会恶化到这步田地。刘骜直到要死都不知道政君到底为他付出了多少,不知道政君要的只是一个能体贴自己心意的儿子;政君也直到最后都不知道,从小刘骜要的不过是政君承认自己也是个有能力的孩子。
政君一直说自己别无选择,其实不是,她觉得自己没有选择,是因为她这么多年来在情感上一直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过得如履薄冰。对刘骜多表达自己的爱就会把儿子惯坏吗?让刘骜知道自己生活在怎样危险的环境里就会把孩子吓坏吗?让皇帝知道自己是因为羡慕他曾经对司马良娣的温柔,也渴望的到这样的呵护才愿意嫁给他的会很丢脸吗?都不会啊。政君是自己把自己逼到了绝路上,逼到了身边空无一人的地步。
如果能有机会穿越到电视剧里的世界,我还真挺想把《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带进去给她念念的,至少告诉她其实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感受到这个地步;有些需要是可以正当表达的;你儿子很聪明,只是顽皮一些懒得学,没有必要把一个活泼的小太子保护成温室里半点风雨都没经历过的小花朵;你真的没有那么多的不得不做;你丈夫跟你谈感受的时候你听着就好了,他不需要你这时候给他讲大道理;你可以在丈夫和儿子面前示弱;多听听你自己心里的感受,对自己诚实一点,你不需要这么完美啊!
末了不免要长叹一声。终归也只能是想想,很多东西知道了不代表能做到,就算我真的有机会跟电视剧里的政君说以上那些话,那从听到,到真的掌握了书中所介绍的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又要花多长时间呢?反正书我看完了,方法说实话我也没掌握,理论还是能掰扯几句,轮到真的要沟通完全做不到。人生很长,有时候我真的会相信存在宿命这一说。就比如很多人逃离了一辈子的原生家庭,最终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从自己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句话里,发现兜兜转转,原来始终都没能摆脱。那能怎么办呢?好好和自己沟通一下,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真实需求,最终,放过自己吧。和自己沟通也是非暴力沟通很重要的一课,却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真诚推荐《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自己在与家人的沟通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跟政君和刘骜的关系有些像,但没有紧张道这个地步。我很希望我妈妈能够承认我这个女儿是优秀的,而不是在我要留在外面打拼的时候告诉我你不行的,快点回来;我很希望我妈妈能够理解我的焦虑,而不是在我抗拒她所安排的相亲的时候指责我不懂事。沟通是人生一门必修课,我却活了二十多年,才知道我之所以生气不是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的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知道我还可以和自己沟通,像我一向倾听别人自己那样来倾听自己。
就像前文所说,看了书可能也未必就能马上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什么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在心里种下了这个种子之后,我相信总有一天是会有收获的。
就是在看赵飞燕
当年的良心剧呀!赵氏姐妹可恨却也可怜,美貌更是让人无法抵挡。政君很惨了,所有的人都喜欢她敬佩她,偏偏丈夫不爱她,儿子不亲她。萧育说,政君是雪山,而傅瑶是山丘,人们也许更喜欢秀美的山丘,但绝抵不上征服雪山的快感。这个女子的一生,可悲可叹。
现在想想 扮相惊艳的无疑是赵飞燕 演技惊艳的却是赵合德
后面,赵合德,真,极品呀。。。
演赵飞燕的那个演员叫什么??长的真不错
佟丽娅在这里超惊艳,演赵合德的演员看过好多她的剪辑,真的是媚到骨子里了,一个惊艳到骨子里,一个媚到骨子里,两个演员出现真的是超大一个亮点
大长今+大奥+金枝欲孽+大明宫词,编剧越来越好当了。
五星全给佟丽娅,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个惊艳了我的美人叫佟丽娅,当时看的太入迷了
这部剧美女真的超多,都是美的有辨识度的,剧情情境都特别好,当时最喜欢的就是飞燕合德,丫丫和郭姑娘太美了,每一帧都美如画,演技也好,特别是郭珍霓,合德真的媚到骨子里,合德最爱的还是飞燕啊,姐妹情深,可惜帝王无情,后世换来的也只是红颜祸水啊
“夫人,求您帮我丈夫升官吧”,“没问题,只要你帮我办一件事,事成之后包你荣华富贵”,“夫人请吩咐,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你去帮我把皇后干掉。”----看到这里我不禁在想:编剧的智商要低到什么程度才能设计出这样的台词啊?
最惊艳的不是赵合德吗?
你们夸100遍赵合德,我还是要表白赵飞燕,虽然公知袁是主角,然而演的真是毫无亮点,因为公知袁-2星,因为佟丽娅打4星
赵飞燕美死了。
第一眼一定是惊艳于赵飞燕的颜值,可到了后面,一定会被合德的柔媚所折服!郭珍霓多演点古装角色吧!
很小的时候看的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赵合德,甚至深刻的理解了美人在骨不在皮这句话,又娇又媚,还若即若离的美人,非常引入入胜了。
萧大人玉树临风
佟丽娅真是鹤立鸡群。那个神采风韵,别人根本没有,仙女跟凡人的鸿沟。
合德的颜我太喜欢了
佟丽娅太漂亮。。。
赵飞燕容貌舞姿无可挑剔,十分符合历史上美人了,赵合德容貌不如姐姐,风情媚骨更胜一筹,这两姐妹选得不能再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