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HD

主演:彼得·乌斯蒂诺夫,简·伯金,洛伊丝·奇利斯,贝蒂·戴维斯,米娅·法罗,乔·芬奇,奥丽维娅·赫西,I·S·乔哈尔,乔治·肯尼迪,安吉拉·兰斯伯瑞,西蒙·麦考金戴尔,大卫·尼文,玛吉·史密斯,杰克·瓦尔登,哈里·安德鲁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78

 剧照

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1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2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3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4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5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6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13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14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15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16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17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18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19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国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痴情的神枪手 Jackie(Mia Farrow 饰)将贫穷的未婚夫 Simon Doyle(Simon MacCorkindale 饰)介绍到朋友 Linnet Ridgeway(Lois Chiles 饰)的庄园工作。谁知不久后 Simon 与 Linnet 结了婚,两人还如胶似漆地去埃及度蜜月。愤怒的 Jackie 跟到埃及,时时骚扰纠缠。在尼罗河游船上,Linnet 发现除了 Jackie 之外,船上很多游客都不怀好意。上岸参观卡纳克神庙时,一块巨石从高高的柱子上掉落,下面的 Simon 与 Linnet 差点丧命。可是,针对 Linnet 的谋杀并未停止。Linnet 躲过了一劫,却没躲过第二劫。除了 Linnet 惨死床上,Linnet 的女仆 Louise(Jane Birkin 饰)、声称目击到凶手的 Salome Otterbourne 夫人(Angela Lansbury 饰)都被灭口。经过调查,侦探 Hercule Poirot(Peter Ustinov 饰)发现,除了 Jackie 和 Simon,几乎每个游客都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和时间。 那么,凶手究竟是谁?他是如何实施犯罪的?而之前推下巨石的又是谁?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痉挛1974迷幻人生旦后飞天大盗第八季7年的爱一个经典的恐怖故事绑架大明星精致晚宴大独裁者1940恶灵春梦铁道卫士狂妃千寻笑八仙粤语地狱活死人犯罪现场(国语版)难得有情郎倩女幽魂1960对手夏威夷特勤组第四季黑吃黑1972迷幻学院喜得千金飞侠小白龙

 长篇影评

 1 ) 当所有矛头都指向仇杀,那肯定不是。

看了今年的影版《东方快车谋杀案》,结尾居然暗示要接着拍《尼罗河上的惨案》,吓得我赶紧回家翻出78版的影版出来压压惊。翻拍从来不是原罪,有些翻拍作品能翻出新意那无任欢迎。但如果还按着今年影版的套路,拍的是福尔摩斯而不是波洛的话,那岂不是到时要我大菠萝到尼罗河里游泳捞枪?
言归正传,78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真是非常典型的英国电影,开头就是英国田园与古老的庄园,一个美丽而单身的继承人,结个婚都要上头条。分分钟感觉走进了唐顿庄园。
埃及蜜月开始后,非常阿加莎地——整条船上都是继承人的仇人,无关的路人甲也觊觎她的珠宝。不过为了珠宝杀人这种事在阿婆的故事里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剩下的都是仇杀。当你信心十足地往这个方向猜的时候,你肯定错了。
整部电影的节奏虽然不快,但却非常吸引人,即使是来自1978的渣画质也不会让人昏昏欲睡。然后还能看到年轻时候的麦格教授,非常值得重温。

 2 ) 六位影帝影后 —— 这电影的演员阵容强到无法想象

今天再看1978年版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我是带着敬畏之心的,虽说电影史上不乏大牌云集的电影,比如2002年的《八美图》,但当你带着想看大咖飙戏的心情去看电影,结果难免失望。《尼罗河上的惨案》给我的经验却全然不同。小时候看译制片版,哪个演员都不认识,却记得每个角色都熠熠生辉,长大才发现,这电影的阵容实在是有点可怕:

演员里包括了三位奥斯卡影帝(Peter Ustinov,David Niven,George Kennedy)、两位奥斯卡影后(Bette Davis,Maggie Smith)、一位金球奖影后(Mia Farrow),饰演Dr. Bessner的Jack Warden 也拿过两次奥斯卡提名;还有三位美女表演上的名声稍逊一筹,但美貌和才华也可以用“划时代”来形容:三次奥斯卡提名的Angela Lansbury,大名鼎鼎的Jane Birkin(欧洲的文艺缪斯,爱马仕的铂金包以她命名),演过最美朱丽叶的Olivia Hussey。

如此多的明星和表演大师,却从来没有引我往“飙演技”上想,每个人都谦逊的卡在自己的角色里,适当的发挥着特质,几位著名的美人也掩饰住风采,并不让人分心,电影里无所谓红花绿叶,才成就了这么好看的电影吧。在这里把电影中主要的表演艺术家列一列以表敬意。

彼得·乌斯蒂诺夫 Peter Ustinov 英国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2761/

1952年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提名 《暴君焚城录》 Quo Vadis (1951)

1961年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斯巴达克斯》 Spartacus (1960)

1965年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土京盗宝记》 Topkapi (1964)

1969年 奥斯卡最佳剧本 提名 《富豪之家》 Hot Millions (1968) - 不会当导演的编剧不是好演员(Peter也导过电影)

「两次金球奖提名,1次获金球奖最佳男配」

大卫·尼文 David Niven 英国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32024/

1959年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鸳鸯谱》 Separate Tables (1958)

「一次金球奖提名,两次获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

乔治·肯尼迪 George Kennedy 美国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7031/

1968年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铁窗喋血》 Cool Hand Luke (1967)

贝蒂·戴维斯 Bette Davis 美国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2703/

1936年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女人女人》 Dangerous (1935)

1939年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红衫泪痕》Jezebel (1938)

「还有9次提名奥斯卡,3次提名金球奖,1974年金球奖终身成就奖,列不过来了」

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英国 (喜欢看哈利波特的都知道她)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13798/

1970年 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春风不化雨》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1969)

1979年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加州套房》 California Suite (1978)

「还有4次奥斯卡提名,9次金球奖提名,两次金球奖最佳女主角,1次金球奖最佳女配角」

米亚·法罗 Mia Farrow 美国(Woody Allen前妻,一直在风口浪尖)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4650/

1965年 金球奖最佳新人奖 《巴塔西的枪》 Guns at Batasi (1964)

「8次金球奖提名」

安吉拉·兰斯伯瑞 Angela Lansbury 英国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27169/

「3次奥斯卡提名」

这位年轻时候太洋娃娃了

简·柏金 Jane Birkin 英国 (欧洲无人不晓的缪斯女神,电影里扮相平庸得简直有扮丑嫌疑)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36641/

她的传奇故事有点长,包括出身文艺世家,三任丈夫都是文艺大咖,还有与爱马仕铂金包的关系,放个豆瓣友人写的文章链接吧//www.douban.com/note/514118228/

奥丽维娅·赫西 Olivia Hussey 阿根廷 (最美的朱丽叶)

//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02718/

成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Romeo and Juliet (1968) //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467/

没人否认奥利维娅的朱丽叶是最美的朱丽叶,现在那些神仙姐姐之类,也要让位吧

《尼罗河上的惨案》剧照,也是走平庸路线,不以美貌夺人

写完我准备再去找译制版看看。长大后已经不习惯听配音的了,但这一版的配音阵容(毕克、丁建华、童自荣、乔榛、苏秀、于鼎、邱岳峰、李梓、刘广宁、杨成纯、程晓桦)也是达到了中国配音的最高水平了吧。

#尼罗河上的惨案# #波洛#

 3 ) 为啥大家都不看译制片了啊?

        我记得湖南卫视有一期《天天向上》有个什么都是配音演员参加的节目。请了很有资历的童自荣。这里看得出汪涵的一哥水平,其实在场的观众包括电脑前的我自己都根本不认识童自荣先生。汪涵在他出场之前一直炒气氛,渲染他的神话,这才在童老先生出场的时候给了他一个老艺术家该有的热情待遇,我本人就是从这一期节目开始很喜欢汪涵。
    呵呵,跑题了。
    这两天看了阿加莎.克里斯汀的两部电影,都是译制版。走出童年以来很久没过这种外国人嘴里出来华丽丽的配音的感觉了。很好听呀。而且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搭调的感觉,写黄色小说的女作家,高傲又觊觎别人珠宝的老太太,美丽的女继承人,心怀不轨的律师还有那个可笑的马克思主义者。只听声音也觉得很有性格。用电脑的时候总是很难专心看一部电影,一边开着网页一边想听广播剧一样看电影,是种享受呀。
    当然喽,外语水平很好的人们。越来越不屑看译制片,看原版原汁原味神马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我还记得在影院里看凤凰社那想死的冲动,配的什么破玩意...毕竟能称得上艺术家的配音现在也很少了吧。
    可是像本人一样听不懂正宗英语口语的观众们,也有顾了字幕就顾不上镜头的窘境。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还是小学的时候,那么帅的杰克,都叫字幕给我耽误了。
    
    难道只有学英语一条路了么?

 4 ) 关于富家女和闺密

两个人的三观都有点问题,但是我还是偏向富家女。51/49的样子。
富家女本身上还是想帮闺密的忙,讨厌明明结婚还勾引自己女佣的男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女佣如此沉沦。稍微有些头脑,在签合同的时候要先阅读一遍。到最后人设崩了,无论是被勾引还是怎样,最终还是三了自己的闺密。
闺密典型的‘’我穷我有理‘’,爱上了穷小子,想为他或者是两人的将来某出路也无可厚非,上来就向富家女要求当豪宅管家如此重大的职位就过分了。接下来更是贪得无厌的默许了穷小子要谋财害命的想法,真的是婊子配狗,天长地久。本来被三了我还挺同情她,后来只能呵呵。
没人是完美的,但我讨厌爱情至上的调调,起码首先要成为人再谈这件事吧。

 5 ) 《尼罗河上的惨案》,42年不过时的穿搭

“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欧美侦探小说里一座可以持续挖掘的宝藏,《尼罗河上的惨案》是她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1978年版的电影,豆瓣评分8.5,是现有的三部同名电影中最高分的版本。

惊心动魄的案情、豪华的演员阵容、炙热神秘的埃及, 场景道具精美、角色服装华丽,“每一帧都是预算”。

结尾菠萝侦探(波洛)的一句话“女人最大的心愿,是叫人爱他”,升华了主题。

今天从电影中各位女人的爱、以及穿搭为大家揭开故事。含剧透。

豪门千金琳内特

出场是继承父亲巨额财产的豪门千金琳内特,聪明漂亮,也有原则、精明得不近人情。对为自己做事的叔叔强硬,对贴身女仆严苛而吝啬。

里奇卫家族的古堡

闺蜜杰姬来找琳内特,为自己的未婚夫西蒙谋工作。

白色套装很符合琳内特的贵气和精明。

穿白色套装的琳内特对比穿少女气息纱裙的杰姬

初见西蒙,琳内特一身骑装。

上一幕杰姬和西蒙郎情妾意,下一幕杰姬就被绿了。琳内特和西蒙宣布结婚。

看到弹幕说,都是因为杰姬太喜欢穿绿色了…

随后两人去埃及度蜜月。

很喜欢琳内特这件荷叶领的白色衬衣。

杰姬尾随他俩,处处给他们找不痛快。西蒙劝说琳内特不要因为外人发火,破坏我们的旅行。

琳内特和西蒙共舞

“牛皮糖”杰姬来了

众人上船后,影片节奏加快,死亡的气息逼近。

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杀死琳内特的动机

这适合拔火罐的背

最终琳内特在睡梦中被人一枪爆头。

阿加莎写出了拥有财富美貌的“琳内特”们会受到“身边不会有亲近之人”的社会压力,所以渴望情感。为此不惜借助自己的资金来吸引男性,结果正是因为自己所拥有的资本,反而断送了身家性命。这要命的爱情!

爱情“杀手”杰姬

杰姬深爱着西蒙。

发现穷光蛋西蒙开始打自己闺蜜家产的主意,主动献计,制定了缜密的计划:让西蒙和琳内特结婚,再谋杀琳内特,自己和西蒙带着琳内特的财产幸福的生活。

杰姬的衣服以明快的纱裙为主。低饱和度绿色、黄色居多,看着很舒服,符合她纯真少女,恋爱脑的假面。

两人计划在旅行途中动手。

琳内特请波洛侦探劝说杰姬放手,不要再纠缠。

杰姬拒绝,并且也登上了船。

针织上衣配绿色的纱裤,脖间缠了一条同色系丝带。

事情败露,暴躁而执拗,近乎病态地爱着西蒙的“神枪手”杰姬开枪杀了西蒙,再举枪自杀。

她的扮演者是以神经质表演和作风独立著名的一代偶像米亚·法罗。在经典恐怖片《罗丝玛丽的婴儿》中令人难忘的表演让她成为世界闻名的巨星,之后她凭借与伍迪·艾伦的长期合作永标美国电影史册——她曾做了是伍迪·艾伦近十年的妻子和缪斯。

渴婚狂女仆路易斯

路易丝服侍琳内特5年了,爱上了一个埃及人,疯狂地想嫁给他。

路易斯的穿着和妆容,和当下流行的复古港风、法式优雅有异曲同工之妙,珍珠饰品,黑色服装,落泪妆。

网图,鞠婧祎红毯照

网图,博主小野智恩

琳内特调查得知路易丝看上的人是个有妇之夫,并不支持,也不愿意给她聘礼,并要求路易丝继续服侍自己。

路易丝窥探到西蒙杀人,以此勒索钱财。

被杰姬所杀。死时还紧紧攥着纸币的角。

尽管当年初出茅庐,在剧中是个低声下气的女仆,出场很少,最后还因为贪念被凶手割喉的女子,但后来成为欧洲文艺片一代女神。面容姣好,作风豪放。是法国性感猫王塞尔日·甘斯布的前妻。

全世界有无数的女子为 Hermes 爱马仕的 Birkin(柏金包)痴狂。

Birkin 包的名字就来源于路易丝的扮演者:法籍英裔歌手Jane Birkin(简·柏金)

相信不少人都已听说过 Birkin 包的由来。

一天,Jane Birkin 搭乘飞机,在翻包的时候,里面的东西一不小心都掉在了地上。由于包包没有内袋,以至于对她而言十分地不方便。

当她在埋怨的时候,邻座的乘客知道这位女士的「诉求」后,便用笔在呕吐袋上,设计了一款包包的草图,这就是 Birkin 包最初的雏形,而那位乘客恰巧是当时爱马仕的首席执行官。

柏金私下偏爱白色上衣

护士兼保镖鲍尔斯

如果说琳内特、杰姬和路易丝都展现了女人为了爱情的疯狂和美丽,那鲍尔斯可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打扮中性风,古板能干有力气。

日常镇压想作妖的范斯凯勒太太。

攻气十足。

夜里穿的睡衣非常漂亮。

黑色利落,花瓣边又中和了冷硬气质,透出些脆弱和温柔。

这个在英国电影里演了一辈子配角的老太太玛吉史密斯,在六十岁以后凭借《哈利波特》系列里外表冰冷古板,其实内心里调皮又爱憎分明的霍格华兹魔法学校副校长麦格·米勒娃,被全世界观众熟知。

说到睡衣,影片中男士的穿搭也很考究。丝绒材质的睡衣睡袍。

白天穿的是得体的衬衣西服,当时的拍摄地在热带,想想都觉得热。电影幕后故事说,因为最高温度将近5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剧组每天中午都必须停止拍摄。

想到一句话,“上断头台也要精心打扮的法国人/比利时人”。

有读者评论阿加莎最擅长写群戏,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杀死琳内特的动机,在侦探波洛的推理过程中,想象每个人作案的可能性,将案件一遍遍推演,心怀鬼胎的乘客们人人自危,悬疑的气氛被推向高潮。

异国风情,服装瑰丽考究,凸显贵族身份,获得了第5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波洛几次的玩笑话都透着深意,搞笑的同时又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阿加莎是欧美侦探小说、古典文学体裁里的宝藏,1978年这版电影的成功源于尊重作者和原著。“改变必须忠于原著,应该让思想在电影里开花。”

 6 ) 尼罗河上的惨案之疑惑

  首先,这部电影我幼儿园时就看过了,可以说是智力开发的最早启蒙,小时候家里有台14寸的小彩电,是我妈的嫁妆,暑假时候,上海台都会不定期的在下午放一下这部电影,小时候还算能理清案情。我爸爸第一次看的时候在电影院,他回忆跟我说没看懂,他第一次看以为胖子波罗是凶手,因为他喜欢胡乱猜疑。我老爸看的时间, 如果年代没记错的话应该是83年左右,民智未开,也不会因为听过波罗或者看过太多侦探剧而先入为主。还有一个原因是本片中大侦探,是个喜欢偷听,喜欢怀疑任何人的说话不负责的比利时男人,怀疑他其实也很正常。
  案情不在叙述,相信大家已经烂熟于心,我只是有几个疑问,就是从童年遗留下来的。第一,为什么凶手两个要殉情呢,当时他们手里有枪,可以毙了波罗和上校,然后劫持这艘船靠岸,那个年代逃到美国是个不错的想法,就算不能去美国,去墨西哥或者其他国家,越狱里的老大哥都知道的事,难道策划这场谋杀案的人不知道吗,我觉得殉情是最下下策,在中国的普世价值里,能活下来才是上上策,所以我无法理解。第二,最后色情小说家奥特勃恩太太在西蒙房间里要宣布凶手的时候,如果我是JACKY小姐,我会选择毙了波罗,很明显,他的威胁比较大,或许可以连开两枪,毙了波罗和奥特勃恩太太,时间上也来得及,那么,为何要开枪只打死色情女小说家呢!最大的危险不是那个波罗吗,剩下那个上校根本没有破案的能力。
  这个疑问给我童年带来了极大的阴影,搞的我睡不好觉,也吃不好饭。我试图用人性和道德来说服自己,难道就是西方人所说的,风度?或者说是中国人说的宿命?那么想出杀人的方法就应该已经放弃了这些,何必再计较波罗那条命呢,要说不能杀害无辜的人,那奥特勃恩太太呢,和简铂金扮演的那个女佣人呢,都是无辜的。我觉得策划整件案子的人事应该是厚黑学有一定程度的人。 最后只能解释老太太给波罗套了无敌盾了。


后记- - -最近我读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面的关中三魔每个人性格不一,最后的下场也各不相同,联想到本电影,每个人物的结局确实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短评

穷男主和富婆见面的那一段真的是天才:自从富婆闺蜜把男友介绍给富婆以后,闺蜜就被摄影机抛弃了,然后给了好几个富婆穷男主的脸部特写,那个眼波流转哦,大家都懂啦,接着导演一点不费口舌,直接切到富婆的叔叔从报纸上得知了富婆和穷男主的婚讯,太聪明了。还有埃及石柱那,无声胜有声——“要来了”

9分钟前
  • yours truly 比
  • 力荐

“她曾和拳王过招十五回合,拳王从此一蹶不振。”

10分钟前
  • 张熊熊
  • 力荐

"The Greatest wish of women, is to inspire love."

13分钟前
  • 西莫洛托
  • 力荐

勉强及格,故事好,另有埃及古建可看,全片的光都给的太透了,好像生怕别人看不出来在布景里拍的,而且就电影里的这艘船来看,犯罪过程的时间条件似乎难以具备。上译的配音有加分,不然很可能看睡过去。米亚法罗演这种角色意外

18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慕名久矣,无奈小小失望。几场群戏很精彩,场面调度颇有章法,配乐虽少,却总能在剧情起承转折处,并结合人物表演,加深戏剧感,但几处过渡略显生硬,线索过于刻意,珍珠项链的问题也一掠而过,即使最后精彩的解密过程依然无法掩饰其不足。ps:女人要的只是别人爱她。

23分钟前
  • 纪月航
  • 还行

最打动我的竟然是埃及风光和女演员服装?(误)整体来看比较大的败笔是节奏感,中段一度疲软,侦探在对每个人进行重复问话,看得人想快进。结尾收回来了,但是又略显突兀。很好奇阿婆原著是如何处理的。

2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女人要的只是别人爱她。

28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为什么推理小说拍成电影感觉就会衰很多,各种线索好像很刻意似的。波洛这个大衰神哈哈。你们这些脑残的凶手,看到波洛跟着也不改天杀!哼!

3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不知道是不是侦探小说看多了,还是发现了一些Bug。当年去埃及的时候有在船上看到他们住过的酒店,石块从神庙顶上落下的位置也踩过。

35分钟前
  • Irgendwann
  • 力荐

this mark is graded for the film only,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original fiction. the cinematic version has changed lovely Linnet into a mean girl who seems deserving her destiny. Moreover, some deleted foils are protrayed vividly in Christie's pa

39分钟前
  • 豆友2165295
  • 较差

根据阿婆同名经典推理小说改编,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有巨大影响。

41分钟前
  • 豆友2790706
  • 力荐

这段埃及景色 真是美极了,童年记忆啊满满的

42分钟前
  • water
  • 还行

在尼罗河的游轮上看《尼罗河上的惨案》,被流水账一般的叙事勾起无限睡意。白富美一死就猜到结尾,没有悬疑也没有惊喜。

47分钟前
  • 马什么梅?
  • 较差

片中有个女人穿了一件大露背的裙子,对于当年还是初中生的我冲击力太大了

52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可以说这是我第一部接触推理小说改编电影的经典名著了——那个时候不知道阿加莎,不知道什么叫推理小说,不喜欢看外国电影——感觉他们长得好奇怪——但是这部片子我却深深记住了最后的凶手手法,最后的破案过程,以及看过之后我的震惊!想不到若干年后我成了阿婆的终极粉丝,与侦探小说结下不解之缘…

56分钟前
  • M好きだ
  • 力荐

准确的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一并都是“听”来的,是我通过听广播里每天连播的电影原音“看”的,很悬疑,很刺激,上译的配音也真是不错~~

59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彼得·乌斯蒂诺夫第一次出演波洛,之后还有五次,一共三部电影三部电视。剧情是毋庸置疑的经典,不过加入那条蛇的情节有点画蛇添足,而且导致在凶手萌生杀机的时间问题上存在矛盾。

1小时前
  • Columbo
  • 力荐

——你这个臭不可闻的法国小人!——比利时小人,太太。

1小时前
  • 老探戈
  • 力荐

上译配的绝美!

1小时前
  • 彌張
  • 力荐

看老版配音才够班!~

1小时前
  • Andor-Genesis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