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略加严肃、更加正式的中文片名《规则改变》,我更喜欢英文原名《Game Change》。总统大选连美国本土人民都常常嘲笑为闹剧,Game除了隐喻大选的金钱游戏本质,还突出了这场游戏中共和党启用萨拉·佩林的赌博心态。
影片大量使用了2008年奥巴马竞选期间的真实影像记录,将观众置身于游戏规则改变的当年,有助于观众体会大选氛围下共和党对奥巴马带来的压力不得不寻求改变的心境。
2008年的美国已经进入了Youtube时代,大众对政客明星化有着强烈的渴望。奥巴马认识到民众渴望美国发生改变,他鼓舞人心的演讲使2008年的总统大选出现了规则上的改变。共和党不知道有没有意识到美国人民渴望改变的内心,总之他们感受到了奥巴马的威胁,为了提高女性支持率,他们决定为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选一位女性副手。一番挑选后,萨拉·佩林被选中。
萨拉·佩林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出现面向大众后,共和党也开始了她的形象改造工程,政治明星要秀魅力,形象自然是头等大事。我们不能去指责这些看似和政治无关的形象工程,就连中国人都对美国总统大选无比关注,何况美国本土民众的热情呢。不管是否手握选票,我们往往都会低估自己的浅薄、高估自己的判断力。
电影中萨拉·佩林告诉智囊团,她在竞选阿拉斯加州州长的过程中就知道选举的肮脏,对他们打预防针的失去隐私、无下限扭曲诋毁能够坦然处之。但媒体的深度挖掘与谣言超出了她的预计。百度了一下真实的萨拉·佩林,她当初承受的远比电影呈现的要多得多。
上世纪末克林顿爆出“拉链门”时,我年龄还很小,没有经历过全世界的报纸纷纷将莱文斯基戴贝雷帽的照片作为头版头条、全世界的电视滚动播放克林顿丑闻、全世界的广播循环播放莱文斯基被窃听的录音。但我即便不记得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莱文斯基,却很确定自己很小就知道她,足以说明当时全世界对她的羞辱。2015年莫妮卡·莱文斯基登上TED演讲台谈网络暴力,在那之前,作为一名计算机的学生,我不只一次的从信息类杂志上看到过“丑闻推动信息革命”、“莱文斯基引爆电子邮件热潮”、“名人性丑闻引领互联网新纪元”这些文章,从标题你也能想到莱文斯基在上世纪末的网络时代承受了什么。我并非认为莱文斯基没有过错,但是她所承受的是否太过了?莱文斯基被全世界羞辱是因为丑闻中的男主角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当时世界上的头号政客。可是克林顿在这场性丑闻中一点错都没有吗?为什么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的谩骂与羞辱都由莱文斯基一人承担,而克林顿即便出轨、撒谎、不负责任却依旧是美国人心中的好总统,提到“拉链门”,人们只觉得这是他的一桩风流韵事。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男人至上主义不再畏首畏尾隐藏,逐渐被摆在台面上。事实上钟形罩的现实一直存在于美国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政治更是如此。莫妮卡还不是政客,作为政客的萨拉·佩林在大众面前会被钟形罩扭曲成什么样。与竞选后美国人的嘲笑(比如这部电影)相比,被PS裸照对佩林来说似乎都不算什么了。
我上过外网去查了一些萨拉·佩林的资料,诚然她不足以胜任副总统的工作。但影片过于强调她业余不专业、缺乏很多素养和专业知识,不得不说是一种明显的矮化(反正我绝不相信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女政客不知道英国女王不是英国首相、更不相信她不知道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电影中就连结果值得称赞的大桥事件,也因为政客常用的一些不光彩手段成了她的污点。事实上佩林作为阿拉斯加的政客是成功的,1996年竞选瓦西拉市市长前她赶下了喜欢提高营业税的竞争对手,上台后不断减税受到了市民的认可与欢迎。八年后她当选了阿拉斯加州最年轻的州长,也是第一位女州长,彻底扭转了民主党掌控阿拉斯加州的局面。
佩林的首次国会演讲大获成功。如同歌星巡演一般,共和党开始了佩林在美国各地的演讲为麦凯恩宣传造势。
很多人说佩林是媒体明星,迷人有魅力,适合各地演讲但不适合长达四年的执政,暂且不提她在阿拉斯加的政绩,共和党选中她不就是用她的演讲魅力对抗奥巴马为麦凯恩拉票吗?坚持增兵伊拉克的共和党拒绝承认奥巴马的撤兵计划获得了美国人的支持,在他们看来,奥巴马受欢迎仅仅是因为他是有魅力的明星。
共和党需要明星,而佩林很好的完成了自己在美国各地的宣传和演讲任务。亲和力是一把双刃剑,竞选成功是法宝,失败就是后来周六夜现场吐槽的“不够严肃,看起来业余不专业”。
对比英国脱欧,我其实很怀疑,有多少美国人是认真或是完整看过佩林搞砸的访谈,是不是很多美国人对萨拉·佩林的全部了解仅仅来源于蒂娜·菲在周六夜现场的模仿?
虽然搞砸了访谈,但当她决定做自己后,辩论大会大获成功。可惜的是,她也从一个缺乏自信、没有准备好的极端走向过度自信、偏执的极端。她曾经向史蒂夫保证她在和麦凯恩冲突的方面她会符合麦凯恩的利益,但当她固执的要做自己后,她背弃了她给史蒂夫的承诺,也再一次打乱了共和党的局面和阵脚。
固执己见、动失人心。她始终没有弄清共和党只需要她帮麦凯恩拉票,只希望她在媒体面前表现良好,至于她的思想是否有意义,无人关心。
话说回来,我不相信现实中的佩林真的会如影片表现的那般认为自己是共和党的中心,她想怎么随心所欲都可以。那些真实的演讲的幕后,谁也不知道,随电影怎么拍。
影片中有一个我很喜欢的细节,佩林17岁的小女儿怀孕,她要求共和党安排在自己身边的新闻撰稿人删掉一句话“我们很骄傲17岁的女儿要做母亲”,但最后对外发言,这句话只字未改的出现了,很明显是那些大人物的决定,最后新闻撰稿人走人了,肮脏复杂的政治漩涡中,小人物或者相对更小的人物总是要背锅的,一如竞选失败后的萨拉·佩林。
另外智囊史蒂夫大义凛然的让萨拉·佩林不要在公众面前撒谎,说这不是共和党的行事之法。Seriously,这世界上有不撒谎的政客吗?
本片是极好的美国总统大选科普片,比如“正确之道不是获选之道”,却绝不是萨拉·佩林那段经历的传记片。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有另一层解读。观影和写影评时,我偶然知道了西尔维娅·普拉斯和《钟形罩》。因此回顾这部电影时,思考的角度有所改变。在电影中,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是伟大、光明磊落的,他鼓励增兵伊拉克,却是“美国优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美国,选举中不愿使用肮脏的手段,甚至辩论大会前对“搞砸一切”的佩林并无责备、竞选失败后也对佩林充满了宽容。智囊团的男性是智慧过人的,他们冷静分析,针对萨拉·佩林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失败想到了各种应对策略。共和党之所以2008年大败,无关布什、伊拉克战争与经济衰败,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萨拉·佩林搞砸了,这帮男人唯一的错,就是不该选择萨拉·佩林。影片的开头与最后,正是共和党智囊斯蒂夫接受采访时,记者问道,“重来一次,你是否还会选择萨拉·佩林”。
颇具讽刺的一点是,片名叫《Game Change》,影片刚开始也强调规则改变,结尾却是史蒂夫告诉萨拉·佩林她不能改变共和党的传统。
Julianne Moore演技不错=v=
奥巴马其实和佩林一样,标准的公众明星,让人喜爱但无法承担责任,所以当NBC嘲讽了一年palin后还是得讽刺奥巴马的无作为…好奇moore为什么在奥斯卡各种输掉,学口音的本领掌控剧本的能力和方法派的体验法一点不输梅姨,更别提独立女王的外形了,估计像palin一样,家庭太幸福了再过于成功就太不公平了
把一个原本外人看来挺无趣的总统选举题材,拍得还算精彩,几位实力派演员功不可没。P.S摩尔阿姨演PALIN,罩杯明显不够啊
佩林吃了没文化的亏,要当副总统,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必须要提高啊
电影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toodao.com/aq/gaibianguize/index.html 已翻译!!!!! 高清观看
译成《搅局》更贴切,更符合这个故事。最不感兴趣的政治题材能拍得这么跌宕起伏,充满吸引力,实在是很难得。有趣的政治造星运动,不仅朱利安·摩尔,伍迪·哈里森和艾德哈里斯都有非常出色的表演。
没共鸣
大选,一个党员的自我修养。能把这么一个枯燥乏味的主题拍得让人有兴致看完也已经算基本完成了任务。朱莉安·摩尔演技神还原,诠释佩林这个几乎对国际关系和经济形势一无所知的政客明星惟妙惟肖。★★★☆
导演明显具有清晰的保守主义,当然遇上一个250一样的佩林,麦凯恩败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从电影内容来看,导演似乎想要表明的是佩林和奥巴马一样都是演员,而真正的坚持美国精神和传统保守派思想的麦凯恩才是最真正的实干家。通过电影,刻画了一个完全靠口才但是不学无术的佩林。以上。
佩林成为麦凯恩的竞选搭档是共和党的悲剧,是温和右翼的悲剧,是正直老兵麦凯恩的悲剧,更是傻啦佩林这个简单妈妈的悲剧……当然,最悲剧的还是在大选之后,茶党登台,是整个美国的悲剧。佩林改变了美国,让无知成为亲民的手段,无论是故意还是有意,都将贻害民主政治。
当竞选顾问以小狗一样绝望的眼神看着这个连美联储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女人时,我真心想拍案大笑。钱钟书说得好,猴子的红屁股不是因为它爬上树梢,只是爬上树梢让它的红屁股露了出来。尽管是明显右倾的传记片,但看到最后我都忍不住要同情共和党和麦凯恩。规则改变?被规则改变。
麦克恩深深的体会了一次:神一样的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猪一样的队友!
看过这片子,立马对自己的前途信心百倍啊!一个连南北韩不是一个国家都不知道的神创论者也能去竞选副总统,那我特么在美国还不三十岁前就做国务卿啦!
麦凯恩的竞选团队太无能了,搞的一片混乱,说实在的一切都是他们的错,办事不过大脑……摩尔演技真棒,口音学的那叫一个出神入化,她在看蒂娜菲那段儿实在是太搞了
美国大选都能看的我热血沸腾的,好片!
今年奥斯卡影后提名者皆该庆幸这只是部电视电影,否则摩尔姨一出,她们也就剩下打打酱油的份儿。这片子嘲讽的是政治选举的娱乐化,旧有游戏规则被打破和替换,竞选成为一场场明星真人秀,佩林固然无知虚荣情绪化,间或更歇斯底里,但台上稳坐的那位又好多少呢?不过演技更精湛些,训练更有素些罢了。
时至今日美国的总统大选已经完全变成荒诞的真人秀了。四年一次感觉可以拍成连续剧。虽说佩林这个角色笑点实在密集,但想想不由得很心酸,花了纳税人这么多钱,就这??也难怪女幕僚最后自己都没办法投票,投谁啊…… 啊摩尔实在太厉害了,服,那口音简直了,无话可说
看到最爱俩女人同时出现在一个片子里而且都演佩林,觉得好亲切啊!搜了一些资料对比了一下,这片子基本上是把佩林参选副总统那段时间比较客观表现出来了。也不知道这阿姨以后啥打算。
每个优秀的总统都是出色的演说家~~这是一部了解美国选举过程的范本电影,有说服力,人物刻画的细致,强烈推荐
2012-12-40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