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我们俩

HD国语

主演:宫哲,金雅琴,张淑芳,孙捷,罗忠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5

 剧照

我们俩 剧照 NO.1我们俩 剧照 NO.2我们俩 剧照 NO.3我们俩 剧照 NO.4我们俩 剧照 NO.5我们俩 剧照 NO.6我们俩 剧照 NO.13我们俩 剧照 NO.14我们俩 剧照 NO.15我们俩 剧照 NO.16我们俩 剧照 NO.17我们俩 剧照 NO.18我们俩 剧照 NO.19我们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我们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Nina和Madeleine是两位退休老人,也是深爱彼此数十载的恋人。在外人眼中,她们只是普通邻居,直到女儿无意中发现了她们的秘密……对于Nina和Madeleine来说,爱情是生活必需品,是野性的,...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记忆大师2017道歉大师幸存者1999地狱来的房东绝世好Bra粤语让我过过瘾变种女狼奇门密探谍战风云命运的使命狗狗旅馆历史的针脚理查二世不安感第二季网走番外地抬头见喜十年带球跑亚特兰蒂斯御猫展昭先知我只认识你恩赐之地第二季冰海陷落只道再见西班牙公寓

 长篇影评

 1 ) 生命中不能承受什么

现在的一些国产电影也是很不错的,不说前面的《疯狂的石头》,那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昨天看的是《我们俩》,一个耗时三年的小成本电影。不过耗时三年啊,从经济学的念上来说,已经不叫“小成本”了。
影片讲的是一个在电影学院上学的外地女孩子到一个孤老太太独居的四合院租房子的故事。故事经历了春夏秋冬,女孩子和老太太也就经历了人情的冷暖四季。
根据介绍,这部影片是根据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的,的确应该如此,因为细节刻画的非常好。
比如说女孩子和老太太关于电话、电冰箱、电暖器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小矛盾,对白听上去如此的朴实,绝不是那种文学化的编剧式的。
小女孩提出电费应该如何分摊的建议,看到老太太一直沉默,小女孩转身就走,随口说了一句:我觉得可以。这句话让我想起自己倔强的时候,心里也常常会冒出这样一句的;
电话线被掐断后,小女孩和老太太站在院子中央打嘴皮官司,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孩子般的语言:你这个坏孩子,难怪没有男朋友!——你是个坏老太太,难怪没人来看你!
相信导演在拍这些场景的时候,应该是带着微笑的。所有这些在当时看来难以容忍的细节,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的温馨可爱。
人的感情的渐进本来就是很细节的。小女孩从一开始凡事要和老太太商量掰哧,到后来随意到老太太房间里睡午觉、帮老太太洗头、给老太太重新布置房间、给老太太拍电影,情感在慢慢成长——没有戏剧冲突的生活只有在回忆中才会觉得如此美好;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珍惜平静的日常生活——在这一点上,做一个艺术工作者是很幸福的,因为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有能力用某种形式把那段生活再现出来。
老太太从头到尾都是可爱的。演员金雅琴,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演员,因为这部影片获得国际大奖,正是因为她我才决定看这部影片的。
老人的历练就是不同。老太太的倔强、心眼儿、孩子气、宽容到深藏的孤独与情感,表达得恰到好处。她的主要方式就是眼神和语言:
平日里,老太太的眼神总是炯炯有神,严厉背后带有年长的笑意,但小女孩离去之后,老太太的眼神就立刻只剩下一个老人的惶恐和涣散;
和小女孩斗嘴的时候,大嗓门的老太太说起话来掷地有声、抑扬顿挫,甚至可以说得上动听,小女孩搬走后,老太太中风了,“她现在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但是心里都清楚着呢。”
电影中,导演给老太太的拐杖很多的戏份。老太太叫小女孩的时候,有时候叫“小马”,有时候就用拐杖点地或者敲门敲窗子。这是有区别的——老太太一直孤身一人,独居的生活让她的感情隐藏的很深,只有当她要和小女孩理论什么的时候,她才总是大叫小马,当她理直气壮地时候,她也会大叫小马,但当她处于某种感情或者情绪当中时,比如看到小马失恋,比如自己错怪了小马,她反而用拐杖来说话了。
真实的细节是中国电影最缺乏的,但也是生活中最丰富的了。很喜欢导演对这些细节举重若轻的描写。
不过,电影带给观众最大的审美挑战,还是其中戏剧化情节的处理,处理得好,就是点睛之笔,处理不好,就成了烂片一个。
影片中,老太太多次给小女孩介绍自己的孙子。原以为只是一个老人常爱干的事情,一个小插曲而已,看的时候笑笑而已。到了片尾才知道这个设置对于升华整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起了关键的作用。
老太太孤老一生,扛过枪,抽过大烟,什么都干过,就是没有儿女,收养了一个女儿,也就有了所谓的孙子,孙子来看过老太几次,女儿只是在片尾才出现,来了也是买了两条鲤鱼,一直在打电话。大概是这个院子留住了女儿和孙子的心。
老太太答应,孙儿结婚就把小院给孙儿了,自己就搬走。
老太太虽然孤独,但是对这个院子是有感情的。她可能曾经以为撮合小女孩和自己的孙子,自己没准还能住在小院子里,因为她已经和小女孩建立起了感情,把这个院子交给她,自己也放心;不过,小女孩不懂得老太太的心,孙子也娶了一个从未谋面的贵州女孩,为那个女孩,孙子偷偷打了老太太300块钱的电话费。
老太太搬进了老人院,她只带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画,那是她的主心骨。那一年的冬天,大雪中,老太太离开了人世。
去世前,女孩子去看过老太太,老太太不能说话,只能抓住女孩的手,眼睛里有无数的话,依恋和期待……
好的电影就是这样,尽管悲伤,但让你直面人性,而且通常不能言语。
其实这个故事本来可以有另外一个讲法,同样是讲一个老人的孤独,讲感情的可贵与真挚,讲生命的归宿,讲得更加激烈,但是,我以为现在看到的已经是一个更好的版本了。
因为它更符合生活的规律,散乱的、偶然的、轻如鸿毛的,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不能承受什么——不能承受的一定是永远不能再来的。
小女孩在天桥上深深的哭了,她无法承受的是自己对生命对情感了解的如此肤浅。

 2 ) 一些小bug,和电影里电影外的时间

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电影里面的有关时间的地方有点吊诡,猛的一琢磨有点晕,再仔细琢磨琢磨的话,意思就出来了,想想挺有趣的。

电影应该是在2002年-2005年的时候拍的吧,日历上被撕掉后来又补上的那一天,也就是孙子结婚的那一天是“2002年11月10日”。

完了小马姑娘门上贴了一张《Piglet's Big Movie / 小猪大电影》的海报,这个电影是2003年上映的。

完了比较吊诡的是,电影中出现的那个除夕夜,也就是小马姑娘玩儿失踪的那个晚上,隔壁老太太给金雅琴老太太端来一盘糖醋大鲤鱼的时候,背景声音里传来的却是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那个相声演员武宾和李伟健表演的相声《咨询热线》,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春晚上出镜。

完了更吊诡的是,派出所的警察叔叔没收小马姑娘电暖气的时候,门上贴的封条上却分明写着“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封”,。

我想应该是导演马俪文的这段经历是在1994年左右,但是电影拍摄却是在2002-2005年左右,这么解释这些bug的话就说的通了。

小成本电影,耗时三年的痕迹都滴水不漏的融进了电影里,想想剧组,可真够不容易的。

一点感触:闻名已久,一直到今日才一睹佳容,反倒觉得效果更好。就像这个电影一样,越是好的东西,越不能着急,该来的时候自然就在准确的时间来了,一切感觉由心而生,如涓涓溪流,余味隽永,悠远悠长。

 3 ) "小马、小马......"

看完电影,耳朵里老是盘旋着老太太的声音:
"小马、小马......"
一开始凌厉而急促的"小马、小马....."
到后来的近乎哀求的"小马、小马....."
一遍一遍地在耳边缠绕不休
我想,如果世间
真有一个人如此地呼唤另一个人
又有一个人如此地被呼唤过
她们俩应该是幸福的吧

 4 ) 人间最贵是真情

    在前些年的国产电影中,《我们俩》是一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这部电影没有迭宕起伏的情节设定,没有宏篇巨制的场面铺陈,没有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主要以一个北京四合院为场景,讲述了一个花季少女和一个年迈老人从冬到秋短暂相处的情感故事。
  这是一部描述年轻人和年老的人不同内心世界的电影,是一部讲述青春与衰老的电影,是一部记录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电影!
    故事开始在冬天,女孩要租住老人的房子,因而走进了老人的生活,并与老人因琐事而不断产生磨擦。开始的时候,老人对女孩是苛刻的,她用挑剔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年轻人,两个人的交流充满了不合谐,女孩也曾因老人的不近人情而委屈、气愤和无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老一少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老人对女孩变得关心、认可,甚至依赖,女孩对老人,也由疏远、抵触,渐渐变为适应、接近,她开始帮助老人洗头,为老人摄像,记录她一天的生活,设法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她甚至依照自己的喜好,为老人在斑驳的墻壁上贴满了明星照,尽管因为老人的不适应而最终还是被拿下来。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为老人单调灰暗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而老人不断加深的情感投入也在女孩的生活中増添了温情。
  度过了冬天,送走了春夏,秋天来了,女孩搬到了别处,也同时带走了老人的情感寄托。。。。。。。
   影片临近结尾,老人因孙子结婚而搬离了居住几十年的老屋。女孩到老人的另外住处去看望她时,病得已经无法说话的老人,用一双苍老的手紧紧地抓住她,似乎想说出万语千言!
  金雅琴饰演的片中老人,性格鲜明,形神兼备。她同女孩的对话,流露出她作为老年人老小孩的一面,她还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出了一个年迈老人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位可敬的老艺术家在年迈的时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北京四合院生活过的令人心疼的内心孤单、渴望关心的老人形象。
  宫哲饰演的外地来京求学女大学生小马,有着干净的外形和简单直接的性格特征,她具有青年人特有的青春活力和不服输的劲头,还有难能可贵的对老年人的爱心。
  年轻的女导演马俪文,用女性细腻的视角去描绘生活、揭示人性、展示真情。她的表现手法很安静,镜头却很有张力,无论是人物的特写,还是季节变换的交代,很多时候,都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生活在人海,很多人只是一面之缘,便擦肩而过,而有的人,却会在你的生活中有或长或短地停留,在你的生活留下印迹,使你投入了情感,成为对你的生命产生过影响的人!影片中的女孩和老人彼此就是这样的人!她们各有各的生活道路、各有各的情感需求、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但是,她们有一点是非常相同的,那就是都有重感情的一面,都在不知不觉间,把彼此当作了亲人!
  生命就是从年轻到年老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步入老年,人进入老年后,身体要逐步衰老,但是老年人仍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仍有精神上的需求,仍然希望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渴望自己能够对他人产生影响和为他人所关心!
  人间最贵是真情!真情是人生的亮色,是生命的寄托!这是曾获得国际大奖的《我们俩》这部影片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原因!

 5 ) 倘若《我们俩》是这个名字:落寞寡妇和思春的少女



题记:
“醒了睡,睡醒了,吃饱了歇会再睡”只要你和老人生活过,你就可以理解里面的细节,她是金奶奶的今天,也将是我们的明天。
中国人,活着,就这样活着…
――――卡夫卡·陆(KavkaLu)



冬天,很冷
心冷吗?你敢说冷吗?一部注定被孤独的电影就像首善之区暮色下寂寥的胡同,没有人。
纸糊的红灯笼点缀惨白的城市,没有人关注心灵,只有时间的鞭子抽得我们生疼,活着,在哈哈活着要学会所有的感谢词。
我们这个年头要记住某些关键词,我们要学会咧开嘴高声宣称我们的幸福,可,《我们俩》过于冰冷。
一个借宿的女孩,一个高龄的老人,在一个四合院里共处。
整部影片大多数场景陷于院落的孤独,窦唯的古琴让本已寒凉的世界无尽怅然,只有偶然路过的脚步让这个院子有着一些生命的回应。
虽然,你可认为这是一部讲述两代人和解的温情电影,然而,它揭示的却是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诸多现实矛盾,老年人在孤独和失落里看日起日落,他们的存在被飞速发展的经济有意无意忽视。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和老人住过的才能体验到高龄老人的古怪,他们就像孩子一样有些“作” 并希望引起世界的注意 ,片中房东老奶奶和房客小女孩的摩擦非常真实,人艺的金雅琴以84高龄出演的奶奶很生活化,那种半睡眠状态的老人模样确实是老人真实的写照,他们看似昏昏沉沉却一有风吹草动就睁眼盯着你。他们和你较劲往往是为了让他们过于平淡的生活有着一些涟漪。他们往往因为害怕孤单而用一些小计谋、小算计来引起你的注意,有时候真的让你哭笑不得。
平常的日子,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我们俩》能够打动我们的是因为所有不起眼的细节都来自于生活,特别是老奶奶“敲诈”小女孩买鲤鱼的段落的生活气息浓郁。鱼在中国文化里有着一种期待,是延续和希望,在除夕的晚上,老人和小马过了一个有着对应的年。
电影编剧的合理性是支撑整个故事的基础,我们注意到电影的矛盾点是电话,而2002年对于学生妹而言手机还是奢侈品,所以BB机和老太家的电话关联就有了增加戏剧矛盾冲突的可能性,这种细微的冲突让两个人物形象变得鲜活起来。作为新生代的孩子和暮暮垂年的一个孤独老人之间有着太多的格格不入,他们相互的接近正是反映了人基本的愿望“为了排遣寂寞相互依偎”。
在片中老太的情绪波动挺大,这一切和高龄有关,感人的一幕是女孩小马一年后的发现,当苍老的手和年轻的手相握,生命就有了时间的印证。电话费的争执在现实里也是常见,两个陌生的人了解总是从相互观望开始的,人是情感的动物,房客住久了就是一家人。
中国人太苦,几乎没有机会为自己活着,少时被父母压迫为了生计学习,毕业了为了房子和女子奔波,刚一滋润,小崽子嘎本一出来后面就是循环,好不容易送神出门,却发现老伴已经死了,留下孤独,就像那个老奶奶等待着死亡的通知,这样活着有点残酷。
《我们俩》太诚实,这种诚实让她失去了中国而拥抱世界,在影评人群里我说,这个片子应该改名字叫《落寞寡妇和思春的少女》,观众进来看了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只要你和老人生活过,你就可以理解里面的细节,她是金奶奶的今天,也将是我们的明天。
中国人,活着,就这样活着…
叶飘零,秋天来了。
电影能够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她传递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极》、《十面埋伏》被观众骂的原因不仅仅是编剧的糙,更重要的是它的心思不在电影本身,我甚至怀疑中国电影业已经成为了某些利益集团洗黑钱的工具,打住!
200万的小投资打造了一部感人的电影,那些习惯于拿红包、吃白食的愚记是不会去推广的,长此以往,中国电影恒亡矣!
泱泱大国,良知,覆水难收。
老人的离家和病故背后是孙子成婚的话题,家有了新的主人,唯有老太的沙发破落了,新的开始里,香火延续。
影片自始至终被孤独的情绪包围,饱经沧桑的老人是我们每个人必然的明天,即便那好看的红灯笼也掩盖不住小院的寂寞,无数次老太太就这样孤独地望着小小院落,她对小马的肺腑之言可以让所有的晚辈思考,我们的孝心为什么往往和老人擦肩而过,这样的电影真的应该组织观看,它告诉了我们必有的未来和与世界相处的法子。
爱心,有时需要一双温暖的手。

【附录:影片资料】
《我们俩(You And Me)》2005中国大陆 
导演:马俪文
主演:金雅琴 宫哲
片长:84分钟
奖项: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2005)最佳女主角、第14届中国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导演奖:马俪文
个人评价:艺术性8.5,欣赏性8(一部有意义的中国电影)

支持良知的中国独立电影,请伸出援手,购买正版

2006年3月27日 星期一 下午23时22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
邮箱: [email protected]

 6 ) 马俪文的声音

二零零二年,冬天的某个晚上,我第一次见到马俪文,在一个顶着北大硕士头衔的不靠谱投资人的饭桌上,她被介绍为很有前途的女导演,我被她指间的烟雾呛到,而旁边长相过于逼人的制片人也让我害怕,于是泛泛地交谈,听她说在剪辑《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她的双眼红肿,很多天没有好好睡觉,这饭局是该死的人情,她没有心情应酬我,我们互相礼貌点头,用了一个半小时吃饭,然后散去。
三个月后,这部片子感动很多行内人,我在电影学院的小范围观影会上又见到她,互相都没有认出来,帮一个影视杂志作访谈,大家的焦点都在斯琴高娃身上,我觉得一身黑的她很女人的漂亮。
《我们俩》获奖的消息并没有让我关注,看之前早知道故事,看的时候只是酸楚却没有泪流。
我去过同学租住的平房,在广院的旁边,那一对爱情鸟如今已经四散,只一个没有厕所,已经让我胆颤,我自己接触的房东衣冠楚楚,用文明的手段扣押我的押金,我懒得争辩,也没有什么感情,这是公寓的可怕。
两个女人的较量隐隐的,猩猩相惜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怀念。
和老太太做了半年邻居的人说:在一起五十年,黄土也变成了金。
那女孩于是和她经过四季,恋爱成长,改变不得是习惯,割舍的还是温情,这就是人。
女孩子再有良心,也没办法去做大家希望她做的那样,跋山涉水去相顾无言已经是极限。
他们在封闭的小院是整个世界,然而小院的门是可以推开的。
如今我已经不记得马俪文的脸,她的名片上只有简单的手机,我翻出来看了看,放回去。
能看清自己的人最有力量,她发出身为女人的声音,不尖锐但是让你我都能听见。我远远的作为观众听着,这是我的角色,而我的世界不能只有两个人,女孩变成女人,残忍的远走,这才是观者的道路,或者是我以为是这样。

 短评

少见

3分钟前
  • 孟克依
  • 推荐

灵魂深处的琴弦被拨动了。

8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力荐

质朴真切,感人肺腑

1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女主很傲娇很清纯。话说10年前北京的房租也不应该那么便宜啊。2014.9.14成都

1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还是老人与小孩或年轻的冲撞,但这是现实时特别突出的一个情况,孤单与陪伴的话题,我们总是能说,但不会做。

17分钟前
  • 炫3D
  • 推荐

一个人的好天气?

19分钟前
  • 张大水
  • 推荐

国产5星片

20分钟前
  • Xingxing ZHANG
  • 力荐

我想外婆了

23分钟前
  • 兒子
  • 力荐

外婆,我想你了

27分钟前
  • 力荐

我宁愿花钱看这种所谓的低沉本电影,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是华语电影人文价值观的精华。8.5

29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下午接到奶奶的电话~口吃不清的喊我乳名~顿时泪如雨下~

34分钟前
  • 亂馬2/1
  • 力荐

#资料馆留影#绝对的女人戏,金雅琴出神入化的演技让人动容,倔强丫头遇到毒舌老太太,这出戏就很接地气了。老北京胡同里的琐碎往事,也是马俪文的青春回忆。最打动人心也殊为可贵的是,房东与房客之间的情感羁绊(如今除了金钱利益还剩什么呢?),怎么看寡居老太太与女大学生之间都像是祖孙俩,虽然并无半点血缘关系。无论时代再变迁,无论社会再薄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永远最美。ps 窦唯为本片作的原声,缅怀金雅琴这些离我们而去的“老戏骨们”。

38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我想念我的外婆。谨此悼念,愿她仍好。

41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多好的本子,有观察、有良心、台词写得接地气,却拍成了学生作业水平,尤其末尾一段,简直看不下去。这么生人勿近、不好相与的老太太,算计、抠门、又事儿妈,被金雅琴演得入木入骨,那念词儿的功力,真是现在许多年轻演员比不了。小姑娘相比就别扭多了,除了跑,就是喘和喊。

43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90分钟的电影 哭了40分钟。第一段是等年夜饭 老人家孤身一人 平常那么节俭这天却做了那么多菜 孤零零毫无指望地等到晚上11点 明明菜都凉了 和小马还是能吃得那么开心 因为缺的就是陪伴。第二段是老奶奶挂灯笼这 颤巍巍的拄着拐杖 知道自己怪错了人家 那种煎熬等待她原谅的心 真的折磨。还有是老奶奶说 每天就盼着收破烂的 收电费的来 她都90多了 要的就是可以和人说说话 想想小马来之前她该是多么孤独啊!最后小马搬走后我哭得眼睛都快看不清屏幕 了 我一定要对奶奶好一点 多陪陪她说话多带她吃好吃的看好玩的 不然我就枉为人了。

48分钟前
  • 黄悦_
  • 力荐

让我想起我的姥姥

51分钟前
  • A
  • 推荐

少有的国产好片,后来才知道是根据马俪文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难怪能有如此强的代入感。影片没什么故事性,全是一些生活中的片段却极其感人。可令我最为费解的是那个内心如此细腻,感情如此真挚,拍出过《我们俩》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这样佳作的马俪文最后为什么会迷失在商业片的道路上?

52分钟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力荐

TMD我什么时候能住上四合院。

55分钟前
  • 大飞
  • 推荐

想外婆/奶奶了,有没有?! 2005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5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想看2008-12-17]其实早就听熟了窦唯的配乐,一直等到资料馆有了胶片才去看。老太太自然是神了,小姑娘从姓名看是有导演自身经历在里面的,只是可惜拧的缺少些层次。剧作上前头铺得慢了点,后面就着急了。当然豆瓣上此片高居top250真是不意外。

5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