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只因为是马克思雷迈特演的,难得的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福的一名帅哥,眼见汤姆希林已经走上了沧桑大叔的道路,马克思其他的几部片子,大致看过一些,乏善可陈。另一个男主演汉诺还演过夏日风暴,他真的有点腿短,头有点大,所以身材比例总觉得有点不协调,即使他有很多肌肉。所以说这几个演员都是一个公司的么,还是德国演员我们可以接触的就如此有限?汉诺和罗伯特在夏日风暴合作过,罗伯特和汤姆希林子啊疯狂中合作过,汤姆希林和马克思雷迈特在希特勒的男孩中合作过,而这部片子又转到了马克思和汉诺身上,而且女主角卡塔琳娜在我们的父辈里面又和汤姆希林合作过……好大的一盘棋,我觉得下部戏应该把沃尔克布鲁赫、丹尼尔布鲁赫之类的都叫上。
万万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夏日风暴里面那个高调地有点二的家伙,居然也可以将这种内敛的,沉默中爆发的居家男人演的这么贴切。一直看到三分之二处我都觉得这片子立意比较陈旧,就是婚外恋+一个一直没有发现自己喜欢男人的人+日久生情的故事,而且人设也比较弱。一般这种片子呢,都是这样的设定,一个非常大胆,玩世不恭,生怕别人不是知道自己喜欢男人的美男,而且通常都是受方,一个看起来很完美,很沉默,很小心翼翼的居家好男人,通常他是攻;后者在因缘际会下,在前者处心积虑的刺激和勾搭下,终于冲破道德底线的故事,通常伴有家庭的破碎,但是基本上都没啥好结果,因为宁拆十座庙,不悔一桩婚啊,导演都是有这种共识的,这也是同志片通常可以骗的观众涕泪交流的背后原因。本片照样以居家男人对老婆孩子的妥协,另一个远走他乡为结局。
但是到了后三分之一,就是凯走了之后,马克的感情才算是爆发出来,一扫之前我觉得设定很弱的感觉,凯启发的不止是马克跑步的潜能,更多的是他对于马克的勇气,勇于承认自己喜欢的是男人的勇气,勇于反抗那些恐同者的勇气,片子的最后,马克越跑越快逐渐超越了同伴的那一幕,便是说明。直到此时,马克的形象才算是得到了最后的丰满,相对而言,凯的设定真的是有点弱了,他没有家庭环境的渲染,也不是其他同志片里那样炫目的小受,他是比较平静温柔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爱的人,所以整个给人的感觉,这个角色就是为了男一号的设定而出现的。至于女一号的设定,就是同志片的标配阵容,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丈夫,对丈夫笃定的美好女人,这部片子,最后没有交代夫妻俩的感情中将何去何从,但是看起来貌似是好的一方面。
只是这个伤口要多久才能痊愈呢?也许每个人都无法再回到过去,好像一切都没发生过那样。因为你来过,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那样浓墨重彩的痕迹,所以一切都回不到过去,无法假装我们没有共同度过那些岁月。
我承认我看电影带着猎奇的心理,但由于噱头被骗进去的话,还是会看完,毕竟没有看过就没有发言权。free fall应该算是上等之作,她让我看过后莫名地记住了。上一阵子,知道他要出第二部,其实还是挺期待的。
<图片4>
整片Marc是第一角色,第一角度,完全记录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未知的世界被开启,自我挣扎、矛盾、冲突,看到最后,我以为编剧要让随便一个挂掉,但所幸,影片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也是我喜欢的地方之一。Marc在Kay的诱惑下,发现自己潜藏身体深处的不忠,但Marc终究没有抑制得了本能的欲望,和Kay在一起的Marc自在又自由,但他并没有理清楚,这只是他逃离责任和沉重生活的避风港,还是这是一个让他爱到不能离开的生活伴侣?
<图片3>
孩子出生,生活的变化让Marc忙得不可开交,暂时搁置了一种思绪,但在人性的自私上,我倒认为影片反映的非常现实,而且很合情理。Marc暂时搁置了和Kay的交往,全身心投入一个叫父亲的角色,他忙得不亦乐乎。从观众的角度,我们很是心痛双方,一种纠结得说不出话来的感受,也是两边不是人的感觉。Marc没有错,可Kay又似乎更可怜,因为没有人关心过Kay的感受。他也是一个人呀,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呀。所以在这种冲突、矛盾上,导演和编剧处理的非常好,连观众都设身处地感觉的那种揪心。
<图片2>
在一次搜捕行动中,Kay在酒吧玩被逮住和男人在亲热,当然遭受了同事的白眼和恶作剧。但更让观众爽翻天的是,Marc的嫉妒。粗暴直接的对话,男人之间没有过多的矫情,又一次内心大战,又一次抵不过本能的妥协。
<图片8>
女友发现Marc的秘密,影片在处理上非常自然又铺陈到位,淡淡的一个动作,一抹眼神,女演员拿捏得非常好。德国女孩的果敢、分明又在分手处理上表现得落落大方。我第一次看这影片的时候没有弹幕,第二次看的时候,其中一条弹幕是这样的:请你们先去了解德国人对同性恋的态度再来评价好吗?于是,我搜集了一下相关资料。爱白网上有这样一篇报道:
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0399,德国人的态度大底跟我们差不多,但法律上比我们开放些,而更多的压力来自于生活而非法律。虽然,弹幕99%的时候都是不靠谱的,但偶尔看到靠谱的还是觉得有得着。
<图片1>
总的来说,我喜欢free fall所表现的冲突,矛盾,因为他合情合理有血有肉,我看着揪心又难受,但有一种能够畅快表达的舒畅。一部好的电影,在我的角度就那么简单。电影没有交代,最后为什么Marc得到女友的原谅后回去小房子找Kay,但此时小房子已经人去留空,Kay离开了有Marc的地方,Marc忽然就崩溃了。我猜那种忽然落空的慌,应该跟我丢了自行车差不多。去到原来的地方,发现原本属于那里的东西,不见了,被偷了,不会回来了,就是这个失落。Marc尝试去酒吧玩,但他完全没有兴致,他吃和Kay一起吃的蓝色小药丸(这里也是一个很细致的处理,第一次他和Kay一起吃蓝色小药丸,导致第二天起床对怀孕的女友大有兴致,结果企图自然地采取后入式,结果女友一个巴掌过去)他也尝试随便找一个人进厕所,但还是做不到,完全做不到。这时候,他才更清晰自己的心。
<图片5>
导演让Marc回到学堂宿舍,看着kay曾经的床铺,影片镜头随着Marc的目光移向跑道,镜头一切,Marc出现在跑道上,甩下身后一堆人,淡出的屏幕,缓缓上了字幕……一个优美的结束,很多人说,Marc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也不得到。但Marc得到了自己的心,前所未有的清晰。
<图片7>
原文出处:
http://i.mtime.com/edenruan/blog/7958522/,同为本人
最美的就是平淡却真实的叙事,这也是欧洲电影区别于不少美国抓马的优秀之处。但也容易让人觉得故事太薄了,我倒是很喜欢。人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马克和凯各自的情感都很硬,一方欲拒还迎,一方不问所以,含蓄又强硬。这种感觉很纯粹,被性或是情俘获。最后,人生的插曲最后终成了插曲,“我不能再这样下去”成了坠落的终止,振作起来,反倒是对逝去的这段情的最大的不敬,伴随铿锵的音乐与马克坚定的脚步,生命恢复活力,悲伤,却已泛滥成灾……
问:如何才能让观众对一部已经被拍过无数次的甚至陈词滥调的同志题材电影产生好感?答: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给它一个现实主义结局就可以了。
先带我看GV湖畔陌生人,又看了一部成熟西班牙大叔,这一部直接是有个有老婆刚有孩子的直男如何背叛家庭被掰弯,室友真是步步为营。
今年好多同影的做爱都好美,请keep住。与断背山主题相似,但缺少时间的厚度。一个人,浑浑噩噩三十年,突然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能怎么做?往前是坠落,往后是懦弱,我也会选择:free fall。不要跟我说我的家庭我的责任,那都不是我,我才是我...
纯粹为德国小哥wolfgang点赞
森林跑步那段——从暧昧到进攻,全片唯一看点…
同妻真的好惨,Max Riemelt 居然给我做受,完全OOC了!
劇情略單薄。(渣)男主可以選擇只傷害一個,但是卻兩個都傷害了
没期待值结果还蛮好看的,现在看小基片最大感觉是背着老婆乱搞还真是技术活啊,面不改色心不跳;至于死命往上贴的那个都是前辈子欠了债这辈子要拿泪拿命来还的,造业!
中规中矩的同志片,家庭爱情的Melodrama,老生常谈但也可以一看,两个防暴队的警察搞基还是非常养眼滴。
所以凡是PP太翘的男人都是危险的,【掰弯直男新技能get√】居然有男二号的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229308/,以及两个删减片段http://site.douban.com/229308/room/3230861/,豆瓣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这年头还拍性取向的自我认同问题,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了,结婚生子的伪直男出柜,无外乎就是这套自我挣扎的戏码,但是一旦拍的好,依旧会很动人。这片子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创作者心态和价值观的宽容,一朝认识到真实的自我之后,最终取舍抉择来的干脆且忠于自我,遵从意志,自由坠落。★★★
“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嫉妒他” 这不就是我的个人简史嘛(我就是一楼那个室友,嘻嘻)
同性可以愛,但責任感不能丟。(難道欺騙一個無辜的女人就對嗎?難道愛一個人,他無輪對旁人傷害有多大都可以忽略不計嗎?!沒錯,愛是自私的,可是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無論是同性愛還是異性愛)
又是半途变弯,中年出柜的故事?
先刷了一遍没有字幕的 只听得懂谢谢。。。但是Max Riemelt太美了!太迷人了!好爱啊!
电影本身有些硬伤,但是出彩的几处不得不加分。比如两位主角直接的调情(特别以“烟”做隐喻),比如最后妻子崩溃地对丈夫做“同性爱动作”,比如结局大家对要继续的生活都不知所措。生活总是比电影更无奈,因为没那么容易结尾。另外德国人的爱情给人感觉好猛!
我德男子汉真好看!!!!亲嘴搞基都好看得不得了!!!汪汪汪!!!
2013/06/21 同妻发飙的时候说的那句"I can't even be properly jealous"真心把我震撼了。 喜欢最后收尾的节奏,看清一切的时候,世界却忽然复杂起来,只有脚步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