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异色

正片

主演:陈志伟,单舒怡,孙珂,杨了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剧照

异色 剧照 NO.1异色 剧照 NO.2异色 剧照 NO.3异色 剧照 NO.4异色 剧照 NO.5异色 剧照 NO.6异色 剧照 NO.13异色 剧照 NO.14异色 剧照 NO.15异色 剧照 NO.16异色 剧照 NO.17异色 剧照 NO.18异色 剧照 NO.19异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异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富二代钟凯带着自己新任傲娇女友亦菲、呆萌的好兄弟张青及他妖娆骚气的恋人朱莉,一起来父亲朋友的山庄度假,“为所欲为”、“招惹是菲”的假日就要开始了。 是日,钟凯多次求欢于女友,都被拒绝,郁闷之余喜获骚气女朱莉的勾搭,深夜四人玩笔仙,巧被命运安排到了一组,钟凯和朱莉前后画出了“死”字,令四人人心惊不已。亦菲频频看到窗外的面具脸,惊声尖叫,惹的钟凯非常不悦,究竟是亦菲看花了眼,还是笔仙的“预示”。 四个人在密林里奔跑,仿佛每个人身后都有人在追赶他们,回头看看却什么都没有,恐怖蔓延到每个人的心里。奔跑着,奔跑着,究竟他们惹到了什么人?一个密室里祭台里的照片解开了故事的谜底,原来所有的果,都有着它的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异形总动员大煞星与小妹头澳门雨电灯泡信任2020最后幸存者1974法律与秩序:组织犯罪 第二季先发制人一触即发 第一季伊兹的礼物洛丽塔猎魔人: 制作特辑同心草红酒俏佳人白鸽万刃阁少女刑杀之法天堂岛疑云第十季八步半喜怒哀乐(国语版)寻找心中的你与弩哥同骑第一季长津湖辕门斩子寻找她你所希望的一切戈亚斯的火炬娜姐背后的男人

 长篇影评

 1 ) 童话中的心理症

心理学上有一种诊疗手段是让患者述评或续写经典童话故事,以此来判断其心病所在。人们对于同一则童话里的不同投射很能反映出自身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症候。从这个角度上讲,童话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梦境具备相同的意义:它们都是通过对原型、象征和隐喻的集合,架起了一座通往潜意识世界的桥梁,患者也能通过体味用象征语言包装在梦境或童话中的情感,来达到一种和宣泄和平衡。可以说,长期流传而又未被阉割的童话是人类集体意识的一种高度抽象。其中的善恶伦理,规训惩罚非常鲜明的昭示着人性深处的欲望与恐惧,及其所属文化最基本的世界观。因此,对童话的解码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喜欢这部电影,在这里尝试着为电影中的三则故事解码,看官若有兴趣,不妨与自己的解读对照一下,若能因此发现笔者或自身的心理问题,未尝不是功德一件,哈哈,闲话少叙,切入正题。

童话的焦点常常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是因为童话是孩子了解世界的最早课程,而且也是因为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起点。所以,三则故事的核心在我看来是家庭中的这几对关系:母子,姐妹,父女,这三则关系中又隐含着三对夫妻关系;三个故事都有一条主线就是欲望的膨胀以及对它的解决和冲破,以及对于掌控命运的追求。下面进入具体分析。

第一个故事:母子
有观点认为,白雪公主的后母象征的就是母亲本人,但是人类没办法接受亲生母亲的恶,这与传统中我们对母亲的爱与尊重相违背,所以我们会在故事里把它转移到一个虚构的后母身上,让她代替母亲做恶及受罚。哪怕是思想开放的今日,对于母爱的质疑仍是各类文明中的禁忌,尽管母亲其实是最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的人。我们的文化把母亲的角色放在无比崇高,无可替代的位置上,而对于这种极度亲密关系的阴暗面则选择回避或忽视。所以当代反思母爱的文艺表现常常是隐蔽的,含蓄的,或是不做直接判断的。与此不同的是,在古代童话和希腊神话中,父母的恶则来得直接凶猛甚至包含在宿命中,因而弑母和弑父的情节才会常常出现。
在这个故事里母亲的恶最早体现在她对父亲的冷漠中。片中王后对于国王的牺牲不闻不问,甚至充满嫌弃。这看似诡异,却像极了很多现实,只不过夸张一些罢了。多少家庭里母亲有了孩子之后就完全以孩子为中心,而对丈夫不再关注。电影里寡母对孩子的爱是深重的,更是充满占有欲的,这既是爱孩子,又是爱自己,因为孩子是自己的延续。就像王后说的:“虽然你只在我的肚子里呆了一天,但你继承了我的样子。”这句话其实很荒谬,因为王子很明显一点也不像她,而是和侍女的儿子长得一模一样。这兄弟二人的亲厚是王后的心病,因为自己的儿子可能会因为别人和自己分开。这种患有“连体症”的母亲是不能容忍任何失去孩子的可能性的。可是正像某些鸡汤文中写的:“伟大的母爱当是放手”,只有放手让孩子成长,他才能摆脱对于母亲的依附,拥有真正完整的生命。显然这个“臣妾做不到”。
电影中用非常诗意的场景展现了母亲对孩子渐行渐远的无力----迷宫中的追逐,孩子的躲避与逃跑。无论是王后还是现实中的母亲都终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随着孩子年岁渐长,母亲会越来越追不上孩子的脚步,而孩子终要学会突出母爱的重围,与自己心志相投的人一起离开。但是王后是不会这么放手的。所有可能让儿子离开她的人和事都被她视为致命威胁,值得以死相拼。现实中的有些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说婆婆对于媳妇的挑剔还可以理解,因为很难说两个年轻人看对眼不是一时糊涂,那电影里两兄弟的相亲相爱就是注定的,都长得一样还不能说明吗?然而母亲仍然拒绝接受,王后对于侍女儿子的排斥不是源于他低贱的身份,而是由于他的存在提醒了王后她不是世上与她儿子最亲最相近的人。她不惜展开杀戮,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就是不能接受儿子从母体上真正剥离。最后一幕中母亲化身为魔兽,这是她心中的恶欲的显化。她这副狰狞狼狈的模样,便是她亲生的儿子也认不出来,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诛杀了母亲的恶,就像现实中的孩子也必须勇敢地承认和面对母亲的不完美,与其斗争,才能真正拥有自我。
这个故事展现了与世上最伟大的爱相生相伴的阴暗面。如果一份爱充满了对于他人的漠视和伤害,对于爱的对象的禁锢和控制,那么这种爱是无私还是自私呢?这种对于母爱的质询真得让人冷汗直冒!
 
第二个故事:姐妹
一般姐妹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大家相亲相爱彼此扶持,另一方面又多多少少会相互攀比和竞争,其中较弱的一方常常会因在竞争资源(无论是父母亲的爱还是家庭的物质财富)时处于劣势而对较强的一方形成依赖、敬畏或怨忿,甚至生活在另一方的阴影之下。这种不断地被别人放在一起比较的经验常常对于两个人都是一种扭曲和伤害。现实中的人也许能通过自身的成长成熟逐渐摆脱与这种亲密关系相伴的心病,但在这个童话里这些问题被放大到了极致。
电影中的老姐妹虽然相依为命,但她们的关系是相当病态的,软弱无能的妹妹依附于野心勃勃的姐姐,接受着后者的摆弄和控制。把她们真正拴在一起的似乎并不是亲情,而是无法跳出的孤独、贫穷和卑微,所以当狡猾的姐姐通过偶然的机缘飞上枝头时,她们的关系便开始破裂了。有的人说,要是妹妹替姐姐保守秘密,也许两人都可以在王宫过上好日子。但是妹妹怎么可能做到呢?反观现实中的人能做到吗?且不论天涯社区上爆出明星假脸的ID有多少是他们自己姐妹了,光是对于奶茶妹妹同学室友的采访就可见一斑了。看到和自己一个起跑线的人通过不光彩的手段上位有几个人能够安然自若呢?大部分人总是会选择模仿或揭露吧。反之,如果大家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心理就会平衡的多,嫉妒只存在于本来相近的人中间。比如同学,同事,亲朋好友,而姐妹就是天生在同一起点上的竞争者。
这则童话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它并没有遵循传统童话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则,虽然这里的坏人:好色的国王,贪婪的姐姐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报应(前者被欺骗睡了老妪,后者最终被打回原形),但全片里结局最惨的却是愚蠢但未必不善良的妹妹。这是否意味着在《五日谈》(童话的出处)这部文学作品里的价值观里,英雄未必是驯良的温善之辈(最近时髦的说法叫“低智商的善良”),反倒是那些能下得了狠手,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不论是第一个故事里弑母的王子还是最后一个故事里杀夫的公主,甚至是最后狼狈逃窜的姐姐)。因此,相比于姐姐的传统的恶(贪婪,欺骗,忘恩负义),妹妹的愚蠢和盲从反而是更大的恶。这个钱色交易的游戏规则和欺骗上位的手段本来就是扭曲的,但是姐姐耀眼的成功让原本抗拒参与游戏的妹妹失去了重心, 一头跌落进去。摆脱不了姐姐的魔咒,妹妹的人生何其惨痛。回到现实中,那些想形成自己独立人格的孩子们也必须能从兄弟或姐妹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创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第三个故事:父女
   如果父亲是每个家庭里的“君王”,那这世上满是昏君。他们拿钱养着那些吸血的人或癖好,却对自己的至亲不管不问,甚至推下火坑。玩物丧志的国王让我想起吴奇隆的爹和蔡少芬的娘,他们都因为赌债提前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而那头巨大而畸形的跳蚤像极了世界各种扭曲和无限膨胀的病态欲望,那是长在人心上的毒瘤。童话和现实里的英雄都是能认命也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人,不论是终获自由的公主还是苦尽甘来的明星们,他们都以巨大的代价换来自己的成长和对命运的把控。
     这个故事还有点女权主义的意味,男人对于女人的压迫常常体现在两点上。一是权力暴力,不论是来自家庭中的父权还是现实社会中其它权力架构,男性拥有着支配女性命运的权力。这也体现在国王身上,他集父权与政权于一身,仓促而糊涂地成就了女儿的悲剧;二是身体暴力,这里体现在高大凶猛的巨人对于公主的蹂躏上;电影中的公主受双重暴力的压迫,成了一颗无助的棋子,而生命中与她本应是最亲近的两个男人,却给了她精神肉体上最大的伤害。尊贵如公主, 也还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哪怕夫君是个怪物,也只能遵守男人的游戏规则,被一方输给另一方,毫无尊严可讲。公主拒绝女人这种悲剧,她轰轰烈烈的反抗道路虽然九死一生,鲜血遍地,却最终获得了胜利。



      这里的鲜血和前两个故事中的鲜血一起形成了一个可怕的诘问:那些赋予我们生命以来源和支持的亲密关系是不是本来就充满了风险?它可以给你生命的依托,却也铸就了最坚固的牢笼?面对在扭曲的欲望下变质的亲情,是不是只能选择头也不回的互相背叛,殊死斗争才能真正把控自己的命运?这种问题,对于集体意志强过个人主体性的中国社会似乎更有意义。


终章:欲望的膨胀与平衡
我们东方人讲究的因果貌似在意大利童话中被转换成了关于平衡的哲学。幸福和圆满可能就是欲望的微妙平衡。而其过度膨胀时就会形成一种虚空,需要新的填充,而平衡的规则决定了一切不能无中生有,只能交易和替补。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这一预设。电影最后一幕,所有的主角聚会一堂,望向天上走钢丝的人,那是平衡的准则最美妙的体现之一,它至高无上,宛如神谕;而与此同时,姐姐的花容月貌期限已到,美梦轰然崩塌,只能在绝望和惶恐中匆匆逃离。世间欲望的平衡珍贵却难得,因为人类在诱惑面前非常脆弱,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代表着平衡的马戏团一家毁灭得如此迅速而惨烈。

 2 ) 说说巨人怪吧

其实按照巨人的世界观来说他也没做错什么,错误的只是他不是人类,造成这个悲剧的还是公主他爹 。特别现实,举个例子:你给的再好的东西,可是别人不一定喜欢,或者你对别人再好,人家也不一定会对你好。 看得出来巨人其实还是很喜欢公举的啊,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唉。另外再多说一句:美丽与恶心同时存在,善良和恶毒也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

 3 ) 女人在历史(his-tory)中失踪的三个原因

开始谈说议题之前,先讲一点“方法论”:作为师祖级的童话,它是具有很强的神话性的,而神话有三个核心:英雄、冒险与奇迹,核心是冒险。

就英雄来说,它的核心在于一个不断行动的行动者,对现代人容易关心的其它各类“周边问题”根本不予讨论;所以,尽量不要问怎么国王亲自去杀怪兽,怪兽怎么那么笨……不要问为什么野人那么厉害,怎么公主突然就赢在最后了……不要问这些,而落跑的老姑娘不会再回来了,她missing了,国王就只剩下miss了;

就奇迹来说,奇迹在神话中是时刻存在着的,而且就在“你我”身边,只是它有三个条件:首先是唤醒现代性用了数百年的启蒙才从心理上驱除掉的“魅”;其次是将对应的是“地理大发现”的结果倒转,让森林中的、人迹罕至的荒野里的、遥远的岛屿和大海的深处的——神秘——都重新布满。顺便一说,对童话来说,森林是必须的;最后,在现代心理学来看叫做“心理不健康”的“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恰是神话中奇迹发生的必要条件,那个最终请人剥去自己的皮的奶奶,她的声音中充满了这种凄惶;

最后,就冒险来说,神话中冒险是一种象征与仪式,它意味着英雄的每个行动都突入了意义的母题,直接与“核心”交往,现代心灵的徒劳感在神话里并不存在。所以,强暴、受伤、不幸……这些用来将心灵被攥紧的细节,它们并不是同于历史叙事中的邪恶,它们令人印象深刻,让人获得净化……而冒险的最后,是复还,是一切的归位——影片的最后,一切因与魔法有关的不可思议之事都获得了平复。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所有的故事揉碎,把所有的故事置于一种统一的观察方式下来进行整合:故事起于某个王后(女人)的不快乐,在进行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快乐的女人,比如那位渴望新的经验的公主、比如那位渴望一夜返老还童的奶奶;而这些女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男人——国王们要么去打怪(缘由无所谓,重点在行动),要么养怪,要么猎艳(怪),或者男人们还相互示好,缔结女人无法进入的友谊。

然而这样子的男人,恰恰是被女人接受、热爱、尊敬或者甘愿献身(王后死在儿子手中)的男人;全片唯一的例外男子——他本身就是战斗力爆表的怪(虱子怪),却被“明媒正娶”的小公主给抹脖子干掉了,why?

因他“不文明”。

文明定义了那种叫做“男人”和“女人”的微粒在时间和空间中各自震动的区间,不论结果的好坏臧否,这就是人类生活的图景,人类的心灵,放在整个世界面前,是狭促的、有限的,人类愿意在其中生与死,虽然他们也渴望魔法和奇迹的拯救。曾经的魔法在故事里、传说里,现在的魔法在手机里、实验室里,本质上并无不同。略有差异的是,故事中的女人们还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构筑起与历史(his-tory)旗鼓相当、平分秋色的“herstory”,但在人类真实文明历程的历史记忆中,很少有她们的影子。

对此,电影似乎解释了女人在历史上的这种失踪:要么,被爱的女人最终把世界还于她爱的男人;要么,被欲求的女人毁于欲望情感自身所意味着的不稳定;最后一种,不被爱的女人通过“杀死”爱她的男人,成为独身的女王,正如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一样, “贞洁女王”是后世对她的纪念还是叹息?

纵观整个电影,也许最幸福的女人就是那个“童贞生子”的少女,她的晚年应该过得不错。

但童贞生子?圣母玛利亚是个好归宿吗?

咱们不是也有吗——华胥(踏巨人足迹而孕)、安登(感神龙而孕)、附宝(见大电而孕)、庆都(遇赤龙)、握登(遇大虹而孕)、修己(吞明珠而孕)、娥皇(感太白之精)、女枢(感瑶光之星)……刚刚这些名字,我敲了好一阵,因为用拼音输入法,没一个是能直接打出来的,可她们的孩子——伏羲、女娲、神农、皇帝、尧、舜、禹、少昊、颛顼——全部是现成的词条。

愿世界美好?唯女人不再隐匿。

 4 ) 公主干得漂亮!再对某些评论说……

这个电影下的部分评论真让我大开眼界。公主杀巨怪有错了?不过是个民间故事罢了,还什么放在中世纪背景下国王遵守诺言把女儿嫁给巨怪没有错,笑话了,中世纪哪来的一诺千金,背信弃义血雨腥风写在每一页历史上了,哪只眼见过国王把女儿嫁给山洞里的野蛮人,中世纪的公主没有门当户对有政治利益的结婚对象,可以在修道院里关一辈子好吧,把女儿嫁巨怪的失心疯国王没被踢下台只能是公主年幼傻白甜的缘故,也只会出现在民间故事里了,在这种故事里,某些人怎么就上杆子不假思索的认同了巨怪,怎么就不认同被巨怪手撕的马戏团一家呢?

题外话,某个中世纪的民间故事里,国王可是看上了他的亲生女儿。真要论中世纪背景,把女儿嫁给山洞野蛮人的国王可比睡女儿的国王异常多了,某些人是不是还要给他唱赞歌呀?

认清本质,这种人就是强权崇拜罢了。国王对公主,君对臣父对女,国王必须是主子,所以国王是对的。巨怪对公主,夫对妻,妻子必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被关被奸都是随意,否则就是贱人不守妇道,巨怪必须是对的。巨怪对马戏团……都手撕了他还有不对的吗?

呵呵。

再对某些人多说几句——特指认为“公主不肯跟(住白骨洞杀人如草芥的)巨怪过日子就是嫌贫爱富”的某些人——姑娘家嫌贫爱富不值得提倡,但也算是普通正常的人性,你这“我想跟你过日子所以你就必须跟我过日子”的想法可是危险得很呐,趁早自我认识自我修正一下,要不然,保不清什么时候我们就在社会新闻上看到了你,“一时糊涂”毁了两个家庭呐。

 5 ) 『童话中的暗黑童话。』


意大利电影《故事中的故事》由三个故事组成,The Queen、The Two Old Women、The Flea多个单元组成。改编自那不勒斯语童话故事集《五日谈》(Pentamerone),《五日谈》比格林兄弟的童话集早近两世纪,是欧洲第一部由童话构成的文学集。
我觉得自己口味够重,不喜欢正常happy ending的童话,而特别喜欢暗黑哥特童话。这部电影呈现出华丽丽的复古风,无论是演员装束还是布景,呈现出欧洲中世纪宫廷的感觉。
三个故事折射出人性不同的几面。欲望是催化剂,一反曾经影响我们的那些童话,以近乎反转的结局与复古优雅的方式,将人性的光明一面延伸到更为邪恶与阴暗的地方。
【First Day】The Queen。
海怪被国王杀死,国王也死了,而皇后却没有一丝表情。冷漠的她只关心自己是否能成功怀孕,她可以面无表情的吃海怪的心脏。国王是深爱着皇后的,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皇后的愿望。因为有得必有失,任何回报都需要付出才可以获得,谁也不能不劳而获。而后,皇后和烹饪怪物心脏的女仆同时生下了白化病的男孩,两个男孩感情很好,王子甚至想和贫儿一同治理王国。为了维护王子的利益,皇后居然想残忍的杀了贫儿,最终她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Next day】The Two Old Women。
欲望是可以越养越肥的怪兽,如果你得到一件宝贝,那就期待再而三的赐予。骄奢淫逸的国王迷恋上老婆婆的歌声,而这个老婆婆居然想了办法蒙骗国王并上了他的床,结果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刻,国王才惊觉自己上当了。老婆婆被无情的丢到丛林,然后她偶遇了巫婆,自此让她转变了命运。妙龄少女自然逃不过这糊涂皇帝,她成了新的皇后。
老婆婆的妹妹真是又悲剧又蠢又可怜的女人。她居然蠢的相信姐姐说的话,去找人剥下她的皮。那一刻我是故意不看屏幕的,因为实在是不忍看。。。欲望加上嫉妒就会招致灾难性的悲剧。然而,魔法也是有实效的,姐姐的下场也是个落荒而逃。
【Day Three】The Flea。
用自己的血养大一只跳蚤,也是够了。这个特殊癖好的国王有个可爱的女儿,这个公主还有点花痴,想象着未来老公的模样,娇羞的感觉让人怜爱。有一天国王的巨型跳蚤死了,他剥下它的皮并对全国子民说,谁可以猜出它是什么动物的皮,我就将公主嫁给他。这样儿戏的征婚,最终成全了一个住在山洞茹毛饮血的巨怪,一路荆棘,最终被巨怪扛着、背着到达了巨怪的“家”,这就是公主恶梦的开始。最终,公主的逃走的路上又被巨怪寻找到,公主温驯的靠在巨怪肩膀,本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但公主抹了巨怪的脖子那一刻,让剧情大反转。公主斩杀了巨怪回到王国并加冕为女王。
如果她认命,就不会有最后成为女王的最终结局。强者也不是天生的,有些时候是被命运的齿轮推动进而成为强者。
【Ending】故事中的故事。
最后一幕出现了交集。新的女王被加冕的时刻,白化病王子来道贺、娶了新皇后的国王也来道贺,这也是个圆满的结局吧。
现实往往会丢给童话一个重重的耳光,即使我们这个故事也是个童话,但却是个非典型童话。而身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会觉得这样反童话结局更真实,欲望在残酷的现实下萌芽,最终也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成长。

 6 ) 这就是你为我选的丈夫

看完真的挺心累的

片子本身很长很长,用缓慢的节奏,诡异的背景音乐将三个黑童话缓缓道来。

片子有三处让我震撼,一处是皇后面不改色地吃着血淋淋的心脏时,一处是返老还童的多拉睡在红色毯子上时,一处就是上图,我最喜欢的图.。

皇后非常非常想要孩子,想要到极其宠爱她的国王为之付出了生命也无动于衷。其实我不是很能理解这种非常想要孩子的狂热情绪。如果你连你的丈夫都不爱,那么为什么会想要一个孩子?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人跟很多不同的男人上床,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每当有男人想跟她结婚时她都会把他赶走,然后致力于生出下一个孩子。男人对她的作用不过是一颗精子。她生养了十几个孩子,并且活得生气勃勃。

有一天,她最大的女儿告诉她,她怀孕了,她呆滞住了,然后,失声痛哭。

这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母子之间的舍断离,即使是十几二十岁了,也希望孩子如同巨婴一样待在自己的怀中,病态的母子联系而已。

第二个故事是姐妹之间的舍断离。有野心的追求财富地位的姐姐和痴傻的只知道依附于姐姐的妹妹。当姐姐变年轻了,成为王后时,妹妹想到的还是时时刻刻跟随着姐姐。单纯,令人怜惜,但是也无法同情。姐姐也并不算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只是妹妹无法理解成人的游戏,于是她剥了自己的皮。

第三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故事。

纯真的爱幻想的公主被昏庸的父亲当做一样物品输给了原始的巨人。公主本想自杀但还是没有勇气。她被带到山洞中,吃生肉,睡在肮脏的地上,忍受巨人粗鲁的爱抚。

她遇到了一个马戏团,走钢丝的帅气小哥成功把她救了出来,她以为她脱离了苦难,可是巨人追了上来,扼断了所有人的头颅。公主躲在角落瑟瑟发抖。

巨人愤怒地看着她,却不忍心动她一下。她走上前,靠着巨人,头深深埋在巨人的怀里。巨人蹲下,让她爬上他的肩。

她顺从地爬上去,然后一刀割断了巨人的喉咙。

这就是你为我选的丈夫。

我本就是有点女权主义的人,看见这一幕,我心里的确是暗爽的。我承认这样对其实并没有想伤害公主的巨人不公平。

但是巨人爱她的方式是把她囚禁在山洞,喝雨水吃生肉,他想给她最好的,但他又能给什么?

就像很多山中的闭塞原始的村落,他们没有媳妇,他们买媳妇,他们爱媳妇的方式是囚禁她吗?只要我把我认为好的东西给你,我就可以对你为所欲为了吗?

他们觉得女性生来是为男性存在的,他们觉得女性的作用是生孩子,他们觉得强奸就像路边的公狗遇到了一只美丽的母狗,骑上去不是很正常吗?

这是他们的教育环境决定的,我们的确不能一味怪他们。但是当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对女性时,难道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地收下,然后安心为他们在闭塞的小村庄里以生孩子为己任吗?

显然不是

所以对于评论中心疼巨人,骂公主,希望公主和巨人在一起的人,我只能说,不敢苟同。

有一个女人被拐卖到了深山里,丈夫死守着她,直到她生下来一男一女才稍稍放松看守。

男人出山去卖药材,女人想乘机逃走,她五岁的孩子哭着死死抱着她的腿不让她走。

于是她打断了孩子的小腿骨。

我同情那个孩子,但是我觉得女人没有做错。这不是什么爱情的结晶,而是耻辱的产物。

我们要做的是避免无辜的女性被拐卖到大山里,而不是指责逃走的女人,并且用一切为了孩子的理由劝女人留下来,忍受这种生活。

 短评

这绝逼是治愈直男癌的良药!

7分钟前
  • 推荐

双生子托物传达自己的安危在好多童话里都有,第一次在电影看到时觉得神奇和自己看书脑补时觉得很理所当然的感觉还是有区别的,第二个故事里的剥皮没有看过,但是有点恐怖,公主一开始看上去有点傻白甜,但是在屋顶上跟她老爸对话时的决心也挺佩服的,所幸后来也回来了,可惜了走钢丝的帅小伙

12分钟前
  • 鹿柒柒
  • 推荐

没有魔法的黑暗童话世界 就像成人的《花园墙外》妹妹剥皮那幕真的太残暴。没想到是这么一本正经地讲故事啊。嫁给巨人最后弑夫回归的公主,才是真正的赢家,爬上巨人脖子那一刻我还真以为她认命了。不快乐的婚姻和不幸福的童年,都需要通过杀死丈夫杀死母亲才能解脱

14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调调很喜欢,但还是差点。最爱返老还童妖精姐妹花....

19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活着就像火上履丝。

22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力荐

3.6,落入刻意叙事的寓言童话故事~~牵强的故事连接。魔幻超真实主义的普通用法~

25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我喜欢公主杀了怪物丈夫、把父亲赶下王位的故事。这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

30分钟前
  • 猱困困
  • 还行

海怪和马戏团一家子真是太倒霉了。。

33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推荐

挺还原欧洲大陆童话故事原型的,野蛮血腥恶趣味没逻辑,艳丽萧瑟滑稽又色情,搞基百合恋子杀夫怪兽巫婆一个不缺,还有,这应该是我在电影院里看过最多的欧派了= =+

37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中规中矩,不算好看,奇幻多了,人物和剧情不吸引人,手法单调,也累。想想四十年前帕索里尼在写实的基础上,把《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饮食男女、地中海风光拍得像油画似的,又美又热闹,多好看。

4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魔幻感并非源自特效,而是浑然天成的气息。

4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对这种黑暗系成人童话迷到不行!

47分钟前
  • Katie
  • 力荐

我只是忿忿最后痴情的巨人被这个bitch这么给暗算死了,然后这个bitch还45°仰望天空很纯情的样子。gross……

48分钟前
  • 胡贰
  • 推荐

多亏用英语拍的,要不然连本都收不回来,意大利人这操行。只能看画面和布景,剧情没法看,根本也谈不上魔幻现实,就是复原中世纪故事而已

50分钟前
  • 阿勒曼尼亚酋长
  • 还行

根本今年最勵志的女權電影:與其當一個嫁給王子的漂亮公主,不如自己當女王。這麼多電影,大概只有這部最具當頭棒喝的效果

55分钟前
  • Ellen
  • 力荐

真正的魔幻文艺片。有别于商业制作,没有动用太多特效就讲出了最引人入胜的故事,画风还有一点点哥特。(两个银发小王子的故事好腐啊~)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意大利导演对神话故事的迷恋、想象和诠释,真的都是一脉相承的。去年在《安乐乡》里听到的三句话的故事,竟就这样被拍了出来,就像一个幻觉。片子游走在魔幻和真实之间,用颜色和音乐分章节,并且我想了一阵之后,觉得各种奇怪的英语口音效果也不是太糟嘛…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Cannes2015#加洛尼的转型之作不能说太成功,之前积累起的现实主义个人风格印记在这里消失殆尽,在魔幻类型片的道路上也没有迈出什么惊为天人的一步。童话故事的简单性先按下不表,故事层面之上本该吃重的电影语言也无所作为,甚至跟流水线上的好莱坞制作没什么两样。瑰丽的场景特效在意料之中。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奇工巧琢,拍案惊奇。三个黑童话里的宫廷奇说,民间口耳相传的暗黑奇言。将一个奇字贯穿在整部精细瑰丽的影片里,服装道具化妆乃至摄影令人啧啧称奇。不可分割的孪生王储、疯慕年轻的迟暮老妪、憧憬婚姻的单纯公主,皆因一个恋字生无可恕。电影呈现了让人惊叹的华丽,色彩纷呈的暗黑美学带来极致享受。

1小时前
  • 西楼尘
  • 力荐

从小童话故事就已经告诉我们,丑和老是一件罪不可恕令人厌恶的事情

1小时前
  • 木頭兒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