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20分钟无码硬核男同志群交性爱场面,给不少人留下了头晕目眩的印象。 后面不寻常的纯爱过程,也拥有其奇特的逻辑。 但,导演的野心更大些。
裸体男人把手机塞进袜子,将我们带进地下俱乐部。
红色和蓝色的灯光下,群交的男人们扭动肉体,一片原始壮景。
荷尔蒙蒸腾着新鲜的喜悦,欲望被兴奋地品尝。
通往天堂的路没有任何阻碍,安全套、润滑液、纸巾,唾手可得。
交配游戏中,两只攻吻在了一起。
嘴唇通了电流。于是,众人退散。
宇宙只有我和你。
取回衣服、算了酒钱、仔仔细细地检查共享单车的车况,之前的疯狂仿佛是分裂人格,所谓“文明人”的身份已然冷静回归。
雨果 和 西奥飞驰在近清晨5点的巴黎街道。
俄裔法国画家 康定斯基 说,“艺术家须得在物质材料上施以主体用意,使之具有生气和活力。”
《同船爱歌》的导演用光的色彩,增强了现实。
夜店里冷暖对比的光,红色,代表生命、激情、朝气蓬勃;蓝,是这炙热中含着的冰。
色,带出了接下来的事。
雨果 不断赞美 西奥 的屌,激动得近似迷狂。像法国作家 罗兰·巴特 在《恋人絮语》中说的,“他赞颂对象的完美,并因自己选择了完美而自豪。”
西奥 则态度矜持,默默接受着这突如其来的膜拜。
“我觉得我们刚才的做爱很不一样” ,雨果 激动地说。
西奥 的回应是,“哦,是吗……是有些不一样,方式不一样。”
雨果 就在这时,忽然反应过来。
叠着叠着的扑克,一个扬手就塌下来。
“蓝色”照进了现实,冰火两重天。
刚才还在滔滔不绝表白着的 雨果 像是冻住了。
打政府热线、确定可接收的医院、与 西奥 互留电话号码……雨果 按部就班地处理着,像收拾一场事故。
雨果,
是HIV病毒感染者。
本只是爱或情借来填一晚,谁会喜欢这样的礼物?
被影响到的 西奥,反倒没 雨果 那么慌。
他拒绝了 雨果 想要陪他一起去医院的提议。
独自去医院的路上,他倒数过几张红光中的脸,第一张化为了骷髅的形状。
本该是浪漫的造爱,变成了病菌繁殖的仪式。
这次的红,代表死亡。
西奥(Theo)这个名字,变形自《五至七时的奇奥》中女主角的名字 奇奥(Cleo),是导演的一个致敬。
《同船爱歌》借鉴了《五至七时的奇奥》电影内部时间 与 电影真实时长 基本一致的玩儿法。在那部1962年的电影里,担心自己患上胃癌的女主,独自游走在巴黎街头。
中国的艾滋病基础知识普及度太差了。
讲实话,我也是写这文的过程中,才真正弄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间的区别。
艾滋病,是一个在1959年才诞生的疾病,还不到100岁。
艾滋病病毒就是“HIV病毒”,它会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病毒的潜伏感染期为几个月到20年。
1998年华裔科学家 何大一 博士,发明了鸡尾酒疗法。鸡尾酒疗法,压低了HIV病毒的拷贝量,从而推后了感染者的发病时间。如果感染者坚持吃药,他/她的免疫系统就有机会被重建。
若任由发展地让HIV病毒将免疫力细胞——CD4细胞个数下降到200个以下,感染者会彻底失去免疫力,成为艾滋病患者。
好消息,也是坏消息,病菌会演化出新的生存和传播方法。
从病菌本身的利益出发,它会变得少杀死一些人类,并使受到致命感染的人类多活些时间再死。这样,它才能把下一代病毒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去。
好,那么就看人类和病菌谁能跑赢谁。
未来医学界会有新发现。但,目前为止,艾滋病,仍不可治愈。
有的人看片时会感慨法国防治艾滋病服务的人性化。
影片里,雨果 打政府热线时,得到了明确的应急指导。两人在医院急诊科时,也受到分诊员和医生友善的对待。
中国的医生可能不会像电影里人家法国医生态度那样好(残念~),但不管怎样,中国很早就有了对艾滋病病人的关怀政策。
从2006年3月1日起,中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对艾滋病病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
1、 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
2、 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的费用;
3、 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检测;
4、 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
5、 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进行经济救助,扶持有生产能力的病人开展生产活动。
医院的事情完成后,两人都不想睡觉,继续游大街。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酵,又听 雨果 讲了一些感染病毒后的经历,西奥 终于表现出了少许的愤怒。
一波并不能一鼓作气的愤怒。
两人接着聊到未来想做的事业。
西奥 想到自己可能已经被传染,禁不住感慨,
面对 西奥 的质问,雨果 回击。
此片最大的争议就在这里。
雨果 之前积极负责任的态度,让观众对他有好感。
但现在起,观众也许会开始思考:
是不戴安全套的人活该,还是病毒感染者不提前告知缺德?
常识,是指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比如,与陌生人做爱前需要戴套。
而道德,是衡量人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意识形态。
那么,常识和道德哪个更重要?
西奥 眉目里开始显露出鄙夷,他怀疑 雨果 是在故意传播。
恶意传播比不尽告知义务严重,因为它在很多国家是违法的。
在法国,故意传播艾滋病会因“致使他人残疾或造成永久性伤害”的罪名被判处监禁。
而在中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来为故意传播艾滋病定刑。历史案例中,各地的量刑标准也不相同。曾被定罪的类型如下:传播性病罪、故意伤害罪、扰乱公共秩序罪……目前在法学界,还有要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声音。
被质疑的 雨果 气愤着离开,又被 西奥 叫了回来。
从来未热恋已相恋,两人一直在兜圈。
权力的反转一次再一次地被有情绪的长镜头表现,音乐也每一次都做了变化。
影片结尾,雨果 向 西奥 的长篇表白里3个月、20年、分手……如此确切的时间点,关连着HIV感染者病情发展的时间表。
3个月,是HIV病毒的窗口期,虽然抗体检测为阴性,但患者仍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这段时间需要坚持吃药、做检查,并且不能做爱。
20年,算是大数据里HIV感染者的一个生存死限。
有可能传染了 西奥 HIV病毒的 雨果,依然期待着未来与 西奥 一起的小确幸与大成就,算不算贪婪到臭不要脸呢?
他们都觉得值得。
那到底是执着,是洒脱,就留给别人去说吧。
“看到了吗?一切从现在才开始。”
片头20分钟无码硬核男同志群交性爱场面,给不少人留下了头晕目眩的印象。
后面不寻常的纯爱过程,也拥有其奇特的逻辑。
但,导演的野心更大些。
每天去急诊室报到的寂寞老人、在职场中受歧视的少数族群、工作生活在巴黎的叙利亚难民、领不到退休金的年长女性……这些人代表的社会群像,揭开了巴黎的丑陋。
导演借主角口说出了 巴尔扎克 的名字,但他在对待阴暗面的态度上,与其说像 巴尔扎克 ,不如说更像 波德莱尔。
片子并没有探寻老龄化、种族歧视、贫穷、失业、叙利亚……这种种敏感问题的根源,只是跟随两位主角的漫步,打开了一幅画卷,展示给你看。
写到这儿,猛地想到 鲁迅 的一篇《今春的两种感想》,不由想笑。
在中国做人,真非这样不成,不然就活不下去。例如倘使你讲个人主义,或者远而至于宇宙哲学,灵魂灭否,那是不要紧的。但一讲社会问题,可就要出毛病了。
在文学上也是如此。倘写所谓身边小说,说苦痛呵,穷呵,我爱女人而女人不爱我呵,那是很妥当的,不会出什么乱子。
如要一谈及中国社会,谈及压迫与被压迫,那就不成。不过你如果再远一点,说什么巴黎伦敦,再远些,月界,天边,可又没有危险了。
社会出问题,就像人感染了HIV病毒,潜在的危险就是定时炸弹。
系统一日不重建,人民就将长久地挣扎于焦灼与迷茫中,惶惶不可终日。
参考文献:
1,徐鹏 、 陈琬莹 、琚腊红 、马丽萍 、吕繁:《国内外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法律责任比较分析》
2,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片子和文章配图尺度都比较大,完整版在公众号里。
and,是的,单曲循环了张敬轩版的《值得》。
原创by黄老师
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
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很多人都觉得前面只是一段无所谓的GV,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感情铺陈。在那个充满色欲的sex club,小卷毛碰到公证员,他们最本能地相互吸引,做了一场“真的放佛在制造爱”的爱。即使面对生死考验,即使有激烈的冲突,那种吸引仍然炽烈。小卷毛说,我想狠狠揍你,也想吻你。公证员一寸寸吻过卷毛的身体,不吝啬地赞美每个器官和每寸肌肤。一句接一句的“然后呢”简直甜到发腻,但是好真实。爱过的人都能体会,你会渴望对方身体的每个地方,会欣赏对方每个小动作,会狠狠拥抱恨不得把自己嵌进对方的身体,生气的时候不是暴怒而是酸楚委屈……
这个片子的意义还不至于此,还有很多值得讨论之处。
比如两个谎言,公证员打求助热线时谎称是自己进入对方,卷毛面对医院前台时谎称是安全套破裂。他们在逃避什么?他们不忌惮让人知道自己是同志,但面对公众,做bottom、去sex club仍然让他们有羞耻感。
再比如,关于数个个次要人物的交流。与俱乐部里那个英俊的胡须男在暗室和离开前各有一次身体和眼神的交流,他明显对卷毛表达了性趣,但卷毛未做任何回应,这与卷毛和公证员天雷勾动地火是明显对比,这是否有讨论同志感情特质的意思?医院全部都是女性、黑人门卫、巴黎的叙利亚人、地铁偶遇的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继续工作的服务员…,这讨论的都是自由、选择和歧视的问题,也让影片有了更多联想空间。
色调好,连帽衫小哥真好看,卷毛的走路姿势笑蠢我啦。
红色蓝色,通宵达旦。放到两人上楼梯那段,差点奔溃到砸显示屏!……算了,长镜头跟拍不错…整体格调不错…就这样吧……
性本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他们的欲望,不总是包含有爱;他们的爱,却总是生发于欲望。我害怕变成他们,我最终走进他们。我是河童行舟,找寻同船靠岸。
“然后呢” “然后我们会分手 这很悲伤 但不可避免”
因为忘了戴套,一夜情不再只是一夜情。同志GV版“爱在黎明破晓前”,全程暴虐单身狗。导演夫夫估计是受了加斯帕·诺“爱恋”的刺激,20分钟XO戏尺度大得戳穿地心。好美——凌晨5点59分的巴黎。
一时打分不要轻信。在寒冷萧索的柏林呆上十天,最后看一场在夏日巴黎午夜找到爱情起点的故事,空荡无人的路灯下飞驰而过的单车,黑暗中闪烁着灯火的圣马丁运河岸边的短促一吻,sex club里操出来与性爱危机前忍不住的真爱,我们有幸记住爱情开始的那一刻,未来是几个月几年几十年,谁又管那么多呢!
除了一直都戴套和沒有在一起二十年外,簡直就像俺的傳記片。所以就高分了,這個實在沒辦法⋯⋯
这哪能跟爱在系列比啊,根本没聊什么天,除了做爱就是跑步,明明是个运动题材嘛。前面GV尺度部分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跟老公来了一发。
#Berlinale# Femis老师新片,今晚还来了zoo palast. 现场简直是天菜gay bar,胡子壮熊们坐满。片子的调色和声音都好奇怪啊,但男1的身体更奇怪。。。所以当男2停止赞美男1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casting上写的simon希望不是我认识的simon,多好的演员,可惜自己不出演(片子尺度的确太大)
邂逅,试探,亲吻,做爱,体温,长夜,街头,路灯,骑车,交谈,惊悸,争执,短信,不舍,陪伴,漫步,奔跑,河畔,吵架,道歉,拥抱,牵手,地铁,对视,拂晓,5点59分,巴黎,彼此,未来。
剧本挺弱的,有几个对话就想翻白眼。但是,谁有抵得住巴黎5点59分前的浪漫呢?单车,牵手。散步,拥抱。奔跑,做爱。
开头非常生猛,上了一堂丰富实用的口活技术课。后面简直甜的要死,两人在地铁上对视的一段让我险些又没出息地哭了。还有最后的longtemps, longptemps combien, vinght ans...爱情就是如此神秘,但是卷毛的身体真的如此值得赞美么...最后,生活在电影里的城市的奇妙感和幸福感贯穿始终
学生作业加一段GV,算是那种感觉和三观都很正的同志片。
一开始仿佛是《湖畔的陌生人》们集体《登堂入室》地来到《A片猛男日记》的拍摄现场,大尺度性爱场面来得太快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而后便开始了《爱在黎明破晓前》的《午夜邂逅》,中途有《罗拉快跑》式的追逐,差点产生《搏击俱乐部》的斗殴,最后他们为了享受曼妙的《周末时光》而再度踏上了《旅程》。
性爱场景就不多说了,特别真实,鸟类大观,纤毫毕现。可是后半段这虐狗的节奏,简直是不能忍。其实这是教育片:大家要负责任,要有原则,更要勇敢为了爱情,穿越整个城市的夜色,点亮彼此心中的黎明。
如果你赶时间,只需看前十六分钟即可。
#Berlinale##Panorama# 假如说victoria是柏林之夜的话这个片便是巴黎之夜 两个主演对话和情绪掌控非常优秀 字幕和特写的特定美学(加斯帕诺/多兰)尺度完全不是噱头而是一见钟情的合理诱因 冲动可以给五星 不出意外大概是本届私人的单元最佳 [Cubix]
一个是有病鸡巴,一个是牛逼奇葩。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HIV有个+?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假爱虐,一个是小傻瓜。想心中能有多少怨恨意,怎禁得日陪到夜尽,上陪到下。
导演是我老师,我就不方便多评价了。。。隔墙有耳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