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给已经上映的剧场版排个序的话,《贝克街的亡灵》毫无疑问是排名第一的,第1.5名是《迷宫》,第2名是《世纪末的魔术师》。
记得那时候高中教室里,学校电视台大发善心放柯南剧场版,记得整个教室整一层楼不做作业不聊天大家一致关灯拉窗帘看片,记得中场休息集体冲向小店买晚饭,还记得ZHS在播完开灯后大吼一声“谁把泡面倒在脸盆里了?!”
可惜这些奇奇怪怪却又美好的回忆只出现了没几次,哈利波特、柯南、和你在一起、功夫……好像也就这么些了。
言归正传。和古老传说纠缠在一起并且有着不同于普通日本漫画的异域风光、历史情节,都是我爱此片的原因。至于弘树所谓“毁灭一切,从头再来”的想法,也是我在面对一团糟的状况时候常常会产生的想法。
想来日本人真是有忧患意识。弹丸之地,地震频发,又是岛国,退一步便是大海,便无路可退,哪里去找像天府之地一样的“大后方”。于是他们的动画片里奥特曼一天到晚要跟“毁灭地球”的怪兽搏斗,他们的电影里日本要沉没东京要消失……本片体现的忧患,多来源于“世袭制度”。弘树认为“肮脏的银行家的儿子也将成为肮脏的银行家,满脑子只想挣钱的医生的后代也会成为那样的医生……”
其实世袭制度也不能说是一项十恶不赦、极其不合理的制度,要不然为什么从古到今,从中国到日本,从东方到西方,它一直存在着呢?存在即合理么。何况从小的耳濡目染,从小积累的人脉,从小接受的教育,这一切的确决定了名门之后的优势。说起来他们也是无辜的,家庭出身也不是他们能选的,说不定人家还宁愿做个无忧无虑的平头老百姓。
额,最后说回破案这件事儿。这大概是柯南里面很少的直接把犯罪过程,包括罪犯真容先展现出来的案件,也是为数不多的手法简单到我都能看懂的案件,更是极少的虚拟与现实并行,父子一起破案的故事。所以比起破案过程来,我更喜欢百年前雾都伦敦神秘的夜晚,喜欢贝克街221号B座和雷斯垂德这些熟悉的名字。
ps,这部里面的小哀真是个鸡肋角色……
===============
找规律:
片头:泽田弘树成功开发“诺亚方舟”,并跳楼自杀。
新一:关于福尔摩斯的讲解多次让小兰想到新一,最后的关键时刻,约会时候的一句话救了大家的命。
冷笑话(转
http://hi.baidu.com/xrj8866/blog/item/91b2a86e6179c7d880cb4a43.html)
出题人:阿笠博士
题目:最高の技术の结晶——仮想体感ゲーム「コクーン」を作り出したゲーム会社のスタッフが、仕事を忘れて「コクーン」にハマってしまいました。それを见かけた社长はそのスタッフをどうしたでしょうか?
1、ゲームを最后までクリアしたので表彰した
2、仕事中に游んでいたのでくびにした
3、コクーンをしながら、眠っていたのでそのまま休みをあげた
制作高科技的结晶——假想体感游戏“COCOON”的这家游戏公司的职员,在工作时禁不住迷上了玩“COCOON”。看到这个情况的老板,会怎样处置他呢?
1、因为最后打通了游戏最后一关,所以表扬了他;
2、因为在上班时玩游戏,所以开除了他;
3、因为在玩COCOON的过程中睡得很熟,所以就让他继续这样睡下去。
解题人:柯南
谜底:2
解题思路:cocoon→茧(繭【日】まゆ)→蚕(因为茧是由蚕结出来的)
蚕→日语发音:かいこ→音同:解雇(かいこ)
所以答案是2
东京·米花市·米花市政大楼。这里正在举行,能够一举改变全世界游戏业界价值观的模拟游戏"茧"的发表会。结合最先进技术的"茧",其游戏方式是先进入一部外型酷似蚕茧的大型胶囊,透过电脑操作让游戏者沉睡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事件的年代,并进行挑战的虚拟体验游戏。柯南、灰原及少年侦探队成员们也接获邀请,前往参加这场受到全世界瞩目的发表会,并阴错阳差的混入政界、财经界以及演艺界等代表人物的小孩群中,趁机乘上"茧"。另一方面,"茧"的研发者兼负责人-坚村,竟然在发表会会场遭到杀害,而在这起杀人事件发生的同时,一个自称"诺亚方舟"的人工智慧闯入"茧"的电脑系统,并切断身处虚拟世界的 50 名孩童所有能与外界连结的管道,对现实世界中所有招待者宣布:"在这场解决历史事件的游戏中,只要有一个人能够存活到最后就算你们赢。不过如果没有人能够存活到最后,参加游戏的所有人就会葬命于此。"开始了一场失控的游戏。
为什么说是升华,就是一开始泽田弘树也就是诺亚方舟说的社会问题,企业家的孩子以后就要当企业家之类的话,然后就想改变社会的问题,锻炼一下孩子们
这款游戏的确挺好玩的啊
这是柯南剧场版中可以与《引爆摩天楼》相媲美的一部。如果说《引爆摩天楼》是以感动为着力点,那么这部出彩主要在于剧情的设计,看了多部剧场版中,不多的以剧情取胜的剧作。
人工智能,意识的体验游戏,是不是立刻会想到《黑客帝国》、《盗梦空间》等等。再想到该部剧作的上映时间,在2002年时即有如此的编剧思路,而在剧里还能借着角色之口,对日本僵化缺乏创造的体制,以及官二代的准世袭制度提出批评,八年后的国人看到此,又会作何感想。
片中工藤父子的那种不同于一般的亲情,更带有对彼此独立的尊重,而这或许也是编剧想要表达的一种家庭观。
剧中的设计还带有一些穿越的色彩,来到福尔摩斯时代的伦敦,雾都,水啸雾都,自己的思绪。
还是转回剧本身,“如果可以确实的让你毁灭,为了公众的利益,我很乐意迎接死亡”,如果设计为福尔摩斯与柯南联手办案是不是又有趣一点。
动画的优势在于可以天马行空地在时空中穿越,本集借着虚拟与实现的结合,让柯南君来到了上上世纪的伦敦,化身成迷你版的福尔摩斯,去寻找并打败杀人犯开膛手杰克,在不借助博士的各种道具的情况下上演了一部好戏。
片中的线路很多,虚实结合,并行而发,虚拟的游戏中除了将福尔摩斯等人与柯南他爹一一对应有些恶搞外,多处也显示了编剧对柯南道尔的原著致敬。能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如数家珍的人,或许感触会更明显。
难能可贵的是片中对日本的教育问题与家族企业的现况进行了一定的抨击,日本的重生也是片中多次提及的主题。虽然这样的观点并不见得新鲜,但日本的电影敢于以大众传媒的身份说出这些问题。一时让我想起前阵子看到的一条Tweet:“在日本最有可能成为“剩男”的是富二代,很正常。富二代是依靠父母留下来的人脉财产谋生的,比啃老族还丢脸。一个男人没法靠自己,只能靠父母谋生,哪个女人愿意嫁给这些无能的男人?他们只有金钱,没有别的,魅力,能力,魄力都严重欠缺。我到中国后发现富二代最受女人欢迎感到惊讶,这个社会有问题。”
不知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
观影之前,原以为是部悬疑感十足,快感十足的探案电影,但是不全是关于这些的,超出我的预期,本片放弃了复杂推理的叙事风格,转为了一部剧情虽然简单,但韵味十足,欧洲复古风浓郁,末世科技感,批判风格!期中揉杂了诸多精彩的元素,本片可玩味的点非常多,使我欲罢不能!
一开头,讲述了关于一个男孩创造了一种人工智能的故事,但完成之后,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里便埋下一个疑问,埋下一个伏笔。这个人工智能名为“诺亚方舟”,一个古老的故事里,上帝为了惩罚世人的罪恶,制造一场洪水来制裁他们,只让善良的诺亚一家活下来了。暗喻着人工智能可能成为惩罚罪恶的上帝,但善良的人会被诺亚方舟拯救。这人工这个人工智能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表面上预示着改变人类的历史。但也会成为毁灭人类的的来源!这个世界是一个冰冷糜烂的世界。宏树妄图改变这个世界,可是终究敌不过现实,他深知人工智能不会用在正途上,也只有无奈的死去,也将自己的精神的赋予了诺亚方舟!也就闹成了柯南一行人进去游戏世界的之后的一些事,宏树一开始被魔化成了一个邪恶无底线的恶魔,制造各种混乱,满怀怨恨,希望将这些执绔子弟一并消灭,以为就可以改变世界,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一个从小被日本教育背景下当成一个异类,也经历了双亲分离,背井离乡,可是到了美国,也被当做一个工作机器,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真是深深的嘲讽呀。批判了古板的教育制度和缺失关爱和天真的童年生活。一个病态的社会也终究会诞生一群奇怪的人。一个男孩这么小就背负了这么多,有这么多怨恨,变得如此疯狂,也就不难理解,当我认为剧情会这么推展下去,结果结局来了一个大惊喜,使我感到异常欣慰。虽然是近乎说教的解释,可是,听来还是有所感触,一个人虽然深受苦难折磨,原以为饱经沧桑已面目全非,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孩子呀,结尾他和柯南的对话,让我感觉到他就是一个充满童真,爱好玩耍的小孩子。表示和他们一起玩很开心,而且最后帮助柯南成功闯关,也许他们没有过关,他们也不会死。但是本片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悬念,在最后才通过柯南的口来道出真相,被震惊了。虽然世界是如此无情,但存在于人心底的童真,真是那明亮又无邪的那一抹晨曦。
关于这个游戏,也预示了未来的发展,游戏终将会往这一方面发展。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虽然不是新鲜事,但真正实现时还是会让人非常欣喜,就如3D时代的到来,就带给了我们全新的体验。人工智能的发展逐步完善,到底是带来很多便利还是会带来去洪水般的灾难,我看灾难与否,看的还是人们自己的抉择。片中人工智能诺亚方舟看似已经失控,但是也只是对人类的警告,并不是真的想害大家,还好掌控诺亚方舟的是这个孩子!要是换成其他人,柯南一行人也许就没这么幸运了。而且,现实肯定不会如此。人性的欲望是无穷的,人性的丑恶也源于欲望。科技的强大,也许终有一天会毁与自己。游戏被命名为茧,一是形状与茧相似,二是在体验游戏的人大多的孩子如结茧之前的幼虫,三是解救后的小孩,如破茧成蝶后的蝴蝶,预示着重生!而且游戏世界也代指了一个美好的世界,灰原哀在片中说到:游戏世界其实还好,现实世界其实更加黑暗。多么让人感慨的话语,细细想来,其实太有道理了。
本片有大量的铺垫和细节,虽然有很多情节比较刻意,但是还是让人惊喜不已。说说几个有趣的点。一本片通过游戏世界再现了那个衰败又不失光明的欧洲世界,带着大家进去一个不曾了解的世界,一个雾霾笼罩的城市,上演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将大家熟知的福尔摩斯和柯南置于同一个时空,是一场柯南粉和福尔摩斯迷的狂欢。二是本片通过双线叙事,一个描写关于在游戏世界的柯南,一个是在现实世界的父亲,虽然不在一起,但是同心协力共同破案,两人心系对方,为各自打气,没有刻意的煽情,但父子间的感情,让人感动。亲情万岁。三是游戏与现实的联系,片中的柯南与游戏里的福尔摩斯都是正义的化身,杀害他人的罪犯竟然流淌着开膛手杰克的血。种种巧合的设定,也让我们感叹无巧不成书。四应该是最后的反转,其实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游戏,他们最后都会胜利。片中两个世界的人,通过游戏世界来对话,想我们透露了一个真实的宏树,让人唏嘘不已。虽然他们在游戏的这一切都是虚假的,可是他们当中的经历的苦难,确实真的,大家都有所成长,原来他想做的不是通过毁灭来改变世界,而是通过苦难感化大家。真是用心良苦呀,也代表了他那善良又美好的心,使我真的被感动了。这也是我给五星的原因。总之真的很惊喜。
本片也不仅仅局限于一部精彩的悬疑探案片,已上升到另一个层面,关乎教育的辩解,关于人性的辩解,关于科技的辩解,…包含得太多,可谓,柯南剧场版里非常精彩的了。
对不起,让你们遭遇危险,可是,我觉得好开心呀!
感觉是瞎几把写的,反正挺无聊的!
柯南剧场版系列评分最高的 剧情很吸引人 紧张刺激 其中有对日本教育制度的抨击 弘树的悲剧何尝不是这种制度所造成的呢 还有讲柯南和夏洛克福尔摩斯 东方和西方的结合 莫名地新奇 值五星
7.3分,说句心里话,我觉得剧情挺魔幻的。金田一与柯南,刚开始都是一本正经的推理剧,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柯南里乱七八糟的元素越来越多了,保持初心的金田一却并不受中国观众的欢迎。看看柯南早期tv再看看这部剧场版,就这也配称作推理作品?这部电影根本没有被称为推理作品的资格。沾上了童年滤镜就尽情地往天上吹吧。
开头不喜欢,喜欢结局,小兰纵身一跳。剧场版柯南和小兰的感情线特别甜。
对不起 不能陪你到最后
意味深长的一部,在虚虚实实之间演绎着不一样的故事。所谓贝克街之亡灵,可以理解为不同的人吧!
原来开膛手杰克脑子这么白痴.....
简直是神预言啊,弘树说人工智能这种东西被发明出来是会被大人利用做坏事的,如果是二十年前我看的大概会觉得特别好看吧
剧场版里最喜欢的。
“哪怕一次也好,我想跟朋友一起玩。”哭死了
从这部开始柯南的水品直线下降
最喜欢的一部剧场版
自觉是最好的柯南剧场版...
尽管很多人最喜欢这部,我没觉得
2002年的神作,所有柯南剧场版里我的最爱没有之一,对AI的想象,模拟体验游戏的先河,侦探间的致敬,以及白教堂血案VS贝克街的现实虚拟罪案对决,都是天作之合。还很好的讽刺了日本社会体制,但也恰恰呼应了血缘对人的深刻的影响,罪犯的后代是罪犯,天才的后代是天才,刺激却悲伤的冒险,概念太赞了。
重看。觉得是柯南剧场版里面最好的一部
最喜欢的一部柯南的剧场版 02年就已经脑洞到现在的vr虚拟现实技术很厉害呀 把现代科技和原来伦敦的故事 福尔摩斯的故事组合在一起 剧情很棒
去除一贯的主角光环和中二病,本片的立场套在现在的TC,完全没毛病。比如那些对二代们的质疑和阶层固化的批判。可惜我们不允许有他们这样的自省 。人工智能的游戏设定很亮。8.2
我不理解开膛手杰克为什么愚蠢到要把小兰跟自己捆在一起,以及小兰为什么不是第一反应就跟他同归于尽。因为是开膛手的血脉就要杀人,这动机也够荒唐的,甚至威胁要曝光这件事的父子俩都显得脑子有病,太过看重立意,评分虚高
总的来说~还是这部十周年制作为精细大气........只是结局太搞~~~什么叫JACK原来是个缺乏母爱滴易妆癖.....= =
灰原哀为了让柯南通关 自己牺牲了;和开膛手杰克绑在一起的小兰为了让柯南通关 从开在悬崖的火车上纵身一跃…虽然为了凸显小兰女主的重要性让她最后淘汰,但是我竟分不清两个人到底谁更爱那个眼睛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