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无用

HD国语

主演:马可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7

 剧照

无用 剧照 NO.1无用 剧照 NO.2无用 剧照 NO.3无用 剧照 NO.4无用 剧照 NO.5无用 剧照 NO.6无用 剧照 NO.13无用 剧照 NO.14无用 剧照 NO.15无用 剧照 NO.16无用 剧照 NO.17无用 剧照 NO.18无用 剧照 NO.19无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无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炎热潮湿的广州,某服装厂内,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职工在喧嚣闷热的厂房中紧张忙碌。靓丽新潮的服装经一道道工序制作出来,行销各地。独立品牌EXCEPTION(例外)的服装也在此诞生;青年设计师马可与好友创立了别具一格的“例外”,她将自己对时尚、历史、文化的感悟全部融入服装设计之中。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巴黎时装周,马可带着“无用”系列来到这个时尚之都;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汾阳,由于服装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致使地层的个体成衣制作受到强烈冲击,有的人选择坚守,有的人则被迫改行,为了生计钻进漆黑危险的窑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线 La ligne丹尼森市的诅咒冷聚变最后的王爷风吹过的星星我们都要去世界博览会神奇的费曼先生一卢比战记气息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不要向下看拍档侦探救赎的审判不朽的时光午夜狂奔国语同屋聚会昨日女孩2018杀人之夏人类2021孤雁到你身边盗墓笔记之怒海潜沙&秦岭神树苏小姐请留步寻找约翰·吉辛四大名捕斗将军

 长篇影评

 1 ) 无用——爱的劳工

有一段时间了 给孩们放时又跟着看了一遍 一部难得的 有关中国顶尖时装的纪录片 关于影片是怎么去记录中国顶尖时装品牌的 不废话了 自己看吧 一开始就是贾式慢镜头 很多人会看着快进 睡着 再过十年 二十年 ...年 相信那些曾经看着快进 睡着的人们会瞪着眼睛称赞 这就是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没办法 影片结尾前响起了左小祖咒的“爱的劳工” 同时画面上出现三个小青年骑摩托车戏耍的场景 绝对的贾式拍法 让贾樟柯迷们一下回味起贾早期的“小武”“站台” .......................

 2 ) 三四线城市成长进行时

马可是一位很有想法的服装设计师,她对于服装的理解已经超出穿着本身,更多的是情感的留存与传递。贾樟柯非常喜欢拍摄他的家乡,从《小武》开始,一遍遍的看他的家乡,也想着自己的家乡。
《无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第12届米兰国际纪录片电影节Fnac大奖。“影片以有力而富有诗意的深度影像,自觉而具有原创性的电影语言,呈现出当代中国崛起的事实及崛起时刻复杂而生动的现实状况。”

我生长在南方的县城,我姑姑也曾经是一个裁缝,那个时代,念书不好就要去学门手艺或者外出打工。我姑姑于是去学了裁缝,后来还开了一个小小的裁缝铺。小城的服装店越来越多,广州来的新鲜款式刺激着县城的消费,于是我的姑姑去东莞打工了,服装厂。
我们县城也曾经有个裁缝在县里做出了自己的品牌,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承包了不少事业单位的服装,比如教育系统就统一采购了他自由品牌的西装。但是仅靠县城的生意毕竟做不大,后来也慢慢销声匿迹了。
每每过年回家,跟妈妈、姑姑、婶婶们聊天,她们穿的衣服鞋子一点都不便宜,但款式并不好看,也无所谓细节。这些年县城的服装生意红火异常,售价也相当不菲。人情厚重,面子工程,逛街购物,自在其中。去年年底我妈和同事来京出差,带她们逛秀水,刘姥姥进大观园,开心的不得了,又便宜又好看。第一天去了意犹未尽,第二天又拎回好几大包,最后拖着、拿着、拎着来北京进货一样多的衣服回家去了。
县城的品牌认知体系,男装厉害的是七匹狼、爱登堡、利郎等等。中学生觉得厉害的是阿迪、耐克(这两者鲜有消费)、以纯、美邦、安踏、潮流前线等,简而言之,芒果台的青春品牌。女装没有成型的品牌,现在县城也有only、veromoda了。
这几年回家,非常强烈的感觉,每年家乡的面貌都是大跃进的,在巨大的城市化进程中。各个方面的消费和模式都像城市靠拢,又保留着山寨和本地气息。父母都换了iPhone,吃饭去豆捞,谈天去咖啡馆,购物去超市,出行皆汽车……
我感受着一线和四线不同的发展节奏,不同的成长烦恼。
当北京已经在为环境困扰不已,家乡还在为怎么把优美的环境转化成生产力而头疼——建水电站、建景区度假区、修公路……
卖地财政前几年开始热火朝天的新城区迁徙运动,现在新楼盘太多,房价到了瓶颈,涨不上去了。民间借贷活跃异常,由于农村人口的县城化和新城区运动涌现大量的商机和资金缺口,砖厂、公路、幼儿教育、宾馆、饭店都在做民间募资,利息普遍在20%~30%左右。

非常奇妙的中国,多层次的发展速度与阶段。
你无法回避这样一个时期:全面的消费主义、单一的价值观体系。它是必经的阶段,那我能做的,当它的观察者、记录者、实践者。

 3 )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

内陆飞鱼

按照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蝴蝶效应”理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随便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贾樟柯没有公映的纪录片《无用》,没用明确借用这种气象学理论,却在纪录成衣工人、服装设计师、模特、乡村裁缝,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活和处境,颇有些这样的况味。
 
服装在农业时代只具有遮羞、保暖等一些简单的用途,到发达工业社会却已经充满很多意义。穿多穿少、穿什么不再成为问题,怎么穿才是潮流。美女们未必买得起大设计师们的最新设计作品,却喜欢关注巴黎时装周,以及各个季度欧洲发布的信息,法国时装电视台是一个和MTV电视台一样出名的专业电视台。贾樟柯在《无用》里以三段平行的方式,细腻对比和阐释了中国广州、汾阳、法国巴黎的服装业情况。

第一段里,闷热的广州,来自全国各地的进城务工者们,在服装生产流水线上,敬业地安静工作,简单地生活,吃穿住全部在厂里面解决,即便是生病都在厂里打针、抓药,作为廉价劳动力,服装厂老板们希望最大效能地利用这些人。青春、爱情、梦想在生产线上悄然流逝,未来是什么,他们懒得去想也不想知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作为高档服装的生产者,他们却从来穿不上自己生产的服装。

第二段,服装在设计师马可的手中有了新的意象。作为一个挑剔的设计师,她不喜欢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东西,喜欢具有手工味道和设计者感情的服装。她把服装埋到土里重新挖出,让它们具备时间的痕迹。在巴黎时装舞台上,漂亮的模特们穿上马可的作品走秀,此时,服装变成了手工艺术品、设计师作品,时尚精英意味当中,服装脱离了一种作为日常事物的身份,用途不仅仅再是用来“穿”。

最后一段,贾樟柯把镜头拉回了他熟悉的故乡山西汾阳。在充满70、80年代工业色彩的小镇上,因为沿海地区时装业的空前发达,原始的乡村裁缝们几近失业,没人来订做服装,百无聊赖地在店子里熬时间。一个裁缝为了养家糊口,放下手中剪刀,当起了危险的煤矿工人,每天要下到黑暗的矿井里采矿。他和家人住在破败的屋子里,却因为自己的养活了妻子、孩子,很高兴,特别是骑上心爱的摩托车。

贾樟柯在《无用》里并没有鲜明的观点去传输给观众,而只是像他以往的电影那样,安静、散淡地记述发生了的事。这一次,在御用摄影师余力为的指导下,贾樟柯还亲自当起了摄影,表现颇为工整自然。如果非要说贾樟柯有一些观点,那就体现在配乐上。当第一段结束,镜头从女工们头上拉开,黄家驹的《情人》缓缓响起,会让人眼眶一热。影片的结尾,左小祖咒的《爱的劳工》响起,又具有了一种思索和情绪。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孤独的路上没有尽头,时常感觉你在耳后的呼吸,却未曾感觉你在心口的鼻息”。大时代的发展步伐面前,所用一切无用的旧事物和拦路虎都将被摧枯拉朽地摧毁,纪录片本身也是“无用”的,只是纪录了一段即将成为过去式的历史,我们却看到对自身处境和有用的一部分细节,这正是影像有用的地方。

贾樟柯对尴尬时代“寰球同此凉热”的思考,没有表现出一丝张牙舞爪,只是把眼睛朴素地隐藏在摄影机后面。所有亲切的温度来自渐行渐远的农业深处,在热闹的工业化背后,显得孤独寥廓,自成一种看不见的温暖和关怀,想起一些正在失去“无用”的东西。

 4 ) 无用,不过是为了客户可以随意改变风格的高级定制而已。

马可在巴黎的展示,在我看来还是兵马俑,和她初出道时的风格基本雷同,但是走的更加极端而已。把好好的衣服,埋土里再拿出来,这就是历史??用老人的话就是糟践衣服。

流水线上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审美简陋,操作粗糙,价格低廉,所以让人无法珍惜。
但是马可这样极端反及机械化,难道就是一种正确的引导么?
这种另类的品牌,不过就是另一种差异化炒作。
现在所有的高级定制,都喜欢炫耀一种东西,就是工时。每一件服装用时越长,似乎就代表这件衣服越有价值。
马可的衣服,没有精美的刺绣和炫目的珠宝,唯一能炫耀的不过就是面料和服装制作时摒弃了机械后的超长的人工。这些手工梭织机上日复一日低头苦干的女工和那些工厂里面机器前的女工,有什么差异。手工织出的面料,除了展示给大家在历史上有一个这种被淘汰的工艺外,有什么可值得特别炫耀的。

马可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是情感的体现。”可那是母亲对孩子的情感。与“无用”这个品牌有半毛钱的关系啊。与坐在手工梭织机前的女工有半毛钱关系啊。
谁在穿“无用”的时候,会知道是哪个女工给他们织的面料缝的衣?
情感,她对她的员工有几毛钱情感啊,有为她的员工装空调么?有为她的员工做职业规划么?有多付她们工钱么?
马可,不过是生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众多自以为是的老板之一。


除了借助佛像,泥土这种充满禅意的道具,你还有什么可吸引人的。
不过就是往那种追求自然风格的别扭富豪靠拢,不过就是用自然做一些文章。
“奢侈的清贫”,不过就是富人的游戏而已。
第一夫人的着装确实简练,但是和马可的习作有几分联系啊。
“无用”也不过只是可以为了客户随意变更风格的高级定制而已。

 5 ) 时空幻境,物尽其用,满足就是幸福 └(^o^)┘


我以为我进入了时空幻境,看着看着,就进入了另一层世界,原来后半部分是独立的。

贾樟柯的镜头语言是我们很熟悉的,看似也是很简洁很清新的,貌似没什么难度,给个机器谁都能拍出那样的效果来。我奇怪的是,他如何能让人在镜头面前旁若无人,然而又能感受到观察者的咄咄逼人的注视而尴尬不已,这都让人兴奋和刺激。

某些画面是很他的标志,一动一静的人物状态对比;孤独的不知所措;默默的远去;静静的思考…继承了《三峡好人》的伟大传统,用最“俗”的语言刻写中国社会现实,贾樟柯是平易近人的,是能让人走出影院后还能震撼心肺的!

人要衣装,有人是为了彰显,有人是为了生存,总归都是“满足”二字,每人都有属于自己心底的那个“完美小世界” #^_^#

期待下次能看到贾导以“吃”为主题的一部纪录片!

 6 ) 贾樟柯作品之一环

时间:2008年9月14日19:00
地点:魁北克电影馆
事件:9月中国电影展映

如果说《东》是一部“双城记”,那么这部同样关注了艺术家的纪录片《无用》就得算一部“三城记”,刚好可以跟之后贾的《二十四城记》构成一“城市系列”。

《无用》继续冷眼看中国,在第一部分的广州,集体饭堂的饭盒、车间中的风扇等种种物事都明白无误地呈现了一个看似无序、实则高度有序的流水线世界。而马可离开巴黎回到中国,在汾阳驱车经过一个提塑料袋的中年男,随之镜头就跟着这个中年男走进小裁缝的世界。这个切换极其聪明而且圆滑,跟片中其它地方呈现出来的粗糙和自然相反相成。第三部分的矿工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峡好人》的最后,韩三明带着一帮三峡人去山西追求“200元一天”生活的那段故事……贾樟柯又不动声色地在我们面前画了一个生活和命运的圆圈。

 短评

矿工洗澡那段,怎能不想起孙少平

3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想看[2008-12-03],贾科长长片补完。马可请科长拍这个片,她看了成片之后真的没觉得被打脸吗……汾阳段落拍得是真有趣,应该是科长自己掌机拍的,虽说有点尬且主题先行有些硬不过完成得还真是不错的,加上前面马可那一半,对比起来嘲讽得简直无以复加(忽然觉得这个简直是科长最刻薄的一部了……)。就凭这个片子就值四星了……

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无用背后的点点滴滴

8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力荐

10/10/2007 7:20pm bc

9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无用是什么意思?艺术有什么用?日常中有没有诗意?中国工人的未来将会如何?东西太多,看不懂贾樟柯想说什么,他的主观元素太多,包括加入的两首歌曲,平添悲情和希望,这又不是小武,是纪录片。

10分钟前
  • 滚来滚去
  • 较差

静默的力量,与侯孝贤的接近。诚实,毛边,温暖却客观的贾樟柯。

12分钟前
  • 尧耳
  • 力荐

透过现象看本质么?贾章柯和马可两个人的内心的矛盾碰撞?还是从头到尾都是皇帝的新衣呢?

15分钟前
  • L.L
  • 推荐

。。。。。。。。。。。。。。

20分钟前
  • forfaen
  • 较差

4.0.前半段配乐加迟缓移动的镜头,气质上同《恋爱症候群》,在现实的空间里呈现超现实的味道。后半段依然是熟悉的味道,镜头等同于观者的眼睛。

22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摇啊摇。

27分钟前
  • ich
  • 还行

第三段开头镜头的转移,类似《白气球》的用法,镜头仿佛有了自我意识,忍不住追随关注,即使煤矿工人很少说话,或者正是因为他们如此沉默,镜头才更应该离开马可转向他们…准备走秀的模特和洗去煤渣的矿工如此相似,无用作为品牌如何立于工业机器之外,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就没有丝毫情感吗?《情人》不值得献给他们吗?同样是聘用工人即使手工织布又能注入多少情感?往土里埋一埋挖出来就是历史的观念可太中国了,也太心酸了,有意无意cos秦始皇的同时,多少人像衣服一样自甘成为工具&奴隶

31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广州巴黎汾阳珠海啥都有

34分钟前
  • pbbcc
  • 力荐

从马的无用到贾的无用,充满了约简的陈词滥调和从中国现实捞上一笔的可疑动机

38分钟前
  • n u
  • 较差

我不大认可马可的观念,但比较钦佩贾樟柯,这是一个敢于把镜头对准真实的生活的人。

3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剪辑思路不错。镜头的移动在纪录上很有意义。

42分钟前
  • mongolialong
  • 力荐

好吧,这是贾樟柯最好的纪录片,但也就是贾樟柯最好的

43分钟前
  • 朱熠
  • 推荐

手工的价值不在于精细的卖相,而在于一针一线里含蓄的感情,穿在身上实在,脱下时珍惜。

48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贾樟柯作为一个“不一样的动物”,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把农民长镜化、诗意化、去荷尔蒙化,打造无限接近生活的真实的节奏,顺便讽刺一下让人无奈的社会现实。

51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52分钟前
  • maya
  • 还行

用假的表情和状态,表现真的生活和内心。别人都玩假善美,偏他要行真恶丑,而生活的诗意,恰恰也在这恶丑之中。

55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