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影片画面华丽精致,管弦乐配乐宛转悠扬,可以说是一场很好的视听盛宴。剧本不出彩,剧情相对空洞,但却有一些小细节和台词,让人惊喜。
片子有申奥电影的精神深度,点明了独立运动的内部金钱困难和外部强大日本人阻力,诚如电影所说,即便失败再失败,我们也要踩着失败前进。这样的心态和决心,恐怕只有在那个当下的反法西斯追寻独立的人民才能理解。
宋康昊演的警察是片里层次比较丰满的人物,从叛变日本再遵从内心为朝鲜独立,这期间纠结的帮助团员们的事情,是使命使然,也是对内心煎熬的了断。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不仅会文,也会武。出枪时间点堪称一绝。也从侧面反映剧情的弱点,主角光环略明显。
比较精彩的是那场列车上的枪战,明明是扣人心弦的刺激情节,却用了轻松的音乐展示出来。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压力的释放。警察开了那一枪,从此他的存在就是为国家的独立而服务。不过日本警察这么快就领便当了,还以为怎么着也会反抗回去补几枪。
全片其实就是因为宋康昊的士为知己者死,日本人信任我我就当他们的狗,革命家信任我我就当民族英雄。但是还是太儿戏了,没有其他朝鲜解放片好看,好多逻辑和剧情漏洞甚至强行制造冲突,两个人初识喝酒那会儿就挑明了金长玉的事,心知肚明对方的目的和身份,对着驴唇不对马嘴的尴尬对话,火车站那场戏简直胡扯,为了救一个人,白白牺牲一堆人,不仅一个接一个地往里搭人头,最后还得受刑,搞革命最重要的不就是拥有坚定信仰的有生力量吗,这种情况不得衡量人和任务哪个的价值更大吗,普通人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得低于任务,专业的革命党怎么能意气用事,不是应该直接一枪打爆梳妆盒吗?孔刘为啥宁愿暴露也要冲进去,而且日本警察就这么放过他们了,这么明显的几个人,还让他们在火车站待了一会儿?还有日本警察怎么办案能力忽高忽低,得过且过的呢,完全是把逻辑让路于剧情发展。部长没有一点反派的样子,想塑造一个老谋深算的鬼子,但感觉完全就是在糊弄事儿。
1.宋康昊最后的庭审自辩这段,真的是满分,你几乎分不清他是因为下定决心为还没影儿的祖国还是苟且偷生或是双面间谍的背水一战…… 2.策反与反策反,虽然不是期待中的双方卧底"深潜",只是"爱国者"那种套路……难道是朝鲜地下党too young too simple?
3.团长除了喝酒还干啥了?亲手锄奸也好吖
《密探》,韩国主旋律抗日片。 作为一个每天被各路抗日神剧狂轰滥炸的国人,这个主题的作品我已经麻木不仁了。你再怎么编,我们都觉得不新鲜。我国的英雄儿女,大至政委小至哨兵,街头艺人到和尚尼姑,哪个不是身怀绝技又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抗日哪用得着什么飞机大炮,杀鬼子可以剑挑枪刺刀砍弩穿,手撕还能分个南北派。什么民族大义、苦海深仇、儿女私情、黑白间谍,我们都有。论场地外景,又怎么能比得过号称每年死日本人最多的地方——横店影视城。 朝鲜半岛的高丽人其实也是多灾多难的民族,被汉人,被辽,被蒙古,被日本…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被周边国家蹂躏欺辱的对象。他们的命运,在古代被元明两朝和日本之间的战争胜负决定,在近代又由中苏日美之间的博弈所左右,抓壮丁当炮灰,民不聊生颠沛流离。 一个从小被打到大的孩子长大以后,最忌讳就是人家翻他的旧账和伤疤。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韩国人的爱国心,自尊心会那么强烈。中国和日本打了八年仗,虽说狼狈不堪,但好歹没有亡国,但这八年就成了世代血仇。朝鲜被日本奴役殖民了数十年,他对日本的仇恨就更加入骨。所以说看抗日剧,感觉就是渲染我们被小日本一时欺负了,强盗来我家杀戮掠夺那股恶气。而韩国电影,对日本有一种世代受其压迫,身份卑微渺小,对不公平命运的悲愤和强烈的呐喊。 电影节奏太慢,前一个小时都在慢悠悠的铺垫,我也没留意看,一直到孔侑上了火车之后节奏才开始起来。虽说这次没有丧尸了,但紧张的气氛还是做的不错的。中间也有点冷笑话,他和宋康昊在厕所里一前一后的出来,这画风有点不对啊。
松散的剧情,2小时20分钟的片长,如同他们仨喝的酒,用洗澡桶装的,来势汹汹看着唬人。喝了那么多,连个睡眼惺忪口舌不清都没有。铺设了那么长的前戏,高潮来得不猛烈不过瘾,肚子里咣当着都是水。 最后的那个镜头我很喜欢,孔侑躺在狭小的单人囚室,周围一片漆黑一无所有,只有一束阳光正好照在他的脸上,他微笑着睡着了。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拍的挺好的呀,我真是不懂豆瓣大批跟风评价的人。这片子的剪接把火车上和火车站那一段的紧张完全呈现出来了。主配的表演也把人物角色的立场抉择诠释得很好。
《密探》几乎是《暗杀》姊妹篇,可以和讲日治时代的《大虎》对比观看。朝鲜流亡政府在中国搞独立运动的故事,内容差不多,锄奸,刺探,拷问,爆炸,牺牲个人争取国家独立,可看性及格,没亮点,再火爆一些就好了,没有宋康昊、孔侑、李秉宪,片子就不值得看了。不过韩国抗日片,还是比我们高明。
怎么连这种片子都拍不好了…
韩国主旋律,孔刘继续火车上虎山行,宋叔表演正常
1明明很好看啊要谍战有谍战要格调有格调一顿jazz滴滴答滴答我感觉比嫌疑人的层次丰富多了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是因为历史背景不如国共代入感强?2孔侑演腻了言情片之后刻意在拓宽戏路上做了很多尝试认真营业十分励志。挑这个人物 转换性格相当于分饰两角,在big里他也做了这样的试探。圆滑的那一面表演欠佳 性格派到演技派还需历程。3古董行道具人物都没做功课毫无考究 实勘唯一败笔。
本以为孔刘大叔+火车会擦出不错的火花,结果除了服装设计和演技,其他全程掉线。剧情平铺直叙无悬念无张力,宋康昊演的警部两次内心转折太过突兀,精英密探对战的智商含量都能被国产抗日神剧轰成渣。有道是,一辈子严防死守抵不住一缸子白酒。扇脸无影手大好评。
大致可以猜到的计谋,算到位的表演,只是平平无奇。如果孔刘是密探才有趣呢
节奏太慢,过了一个小时才进入主线剧情,结尾也收得不够干脆,情绪没起来。也没有什么谍战技巧的展示,更多的是男主的个人立场选择,宋康昊棒呆。火车上的戏还不错吧。
电影很长~~~但没感觉长度。人物很多,但剧情都只围绕2个人展开,所以能拍成这样,算不错了。结局太悲壮
没有饼叔和孔侑根本撑不下来。。
韩国主旋律,前半段太拖,上火车之后开始好看起来。孔侑一上火车就担心会有丧尸……
格局不大,故事散乱,金领袖铺垫太少魅力不足,李警察的转变略显突兀,但仍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影帝对飙,宋康昊演技碾压孔侑。革命靠暗杀和炸药远无法成功,但仍是无奈的必由之路。
当你在火车上看见孔侑,该如何自救?
全篇没什么爆点,始终平稳如水,但是场景够精致,动作戏份够创新,每个镜头都精雕细琢过,像是油画般。佩服导演和编剧把一个俗套的故事拍出新鲜感。宋康昊结尾那几场哭戏太棒了。
拉下分
韩国导演永远学不会做减法,其实很多时候点到为止的留白会更有韵味,但却一定要把所有的细节都拍出来,有时候只会显得冗长乏味。
每当孔侑深情抬头的时候都觉得对面应该坐着全度妍 然而凝望的是宋康昊 (我很想和孔侑换位置的)
逼格高出天际的谍战片,每一个环节都精致的要命。
作为抗日片已经不错了,至少比起《仁川登陆作战》好了很多啊。孔刘和宋康昊演技值得一看,李秉宪在我心目中继续高大。下火车之后的讲述有点不了了之。最后有个小反转带来惊喜。是我笑点太低还是怎样自己笑了好多次,三人喝酒那场演的时候反正用的水所以大丈夫哈哈哈……at 北京
韩国抗日神剧的基本构架:砰砰砰砰!八嘎!啊稀巴!嗨!砰砰砰!去上海!砰砰轰轰!啊稀!轰轰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