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骂别人“残废”或“弱智”,得说他们“情况特殊”。 我不要后援,因为我信不过局里任何一位同事! 没有比一名新警察的妻子更开心的人了,也没有比十年后这些婊子更暴躁的人了。 陪你的女人过600个周二,也比不过3个周六。 警察这行有着最高的离婚率、最高的自杀率、最高的家暴率。 你总觉得这些破事跟你有关,然而正是这些破事毁了你的事业和婚姻。 告诉我,咱们市花了2000万造的监控系统总算有所发现了吧? 当警察还是要讲原则的,不然一辈子都得担心被人出卖。 有些人就是纯粹的恶魔。 街道看起来变干净了,是因为警察变脏了。 《第八修正案》是美国警察历史上最腐败的政策之一。 先开枪后问话,这就是警察该做的事? 你目睹了我父亲的死亡,而我现在想救你父亲。
看见好多人说这部电影烂,我看完感觉还可以啊。说不上多好,但现在5.2的分未免太低了吧?七分左右比较合理。
1,关于电影的主旨。
很多人吐槽本片没有主旨,完全变成了血腥爽片。但是人家明明很明显有主旨啊!针对的就是宪法第八修正案。这就是紧跟时事了,针对佛洛依德被警察跪杀后,在米国日益引起关注的警察暴力的问题,特别是司法系统的腐败和警察滥用职权的问题。很明显是从民主党立场抨击司法制度的一部影片,开始有些政治惊悚片的味道了,这一点是系列的一个突破,我个人挺喜欢的。原系列的,珍惜生命的主旨还给网友整出优越感来了。这个新的立意针对的是大众(米国)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合理并且也有一定说服力,并不比以前的差。
相反我觉着动辄把人整残,然后让他珍惜生命,反而更加牵强。
2,关于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局长领了盒饭
大家最喜欢的局长是男主的老爸,而男主又帮大反派惩治了杀父仇人,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为什么大魔王要把局长干掉。
其实这也很简单,大魔王说过局长推动了第八修正案的通过。简而言之,当下的体质是局长一手造就的,他同时也是这套系统最大的受益者(他和女局长都是)。虽然纸面上的犯罪率降低了,但是大家都清楚,警察暴力的问题空前严重,司法制度的腐败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所以反派的仇人,那个射杀证人的警察也说过:“我们是在第八修正案下当警察”。
影片明显是想表达,这时候都警察暴力和腐败问题不是每个个体的问题,当大部分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而没问题的人比如男主反而成为了稀有物种,这就说明问题出在体系上。
3,关于逻辑。总体是通畅的,男主搭档的出现确实比较突兀,所以也大概能猜到他是大魔王。男主确实弱了点,虽然咋咋呼呼的,但基本就是个花瓶,被大魔王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男主菜你不能说逻辑不通畅啊,前作还不都是被竖锯大爷拿捏的死死的。
总得来说,可能有的网友觉得杀人道具上逊色前作,我觉得差强人意。相比真正的无脑国产烂片,这部电影还是有点东西的,分不应该这么低啊。
首先,我不是什么专业影评人,我也不会什么专业的浮夸的词汇,我只是一个爱看电影的普通人,只是最近真的发现,豆瓣的“大佬”们越来越变得目空一切了,尤其是有什么新的电影出来的时候,评分几乎什么没及格的,短评整整齐齐各种贬义词,或者直接一个烂字丢那儿,例子真的太多太多了,有时候都在想是不是真的自己太容易被满足,自己审美和大众有所偏差?后来我发现不是的,而是各位看了几部电影学会了几个新鲜词语的“大佬”们实在是-太-装-杯-了- -实在看不下去,特地登陆上来想为这些电影鸣一下不平。今天也不谈什么内核,什么理念(说这些词我都觉得好笑,你在考公务员还是在给企业做发展规划?看个爽片你格局咋就这么大捏?),今天我就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网友,谈谈看了这部电影最表观的感受。(有记错的地方欢迎指出,喷子杠精和装杯大佬出门另寻存在感)
1-8陆陆续续也都看过几遍了,具体情节不敢说历历在目,但至少大家都是有印象的也不在这里复盘了,但在9开篇的前几分钟,我就扎扎实实的感觉到了一些新鲜的东西在里面,在告诉我这部9和前面的系列或许有些不一样。确实,前面的几部系列我们会发现大都一个共同点是,剧情是围绕着【若干个已定的角色】以一种【密室逃脱】的线性形式展开的他们有着各自的身份,各自的罪过,各自的忏悔,各自的惩罚。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部的结尾,老爷子在血泊中躺了几小时开始缓缓站起来的时候我才知道,或许这一份“你以为我在第一层,观众以为我在第五层,实则我在大气层”才是电锯系列最牛逼的地方。回归这部9,我们已经发现了,剧情从一开始就变成了单人案件而且是行进间的,从后续的发展也可以发现整部电影剧情都是这样展开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和之前的系列结构并不契合,但就因为这种不契合就开始喷了?这是什么逻辑,按部就班就喷毫无新意,改变手法就喷失去理念没有精髓,矫情大佬们都怎么活这么大的)其次,几个主要角色环境放到了JC局,而不再像之前一样,有着在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身份。(bad cops题材或许没有那么的别出心裁,但这又开始喷了?真就一无是处?核心思想还不够明显?这个问题还不够敏感?我真服了些喷子的脑容量得有多小见啥都喷)(甚至还有喷男主演技的,,不多说了。。),老实说,男主助手出来后不久我也有点猜到就是boss的,因为这个所谓的男配角色出现得属实有些突兀,而在打电话说他孩子刚睡的那一段的时候又会觉得,是不是应该反而会觉得排除他的可能,我恰恰觉得电影在这些细节做得特别到位,演员对自己人物角色的情感掌控的恰到好处,他在说“was sleeping”的时候虽然视线有转移却依旧立刻回到电脑屏幕上,整个通话过程也保持着一种不那么常规的理智和冷静仿佛在不停思考些什么,当然不得不承认看到“纹身礼物”的时候我也蒙了一下,但同时也更加提起了兴趣,想要把这部电影看下去。电影中的细节远不仅于此,尤其在最后回放提线木偶和局长对映的升华让我更加觉得,这部电影绝对不应该仅就5.4评分而已,如果真要挑刺那么我觉得唯一的槽点就是从本质上可以作为一个类似的新的构架,而不是归类与之前的系列,(也避免被喷什么消费情怀,,动不动又开始情怀,,笑死)
所以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看电影就看电影,尤其是这种惊悚犯罪类的,你不看剧情不看演技不看画面不听音乐跟我在这里讲内核讲理念讲格局讲情怀,你去历史博物馆去百草园三味书屋别打扰我下饭,现在大家的眼光变得什么都看不上,目中无“片”,张口就喷,真到人人都做自己的皇帝,还有什么东西拍的出来呢,你们到时候又看什么呢,求求各位大佬,别 再 装 杯 了
2004年,温子仁凭《电锯惊魂》一战成名。
他导的第一部长片,120万的低成本却收获全球超过1亿票房,连带几部续集,都成为恐怖片发烧友心目中很难逾越的神作。
《电锯惊魂》系列不仅融合了悬疑、血腥,更凭借不断解谜的关卡和脑洞大开的刑具,刷新密室逃生类影片的特色。
如今,系列最新一部《电锯惊魂9:漩涡》也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却不知这部离开了温子仁和灵魂反派“竖锯”的作品,是否还能延续辉煌,在日渐低迷的恐怖片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本文有剧透。
1
游园会上,一名便衣警探目睹了一起盗窃案件,为了追捕嫌犯,他不顾危险跳进地下通道。却被一个戴着猪头面具的神秘人用迷药迷晕,捆绑挂在地铁的轨道上。
醒来后,他发现头部被一个钢铁机关牢牢锁住,前方摆放着一台电视,里面的猪面人指责他是个经常作伪证的“黑警”,并称几分钟后将有一辆电车驶过,如果警探想逃离,就要凭自身重量跳下来,但同时,他经常“说谎”的舌头也会被机关扯断。
若他不敢,那么等待他的就是被电车撞到支离破碎的结果。
警探斟酌一番后,决定牺牲舌头保全性命。可强烈的痛感令他产生了迟疑,可下一秒他惨遭电车碾压,也为曾经犯下的罪付出了惨痛代价。
负责调查这起案件的,是警探泽克和他的新搭档威廉。
泽克出身警察世家,父亲马库斯曾是警方高层,是不少人心中的偶像。但泽克早年曾因检举同事枪杀证人而成为大家眼中的“叛徒”,毕竟有不少警察都会暗中受贿,草菅人命,泽克的举报无疑成了一种威胁,直接导致他前途受损,只能接一些无人问津的小案子。
被电车撞死的警探被误认为是意外闯进地下铁的流浪汉,并没受到警方重视。直到有人给泽克寄来一个包裹,按照包裹里的视频提示,他发现了连环杀人狂“竖锯”特有的漩涡标志,也确认死者身份竟然是一名警察,而且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悲痛欲绝的泽克准备揪出凶手,为好友报仇,殊不知却引来同事嫉妒。原来曾轰动一时的连环杀人狂“竖锯”早已过世,这次的凶手如果不是竖锯的传人,就一定是一个疯狂的模仿犯。
如果能将此人抓住,必定名声大噪,甚至会升迁。是以,同事们一个个虎视眈眈,都想插上一脚。即便有线索和嫌疑人,也不肯将信息吐露给泽克。
这也给了凶手可乘之机,他利用警局内部勾心斗角,人人都想出头的心理,将泽克同事一一攻克。用尽各种惨绝人寰的方式,把这些心术不正的黑警置于死地。
同时,他也一次次向泽克和警局挑战,扬言要为警局彻底清理门户。
无奈之下,泽克只能开始与时间的赛跑,但每次都晚一步,只能眼睁睁看同事丧命……直到黑手伸向了泽克的父亲。
忍无可忍的泽克决定背水一战,却也在与凶手的对弈中发现,曾是警界高层的父亲远不简单,他也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2
和一般恐怖片不同,《电锯惊魂》系列不仅尺度爆表,血浆四溅,还针对片中的“玩家”设下一道道关卡,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生死抉择。
是牺牲身体的部分器官保全性命,还是害怕受到眼前伤害而稍后命丧当场?这种精神与心理的折磨,再加上重重机关之残忍,无一不刺激着观众的感官神经。
而想出这些机关并制造出来的人便是整个《电锯》系列的灵魂人物,“竖锯”约翰·克莱默。
虽然“竖锯”本人在第三部就已去世,却依旧以前传和闪回方式,主导着接下来几部续集。
那些未揭晓的谜题,也都在续集中一一阐述清楚。其内容不仅涉及了竖锯的接班人,也事无巨细地将竖锯从普通人变成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狂始末,清晰展现面前。
《电锯》系列的另一大特色,则是在封闭环境下,以闯关内容推动剧情。这种类似剧本杀和密室逃生的设定不仅开创了此类型先河,也成为系列的关键词。
不过很可惜,原本属于《电锯》系列的特色,在《电锯惊魂9:漩涡》中被一一打破,甚至连最基础的“致敬”都谈不上,反而更像是一部不入流的同人作品。空有一腔热情,却只换来强行“碰瓷”的尴尬。
首先是灵魂Boss竖锯,虽然也以照片的形式出现,但本作中的罪犯却并非是竖锯的接班人,至多也就是个不太合格的模仿犯。
其次,“密室逃生”的桥段也少之又少。行刑之处不再是充满机关的废弃房屋,受害者们也不是统一抓获后集体闯关。变成了针对个人的处罚,或在地铁、或在地下室……就连生死抉择也只空留了血腥的外壳,却丝毫无法引起观众的深思与共情。
3
《电锯惊魂9:漩涡》中的受害者基本都是警察,杀戮也是针对“黑警”的报复。
主角不再是深入绝命游戏,被迫成为玩家的受害者,而摇身一变,成了想破案,抓住凶手的正义警探。
没有了闯关的紧张刺激,融入更多悬疑推理。这本就有悖于《电锯》系列的特性,但就连推理部分也表现得差强人意。
其实像资深探员搭配菜鸟,联手破获连环杀人案的设定并不少见。摩根·弗里曼与布拉德·皮特的《七宗罪》,以及丹泽尔·华盛顿联手安吉丽娜·茱莉的《神秘拼图》都是其中佼佼者。
这两部作品将重点放在警方如何根据有限的证据,与凶手争分夺秒,挽救生命之上。悬疑与刑侦相结合,适当的猎奇和重口做辅助,对于细节与节奏的把控也十分到位。
可《电锯惊魂9》却完全没有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借鉴经验,只一味想要贴合《电锯》系列大IP。叙事不分主次,既想借着“竖锯”的光给自己的杀戮找一个借口,又浪费了大把时间去描述男主泽克出淤泥而不染的个人光环。最终只落了个得不偿失,且不伦不类的下场。
纵使制片方找来塞缪尔·杰克逊这样的老戏骨保驾护航,也难逃老粉的诟病。看来这部被吉尼斯官方认证为“史上最成功的恐怖片系列”也终于难逃跌下神坛的命运,再难重现昔日辉煌。
本剧就是一个孩子为了复仇,所以看了电锯系列电影后,设计机关让仇人们去死的故事
什么救赎,什么理念都让位给血腥的复仇,从一开始我看本片设的陷阱就没打算让人活的
就算最后那警察没用锯子,找到钥匙了也没用,要你死还得死
唯一的主角活下来是因为不是仇人而是恩人....
那把锯子毫无意义了,因为旁边放着一个发卡..............
要我说,这片子钥匙不以电锯的名义,可能还值个3分,毕竟看起来还挺有趣的。用了电锯,作为影迷只能减分了...............
作为电锯惊魂系列的一部电影不如前几部精彩,一整部剧下来没有任何跟电锯惊魂有关联的地方,没有竖锯的声音,没有熟悉的拼图等等。但如果把它看做一部独立的片子还是可以的。前几部的看点都是有罪之人在设置机关的密室里赎罪,但这部大部分镜头却是给到主角破案,甚至套路都一样,有一个人去调查,然后被蒙面捉捕。
整部电影给到密室和机关的镜头并不多,甚至大部分没有密室,所以给我的感觉是高效的处刑而不是一场游戏。
当初看《电锯惊魂》结局地上的老头站起来宣告游戏结束令我十分惊喜,然而这部却很容易猜到反派是谁,并且反转也显得非常平淡,主角过于偏激,反派也只不过借着“竖锯”而杀人罢了。
马上要出第十部了,温子仁开了个好头,但后面的导演还是越拍越拉胯。第八部还能算是正传,但第九部完全是个番外篇,作为电锯惊魂粉丝很失望。
——————————————————
几乎所有演员的演技都挺烂的,马惹法克侠虽然有演技但是戏份少得可怜。悬念和装置还可以,但远没有前几部那种惊艳的感觉。这个系列的主线到7就结束了,8和9只能算衍生片。
把有人模仿竖锯,改成有人模仿《电锯惊魂》电影,一点都不影响这部仿佛同人作品一般的续集。而它不是同人的原因也只是制片商把这电影定位为续集,结果却是伪续集、伪重启,和前作就搭了一个背景,高不成低不就。画面尽管血腥依旧,但故事上又是异常俗套的为亲复仇,反派的个人魅力为零,只是个反转的工具人。只能说克里斯·洛克不愧于自己的死忠粉身份,没有想要颠覆信仰,反而非常谦逊的写了一个同人剧本。票房失利口碑炸裂,如果还有第十部拍的话,相信是宁愿续8也不续9,要是又是独立新篇,那一个系列连续三部电影互相不沾边也是个奇迹了。
再这么拍下去,竖锯棺材板要盖不住了
制片方很理解电锯惊魂的卖点,就是惊悚,所以制片方决定让大家冒着得新冠死亡的风险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够吓人,够惊悚吧?
这个结尾真的不是导演跑路了吗
凶手怕不是明显得直接报身份证号码得了。
中庸之作,毫无新意。看电影前还有个粗鲁的、带佛珠的中年男性在停车场搞我心态。
很难再找回系列的精髓了
不管还有多少部,都要一直看下去的系列
系列软重启,还是挺有saw的味道的,完成度和血腥程度也还可以。只不过反派太弱,让整部影片都沦为copycat。没什么牺牲,也少了哲理。众所周知,Jigsaw是一位让人愿意割肉听课的人生导师。这部的反派太流于表面了,看来只是领会了手法,没领会Jigsaw老师的精髓。
粉丝滤镜 7.0/10很可惜还是无法躲避江郎才尽的结局,肉眼可见的经费飙升和剧作下降。让竖锯过早死亡已经是一大败笔,到了这部竟然连最拿手的反转也能够如此泄气,当新杀手也高谈体制改革时,其仅存的魅力也消失的一干二净,唯一的优点算是游戏机关回归到了前三部的粗粝感吧。
看了个山寨版?
猪头惊魂?
如果不把这部电影看成电锯惊魂的续作,其实是一部很好的惊悚血浆片。但作为电锯系列来看,就差了那么点意思,感觉角色没有机会做出牺牲来自救,这点恰恰是John想教给所有人的。
十年老粉不请自来
与前作没什么关系,系列最差没跑了,剧情反转和血腥游戏,都不咋地,谁要看男主角职场故事啊。当经典bgm出现的时候,我有一种在看劣质粉丝同人的感觉。跟这个对比一下,《电锯惊魂8》都好看多了。估计因为比烂,电8的评分要上升了。很快就猜出他有问题,只有他没有污点与死亡画面。他最后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以为要装大B,结果差点把自己折里面。
简直想复制我的电8短评过来——“电锯一开始强调浪费生命的人我帮你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后来是怎么变成的法律惩罚不了的我来解决的义警行为呢?”——再问一下这是在做什么?不要随便套我们电锯惊魂的皮!更何况这个惩罚的机械装置也实在是有够粗制滥造,可谓是有史以来最差装置,摆明了敷衍了事意思意思得了。
当电锯的BGM出现在这部电影里时,我都觉得是一种挑衅和侮辱。
和老头、电锯门没有一点关系的续作。已经完全沦为血浆片了,电锯惊魂的反转剧情、精巧设计已经全部没了,只剩下血浆和必死的游戏。霍夫曼回来吧!
太烂了,电锯里最恐怖的设置就是,受害者需要不断地自残才能活下来。这部里,所有的机关都只是虐杀工具,没人能存活下来。整部片加个无聊的反转,几乎就是部意大利6,70年代的铅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