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1.此处仅讨论剧情,不涉及现实。任何探讨只围绕电影叙事方式,绝没有抨击电影题材和立意。2.本人对真实世界的任何性犯罪案件都持嫉恶如仇的态度。3.欲加之罪不患无辞,别玩诉诸目的和诉诸人身攻击那套逻辑,愚蠢且下作。
能够把女性主义和复仇驾驭好的电影太多了。就我看过的类型片里,韩国有《亲切的金子》,美国有《杀死比尔》,印度有《一个母亲的复仇》,日本有《真实魔鬼游戏》... ...无论是深度还是叙事方式都比这片高明得多。更不用说像《熔炉》那样严肃的剧情片了。
我讨厌这部《姐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部女性主义的复仇爽片,而是因为它是一部不好看的电影,从叙事到节奏,再到视听语言,整体水准都配不上我对女性主义和复仇的预期。
我对这部片的预期是女主的妹妹会遭难,然后女主会用极端的方式为妹妹报仇,复仇的场景会非常血腥。但是我没有想到女主的妹妹的经历会这么夸张。
照相馆老板性侵妹妹、超市老板性侵妹妹、修车大叔性侵妹妹、政客性侵援交妹妹、女流氓霸凌妹妹。——我知道这些都能在真实世界找到案例,现实永远比电影操蛋。——但咱们要搞清楚一件事,电影能够展现的永远是形象的具体事物,不是抽象的文字概念。任何电影要实现一种从个性到共性。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必然要扩大样本容量。比如讲性侵未成年的《熔炉》,电影至少描写了两女一男三个受害者。你如果要为了说明一个女性在男性罪犯泛滥的环境下的黑暗经历,你可以举出不同的受害者经历,这样至少更有说服力。
你把校园霸凌、援交、拐卖、性侵这些遭遇莫名其妙地加在妹妹一个人身上——注意哦,拐卖还倒了两次手,性侵还是接力的。我只能说我的共情能力实在战胜不了理性,这设定太夸张了,实在是,没法让人不出戏。我只能大胆地猜测就是编剧偷懒,不愿意再多写一个角色出来。
哪怕是日本的AV剧情——单说剧情处理,撇开现实和三观——女优的单体作品都只会围绕一个主题。要么只讲摄影师性侵模特、要么只讲超市老板性侵女学生;如果是剧情长片,可能就是修车工、超市老板、摄影师挨个盯上一个智力障碍女学生的三段式剧情,也有可能就是女学生遭女同学霸凌、男同学性侵最后被拐卖成性奴的三段式剧情。连AV讲故事都知道要按主题处理详略,别一口吃个胖子,这部片却把所有的施暴剧情强加在同一个人身上。
这设定就像无厘头喜剧《白头神探》里的黑人警官。中枪之后被炉子烫,被炉子烫了后身上又擦到油漆,擦到油漆后手指夹到窗户....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啊!当电影里的一个人遭遇到苦难的时候,观众会切肤之痛地说“这也太惨了”;但当电影里一个人遭遇到的苦难过多的时候,观众会跳出规定情境说:“这也太假了。”
另外,这部片还有很多我无法忽视的槽点。
比如女主的身手。本片的很多动作戏都能看到是女主本人亲自上阵,但很多露脸的镜头里明显看到女主的拳脚是软绵绵的。
咱就不和杨盼盼、杨紫琼那样的打星比了,你至少得像一个会打架的啊。一个抬手不转胯的侧踢,我跟着学了半天,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一腿是怎么发力的。我不确定是女演员本来身手就差还是镜头位置摆错了,总之效果令人失望。
还有这充斥全片的糟糕色调,我自己发朋友圈P图都不会用这种滤镜。
... ...
整部影片围绕着姐姐寻找失踪的妹妹,进而发现可怕的真相与一环套一环的复仇。
高光点其实都在红裙红鞋但面目憔悴又痛心坚定的姐姐身上。关于红裙红高跟鞋的设定,我觉得是导演想吸引观众的私心,毕竟观众都喜欢又飒又美的形象,所以非说是妹妹送给姐姐的红裙。但是找人而已,何必穿着礼物裙子,实在碍事且不符常理。但是看姐姐一脸憔悴狼狈,又觉得是莫大的讽刺。有人说姐姐心大,但是现实中做父母的都不一定多了解子女,更何况她一个当姐姐的。长姐如母,无非是把姐姐架在高台之上,但即便如此,她也做到常人所不可及之事,刺伤畜牲议员而入狱。出狱之后的姐姐愈发憔悴,复仇就好像燃烧她所有的生机,所以最后的结局我倾向于姐姐驾车逃离的路上油尽灯枯。虽然电影复仇过程实在悬浮,比如单挑那么多猥琐男,有店主有修车工人也有黑社会和终极反派,期间身上也有不少伤。细想想,姐姐这个人物是坐过牢的社会底层,无背景无人脉无计谋,只有一腔怒火,像极了普罗大众。唯一不同的是她当过保镖,有力气有格斗经验,不然便像另一部影片里的母亲开车撞人,自毁复仇。但蛮力终不可及,所以她每一次复仇惩罚都像是在燃烧生命,令人唏嘘不已。我还是很佩服这位勇敢的姐姐,面对强权从不低头。她不是追求社会正义这种伟大的人,而是为了妹妹而战的姐姐。
妹妹这个人物,演员演绎的还是不错的,把低龄儿的惶恐不安又无可奈何都演出来了。而且演员长的楚楚可怜,让观众看的更加牙痒痒,恨不得亲自杀了那帮混蛋,也让姐姐最后的混战激动人心。
影片里有个男配我印象深刻,他对议员的行为不闻不问,有点视若无睹的意味。但是后来他良心发现,拒绝给妹妹注射毒药,并且向姐姐透露议员的位置。只可惜最后被发现,让议员吊起来活活弄死。其实他大可以继续不管不问,但是到底心存善念,最后为了善意付出生命。我也很佩服他,毕竟在这个极端自私的环境下,居然有人愿意当“傻子”为陌生女人通风报信,影片全部男人都是畜牲,唯有他闪着点光。
影片复仇很小儿科,因为人物的限制,如果姐姐是高智商分子,加上武力值up,可能更有看点。另一方面,反派是纯坏但弱智,所以陷阱和斗争都不温不火,普通人当主角就是有些无奈的。
而最可怕的是,妹妹的遭遇是社会上真实存在的,但是姐姐这个人物是虚构的,连复仇都是极其悬浮虚假的。即便如此,导演依然不愿意虚浮到底,理想到底,结果是残酷的,姊妹俩注定坠入深渊。
另外,韩国警察一如既往地装死,在复仇电影里他们一般是废物的代名词,在现实里可能也是这样。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第一感受就是(啊,姐姐好帅呀!)但,慢慢回味却发现,有些人真的是恶心。
一个脑子有问题的普通女学生,却被拉去唱KTV,还被卖了。妹妹就像是一件物品,经过了一个人又一个人的手中。
逛超市被人强奸,拍照被人猥琐。只因为她智力有问题。但是,她有一个爱她的姐姐。姐姐为了她,不惜把伤害她的人打成重伤。在知道了情况过后,仍旧不放弃营救妹妹。在电影的最后,姐姐开着车,载着被下药的妹妹去向了没有痛苦的地方。也许死亡才是她们最后的归属。希望他们在天堂不在受苦了。
《姐姐》。6分。神仙姐姐李是英化身成了热血复仇女神。 出狱后的姐姐本想着和妹妹过个安稳日子,没想到妹妹竟然失踪了。姐姐在求助无果后决定亲自查找线索,于是牵出来一系列无比黑暗的过去,一个一个一群又一群人渣翻涌上来。 姐姐从小卖铺老板杀到修车行老板杀到高利贷老板一直杀到议员。 动作设计还是欠了点儿。是英姐姐的飒爽差了不少。豆瓣的网友最手贱,截了那么多是英姐姐的安全裤照片。
这片子很烧脑🔥导演拍它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想埋汰棒子警察有多无能?整场戏都在犯罪,却从来没有出现他们的身影!想呼吁大家多关注弱势青少年?姐姐坐牢一年半本该发生的事情,全赶在她出狱的第二天爆发了,而且整个过程中无一个正义之士站出来哪怕说句好话报个警啥的!想告诉观众这导演之前是开发通关游戏的吧?不然一连串的寻仇打怪直到最后干掉大Boss全过程,为何我感觉不到一点意外或惊险,因为我知道即使再增加几关,诗英姐也一定能顺利通过滴☠️片中李俊赫饰演的出卖大哥那小子挺帅🧏🏻♂️
剧情套路一猜就猜得到,复仇系列都有点孤胆主义无可非厚,但是全程穿高跟👠有一点点不可思议。节奏把握的还行,属于有题材无深度的电影。女孩子看了别觉得你也可以拳打脑袋脚踢裆,还是适当示弱才能保护好自己。像剧中这种一个人单枪匹马干到底,真的只有电影中才可能。还有片中的人物形象真的太单一了,好人坏人,伤害复仇。故事线也很单一。
以暴易暴喜闻乐见。车内长镜头打斗设计不错,结尾多人大战反倒虚了,暴露了女主角动作、力量的弱势。
既然可以断指老大爷坠砸修车佬了,为什么之前对渣同学和人贩子们那么手软呢?最后的垃圾议员也没揍痛快。就算女演员本身有动作功底,但武指确实不太行啊,剧情更是不舒服
看着揪心看着解气,但影片本身无新意,不论从题材或动作或剧情、角色。红裙红鞋美腿赞。
女主的身手不错,值得期待。前面动作戏的设计和执行都很到位,可惜最后一场完全崩坏。景别和剪辑没控制好,气一下就泄了。还有就是乱加滤镜带来的廉价感。剧情非常有现实意义,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被大叔大爷轮奸的案件多了,可惜我们只有贾樟柯这种眼高手低的“类型片爱好者”。
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巨型的BUG,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槽点。从电影的第一个画面,那个浮夸的后期调色就让人不能忍了。知道姐姐为什么穿成红色吗?因为这样坏人就看不到她在流血。
虽然悲情,但全片充满bugs,一个三年前就知道妹妹不幸遭遇的妹控姐姐,三年后面对妹妹不想上学的哀求,竟全无警惕,且不接送?一星给动作戏,一星给浮世绘一般的恶男画卷,一星给临阵倒戈英勇牺牲的配角小哥
就爱这种无脑复仇爽片,打出疼痛感似乎是最近的潮流了,给李诗英的身手加一星。
短评里的那句「那些没有姐姐的女孩们,该怎么办?」看得我心都碎了。跆拳道冠军的姐姐一路营救身陷囹圄的智力障碍妹妹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过的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看着姐姐一路像超级马里奥一样,教训校园暴力的太妹女同学、海扁利用妹妹做仙人跳的小流氓、痛殴绑架妹妹的人贩子、折断诱奸妹妹的三个大叔的手、一个人单挑禽兽议员的保镖队,每经历一个关卡,姐姐的身上就会留下一个伤疤,像是一个勇敢的勋章。电影的最后,满身伤痕的姐姐强忍着腰间的刀伤开车载着妹妹离开,妹妹则已经在副驾驶座上安心的睡去,而我紧攒着一个半小时的手终于也松了下来,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愤慨 摊开手掌的时候 掌心全是汗。
韩国版飓风营救+猛龙怪客,同时还加上复仇元素。这种片子总是让人看得很过瘾。女主角扮演者李诗英本身就是业余拳击比赛冠军,誉有“金刚芭比”之称,身手自然不会差。影片中的动作戏镜头感如果再强一点就好了。影片里的男人都是坏的,反派手下从大巴上拽下妹妹恩惠那一幕,跟现实生活中的人贩子完全没有区别。如果大家都伸出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社会或许也就不会那么冷漠了。
那些没有姐姐的女孩们,该怎么办
其实还可以了。这才是大女主好吗!虽然有点夸张,但是靠双手打天下就是爽!李诗英动作戏很真,不愧是练过的,群架稍微差一点。小喽喽这个角色真的可有可无。但是蛮帅。对了,妹妹演的挺好。
海报加分
此片唯一的看点就是姐姐全程高能一路砍杀救出了自己的妹妹。
一袭红衣,一路开挂的姐姐挺酷!剧情完全是shi…韩国女性复仇题材的电影还是更喜欢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姐姐来了,重拳出击。实际上,这部电影最震撼之处是弱智少女被拐卖之后,打不通姐姐的电话,她打的第二通求助电话,竟然是给曾经性侵过她的超市老板。如果不是曾经读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肯定看不懂这个情节。虽说是“复仇爽片”,背景却黑暗得令人毛骨悚然,想起我妈以前说过:一个村里要是有那么一个弱智女孩儿,那整个村的老头肯定都欺负过她。电影中伸出黑手的不仅是村里的老头,还有衣冠楚楚的议员,邪恶不分阶层。战神最后满身血污地带着妹妹逃出时,观众的内心不是爽,而是和女主角一样感到深刻的悲伤,和对未来的忧虑。按类型片的标准,我喜欢这种“刺客信条”的感觉,前期打斗都以制服对手为目的,先发制人,直接高效,因地制宜,创意纷呈,直到最后被包围了才开无双爽打。总体而言,这片可以吊打所有连姆尼森救老婆/女儿的电影。
以暴制暴,简单粗暴。
底层人物的悲哀,政治人的丑恶嘴脸,社会的冷漠,政府的无能,黑暗的人心,没有光明。
不够狠...
非常压抑沉重的电影,姐姐腹部汩汩流出的鲜血,漫长阴郁的高速公路,在副驾打盹的妹妹,让人不忍心再去看第二遍,男权社会压迫下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作为女性向平安无事长大的困难,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施暴者男性无从知晓、漠不关心、冷眼嘲讽的。强奸、猥亵、性骚扰以及霸凌,离一个未成年乃至成年女性很远吗?近到可能是毫不起眼、看似和蔼的超市店老板;同校的小太妹;以“我家只有两个儿子”为理由毫不知耻性侵未成年少女的油腻汽车修理工;仪表堂堂实则干着色情贩卖生意和黑道勾结的国家议员。道貌岸然小人嘴脸;对女性的轻蔑和厌恶以及荡妇羞辱不绝于口,“三八”“臭婆娘”“小贱人”之类的。男权社会下不止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令女性窒息,更令人心寒是被洗脑麻木女性对自己同性的暴虐羞辱。那一抹红格外出彩,“姐姐”象征着对男权暴力压迫的反抗。
姐姐版《飓风营救》,虽然女主角是业余拳赛的冠军,但还是感觉打戏有点简单。比起当年港片里的女打星们真是差太多了。